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1-947-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娘老实,怕咱奶。四婶就是心太好了。”连叶儿幽幽地道。

    将近半夜的时候,院子里响起杂乱的脚步声。

    “二伯、二伯娘他们才回来?!”连叶儿道。

    连守义跟了何老六去。晚饭也没回来吃。吃过晚饭后,何氏也带了几个孩子去了西村,家里只留下六郎和连叶儿。方才这一番闹腾,六郎和连叶儿两个也来看了,然后就回屋睡觉去了。

    后半夜。连蔓儿半睡半醒之间,五郎先回来了,然后是连守信、张氏、连守礼和赵氏。

    连守礼和赵氏将睡的迷迷糊糊的连叶儿抱回了自己屋。

    “爹、娘。哥,你们咋才回来?”连蔓儿揉了揉眼睛道。

    连枝儿和小七也醒了,都坐了起来。

    “要陪着你爷。”连守信就道。“你娘和你三伯娘忙着烧水。还得陪着你奶,照看你大伯。”

    原来,连守信和连守礼两个怕连老爷子是年老的人,半夜会出什么事,所以不敢离开。直到刚才,连老爷子睡醒了一觉,才让他们回来了。还有上房西屋,周氏给连守仁擦洗了身子后。连守仁因为身上被打的疼,睡不着觉,周氏眼泪不干地一直陪着。时不时要水要茶的,因为连守仁和连老爷子都咬死了不肯叫郎中。她又怕连守仁的伤有什么变故,所以就一直把连守信给禁在眼皮子底下。

    “大伯到底伤的咋样?”连蔓儿就问。

    “……都是皮外伤。”连守信道,“老爷子生气归生气,咋也不能真把大哥打死,都挑怕疼的地方打的。”

    “老爷子这是因为啥?”张氏不解地问,“就因为大哥回来晚了,不至于的呀。”

    连守信沉吟了一会,“总得因为点啥事。咱爹不说,咱就别多想了。”

    张氏就和连守信对视了一眼,夫妻两个默契地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

    连蔓儿在旁边瞧见了两人的模样,心中不由得猜想,这么多年,他们也该对连守仁的脾性有所了解,他们是不是也猜出了什么,只是觉得那件事情丢人,因此都避而不谈。

    “爹,我们走后,我奶又没少拿我娘出气吧?”连蔓儿就向连守信道。

    张氏就白了一眼连守信。

    连守信嘿嘿地笑了两声。

    “娘就是那个脾气,孩子他娘,你多包涵。”连守信冲着张氏拱手陪笑。

    “在孩子们跟前,你做这个样子干啥?”张氏嗔道,“我要是计较,我当时就回屋来了,也不能跟着你忙活到现在。”

    “娘,我奶就是认准你这个脾气,吃定了你。”连蔓儿道。

    “小孩子家,别乱说。”张氏道,语气中并没有什么斥责的意思,眼睛也瞟向连守信。她是怕连守信听见连蔓儿的话生气。“我这不都是看着你爹吗。 你奶爱说啥,就让她去说,我只当没听见。我行的端做的正,老天长着眼睛那……”

    “娘,你别找借口了,你就直接说你心软得了。”连蔓儿打了个哈欠道。

    …………

    第二天,连老爷子又支开周氏,和连守仁谈了半天的话。连家很是安静了些天,连守仁本来打算住两天就回县城,因为养伤,就一直耽搁了下来,给县城捎信,只说在家里静心读书。

    这一天,几个孩子正在上房跟着连老爷子念三字经,就听见街上传来叮叮咣咣的铜锣声,铜锣响过之后,有人跟在后面高声念诵着什么。

    连老爷子变了脸色,放下书册就往外走。

    “这是出啥大事了。”

    连蔓儿跟在连老爷子身后,走到街上,就见周围的人家也都走了出来。

    “出啥事了?”

    “皇宫里的皇后娘娘宾天了!”

    ……………………

    先送上一章,争取二更,求粉红鼓励。

    …………    ………………

    推荐弱颜完本书:《锦屏记》轻宅斗种田文,大宅门里的家长里短、恩怨纠葛。

    书号:1771214

    下面有直通车,点击可以直达。(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六章 豆芽风波

    那敲锣的差人走遍了村里的每一条街道,就被王举人的管家请去喝茶。里正,还有两个颇有声望的王氏族人也去了王举人。大家站在门口,都没有回屋,他们在等。

    连蔓儿听着大家伙的议论,才知道,方才那个敲锣的,是县衙派下来,到各个村镇通知,皇后娘娘死了。乡村人家,除了一日三餐、柴米油盐,甚少去关心什么国家大事,当然,他们也没什么渠道知道什么国家大事。只有在有重大事情发生,需要每个老百姓都知道的时候,县里就会打发差人下来,以这种方式通知。

    而采用这种方式,更主要的是县官要表达对所通知的事情的重视。普通百姓并没有太多的见识,他们一般会听里正的,以里正、还有士绅大户为榜样。

    连蔓儿仔细想了想,皇后死了,应该是有严格的礼制规矩,比如要服丧多少天,禁止宴乐等等。不过那应该只针对那些为官做宰的人,还有京城的百姓。他们这里山高皇帝远,他们又是平头百姓,别说是皇后,就是皇帝死了,对他们的影响也应该并不大。

    过了约有两盏茶的功夫,里正就从王举人家中出来,大家伙都围了上去。

    “……都别穿颜色衣裳了,这个月要嫁闺女,娶媳妇的,都把日子推一推……”里正提高了嗓门道。

    “以前好像没要求这么严啊,家闺女、娶媳妇都不让了?”一个上了年纪的老者道。

    “不是不让,就让你往后推一个月。”里正说到这,就压低了声音。“这位皇后娘娘姓沈,是咱们府城沈府的姑奶奶。”

    连蔓儿心中一动,这刚过世的皇后是沈家的人,不知道和沈六、沈小胖是怎么称呼。许是看多了宫斗剧的缘故,连蔓儿不禁地担心。这位皇后娘娘的死,不会有什么内情吧,会不会对沈六和沈小胖有什么影响?什么呼啦啦大厦倾之类的。

    “蔓儿。别在风口里站着了,咱回屋。”张氏的声音道。

    连蔓儿抬头一看,街上虽然还有不少人。但大多数的人已经各回各家了。连蔓儿暗自摇头。心道,连蔓儿啊,连蔓儿,你这算不算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京城、朝政、皇后、沈家、沈六还有沈小胖,这些与你的距离是十万八千里,就是真的有什么,与你又有什么关系,你又能做些什么那。过好眼前的日子。才是你最该用心的。

    “蔓儿,还愣着干啥?”张氏见连蔓儿站着不动,就走过来。

    “娘。我担心,这对咱卖酸菜有影响不?”连蔓儿跟着张氏回屋。小声问道。

    “不碍事。”张氏很笃定地说道,“我小时候听你姥爷说过,是你姥爷的爷爷那个时候,要是皇帝、皇后、太后没了,就要罢市三天。后来的皇帝为老百姓着想,说罢市了,大家伙都不方便,就把这条给取消了。”

    连蔓儿正和张氏说话,就见五郎和小七从外面蹬蹬蹬跑了进来。

    “你俩干啥去了,在人群里一转眼,你俩就没影了?”张氏问。

    “娘,我们就到王举人家门口看看。”五郎道,“他们家门口的红灯笼摘了,换了白灯笼,红对联也用白布遮了,我看他们家人来来回回地忙,拿了好多白布,好像要带孝。”

    王家有举人的功名在身上,沈皇后又是出自沈家的,王家做出这样的举动来,也并不让人吃惊。

    …………

    连蔓儿想的并不错,这件事似乎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很小。乡村人家,每天都是粗茶淡饭,粗布衣裳,听戏、游乐这种事情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做过,他们只要按平常那样生活就可以了。

    这一天,连蔓儿和连枝儿在炕上放了桌子,准备了笔墨纸砚,正在聚精会神地写大字。就听外面脚步声响,何氏端了个小笸箩挑门帘走了进来。

    “哎呦妈呀,蔓儿和枝儿这是准备考秀才,学你大伯呢吧。”何氏瞧着连枝儿和连蔓儿哈哈地大笑起来。

    谁都知道,女人是不能参加科举的,何氏这是在笑话她们两个。

    “二伯娘,你找我娘有事啊?我娘在作坊里干活那。”连蔓儿只当听不出何氏语气中的嘲笑意味。

    “不用找你娘。”何氏走过来,一屁股坐到炕上,“枝儿啊,你们家不是发豆芽了吗,给俺弄点,晌午加个菜。”

    天越来越冷,能吃的蔬菜只有白菜一种,连蔓儿私底下抱怨了一次,被张氏听到了。张氏在娘家时,跟李氏学会了如何发豆芽。她就舀了点黄豆,自家发了几斤豆芽。连蔓儿见张氏的豆芽发的齐齐整整,就喜出望外。一盘子豆芽,或是炒,或是凉拌,都是极好的菜肴,一家人吃了几顿,就吃完了,张氏接着又发了几斤。

    何氏闻到了味,就时常来要,说是给连老爷子加菜,私底下,却有好几次将豆芽偷偷地送去了西村。

    “二伯娘,早上我娘给我奶送豆芽了,起码够吃好几顿的,你咋又来要?”连蔓儿就道。

    “就你这丫头死硬,你姐都没说话。一点破豆芽,值个啥,你还舍不得?俺是你长辈。”何氏就白了连蔓儿一眼。死硬是他们这里的土话,就是小气的意思。

    “二伯娘,你说蔓儿,就是说我。”连枝儿道。

    “你……”何氏被噎的翻了个白眼。

    “二伯娘,你说我们的豆芽,是‘一点儿’、还破,那你咋还总来要?二伯娘是长辈,不死硬,我们可从来没见着二伯娘点啥东西,都是二伯娘拿我们的。合着,这长辈就是这么当的。二伯娘这样总朝人伸手的,才叫不死硬?”连蔓儿笑着反击道。

    何氏被连蔓儿一番话说的哑口无言。

    “呦,二嫂在这那?”张氏从外面走进来,看见何氏,就打了一声招呼。

    “哎呦,你可回来了,你听听你闺女这一张嘴,刀子似的,差点把俺给吃了。”何氏就向张氏告状。

    张氏瞧见何氏手里拿的笸箩,就看了连蔓儿一眼,连蔓儿冲着墙角她们发豆芽的瓦缸点了点下巴,张氏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孩子们是和你闹着玩。”张氏就道,“枝儿,你先停会手,泡点豆子去。早上把豆芽都给了你奶,咱自己就没的吃了。你泡点豆子,娘再发点给你们吃。”

    瓦缸里还有好几斤的豆芽那,怎么会没了那?看来张氏在何氏的连番索取下,也学会了机智反抗了。

    “哎。”连枝儿痛快地答应了一声,就下了炕,到外屋去了。

    “娘,你喝杯水暖暖。”连蔓儿将在炕头热着的水壶拿过来,给张氏倒了一碗生姜红糖水。

    张氏接过碗,一边暖着手,一边慢慢的喝。

    “二嫂,今天没出去串门啊?”张氏随意地和何氏搭着话。

    何氏脸皮再厚,这个时候也沉下了脸。她是来要豆芽菜的,先被连蔓儿给数落了一顿,又被张氏轻轻巧巧的这一招,要豆芽菜的话就再说不出口。她不相信豆芽菜没了,可也不敢去那瓦缸里自己翻找。

    何氏脸色变了几变,干笑了两声。

    “这不正要出门啊。俺要去西村他老舅家,看你们这有豆芽菜,还打算带点过去那。”何氏道。

    就算这样,何氏还能说出要豆芽菜的话来,她不脸红,张氏却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她并不是舍不得豆芽菜,只是何氏要的太勤了。一家人背地里商量过,不能让何氏要的顺了手。

    “他老舅家请客是咋地?”张氏就道。像何老六家那样的家境,一般的乡村人家,家常是舍不得吃豆芽菜的,所以张氏才这么问。

    “也算不上啥请客,这不,他老舅家那几百斤葡萄酒不卖出去了吗,家里多做几个菜,请俺和他姐夫过去吃顿饭。”何氏有些得意地道。

    本来连守义说过,这件事最好瞒着,可何氏觉得今天受了气,她要找回场子。你们不是不帮俺们卖葡萄酒吗,俺们不用你们,也把葡萄酒给卖了。何氏是这样想的。

    “这可是好事。”连蔓儿就笑道,“二伯娘,何老舅家的酒卖给谁了,卖了不少钱吧?”

    何氏并不是个有心机的人,见连蔓儿听到何老六家的酒卖了,就对她换了副笑脸,她就更得意了。一得意,就更把连守义的嘱咐给忘的溜光。

    “是府城的徐大老爷,家里开着好几家大商行,那银子啊,赚的海了。……俺兄弟是个爽快人,就说,徐大老爷,你给开个价。人家徐大老爷给了三钱银子,三钱银子一斤啊。俺兄弟不贪财啊,俺兄弟说,三钱银子太多,这徐大老爷够朋友,他就交了徐大老爷这个朋友,就要了一钱五分银子……”何氏巴拉巴拉说的吐沫横飞。

    连蔓儿往后挪了挪身子,何氏的话里,有多少水份那?

    i            

    二更;求分红。

                …………  

    弱颜完本种田文推荐:

    书名:《重生之花好月圆》(正文加番外完本)(下面有直通车,点击可以直达)

    简介:穿越为被冤枉失贞的弃妇,怀揣小包子,携手经济适用男的甜蜜生活。

                ………………………………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怪的事

    连蔓儿察言观色,觉得何氏的话里有水份。后来,事实证明她的判断没错,徐大老爷是县城的不是府城的,那一钱五分银子的价格也是徐大老爷开出来的,三钱银子不过是何氏在吹牛。

    “想当初啊,俺们求爷爷告奶奶地,结果人家就是不肯帮忙。现在,俺们不用谁帮忙,这酒也卖出去了。 要看俺们的笑话,那可是白等了。”何氏说完话,嘿嘿冷笑了两声。

    何氏这是在向她们示威那,连蔓儿心道。

    “二伯娘,这次你和二伯可赚了不少钱吧。”连蔓儿就笑道,“二哥娶媳妇,还有家里过年怕都花不完。奶前两天还说,该给我老姑做两套冬天穿的衣裳了。”

    何氏听了连蔓儿这么说,就很不高兴地板起了脸。

    “那酒是俺娘家兄弟的,连家娶媳妇、做衣裳、过年啥地,也用不上俺娘家兄弟的钱。”

    “二伯娘,你咋忘了?”连蔓儿故意惊讶地道,“二伯和我爷说过,那酒是二伯和何老舅合着伙酿的,卖的钱,二伯至少能分一半,二伯还说,这钱下来就都交给我奶管着。”

    “啥时候的事,俺咋不知道?”何氏顿时急了,矢口否认道,“蔓儿,你小孩子家家的,可别乱说话。”

    “二伯娘,你要是忘了,等会就问问我奶。我奶肯定记得。”连蔓儿笑道。

    “都分家了,俺家的事你们都少管。”何氏忽地站起身,也不再提要豆芽菜的事,拿着笸箩就走了。她这个时候才有些后悔。为了争一口气,把卖葡萄酒的事都给兜了出来,这要是上房的知道了,真管他们要钱,这可咋办。

    何氏出了西厢房。也不回自己的屋,急急忙忙地就朝西村去了。连守义现在在西村她兄弟家里,她得赶紧过去。和连守义说说,趁早想个法子,把这到手的钱保住了。

    “瞧她吓的那个样!”连蔓儿忍不住笑道。

    “这事咱就听听。也别在你爷你奶跟前说啥。”张氏是个息事宁人的性子。就嘱咐连蔓儿,“要不然啊,可就有的闹了。才消停了没几天,哎。”

    如果周氏知道何老六的葡萄酒卖了,依她的性子,肯定会向连守义要钱。连守义和何氏也肯定舍不得拿钱出来,到时候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子。

    “娘,就是咱们不说。这事早晚也得传到我爷和奶的耳朵里。”连蔓儿道。

    “不管咋地,咱不能去做这个恶人。”张氏道。

    张氏将碗里的姜糖水喝完,就又去作坊干活。她刚走没一会。小七就蹦蹦跳跳地从外面走了进来。

    “二姐。”小七叫了连蔓儿,就笑嘻嘻地爬到炕上。从炕头拿了个小布包,打开来,里面是两枚红皮鸡蛋。

    “咋还没吃完,舍不得吃是咋地?”连蔓儿就笑了。

    今天是十月二十六,是小七的生日。她们这个地方的乡村人家,小孩子过生日讲究吃红皮鸡蛋。以前没分家的时候,因为孩子多,连蔓儿这一辈的几个孩子过生日的时候,周氏都会允许煮上一个鸡蛋。

    现在她们分家出来自己过,第一个过生日的就是小七。她们家没养鸡,当然也就没有鸡蛋,只能买。正好前些日子买了鸡蛋,张氏特意挑了几个大个的红皮鸡蛋留着。今天早上,张氏就给小七煮了四个鸡蛋。小七吃了两个,剩下的两个就放在炕头捂着保温。

    “不是舍不得,我是怕吃撑了。”小七笑着道,就蹭到连蔓儿身边坐了,将两个鸡蛋在手里掂了掂,就把其中一个递给连蔓儿。“二姐给你,咱俩一人吃一个。”

    他们家里,除了小七,就是连蔓儿最小。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一般也会先可着她们俩吃。小七又和连蔓儿要好,这两个鸡蛋,就是他特意留下来,要和连蔓儿分着吃的。

    真是个机灵鬼,连蔓儿又是好笑,又是窝心。鸡蛋因为一直在炕头捂着,握在手里还是温热的。

    “二姐,你咋不吃?”小七看见连蔓儿拿着鸡蛋发呆,就说道,“二姐,你吃吧。爹和娘,还有大姐和咱哥,都知道我给你留了鸡蛋。”

    连蔓儿笑了笑,给小七倒了一碗姜糖水。

    “喝点水,别噎着。”连蔓儿嘱咐小七

    “嗯。”小七接过碗,靠在连蔓儿身上,一边吃鸡蛋,一边答应着。

    连蔓儿就将手里的鸡蛋剥了皮,慢慢地吃着。

    “小七,今天你生日。除了鸡蛋,你还想吃啥,不是吃的,别的东西也行。”连蔓儿就向小七道,“咱卖苦姑娘儿的钱还没花完那。”

    “不要啥了,我都吃了三个鸡蛋了。”小七将最后一口鸡蛋吃下,又喝了一大口糖水,“以前过生日,才能吃一个。”

    还真是一个容易满足的孩子,连蔓儿心里想。

    小七放下碗,舒服地叹了口气,就发现一颗完整的鸡蛋黄出现在自己的嘴边。是连蔓儿只吃了蛋白,把蛋黄又留给了他。

    “张嘴。”连蔓儿道。

    小七就笑嘻嘻地张开嘴,将一个蛋黄吃进嘴里。

    一会功夫,连守信、张氏、连枝儿和五郎都从外面回来。

    “娘,小七生日那,不能就吃几个鸡蛋吧。”连蔓儿就和张氏商量。

    “我刚才还和你爹说那,咱晌午吃面条吧,手擀面,鸡蛋卤,让你爹擀面。”张氏就道。

    “那行啊。”连守信笑着答应道。

    这个面条,自然是白面面条,还有鸡蛋卤,几个孩子全都高兴起来。

    “晌午吃面条,那晚上咱再包一顿饺子吧。”连蔓儿提议道。她前世和家人一起过生日,蛋糕可以不吃,但是饺子是必须吃的。现在没法弄蛋糕,包一顿饺子还是没问题的。

    “闺女说啥是啥。”张氏想也不想就答应了。他们现在的条件,吃顿饺子不是难事。

    吃面条,饺子,自然是全家吃,这不仅是给小七过生日了,是全家都跟着改善伙食。

    家里白面还有,白菜也是现成的,但是包饺子的肉却要去买。连蔓儿就将笔墨纸砚都收拾起来,从柜子里取了钱,让小七和她一起去镇上买肉。

    姐弟两个走出西厢房,就看见周氏手里提着个罐子,正冲东厢房里招呼人。

    “二郎、三郎、四郎、六郎……”周氏将几个孩子的名字挨个叫了个遍,却没有人应声,“都跑哪去了,找个跑腿的人都没有。”

    二郎几个一定都是去西村他老舅家吃饭去了,周氏自然找不到人。看她的样子,似乎是要买什么东西,四郎他们不在,可连秀儿不是好好地在家里,就不能跑一趟。庄户人家的闺女,还真能讲究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比如她和连枝儿,还包括连叶儿,哪一个不当半个劳力使?

    就算是小脚,她们村里,小脚的姑娘和媳妇也不少,也都是该干啥干啥,并不比大脚轻省。

    连蔓儿就没有理会周氏,拉着小七往外走。

    “老爷子,这秋油罐子都空了。找不着人给你去买,你晌午要吃,就吃咸盐水吧。”周氏高声道。

    “秋油没了,咋不早想着买。孩子们都去哪了?”屋里传来连老爷子的声音。连老爷子因为连守仁的事着了气恼,又赶上入冬,天气突然冷了下来,这两天身子就不大好,说话的声音似乎都没以前洪亮了。

    连蔓儿一边走,一边回头,就看见连守信站在西厢房门里,脸上带着犹豫的表情,欲言又止。

    “爷,奶,”连蔓儿就站住了,回身冲着周氏道,“我要去镇上,要是不太着急,就交给我吧。”

    连守信站在屋门口,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也没说什么话,转身就回屋去了。

    周氏依旧板着脸,好像不太愿意的样子,可却将手里的罐子毫不犹豫地递给连蔓儿。

    连蔓儿就走回来,接了罐子放进篮子里。

    “奶,打多少秋油?”连蔓儿问。

    “打二两。”周氏道。

    “是蔓儿吧。”连老爷子在屋里道,“把钱给蔓儿拿着。”

    周氏正数着手里的铜钱,听连老爷子这么说,就有些生气。

    “还用你说,你是生怕我占他们的便宜还是咋的?多少钱的玩意儿,给你,把钱拿着,可别说我没给钱。”周氏气呼呼地把钱塞在连蔓儿手里。

    周氏这个脾气,就是永远不让你痛快。这样的脾气,也就是自家的骨肉才肯包容吧,换了别人,根本就不会去搭理她。

    连蔓儿和小七一边说笑,一边就往青阳镇来。进了镇子,连蔓儿就发觉今天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特别多。

    “二姐,今天不是集,咋这么多人啊?”小七奇怪地道。

    连蔓儿也觉得奇怪,这些人有坐车的,有骑马的,还有走路的,好多都是出了镇子,就顺着官道往三十里营子去了。

    “应该不是赶集,这些好像不是咱本地人。”连蔓儿就道。

    两人就先到了肉铺。

    “半肥半瘦的,包饺子用; 要两斤半。 棒骨还有吧,也要两根。”

    “好咧,这猪肉馅,我顺带就给你切好了吧。”张屠夫道,连蔓儿没少来他这买肉,算是老主顾了。

    “那感情好。”连蔓儿自然点头,“张大叔,镇上咋突然多了这老些人?”(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八章 叫子

    因为不是集日,所以买肉的人不太多,张屠夫就一边给连蔓儿切肉,一边和连蔓儿聊起了天。

    “也不知道咋地,这两天镇上来往的人就多。听口音,不是咱们这嘎达的人……”

    不一会的功夫,还有个好事的也凑过来加入了谈话。

    “老张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些人啊,都是从府城来的,还有的是从京城来的。你没看见,还有官面上的人吗?”

    “府城、京城的人,上咱这干啥来了?”连蔓儿问。

    “别就显你能。”张屠夫白了那个凑过来的人一眼,“后街的李二婶你知道吧,她常到我这来买肉。她有个外甥在县衙门里当差,她跟我说……”

    张屠夫说到这,还四下扫了一眼,似乎是他将要说出来的话非常重要,怕不相干的人听见了他的话似的。

    “李二婶说,这些人都是往小沈屯那边去的,是为了沈家的事。”

    怪不得来的路上,就看见多了好些人。沈家能有什么事那,除了沈皇后刚刚过世?

    “他们到底是来干啥的?”连蔓儿就又问道。

    “这个啊……”张屠夫没有直接说,也不知道他是不知道,还是故意卖个关子。

    “老张,你又在这胡咧咧啥了?”一个人哈哈笑着走了过来。

    连蔓儿扭过头去,发现来的人正是吴玉贵。

    “吴三叔。”连蔓儿和小七都笑着跟吴玉贵打招呼。

    吴玉贵看见她们两个,也笑了。

    “蔓儿和小七啊,这是买肉来了?”

    “是啊,吴三叔。晚上家里包饺子。吴三叔要是有空,就来和我爹喝两杯吧。我爹这两天一直念叨吴三叔那。”

    连蔓儿一番话,说的吴玉贵脸上的笑容又增加了几分。

    “回去给你爹和娘带个好,今天不行了,一会还得帮人谈笔买卖。改天。我打两斤好酒,跟你爹喝个痛快。”吴玉贵道。

    “这真正的万事通来了,三姑娘。你不是问这些人来干啥吗?要是老吴不知道,那咱这镇上就没人知道了。”张屠夫咧嘴笑道。

    “是啊,吴三叔。这么多人上咱这干啥来了?”连蔓儿就笑着问吴玉贵。

    “这人还多。过两天,那人还更多那!”吴玉贵就道。

    听吴玉贵的话音,似乎他真的知道些什么。

    “咋回事,老吴,快说说。这两天说啥的都有。”张屠夫和那个好事的人都向吴玉贵询问道。

    “老张,我让你给我留俩猪腰子,你留了没?”吴玉贵并不回答,反而向张屠夫道。

    “这还用说。你嘱咐的话,我能给你忘了。”张屠夫说着话,就将刀放下。从案板下拿出个沾了血迹和油脂的油纸包,扔在案上。“快说说。到底是咋回事。”

    “……沈家的皇后娘娘没了,当今的皇上写了道圣旨,赏给沈家好大一笔钱,要在小沈屯给皇后娘娘修一座庙,就修在小沈屯那山上。这不,这两天来的人,就是来看地方来了。”吴玉贵终于将消息说了出来。

    连蔓儿莫名地松了一口气。沈皇后死了,还能有这样的待遇,那么就说明沈家的荣宠不衰。她果然是看宫斗看多了,替古人担心。沈六和沈小胖这两个人,依旧会享受富贵荣华啊。

    “小沈屯的山?”连蔓儿心中一动,“那不就是我们村南山前面那座山?”

    “是啊,就是你们叫大南山的。”吴玉贵道。

    那不就是她当初救了沈六的地方?还真是巧。

    几个人又说了一会话,张屠夫已经将猪肉馅切好了,又将两根棒骨也砍开来,交给连蔓儿。连蔓儿付了钱,与吴玉贵道别,离开了肉铺。

    “大南山要修庙,那咱们这可要热闹了。”一边走,连蔓儿一边和小七说道。

    连蔓儿预见到她们这里会热闹,但还是低估了热闹的程度。吴玉贵的消息应该是有准头的,不过也只得事情真相的十分之一。不过这个时候,连蔓儿当然是不知道这些的,而是在以后,从当事的沈家人嘴里,她才知道了事情的全貌。

    “二姐,咱还要买啥?”小七见连蔓儿往镇子里走,就问道。

    “没想好,咱先看看。”

    连蔓儿就领着小七拐进青阳镇的菜场,这里不论是集日还是闲日,都有商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