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之金鸳鸯-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抵给二太太,后来就那么不明不白了,加上二太太说这些产业都没什么出息,也就没还回大房。可听你赵婶子说,这琏二爷咬死了说地契、房契在,然后要把那些无能的下人给发买了,把产业收回来自己派用场。说起来这些都是他亲娘的东西,按理都是由琏二爷继承。别说是二太太插手,就是大老爷都是无权动用的。因为这事都在理上,琏二爷也十五到了理事的时候,老太太就吩咐大老爷把东西都交出来。听你赵婶子的意思,大老爷因为这些产业没出息,挺痛快的就答应了,可二太太却是板着个脸不高兴,回去就说不舒服得没搭理办交接的琏二爷。”
  听了这些内幕消息,就算是熟知红楼的鸳鸯都不禁愕然。这是怎么回事,看红楼时没见贾琏有什么私产呀,贾琏手里的私房、出门的交际银子,好像都是替府里办事时昧下来的,有时逼急了再向王熙凤讨要。不然也不会让王熙凤说出,王家随便扫出点东西就够贾家用的狂妄话。可要是真有这些产业的房契、地契的,为什么从来没出现过,难道说这些东西早在红楼开始前就已经名副其实易主了,等贾琏发现时已经无法挽回。鸳鸯想来想去,只要这样一个想法站得住脚,不然可就是实在是无解了。
  不过说起来贾琏的亲娘来,鸳鸯知道当初也是大官的嫡女,身家不比她王夫人差。不过后来告老还乡再加上贾琏的亲娘也没了、贾赦又不是个恭谨的,于是就慢慢和贾家断了联系。可这当初的陪嫁东西却是死的,按当初荣国府的规格,这些东西应该少不了。贾琏这次要是能折腾回来这些东西,想来也就不会出现什么靠王夫人手指缝漏的银子活的事。
  第23章小金子的去留
  说完贾琏的事,因为这些年来连那位王先生都夸赞女儿聪颖,所以金彩家的也习惯和女儿讲些家里的大事,听听女儿的建议。于是金彩家的就提醒道:“大丫,你在老夫人房里当差,二等丫头又是最容易探听消息的,你帮娘打听一下,这回替换金陵管事的到底有什么章程。”
  闻言鸳鸯也知道这件事可以算得上她成为鸳鸯后,金家最大的改变了。如果应对得当,金家从容脱身那就是指日可待,要是没弄好,说不得金文翔又会变成红楼里卖妹求人的小人。
  金彩家的接着叹息道:“听你赵伯探听说,好像这回大太太、二太太的配房都不想去。说是那地方没什么油水,虽说天高皇帝远,可跟府里关系那可是疏远的厉害。说这回的管事要不是年纪大又摔断了腿,说不得就会没人搭理的老死在那里。可你爹常去金陵老宅,知道要是运用得当,可是能闷声发大财,可又放心不下你们。你哥哥现在在外帐房正是好的时候,这要是走了岂不是耽误了前程。你虽说已经是个二等了,可要是没家里打点,想再升上去也不容易,我们要是一走撒手不管了,闺女你不是也得吃亏。我们两个老的就这样了,可是不能耽误了你们,所以你爹这些天闹心的不行,实在是不知道该不该托人接下这个差事来。”
  听了自家老娘的话,鸳鸯心里惊叹道:我的老娘,您可千万别怜惜小金子,不然等你们回来可就见不着我这个宝贝闺女了。这贾府最不缺的就家长里短、流言蜚语,更何况现在鸳鸯还是个二等小丫头,平素又嘴紧最不好说人长短,所以贾母院子里那些婆子、媳妇、大丫头的高谈阔论时,都不避讳她这个小妹妹。
  贾母院子里每年都有那年纪快到了要配人的丫头,一等、二等、三等,还有那连等级都没有不过是院子里跑腿的。这一等还好说,等年纪差不多时早就有人找上门提亲说和。这二等也不错,最起码家里人还能挑挑拣拣,矮子里拔将军的也算是满意。可到了三等一下的,那可就是完全抓瞎随主子的好恶处置了,有不少人是给三四十死了老婆的当继室。
  本来那些有些体面的丫头还打着贾珠的主意,可贾珠房里通房一向都是王夫人安排的,最近几年又因为盼着高中,所以对于女色方面,别说是王夫人就连贾母、贾政都多次叮嘱要小心,无奈最近要放出去的丫头们只能死心。接下来的贾琏,本来看他平时风流的性子,觉得是个怜香惜玉的,靠上他说不得全家都能跟着被抬举。可年前发生的那一场变故,让大家知道了这琏二爷风流是风流,却没什么大家公子的怜香惜玉风度,而是竟然带着点暴虐的莽夫性子。这可是把众人都吓坏了,这一不小心连命都没了,怎么可能还有人不怕死的往上贴。至于贾赦、贾政,一是没机会往上贴,二来这些丫头还是比较喜好俊俏小郎君,于是因为这些种种原因,今年、明年准备放出去的一批丫头就都无奈的熄了攀高枝的心,决定死心塌地在府里找个好的嫁了。
  这一转移目标不要紧,鸳鸯随即耳朵里便灌满了贾府里小厮、大叔的祖宗八代、吃喝拉撒各种八卦消息。可是奇怪的却在一点上,这些丫头们都不约而同的没把外帐房的那些当差的列入考虑,除了几家父母管得严的其他都无人问津。嘴里则讽刺道:我们可没那本事当太太,嫁过去正头娘子都还是当牛做马的奴才,外头的乱七八糟倒是比正头娘子都享福、威风。
  鸳鸯细心打听以后才知道,原来因为这外帐房的小厮们来钱容易,像小金子那样刚当差第一年就是一二百两往回搂,等熟悉了每年最少也有四五百两的好处。这件事其实已经是贾府里半公开的事了,既然这外帐房小厮有钱,而且还是没数的活钱,贾府里那些不着四六的就都盯着这些肥肉了。套关系坑蒙拐骗的,把这些小子们大部分都弄了个五毒俱全,家里也管不住,因为人家自挣自花家里没得管。既然五毒俱全,那在外头包个粉头、这个外室的可是平常,嫁给这样的人,你在府里战战兢兢的当差,人家在府外头让别人舒舒服服、挥金如土、丫鬟成群的逍遥。而且这些人干上些年差不多便会放出去,到时既不的宠爱,又依仗不上娘家,那不是彻底蔫了。而且到时说起来人家是良民,你全家还是奴才呢,你怎么硬气?因为这些,贾母院子里本来就养的娇嫩、体面丫头岂能答应,所以便都不往那火坑里跳。
  不过也不是事事绝对,有那家里管得严,自己也通晓事理,知道这些银子是以后一辈子的依靠的,就不搭理那些不怀好意的只是蒙头攒钱。这些人家于是就成了香饽饽非常抢手,可大多早就被人盯上了,等你出手时早就被那有头脸是人家女儿捷足先登,偶尔剩下一两个却是些有毛病的让人不放心。
  小金子现在是个好的,跟着王先生长了些见识知道轻重,再加上金家夫妻的管教,和大小两个是那账房小厮里难得的妥当人。可这孩子毕竟是十四、五的叛逆少年期,要是金家夫妻去了金陵失了管教,一天两天还好,可时日长了,谁知道会不会说动然后也跑出去胡闹。鸳鸯倒是想看顾着他,可现在她不过是个二等丫头,根本连贾府都难出去,就跟别说是回金家盯着小金子。至于赵婶子那里,虽说可以托付给人家看顾,可毕竟隔着一层打不得、骂不得,也是起不了大作用。所以对于鸳鸯来说,哪怕是耽误了小金子的前程,也要让小金子跟着金彩夫妻两个一起到金陵去。不然到时家里见到的,说不定是要比红楼里都要败坏的五毒俱全、败家子了。
  第24章威逼利诱
  想到就做到,鸳鸯随即走到自家老娘身边,小声询问道:“娘,你给我透个底我哥他这五年挣了多少了?”
  说完伸出两个手指头摇了摇,出言道:“够不够这个数?”
  接着又调皮的伸出五个手指头道:“合伙开的铺子里,一年也有五百两吧?”
  闻言金彩家的大惊失色道:“你这丫头谁告你的?这些事,你一个女孩子家的操那些心干什么。”
  闻言鸳鸯努嘴道:“娘,你以为这些事能瞒得了谁。我在老夫人院子里早就听的不听了,外帐房的猫腻现在谁不知道。要我说大哥和大小哥还是早点脱身的好,别以后碰个心黑手辣的让人连窝端了,到时咱们两家可就是哭都找不到地方。”
  这话不是鸳鸯吓唬自家人,这时候鸳鸯还能不时听到外帐房、账房先生这些词。可鸳鸯细想自己知道的所有红楼情节,里头不管是涉及什么银钱之事,总之不是直接由王熙凤手里出,就是由王夫人手里漏的,早已经没账房什么事了。而银库也早已经落在和王夫人关系密切的吴新登手里,而他老婆吴新登家的则更是在王夫人常来常往有脸面,差不多和周瑞家的同样地位的管事婆子。这些都代表一个现象,那就是荣国府的账房早已经都被王夫人拿下,成为她的私房由她的人管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多方牵制。
  现在李纨已经有了身孕,想来贾珠离一命呜呼也不远了。失去了顶梁柱的儿子,没了希望的王夫人越发把荣国府攥在手心,这样的猜测是完全成立的。所以就算是为了避过王夫人的清算,小金子、大小他们也要赶紧脱身,这样一来也正好可以让小金子跟着爹娘同去金陵当差。
  鸳鸯在这里盘算,不知道她这席话可是把自家老娘吓得厉害。闻言金彩家紧张兮兮的颤声问道:“你这个死丫头有什么话倒是说呀,可是你听到府里主子要清算外帐房的消息了?”
  鸳鸯知道自己接下来透露的消息实在是干系重大,不得已想了个招,贴紧金彩家的耳朵小声讲述道:“娘,我接下来告诉你的事在府里除了老夫人,可是再没人知道了。你回去除了爹和赵叔、赵婶子,可再不能对其他人说了。过年前太医来府里诊脉的事娘你也知道吧,走的时候是我和几个小丫头送到二门的。这太医也许觉得我是不认字的丫头,在二门口就对他的随从嘀咕了几句文邹邹的话。意思大概就是这珠少爷心神熬费太过,底子不好,要是一个没注意碰上风邪、抑郁之类的,说不得就会出大事。”
  看了看被惊呆了毫无反应的老娘,继续恐吓道:“这二太太什么性子咱们都知道,连大太太的陪嫁都想霸占。这要是万一珠少爷有个好歹,凭她那本事又有老夫人撑腰,说不得整个荣国府都要霸到二房手里。等到那时候,你想她还会让外帐房这么逍遥,把在她自己手里那是肯定的,可这些小厮、管事、账房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可就不知道要烧到那个身上了。咱们家和赵婶子家都是那不会溜须拍马、没什么根基的,说不得就会被杀鸡给猴看。我看到金陵当差正好是个机会,干脆让大哥就此脱身跟着你们去金陵。到时天高皇帝远的,咱们又有王先生的关系,好好置办一份产业过逍遥日子岂不是更好?”
  接着又慢慢开解道:“娘你现在还没看出来,现在府里可没以前好过了,就算是那件事不会发生,可这二太太收紧手缝,这总是慢慢在做的吧?在府里一亩三分地刨食,别说是有头有脸的,就是些小管事都觉得越来越难了。咱们家和赵婶子家,是借了王先生的关系才在外面撑起来一摊子来。可你出去打听打听,府里有几个管事没打着荣国府旗号做买卖的,少吧?人家没关系都硬攀上的显摆,咱们又不求什么费劲的事,只是要安稳过日子,要我早就出去打拼去了。以前是怕我哥他没经过事被人骗了,可他都在账房那鬼都没真话的地方待了这些年,早成人精子了,你和我爹也是该让他闯闯露一手的时候了。”
  为什么说到王先生,其实在鸳鸯进贾府时王先生已经考中了举人,衣锦还乡。当时小金子、大小这两个年长的都才九岁,还不到当差的年纪,虽说跟着王先生学了两年多,可家里人却觉得还不够。在王先生离开后便又四处张罗着给他们找个念书的地方,可惜总也找不到合适的。就在两家人一筹莫展时,王先生捎来信说他不日即到京,请赵丰帮忙继续为他租下以前的那处小院,也好安顿家小。
  后来等王先生带着老婆、闺女安顿好了以后,鸳鸯才从自家老妈口里得知,原来王先生在京城参加诗会时认识了一位大儒,对他颇有好感。王先生考中归家,那位大儒觉得他在家乡有碍进益,便传了信过去,说愿对他的学业指点一二,不过他的返回京中定居才行。王先生一听欣喜非常,又觉得反正两个弟弟都已经娶亲、成家立业。家中不管是父母还是产业的,都能托两个弟弟看顾,这三年不妨就让妻子、女儿跟随自己上京,到时一家人也有个照应。
  这些话是官面上的说法,其实据金彩家的从他家伺候婆子那里听说,王先生家的娘子这回跟着来最主要的目标就是生儿子。按这时代婆婆给媳妇定的规矩,碰上这种事一般都是给买个丫头,送到京里男主子身边伺候就完了。至于儿媳妇,特别是大儿媳妇那是说死了都要留在老家孝顺父母、照顾家业的,不然就是忤逆不孝,一句话就可以休了的。可王先生家这回却是不同,倒不是什么婆媳关系好、婆婆宽宏大量这些原因,而是这王先生的娘子,就是他家娘亲的内侄女,两人乃亲表兄妹。既然是自家人,王先生这又眼看着要一飞冲天,自己亲侄女却还没个顶门立户的儿子,就算是王家娘子不着急,王家老娘也要着急,于是就不迭的赶忙同意儿媳妇跟随上京的事。只要内侄女生下嫡子,以后就算是儿子动了心思纳了妾,当家奶奶的地位也不至于动摇。更何况书香门第中就算是纳回来的妾,也是有诸多限制最多一两个的,不然非得被仕林同僚笑话。也就是这才使得鸳鸯知道了为什么贾赦房中姨娘、通房众多,而贾政却是仅有两个姨娘,原来这贾政是自诩为读书人,在那里沽名钓誉呢!
  王先生返回京城后,小金子三人虽说不再是天天去,转而隔两天去请教一次,等消化完了再去,一来一往的受益不少。大家相互熟悉了,特别是王家娘子和来感谢的赵婶子、金彩家的三人熟悉以后,聊天说起家里的生计时,不知怎么的三人便合计在京里开间铺子也好贴补家用的事。王家有置铺子的门道,金彩、赵丰有销货的门道,一来二去的这事经过男人们的一合计再一凑银子,还真就是办成了,至于铺子里则交给了赵丰妹夫和王家带来京城的小厮一起打理。因为毕竟是靠着人家王先生多先,所以王先生家五,金彩家二、赵丰家二、赵丰妹夫一。别说这铺子这样开了四年,倒腾些杂货生意,通过金彩、赵丰的路子、王先生族人、同乡的照顾办的还挺红火。等两年前王先生考中进士后,因为既有大儒老师的照顾,又有富足的银钱打点,没多久便补了缺获了实职,合家上任到金陵附近的小县城当县太爷、县太奶奶去了。
  就因为这‘我们上面有人’的关系,鸳鸯才敢这么劝导自己家人。因为只要到了金陵,最起码小金子到王先生在的县城置业,却是不怕被人骗了的。
  觉得出来有些时候了,鸳鸯随即起身要走,见自家老娘还在那里震惊的样子,随即笑着安抚道:“娘,这人该怎么活都是自己闯出来的。您也别在那里伤神了,回去和我爹、赵叔、赵婶子他们商量一下,说不定能得个好主意。”
  鸳鸯这里威逼利诱的要金彩夫妇带着小金子一起走,而贾琏那里为了要回自家娘亲的陪嫁,也是对贾赦、王夫人威逼利诱的想尽各种办法。贾赦那里好说,这些贾琏亲娘的东西在他手里因为不能变卖,这些年又被王夫人汇报说一年得不了几个银子的收益,反倒是掏银子贴补养奴才,贾赦对此早就不感兴趣了。贾琏问他开口讨要时,一开始他怕收回了王夫人会逼他还挪用的银子,所以不吐口。可等闹到贾母跟前,知道自家不必再担任何关系时,立马痛快的把房契、地契的都甩给了贾琏。因此那些贾琏寻思好的,对贾赦死缠烂打的招数根本就没派上用场。至于王夫人那里,贾琏其实从知道产业都实际在她手里攥着时,便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所以王夫人躲躲闪闪的不交接,也是早就预料到而且想好了应对之策的。怎么说呢,他现在才不着急,而是等着王夫人派人来请他交接。
  贾政这日从工部衙门回来后,没按往例先到书房绕一圈,而是直接往荣禧堂王夫人的正房走去。刚进门脸色就沉了下来,等一番迎接奉茶房里只剩夫妻两个后,随即语气严厉道:“琏儿他娘大嫂子的陪嫁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给我一五一十的说清楚。”
  闻言王夫人以为这是贾琏在贾政面前说了什么坏话,于是一边心里怒骂养不熟的狼崽子,一边温言回道:“老爷这是打哪听来的胡话,这些东西可都在大老爷手里攥着呢,我一个别房婶子岂能知道的一清二楚。”
  闻言贾政仍不高兴的追问道:“那外头人家怎么说都在你手里扣着?”
  王夫人闻言神色不变的回应道:“这可就是平白冤枉人了!大老爷什么性子老爷你也知道,历来是个挥金如土的。前些年他要置办大件东西,可动用的银子又超了府里份例,而且说起来也是那种不好开口的私事,不好让老太太知道,于是就先为我挪借了些,这事我当初还回了老爷你呢。谁承想到了后来大老爷说银子不凑手还不了了,这些可都是我要留给儿女的的嫁妆私房银子,怎能让大老爷这样挥霍,我便没松口。后来也许是见拖不了了,大老爷就提出拿几个铺子、小庄子的出息抵债的事,我见也只有这个办法了,便接受了这几个产业。当初我是真的不知道这些都是大嫂的陪嫁,说起来妾身也是冤枉的狠,这些产业实在是不怎么出息,这些年下来都没还够当初的银子。而且里头管事的到现在都是大老爷派来的人,我不想大家撕破脸皮产生什么嫌隙就咬牙忍了下来。没想到好心没好报,现在倒是我里外不是人的,变成霸占人家产业的恶人了。”
  贾政寻思半天,觉得好像王夫人真是告诉过自己这件事,不过因为自己一贯对这些内务不操心,就没当回事在意。这么一想贾政说话语气也恢复平常道:“大家都是一家人,既然你已经收回来点,也不算是亏得太厉害,就免了此事吧。其实不是我非要说这件事,而是这事现在跟部里的上官家亲戚有点牵扯,就算是为了同僚的面子咱们也不能太过认真。”
  闻言王夫人一僵,这不过是荣国府的家务事而已,怎么又牵扯上工部的人了?而且荣国府是什么门第,四大家族是什么身份,这些工部的人也管得太宽了吧?
  因此王夫人这么想也就这么说了出来不忿道:“老爷你也太好性子了,他们什么身份敢对咱们家的家事指手画脚,这也太过了吧。”
  第25章一山更比一山高
  指责完又好似才想来来的叹息道:“老爷,不是我专门挑刺,是这琏儿也太不知轻重了。就算是他娘的这些产业被大老爷败坏的厉害,可说到底这都是咱们荣国府的家务事,他要是有什么委屈,不管是找老爷你还是我这个二婶,难道说咱们还能干看着不管?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咱们荣国府又是这等门第,大老爷不管再不好都是他亲老子,可他倒好怎么竟然把这些家丑的到处宣扬了出去,这不是要连累贾家所有子弟跟着被外人指指点点。怎么觉得找你这二叔的上官就能逼迫咱们这二叔、二婶了,我看琏儿这等败坏家族的作为,治他个忤逆不孝都是轻的。”
  王夫人挑拨痛斥完见,贾政目光好似不赞成的瞪着自己。脑中一转,便又好似担忧的开口道:“当然妾身这些话都是气话,嘴上说说罢了。今早老太太发了话,我回来就赶忙让人收拾,准备着就算是我这婶婶吃点亏也要把这产业交还给琏儿,省的两房闹出什么矛盾。可听了老爷你这话,我就算是拼着名声不要,现在说什么也不能把这些交给琏儿了。”
  王夫人这一番态度变化,倒是贾政起了好奇心,随即熄了刚才的不痛快道:“这是什么话说的,我刚才说的话可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王夫人闻言心里得意想着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好你个毛都没长全的琏哥儿,以为拿外人来压我就能如意?以前你那死鬼亲娘别说是有外人支持,就是身份名正言顺都得给我乖乖搬出荣禧堂,滚到犄角旮旯里老实蹲着。你那亲娘也跟我争了,我好心让她得意几天,接下来就是彻底的连小命都保不住。你亲娘、亲老子都斗不过我,以为凭你几句话就能让我乖乖松手?等以后你赔了夫人又折兵来给我磕头认错时,说不得倒是可以看你可怜的,施舍三瓜两枣打发一下。
  接着王夫人便故作语重心长对贾政解释道:“老爷,琏哥儿今年才多大,刚十五岁的少年。一天不是在府外闲逛,就是去学堂装样子,这老爷你是清楚的吧?”
  贾琏不爱读书这件事贾政是一直看不在眼里的,也因此对贾琏态度就比较严厉,叔侄两关系便不怎么亲近。闻言贾政无奈的点头。
  见贾政点头,王夫人心中暗笑,嘴上去悲天悯人懂道:“老爷你想想他不过是个少年,经过什么事,又有什么本领打理这产业?本来我以为他交接回去,是大老爷看他大了想要指点下经济。想着就算是败坏了,大不了就是和原先一样倒贴些银钱罢了,咱们这样的府第这些还赔得起,大不了我这个做婶子的难为一番给算在公中,也不能打击了孩子的上进心,算是老爷你这个做叔叔的心意。”
  王夫人不愧是熟知贾政的脾气,知道贾政不管里子怎么占尽便宜,最起码外表要表现出兄友弟恭、阖家欢乐的气氛。现在她说出这一番话,总算是将二房的场面圆的满满的,让人挑不出毛病。
  见贾政脸色越来越缓和,等她说完还赞同的点头道:“事情的确是该这样做,大哥那里咱们不方便插手,可琏儿这个侄子你做婶子的确是该多照看着些,也算是全了情分。”
  等贾政这些话一说完,王夫人脸色随即变的难看道:“交接之事我这做婶子的都准备好了,可听了老爷你的话,我觉得怎么有点不对味。琏儿一个人接受不管是怎么闹腾,用的都是家里人,又有咱们这些长辈看着,出事也坏不到那里去。可现在要是跟外头,还是老爷你的上官亲戚家掺和在一起,这事可就大了,到时出个什么事,老爷你就算是看在上官的面子上,咱们府里也是没办法追究的。还有琏儿从小锦衣玉食长大,何曾操心过这些经济之事,这回事情闹这么大,别是有人背后起了什么黑心,撺掇着想要算计孩子这些产业吧?”
  别说王夫人还真是机敏,而且此时贾珠还没死,她还是那威风赫赫的管家太太,而不是后来拿烧香拜佛做掩护的,王熙凤狠辣行为背后人。要是她以后那番作为说这些话,说不得就会被人说口不对心。可现在她可是掌管荣国府所有产业的当家太太,手中银钱富裕,这样说,不仅不使人觉得别有用心,反而是觉得用心良苦、竭尽所能为家族保驾护航。
  可贾琏是谁,从小听了两三年集中后世宅斗精华,又因此对于各家阴私之事特别研究过的算是狠厉人物。后来又特别结交和自己身世差不多得写公子哥,这次行动可是集中各家公侯子弟的主意,大家齐心合力想出来的招数。为的就是要从王夫人手里夺回产业,让贾琏从此不再囊中羞涩的向贾赦讨要银钱。
  事情怎么会这样,其实不得不说当贾琏在赵嬷嬷的影响下,脑中开窍当再出外浪荡时就开始有了目的。别说像贾琏这种死了亲娘的,公侯大族家子弟竟然不在少数。其中有些人和贾琏遭遇一样,由叔叔婶子把持家中事务,有的则是由继母篡权。可也不少人由于有母家或是家中长辈撑腰,年纪虽小但产业却都由自己看顾,虽说算不上亲自动手,但由忠仆打理,账目收益什么的还是清楚的。
  纠结在一起吃喝玩乐时,大家都是这种处境,说起来其实手中都是没什么大数目银钱的,于是那有家中长辈撑腰的,便出手包下了花销。大家一好奇,便都纷纷询问,这一问事情自然都说了出来。本来贾琏是没注意自己还能现在就有份产业的,可一了解到妻子的陪嫁连丈夫都是无权变卖、插手,是要等儿子长大后由儿子直接继承时,回来就开始打听自己母亲的陪嫁情形。
  说起来贾琏在贾府可用的人,除了赵嬷嬷一家放心外,其他还真是是没有。就连身边小厮经过甄别,其中不是大老爷那些小人家的人,就是二太太的人。这些事要是让他们知道了,说不得没等动手就会被随便按个罪名训斥一顿,根本就闹不起来。贾琏一番苦闷,说不得就又跟一群同病相怜的狐朋狗友抱怨一番。大家看他的样子气不过,便纷纷出招帮忙想主意,这才有了贾琏在贾母跟前的一番哭诉。
  至于那些后招,则是那些已经掌管产业的朋友给支的招。说要是贾琏自己打理,身边又没用得上的人,到时说不得即会被人批评沉迷商贾下贱事,还会继续换汤不换药的被人家把持。谁让打理产业的还是府里奴仆,既然是府里的奴仆,又不是你的亲近人人家当然是听势力庞大的那个。到时别说是被架空,说不得还得帮人背黑锅的惹出一身骚。
  贾琏他们这些纨绔子弟,虽说都是些十四五六的半大小子,可出身都算是显赫厉害的,平时不过是因为无聊所以都有些胡闹。可一旦要动起来,那关系也算是庞大许多,贾琏这里一有了决断,便有人牵线搭桥的找来高手帮贾琏评估这些产业。最后鉴于贾琏年纪小还不适于亲自打理,便建议贾琏把这些租赁出去,吃干股。这样一来虽说是没自己打理收益多,可一是省心不用防范奴仆打小主意,二来租赁给的都是写有头有脸人家的亲戚、朋友了,不怕他叔叔、婶婶以他年纪小会被人骗为由阻拦。所以说别看王夫人精明厉害、万事都滴水不漏的占尽便宜,可架不住贾琏背后有众多智囊出谋划策,使得她总算是失算一会。
  听了王夫人话,贾政不在乎的笑道:“夫人真是一片好意,不过这回却是多虑了。听部里刘员外郎说,这回琏儿得那些产业,是由好几家公侯子弟出面作保租赁给别人经营。琏儿每年吃些干股根本不用参与,也就耽误不了琏儿的学业。像他家亲戚揽下的就是东大街口子那间大嫂的陪嫁铺子,听琏儿按报回来的账册说,是家经营不善的纸墨铺子,每年不仅挣不了几个钱,还得倒贴些采购纸墨的来回盘缠。他亲戚家管事的家乡正好出产上等宣纸、而刘员外郎家又有人和那出好墨的地方有点关系,所以他们打算两家一起租赁下这个铺子,也好给女眷们挣些脂粉钱。他们因为要整治铺子,又要打发人去产地定东西,所以希望咱们家里早点交接,他们也好早点和琏儿签订契约。”
  闻言王夫人差点一口气出不上来,经营不善的纸墨铺子,那不过是账上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