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洪荒之我为准提-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眼前的女子,李治一想到以后就可能再也见不到她了,他的心仿佛就在被刀割一样的痛。
“媚娘,你放心,朕绝对不会让你在那感业寺中孤独终老的!”。轻轻的拭去武媚娘眼角的泪水,李治毅然的说道。
“陛下。。。。。。”
“你放心,最多三年,待朕握紧大权之后,朕一定会接你出来的。媚娘,你可相信朕?”
抬头看了李治一眼,武媚娘点头道:“媚娘自然相信陛下,可是陛下如此作为,却是会引起大臣们的反对。如此一来媚娘如何能心安啊!”
“管那帮老骨头作甚,待我掌握大权后,他们就是不满又能把朕怎样!”
“陛下此情,媚娘实在愧对啊!”
“媚娘你什么也不用说了,为了你,朕什么都可以做得出来。现在,就让我们静静的度过这短暂的分别前的最后一刻吧!”李治道。
点了点头,武媚娘不再言语,只是将头靠上李治的胸膛。
感业寺位于朱雀大街以西约莫三十里之外,原先是蛰伏在长安城外废街中的尼姑庵,在武德九年被改名为感业寺之后,它实际上已成了收容前朝宫女的牢狱。寺内杂树重生,断垣处处,在残破颓败的佛塔的阴影下,几座低矮的房舍散搁在荒野之中。
武媚娘和宫女们被遣送到这里的时候,已是六月的初夏。寺院中空气浱闷,除了树上的麻雀和喜鹊不安地鸣叫之外,唯有呆板、滞重的钟声在旷野里回荡。
这天傍晚,武媚娘和新近入寺的宫女们排着长队来到了一座佛堂前,接受剃度。主持剃度仪式的尼姑名叫法明,看上去约莫六十来岁。从她身上已经丝毫看不出一个女人的影子,她的身材像男人般健壮,嗓音粗犷、有力。法明向宫女们详细说明了寺院的院规以及官女们必须遵循的种种礼仪之后,开始为她们剪发剃度。
简单而漫长的剃度仪式完成后,武媚娘便开始了她的等待。
转眼间,两年的时光就过去了。如今的李治已经牢牢的掌握了朝中的大权,武媚娘知道她离开感业寺的日子就要快乐。
终于,在一天傍晚,一辆马车驶进了感业寺。片刻之后。马车载着那期待了许久的武媚娘驶向了皇宫。
第二天,高宗李治不顾群臣的反对,和长孙无忌等一帮老臣撕破脸皮,在金銮殿上力排众议,册封武媚娘为昭仪,地位只在皇后和四大贵妃之下。
时日来来去去,武媚娘在争取权力的漩涡中终于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这一年唐高宗李治下诏:王后王室多年无出,且丧德在后,故而废黜其皇后之位,改立德才兼备的武昭仪为后。
转而一年后,李治再次下诏:皇后决百司奏事。
这一道诏书使皇后由幕后走到了台前,在大唐皇朝的历史上,这是创举。
武媚娘的长期努力,终于获得了辉煌的成功!在皇帝发颁这道诏书之前,她在争取外廷控制权的过程中,终于获得了胜利。
代表旧贵族的长孙无忌,长久就是武氏斗争的对象,长孙是外戚,朝北系统的贵族世家,又是太宗皇帝遗命辅政的重臣,人们以为长孙氏根深柢固,绝无人能动得了他。
可是,武皇后终于将他斗倒了。她在幕后。借皇帝的手排斥了长孙无忌,使长孙无忌在贬斥中死去。
这是惊动天下的大事。
这也是使武皇后成功的基石。
伴随着时间的过去,由于高宗李治的软弱和放纵,武皇后掌握的大权也越来越多。
很快的,又是一年深秋,高宗李治卧病在古老的翠微宫——当年,他的父亲也是在此地养病的,当年,他在此地和青春艳丽的武媚娘发生暧昧。但是,李治在翠微宫并无回忆的闲适,头晕和头痛。使他的右目几乎失明了,再加上风湿痛,右边的肢体运动困难,一日中大半时间,他在呻吟中。而这时的李治也开始对皇后不放心了起来,他感觉到皇后的野心越来越大了。
为了防范不利于自身的意外事件,武媚娘将皇帝李治孤立起来,除了使自己最信任的上官婉儿长期地留在翠微宫之外,又将自己的亲信来训提升为内常侍,许贵为内谒者监,率领二十四名特选内侍,驻于翠微宫。这样的部署,等于将皇帝禁闭了。倘若皇帝有不利于皇后的旨意,是无法传出宫门的。
终于,在第二年的开春,大唐第三世的皇帝李治走完了他生命的最后路程,在迷糊中逝世了。
急景凋年,大唐第四世皇帝李哲接位了。
李哲乃是武媚娘所生,但他不曾从母亲身上接受到智能的遗传,他显然是笨拙和具有神经质的,而且,他一方面自卑,一方面又骄悍。人们觉得这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武媚娘以皇太后的身分指导儿子临朝——她看来很像一个慈母,为儿子的江山作温和的安排。
但是,问题又来了——
李哲是一个幼稚的人物,他完全不懂怎样做皇帝,登基不久,中州贵族集团像哄孩子那样,哄信了这位小皇帝——李哲以为太后思念着被流放在巴州的故太子,他的次兄李贤。于是,为了讨好母后,他命中书令拟了一道赦罪诏书,再上了一道呈启,送到太后那儿。
在忙乱之中,武媚娘已忘掉了李贤的事,看到表文,她勃然大怒。把那一堆纸扫落地下。然后,她决定亲自去看看自己这个皇帝儿子。
可是当她赶到皇帝日常处理朝政的地方,却发现自己的这个儿子居然在那里兴致高昂的斗鸡,对此,武媚娘绝望了,她做出了个决定。而且这个决定和她父亲武士临终前告诉有关她幼年时算命的事情有着必然的联系。
于是,第二日一个震惊朝野乃至全天下的消息发出了。而这个消息的发出者就是如今的皇太后武照武媚娘本人。
武媚娘下诏,当今皇帝昏庸,实在不是治理天下的人才,故而废黜其皇帝之位,暂由自己亲理朝政,待到有合适的人选之时,再另立新皇。
一年之后,武媚娘在后武则天在道教弟子徐茂功和佛教弟子狄仁杰的支持下,逐李淳风,贬诸遂良,身等大宝,自立为帝,代唐而称帝,并且改国号为周!
至此,由准提一手谋划的“帝传三世,武代李兴”,也是真正的实现了。
第一百零六章佛教大兴
第一百零六章佛教大兴
武媚娘称帝之后。自号为则天皇帝,史称武则天。
这武则天本是观音菩萨转世,为的就是谋划佛教的大兴。此时的她虽然还未恢复前世的记忆和修为,但冥冥之中天数早已注定了一切。
武则天称帝后一年,便在地界广修佛庙,提高僧侣的地位。而对儒法两家,武则天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武则天压制儒家,停办科举,不让儒家学子有出头之日;重用法家酷吏,滥用私刑,让百姓闻法家而色变!
由于武则天的鼓动,再加上自唐三藏渡过了九九八十一难,从西天灵山带回了大乘佛经之后,大唐的百姓顿时人人知佛,佛庙寺院纷纷建起,每日里上香祈佛,求子保安之人络绎不绝,香火旺盛,佛法在下界传了开来,大有绵延不绝之势。
三十三天外,太清天。八景宫中。
原始天尊一脸焦急的看着端坐在云床上的老子,忧心忡忡的说道:“如今天道大势显现,佛教自佛法东传之后已然大兴,天数在西方那两位手中,如今玄门气运渐渐衰落,我等却是不可再坐看彼等再大兴下去,师兄你可有何良策?”
老子暗叹了口气,没有回答原始天尊的问题,只是道:“道门三清缺一不可,此事还是等通天师弟来了再说吧!”
原始天尊闻言,皱了皱眉头,张了张口想要说些什么,可是最后想了想,还是忍住了!
“大师兄,你要贫道来此有甚事?”
一个声音传来,却是通天教主到了。通天教主面无表情地问太上老君问道。
老子尚未出言,他下首的原始天尊先是一怒,他皱着眉头斥道:“通天师弟,大师兄乃是我等三清之首,你怎可如此失礼?”
“三清,现在你才想起我们还是三清啊,呵呵!”通天教主闻言冷笑道。
老子见状暗叹:想来通天一直耿耿于怀当年封神之事,只是当年自己与原始多有亏欠于他,却是不好多说什么!想到这,老子只好道:“此次我邀你等前来,却是为了那西方佛门之事!”
话音刚落,只见通天教主轻哼一声。露初一脸的不屑来,却是什么也没有说。
“接引和准提如今却是太过分了,他们居然翻转乾坤,让那观音转世的女子称帝,大肆宣扬佛教,打压道儒法三家。大师兄你身为人教教主,此事却是不能坐视不理!”。想了想,原始天尊愤怒的道。只是,在提到观音之时,他心中还在为他那门下唯一的女弟子感到可惜。
“如今西方大兴,天数在其手中,我等却是不可强求,违逆天道!”老子闻言,轻声道。
通天教主冷冷一笑,道:“天道如此。我等纵是混圆圣人亦难以奈何!”言罢。已是出了宫门,消失在老子和原始天尊的眼中。
原始天尊见状,冷哼一声。谓老子道:“这通天却是越发地无礼了!”
“这却是你我当年做事太绝,让他还一直无法释怀罢了!”。老子轻叹道。
原始天尊点点头,无奈地说道:“通天师弟之言也不是无有道理地。天道如此。我等怎生奈何!但天道循环,纵使它今日大兴,也该有我东方再起之时!可是要贫道做看他们为所欲为。这个我却是办不到。”
“那师弟你意欲何为?”老子问道。
原始天尊轻哼一声。阴郁地说道:“彼等欺人太甚!他们可以派人下界转世,难道我道门就不可以吗?只是当年封神一战,我和西方那两人的因果太深,如今却是不便直接出面。所以此事却还要劳烦大师兄你了!”
老子闻言,沉默了许久道:“西方那两位也太过心急了!师弟且回吧,此事我自有计较!”
原始天尊闻言点点头,对着老子稽首行了一礼。随即独自出了八景宫。他也不使用神通。只是在混沌中缓步地行走着。过不多久。便回到了清虚天中。方才在竹屋内地蒲团中坐定下来。旋即脸上一笑,道:“西方的两位道友,尔等仗着天数在手,却是好大的胆子!如今尔等惹怒了大师兄,看尔等日后怎生收场!”说完,他却又摇了摇头,注视着下方的变化。
上清天天,碧游宫。通天教主哈哈大笑道:“好!好!好!接引准提,尔等当真是顺天而行,只是有些事,却是做得太过,不留余地!”
自三皇以来,人间帝王均为男,今日佛门以女取男,颠倒乾坤。而老子乃是人教教主,是以人间帝王自该由他来定。只是接引和准提因天数在手,以阴代阳,重定了人间帝王,以使佛法大兴,气运大盛!虽是顺天而行,却也与老子结下了因果!
如今佛教大盛,道教将衰,到时候佛教气运大盛。享三界正统。只怕佛教众人势必修为大增,如此一来道门危矣!原始天尊离开之后,独坐在八景宫中的老子想到。
想到这些,老子不由得轻叹一口气,闭起了双目,在心神间和他那在天庭的善尸太上老君沟通了起来。
许久之后,位于那兜率宫中的太上老君起身向着虚空道:“道友所言甚是,如此此事就交由我出面吧!”
说完,太上老君便出了兜率宫,往那凌霄宝殿而去。
“启禀陛下,太上老君在殿外求见!”
高坐在凌霄宝殿之上的昊天玉帝正在欣赏歌舞,忽然听到守殿的金甲卫士报道。
昊天玉帝闻言,也是十分纳闷。这太上老君乃是太清圣人的善尸,虽说也在天庭任职,但他平日里只在兜率宫炼丹,很少来这大殿,今天这是怎么了?
“快请!”。虽说自己贵为三界之主,但对于圣人来说却也只是一个蝼蚁。昊天玉帝不敢迟疑,连忙说道。
“贫道参见陛下!”。太上老君进殿后,对着昊天玉帝稽首行了一礼道。
“老君免礼。老君今日不在兜率宫,来此不知有何要事?”昊天玉帝客气的笑道。
“如今下界乾坤颠倒,女子称帝为皇。陛下身为三界之主,对于此事却是不能不理。故而贫道前来。希望陛下能够派人下界,拨乱反正!”太上老君回答道。
一听太上老君前来居然是为了此事,昊天玉帝的头顿时就大了。这件事情的内幕,昊天玉帝也是知道的。可这些都是圣人的安排,他又怎敢说些什么。
迟疑了一会,昊天玉帝面有难色的道:“这事老君也知道了,可是如今那武则天依然称帝,朕却是派人下界的话,只怕会给人间造成一场杀戮,如此却是造下罪过啊!”
“陛下此言差矣,拨乱反正。功德无量,又何来罪过。事不宜迟,还望陛下早做决断!”。太上老君毅然的上前一步道。
“那老君认为该派何人下界处理此事?”思索了一下,昊天玉帝问道。
“文曲星君和武曲星君最为合适不过,此二人一文一武,则大事可定!”太上老君回答道。
“那就依老君所言!”。昊天玉帝道。
说完,玉帝随即降旨,让那武曲星君和文曲星君降生人间,行那拨乱反正之事。
文曲星和武曲星降生人间,化为骆宾王和徐敬业积极谋划着讨伐武则天的事项。
骆宾王先是以一篇《讨武檄文》将无数地界儒法学子对武则天的反抗激发了出来。随后,徐敬业在扬州正式举兵,讨伐逆乱乾坤的武则天。一时之间,武则天的大周国处处烽烟。
佛教在东土朝堂立足未稳,又生外患。为此,准提又派如来佛祖前来游说三界之主玉皇大帝昊天的相助。
圣人之下,皆为蝼蚁。面对又是一位圣人的请求,昊天玉帝也不能拒绝。无奈之下,只得派那由人间飞升上来的所谓的上洞八仙下凡帮助武则天。
上洞八仙乃是太上老君为全人教“太极两仪四象八卦”气运,而收下的“八卦”记名弟子,取男女老少富贵贫贱之意。分别为乾男吕洞宾、坤女何仙姑、震老张果老、巽少蓝采和、坎富韩湘子、艮贵曹国舅、兑贫铁拐李、离贱汉钟离。
上洞八仙虽为太上老君的记名弟子,但却不入人教之数,勉强只能算是人教的外围弟子。这太上老君也只是在渡化他们之时露过面,再加上八人都是在封神一战之后由地星飞升到地仙界的,更本就不清楚圣人之间的那一套。为此,他们欣然受命下界而去。
文曲星和武曲星降生人间,化为骆宾王和徐敬业,想要拨乱反正,以减弱佛教的大兴之势。奈何天数注定,而且女帝武则天身边佛门高手遍布,再加上上洞八仙。没过几年,武则天便剪灭了骆宾王和徐敬业的势力,大大扬了帝王威严!文武双星也只得无奈重返天庭。
武则天在佛门中人和八仙的相助下,重新坐稳了地界之主地位子!
后来,武则天为减少反对势力,在对待儒法两家之事上收敛不少。重用了儒家学子张束之与法家学子等人,地界政治也日渐清平。
后有十年,在武则天的努力之下。佛教在东土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而后,武则天在准提的点化下,恢复了前世的记忆,将国君之位重新归还于奉道教为国教地李唐,留下无字碑一块。飘然而去!
至此,佛教一举超过道教与儒法两家,终于迎来了自洪荒三界以来的真正大兴!阿弥陀佛和准提二圣自立佛教以来地亿万年的心愿,终于也迎来了得偿之日。
第一百零七章三圣母被压华山底
第一百零七章三圣母被压华山底
“真是岂有此理,好大的胆子!”
天庭凌霄殿之内,“啪”地一声。高高在上的昊天玉皇大帝愤怒地一掌拍在身前的御桌上,愤怒的吼道。显然他是极为的愤怒了,一掌下去身前的御桌猝然炸裂开来。散成了无数碎末!
“身为天庭仙官,不仅不以身作则,反而违犯天规,私配凡人。哼,她眼里还有我天庭么,将天庭威严置于何处?托塔天王李靖何在?”身为玉皇大帝的昊天向着底下的群仙叫道。
站下下列的托塔天王李靖闻言,立马上前一步答道:“臣在!”
望了望李靖,昊天玉帝道:“李靖,朕命你即刻下界将三圣母捉捕上天。朕要重重地惩治于她!”
“遵旨!”。李靖弯腰抱拳应道。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这时,下方的太白金星忙出班奏道。
玉帝双眸中冷光一闪。他寒声地说道:“有何不可?三圣母身为朕之外甥女。得宠于瑶池。今日既然不顾天规。私下凡尘。与凡人结合。不可饶恕!你还要替她求情么?”
“陛下,微臣不是要替三圣母求情。只是,陛下若如此处置三圣母的话,只怕会激起二郎显圣灵王杨戬的不满。如此一来恐怕会多生事端,还望陛下三思!”太白金星回答道。
“杨戬,哼,你们当真以为朕会怕他?就算他背后有圣人撑腰又如何,这是我天庭的家事,他西方二圣莫非还想插手。朕意已决,你勿要多言了。”此时的昊天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瞪着太白金星厉声的道。
太白金星见玉帝此时在气头之上。却是怎生也听不进言语的。只得无奈地退了回去。看着上方怒气勃发的玉帝。他心中无奈地叹了口气。身为玉帝的近臣。他又岂能不知玉帝的心思?玉帝与王母娘娘立这一条天规。本意是为了杜绝一人得道。仙及鸡犬的现象。只是让他想不到的是。屡屡违反这条天规的。居然是他的至亲之人!先是妹妹瑶姬,后是女儿七仙女,如今又是他的外甥女三圣母。玉帝和王母娘娘已然在天庭众仙暗地里成了笑柄,这怎生让他能不发怒?
托塔天王李靖见玉帝已然钦定了此事,道:“陛下放心,臣定当为陛下分忧!”。说完,就大步的出了凌霄宝殿。
李靖随即出了凌霄殿。领着本部兵马。往下界而去。他率军一路直下云霄。来到了南瞻部洲的上空。双目一扫。顿时便捉到了三圣母地踪迹。嘴角一笑。往那缕气息寻去。
在一个小山村里。杨婵正眉头紧锁着。一个白衣书生从她身后走来。牵起她的双手。深情地凝视着她。柔声说道:“娘子。你无须担心。哪怕天高地远。也不能将我们一家分离!”
杨婵轻轻地偎依在刘彦昌地肩膀上。望着屋子中正在酣睡的儿子刘沉香。一股幸福感冲淡了压在心头上的忧愁。她轻柔一笑。道:“我不怕,只要能和相公在一起。纵使万千天兵至此,杨婵也要斗上一斗!”
话音刚落。只闻一道喝声从高空之上传来:“三圣母。你违反天条,私下凡尘与凡人结合。今本帅奉玉帝之命,特来拿你!”
杨婵和刘彦昌一惊。忙抬首望天。只见高空之上。托塔天王李靖正手捧黄金玲珑塔。冷冽地盯着他们。
杨婵忙将刘彦昌护在身后。她平复了番气息。镇定自若地答道:“杨婵虽知自己违反天条。然而杨婵乃是为爱。还请天王莫要拆散我们一家人!”
李靖闻言叹了口气。说实话。他又何曾想来走上这一遭了?先不说杨婵地修为与他一般。只说她的那个兄长,不但与自己交情不错,而且还是个惹不起的。深谙为官之道的李靖又岂会随便淌这一滩浑水?只是玉帝下了旨意。他如今效忠玉帝。却是莫可奈何的!他冷然道:“三圣母。非是本帅不放你。乃是大天尊震怒。定要将你擒回去。你还是束手就擒吧。免得误伤你丈夫儿子。悔之晚矣!”言罢。他口中念念有词。将手中地黄金玲珑塔往下一抛。那宝塔霎时闪烁着万千毫光。涨大了许多。狂风吹动。卷起地上的万千碎石。在杨婵地刘彦昌的头顶上空发出一股强大的吸力。欲要收了两人。
一盏青灯倏然出现在两人的头顶。静静地立在那里。散下缕缕光火。护在两人身边。任李靖如何催动法力。亦不能将他们吸进去!
“宝莲灯!”李靖惊呼出声。旋即默然。他收了黄金玲珑宝塔。对着杨婵拱了拱手道:“三圣母。玉帝必不会善罢甘休的。你且好自为之吧!”言罢一纵云彩。带着部将返回天宫去了。
“李靖!朕命你捉拿三圣母。你为何无功而返?”凌霄宝殿之上,玉帝怒气勃勃地盯着李靖。双眼中闪过缕缕寒光。
李靖见状心中一寒,忙躬身奏道:“臣启陛下,并非臣要违抗圣旨。只因三圣母有宝莲灯在手,臣不是她的对手,拿之不下啊!”
玉帝冷哼一声,坐了下去,算是默认了他的话语。毕竟宝莲灯乃是先天灵宝,李靖虽有黄金玲珑塔,却还不是杨婵的对手!
李靖见玉帝已不再怪罪,忙退了下去,轻轻地舒了一口气,暗自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
玉帝冷眼看着殿中众仙神,道:“诸位卿家,谁可下界捉拿三圣母?”
整个大殿静悄悄的,针落可闻,却是没有一个神仙敢站出来。这帮神仙在天上多年,个个早已修炼成了人精。杨婵的身份可是不一般,她的哥哥乃是圣人子弟,一身修为不凡,而且杨婵更与佛教一脉关系匪浅,可谓背景雄厚,他们可是不愿去结下这个因果的。
玉帝见状嘴角一笑,他瞟了一眼下方地太白金星,说道:“太白金星,你且到灌江口传朕旨意。命杨戬带领他地草头兵去捉拿杨婵!”
太白金星身躯一震,他定了定神。平静地回道:“臣遵旨!”随即出了凌霄殿。往下界东胜神州而去。
凌霄宝殿中众神仙望着太白金星远去地身影。一时间猜不透玉帝地心思。心中纷纷猜测不已。
灌江口,杨戬看着手中地圣旨。皱眉一皱,心道道:“如今三妹犯了天规,玉帝让我去将她捉拿,这却怎生好办啊!哼,他们若是将我逼急了,我杨戬也不怕他们。不管怎么说,我也只有三妹这一个亲人了,说什么也不能让他遭罪!”
想到这里,杨戬将手中的圣旨仍在了地上,抄起三尖两刃刀,就要往南瞻部洲杨婵之处而去。
“师弟,你如此急匆匆的要去哪里啊?”
杨戬刚一出门,一个人影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对他笑道。
杨戬闻言,赶忙一看,却见是自己的大师兄弥勒,连忙见礼道:“见过大师兄,师兄怎么今天想起到我这里来了?”
弥勒笑了笑,伸手一指被杨戬仍在地上的圣旨道:“却是为了这个而来!”
“大师兄你也知道了?”杨戬见状,差异的道。
“非我知道,乃是老师要我来的!”
“师尊?此事居然惊动到师尊了,杨戬实在惭愧啊!”
“师弟这是哪里话,老师他贵为圣人,这三界能有几件事情他不知道。”弥勒笑道。
“师兄,那你看此事我该如何处理?”杨戬问道。
弥勒闻言,笑道:“既然玉帝已经下了圣旨,那你便去将杨婵押上天庭,交给玉帝处置吧!”
杨戬闻言一愣。他不可思议地看着弥勒。急声说道:“师兄。那可是我三妹啊!纵使她有过错,也是我等一母所生之妹,我怎肯去捉拿于她?”
弥勒闻言,摆了摆手。示意他镇定。方才说道:“师弟,此事老师自有处置。无须你多虑。你只须去将你三妹捉拿上天便可。至于你那个小外甥,便放了他,他却与我们的小师弟有缘!”
杨戬闻言方才露出一丝微笑,道:“原来师尊已经有了定计,我却是白白担心了!”
弥勒哈哈大笑道:“你自己养气的功夫不足,这又能怪谁。”
杨戬闻言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他呵呵笑道:“小弟也是心中焦急啊,不过如今师尊已经有了定计,我却是放心了!”言罢也哈哈大笑起来。
弥勒笑了笑,道:“好了,你快去吧。玉帝正等着你地消息呢!”
杨戬点点头。道:“那如此我便去了!”说完。他辞了弥勒,带着哮天犬,领着梅山六圣和三千草头兵,一路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杨婵居住的小村子里。
杨戬往下方一看。只见杨婵早已等候在那里。他们彼此默默地对视了片刻。杨戬出言道:“三妹。你违反了天条。玉帝命我来擒你。你还是束手就擒吧!”
杨婵沉默了片刻之后。方开口说道:“二哥。小妹也知自己犯了天条。只是彦昌和孩子是无辜的。我不求你放过我。只求你放了我夫君和孩儿!”
杨戬点头道:“这个你自是放心。沉香毕竟是我的外甥。我可以放了他!”
杨婵感激地跪地拜泣道:“小妹谢过二哥了!”
望着下方悲凉的杨婵。杨戬叹了口气。他也不再多言。命人将杨婵绑了。带着她向天上去。
凌霄殿内。玉帝面无表情地看着跪在下方地杨婵。出声道:“将三圣母压于华山之下。禁闭圆神法力!”言罢一挥衣袖。陡然从殿中生起了一阵风。刮着杨婵掉到了华山之底!这手神通却是再次震慑了殿中众神仙。众人心中凛然。暗道:看这模样。只怕玉帝的修为是越发地高深了!
华山之底,阴暗潮湿,不见天日!一道神光自仙界落了下来,射到了杨婵地圆神当中。杨婵只觉得圆神一震,陡然身子一重,不自禁地跪了下来,痛苦地呻吟着!
正在此时,她脸上闪过一道清光。那道清光莹莹地环绕在她的周身,渐渐地没入了她的圆神之中。她只觉得脑海一阵神清气爽,适才的沉重感已消失不见了!被禁的圆神也再次活络了过来!她心中大喜,想起了刚才的异状,记得那道清光乃是当初在须弥山上准提赐予她的。忙朝着灵山的方向跪倒拜道:“弟子多谢圣人搭救之恩!”却又在心中暗暗叹息:想来之前准提圣人已然算到了自己有今日,圣人果然是神通无限啊!
第一百零八章斗战圣佛收徒
第一百零八章斗战圣佛收徒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准提默默地注视着下方的孙悟空。许久。他方才轻叹了口气。道:“悟空。你可是还在怨恨为师么?”
坐于下方的孙悟空此时身着袈裟。满脸平静。他双手合十。不悲不喜地答道:“老师于弟子有授艺教导之恩。弟子岂会怨恨老师?只是弟子实在没有料到。昔日的须菩提祖师居然会是高高在上的佛门圣人。”
准提闻言摇摇头,道:“我虽是佛门圣人,但也是你的师傅。为了我佛门大兴,为师的确让你吃了不少的苦,这一切都是为师亏欠你的,日后为师自然会补偿与你!”
孙悟空闻言,心中一暖,但还是不悲不喜地说道:“老师严重了,弟子如今既已入得佛门,做了斗战圣佛,便会保我佛门安危!”
“你心中可还有记挂?”忽然,准提问道。
孙悟空闻言,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个紫色的身影来。不过,孙悟空知道自己想要再见她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心中一痛,孙悟空没有言语,只是摇了摇头。
准提见状,心中暗叹一声,将手中的七宝妙树递给孙悟空,道:“那刘沉香与你有师徒之缘,你且去将他带回花果山,授之于神通武艺。以应天数!”
孙悟空默默地接过七宝妙树,拜道:“弟子告退!”言罢起身打了个筋斗,便出了斜月三星洞了。
准提看着孙悟空消失后,久久方才轻声自语道:“你心中所挂,为师又怎会不知道!过不了多久,为师自会圆你这个心愿。”
再说自刘彦昌自杨婵被捉走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