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梅问雪第二部-剑在天下_全本(完整版)-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雪……”
  “雪……”
  “……雪……”
  模糊的叹喃很快就被尽数吞入口中,这样亲昵至极,天下间再无第二人有资格吐出的低语,让西门吹雪无法不紧紧拥住眼前的这个人,从口壁到上腭,自舌面至唇角,不放过一处地细细吸吮和舔舐,直到双方的气息都已经开始有了急促起来的征兆,才恋恋不舍地,慢慢地松开……
  “……天一堂由朝廷从旁协助,如今未及两月,就已初具规模。”
  矮几上整齐摆着晚膳,放在长榻上,叶孤城喝了半盏漱玉羹,用银筷从盘中夹了只千枸圆。
  西门吹雪穿着件家常便衫,从瓷瓯中盛了一碗榨笋清汤,放到叶孤城面前。“江湖势力划分已久,天一堂贸然崛起,各方定然不会坐视,任其迅速发展。”
  叶孤城微一颔首,既而呷了口汤。此时他上身已披上了一件亵衣,由于容易磨到伤处,因此并不曾拉好了衣襟,只敞着怀,腰下裹着的长裳间用银丝绣着繁复的织纹,在灯光中不时闪动着隐约的银芒。
  “天一堂崛起太过突然,其后不免与各派争抢地方财源势力,即便今后受各方打压抑制,亦属自然。”叶孤城放下碗筷,旁边伺候的侍女见了,忙奉上清茶。叶孤城接过漱了口,又在舌下压了香片,未待其完全溶去,便从另一名侍女手中捧着的托盘内拿起一条拧过的湿绢,细细擦净了手,这才靠在身后堆着的一叠软垫上。
  西门吹雪亦放下筷子,不一时,矮几便被撤去,伺候的侍人也陆续退下。
  叶孤城从距离手边不远处又拿了只靠垫,放在腰后,西门吹雪见了,沉声道:“还很疼?”一面坐到他身旁,将手抚在男人的腰上,仔细按摩起来。
  “西门,我并未如何。”叶孤城微微笑一笑,抬手替他将一缕从头顶散落至额间的发丝掖到耳后,西门吹雪的目光却看着对方腰间清晰浮现着的道道或红或青的印迹与齿痕,半晌,才低首吻了吻男人腰上微冷的结实肌理,沉声道:“以后,你来。”
  叶孤城闻言,不禁稍稍敛了眉峰,既而低笑一下,道:“何至于此……”话音未落,目光就忽朝着半敞的落地雕花窗扇方向看去,下一刻,就有一只雪白的信鸽扑腾着双翅穿掠了进来,直直飞向两人。
  西门吹雪微微探出手去,眨眼间掌中便牢牢扣住了那白色的鸽子,待另一只手从脚爪上扯下一支细细的木管后,五指一松,那信鸽就扑棱棱地从窗口重新飞了出去。
  西门吹雪从木管内取出一支纸卷,展开看了一眼,旁边叶孤城扬眉道:“教中有事?”
  “明日,我出府一趟。”西门吹雪随手将纸卷重新揉起,食指微弹,将其扔进墙角的水盂内,然后继续替男人揉按腰部,叶孤城伸手抚上他的眉心,缓缓摩挲着,道:“若见了玉教主,正事过后,何妨多留一时叙话,不必早早回来。毕竟父子之间,血脉亲缘皆自天生,再难阻隔。”
  西门吹雪听他说着,眼神就不禁柔和了几分,既而握住抚在自己眉上的手放至唇边,吻了吻那冰凉的指尖。
  “嗯。”


三十九。 东宫

  清晨的风自窗外吹进,拂起了层层垂地的纱幔。
  四月的天气还透着些凉爽,床帐如水波一般微微被风漾出了褶皱,西门吹雪将身旁男子盖在腰间的白湖绫夹被轻轻向上扯起,覆住了对方赤 裸的上身。叶孤城的眼睫动一动,虽是醒着,却也并不睁眼,只将搭在西门吹雪腰上的手松了松,两人原本枕着一只枕头,叶孤城此时却也微微一挪,枕到了旁边自己的枕头上,于是一直拂在西门吹雪下颌上的清凉吐息,便也移了开去。
  “今日既有事,便起身罢。”叶孤城口唇微动,自唇内模糊地逸出一句,西门吹雪并不应声,只将左手探到他的腰间,在几处穴位上按了按,然后低声道:“还疼?”
  “已经好些……” 叶孤城放开揽着男人腰背的手,散在枕上的黑发如同一条蜿蜒的溪流,“昨晚我已让人备好马匹……去偏厅用过饭再出府。”
  西门吹雪低首在他唇上印下一吻:“好。”随即起身下床,拿起衣衫披上。
  叶孤城继续合眼而眠。不一时,忽地身上一轻,盖着的夹被让人揭开,既而一双手扶着他的腰将他轻轻翻过身来,让他伏在褥间,既而解开裹在身下的锦绣长裳,露出男人完全赤 裸的身体。
  叶孤城睁开眼:“西门?”
  身后蓦地一凉,紧接着,是不轻的刺痛。西门吹雪小心地将蘸满药膏的食指缓缓推入男子的身体,在受伤的体内细细涂抹揉按着。叶孤城微凝了眉,直至西门吹雪上药完毕,将纹绣的长裳重新替他围在腰下,又帮他翻过身,最后盖严了被子,才慢慢展开眉峦,道:“让人不必送早膳,只熬一碗紫粳稻米粥送来就好。”
  西门吹雪俯身,在叶孤城带有一线红迹的右边眼角亲了亲,道:“嗯。你今日,多休息一时。”然后才揭起帐子出去,唯余床内一丝隐约的梅花寒气。
  叶孤城又在榻上躺了一阵,直待下人送了粥进来,喝毕,才略显僵硬地起身,命人拿了件扣颈交领的梨花白箭袖长袍,慢慢穿戴整齐。(西门,你小子害得咱叶大不得不穿高领……欠抽打啊……)
  叶孤城盘膝在榻上打坐了近一个时辰,正静心调息间,却忽听管家在阁外道:“禀王爷,宫中传旨,召王爷入宫议事。”
  今日本是景帝初愈后第一期朝会,但景帝念长子近来操伐繁劳,既要不离自己榻前侍奉,又需处理政务,诸事缠身,因此昨日命其回府之时,便吩咐叶孤城今日不必上朝,但此时,却不知因何又有传召。叶孤城听了管家禀报,遂起身命人取来朝服,众侍女迅速服侍穿戴,不过一刻钟有余,亲王府中轿舆便已朝了宫中方向行去。
  一群内监执着拂尘在前带路,叶孤城刚入殿门,以他耳力,就清楚地听见一阵阵促迫的人声从殿内传来,似是在争执着什么。
  景帝端坐在龙椅间,下首一众四品以上的大臣皆立在殿中,以几名老臣为首,正各自据理而争。今日朝会之上,于文武百官面前,太傅李文渊以‘国一日无储君,则民心浮动’为由,上言奏请景帝,册立太子。诸臣于片刻思虑之后,纷纷出言附议,但因景帝现有二子,致使朝中官员顿时分为两派,于朝堂之中,争执不休。景帝见状,遂宣旨退朝,召四品以上大臣前往雍律宫商议。
  “陛下正值春秋鼎盛之年,自是可庇我天朝臣民万载。只是自古天心难测,前时皇上龙体骤然染恙,天下惊俱,人心不稳,幸而得上天护佑,陛下洪福,已自大好,但臣每每思及至此,却仍是忧烦难安:倘若圣上一旦百年,天下何以自处?因此于今日上书请求陛下速速册立太子,以定人心!”
  太傅已李文渊已年届七十,方才一番话出,若于旁人身上,怕是已触了忌讳,但他乃是朝中数十年的老臣,向来忠耿厚直,只以朝廷为己任,再无私心,因此景帝并不以为忤,只温言道:“太傅所言自是有理,朕心中亦有此意,只是此事关碍甚重,干系国运,究竟如何,众臣工还当再议。”
  “陛下,老臣以为,太子一事,事关国本根基,必当慎重。”太傅须发皆白,一礼而下,“国有定例,自古立长不立幼,因此老臣贸言,恳立肃王!”
  “臣有言!”尚书令执玉芴出列,“肃王虽为长子,然瑞王乃皇后嫡出,子凭母贵,身份之高,可为太子人选!”
  “臣附议。”
  “老臣附太傅之言,举荐肃王。”
  “臣有言,附议尚书令大人。”
  ……
  “儿臣参见父皇。”
  众臣正争执间,就见一袭人影缓步进到殿中,直停在诸人右列前首。叶孤城施身一礼,景帝抬手止了,道:“朕本欲让你在府中休息几日,只是眼下事关重大,你自应在此。”
  叶孤城何等耳力,在外时就已听见殿内所言,于是眼下不动声色,只立于前首,身旁瑞王见他到来,眼底闪过一丝喜色,但随即又似是想起什么,面上掠过一道莫名的意味,在队列中沉默不语,心下暗暗思量。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除了当今圣上,谁又能说‘但凡意属何事,自可得取’?……'
  如此,如此……
  “肃王理事果决清明,为人恪正,公允无私,前时陛下有恙期间,一应朝廷内外政务,多由肃王统理,直至陛下龙体康健,未有丝毫失乱。而瑞王虽亦有能,终究弱冠未久,历练非厚,不若肃王。因此臣以为,以肃王之能,当为储君之选!”
  又有大臣出列进言。叶孤城目光微垂,神色不动,瑞王则抬目看一眼方才进言的大臣,既而重新目不斜视,静立于叶孤城身侧。
  “臣有言!”又有大臣出列,手持玉芴朗声向景帝道:“皇长子之能,臣亦赞服,但瑞王乃皇后嫡出,而众臣却不知肃王生母为何人,想必定非尊位,既是如此,则王爷虽为陛下长子,但以臣看来,子凭母贵,母位尚不分明,自然身份不若瑞王矜荣,不宜为太子!”
  “大胆!”就听哐啷一声响,一盏簇花茜钿瓷杯已然被摔得粉碎,茶水溅了一地。景帝陡然大怒,众臣乍惊愣怔片刻之下,随即持芴躬身,同声喏道:“陛下息怒……”
  景帝拍案而起,喝道:“肃王生母乃朕少年时发妻,于大婚之前,突生骤变,方才令朕痛失她母子二人,如今朕父子相聚,尔等却来暗指其母身居贱位,乃妾妇婢侍一流,何其妄言!”
  景帝自即位以来,未尝于人前有所恚容,此刻却因涉及肃王生母,龙颜震怒。在场众臣俱在心下暗暗称异,皆闭口不言,但方才出言的大臣虽脸色一白,却也仍是并无惧色,只重新开口道:“臣万不敢有此意。只是国本之争,事关甚大,因此亦只得斗胆求陛下赐告,使众臣知晓王爷生母究竟所为何人,以正视听……求陛下息怒。”
  一旁叶孤城忽出列半步,淡淡道:“父皇息怒。”
  景帝见状,目光看向下首神色如常的长子,这才终于渐渐敛了怒容,既而看一眼殿中诸人,冷冷道:“肃王乃朕与前朝皇族正系之女叶氏所出,身兼两朝皇室血脉,贵不可言!朕今日对众卿道来,以正视听,自此之后,众臣工于肃王身世一途,可还再有异议?”
  一言既出,众人皆怔,连方才那进言的大臣,也不由得愕然。按说历代以往,当朝皇子若身具前朝皇室血脉,就决不会有丝毫堪登大宝的可能,但眼下却又不同,本朝开国之主太宗皇帝,便是前朝重臣,叶氏因宗室谋反祸乱而失天下,直系一脉远匿海外,太宗聚义起兵,历时日久,最终肃清叛乱,始建新朝。如此,剩余叶氏直系虽不能重掌天下,却隐隐与太宗尚有昔日君臣之谊,本朝自太宗以下数代帝王,亦对叶氏一脉不曾有打压忌讳之举。如今肃王既是叶氏女所出,便当真身具两朝天家血脉,纡贵非常。众臣听得景帝言后,震惊之余,不禁便在心下暗暗计量。
  当即就有太傅李文渊重新上前道:“皇长子生母既系名门,肃王其人亦才德兼具,深得圣欢,老臣以为,当属东宫不二之选!”
  瑞王双手笼于袖中,闻言,不由得瞬时呈拳状握起,随即,又徐徐松开……
  历代储位所争,不过是在于立尊亦或立长。众臣早有欲谏言立东宫之意,其中不乏已有上疏奏请之人,但景帝既不置可否,因此诸人便也虽偶有议论,却也不曾深虑。但前时遭逢景帝骤恙,致使人心忐忑,因而众臣皆暗自思虑,于是今日朝堂之上,太傅立储之言一出,满朝俱皆附议,只望早日确立太子人选,以便稳定人心。
  眼下无论谈及生母出身,亦或是才质德行,荣崇圣眷,肃王皆无从指摘,即便有大臣属意瑞王,一时之间;也似是没有能够反对之言。
  众人讨议商执许久,直至殿外日已偏西,群臣再无可争执,雍律宫中才逐渐安静下来……
  “不想我叶氏一族,终有此日……”
  管家待叶孤城回府,既而得知雍律宫中一事后,急命人设案陈香,遥祭南海众叶家先祖,于案前长跪不起。
  叶孤城沉默不语,只静静看着燃香的金炉,管家跪于地上半晌,忽抬头道:“叶氏世代以复国为念,眼下爷竟有今日,叶家历届祖先地下有灵,亦可安慰了!”说罢,不禁老泪纵横。
  叶孤城仍是无悲无喜的模样,神情淡淡,目光看向外面已即将落下的夕阳,半晌,道:“起来罢。”一边已朝着室外缓缓走去,直至一刻钟后回到房内,才觉腰下钝痛不止,遂脱了朝服,在床上躺下休息。


四十。 大典

  “这回你倒难得在此停留至今,不似往日一般,事毕即返。”
  男人懒懒倚在宽大的座椅上,身披一件黑色绛纹锦袍,长发未束,只随意散在身后,一双极冷亮的眼睛微微眯着,神情似笑非笑,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
  西门吹雪坐在男人下首右侧的一张檀木椅上,缓缓喝着手上晚膳后的清茶,并不言声,冷峻寒酷的五官仔细看去,隐隐与男人有二三分相象。
  对方却似是早已习惯于他的少言和冷漠,男人嗤笑一下,抬了抬手,挥退了堂下 身覆薄纱曼舞的一队美姬,既而挑一挑远山眉,声音慵懒地道:“教中数十年发展至今,已是根深蒂固,前时又有一派属入本座麾下,特辟为一部,其主已任教内罗运门执司一职,你可要一见?”
  “不必。”漠然接了一句,西门吹雪重新闭口不语,放下手中的茶杯。
  男人却看向他,随即挑眉而笑,目光中闪过一丝漫不经心的意味:“这罗运门执司却也并非旁人,倒是与你自幼相识,且日后又是手下良将,何妨一见。”说着,拍了拍掌,不多时,就有一道纤细的身影款款自大堂外步入。
  那人走至堂中,盈然一礼,月蓝的莲纹叠纱绣衣长长及地,云鬓垂翠的流苏珠络下,是清美绝伦的容颜。“见过教主……”
  朱唇微启,既而一双水眸看向一旁的白衣男子,浅浅轻笑。
  “师兄,多日不见。”
  叶孤城略用了些晚膳后,又打坐了一阵,便靠在床头,就着灯光细细翻阅一卷书册。
  室内早已掌上了灯。鲛纱裁成的灯罩上描着几笔青竹,烛焰静静燃着,蜡中灌有檀香末,于是火焰明亮之余,又带着一丝淡淡的香气,在四下缕缕弥漫开来。
  不一时,有下人送来冰碗,叶孤城将那半透明的水晶圆钵放在床边,一边看书,一边用银匙不时从里面舀了,偶尔往口中送去。钵内盛着磋成屑粒的晶莹冰末,呈淡橘色,里面掺着新鲜的水果切块,是冬日里将柑桔压榨成汁,和着荔枝蜜冻结成冰,以备食用的。叶孤城向来饮食清淡,且又生性喜凉,因此眼下虽是春季,天气并未转热,却已开始食用寻常人在夏日消暑时才会用的冰碗。
  尚未吃得几口,叶孤城就忽放下银匙,目光却还停留在书页上,只开口道:“本以为你今日,未必回来。”
  极淡的梅花气息围拢上来。西门吹雪侧身坐在榻沿,叶孤城将目光从书上移开,看一眼窗外天色,道:“用过饭了?”
  “嗯。”低沉中略带着一丝寒气的声音,叶孤城听了,将书放下,一面重新拿起匙子,往圆钵内一舀,既而微微张口;将银勺朝着唇边送去:“西门,给我拿条手巾过来罢。”
  银匙还未送至唇畔,就见西门吹雪忽向前倾过身,张口将银匙含住,将一勺掺着枚去核樱桃的冰屑吃了,这才起身从放着银盆的乌木架上拿了条雪白的绢巾,放在叶孤城手边,然后重新坐在床沿。
  叶孤城微微一笑,道:“你若也要,我再让人拿一碗就是。”
  西门吹雪墨色的眼底有薄薄的笑意,倾身在叶孤城因为方才吃过冰碗而变得十分寒凉的唇上吻了吻,道:“不用,这样就好。”
  叶孤城听了对方所言,又见他眼中笑意,立时便知晓了他的意思,却是不仅要两人共享一碗,且隐隐有像方才那般,要就着自己的手食用的意味,不禁又是好笑,又有几分无奈,只将那银匙放回水晶钵内,道:“我已用过了,你自己吃就是。”
  那人唇边却已几不可觉现出一丝笑,也不动作,却就这么坐在榻沿,寒遂的目光落在男人面上,只动也不动地细细打量端详。不过一时的工夫,叶孤城被他看得无法,只得重新拿了勺子,一次次从钵内舀了冰屑,让两人慢慢分食。
  吃过冰碗,叶孤城拿过方才搁在床边的绢巾,将手擦拭干净,却不防西门吹雪忽又探过身来,含住了男人的双唇,既而抵开齿关,细细在里面吻吮,直至将口中和唇上残余的酸甜味道舐净,才犹带一丝不舍地缓缓放开,起身将水晶钵和巾帕放到桌上。
  回至床边时,就见叶孤城已脱了外衫,只穿着寝衣睡下,西门吹雪于是亦解去衣袍,上榻躺在男人身旁,用手在他腰间揉按,低声问道:“今日可好些。”
  叶孤城应了一声,既而止住了他按摩的手,笑道:“已经无碍。”然后又道:“教中之事,还算顺利?”
  西门吹雪微一点头,既而似是想起什么,道:“近日有门派投入教中,辟为一部,掌管罗运门。”
  叶孤城随口问道:“是何门派。”
  西门吹雪语气中有淡淡的冷漠,道:“漪澜阁。”
  叶孤城略一扬眉:“漪澜阁,纳兰涟柯?”既而点头道:“既是你同门,且有玉教主手段,想必应是诚心,也好掌握调度。”
  西门吹雪方才语气中的冷漠已自不见,虽还是一张寒峻的面容,声音里却透出一丝玩味,眼底也有了淡淡的戏谑,靠近男人一些,贴着叶孤城的耳畔低语道:“本以为,你总应有些不快。”
  叶孤城闻言,略略疑惑,不由得微一挑眉,随即仿佛想起什么一般,不禁恍然,既而不觉好笑,道:“你这人……”
  西门吹雪伸手环住他,轻轻咬了咬对方的下颏:“我从未,见过你生气。”
  叶孤城听了,几乎生平第一次从心底涌上些哭笑不得之感:“……因此你便提起那人,想见我吃味?”
  西门吹雪似是轻笑一下,然后皱了皱眉尖,道:“你,没有。”
  叶孤城见他这般,明明是已近而立的成年男子,素日里寒酷冷硬,可眼下这番对自己的言语举动,分明流露出几分罕见的孩子气,不禁又是好笑,又觉一点淡淡的温暖,于是低笑一下,道:“既是你故意这般作弄,我自然确是生气……”话音未落,忽探手朝男人后腰捉去,一面道:“你这里怕痒,我却是知道的……”
  西门吹雪促不及防之下,当即后腰处便着了道儿,顿时身体一震,既而立时出手格挡,然后反手朝着叶孤城肋下捉去。叶孤城微微一笑,抬臂阻住,就欲转身避开,但不想倏一起身,忽然眉峰一皱,却是不经意间牵扯到了腰下的伤处,登时钝痛起来。
  西门吹雪立时便察觉到的对方的异样,于是扳过叶孤城的肩让他伏在褥上,就去解他腰间的长绦。叶孤城反手向后,就要止住西门吹雪的动作,道:“只是方才一时不察,不碍的。”
  西门吹雪却并不听他所言,一手扯开男人束在腰间的丝绦,将下裳褪下,仔细查看。
  起身下床拿了药回来,小心地慢慢替对方涂上。西门吹雪一面尽量轻柔地细细探入,一面皱眉道:“怎会并未好上几分……没有休息?”
  叶孤城微微簇着眉心,忍耐着身后的异样刺痛,道:“父亲命人传话,召我入宫……”随即将今日宫中之事,详细告知了西门吹雪。
  上过药后,两人又说了一阵话。西门吹雪见叶孤城身体不适,因而不愿他劳累,早早熄了灯,替他按摩腰部,直至叶孤城呼吸逐渐清长,睡得熟了,才停下手,揽着他合目而眠。
  《帝行注*春衍记事》
  ……景帝元年,太傅李文渊殿前上疏叩奏,以天下计,请立东宫。百官咸附,帝感其言,遂召议……肃王者,帝长子也,母叶氏女,贵位……王性肃允正,礼孝恭恪,勤政,有帝欢,众臣议七日,遂钦服……居一月,帝谨告天地,宗庙,社稷,起诏天下,授王以册宝,立为太子。
  ……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还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僵之休。朕绪应鸿续,夙夜兢兢,仰为祖宗谟烈昭缶,付托至重,承祧行庆,端在元良……”
  随着礼官高声唱词,百官咸集正殿,身着朝服,按照品级班次排列于道旁,分列肃立。殿前设御座香案,并诏书案、册案、宝案,景帝大服正冕,遥坐于玉台龙椅之上,鼓乐、仪仗齐备。叶孤城身着明黄太子正服,头戴十三颗东珠镶顶九龙金冕,待吉时至,礼乐齐奏,方随着专司仪官引导,沿着长长的泥金嵌白玉龙纹大路,足踩织金红毯,一步步行至景帝御座前……
  “……长子奉昭,孝悌恭恪,资化粹美,兹朕载稽典礼,俯顺舆情……”
  ……叶孤城朝北而向,近侍官持太子玺缓,躬身奉于景帝,景帝自龙椅间起身,召叶孤城近前,交托其手。叶孤城再拜三稽首,受玺缓,左右赞礼官皆唱,太傅立于其西北处,向东侍立,扬声宣读策书。
  ……
  “……今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
  三公正步升阶,上殿恭贺,百官随拜。景帝悦,宣布大赦天下。
  ……
  礼成,太子遂拜谒宗庙、敬告祖先。
  ……
  叶孤城坐于太子金辂之上,于叩谒祭祀之后,回宫再拜景帝。
  沿途百姓夹道而立,争睹储君仪容,人山人海,不可胜数。宫廷卫队仪仗森严,执龙旗、伞盖、戟氅、仪锽、武仪等物,团团拱卫,以朱绳拦街,御马银骑开道,鼓乐、仪官、内监、宫女随侍,一行数百人浩浩荡荡,在乐鸣音奏声中,缓缓朝宫中行去……
  冕上垂下的珠帘隐约遮住一双狭长的凤目,叶孤城眼光略略环视一瞬,左手搁在玉椅扶手上,于宽大的广袖中,不动声色地摩挲着拇指间的扳戒。
  忽地,正摩挲戒面的手指倏然一顿,既而唇角极慢极慢地,一点点扬起……
  一道白影遥遥立在远处一座房顶间,离得那样远,即使以叶孤城的目力,也只能看到对方被风吹起的黑发和雪白的衣裾,但却又分明能够清清楚楚地感觉到,那熟悉而灼热的视线……
  于是从始至终皆是平静无波的深褐色眼底,就这么缓缓浮现出一层光亮,唇角扬起,神色渐暖,最终,定格成一个淡淡的笑容。


四十一。婚盟

《元和*帝策》

。。。初,肃王封太子,依律居承阳宫,养性修读,以承嗣业。太子以理政故,请辞,朝亦有例,帝遂允奏,赐城东武乾园,为太子府。

。。。。。。

“拆二单关。。。西门,这一式你用在此处,确是险招。。。”

五月,太子府的景致极好,草木欣欣向荣,各色名花迎风吐香,然而这时节,却是石榴花开的最好,一片片如火如荼般掩映在各色的奇花佳木之间,又有远处飞檐朱阁,清泉碧水,山石叠立,鸟雀啁啾,令人如同身在画中。

两名身着白衣的男子对坐在一张青水磨石桌前,桌上正中央摆着方乌木棋盘,其中一人右手两指间挟着枚黑色棋子,正沉吟着垂目看向棋盘上的走势。

旁边一盏碧色的茶水在阳光下泛出粼粼耀目的金波,微风徐来,吹起男人从头顶玉冠间坠至胸前的缀珞,发出一阵玉石相击的细微清响。

叶孤城静静将目光看在棋盘上一时,然后随着眉尖微微一动,既而就将手中拈着的黑子,无声无息地落下。

西门吹雪见了,遂抬眼看了他一瞬,雪白的袖裾耷在桌面上,右手两指从棋盒内夹出一枚白子,几乎未有片刻思索,就将其稳稳按在了一处。

琥珀色的凤目中顿时亮了亮,“四劫连循。。。好一招置之死地而后生。。。”叶孤城点头轻叹一下,随即笑道:“西门,这一局,是你胜了。”

唇角冷硬的线条似是微微松动开去,西门吹雪眼底闪过一丝笑意,就要动手去清理残棋。叶孤城伸手止住他收拾的动作,既而右腕微震,一只小小的楠丝木盒便自袖内滑出,被托在掌中。

叶孤城将盒子推至西门吹雪面前。西门吹雪看他一眼,然后打开盒盖,就见里面一块生绢上托着两枚白得几近透明的一模一样的环戒,内中隐隐有水波一样的纹路,仿佛正在流动一般,戒面无雕无饰,光滑简单非常。叶孤城从中拿出一枚,往左手上戴了,这才对西门吹雪道:“淦州盛产玉矿,去年在地下矿脉中掘出母玉,前时移府,父亲便将其放入一应赏赐的物品中。这玉髓精虽无甚妙用,却是坚硬非常,刀剑不伤,因此我命人制了此物,亦不过是见其稀少难觅罢了。”

西门吹雪从盒中拿出剩下的一枚玉指环,叶孤城看着上面光滑洁净的玉面,道:“玉质坚硬,极难在上雕凿,因此不曾有丝毫篆刻。”见西门吹雪正要将其套至左手中指之上,便伸手阻住,既而自西门吹雪手中拿过戒环,亲自替他戴在无名指间。西门吹雪抬眼看他,眼底闪过一丝疑惑,叶孤城微微一笑,目光掠过自己左手无名指上同样的玉戒,但笑不语。(西门啊,你当然不知道叶大为什么一定要让你把戒指戴在这个位置上的意义啦。。。不过你要是知道的话,大概会兴奋很久的。。。嘿嘿)

一只红爪翠羽的雀鸟倏忽自枝头飞起,震落几朵开得正胜的石榴花,飘飘荡荡,直掉在西门吹雪肩头,叶孤城见了,伸手替他掸落,一边起身,看向远处湖面上悠闲划水的几只丹顶鹤,回身淡笑道:“今日天光颇胜,西门与我一同出府游春可好?”

西门吹雪闻言,起身走至他身旁,侧首在对方鬓边一吻,道:“好。”叶孤城低首看一眼身上绣着五爪团龙银纹的长袍,忽笑道:“出府之前,想必先要换衣才是。”

水面清碧如镜,两名白衣男子负手立在一条小小的木船之上,船夫在船尾缓缓摇桨,暮春微暖的风拂面,带起两人几缕漆黑如墨的发丝。

其中一人抬头看看天边,道:“今日出来游览半日,倒也怡心悦性。。。”

另外一名白衣的男子闻言,左手不动声色地微微一探,就握住了身旁这人的手掌。两人站得极近,且衣袂阔大,双手被长广的袖裾掩住,因此旁人根本看不到袖下交叠的手。叶孤城垂目往下看了看,既而眉间现出一丝似笑非笑的模样,并没有脱开对方的手,而是就势用拇指按在男人的无名指上,缓缓摩挲着套在上面的温凉指环。

两人立在船头低声谈话,船夫则操划着小舟,轻巧快捷地向对岸驶去。正离了岸边已经不远时,忽有冰凉的水滴陆续自天而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