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道修行者-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两人来到,他们认识见素子,见素子一来,知道大王出事,便一哄而走,邵延和风素子没有追赶,这些都是些不成气候的小妖。

水底妖府之中?倒是涓水也无,风素子寻得自己同门的遗物,便向邵延告辞,返回宗门。邵延没有去处,见此府也算干净,暂时住下,接下来几日中,邵延将水府搜寻了一遍?倒真有些收获,才发现,此府并不是冰火大王所开?而是以前一位修士介然子所开,后功德圆满,上升天庭,此处便抛弃,留赠有缘,不想被冰火大王所占,邵延之前也问过山神水伯,均不知此妖的来历,从此妖身死时情况来看,此妖应该有些背景?却不知那位为何最后没有出手。想不通,邵延便抛之脑后,整个水府之中除了一些赏玩的奇珍异宝,如果到尘世中,倒是一笔巨财。还有一些兵器,均质地不行?甚至不如邵延自己借灵气练的七星剑,知道应该是那些小妖之类的兵器。

邵延最为高兴的是,得到两本道书,一本是介然子留下的《地阙仙章》,另一本却是冰火大王留下的《天妖秘录》,可惜的是《天妖秘录》也只是一本残本,不过其中有法相之术和象天法地之术,这两者本是一体,法相为象天法地神通的初级神通,象天法地不到天仙修为,根本修不成功,因为是妖修,邵延也仅作为参考,再看此本《天妖秘录》,倒是可以修成天妖,功法极简而不全,主要是运元神灵光,察自身,观外方诸天世界,此处倒与邵延从还虚到合道修行相似,不过还有一段,只有了了数语,后面便没有内容,说的是如何将自己所悟到东西化无为有,以心行,以身行,还有以愿行等等,但如何行却是残缺,邵延想起在修真界天尊一缕意识说过,知行合一,行愿为主,看来出世间法修行确实是行,如何行?难道真正去定一个目标,然后去做,定什么目标?心行、身行和愿行是怎么回事,又有什么不同?

邵延心中朦胧是有所悟,但却不清楚,摇摇头,暂时将之抛在脑后。又翻看《地阙仙章》,这本书是讲地仙修行,记载多种神通,甚至有天罡变化之术,不过只有十八变,邵延细细翻看了一遍,对邵延来说,此书价值更大,让邵延至少明白一种行的方法,中间记载的神通法术,也可称为仙术,就是还虚修士,也不能演习,如果仅仅依邵延以前方法,这些仙术也能习用,不过威力小了许多,甚至不如邵延自身掌握的神通,介然子留下一段感言,却让邵延豁然开朗。

那是介然子得此书后,修行数十年后才发现,如按书严格而行,虽能掌握仙术,却是于自身修行进展甚微,一次偶然情况下,根据自己情况,调整仙术,不仅威力上升,更发现自己道行有了不少进步,这才明白,每个人对道的理解有自己偏重,先辈留下的东西,并不是金科玉律,从此他进步神速。

邵延见此一段,介然子虽没有说行,原来这就是行,自己悟道,以自身之道在别人经验上走出自己的路,一味走别人的路,自己悟的道又有何用,当然,行不止如此,邵延也是初悟,有此一悟,邵延静下心来,先是修习《地阙仙章》中仙术,邵延发现仙术是极其精微,如自己自悟,则粗糙了许多,可见这些甚至是先辈不知多少代改进所成,不到一年时间,邵延基本上掌握了方法,也能施展,不过威力却不佳,其中一二种,邵延以己道重新构造,从外在施法,甚至各个方面外人看来都一样,邵延知道却不同,仙术已涉及世界底层本质,邵延重构后,是以自己理解的道与本源相连,自己动念间就能施放,威力大小更是随心所欲,不像直接未重构之前,自己都不能控制威力大小,每次施法,威力都差不了多少。

海河洲列姑射山的安期生**期也近了,邵延出入水府,一道水禁,将洞府掩住,直向列姑射山而去。t

正文第467节前生福报今生遇

第467节前生福报今生遇

邵延出了连云山,向东北而去。已到海上,正行之间,却发现下方一位修士在追赶一女,那女倒是漂亮,却是世间修士,尚未入人仙之境,不过根基倒也扎实,正御器前逃。邵延一见此女,心中一动,立刻照见此女前世今生,顿时明白。

那后面追赶的修士却已入人仙,一边追一边喊:“小丫头,看你往哪里跑,你那老虔婆师徒当年斩杀我肉身,今天我先杀了你这个丫头,然后去找那个老虔婆算账!”速度明显比前面的女修士快得多,不过前面女修一见他靠近,回家打出一物,化作百丈雷火,顿时将他轰退,邵延一眼看出,此是取九天清气,采撷高空雷霆而成,一般修士如着其一雷,恐怕能打得灰飞烟灭。

“我看你有多少乾清天雷子,我就不信你用不完!”这名修士发狠说到,又风卷残云一样追了过去,邵延一见,降低云头,放过那位女修,拦住这名修士。

“道友,以大欺小,不如就此罢手!”邵延劝到,那名女修见有人拦住追兵,也停了下来,她心倒好,没有就势逃走。

“你是何人,管我莫能子的闲事,速速离开,你虽修为在我之上,我师门秘宝一出,你就在劫难逃!”莫能子说到。

“贫道和兆子,此女与我有旧,道友莫若行个方便,贫道也记下这个人情!”邵延不会因对方恐吓而退,又劝到。

“既然你想死,不要怪我!”说完之后,身后伸起一镜,一道青光照来,光未到,邵延却感到元神居然有些消融之感,知道此宝必是灭人元神之物,果然地仙界不是修真界,修真界绝大多数宝物对元神根本无可奈何,而地仙界宝物却是一件接一件针对元神,就是一般地仙遇到此物也是不敢让他照在身上,邵延却不畏,邵延却是不惧,他一点灵光耀千古,就是元神化去,转瞬间也能重生。但也不愿让此光罩在身上。

手指一点,定住面前空间,青光一入邵延面前五六丈,立刻停住,前头无路。邵延身形陡然飘渺起来,给人感觉却是顶天立地,天地好像化身为邵延,邵延望了镜子一眼,那面镜子似乎恐惧一抖,呜咽一声,青光一敛,没入莫能子的身体。

这是邵延近一年来,虽未修法相神通,也未修象天法地神通,但从此中悟出一种在无形之中与天地合一,产生类似象天法地效果的神通。莫能子一见,心中也生恐惧,邵延手一指,大海之中,风暴顿生,一团晶亮的水珠飞起,正是一元重水,在以前,这么一大团,邵延可能得花数十年功夫才能凝成,现在却是随手从大海中凝出,化为一座水样七层宝塔,已罩定莫能子,莫能子想逃,哪里可能,转眼被压住动弹不得,向天空喊到:“师傅救命!”天空之中,一个声音遥遥传来:“是谁敢对我赤城派弟子下手!”顿时风云变幻,灵气翻滚,幻成一拳,挟如山巨力,隔空击了过来,拳未到,邵延所立亩许之地,海水已然凹了下去。

如是一年前的邵延,可能就选择避让,邵延这一年来,境界并无大的进步,正如以前所知,世间法尽头,对道的领悟确实已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程度,但是执道而行,却刚刚起步,正如掌握了很深的理论,实践动手能力却不足一样,一年以来,邵延在这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参照修行《地阙仙章》和《天妖秘录》之后,虽是避开接引仙光,偷入地仙界,现在已无愧仙人之称,虽然这个仙人可能名不符实。

邵延依然未撤去那种气势上象天法地之术,一拳破空而来,却是一眼看破其力量的本质,甚至都未能接触到世界最低层,居然在自己面前卖弄,冷哼一声,一指弹出,大海在咆哮,天地变色,一根巨大的玉指破空迎上,暴响声中,手指点在拳头之上,拳头散去,风云如卷,一路不断暴响,向远方晃去,转眼无踪,直向发拳人方向反击而去,具体如何,邵延也不多过问。天地之间恢复平静。

邵延手一招,那压住莫能子的一元重水塔迅速缩小,落到邵延手上,而莫能子已成为不足半寸的小人,在不停叫骂,邵延只当听不见,那女修此时也上前参拜。

“仙霞派修士何若然拜见仙长,多谢仙长救命之恩!”何若然谢到。

“想不到一百多年,居然遇到了你,你可记得自己是谁?”邵延喟叹到。

“仙长认识我,晚辈不过五十余岁,修行也不过三十多年,难道是前生,我隐隐记得前世自己好像修行左道旁门之术,但比较模糊,难道仙长知道我前生之事?”何若然似有所悟,问到。

邵延随手一点,一道白光,点破她前世迷障,刹那间前生点点涌上心头,此女前世,正是龙慕仙之母,阴灵凝练,生前遗憾,念念不忘,入了阴界,实是过了太极弦,种种地狱形象考验,不知是自己心中对自己的拷问,在此状态停留了六十来,一灵真性已明了此生因果,据内心愿望,投入地仙界凡人胎中,后被仙霞派无咎婆婆看中,带回山中修行。

邵延点开她的前世记忆,她虽未见过邵延,大体已猜到邵延是谁,便迟疑问到:“仙长可是仙儿和天儿的师尊?”

“不错,正是贫道,贫道飞升此界,不过年许,听说海河洲列姑射山开讲大道,前去听道!”邵延说到。

“祖师!”何若然拜了下去。邵延将她扶起,说:“你现在已是修行之人,不必如此,而且,前世之事,已是过去,今生当好好修行,不要错失了机缘!”

“祖师所说极是,晚辈受教了!不知天儿和仙儿现在如何?”何若然问到。

“他们已是长生中人,如按地仙界分法,已是人仙道果,仅未经仙光洗体,迟早会飞升此界!”邵延笑着说到。

何若然好像放下一件心事,眼光不经意间看到邵延手中那重水七层塔,莫能子还在大骂,不过声音却让邵延屏蔽掉了。

邵延见何若然注意到手中托着的塔,问到:“此人为何追赶你?”

“回祖师,此人以前曾侮辱门中一位姐妹,师尊一怒之下,斩了他的肉身,却让他元神走脱,是以结仇,今天我被他以发现,便一路追赶,幸亏祖师相救。”何若然说到。

“原来如此,那此人就交给你带回师门,由你的长辈处置吧!”邵延说完,将手中水塔交给了何若然,何若然一接,身体一沉,邵延随手一道光华,水塔立刻变轻,说到:“我疏忽了,此是一元重水所成,一滴重于山岳,你功行未够,承受不起,也罢,送你一符,让你能自如运用。”

邵延说着,凌空手指一动,一道清辉结成一道立体符箓,打入何若然体内,何若然立刻感觉自己与手中水塔之间有了一种奇妙的联系,立刻谢过邵延,邵延摆摆手,让她自去。

海河洲离东胜神洲并不远,不过一千多里,正对东胜神游一条大河入海口,由数座大岛组成,得大河来龙之灵气滋润,汇海流之灵气,倒是一处仙境圣地,中有列姑射仙山,自天仙安期生发愿在此讲道三百六十年,每十二年为一期,中间休息十二年,已有三百年,世间诸多散修和那些中小门派修行者纷纷而至,毕竟能听到天仙讲道,机会难得。

邵延来到时,前面座位已坐满,邵延便于中后部找一块地方,取出随身携带的蒲团,坐在地面,闭目养神。讲道之处,是在山腰之间,一块大石,顶部已被削平,上放一个吉祥仙草编成的蒲团,邵延估计那是天仙安期生所坐,从山腰向下,陆陆续续有修士前来,找地方坐下,然后等待,邵延甚至发现有不少禽兽有些歇在树枝之上,也有些静静伏在一边,估计也是来听道的。

七日后,邵延猛然睁开了眼睛,与此同时,那块大石之上,已坐了一位仙长,一身月白道袍,有神游八极之表,仙风道骨,一现此处,便似应该在此处,好似天地之间,本来如此,果不愧天仙之称。

众人齐呼老师行礼,安期生让众人起身。众人拜罢,各自坐下。安期生开讲,先讲的却是道家三百六十门中旁门中“流”字门和“动”字门,却也是二部**,流字门集诸子百家,行医世间,看经念佛,朝真降圣,聚功德,一可图来世福报,如认真而行,本性通灵,也能以福德成正果,此法易行,虽是旁门,邵延听了也自点头。

动字门却类似邵延前世的动功,还有一些按摩及药石服食,丹药炉火之类,倒也延年益寿,享上寿,如配合其他修行法门,倒也算是其他修行的补充。

此两门旁门之法,一讲就是二年,邵延以前也了解旁门之术,但却未想到如此精深,倒也对邵延知见是一种极大补益。

两门讲完,终至天仙大道,自然契合天地,种种异相纷呈,邵延这才明白,所谓五仙的真正区分,正如邵延以前所了解,合道之后,所谓对道的领悟暂时就到了一个平台,地仙、神仙和天仙对道的领悟相差并不大,许多时候就是侧重点不同而已。五仙者,鬼仙不足为凭,许多旁门证果,往往是鬼仙,寿尽之时,阴灵凝练,可现形于世,功德深者,往往领天地神职,以图进身;人仙者,已能驻世长存,悟一种或多种法则,然终究未入大道,每隔三千年向上,受天劫考验;地仙者,可飞升地仙界,已入大道,各人虽有侧重不同,已算真正仙位,不遇大劫,逍遥世间,然未能尽究本质,行创造之事;神仙者,功德圆满,元神自在,飞升三山,蓬莱三山,位东海深处,实为一界,不入神仙,就是到了面前,也不见其面,有唯心造物之能,神妙之处,运用之玄妙,地仙却不能比拟;天仙者,飞升天庭,自开洞天,此洞天并非邵延在修真界所开,而是唯心开境,与虚无之中,有自开一界之能。

邵延这才明白,不怪说悟道为辅,行为主,如何行,邵延虽明白一些,却正是安期生现在所讲。

正文第468节三行今知当自行

第468节三行今知当自行

行,说起来容易,但做就有时让人摸不着头脑。修道,又有人叫修行,行,实际上是依道来规范一切,使自己所作所为,均自然合道。安期生所讲的行,说易实难,是在于明道基础上,使自己知行合一,实际上行也始终贯穿于整个修行过程中,就是世间法,也不知不觉中有行,这是当时的行,不过是小范围,更多是局限于自己的身上。一入地仙后,自己在时空中也合于一个大范围,不再是仅限一身,其行也大得多。

邵延所悟出的行,不过是在自身重构,形成自己体内道,与外界合一,这种行只能算小行。听安期生一讲,邵延渐渐明了行是怎么回事,修道者到合道时,已追溯到这个宇宙初始的道状,由有入无,在超脱之前,开始窃造化之能,地仙不能唯心造物,而神仙可以,其别在于行,如同一个人,知道房屋不过砖头垒生,但专业人员可以造一屋,而给你一堆材料,不一定能造得出,就在于此,说到底,就是通过行来增加自己知见一类。

到了天仙,均能唯心开境,然其中差别,完全在知见差别,这已经不是苦修和领悟所能弥补,必须亲身经历,这就是许多天仙甚至分出愿身历世,这当然需要时间来积累。

行又有心行、身行和愿行,心行者,在别人眼中,根本不会去做任何事,实际上是限于一种唯心状态,世间万物幻化在内心展开,有些类似做梦,邵延在前世地球上看过一些小说,其中有一种梦中证道,与此类似,邵延如愿意,可以入于定中,以自己合道所明了无数事轮回经历为基础,在意识深处重构虚幻世界,历众生所经种种。别人就很难如此做,除非如邵延一样,合道之时,未斩去与此身不符的前世种种,邵延的合道选择,让他如以心行则是很容易,别人如走此路,则需重新以化身历事,补完这段经历。或者,安期生提到一法,就是寻找一种天生灵宝三生石,据说此宝在仙界初开时现过一次,之后就不知所踪。

身行者就比较简单,就是亲身去经历种种,许多天仙离开仙界,游历诸方世界,甚至忘了自己的一切,此法虽易,但如果迷失,不知何时能归。不过,天仙大能们倒也想出一法,就是炼制证道之宝,安期生举出一些例子,邵延陡然发现,自己山河社稷图好像与此类似,以自己真灵合宝,开一方世界,游历中所有知见汇成此方世界,最终甚至能成一个真实世界,当此世界成熟,自然证得。

愿行者,先立大愿,可化出愿身,完成大愿,一愿完成,当有进展,佛门中人喜欢用此法,甚至分身千百亿,称为化身,遍诸世界,然愿有大小,小愿易成但效果不佳,大愿有些几乎不同实现,如实现,其效亦是不可思议,也有人取巧,用类似证道之宝法来完成,如佛门的燃灯古佛,以二十四粒定海珠化为二十四诸天,让有缘众生入内。邵延心中一动,看来万象灵仙图也应是此类。

三种行均不易,这也对,不然太容易完成,修道也太容易。以行为主,果位不断上升,并不是说,行愿未圆满者,就不能成就天仙,事实上是此种做法,实是超脱之道根本,如果你的行一旦圆满,道果已是进入不可思议玄妙之中,超脱时空命运长河之上,早已超越所谓天仙金仙这类尚在这个宇宙大道之内,而进军无上道境。

安期生讲了整整十年,还有两年,此次十二年就到了。安期生停了下来,望着下面听讲之辈,按以往惯例,最后两种,他是回答各人疑问。

一位地仙站了起来,施了一礼:“老师,所谓行,是不是我们现在就按三法中一法而行?”

“善哉此问,行分大小,我所说三法,仍是大行,不到天仙,有些根本不可能行,如愿身历世,无天仙功果,如何分出愿身,虽地仙与天仙在道的领悟上相差不大,可以说在同一档次,然而运用上却是天地之别,地仙可借鉴此,用小行积累。”安期生点头解释。

另一位站了起来施礼发问:“老师,请问天仙战斗力是不是比神仙、地仙强?”

安期生眉头皱了一下,答到:“修行果位并不是完全以战斗力衡量,许多天仙走得是另一条路,如医仙等,如论战斗力,并不一定能胜过各位,然各位却不可能对之造成多大伤害,就如一把木刀砍不断钢制的锄头一样,记住,修行是为了求道,不是为了争强好胜!”安期生有些不悦。

大家纷纷提出自己不解问题,安期生一一作答,邵延大受裨益,果然有人指点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时间一天天过去,许多问题也是越来越艰深,有些问题也超出讲道范围,有一位问到:“老师,天仙之上为金仙,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层次?”许多人都侧耳听,虽然这个问题已明显超过讲道的范围。

“这个问题我也不能详答,不到金仙层次,是无法说清楚,就像你当初未入地仙,也无法理解地仙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一样,虽然如此,我勉强来说一下,人仙到地仙是一个大跨越,其中情况,在场地仙均有感觉,地仙到天仙虽有不同,但对道的理解相差不大,可以算是同一个档次,仅在应用上差距,而天仙与金仙,也是一种本质差别,不入金仙,你根本不知,不论知与行,都是一个大的进步。我今日与此讲道,也是行的一种,也是为了向金仙迈进,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安期生说到。众人点头沉思,在想像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邵延站了起来,施礼问到:“老师,我见东胜神洲百姓安乐祥和,相反,修行界却不是如此,反而纷争不断,这是为何?”

邵延此问也与此次讲道无关,不过是他心中疑问。安期生望了一眼邵延,眼中陡然光芒一闪,说到:“老师这两字不敢当,还是称道友吧,你此问倒是有心,也算大善!请问道友道号?”

其他人奇怪,难道此人有什么独特之处,邵延也是奇怪,一礼答到:“贫道和兆子,在此听讲,尊一声老师是应该的!”刚说到这,一串心音妙语传入心灵之中,其他人无所觉察,是安期生奇怪问到:“道友,你应该飞升到天庭,最不济是三山圣地,怎么还在地仙界?”

邵延也以心音相传:“我从下界飞升,五道接引光华,我选择其中一道,便入了地仙界。”邵延并未完全说实话。

“原来如此,你之行虽尚不足,但也能做到唯心造物,甚至能唯心开境,算起来已不是地仙果位,不过奇怪,你身上气息却不同他人,可能是强制入地仙结果!”安期生也以心音回答,两人之间,心音交流,不过一瞬,其他人都未觉察到。

安期生开口说到:“道友请坐,东胜神洲百姓安祥,是天庭之功,导善惩恶,而修行界不同,如同样方法,每人性情不一,难免抑其本性,修行本是认明自己本性,每人所走的路不同,如统一规范,实不利于修行。另外,修行之人,劫难重重,如天庭如管制凡人一样,许多劫难不生,如何能在生死间领悟,既然踏上修行之途,就做好心理准备。何况,修行者之争,不波及凡人,不然,天庭必动天刑。当然,此是地仙界情况,一入三山圣境或天庭仙境,也是不允许相斗!”

如此一说,邵延才明白,心中感叹,想不到天庭如此行事,对修行者倒有点无为而治的意思,并不是唯他独尊,思想上颇为开放。其他人也频频点头,原来如此。

“老师,为什么南赡部洲却不如其他三洲,天庭管理好像也不像其他三洲那样有善必奖,有恶必惩,而是贪淫乐祸,口舌凶场,是非恶海,却是何故?”此人问出一个问题,却也是许多人的疑问。

“这个问题许多人想不通,当初我也是一样,现在明白一些,但牵连较广,南赡部洲不是不报,而是报应相应延迟,其中根本原因却牵涉到地仙界的根本,地仙之祖镇元子大仙因此始终不能踏出最后一步,进入那种玄妙不可测的地步,真实详情我也不清楚。”安期生的回答却让众人更多一分疑问,听说都涉及地仙之祖镇元子,想想自己目前的级别,也只好作罢,邵延听到此,心中一动,看来有必要去南赡部洲游历一趟,正想之间,猛然醒悟过来,自己一念起,却是起了因缘,自己必须去南赡部洲一趟,听了十年的道,邵延现在明白了这一点。仙人轻易不动念,动念需行,这也是知行合一的磨炼。

也罢,此次听道结束,就去南赡部洲一趟,邵延心中定了一个目标。两年时间对于凡人很漫长,对于修士来说,却是很快,在场修士也不是几十人,而是近万人,来自各个地方,毕竟能得到天仙指点对修士来说也是难得机会,就是许多大派,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得到天仙指点,所以都比较积极。不少修士平时都有些修行上疑问,对此机会,也一一向安期生请教,安期生也一一回答,对其他修士也是一种借鉴。

两年时间很快过去,这次讲道已结束,安期生隐去,众人也纷纷散去。邵延也准备先回连云湖水府,然后,去南赡部洲。

然而,事情往往不会如人意,邵延还未走,无量子找了过来,邵延在地仙界认识人不多,无量子是最早认识一个人,来请邵延,却是去一个特殊地方,是一个称为大荒洲的地方。

正文第469节闻到东海大荒现

第469节闻到东海大荒现

无量子并非一个人来,而是三人,无量子给双方介绍,一是无尘子,一是寻道子,双方见礼,无量子说明来意,半年后,大荒洲三千年一次显现东海之上,特邀邵延一起入内。邵延有些不解,问到:“不是四大洲,怎么又出现一个大荒洲?”

“道友有所不知,地仙界并非四大洲,实应该是十洲,不过其他六洲隐现不定,当年寻龙大仙赖布衣亲自踏遍天下名山,寻龙定穴,在东胜神洲花果山,发现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根据其来龙去脉,终于堪定其余六洲之存在,不过是世人无缘得见。”无量子说到,而另外两人相视而笑。

邵延微微一皱眉,说:“我听就过十洲,为四海之上的仙山,不过是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没听说过大荒洲?”邵延有些怀疑,毕竟自己与无量子只是一面之缘,虽然,自己心如明镜,未感觉到对方有说谎的迹象,但对方也是地仙一级的人物,就不定能有控制掩盖之秘法。

“道友却是不知,你所说那是小洲,哪能与四大洲相比,而大荒洲却与四大洲相当,其辽阔就是小十洲加起来也不及,道友有疑问也是正常。”无量子解释到。

“那另外几洲是何洲?”邵延又问到。

“说出来不怕道友笑话,我也只知道大荒洲,道友心生不信也正常,今日来请道友,是因为半年后,不仅是我们,许多门派也会前往,其中有许多天生灵材,还有远古遗兽。雷泽道友听说过吧,现在的南赡部洲的雷泽仅是一个地名,在远古时期可是有雷兽,也就是传说中雷神,自封神后,天庭有专职雷神,雷兽便消失,听说大荒洲有雷兽,并出现一个雷泽,我和几位道友入大荒洲,是为了雷泽神砂,道友也可单独入内,如得到神砂,自己无用,我可用其他材料与道友交换。”无量子这么一说,邵延倒也放心不少,又问了一些情况,约好日期,便先告辞。

邵延要融入地仙界,与人交往,特别是别的修行者不可避免,邵延自认为自己有能力对付意外事件,还有一点是因为从安期生听道问答中,邵延对地仙界修士有一个印象,地仙界并不同于邵延来的修真界,在修真界中为了资源等,可以好不留情下杀手,地仙界更多却是意气面皮之争,反而不是为利而争,这也与地仙界修行并不是以资源堆积,而是更注重对道的领悟有关。正因为有这样一种印象,邵延不太担心对方为利而设陷阱。

邵延回到了连云山连云湖的水府之中,取下背在后背的七星剑,想了一会,设置了一个阵法,将剑放在阵中,聚天地灵气来温养宝剑,此不过是一件兵器,邵延已明白世界本源,七星剑质地虽差,不过慢慢温养,品质也会慢慢培养起来。

邵延坐定,进入紫府,和元神合一,元神身上披的山河社稷图陡然飘起,图中种种演化,似真似幻,比之当初,已是有天渊之别,种种文明,邵延所知的纷纷演化出来,已不是单纯一层空间,已分成多种空间,有远古蛮荒文明;有奴隶文明;有封建文明;有资本文明;也有神权文明,最为耀眼是中央那处的华夏文明,种种文明如星星点点,散落在不同层次空间,并不交融,都是自主演化,文明有兴有衰,其中无穷生命从邵延角度来看,仅仅是一种虚幻,好似前世的游戏一样,不过,这些都不是在邵延干涉下,而是纯任自然。邵延一观之下,无数玄妙信息涌入脑中,许多以前不明,渐渐似剥开迷雾,此为大道之行,邵延心中有悟,不怪安期生认为他不是地仙,如从此图来看,邵延应该已具天仙雏形,甚至都不能算天仙,邵延目前顶着一个地仙牌子,实际上也不能算仙人,最起码不是常规意义上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