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之金鸳鸯-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又严肃叮嘱道:“告诉你琏二爷房里丫头的事,你少去打听掺和。你没见连赵婶子这奶娘都得避其锋芒的准备装木头人,可见里头的水有多深。”
  金彩家闻言激动的询问道:“不会老夫人这里头也插了一脚吧?就是再不待见大老爷,那也可是在她身边长大的亲孙子!”
  金彩闻言哭笑不得,自家婆娘可真是个直肠子,说她聪明还真就聪明起来了,可却是没聪明对地方。可就她这半吊子,要再不清不楚的透出点风去,那可真是一家子遭殃了。无奈只得细细解释道:“你这人,老夫人是手段厉害了点,可对自己孙子那还是亲的,怎么可能会故意往歪门邪道上引。”
  金彩家的闻言提醒道:“可她不是看重二老爷吗,只要大老爷、琏二爷都成了糊涂蛋,那这爵位不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二老爷、珠大爷身上了。这事,京里又不是没出现过,还挺多的呢!”
  一旁炕上装睡的大丫闻言也不住在心里点头道,这话说得好,在高鹗续写的红楼梦里,可不就是贾政袭了荣国府的爵位,贾赦这个糊涂蛋被扔在了一边,荣国府到底是成了贾政、王夫人二房的天下。
  金彩闻言辩驳道:“说什么呢,现在珠少爷小小年纪就聪明好学,去年十四岁上就中了秀才,到国子监进学,那将来还不知有多大的前程。二奶奶娘家又是顶事的,到时肯定会帮衬自己外甥,现在府里大老爷袭的那个爵位也没多高,人家二老爷、二奶奶岂会放在眼里?要不然也不会答应大奶奶插手管家大权。就凭那大奶奶尴尬的身份,只要二奶奶咬牙不放,就算是大老爷再闹腾也无济于事,你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金彩家的闻言思索半天,一头雾水的不解道:“那琏二爷房里的丫头跟谁有关系,你倒是说明白呀?”
  金彩闻言没好气的回道:“这些你们内院婆娘的事,我怎么知道?这些我都是和府里弟兄们喝酒,听他们私下胡咧咧的,人家这么一说,我就这么一听,又不敢多开口追问,能知道这些就不错了,你就知足吧。”
  闻言金彩家的恨恨收拾东西,洗漱睡觉,知道上炕睡觉都没再搭理金彩。金彩见状只得低声下气赔罪道:“行了,我说,我把知道的都说出来行了吧?不过这可只是他们的只言片语和我寻思的,要是不准你可别怨我。”
  金彩家的闻言嗤笑道:“我什么人你还不知道,在外面什么时候不是装聋作哑?这些事不过是咱们自家心里明白有个成算,我吃饱了撑的和外人说,那不是给人送小辫子,我可没那么傻。”
  金彩家的闻言赔笑道:“就是,我家婆娘可是个嘴稳的,是我眼瞎了不识好人心。”
  然后搜罗语言开口分析道:“要我说,这琏二爷房里的丫头作怪,有的是看了大老爷的样子,觉得行的通自己弄得幺蛾子。那剩下的里头主子可就多了,大奶奶、乔姨奶奶、二奶奶说不定还有别人,总之谁都有一份。”
  金彩家的闻言好奇道:“你刚才不是说二奶奶不稀罕府里的爵位吗,怎么又说她也有份?”
  金彩闻言回道:“不稀罕,就不许捣捣乱了?你忘了当初以前的大奶奶压着她讲理的时候了,现在不过是顺手煽风点火,出出气罢了。”
  金彩家的闻言叹道:“你说这是什么世道,好好的小孩子都给引诱坏了。老夫人也是,这可是她的亲孙子,一天就在她眼皮子底下,她也不说管管。难不成就眼看着琏二爷学坏?”
  金彩听了出声威吓道:“以后在外头事关老夫人的话,你可不准说一句,就是听见也给我赶快避开。咱娘一直在老夫人院里当差,老夫人的手段她可是一清二楚,曾经就说过凭老夫人的心计,别说是儿媳妇、儿子,就算是儿媳妇再厉害,孙子辈都会是她说了算。以前荣国府老太爷那姨娘、通房丫头的可曾少过,但就愣是没一个生下过儿子,那得多少本事?再看看大老爷、二老爷那里,不也是姨娘、通房不断的,可有人在嫡长子生出来前怀过胎的,没有吧。她再不待见大老爷、大奶奶,嫡长子没了,琏二爷没生出来时,大奶奶对房里人动手脚,她也没开过口追究过。还有二奶奶那里,屋里也是有好几个姨娘、通房的,珠大爷十五、大姑娘都十岁了,这些人都没个一男二女的,其中怎么回事闭着眼都能猜到,可你见过老夫人因为这开过口?人家这就叫恩威并施,只要这等大事上不乱插手,其他事说个话,谁还敢不听。你没看老夫人对琏二爷身边的小厮、长随的,都是自己亲自点名挑选的,有这些人在琏二爷就算是胡闹也出不了大事。至于房里的那些丫头,谁家世家公子的不是花花肠子,这些丫头的年岁也都摆在那里,等以后琏二爷长大了稀奇一阵,再送些新的过去,不用别人开口自己就都撒手了。而且以后琏二爷还要娶妻,看看大老爷、二老爷的例子,到时身边的丫头大部分都要被遣送到下边庄子里,剩下几个,正妻一进门三两下就光明正大的打发了。既然万事船到桥头自然直,都没个好下场,老夫人吃饱了撑的费那功夫调理她们,自然是乐的看她们争风吃醋的,说不定还当个趣事瞧呢。”
  金彩家的闻言吃惊道:“老夫人居然这么厉害,我偶尔见她一面,觉得挺慈眉善目的,还以为是个菩萨心肠,没想到府里什么事都在她手里握着,可真是不简单!不过就是可惜了那些被老夫人送到少爷们房里的丫头了,还自以为这是老夫人的恩典,有老夫人撑腰,特别的自以为是、嚣张呢,没想到在老夫人眼里却早已经是个弃子了。”
  金彩于是叹息道:“你以为呢,要不是我娘一直在老夫人院子里当差,事情看得多、经的多,揣摩出了门道。这才知道老夫人别看为人和气,其实最是做事狠绝,也最讨厌那些别有心思想,打爷们主意往上爬的丫头。这些人一旦被她厌弃,看着是让你有奔头,其实早就让你往黄泉路上走了,可平时和你说话、行事的还让你以为多被看得起。”
  金彩家的闻言沉思半天,然后体会道:“只要是正妻,想来不管是谁家、多大年岁,应该都是讨厌那些对爷们起心思的丫头。碰不上便罢,碰上了当然要狠狠整治一顿。老夫人不过是下手隐蔽、高明了一点,没让人察觉出来,反而是觉得恩宠。”
  闻言金彩总结道:“要不我怎么说将来大丫头进府,咱们一定要叮嘱她把心思放正了,一心一意伺候老夫人。别的不说,只要好好做事,让老夫人看重了,一定有好前程,而且在府里也绝对没人敢亏待。你看看这么些年来老夫人身边的大丫头,那个不是嫁出去做正头娘子,就是做管事媳妇,可曾有那吃亏的?至于送到珠少爷房里的,不是府里那破落小户人家的,就是外头买来的,可曾有老夫人身边的大丫头或是身边重用嬷嬷们家的女孩子?没有吧,所以以后这事应该也是这个规矩。虽说咱们也算是府里的小户人家,可咱娘毕竟也是伺候过老夫人的,看在这上面应该也有几分香火情,只要咱们大丫头循规蹈矩,就算是做不成老夫人身边的大丫头,也是不会被老夫人推出去送人情的。”
  金彩夫妇说完话放心的吹灯拔蜡,可大丫那里却是一派震惊。这金彩的一席话实在是个大颠覆、大响雷,把大丫以前看红楼对贾母产生的印象来了三百六十度逆转。不过再细细回想红楼中的蛛丝马迹,金彩这一番话还真是有迹可循的厉害。
  先是贾赦、贾政、贾珠那里,那么多姨娘,可却是从来没有一个被提过是贾母送的,或是从贾母那里来的。还有王熙凤那里,她嫁过来多少年了却只生了一个女儿,忽略邢夫人这个婆婆,她是不管事没说话权利的,所以不见得能给贾琏安排通房、姨娘。可贾母不一样,她可是正儿八经的祖母,她要是说句话或是送个人来,王熙凤就算是咬牙切齿,都得强装笑脸的好好供着。可最后还是王熙凤自己带了尤二姐进门,然后贾赦又不着调的给了个秋桐下来,贾琏房里这才除了平儿这个隐性通房,有了其他的妾室姨娘的,其中可没贾母任何事。
  而且看贾母对赵姨娘的态度,还有王熙凤随便说几句就对尤二姐厌恶不已,贾母那么人老成精了,难道说不知道王夫人、王熙凤的是故意打压这些妾室、姨娘,但贾母却是顺势而为的表明态度,对这些人冷淡、厌恶。而且看看对待贾环、探春、迎春这些庶子、庶女的态度,女孩子还好,毕竟以后她们是会为贾府带来荣耀或是维护关系联姻用的,所以还算是上心的宠爱一些。不过相比对林黛玉这个外孙女的真心真意,对这几个孙女就有点宠物式的敷衍了。至于庶子贾环那里,则纯粹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忽略。就算是见了,也是冷淡的对待,用不了几句话就会打发走。可见贾母对儿子房里的事是从来不过问的,就算是明知道这些正牌儿媳妇、孙媳妇的在里头耍手段捣鬼,却也从来不阻止。
  既然她是这样一个坚决支持正室之人,你想她怎么可能会不知道不管是那个女子进门,第一件事就会是敲打自家夫婿的身边人。而且越是离不得,越是看重的,就越会受打压、受磨难,甚至随便按个罪名撵出去都是常事,可贾母还偏偏就把袭人、晴雯给宝玉了,而且还那么公开赞扬,到底安得什么心可见一斑。而且要是贾母真的看重袭人、晴雯,怎么袭人娘死了贾母都会忘了给赏银,还是王夫人按旧例给赏的;还有晴雯那里,贾母不是说她阵线上最好,一天称赞吗,她被撵出去那么大的事,也没见贾母派人问过一句。不要是贾母这些事都不知道,她连贾宝玉和林黛玉私下抄了句嘴、生了回气,这些小事都知道的一清二楚,贾宝玉身边丫头发生这么大的事,她岂会不知,可见是故意装聋作哑罢了。
  还有王熙凤那里,明明袭人就是贾母发送到宝玉身边的,而且还在贾母那里领着一份月例,那自然就是袭人的正经主子,她被王夫人看中做姨娘,就算是没过明路,可也总算是件大喜事,那给贾母这个正经主子去磕磕头,也算是人之常情,可王熙凤却说不用去了。可见王熙凤是知道贾母对这些人的讨厌的,自然不会带着袭人去讨没趣。而且总观这些贾家主子对袭人的态度,那可都是捧着、赞着,都说贾宝玉离了她不能活。可袭人的身份是什么,虽说王夫人暗中给了特例,可在明面上她毕竟还只不过是个丫头,可以任由主子发落。难道她们不知道一个丫头有了这么显赫的名声,会被将来进门的宝二奶奶忌惮、排挤?看看贾政、贾琏身边,可还有原来伺候的老人成了姨娘的,不都早被她们打发到那个犄角旮旯生虫去了。所以就算是高鹗续写的红楼梦里,袭人最后也是被荣国府变相的给驱逐了出去,然后被自家哥哥强迫嫁人。
  而晴雯那里,要说她没机会像袭人那样和贾宝玉勾三搭四,那绝对是不可能,可她却偏偏没那样做,反而是一直和贾宝玉清清白白的。不要说晴雯看不上贾宝玉,对于贾宝玉的一些亲密动作,她可是安然受之毫不扭捏的,而且还时不时的因为袭人吃醋闹腾一番,也就是因为这才越发引得被王夫人厌弃。可晴雯为什么就死守了这个和贾宝玉的界限,想来和她出身赖大府上有关。赖嬷嬷可是贾母的陪房,自然对贾母的喜好一清二楚,既然晴雯是她献给贾母的自然免不了叮嘱一些,然后等晴雯到了贾宝玉屋里,想来也是特别做过训诫的。而且别说晴雯的这一番坚守,还真是曾经得过贾母的满意,相比贾母说袭人开始拿大的微词,对晴雯却是满口称赞,至于为什么没坚持到最后拉晴雯一把,那就实在是件不得而知的事了。
  最最要紧的,袭人、晴雯这两个贾母给了贾宝玉的丫头,其实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她们都是从外头买来的,然后签了死契生死不论的,那种和贾府众人无牵无挂好打发的无根浮萍。荣国府也不是一天两天才封爵的,家生子也是繁衍好几代了,那么多人既然连鸳鸯这种八面玲珑的通透人都能培训出来,像袭人那样忠心侍主的岂能找不到?而且真要论忠心、论规矩,说不定十个袭人都比不过这些从小受教育的家生子。可偏偏为什么选了她们到贾宝玉那里,其中袭人绝对是被贾母看出什么的,晴雯则是贾宝玉自己求来的,所以对于这些没任何顾忌的外人,贾母自然乐得顺水推舟看她们怎么扑腾。
  想到这里大丫觉得自己真是受教了,要不是金彩今天透露出这么一番惊天言论,当初还想着要是自己入了贾母院子成为鸳鸯,就算不是为了林黛玉,那是一定要想法拆穿袭人的伪善面貌。可到时真这么做了,说不定自己也就引起了贾母的怀疑,再也做不了那强势的鸳鸯,然后自己改变金家命运脱离贾府,说不定也就要遥遥无期。怪不得人家说朝中有人好做官,看来这话在那里都实用。自己幸亏是穿在了金家,这个对贾母性情略知一二的人家,然后也就可以沾光的变成府里有人好当差。
  第12章私房钱
  第二天照样是小金子带着大丫在街上溜达,不过这回手里没了零花钱,爹娘领走前是看着他们在家里吃饱喝足了,才放心的出门当差。
  等到了街上小金子和赵家弟兄一汇合,三个小子就开始那里兴奋的嘀嘀咕咕起来。因为实在是冷的厉害,只能在一旁边跺着脚取暖边观察街上的行人,于是也就没去听这小哥几个说什么悄悄话。说起来现在穿的棉鞋也是太重了,不过里头垫这毛毡子,再配上千层底,倒是冻坏不了脚。
  然后一会大丫看着街上人的衣服,总结出现在京里的消费水平还是挺高的。因为她一会功夫,就看见好几个穿着绸缎衣服的年轻女的、老婆子的走过去,倒是路过的男的都是一水的棉布衣服普通打扮。这个假象还是后来对这里熟悉了半年后才改变,原来那些穿绸缎衣服的都是在两个贾府当初的丫头、媳妇、嬷嬷的。至于男的,穿了也没人看,再加上也要藏拙,便都是平常打扮。
  正想着入神时,就觉得小金子拽着自己往前走。看见是往后街集市那里去,于是边踉跄着跟着走,边疑惑的寻问道:“大哥咱们去那干什么,今天爹娘可没给零花钱。”
  小金子闻言狡猾的,小心翼翼的从衣服夹袋里摸出两个铜钱,得意的炫耀道:“看,这是我昨天藏鞋垫子里的,等娘昨晚上搜身的时候就没发现,够咱们买两块麻糖吃了。”
  闻言看了眼被小金子捧在手心里的两文钱,大丫无奈的翻白眼道:“大哥,你藏起来干什么,娘又不会问你要回去。你自己放鼻子上闻一闻,臭不臭?”
  小金子闻言不悦道:“你还小不记得,今年过年咱们两个收的红包,我就在荷包里放了一天,等早上醒来就叫娘都收走了。再说这钱才不臭呢,昨天等娘搜过身出去以后,我马上就把他们从鞋里拿了出来,又藏在了柜子脚那。要不晚上睡觉的时候,娘可是要吧鞋放炉子上烤的,要是不拿出来,还是会被她发现搜走的。”
  大丫听了他自豪的这一番折腾,只能无语的甘拜下风。这孩子也太精了,这才多大,就这么会藏钱,想来将来娶了媳妇,那私房钱肯定少不了。不过想起自己以前往床底下鞋盒子里藏钱的事,便又对他的行为表示理解。哎,可真是不管是老爷们、老娘们、大姑娘、小孩子的,谁都是不可一日手中无私房钱呐!
  一旁的大小、二小听了小金子为了藏钱,和自家娘亲这么斗智斗勇的,纷纷语气高昂的发表自己的斗争战术。一个说往家里炕角活了的砖下面藏,就是有时候会被他娘发现没收了。一个说往院子里砖缝里藏最好,可就是有时候那缝太小,铜钱塞进去有时抠不出来卡住了,然后再自己寻摸东西往出抠的时候被大人发现,然后也被没收上缴。
  接着赵家大小子又兴奋的宣布道:“翔子,今天我请你和大丫吃面、吃馄饨、吃糖葫芦,吃三样!”
  二小接着也兴奋的替大小补充道:“钱是娘一早走时给大哥的,给了……哦?”
  大小闻言不悦的敲二小脑袋,然后伸出手给他一一数道:“看一、二、三……二十个,记住了吧?”
  二小闻言腼腆的点头,又看了哥哥的手掌和自己的手掌道:“娘一共给了二十个铜子,够咱们四个人都吃三样东西了。说是让我们和翔子你好好相处,以后再好好一起认字。”
  闻言翔子高兴的回道:“真的,婶子真的让你们请我和大丫吃东西?”
  闻言大小、二小一起憨厚的点头,旁边的大丫听了也确认的点头。小金子看了好笑的取笑大丫道:“大丫你点什么头,你又不是赵婶子家的人,怎么知道赵婶子说的话?”
  小金子话一说出口,大小、二小也跟着莫名其妙哄笑起来。大丫见状不屑的瞅了瞅三个大笑得憨小子,然后又自嘲的也笑起来,觉得自己看来真是老了,不然怎么跟几个傻小子置起气来了。不过转眼又对赵婶子的心计佩服起来,你瞧瞧人家这为人处世,事情还没成呢,就开始网罗人心起来。在联想她昨天对自己所处情形的清醒、明确认识,怪不得后来要比另一个奶娘李嬷嬷混得好的多,看来自己还真是得多观察观察她的处世手段了。
  正走着突然就被几个傻小子拉住,然后一起缩在一旁,对着集市一个摊子上吃早点的身影,指指点点的讨论道:“看见了吧,那个穿蓝褂子的就是咱们要跟着学字的先生。要不咱们再靠近瞅瞅?”
  随着他们所指的方向,大丫只看见一个穿蓝衣服,扎着书生头巾,低头正吃面的消瘦年轻人。
  大丫放目在街上的摊子瞅了一圈,也没见个卖字画的,随即不解的发问道:“大哥,你不是说王先生是卖字画的吗,怎么不见他摆出来的摊子?”
  闻言不仅仅是小金子,就连大小、二小也一起发笑起来。接着就听见大小对小金子叮嘱道:“翔子,你瞧,大丫在屋里待的时间长了什么都忘了。你以后该把她常带出来玩,要不可就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了。要是遇上拐子,说不定一会就跟着人家走了。”
  大小评价完,二小也跟着在哪里附和的说道:“我哥说的对,街上的人我都认识,爹娘的名字、主子府里的名字我都记得,我就不怕拐子。”
  翔子闻言郑重其事的下结论道:“行,我以后就都拉她出来玩。不过她太小了,我一个人顾不过来你们的帮着。”
  大小、二小闻言豪爽的点头答应,而且大小还再次强调道:“我娘今早就说过让我们和你好好处,也要拿大丫当妹妹待。听说咱们以后还要一起认字,一起回家呢。大丫这么乖,不哭不闹的,跟着咱们去认字一定没事。大家在一起,到时我们当然会帮你看着她。”
  听见几个鼻涕娃在那里郑重其事的讨论她的见识、安全问题,大丫实在是想吼一声‘俺是大人、明白人,比你们全明白!’,可现在这里却是实实在在自己最小。大小七岁、二小六岁,只有自己是四岁的奶娃娃,人家这样担忧也是情有可原。可是等到后来大小说出带着她一起认字的话,鸳鸯顿时觉得自己爱死这三个鼻涕娃、傻小子了。自己虽说认字,可现在的繁体字却也是只能用约莫、猜的来瞎蒙,要是也能和小金子一样享受认字待遇,那对自己以后不管是做事,还是自由的都有不尽的好处。
  本来正想着自己该怎么撒娇打滚的,让金彩夫妇同意自己做小金子的跟屁虫,跟着他每天一起到那位王先生那里。没想到现在不仅是小金子,就连大小、二小也决定让自己当个小跟屁虫,而且还给了自己那么高的评价,自己回去了一定要向金彩夫妇郑重报告这件事。
  什么高评价?没听大小说吗,大丫这么乖,不哭不闹的,跟着咱们去认字一定没事。
  虽说挺感谢这几个傻小子的,可大丫可没忘了自己刚才的问题,于是再次追问道:“大哥,你还没说为什么不见那位王先生的摊子。”
  小金子闻言只能无奈的为大丫解释道:“现在还是早上,人不多,摆摊子出来也没人买,摆出来干什么?你没看见那王先生也还是在吃早饭?而且就算是王先生摆出摊子来,也不在咱们这条街上,你是看不到的。”
  大丫闻言锲而不舍的追问道:“那在哪里,大哥你肯定知道,指给我看看吧。”
  小金子无奈,拉着大丫从刚才躲藏的犄角旮旯里出来,站到街中央视线开阔的地方,大小、二小则也跟出来指点。只见三人同时给大丫指着街尽头的左面道:“那里,就在出了后街的转角那里。”
  大丫闻言瞧了半天仍然不解其意,只得睁着星星眼满眼不解的看向小金子。
  见自家妹妹仍然是一脸的不懂,小金子只得耐心解释道:“咱们这里是后街,看见外面走的马车了吧,等走到街尽头就算是大街上了。爹娘说那里拐子多,不让出去只能在咱们后街上玩。然后王先生他的字画摊子,就摆在出了出了后街的转角那里。王先生就在街尽头的那个宅子里住,那个宅子在后街尽头开了个小门,王先生的字画摊子就在小门口摆着。”
  经过小金子的这一通详细解说,外带大小、二小手舞足蹈的指示,大丫终于对这位王先生的字画摊子的方位有了个明确认识。原来小金子指出的大街上,并不是荣国府、宁国府门前的那条大街,而是荣国府边上竖排的一条繁华点的街道。而他的字画摊子,就等于是摆在后街和这条繁华街道的一个小交叉点上。就是咱们逛街时路过时一条繁华街道时,不时露出来的小巷子口得那些小摊位。
  第13章王先生
  对感兴趣的方位有了了解,大丫随即向三位解说员建议道:“要不咱们瞅瞅那个王先生去?”
  闻言三个好孩子,顿时忸怩起来。大小一脸纠结的担心道:“可那个王先生板着个脸,不喜欢说话,要是咱们过去他不喜欢了怎么办?”
  闻言小金子、二小也非常赞同的点头不已,然后都一脸怕怕的看着在摊子上吃着面的王先生。
  闻言大丫毫不犹豫的光棍大步往前走道:“怕什么,咱们也是去摊子上吃面的,王先生才不会不喜欢呢。”
  三个小子见大丫一点都不害怕的抬脚就走,随即也放松下来的相互安慰道:“就是,咱们又不是去他的字画摊子,咱们是去面摊子上吃面的,当然用不着害怕。”
  等三个小子你推我、我退你的踱步过来时,大丫已经稳稳当当、安然无恙的坐在了王先生的左面。然后正声音软糯的清脆开口道:“大伯伯,三碗面,一碗帮我分成两个碗放。”
  面摊老板闻言笑眯眯的问道:“小丫头,你和谁一起来的?”
  大丫闻言边在心里诽谤你放心我吃面肯定给钱,边扭头找三个小子。见他们已经走过来挨着自己坐下,随即高声回道:“我和哥哥们一起来的,大伯伯。”
  看见小金子和大小、二小三人,面摊老板随即笑着自言自语道:“原来是金嫂子、赵嫂子家的四个小娃子。”
  说完便利索的动手弄了四碗面,等放在桌子上时,还故意逗大丫的说道:“小丫头,看,你这碗给多放了酱汤,快再叫声伯伯。”
  看见和普通的一碗一样的酱汤,大丫知道老板的确是多给自己舀了半勺子。不过这两文钱的一碗面说起来可真是小碗,一般人一碗根本饱不了,还得再添补点馒头、包子什么的才行。可人家说起来的确是让自己沾了点便宜,叫一声又不会少块肉。而且又能给旁边的王先生留个好印象,大丫随即痛快的有礼打招呼道:“伯伯好,谢谢伯伯。”
  闻言面摊老板笑哈哈道:“错了,不是伯伯好,是好伯伯。”
  闻言正在面摊子上吃面的食客,都不禁会心一笑。一直分神向旁边偷瞄大丫注意到,那位王先生也停下筷子,翘起嘴角露出一丝笑容,然后才又开始斯文的吃面。
  见王先生低下头,大丫随即大咧咧的边吃边上下打量起这个,自己的计划中对金家、对她本人绝对重要的人物。
  从侧面看过去,这个王先生面色有点苍白,面皮也比较粗糙、憔悴,再细看看眼角、嘴角,没一丝皱纹,说明这人年纪不大。穿一身蓝色长褂棉袍,虽说在手肘、下摆处各有几个补丁,但整个袍子浆洗的干干净净。而且头发上虽说也只是用普通的蓝布巾,扎起来的发髻,但也梳理德一丝不乱。脚下穿一双黑布千层底布鞋,鞋面、鞋帮也是刷洗的干干净净。总之整个人表现出一种干净、清爽的斯文书生气质,可也因此让他和此地身份略低一等的奴仆们,显得格格不入的尴尬。
  也许是大丫的视线太过热烈、探究,正在吃面的王先生猛然不悦的抬头朝自己觉得不对劲的方向望过来,见是刚才说话礼貌的一个脸蛋红彤彤,穿着红彤彤,非常喜庆的小丫头正盯着他看。见被他逮住,也没惊慌失措的躲闪,而是大方的露出一个大笑容。
  而被大丫无邪的笑容所惑,王先生也不由自主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容,然后又意识到什么的立马再次表情一本正经的转回头继续吃面。
  而一旁一直死盯着王先生的三个傻小子,看见他居然对大丫笑了一下,虽说只是一下,可也不由都惊奇的顿住正在吃面的姿势,看怪物似的集体呆愣起来。然后又都不相信的看向无所谓又开始吃吃面的大丫,想要询问些什么,但因为王先生在场便都忍耐了下来。
  一会那位王先生吃完面付钱走人,等三小看他实在是走远了,随即七嘴八舌、叽叽喳喳的都叫唤道:“大丫,大丫,你看见了吗?他对你笑了,真的对你笑了一下……”
  见三小翻来覆去、声音高昂,一直就像复读机似地只会说‘他对你笑了’、‘他真的对你笑了一下’,噪音似地吵得人脑仁生疼,大丫无奈只得放下正吃面的动作,抬头无力的笑着回道:“大哥、大小哥、二小哥,我听见了,我也看见了,他是对我笑了,他真的对我笑了一下,你们能不能不要再不停的重复了?”
  说完又抬眼看看四周的摇头回道:“你们自己看看吧,摊子上的人都皱眉瞅你们呢,肯定是因为你们刚才吵得厉害。”
  说完三小这才从刚才王先生的一笑的激动中醒悟过来,然后抬头四处瞧了瞧,果然面摊子上从老板到客人的都皱眉瞅他们几个。见他们安静下来,这才又继续低头吃起面来。
  接着就听见老板的数落声道:“你们几个臭小子怎么了,没看见面都凉了还在那里唧唧歪歪的?好好吃面,不准再淘气,不然看我不告诉你们爹妈去。”
  闻言小金子、大小、二小的忙小鸡啄米的点头,接着低头迅速的往嘴里划拉面,以期快点吃完离开好说话。见大丫正抬头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