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之金鸳鸯-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刘嬷嬷则对霞儿评点道:“鸳鸯你看着丫头,模样中等,平眉顺眼、话语实在,整个人又显得温温和和,不多言语的,倒真是不错。她是庄子上小管事家的闺女,会这样表现应该受了点关照。”
  说完又压低声音补充道:“她这种样子最是得二太太喜欢,想来周瑞家的能选上她。”
  鸳鸯因为脑中忽起的偷梁换柱念头,所以添了句话道:“虽说她这样子不怎么和老夫人眼缘,可我觉得咱们院子里也得配上这么一两个人,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
  鸳鸯这话让刘嬷嬷来了兴致道:“噢,鸳鸯你这话什么意思?”
  鸳鸯于是意有所指道:“大姑娘走时,老夫人就说要给宝二爷开始留心人手。嬷嬷你想虽说宝二爷身边的丫头都是由老夫人说了算,可毕竟二太太也是成天能看在眼里的。咱们院里丫头一贯都是那样样顶尖、活泼的,我看二太太未必喜欢。既然如此要是咱们院子里也有那么几个样子温和、老实的,到时细看上两年要是也能得了老夫人的喜欢,那等到二太太看了岂不是皆大欢喜的省的您老人家麻烦?”
  鸳鸯说完,刘嬷嬷觉得怪不得老夫人会觉得这丫头是个好的,能顶事的。挑选人手小小的事情,这丫头都知道备下后手,想来以后在老夫人院里出头的非这丫头莫属了。于是刘嬷嬷赞同的点头道:“今天真是没带错你来,按你这个办法以后说不得我这张老脸也能得上二太太的赏赐。行,我看着丫头是个能教出来的,留下正好。”
  说完,刘嬷嬷扬声对周瑞家的说道:“她周妹子,这丫头不错我留下了。”
  周瑞家的闻言笑回道:“那可真是她的造化了,我瞧着这丫头也不错,不过既然刘嬷嬷你要了,那我再看看其他人。”
  闻言刘嬷嬷眼神闪过我说的不错吧的意思,挑眉毛对鸳鸯示意,使得鸳鸯不禁好笑的点头。
  在接下来刘嬷嬷陆续又挑了几个看着利落精干的,周瑞家的也挑了两个看着憨厚的留了下来,省下来的按规矩又是其他嬷嬷瓜分。
  最后等到外头买下来的五个丫头时,头一个出言自报家门是个头发枯黄、瘦瘦的,在五个样貌清秀的丫头里算是容貌最不显的那个小姑娘。听到她说自己叫花珍珠时,鸳鸯立即细细打量起来。好像袭人是容长脸,这丫头现在脸型太瘦,脱了形的使鸳鸯一开始没瞧出来。至于其他的,只是个七岁的丫头,鸳鸯除了看见她低眉顺眼,身形修长,眼睛不算小也不算大外,其他的形容词再没有的只能说普通。
  听到叫花珍珠,刘嬷嬷看了倒是调笑道:“珍珠,这名字起的不错,和翡翠那几个倒是能配上的省的老夫人起名了。鸳鸯你觉得呢?”
  鸳鸯闻言决定煽动翅膀道:“我看还是算了吧,要是这花珍珠来了,本来是连个三等都不是的小丫头,却和我们几个二等的丫头配在一起,没得让人不自在。再说您也听见的,那天老夫人高兴还发话,说要是那两个三等丫头干得好,她就给升等、改名叫珍珠、玛瑙。因为这,那些丫头这些天可着劲的勤快让我们省事不少。秋蝉姐姐她们早就和我们商量好了,打算拿这好好吊吊她们的胃口,您这会要是招回个花珍珠去,那帮丫头还不得跟您急死?”
  闻言刘嬷嬷忍不住的笑骂道:“我说怎么小丫头们都勤快起来了,原来是你们这些小蹄子在打鬼主意。真是越来越不着调了,看我不到老夫人跟前告状去?”
  闻言鸳鸯随即舔着笑脸讨好道:“这不是老夫人发了话,我们就鸡毛当令箭闹着玩吗。嬷嬷您宽厚仁和,别和我们这些没见识的计较。”
  刘嬷嬷闻言继续笑骂道:“行了,行了,少跟我在这里咬文嚼字的,我一把老骨头了听不懂。不过是个正好配得上的丫头名字而已,这个鬼主意我替你们托住了。”
  鸳鸯闻言继续拍马道:“我就知道刘嬷嬷是个好人,我替那些丫头谢谢刘嬷嬷了。”
  鸳鸯对于袭人这个最大的搅屎棍可说是严防死守,为了自己的安宁日子万不能让这种人来个挑拨离间。所以在贾母给玳瑁、玻璃赐名时,就当做凑趣的跟贾母提起接下来两个二等丫头是不是要叫珍珠、玛瑙的事,于是就有了刚才说起的,激励三等小丫头的事。
  因为这五个丫头本来就是为贾母院子选的,等五人自我介绍完,刘嬷嬷随即点了除了花珍珠外的其他四个人留下。周瑞家的见留下的花珍珠低眉顺眼的,样子也算中上,王夫人应该能看上,于是便留到了二房那一头。
  到此挑选丫头的事宣告完毕,因为排除了到了红楼后自以为的第一个威胁,和刘嬷嬷回贾母院子时鸳鸯一路上都是笑眯眯的乐呵不已,让刘嬷嬷看了觉得虽然行事周全,可到底还是个小丫头,碰到点新鲜事就能高兴半天。而这些丫头因为相比家生子年岁都大点,所以便不再统一训练,转而由各自院中的嬷嬷教导。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袭人、宝钗、晴雯的年纪按比贾宝玉大四岁的那个算
  搞定差事
  解决掉袭人,看着李纨越来越大的肚子,鸳鸯突然不厚道的算计起贾珠考试后大限将至时,贾家一片混乱、哀戚的时日,然后便越发的让自家老子赶快敲定去金陵的事情。因为这个差事只是清闲却没什么油水,使得这次真是没什么人打算去,并且那些在贾母面前有些体面的管事见状反而是求着钱嬷嬷万不可在贾母面前提起自家。
  所以等到钱嬷嬷就此事向贾母汇报时,贾母带着嘲弄的询问道:“可找到了愿意去的人了?我知道这桩差事没什么油水,想来那些管事们没人愿意去吧?看来真是让府里的富贵给养的忘了自己的本分了。”
  钱嬷嬷从来不敢小看贾母的能力、城府,而她也觉得自己没赖嬷嬷那等机言巧辩,所以在贾母这里历来是以实话实说而受到信任,不然安排各处差事这等半个主子的权利也落不到她的身上。于是钱嬷嬷老实回道:“老夫人您真是算无遗策,这回这等清闲差事的确没什么人来老奴这里走动。不过到底是老夫人您指点出来的,这差事咱们院里还这就有人心甘情愿去,而且几次托人找奴婢说话,足见真心。”
  钱嬷嬷一番话使得贾母不禁来了兴趣道:“哦,不会是老二家弄得幺蛾子吧?上次金陵产业上的管事要不是你机敏,我这老婆子也差点被那等背主的给糊弄了。”
  闻言钱嬷嬷低头不敢妄加评论的说什么,二太太和老夫人争权夺利之事她们这些底下人心知肚明。不过嘴上虽然不说,可她确实心里明白的,知道老夫人身体康健的再说十几年绝没问题,并且该手段毒辣时绝不迟疑。她一家子老小的体面也都来自老夫人,所以上次探听到老夫人准备打发到金陵产业上的管事居然私下里跟二太太的陪房周瑞来往密切后,立即像贾母作了汇报。而老夫人也不含糊,听了她的汇报只用了一下午的功夫便得了那管事所有的把柄,于是一顿收拾打板子,接着连夜都没让在府里留的把那一家子都买了出去。事后据她跟管人手的刘嬷嬷打听才知道,这一家子男的被卖到了北边的矿产,女的则是买到了荒蛮之地的私寮子里。老夫人这一狠辣的雷霆之怒出手,顿时镇住了不少觉得二房指日可待然后心存投靠的人,别说这样一番下来她反而是省事不少。
  等贾母意有所指的话过后,钱嬷嬷赶忙陪笑说道:“说起这一家子来那可真是老少几辈子都受您恩惠的,要论真心那可是绝对的一等。”
  见钱嬷嬷还在卖关子,贾母不禁笑骂道:“你个老货,不就是找了个妥当人吗,看你得意的,还不快说!”
  闻言钱嬷嬷松一口气的轻松回道:“就是您身边的鸳鸯丫头她老子娘,不过他两口子还想求个恩典,就是想要带着他家那半大小子一起去金陵。”
  说完见贾母好像在寻思着对号入座,赶忙提示道:“就是当初在院子里管着针线的金婆子家儿子媳妇,您当初看她孤儿寡母的可怜,就让他儿子在院子采买上做了小厮。金婆子在世时给儿子寻得媳妇是后院花房上的丫头,这么些年过去了,金婆子他儿子也熬到采买小管事的位子上正好合适了这次去金陵的条件。”
  听到是鸳鸯家老子娘,贾母放心的点头称赞道:“这一家子倒是个忠心的,鸳鸯那孩子性子好,从这看出来爹娘也定是好的。不过采买上可是好差事,他两口子竟然愿意舍了?”
  钱嬷嬷一听就知道贾母这是答应了,随即把金彩说的理由复述道:“说起来也真是难为他们作为爹娘的一片苦心了!鸳鸯认字的事情您也知道,是他哥当初跟卖字画的秀才学时在旁边捎带着学的。这孩子就因为识文断字,后来去了外帐房上当差。”
  一听到是在外帐房上当差,贾母便心领神会的知道这两口子为什么要连儿子前程也不要的一起带走。随即爽快的决断道:“那行,这差事就他们两口子吧。”
  钱嬷嬷没想到贾母这么容易便决定,于是恭敬的询问道:“鸳鸯她娘就在花房当差进来也容易,要不您见个面瞧瞧,也让她代替他那口子给你磕头?”
  贾母闻言觉得不错,于是提议道:“那行,让鸳鸯也过来,我看看倒是什么人家能生出鸳鸯这个大气的孩子。”
  贾母话音一落,贾母身边的丫头便利落的跟钱嬷嬷询问然后出去传人。而钱嬷嬷则是笑着跟贾母揭底子道:“恐怕您老要失望,金彩家这两口子都是个笨嘴拙舌的,跟鸳鸯那丫头一点都不像。我当初就跟他们说过,老夫人就是会提点人,你看看那些丫头刚进院子里时一个个放不开的都是小家子气,可跟在老夫人身边没几年一个个的就都长了见识的变得像另一个人了。所以怪不得人家说老夫人您是有福的,别说我们这些老人沾光的挣了份家业,就连些小丫头们都沾着福气有了模样。”
  闻言贾母笑言道:“我历来就看不惯那些把丫头教的一个个死呆傻愣的,让人看了好兴致也没趣。再说了,说不定本来能有几分本事,让这么一压制个个都成了木头的说一句动一下,那这主子还不得累死?”
  鸳鸯因为就在厢房那里当值,所以小丫头们一唤人立马收拾了一下就上来,然后进来便懂规矩的对贾母磕头谢恩。
  看着跪着的鸳鸯,贾母怜惜的叫她起来道:“你爹娘不在身边了,鸳鸯丫头你可别想得哭鼻子。说说以后有什么不便的,老夫人我给你做主办了。”
  鸳鸯闻言赶忙推辞道:“多谢老夫人的恩典,不过奴婢在院里吃好喝好的,您又时常打赏,实在是没什么再需要的了。不过就是有件事先跟老夫人您备报,因为奴婢爹娘不在了,所以以后奴婢歇了便会去干娘那里打秋风。”
  闻言贾母不解的询问道:“你干娘是谁,在府里那处当差?要是个好的,进院子里当差倒是方便。”
  见状钱嬷嬷机灵的凑话道:“是琏二爷的奶嬷嬷赵丰家的,她家大小子本来跟鸳鸯哥哥一样在外帐房上当差,这回也在院子采买上领了个小厮的差事,机灵灵的干上了。我那天瞅了一眼,觉得这孩子还不错是个老实的,不过就是说话直了一点还的再管束管束。”
  听见是赵嬷嬷,贾母赞同的点头,觉得要是鸳鸯跟她亲近那还不错。前些年贾琏住这里时她也细瞧了几眼这赵丰家的,规矩齐全、不多言多语,最重要的是个心里有底对琏儿那小子忠心,鸳鸯跟着他家吃不了亏。
  在贾母心里别看不喜欢老大这个儿子,可对贾琏这个自小长在身边的孙子还是有几分宠爱、情意的,所以别看是冷眼瞧着贾琏屋里闹腾,可谁好谁坏心里自有一本帐。对于再娶王家女为孙媳妇的事,别看明面上是同意二太太的提议,可她心里未免没有对贾琏的几分宠爱。在她来说,给贾琏攀上这门亲事也是对贾琏寄托了希望的。不过贾琏到底能不能降伏了自家媳妇,把王家的助力从二太太身上挪到自家身上,那她这个老祖母就无能为力了。在贾母的心里,觉得自己对所有孙子都是差不离的对待没什么偏心,机会都给了,可你要是抓不住的弄砸了,那也就怨不得她放弃,毕竟在这等大家族里扶不起来的儿孙不值得太多关注。
  一会鸳鸯的老娘金彩家的,由小丫头领着规规矩矩连头也不敢抬的进门给贾母磕头谢恩道:“奴婢带我家那口子谢老夫人的器重,奴婢一家子定会精忠职守守好老宅。”
  见金彩家的果然只会规矩的说几句场面话,然后便一直跪着不敢抬头,贾母于是放心道:“见鸳鸯丫头是个好的,觉得家里定是也错不了,现在见了你我也就放心了。回去告诉你家那口子,好好干把老宅守好了,我这个当主子的亏待不了他。”
  说完对身边的百灵、杜鹃吩咐道:“我记得库里有姑爷去年送来的苏缎,你们下去找几匹花样好的拿出来。”
  然后对鸳鸯取笑道:“你个小丫头还不带着你娘跟着你百灵、杜鹃姐姐去领赏?要是她们选了你不喜欢的,说不得这料子你就穿不着的留给你嫂子了!”
  贾母这话一出口,屋里众人顿时都看着鸳鸯笑了起来。见状鸳鸯假意跟贾母撒娇的继续逗趣道:“奴婢才不怕呢,只要伺候好了老夫人您,老夫人才不会亏待奴婢呢。”
  贾母闻言继续调笑道:“谁说的,你这猴儿要是太闹腾了,我这老夫人还就真亏待了!到时没好的衣料做嫁衣,可别过来跟我哭鼻子。”
  闻言鸳鸯羞红脸的跟自家老娘再一次磕头谢恩,不好意思的急急退出去。然后觉得她是害羞的杜鹃、百灵故意当着贾母的面补充道:“鸳鸯妹妹你走那么急干什么?可是着急看嫁衣的料子?”
  贾母闻言不由笑骂道:“你们两个小蹄子还不快去,还取笑?看鸳鸯急了非跟你们闹不行。”
  闻言杜鹃笑嘻嘻的回道:“老夫人放心呢,鸳鸯性子好着呢,才不会真急了的。”
  等出了门在院子等候时,看着聪明伶俐的自家闺女,金彩家的不由放心道:“我和你爹一直担心我们走了你没人照应吃亏,现在看来老夫人对你是个看重的,院子里的嬷嬷、丫头们对你也不错,那我们也就能稍微放心了。等我们走前给这些嬷嬷们送些礼,你自己再看着打点些丫头,又有你赵婶子看顾,想来你就能安心当差不会出什么纰漏了。”
  鸳鸯闻言心中苦笑不已,在她的努力经营之下,现在她的确是过的还不错。可对她自己来说,这等笑脸迎人的活计干着,真是比她前生连续几天加班都心累。不过为了安抚金彩家的仍是笑言道:“知道了,现在您也亲眼看见了,以后去了金陵就跟爹好好养着身体,别一个劲的担心我。您可别忘了,我还等着当那地主婆家的风光闺女呢,要是您不好好保重自己,以后谁给我张罗那些?”
  鸳鸯知道红楼里金彩家的是早早就没了的,所以这些年一直看着金彩家的不让她平时生活太节俭。而在鸳鸯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金彩家的也终于能放开的顾着自己和金彩吃好喝好,而不是想着把东西送出去讨好人。
  见鸳鸯又开始唠叨起了自己保重身体的事,金彩家的忙点头道:“知道了,知道了,你个小丫头真是啰嗦。真不知道怎么想的,从小到大就是放不下这事,我和你爹定不会亏待了自己,行了吧?”
  杜鹃、百灵的确是对鸳鸯不错,挑衣料时选了两匹大红的给金彩家的道:“婶子你别看这料子不是贡品,可也是苏缎里的上品。这些料子是去年姑奶奶家给老夫人的年礼,在江南那里也是难得的。”
  闻言金彩家的忙感谢道:“瞧两位姑娘说的,别说是这等好东西,普通缎子我们能穿上就觉得了不起了。至于那些贡品,我们这等人家可是不敢奢望,拿了回去也得上香供着,那岂不是请了尊菩萨回去,那还不如这等能穿的好东西实在。”
  金彩家的这席话顿时把杜鹃、百灵二人逗得笑了起来,然后觉得有理的点头道:“还是婶子会过日子,知道好赖。有些人光知道那贡品就是好东西,见了就想要,可就不知道要是弄不好却是个败家的祸害。”
  闻言鸳鸯也赞同道:“两位姐姐说的对,咱们这种人家要的就是实在,那些好东西是好,可用了却是落不着好。”
  鸳鸯和金彩家的在外面高高兴兴领赏,而只剩下贾母和钱嬷嬷的屋里,贾母却开口评价道:“这金彩一家子都去了金陵,应该是打算让儿子在金陵乡下娶妻生子了。凭着他们的家底,在乡下倒是能过个好日子。嗯,虽说有点小家子气,但也是忠心知好歹的。”
  贾家不缺下人,这种挣了银子知道见好就收没什么大志向的,并且知道谁是主子的,对贾母来说虽然可惜他们不能再用下去,可也不反感。并且有时还是支持的,毕竟贾家下人太多了,这些人留下来的空挡,正好还能让她补上另外一些自己人。而且要不是这样每年放出人手,就她这上院不知道便要耗费多少月例。
  闻言钱嬷嬷笑着补充道:“还不是老夫人慈悲,让他们知道好歹。有了您这么大的恩典,我看鸳鸯这丫头以后更是会忠心伺候。”
  大幕初启
  春闱的前一天贾珠终于从多时的闭关中走了出来,和挺着大大肚子的李纨一起向贾母请安。
  看到二人,贾母先是仔细打量着因为消瘦越发显得清俊、风流别致的贾珠,心头怜惜一起,随即叫过贾珠细细叮咛道:“可怜的孩子,像咱们这等家里又不缺什么劳什子功名,却让你老子娘逼得非要熬费心神的这样苦读,真是狠心呐。”
  见贾母数落贾政、王夫人的不是,屋子一干丫头、婆子的都不敢吱声掺和的低头,就连陪在贾珠身边的李纨,也只能是呆站一旁绞着袖子一脸尴尬的看着。
  于是就只能是贾珠一派真诚软语劝解道:“令祖母担忧真是珠儿的过错,其实爹娘也跟祖母一样让孙儿放宽心。只是珠儿自己执拗,觉得从小身受家族恩荫锦衣玉食,唯有科举榜上有名才能报此大恩。”
  闻言贾母感动的眼眶微红道:“真是我的好孙儿,有你这等志气真真是贾家之福。不过虽然你有这等志气,但也要注意自个儿身子,万不可逞强。”
  贾珠闻言赶忙伏低做小的点头称是。
  追究完责任,贾母继续关心道:“明天入场的穿戴可是准备齐全了,手炉、薄荷油可预备了?我让厨房给你准备了些耐放又不太干的点心,明天走时带上。”
  闻言贾珠恭敬回道:“谢祖母,孙儿明天一定带上。祖母不用担心,用的东西母亲早就打点好了,明天出门换了即可。”
  贾母闻言中肯的点头道:“你娘这点上倒是让人放心,事情到了她手上打点的都不错。有了前一次,这次再准备想来应是得心应手,那我这老婆子就不唠叨了。”
  贾母说完这番话,贾珠聪明的没发表任何看法的只是微微笑着应了。
  宝贝孙子嘱咐完,贾母这才有了兴致关心起孙媳妇李纨来。看着李纨大大的肚子,贾母赶忙让李纨就坐的微嗔道:“你这孩子就是规矩多,我没顾上,你自己就不能先机灵的坐下?我不是早就免了你的请安了吗,这眼看着就要临盆了,怎么还敢出来走动?”
  说完又对着旁边的丫头、婆子等人呵斥道:“没看见大奶奶挺着肚子站着,怎么那么没眼色的连个座都不让?还不像大奶奶认错。”
  闻言屋里的丫头、婆子随即干脆的下跪领错,然后又恭敬的向李纨认错。要知道贾母身边的丫头、婆子可是厉害,就是她这个大奶奶以后说不定也是要有所求,于是吓得李纨忙起身明确分说道:“多谢祖母的体恤,孙媳愧领。都是孙媳的过错,各位嬷嬷、姑娘的早就给我设了座,是我推辞不受的,祖母就请饶了她们吧。”
  见李纨态度恭敬,贾母这才满意的让丫头、婆子起身道:“既然大奶求情,那我这回就饶了你们。不过以后行事都机灵着点,不能什么事都得主子吩咐再做。”
  眼看着孙子就要飞黄腾达了,这孙媳妇肚子里又是个男胎,那生下来就会是贾家的长子嫡孙,贾母实在怕这个孙媳妇借此猖狂、娇蛮起来的她婆婆二太太联手,那对于贾母在贾府苦心经营多年才形成的平衡实在是不利。现在见这孙媳对她还是恭敬,而且平时行事也颇懂规矩的不乱说话,贾母随即放下心来。
  第二天因为贾珠的科考,贾家从上到下都是半夜三更便起床,然后大家都聚集到贾母处跟贾珠说话告别。等寒暄完,由贾琏带着府里一干仆役送贾珠到考场外,回来后贾琏随即受到密集盘问的让把贾珠从出门到考场的所有举动都复述一遍,知道万事妥当后众人这才略微放下心来。
  等到终于从贾母处脱身回到自己院里,贾琏饥渴不已的忙用起了早饭。见贾琏被摆弄的这么狼狈,身边除了他们几个心腹小厮再无外人,同送贾珠回来的昭儿随即为自己主子打抱不平道:“府里的老祖宗、二太太真是太欺负人了,二爷你为大爷那么上下打点,回来光顾着盘问大爷的事,就没见她们对二爷你的辛苦夸奖几句。奴才看了真是为主子你憋屈,难不成这些倒是理所当然了?”
  闻言因为贾琏现在有钱有权跟着也得意起来的兴儿,也不服气的嘟囔道:“就是,论起来这荣国府可是咱们大房老爷袭爵的,凭什么二房人那么理所当然的威风?”
  见二人不满的咋呼,赵家二小并没有跟着开口,而是继续恭敬的侍立在一旁。要知道他老子娘的可都是叮嘱他要多看少言的万事不出头,现在这事又是贾家的家事他们做下人的根本没必要掺和。而隆儿则是牢记他娘说的,赵嬷嬷家二小怎么做,他就跟着照猫画虎总没错,于是两人就都不开口。
  而贾琏要说他对贾珠没丝嫉妒之心,那还真不可能。有了秀才功名直接入国子监,便是可以等同举人那样参加春闱的。国子监的学生名额,除了朝廷有爵位的人家每人可恩荫子弟一名外,三品以及以上大员家里也可以送一名子弟入学。因为荣国府是贾赦袭的爵位,所以这个名额自然便落在了贾琏身上。可贾母及贾政、王夫人倒好,以贾琏小小年纪就性情顽劣为由,硬是让贾赦把这个名额换给了贾珠,而贾赦因此得到的不过是几幅字画、几个美艳侍女。当时虽说贾琏年纪还小,可通过府里的下人间的传话,还是让他知道自己失去一份天大的恩荫,于是再看见贾珠每天威风是去国子监上学,贾琏便嫉妒不已的暗恨。
  其实要真论起来去国子监上学,从小就不喜读书的贾琏是绝对避之唯恐不及。可自己不愿意去,和被人剥夺权利的去不了,这在贾琏心里是绝对不同的想法。不过贾琏也从小就知道自己大房争不过二房,加上听了赵嬷嬷说起的那些故事,自己的处境还算是不错的了,最起码没被人故意怠慢什么的,于是虽然心中有根刺,但也没太在意的继续和贾珠做兄弟,当然贾珠第一次科举落榜,贾琏心里也不厚道的偷笑了些日子。而现在,贾琏获得贾赦的信任,有了狐朋狗友寻来的那些老账房看着,日子是一天比一天过得滋润,于是再看贾珠废寝忘食的苦读,贾琏便再没介意的坦然了。
  心里无所谓了,尽管今天因为贾珠被家里人忽视,但对贾琏来说反而是不气不恼。所以听到昭儿、兴儿,这样抱怨,随即拍了筷子的沉声怒斥道:“居然敢说主子的是非,看来你们两个这些日子的确是长胆子了!”
  兴儿、昭儿一听便知道贾琏是真的怒了,随即吓得跪地磕头求饶,而贾琏却罕见的没搭理他们两个。贾琏这话还真不是无的放矢,因为贾赦的放权,别看他现在年纪小可在大房的威严却是日长,所以那些贾赦手下不着四六的便都纷纷巴结起他来。贾琏知道其中的厉害,初掌权柄对于这些人也不敢一下子便来个彻查,于是便只能虚与委蛇的含糊其辞,而私下里则是在府外安置了那些老账房统筹事务。
  至于贾赦那些手下,贾琏知道里头牵涉颇多,不过也知道想要马儿跑就的要马儿吃草的道理,所以只要不是赖大家、王夫人那边居心叵测无法喂饱的,剩下贾赦这边的人是仍然决定用起来的。但因为赖大家、王夫人的手下现在在大房仍是举足轻重,贾琏无法的在表面上看起来就是一视同仁。因为是机密之事,贾琏这番打算是连贾赦都没告诉的一个人行事,于是便让昭儿、兴儿得意的以为自家主子对谁都一样,所以也就自以为聪明的对与赖大、王夫人手下的吃请来者不拒开来的让他们套了不少话。不过幸亏贾琏安置那批老账房的地方只有赵家二小一人得知,所以就算是昭儿、兴儿漏了话也没造成什么影响。因此贾琏对二人稍显不满起来,觉得这二人好大喜功的嘴巴太不严了。
  不过毕竟是从小跟在身边,还算是忠心有眼色的小厮,贾琏觉得敲打敲打让二人注意一点便行的没打算动什么干戈。可二人今天这席话让贾琏觉得要是不给他们些厉害的教训,说不得连自己都会被拖累的误了大事,于是便任由二人跪着不理。
  等到早饭撤下,贾琏舒服的榻上微眯着眼打盹,仍是没叫二人起身。见贾琏好似忘记他们的睡着了,二人不由焦急的对着二小、隆儿挤眉弄眼。
  二小知道贾琏对二人还是看重的,会生气、会罚跪说明还会留着,不然凭他现在的威严一句话就可把二人卖到天边去。于是二小顺水推舟的提醒贾琏到:“二爷,今天不是要去铺子里巡视吗,用不用小的现在去备车?”
  闻言贾琏坐起身答应道:“去吧,让他们往马车上准备副铺盖,我困了好眯一下。”
  等二小和隆儿领命出去,兴儿、昭儿随即对跪爬到贾琏身边,抱着贾琏的腿哭求道:“二爷恕罪,小的们再也不敢多嘴多舌了,您就饶了我们这一回吧。”
  闻言贾琏冷笑道:“还算有救知道自己是多嘴多舌了,可你们高兴的吃请的时候,怎么就没想到自己也是多嘴多舌了?求我饶了你们,要是你们再这么猖狂的忘了自己是谁,说不得你们二爷我也得跟着吃挂落的被人揭了短。我倒是有句话问你们,跟着二爷我是少你们吃了,还是少你们喝了,怎么就那么嘴欠的谁的便宜都敢沾?”
  二人到了这时候才知道贾琏是为了什么生气,于是忙赌咒发誓道:“小的们有罪,小的们该死,二爷放心以后我们定不会再犯了。要是再犯,全家都死无葬身之地。”
  不说贾琏绕过二人后怎么继续敲打,光说贾珠三天后脸色青白、身子晃荡的出了考场便昏睡了一天一夜。就在贾家的人刚放心贾珠只是身体弱的受了些风寒时,几天后落榜的消息传来却是使得贾珠气不过的吐了血,身体虚弱、风寒、吐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