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暗风--迷茫的发色-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站在那里的金发青年一脸的阴晴不定。就这样过了一阵子,他突然面容一变,换上一副恶心的谄笑嘴脸:“……朵绮姐姐,朵绮奶奶……求求你告诉我吧!”
“哈哈哈……”见到仇人这次在自己这里栽了个大跟头,小妖精心中乐开了花,她现在别提有多得意了。
黑发青年放下茶杯,撇了撇嘴:“人居然能笑得这样下作,还真是不简单。”
金发青年顿时双眉一立,“少评论我!比起你那无时无刻挂在嘴边的虚伪笑容,我这还真诚点呢!”随即,他又换回谄媚的面孔,“朵绮姐姐,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那就快告诉我吧?我急死了都……朵绮奶奶……”
“哈哈哈……”餐厅里回荡着小妖精开心的笑声……
……
见到自己的哥哥越来越不像话,而且越说越恶心,金发女孩感觉刚吃完饭的肠胃有些翻滚。她皱了皱眉站起身来,拉着黑发少女快步走出了餐厅。而黑发青年悠然的将杯中剩下不多的茶一饮而尽后,也站起身来回自己的房间去了。餐桌旁这时只剩下不断哀求的金发青年和洋洋得意的小妖精。
朵绮一看观众们都走了,也就不再吊鲁尼的胃口,她把绿发少女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然后急急忙忙的飞出了餐厅,去寻找黑发少女。餐桌旁这时候只剩下金发青年一个人呆呆的坐着……
“……芙莱恩蒂娜&;#8226;伯瑞伦……菲娜……芙莱恩蒂娜&;#8226;伯瑞伦……菲娜……”金发青年像着了魔一样,反复的在口中念诵着这两个名字……
最后,他竟喃喃的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好美的名字啊……真美,和她的人一样美……既然还能再见面……她迟早要和我结婚的……”
……
“啊!在这之前,我要和那个该死的克雷格斯决斗!”在临出餐厅前,他大吼一声……
光弦的震动似乎在预示着什么,不过这能改变命运的束缚吗?无法预测……
 ;。。。 ; ;
终章 前浪渐止
各条小溪逐渐交汇在一起,暂时在指引下共同前进,隐藏在深处的暗流——
终章 前浪渐止
……………………
双元历192年6月13日早上,吟游诗人瓦伦蒂尔&;#8226;亚柏来到了宗教国曼拉里的首都圣城诺玛基利。
双元历192年6月15日夜间,魔族中的传奇人物的伊玛利茨将军,在圣城诺玛基利的郊外杀死了几个巡逻队的士兵后失踪。据说他是被另一个人杀死,不过却不能被证实。
双元历192年6月16日上午,梅罗迪妮尔&;#8226;拉芙莱西亚&;#8226;纽芬斯特和瓦伦蒂尔&;#8226;亚柏在中央广场大喷泉初次见面,两人都给对方留下一点点淡淡的印象。
双元历192年6月16日下午,瓦伦蒂尔&;#8226;亚柏接到菲利姆家族邀请他出席菲利姆小姐生日宴会的邀请函。
双元历192年6月20日晚上,瓦伦蒂尔&;#8226;亚柏出席了菲利姆小姐十六岁的生日宴会,并和音乐妖精朵明迪玛蕾为其演奏了一首《星空下的追忆》。同天晚上,教会发布了对纽芬斯特家的逮捕令。
双元历192年6月22日,梅罗迪妮尔作了一个父母不久后死亡的预言之梦。同一时间,亚柏收到家族间接的命令,由他将纽芬斯特小姐带回帝国。
双元历192年6月23日,在伪装下,诗人和公爵千金离开圣城诺玛基利。
双元历192年6月25日,伊思普吕德兄妹从巴罗村出发,预计在7月20日至23日与亚柏在坦卡伊姆村进行会合。
双元历192年6月26日,水之族的少女芙莱恩蒂娜&;#8226;伯瑞伦与她的师父水之贤者哈迪巴&;#8226;费诺切利和她的好友风之族的瑞因特&;#8226;若伊丝&;#8226;摩斯克兰在贝拉索娜森林的拉米提斯湖畔挥泪告别,踏上了寻找克雷格斯&;#8226;文森特的茫茫征途。
双元历192年7月2日下午,自由信仰革命军——帕蒂鲁亚&;#8226;温斯顿救出纽芬斯特公爵夫妇的计划失败。公爵夫人在逃入下水道后死亡,公爵在圣城诺玛基利的近郊失踪。
双元历192年7月2日晚上,瓦伦蒂尔&;#8226;亚柏在德拉克省勒布拉索森林地区遭遇了接到教会追捕命令追踪而来白衣军官,而军官真正身份是摩亚族艾德利——埃斯卡莫德&;#8226;贝拉&;#8226;弗伦萨。是役,瓦伦蒂尔&;#8226;亚柏由于身上有伤而不敌对手。在重伤后亚柏勉强发动光线剑,由于受到摩亚族祖训的约束,埃斯卡莫德见状主动退却,并留下一个三年内在米提那修再次见面的请求。
双元历192年7月2日晚上,芙莱恩蒂娜&;#8226;伯瑞伦在为自由信仰革命军——帕蒂鲁亚&;#8226;温斯顿救治伤员时,突然感应到了与克雷格斯相关联的一些信息。之后她婉拒了革命军的邀请,匆匆踏上追寻的路途。
双元历192年7月3日,奇梦斯家族的次子休利亚&;#8226;利奇&;#8226;诺帕布劳顿&;#8226;德&;#8226;奇蒙斯与家族直属第八集团军统帅奥维卡加林&;#8226;伊格&;#8226;康纳列德进行了一次重要的会面。两人对家族日后的“斩龙计划”作了一些初步的讨论和规划。
双元历192年7月5日下午,诗人和公爵千金在教会的重重搜索下,成功脱离德拉克省勒布拉索森林地区。
双元历192年7月6日上午,芙莱恩蒂娜&;#8226;伯瑞伦与瓦伦蒂尔&;#8226;亚柏一行人相遇,随后芙莱恩蒂娜加入到亚柏的队伍当中。
双元历192年7月18日下午,亚柏一行来到了比齐云达省的坦卡伊姆村。
双元历192年7月19日晚上,芙莱恩蒂娜在脱离队伍的前夕,将水晶龙波鲁留给梅罗迪妮尔。
双元历192年7月20日上午,芙莱恩蒂娜&;#8226;伯瑞伦离开坦卡伊姆。伊思普吕德兄妹与芙莱恩蒂娜在坦卡伊姆擦身而过,和瓦伦蒂尔&;#8226;亚柏一行人相聚。之后拉卡维罗立下要娶芙莱恩蒂娜为妻的誓言。
……………………
——摘自《亚得尼克大陆纪实》
——摘自《大陆编年演义》
——摘自《奇蒙斯密录》
一段大陆动荡前的历程似乎在这里划下了一个完整的句点,之后的事情将作为新的历史由后人们书写……
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留的,留在地上的轮印在默默的见证着一切……
 ;。。。 ; ;
暗风 世界观(上古篇)
亚得尼克(edonic),活在如今的人类早已忘却了这个词汇的涵义,在他们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明之前,“亚得尼克”便成为了三片大陆上的人类对各自脚下土地的共称。正如时间的存在,被忙碌的生存者遗忘后,也不过是一支“诞生”与“毁灭”的衬曲罢了。然而,大地的记忆不会随着浮云慢慢消散,不断身染的鲜血正是它记录岁月沧桑的墨迹。
******
“天变”,那是如今的人类对“创世”最普遍的理解。没有人了解“天变”的真相,有的,只是从这一蕴涵无尽神秘感的词汇中引发的猜测与无稽的空想。由于亚得尼克大陆共分三片,因此“大陆分裂”的说法颇为盛行,于是“一次足以将两条彻底贯穿的裂缝刻画在一片完整大陆上的强烈地震”成为了对“天变”最有说服力的解释。
作为三片大陆上最早建立的国家政权,宗教国曼拉里对“天变”的诠释被认为是最可信的说法。《光之典》的“万生之章”对“创世”有着如下描写:
“……光之使夏菲尔汝茨在亚得尼克大陆的中心降临。那一天注定将以‘天变之日’为名,成为我们降生的导标。他驱散了沉淀在大地上空的阴暗与污浊,将光明与秩序引渡到这个空间。然而,他却无法给沉睡在这片大地上的无数躯壳注入觉醒的力量——两条贯穿大陆的‘暗之禁’分别印刻在亚得尼克的东方与南方。强大的暗之力将世界划分成三个领域,封印着大陆上一切活力的根源。面对无数被禁锢着的生命,夏菲尔汝茨在毫无生机的土地上为自己的无力而哭泣……
奇迹之光穿透了厚重的云层,带来了光明神洛提拉对亚得尼克的恩惠。夏菲尔汝茨洒落到大地上的泪水,化为了唯一可以解除‘暗之禁’的力量。
圣洁的光明中和了强大的黑暗之力。万能的光明神向封印下沉睡着的生命发出了新生的召唤。
突然,大地开始了颤动,亚得尼克在垂死的暗之力的诅咒下呻吟着。两条贯穿大陆的‘暗之禁’在消失的同时掠走了大地的土壤,用做复仇的能量。亚得尼克经历着重生前的最后一次磨难。
夏菲尔汝茨的祈祷平复了大地的颤抖,然而,两条‘暗之禁’覆盖着的区域已被海水取代——亚得尼克大陆被分割成了三块。
夏菲尔汝茨完成了‘创世’的使命,在重返光明神殿前,他为大地献上了最后一次祝福。
生命在三片大陆上同时苏醒……”
后世的文史学者认为:《光之典》是依据宗教国内仅存的历史典籍进行“有意加工”的产物,其本质不过是自称为光之族的后裔,并继承着“夏菲尔汝茨”这个姓氏的宗教国皇室用来巩固其统治权威的政治工具而已;但类似于“人类从睡梦中苏醒而获新生”的语句在其他国家留存着的古史文献中数见不鲜……
不管怎样,《光之典》的真实性在其问世初期仍获得了极高的肯定——毕竟,对于当时早已疲惫不堪的历史学者们来说,将《光之典》评定为“大陆古史原记”,要比继续他们那不知何年何月才会有所进展的古史研究工作轻易得多。就这样,随着《光之典》与宗教国曼拉里的教义在三片大陆上广泛传播,人类逐渐放慢了对古大陆文明的研究……
然而,历史的真相绝不会以暴露自身为代价去提醒探询者的懈怠,他只会将自己隐匿在现实的背后,悠闲地等待后人的造访。
******
“也许是夏菲尔汝茨的返程太过仓促,当人类从长眠中醒来时,他们已经失去了区分现实与虚幻的理智——亚得尼克大陆在人类朦胧的瞳孔中成为了恶梦的镜像。早已不知前世为何物的他们对自身的存在感到惊愕与困惑,而对身边同类的活动则感到厌恶与恐惧。于是,战争成为了他们谋得生存的根本手段,也成为了主导世界发展的唯一工具。就这样,初获新生的亚得尼克迎来了象征愚昧,恐怖和绝望的‘千年冷战’。大地在浓重的血腥气味下沉沦着,世界陷入了混沌之中……”《光之典》“尘乱之章”的记载说明苏醒后的人类并没有在和平的轨道上进步,战争成为了恶梦的延续。
“文明诞生于战争。”这是后世的史学家对“千年冷战”所做出的唯一肯定。他们认为:由于个体间互不信任,“千年冷战”初期的人类只是在以个体为单位进行着小规模的争斗。很快,繁衍的生理需要促使人类之间的关系链条逐渐地复杂和庞大起来。不久,大陆上出现了建立在纯粹血缘基础上的原始氏族——这也是亚得尼克大陆人类文明的最初形态。
战争如此进行了约两百年后,以相互的利益关系结成的氏族联合——部落已经在三片大陆上比比皆是。然而,不同的部落,其发展步伐也不尽相同,于是,强大与弱小的差别在各个势力单位之间出现并被无情的杀戮渲染得愈发明显——伴随着吞并与奴役的出现,这场“千年冷战”已经结束了一半的历程……
依照《光之典》的记叙,人类在亚得尼克大陆上的初期发展史是用自身的鲜血铺垫成的。无谓且无尽的杀戮便是这条历史路段上的唯一道标。
“憎恶的黑暗,始于瑰丽的夕阳之色;污秽的混沌,源自圣洁的创世之光。”显然,在《光之典》中,创世的终章便是混沌的序幕,也就是说,人类的诞生便是“千年冷战”的起因;然而,这种说法却引起了更大范围的质疑和争议——既然《光之典》中对创世的描述已被公认为是臆想之说,那么“千年冷战”就不能被单纯地定义为“创世的后作”,毕竟,“千年冷战”这个名词也只是《光之典》对新历前那段战争时期的单方面定义。至于那段战争的确切起源时间,根本无人得知,也无从考证。因此,一种相对的观点应声而出——“千年冷战”前已经存在完整的人类文明。
这种观点认为:“千年冷战”是由“战前人类文明”的崩溃引发的。战争爆发数百年后,随着杀戮成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内容,人们已逐渐忘却了战争的起因与目的,硝烟与尸体成为了他们求生的食粮,人类文明在这种畸形的社会环境下完全停滞。在一味崇尚武力的战乱初期,诸如历史等文学领域几乎无人涉足。力求自保的人类放弃了对史籍的照管和继承。漫长的岁月在战争的伴奏下悄然流逝,当“千年冷战”行将结束时,三片大陆上已几乎不存在对人类战前历史的记载性文卷或碑刻。
的确如此,大陆上现存的历史文籍大都始于“千年冷战”结束前五百年左右,换句话说,假定“千年冷战”果真长达千年之久,人类也是在淡漠自身种族的起源史长达五百年后,才提笔记下了自己的首辈家谱。在这场千年战争的初期,也就是五百年前的诸般景象,那些“大陆首辈历史学者”们自然无从知晓。然而,《光之典》对“千年冷战”爆发伊始甚至创世时期内,亚得尼克大陆上的一景一物却是描绘得栩栩如生……如此,《光之典》的源世之说确是不无可疑之处。对此,宗教国皇室仅以一句“来自吾神的指引”作为解释,虽然简练,却是凭此博得了国内一片信任的喝彩之声……
如今健在的人去争论前史,也许毫无结论,但至少说明了如今的和平。因此,他们不应抱怨祖先的愚昧,未能将自身的所见流于后世,因为那时,他们生于战争。虽然“千年冷战”的起源已不得而知,但如今这段和平的来历却是无人不晓,那便是一场名为“千年冷战”的终止。当人类再次遗忘这个起源时,他们便会迎来又一个混沌的降临。
******
当**行至巅峰,尾声便会奏响序曲。
战争,是一种在贪欲的膨胀和相互冲突中降生的肉食性动物,它在诞生初期会大肆杀戮以谋取成长的养分。当自己的胃口被鲜血和尸骨填塞得无以复加时,它便会暂时冷却自己的兴奋神经,进入相对稳定的休眠状态。
在彼此的哭喊与呻吟声中,人类清醒了。仿佛只有用哀号唤醒迷茫的心智,用鲜血洗去脑中的阴霾,他们才能明白何为现实——人类从没有被混沌蒙蔽内心,是他们的愚昧与贪婪遮挡了自己的双眼,阻挠着他们前进的脚步……
“千年冷战”后期(始于战争结束前三百年),在三片大陆上持续了数百年的喧杂局势逐渐趋于平静,疯狂的人类在相互争斗了数百年后,终于体会到了疲倦的感觉,和平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期盼。
沉淀在大地上空的血腥气味渐渐淡去。在不同信念的引导下,三片大陆上的人类踏上了构筑各自文明的艰苦历程。
******
'沐浴在光之族恩惠下的南大陆人类文明'
现今各国的史书中对南大陆有着统一的定义:“冷战时期的南亚得尼克大陆,是同时存在最为激烈的同族内战与异族争斗的血腥大陆。”虽然有可以同北大陆相提并论的土地面积,但这片大陆至今仍只为两个种族独占着——人类与兽族。
传说在没有历史记载的“千年冷战”初期,人类与兽族便划地为界,东西对峙。长达百年的厮杀最终以拥有绝对数量优势的人类获得险胜而告一段落。但是,由败方的半壁河山与大量的兽人奴隶组成的战利品唤醒了沉睡在人类心中的贪念。来自人类各个部落的独占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引致更大规模战争爆发的导火索。人兽大战才告终止,人类之间为争夺领地而爆发的内战掀起了又一股波澜,烽烟尚未散尽的南亚得尼克大陆上再次扬起了杀意与哀号……
部落间被逐渐拉大的强弱差距明朗了内战的局势和趋向——奴役与灭族这种残暴行径对南大陆的人们来说早已是司空见惯。如此世局中,某个部落若想得到生存的保障,只有去不停地索取别族的血肉以壮大本族的根基;否则,要么抛去血统与尊严的面具,投靠到更强大一方的屋檐下忍气吞声,要么,便是在自己的末日到来前苟延残喘。然而,任凭一个部落如何抉择自己的命运,都已无法改变部落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发展趋势。
南大陆冷战的**始于战争结束前的第三十五年,人类中拥有最辽阔领土的两大部落莫阿(moa)氏族群和巴穆乔亚(bamgeoa)部落在这一年合并。南大陆上诞生了最强大的部族——邦加(bangaa)。
邦加部族成立后继续发展着自身的势力,然而,它的城堡没有倒映出一丝和平的影子,反而为河水注入了更多的鲜血。随着加速扩张的对外侵略和残酷暴力的对内镇压成为邦加的统治纲领,其势力范围伴随着骇人听闻的暴行,很快蔓延至南大陆的每个角落。当邦加迎来它的第十个寿辰时,大地已陷入了黎明来临前最为黑暗的夜色中……
随着南大陆人类冷战的白热化,兽族的酋长们也开始了蠢蠢欲动——从战败的那刻起,他们便立誓定要夺回原本属于本族的领地和同胞,而敌人的内讧更为他们策动反攻营造了良机。人类的内战爆发后不久,兽人们便在人族领地的边疆地带展开试探性的骚扰,在确认了邦加统治下的人类已完全沉浸在自相残杀中后,兽族一鼓作气攻下了数个边陲重镇,并继续向西推进着。直待邦加的族长们有所警觉时,他们的领地已经缩减为不久前的四分之三。
战场上升起的浓烟污浊了南大陆的阳光,也使绝望中的人们忘记了光明的可贵,但是,历史并没有忽略每一个力图改变命运的意志——战争结束前第二十一年,内忧外患的邦加领土上,爆出了一阵空前的震响。随之出现的,是反抗的旌旗与不甘任人宰割的血肉之躯。
义军的首领是部落“曼拉里”的族长,名叫李杰罗姆&;#8226;舜&;#8226;夏菲尔汝茨。义军初始的主力便是由这个部落组成。抱着破釜沉舟的信念进行奋战的义军,不想竟得到了众多族落的呼应和支持而迅速地壮大起来,起义爆发后不到五年,义军的队伍已由最初的不足三千人扩充到两千四百万人——除邦加部族以外,南大陆上几乎所有的部落都聚集到了义军的旗下。邦加的城堡在两千四百万这个数字前颤抖了。冷战结束前十二年,当义军攻进邦加的城堡时,他们见到只有倒戈的邦加士兵和城中族长们*的火焰……胜利后的义军还没有卸下战袍,便将矛头转向了进犯的兽人大军。
惨烈异常的第二次人兽大战在进行到第七年时终于有了结果,人类再次凭借数量优势击退了挑起战争的兽族,并夺回了被对方侵占的大片领地。至此(战争结束前第五年),南大陆的人类在用自己的鲜血染红大地后,终于看到了敞开的和平之门。
在“千年冷战”的最后五年中,众多部落纷纷投靠到曼拉里部落的帐中,其余部落也同曼拉里联盟,在夏菲尔汝茨的带领下,肃清了邦加部族散落在各地的残余势力。其后,便开始重建自己残破的家园。
五年后,在万众的拥护声中,三片大陆上第一个**政权国家——宗教国曼拉里正式成立。杰罗姆&;#8226;舜&;#8226;夏菲尔汝茨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同年,曼拉里将南大陆冷战后期各部落的历法制度进行归纳和修整,创制了新历——圣光历,定建国元年为“圣光历&;#8226;重生之年”。南大陆历时千年的战争岁月,在这一刻终结。
******
'以商业为契机萌生的北大陆人类文明'
在三片大陆中面积最为广阔的北大陆上,人类并没有获得绝对的主导权。虽然这里的人类数量位居三片大陆之首,但稠密的种族分布制衡着人类妄图独占北大陆的野心。
众多种族中,西部的魔族和北方的精灵国度是除人类以外最为强盛的两大族落。在人类自相残杀的同时,这两个种族不仅奠定了本族文明的基础,更是不断地发展着各自的势力。然而,有史以来,战争却从未在这三大种族之间爆发过。其中缘因不言而喻:精灵族的势力固然强大,但其发展的本意并不在于扩张,而是旨在自卫。孤高自傲的气质和与世无争的禀性使得他们不可能成为战争的挑起者;而魔族却不尽然,他们不仅行事诡异无常,并拥有不亚于人类的阴险和狡诈。此外,作为传说中的暗之族后裔,魔族被外界公认为大陆上唯一掌握着强大异世能量的种族。但是,数量成为了束缚魔族进一步发展的致命伤。莫说繁衍能力极强的人类,只怕是同精灵族相比,魔族在成员数量上也占不到半分的优势。因此,深居简出成为了他们的无奈之举。那层峦叠嶂,纵贯南北的巴吉穆拉山脉,与其说是魔族具以发展的天险屏障,倒不如说是其赖以自保的唯一本钱。
静守一方的精灵族与魔族,给了人类进一步扩张的时机,但是,冷战中的人类早已无心拓宽自己的疆土——挑战异族首须本族齐心合力,而执迷于战争的他们对诸如“统一”之类的词汇却是一概不知,这使得数百年后的人类,仍是在面积不足这片大陆一半的东南祖鲁大平原上自相争斗着。
资源,是文明的起源,也是战争的根源;然而,资源是有限的,贪欲却永无止尽。由于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千年冷战”中期,北亚得尼克大陆上的部落冷战都是围绕着资源归属的纠纷与争夺展开的。各类资源在这片大陆上的均匀分布,决定了没有任何一个部落能够掌握完全控制整片大陆的强大势力,占领到重要资源的部族充其量也只得凭此独霸一方。各个地区的经济平均化虽然抑制了全面战争的爆发,但是中小规模的混战却在没有一刻止歇的进行着……
充斥着抢掠和屠戮的的混杂局面持续了数百年之久。逐渐,人类意识到战争带给彼此的损失是何等的惨重与无谓。于是,为了共同的利益,他们决定开创一条无暴力的资源索取途径,通过折中的方法达到双方获益的目的,地区间的资源交换正是出现并兴起于这一时期。
随着硝烟的散去,取而代之的原始经济开始在北大陆上迅速地发展着。利益法则的系统化,经济领域的延伸,促使北大陆各地域间的交流来往日渐频密。直至“千年冷战”结束前五十年,北大陆上相继出现了由邻近部落组成的贸易联盟,成群的商队如同大陆的血脉一般,在各处城镇间来往穿梭着……
圣光历9年,在宗教国曼拉里即将奏响建国十年的庆乐前夕,北亚得尼克大陆上诞生了自己的统一政权——商业联盟共和国。此时,被战争的阴云笼罩了千年之久的北大陆终于迎来了和平的曙光。
******
'在牧歌和战鼓声中觉醒的东大陆人类文明'
和煦的阳光,充足的雨水,一望无际的草原……这些不仅养育了成群的牛羊马匹,也促成了东大陆上的人类所特有的豪迈气质与桀骜不驯的性情。逐水草而居,泛天地而卧,崇尚自由与骠悍的游牧民族在东大陆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生息繁衍,谱写着自己的民族发展史。
稀少的人口和种族使东大陆成为三片大陆中最少燃起战火的一片。据《光之典》记载,人类在冷战初期便成为了东亚得尼克大陆的主宰。数量的优势保证了人类的领地几乎覆盖了整片大陆。种族势力位居次席的半人兽族,其数量不足人类的十分之一,加之性格温顺,且常年栖居在大陆东南一带的半人兽有着类似游牧民族的习性和生活方式,因此,它们与人类之间很少发生激烈的冲突。逐渐,一种互立的和睦在东大陆的异族间形成。
当南北大陆进入冷战初期时,东大陆仍然沉浸在宁静的气氛中,并没有出现如同另外两片大陆上那般高涨的战火和杀意。遍地的牛羊不仅为人类早期的生存活动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衣料,也使他们很快便掌握了畜牧的技能。既无敌患之忧,又无饥寒之虑的人类在这方天地间安稳地定居着。若然多添些理智和远见,这时的他们本可让自己种族的文明获得长足的发展,但正是在这一时期,东大陆的人类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以致他们不得不去迎接一场千年战争的降临。
优越的生存环境使人类放纵了自身的懒惰,更引发了他们无稽的幻想。在一味地普及畜牧中,人类无视了农耕对自己种族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他们只注意到那些在草原上共舞的牛羊,却没有发觉自己种族的繁衍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饲养的牲畜。当人类看到大片的草原因过度放牧而失衡退化时,他们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措施,反却将牛羊牵引到另一片绿草之地。而当他们再次来到原先放牧过的地方,那里已是一片荒漠。如梦初醒的人类意识到自家的牲畜连同自身都面临着生存危机,本应有所悔悟的他们却继续着错误的选择——在一片相互的埋怨声过后,战争爆发了。
自从部族与部落联盟在东大陆上出现后,由牲畜与牧场引发的战争便成为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掠夺”和“屠杀”成为了人类在战火中得来的最有保障的生存之道。在另两片大陆的战火几近熄灭时,东大陆的人类还在战争的梦魇中挣扎着。本是这片大地主宰者的人类,其思维与信念却被自私与仇视控扼着,数百年不能自拔。东大陆的战争不比北大陆那般的混乱,也不如南大陆那样残酷。受到东大陆人口相对稀少的限制,战争的节奏并没有迅猛加剧,但是缓慢的步调也意味着战争的末日将被无限地拖延下去……
南北两片大陆的和平讯息搭载着来往于三片大陆的商船,散播到东大陆的各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