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唐遗玉-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么,倒是拿她逗起卢俊了。遗玉明显感到卢俊盯着她的眼神一下子火热起来,心想果然还是小孩子,便喃喃点头说:“带,大哥二哥都去。”

卢俊听罢一阵激动,冲着她的小脸就“吧嗒”亲了一大口,她也不嫌弃被蹭的一脸口水,只觉得好笑。

卢智听到她提起自己,也一手撑起了脑袋扭过头来对她笑道,“大哥不去,大哥在家看门,小玉去了要娘给你买果子吃啊。”

多么懂事的小孩子啊,遗玉心中感叹,也知道这个年代一般家里必需有个人看着门,虽然自己的村里人不见得来拿些什么,但外村也是有一些偷儿的。与其拜托邻居看家,不如自家留下个人。

卢俊听到大哥这么说,脸上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那我看家,大哥去!”

卢氏看他俩相互谦让不由觉得欣慰,最后决定还是老大留下看家,老二一起去赶集。只是原本还异常期待的卢俊也没了傍晚那会儿的精神头,小孩子都是这样患得患失的,卢氏也不去管他,几人又聊了一会儿有关集市的事情,才慢慢睡去。

第7章 热闹集市

第二日一早卢氏就起床收拾起东西,遗玉被她的动静弄醒,就也从床上坐了起来。

卢氏先是挪动到卢智那头掀开了靠墙一角的被褥,又抠了一阵拿掉一块三拳大小的活动木板,伸手朝里面探了探扯出个布囊,又从里面拿了一吊钱出来细细数了取些出来。遗玉之前就见她放过一次钱,心里觉得她到是挺会藏东西,兄妹三人都知道他们家的银钱放在什么地方,卢氏也从不避讳他们三个。

今年家里的农田赚了三贯余钱,也算是丰收了。卢氏前天还一人给他们取了两三个铜钱儿,遗玉拿到铜钱那天很是研究了一番。唐武德四年始铸开元通宝,但是由于国家并不提倡大力发行铜币,因此偏远地区多使用一些地方私造的铜币,这种行为也是被朝廷默许的。

卢氏拿给她的就仅是地方私铸的圆形方孔铜钱,大小类似现代的一元硬币,厚度只有它的一半多点,重量也轻的多。且现在不光铜钱可以用来交易,以物易物的现象也大有所在,多是拿绢帛等物来换取物品的,一丈绢帛大约可抵一百余钱。

稍后两兄弟也起了床,卢俊穿好衣服就跑出去给牛棚喂草了,卢智去收拾板车准备等下套牛车。现在也没什么交通工具,农人一般都是把农耕的牲口当作劳力拉车省些脚程的。集市开在城镇附近,虽是每日都有,但每逢初一和十五都会有较大的两次赶集,今日是十五,看好赶上大集,也难怪昨天卢俊那么兴奋了。

遗玉自己捞出被窝里卢氏昨晚事先给她准备好的衣服自己穿戴起来。穿越来第三日她就要求自己穿衣服了,卢氏见她手脚灵活也就放任她自食其力,等她穿好了再把头发给她扎起来。

要说唐朝的服装还是很有特色的,只是农家的小孩子为了玩耍和干活方便也不做太多规矩,不然遗玉是应该在外面套上裙子的,俩哥哥也该穿深衣而不是上下分开了着装。

等她穿戴好,卢氏也已换上了一件土黄色的粗布短襦,下配一条及脚裸的灰色长裙,看起来虽然不比遗玉在电视剧上看到的那些唐朝人富丽堂皇的穿着,但是精在它剪裁和针脚的细腻和外观上的简单朴素。

他们兄妹三人的衣衫都是卢氏在外买了葛布回来裁制而成的,布匹在这个年代是比较昂贵的,平民穿着的布匹颜色单调而且多为粗布,一个季度能有上一身衣服已经足够。据说唐初时候平民一般都只能穿黄白两色的衣衫,现在看来倒是不假,她看过家中的衣橱,除了灰色就是黄白两色居多。

卢氏实际年龄也已三十有四,看上去到不大显老,一双大眼平时不笑却也带着几分的威严,不像普通农户妇人的小心样子。她皮肤较白,虽说近几日收粮挨了晒却是只多了一丝健康的红色,话说一白遮三丑,想来她年轻时候肯定也是个美人。

家中并没有铜镜,一面镜子的价格足够他们吃上半个月的白面。因此遗玉到现在也只从水影里见过自己的长相,到也算得上可爱,只是年纪还小带着肥嘟嘟的痴态。

等到村中鸡鸣三遍的时候一家人才打点完毕,卢智目送他们赶着牛车出了村子。家里的牛很壮实,卢俊坐在前面赶着它小跑,也有一般自行车的速度了,一路十分颠簸,这时候大概还没有普及官道,乡下的路一般都是坑洼不平的,虽然是坐在卢氏的膝盖上,但遗玉还是被晃荡的有些头晕,好在她现在的身体并不晕车。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路才逐渐平坦了起来,听卢氏的话说,这就是要到了,再过了片刻,周围赶车和步行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再看前面不远处黑压压一片人群攒动的样子,遗玉便知道这是已经到了。

这里是有专门帮忙看管套车的地方,看车的人是附近镇上较有名声大户的家丁,只需要两文钱就能一直放到正午。卢氏把牛车安置好,跨上带来的包裹一手拉一个孩子就往集市里面走去。

等到挤进了人群,遗玉才总算知道了集市是什么样子。相当于现代的早市一样,偌大一块空地上虽然到处都是摊位,但摆放还算整齐,有的甚至搭起了简易的草棚。

商品种类也算丰富,吃穿玩乐一样不少,虽比不得二十一世纪什么都能找到的超市,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这样规模的集市也算是很稀罕了,光看两眼发光的卢俊就能知道,这里对现在的人吸引有多大,尤其是小孩子。

两边叫卖声不绝于耳,浓浓的蜀音让遗玉大感有趣,沿途的小玩意儿虽多,卢俊却也没一次嚷着要买,而她作为一个内在已经二十岁的成人自然也不会闹着要东西,两人跟着卢氏到了集市中一家搭了棚子的摊位前。

摊主是一个二十余岁的男子,坐在一张五六尺长的草席上,身边摆着一些绢帛和棉线,看上去做的是女红材料的生意。

他看见卢氏走来,立马眉开眼笑地直起身来,迎面就热切地问道:“二娘来啦,可是又有活计要卖?”

“嗯,几方帕子还有两个荷囊。”卢氏说着便松开了拉孩子的双手,取了背上的囊袋摸索出一团用布包裹起来的物事递给对方。

那人连忙接过小心地掀开了一样样地出去摆在他旁边的席子上,分别是四块绣了花鸟的绢帕,还有两个模样精致的荷包一样的小袋子,遗玉见卢氏前阵子做这些东西,问后知道现在的人大多将一些钱币随身置放,但也有些富贵的喜欢使用荷囊收钱,就是类似荷包的东西。

他仔细看了针脚和图案,笑嘻嘻地对卢氏说,“一百文。”

见卢氏摇头那人又说,“一百五十文。”

卢氏便蹲下伸手准备去收那几个物件,那青年连忙伸手挡住,脸色一变苦笑道,“好了二娘,三百文可使得?”

遗玉心中震惊,这几个小件竟然也能卖到三百文钱?相当于三亩地一年的收成了,再看那摊上摆放的几件东西,明显的发现材料和之前她娘教习她时使用的不同,很可能是真正的丝绸,想到这里她耳中就听到了卢氏的笑语。

“我这底料可是上等的绸缎,彩线也是一两百钱的真丝,二娘我的手工自然是不用多说了。你倒是会算账,我这么六件东西你给我连本钱都不到,却是欺负我只能易给你是不?”

遗玉听完暗想果然是用料不一样,只是不知道娘到底哪买的这些个材料,也真是足够舍本了。再她看来这几个绣物拿到大城卖给贵人们,至少也能赚个五倍以上。

年轻摊主挠头苦笑,“二娘莫怪我麻缠,你以前都是从我这里拿了普通材料回去做活,这次却拿出这几个玩意儿,只是不知道你这绸线是哪里来的,你若告诉了我,我算你六百钱可好?”

卢氏想了想点头道:“不怕你知道,这是我以前的嫁妆底料。却是从未用过的,最近银钱紧张所以裁了做些别的。”

这青年摊主脸听后虽然脸带疑色,但还是点头回道:“原来如此,这样,你以后若还是有这样的货色,且都易与我可好?”

见卢氏轻轻颔首罢,他才伸手从一旁取了钱罐子出来,扯出长长一串钱来仔细数了六段截下推给卢氏。

卢氏又小心地点了一遍才把钱串子装进自己的囊袋中,遗玉在一旁看着都觉得那一长骨碌钱实在太沉,暗叹现在的交易果然十分不便。

赚了这么多半贯钱,卢氏显然心情愉悦,拉着两个孩子离开了这个摊子转向别处,嘴上说道:“娘卖了些压箱底出来,可是今年又多了些闲钱,你们两个想吃什么想要什么就跟娘说,再带份回去给你大哥。”

遗玉刚才就听她说到嫁妆的事,现在又听她提到压箱底不免想起了前些日子的事。卢氏做这些东西的时候她是见了的,确实是拆了一件她从没见过的衣服,料子是极好的,还有那些彩色丝线也给在教她配色的时候给她看过,装在一个精致的荷囊里面被卢氏压在家中柜子的紧里头。

如果这是卢氏的嫁妆,那她的家世肯定不浅,只是她丧夫之后被婆家赶走却也没回娘家而是流落乡野之间,不是家道中落便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了。

虽然好奇,但见卢氏高兴她也不由被传染了一份喜悦,探头去瞧另一边的卢俊,见他也是一脸喜色地来回打量着两边贩卖的小玩意,于是便放下了心中的疑问专心在这热闹的集市逛了起来。

卢氏买了燃灯用的桐油和杂物,又给遗玉买了些糖果之类的吃食,最后还又转到收绣品的年轻小贩那里买了些针线布匹之类。卢俊扭捏地提出想要一把小木弓,价格却不便宜,需的一百五十文钱,最后竟也给买了。

还有卖些女孩子戴的小玩意,发绳一文钱买了好几根,但是簪笄之类的最便宜都要十几文,还是用木头刻的。卢氏询问了女儿,见她确实不打算要才作罢。

其实遗玉对唐朝女子的服饰还是十分稀罕的,作为一个女孩子自然都想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但前提是家里有闲钱且头发够长。她现在也仅三岁,头发长度至多在两边扎上两只羊角辫,盘髻是不够的。

只能等以后钱有了,头发也长了的时候再去臭美,因此她到也不着急,心里清楚唐朝是以白胖为美的国家,胖子她不想当,安心做个小白妞到是可以的。大概继承了卢氏白皙的卢遗玉小朋友,虽然餐餐不沾油水但也是白净白净的。

卢氏还给卢智稍带了两本书,其中一本确是杂书上面还有些插图,两本书她磨了半天价也还是花去了百文钱。

这一上午三人买了不少的东西,把之前卖绣品赚的那六百钱给花的所剩无几,遗玉看着有些心疼,不过卢氏却笑嘻嘻的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逛到快近中午他们才拎着买来的东西去取了牛车回家。

第8章 裁制新衣

回到家后,卢氏去准备午饭,兄妹三人则整理了今天的收获。事罢卢智拿着新得的两本书坐在院子里十分仔细地阅读,卢俊则拿着他那把小木弓在一旁耍弄起来。

这几日粮食已经收完,播种的季节还没到,卢氏清闲在家开始给他们做衣服,说是过年时候就没给三个孩子做新衣,所以现在给补上。

其实据遗玉所知,之前家里经济紧张,最主要的原因是,这具身体之前的主人因为生活缺乏自理,所以分割了家里的不少劳力,卢氏没少在她身上花汤药钱,只是不见好转罢了。

小孩子的身体总是长的很快,遗玉早就发现兄妹三人的衣服有些短,没想到卢氏已经存了给他们做新衣服的打算,两兄弟听说卢氏要给做新衣服都高兴的很,而她在这里生活了个把月也清楚一身新衣裳在普通人家里确实很难得,虽然布料普通比不上她所知唐朝的绫罗绸缎,但因为是娘亲给亲手做的衣服,所以她也隐隐觉得期待。

来这里几十天,从一开始的隐隐不适到现在的融入生活,虽然遗玉有时也会想起繁华的都市和丰富的娱乐活动,但是比起现在的真实农家生活,那更像是一场遥远的梦,古代虽然生活条件苦了一些,但贵在所有人都在努力地过日子,想尽一切办法营生,不像现代社会的那些人不愁温饱却对生活迷茫无依,混混度日。

遗玉很享受现在的生活,她习惯了每天早起之后在院子里伸展一下发育中的瘦小身体,虽然小胳膊小腿做起来什么来都没气势还经常逗得卢氏忍俊不禁。

等到吃了早饭就在院子里的练习书法,一根树枝一地黄沙就是她的书案,条件是不怎么样,但是她却清楚自己现在已经不会像前世那样付出却得不到回报了。

下午是她做女红的时间,上次从集市回来,卢氏便给了她一个新的小花绷还有一小块练习的绢帛,要她认真绣一方手帕当成是功课。

待她完成卢氏布置的女红功课时,兄妹三人的新衣服也全被做出来了。这次卢氏给两个儿子做了套一模一样的葛白深衣,样式就和现代的一些睡袍差不多,深衣长及角落,两边对襟一合在腰间系一根革带,里面套上一条长裤就可以穿出去了。

卢氏在革带上下了功夫,卢智的那条是白底上面绣了一圈葱翠的柳条,而卢俊的就是黑底上面一圈嫩黄的迎春。兄弟二人这么一收拾,头发再用新买的发绳整整齐齐的绑起来,还真有她曾在电视上看到过的唐朝小公子的模样,一个眉清目秀一个剑眉星眸,隐隐能够看出几年之后的出色来。

遗玉心道:别的孩子这个年纪还在拖着两管鼻涕到处跑,她家的哥哥就已经是正正经经的小大人了,娘的教育方法果然太好,才把两个乡下孩子变得比那些个城里孩子还优秀。

卢俊见到她娘和妹妹一脸欣喜的表情,便微微有些害臊地问道:“怎么样啊?我这样穿不怪么?平时只见镇上的先生穿深衣好看,我穿是不是不合适啊?”

卢智撇他一眼,嘴角含笑接道:“你穿是不大合适,像是猴儿套上人衣,不如脱了好了,反正我们身形相似,只当娘给我做了两身好了。”

卢氏也在一旁称道:“是啊,我看智哥儿穿着是比较俊些。”说完就看着卢俊憋红了脸一副急恼的样子笑了起来。

“两个哥哥都好看,都俊。”遗玉咧开小嘴冲着两兄弟说道。

“还是小玉好!大哥就喜欢看我笑话,我也觉得自己穿着挺好的,嘿嘿。”

卢智见弟弟不再扭捏,便转而对卢氏说道:“小玉穿了新衣才是真的好看,娘女红好,做出的衣服总是好看的。”三人看着遗玉乖巧的小模样都是眼带爱怜。

遗玉的新衣服是典型唐朝女子的上襦下裙,这是她得到的第一身比较正规的唐代女装,看着卢氏欣慰的表情还有两个哥哥脸上的笑容,她觉得现在很幸福,这件衣服寄托了一个母亲的心血还有浓浓的爱意,穿在身上仿佛也带着那股淡淡的麦田清香。

到了下午,卢俊穿着新衣乐哈哈地跑出去找他的小伙伴炫耀去了,而卢智则小心翼翼地换下了新衣回到院子里继续看书。

卢氏对遗玉刻意放缓速度绣好的那块帕子到是挺满意的,夸了她的配色更对她的针法啧啧称奇,这让她心中更是大叹穿越福利带来的好处,如果不是天资的改变,别说卢氏的教导再仔细和专业,单是练习刺绣条件如此简陋一项,换了旁人肯定很难有所进步。

遗玉穿着新衣坐在床头,看着挂着满面笑容收拾东西的卢氏甜甜说道:“娘,玉儿开心。”时不时装可爱哄一哄卢氏已经成了她的习惯。

卢氏腾出一直手来点了点她的小鼻子,笑道:“得了新衣这样高兴啊,以后家里有闲钱,娘就给你做,让我的玉儿经常穿新衣服。”

“娘不穿新衣服吗?”

“娘又不长个子了,穿什么都一样,我的小玉儿快快长啊,你长的越快,娘才能给你多做新衣服呀。”

“嗯,玉儿会快点长大。”

遗玉听她说话心中有些发酸,她今天才知道卢氏竟只给他们兄妹做了衣服,自己却还是只穿旧衣,心知她这全是推脱之词,但也只能装成似懂非懂的样子点头应下。

在现代的时候,作为一个孤儿,她小的时候总是穿一些别人捐赠来的衣物,等到上了高中开始勤工俭学才能买件新衣服穿。可是到了古代,在这样一家小农户里她却能穿上亲娘给做的新衣服,怎么不让她心生感动。

她能够这么快地投入到古代的生活中,不仅是因为适应能力强,更多的是环绕着她的这份浓浓亲情。如果以前她还对占了这具身体而略带愧疚,现在却是真正坦然地接受了自己的新身份。

不管以前她是谁,那都已经成了过去,那二十年的生活在她心中已经看作是上辈子发生的事,现在她所需要做的,就是认认真真的和娘亲哥哥们一起努力生活下去,做个好女儿、好妹妹,敬爱他们并且尽她的努力让他们幸福。

更何况她已经不再是那个资质平庸的卢遗玉了,她仍然勤奋努力,但是拥有了渴望已久的亲人和天份的她,却不需要再逃避、哀怨、羡慕,她会好好珍惜这难得的新生。

第9章 邻里相争

生活中总是不缺乏闹剧,平静的日子也需要一些意外来添色,才不至于乏味。这天,卢氏下田去看管雇工翻地,卢俊则照常去了武馆,家中只留下兄妹二人。

卢智同往常一样坐在小院子里看书,遗玉则在一旁练针法。

“你们在做啥子呀?”

遗玉闻声抬头看向门口,只见那里站着一个扎着朝天辫的小女孩,她一眼就认出了这就是那个八卦妇女王氏那天来借扁担时候带来的小女孩,名叫李小梅的六岁小姑娘。

“我在绣东西,哥哥在看书。”遗玉看王小梅眼神明显瞅的是自己身边的卢智,但见他半晌没搭理人家,也就顺嘴答了话。

李小梅小姑娘今天十分无聊,爹娘都下地里留她一个人在家看门,她想起来村上好久不见的卢家哥哥就想着过来看看。没想到那个卢家的傻子妹妹也在,虽然听说她现在已经不傻了,但是以前卢家小妹满脸鼻涕口水的样子在她脑海里已经定了型,上次和她娘一起到卢家借东西又见到了这个傻小妹,虽然看起来是干净了点但也很难改变她心里对傻子的基本印象。

因为卢智对她不闻不问的态度,也不知道为何心中有些委屈的李小梅就把矛头对准了搭了自己话的遗玉。

“你不是傻子吗?怎么会说话啊?”

遗玉纠结了,感觉这小姑娘不光长的不怎么样,说话也十分欠抽,但是她也不能和一个看上去才六七岁的小丫头片子计较不是,于是不再答话,低头继续绣她的东西。但是她不在意不见得别人不在意,坐在一旁的卢智一听见人小姑娘说到“傻子”俩字就从书海里钻出来了,抬头一看是村里平时喜欢跟着卢俊屁股后面跑的那个小女孩,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虽然是“熟人”,但卢智还是不打算就这么放过一个提起他伤心事的人,于是他微眯起双眼淡淡地问道:“你知道什么是傻子吗?”

李小梅很想回答他的问题,可她虽然知道傻子不是什么好话,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此只能摇头回答:“我不知道,什么是傻子啊?”

卢智听了她的话重新低头看书,口中答道:“不知道傻子是什么的人就是傻子。”

遗玉坐在一旁大汗,要说她平时不喜欢同生人说话的大哥那一开口简直可以算是独门暗器了,这么大点的年纪就能杀人于口水之间,损人于无形之中。

不过显然李小梅小姑娘的智商还不达标,卢智都这么说了,她还站在那瞪着眼睛一副摸不着头脑的表情,过了半天不见动静的卢智又抬头看了她一眼,然后表情纠结了一下,似是感慨王小梅同学的智商太低,轻轻嘀咕了一句话,却让人家小姑娘“哇”的一声哭着跑走了。

“连我的话都听不懂,不是傻子是什么。”

遗玉看了看哭着跑掉的李小梅又看了看埋头书海的卢智,没由来的觉得一阵温暖盈入胸口,知道他这是为自己出气,但她不希望因为她以前痴呆的事情让有心结,毕竟刚才人家小姑娘也不是故意说她是傻子的。

“大哥不生气。”甜甜的撒娇声,习惯了装嫩也就不觉得别扭。

“没生气。”没生气眉头揪那么紧做什么?

“小玉不是傻子,小玉会认字会针线,很聪明。”

“嗯,我知道。”卢智终于把视线从书本转移到身旁的小姑娘身上,见着她亮晶晶的大眼还有微微嘟起的小嘴,刚才的不快顿时不翼而飞。

“大哥,小玉会一直这么聪明的。”是啊,不管别人是否依然把她当成是傻子,但是这无法改变她现在是一个机灵可爱的小女孩的事实。

“嗯。”卢智轻轻点了点头,双眼中绽放出温柔的笑意,伸出一只手轻轻掐了一下身边小女娃白嫩的小脸,见她可怜兮兮的说了一声“痛”才放开。

然后两人继续各忙各的,直到一阵叫骂声在小院响起,这才发现已经到了中午。

“你们两个死崽子!做什么欺负我们家小梅!”王氏怒气腾腾地冲进了卢家的小院,一手叉腰一手直直地指向坐在院中的两兄妹。

遗玉眨了眨眼睛就扭头看向一旁的卢智,见他也是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便忍住了疑问看向来人,想着是否问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好端端坐在家里竟然也能挨骂。

那王氏却不等他们开口说话,就快步蹿到两人跟前,食指一点差点戳到了遗玉的小鼻子上,“我家小梅怎么了就招你们骂!”

卢智连忙伸手把遗玉拉到了自己背后躲开了王氏的唾沫星子,皱着眉头仰头看向王氏问道:“婶子,你把话说清楚,我们做什么了?”

这一问王氏怒火更胜,张嘴便骂:“小兔崽子!你当我王桂香好欺负是怎的?骂了我女儿还装傻!你娘就是这么教你的?哼,活该生了个傻子!”

卢智听她说完脸色陡然变冷,大大的黑眼睛微微眯了起来,拉着遗玉往后退了两步,轻声说道:“乡野泼妇,不识大体。”

遗玉刚听他话落,一片阴影盖下,就见王氏的一手高高抬起照着挡在自己身前的卢智就要甩下,瞳孔一阵收缩,条件反射地让小身子一转狠狠挤开了前面的人,只等着生生挨上这么一下。

“他婶子,我卢二娘的孩子还用不着别人管教吧?”这一巴掌到底是没有落下,熟悉的声音冷冷地响起,遗玉眼珠一动就看见那只挥在半空的手臂被横插进来的另一只手紧紧地攥着,这只骨节分明青筋隐现的手总是在白日拿着绣花针穿梭在绢帛之间,到了夜晚又会用来轻轻拍哄她入睡,它为她缝制新衣调羹做菜,为她梳头扎辫洗手擦脸,但此刻它却也可以用来保护她。

不知道为什么,触及卢氏那燃烧着怒火的眼睛,遗玉只觉得一阵安心。

卢智之前被王氏突然的动作惊到,遗玉把他撞开是才反映了过来,待看见他娘,这才一把搂住了一旁的遗玉又后退了几步,一言不发地立在一旁看着正在僵持中的两个大人。

“放手!你拉我做什么!我今天就要教训教训这个小兔崽子——”

“啪!”清脆的巴掌声响起,遗玉瞪大眼睛看着自己老娘的暴力举动。

“啊!你打我!你敢打我!老娘跟你拼了!”王氏被猛地甩了个耳光,回过神来就扑向了卢氏。

“啊!”卢氏轻巧地躲了过去,让对方脚下一颠摔倒在地,然后她转身走到墙边拎了家中比遗玉还要高半头的扫帚出来,劈头就朝趴在地上的王氏身上打去。

“啊!啊——停!不要!啊!别打!”遗玉偷偷咽了一口唾沫,看着刚才还气焰嚣张的王氏被她娘追的满院子上窜下跳,不由觉得后颈有些发凉。

“大、大哥?”这不会出人命吧?

“没事儿,娘有分寸。”这扫帚至少挥了有二十几下了还没一次落空的,再看看那被打的人劈头散发的模样,这还叫有分寸?

卢智很生气,换了平时他娘打几下他也就上去拦了,但是今天不一样,刚才被推开的一瞬他的心跳都差点停了。村东的刘二狗就是小时候被他爹赏了一巴掌,现在还是半个聋子。幸好他娘来了,不然那一巴掌就要落实在他小妹的脸上,万一小妹变成聋子那可了得?

想到这里卢智本来就黑的脸色更是添上了几分青色,眼瞅着王氏像只被鹰追的母鸡一样在自己眼前扑腾却不出声制止。

就这样,直到接到门外看热闹的村人通知的村长姗姗来迟,这才拦下了小院里的这幕闹剧。

村长姓赵,是个年过六旬的老者,认得几个大字,由于祖辈三代都在靠山村居住,所以在村中很有些威望。

“咳,说说这怎么啦?”赵村长挺了挺微驼的后背,看了一圈立在院子里的几人,又扫了院外看热闹的众人,这才清了清嗓子询问起事情的原委。

“村长!卢二娘欺负人!你看我都给打成什么样儿了!”说实话,王氏现在的模样确实让人不敢恭维,原本梳理的还算整齐的螺髻早已松散无形,乱蓬蓬的头发上还挂着一些从扫帚上脱落的木叉,灰白的衣服上满是黑黄的尘土,脸上还被挂了两道浅浅的血印子,这么一打量到是很有一副受害人的样子。

“二娘啊,你怎么能动手打人呢?”村长一看,这明摆了是挨打的比较吃亏,但具体经过还是要问清楚的,毕竟王氏嫁到他们村中也有七八年,那个不招人待见的性子他也很清楚。

“村长,要不是我今天回来的及时,还指不定她怎么欺负我的孩儿,您也知道我这几个孩子都是我的心头肉,哪怕被别人动上半点,我也是不会轻饶她的。”卢氏到是依然面带狠色地盯着王氏,那眼神凌厉的让对方不敢同她对视。

“村长您可不能听她胡说!谁欺负人这不明摆着的事情?我可都被折腾成这样了。”王氏虽然不敢去看卢氏,但嘴上依然强硬。

“村长爷爷,”站在小院一角的卢智唤了一声面带难色的赵村长,“刚才我和小玉正在院子里面玩耍,王婶子突然就冲了进来辱骂我们兄妹,后来还要动手打人,幸好我娘回来了,我们兄妹才免遭毒手。我挨打不要紧,我就怕婶子不知轻重打了我妹妹,您也知道她脑子才好,要是再被打出个什么问题来,我们一家子可真受不了。我娘也是爱女心切,这才急红了眼,村长爷爷不要怪我娘。”说着他就轻咬着嘴唇低下了小脑袋,似是压抑着的哽咽声低低地响起在静悄悄的小院子里,传到所有人的耳中。

遗玉也适时抬头,眨巴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看着赵村长,娇声问道:“爷爷,婶子说我是傻子,还说我和大哥是小畜生,这是什么意思啊?”看着村长老头逐渐变了的眼神,还有眼里对她的同情和一丝可怜,遗玉继续维持着一副天真无知的表情扫视了一圈周围的人,包括院外看热闹的还有院里管闲事儿的。

“桂香,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好好的跑人家里闹,还打人家的孩子,你都这么大的人了一天干的叫什么事儿啊?”

王氏一看本来还偏向她的村长一下子站到别人那边训斥她,不由失声利叫道:“村长!我家小梅可是被这两个小畜生给欺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