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尘缘-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纪若尘心中暗叹。道德宗几百年来领袖群伦,行事历来有些霸道,别说寻常门派万不能有所得罪,就是青墟宫这类的大门派也不肯轻易招惹道德宗。但既然卦象预示如此清晰,那麼过往百年间积累的恩怨都会如积抑已久的地火,寻得一个出口,就会汹涌喷薄。道德宗手段已不可谓不凌厉,时至今日,小门派已经灭了三个。平日这足以震慑群小,然而今时今日,似是只能激起更多的仇恨杀戮而已。

若这世上真有神仙,那据典藉所载的神通,一二仙人可未必灭得了拥有紫微的道德宗。但眼前局面,那隐于幕后的仙人未动一根手指,已令道德宗成为众矢之的。如此局面,纵是道德宗实力再强上一倍,也注定了覆亡之局。

或许,这方是真仙的可怕之处。

纪若尘轻抚着面前的定海神针铁,一时再也收不回思绪。且不论这仙怒,纵是当日的紫雷天火滔滔而下,煌煌若大河倒悬,这等夺天地造化之威,又岂是他能够当得一分一毫?即便不看吟风的仙风道骨,也还有百世千载缘在,他又如何插得进去?

或许该如先贤大哲,当断则断,收于该收之时。

定海神针铁黑沉沉的,静静伏着,摸上去粗糙不平,冰冷中有一丝燥热。纪若尘取过桌上一枚钢凿和一柄小铁锤,略一沉吟,在定海神针铁上叮叮当当地凿了起来。定海神针铁承天地灵力而生,别说寻常顽铁,就是洪荒异宝也根本奈何它不得。纪若尘凿了半天,自然是半点铁屑也没凿下来。但他分毫不急,就那么一下一下地凿下去,每一下敲击间隔都分毫不差,就似是要凿到地老天荒一般。

他手中凿锤也有来历,乃是道德宗史上一位妙隐真人所留。当年妙隐真人持两块顽铁,自西玄山麓一锤一凿起,生生开出直通莫干峰顶的盘山路来,前后共耗去二百余年辰光。妙隐真人日复一日的凿石开山,既无焚香祭祖,也不打坐调息,更无修炼哪怕是最简单的道法。整整二百年间,道德宗掌教己换了三任,然而任你道行如何通天,也无法自妙隐身上看出丝毫的道行真元来。久而久之,道德宗上下也就任妙隐去了,有些人佩服他的毅力,有些人则只当他是个疯子。

盘山道最后一阶凿成时,已是子夜时分。夜天忽然大放光明,将整个西玄山照耀得有如自昼,空中祥云汇聚,中心一点处柔辉四溢,有如藏了千万颗夜明珠一般。云破光溢处,数十对数丈长大的自鹤络绎飞出,空中盘绕数周,方始化光散去。

一时间,惊得道德宗满山皆醒。

己躬身凿石二百余年的妙隐不知何时己立起身来,破旧的道袍再也掩不去透肤而出的光华。他仰首望天,眉头微皱,似若有所思。

忽然间一霹雳,妙隐发髻飞散,顶心大开,飞出一颗极为夺目的金芒来。金芒盘旋不定,不断向中心坍缩,顷刻间缩成寸许大小的一颗金丹,在妙隐头顶飘浮不去。

此时太上道德宫中陆陆续续有人飞升而起,看到这一幕时莫不失声而呼。金丹出窍正是上清境修至极处的景象,自入宗那一日起,妙隐就从未修过一日功课,怎会突然有这么高深的道行了?就是宗内道行最高的道一真人,修成金丹也不过十余年辰光,还未能修到金丹出窍的地步。

而夜天中的异象更是令修为最是坚定的真人们也悚然动容。故老传说中,修为到了极处、羽化飞升之人能够上应天相,引发天地异变。依据飞升时的仙班晶秩不同,天相也有所不同。眼前这天相看上去与白鹤来朝十分相似,那可是羽化飞升九天相中的上品了。

金丹出窍的修行虽己惊世骇俗,可离羽化飞升仍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甚至可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那这夜天中的天相,莫不成是应的其它人?

一时之间,虽然道德宗群道都晓得以自己现下的道行根本没有羽化飞升的可能,那一颗心仍是砰砰砰砰地跳了起来。道一真人更是大袖颤动,身形一沉,险些自空中坠了下去。

白鹤来朝的祥瑞宝光并未如群道所愿的照耀在他们中任何一人身上,而是缭绕着,徐徐向妙隐落去。



妙隐顶心处的金丹忽然再生变化,先自上乍亮一点精芒,然后若莲花绽开,一瓣瓣剥落,片片金莲环绕着妙隐纷飞不停,又有阵阵暗香涌出,道德宗群道几乎人人心旷神怡。

无数莲瓣结成三座玲珑宝塔,托着妙隐冉冉升起,迎向夜天中降下的祥辉。待那样辉载着妙隐回归天外,这一次出忽从人意料的羽化飞升也就完成了。…

然而妙隐忽然一声喝,如春雷乍响,喝声中玲珑宝塔纷纷碎裂,天降祥光倒卷而回。妙隐袍袖一挥,沿着自己开出来的盘山路大踏步下山去了,转眼就消失在夜色之中。任你道德宗群修灵觉无双、慧目如电,都无法看清妙隐去向。

直至一柱香后,漫天流溢的祥光才不甘不愿的散去,空中尚余异香阵阵。此时道德宗群道才回过神来,战战兢兢地飞到妙隐落脚处。群道寻了半夜,只找到妙隐留下的一锤一凿。

锤凿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妙隐所遗之物,就是一针一线也非同小可。于是道一小心翼翼地捧了,连夜闭关钻研。

这一闭关就是三十年。



除了知道锤凿异常坚硬外,道一真人便一无所获。他心有不甘,心中只想着飞升之人所遗宝物必有玄妙,只是自己一时没看出罢了,于是更下苦功。然则人力有时而穷,一无所获之余,道一真人修为也无寸进,最后抑郁而终。此后道德宗历代掌教真人均看不透锤凿有何特异之处,兼之那一夜妙隐究竟飞升了没有其实谁也说不清楚,久而久之,这一锤一凿也就被群道当成了无用废物,扔在藏宝阁的角落里积灰。那妙隐的事迹在道典中也只是草草数笔带过而己。

此次回山之后,纪若尘心底时常会莫明其妙的烦燥不安,修行更差点因此走火,这可是绝无仅有之事。紫阳真人得知后,于百忙中与纪若尘谈了一晚,话题除了询问一些山下的所见就闻,就是说些虚无飘渺的仙人传说。谈过之后,第二日紫阳真人就令云风送来了这一副锤凿,让他试着在定海神针铁上刻下自己的印记。紫阳真人言道只有如此,方可令元神与神物融于一体,才能真正驾驭得这块神铁。纪若尘收了锤凿,一时好奇,去查了锤凿来历,才知道道德宗史上还有妙隐此人。当然神物自有灵性,若纪若尘能够在定海神针铁上刻下自己印记,那也是因为神物认主的缘故,而非是他修为压倒了这块积天地杀气而生的神铁。

说来也怪,起始在神铁上凿刻后,经过千百次凿击,纪若尘的心竟逐渐宁静了下来。这千篇一律的凿击,似与昔日龙门客栈生涯有一丝相似之处,令他寻回些久违的安宁。

丁丁当当,单调的击铁声回荡着,似是永无休止。

……

无独有偶,丁当,丁当,清脆的金玉相击也荡漾在大唐宫夜华楼的上空。夜华楼拔地十丈,金瓦碧檐,辉丽无双。

半年前杨玉环只因觉得中夜无聊,无一称心如意的赏月之处,明皇即发旨令造夜华楼,倾举国之力,五月而成,至此夜华楼建成刚刚一月。

夜华楼最高处是一个露台,立着三五方奇石,涌着两三处清泉,另有翠竹如伞。潺潺水声,氤氤薄雾,将这露台活脱脱变成了距地十丈的一处胜景。在这寒风刺骨的冬夜,就更是非同寻常。

露台中摆着一张竹桌,一副藤椅,杨玉环拥着一袭雪白的狐尾披肩,身上穿的却是夏时的薄纱。她眼中一片茫然,目光落在玉杯中倒映的明月上,心中却不知在想着些什么。如雪纤指中的金匙荡来荡去,一下一下敲击着玉杯,圈圈涟漪荡碎了杯中明月,她却浑然不知。

露台上暖意融融,偶尔有一丝寒气透过阵法的空隙潜入,也被消于氤氤水气之中。

楼梯上传来一阵轻柔的脚步声,将沉思中的杨玉环惊醒。她慵慵懒懒的问了声:“高公公?”

“正是老奴。”高力士应了声,小心翼翼地站在了杨玉环身后。

“这么夜了,高公公可有什么要事吗?”

高力士道:“有三件事要秉与娘娘。其一是孙果孙真人刚刚会过陛下,称己联结天下修道之士,道德宗刻下己成丧家之犬,龟缩在西玄山内不得动弹……”

杨玉环柔声道:“那么孙真人准备何时铲平这些妖道?”…

“这个……”高力士犹豫了一下,方道:“孙真人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道德宗群妖人众势大,刻下虽处下风,却是轻忽不得。因此此刻按兵不动。”

丁的一声,金勺重重地击在玉杯上,杨玉环黛眉直竖,声音中己透着一缕寒气,冷道:“围都围了,却不敢动手?!孙果办事如此不得力,我看不是无能,就是有贰心”

高力士立刻附和道:“老奴也是如此认为。不过,还有一件事老奴觉得也不能轻忽了,是以才深更半夜的来秉告娘娘。”…

他这么轻描淡写的一转,杨玉环注意力果然转开了一些,道:“那么速速道来。”

高力士压低了声音,道:“老奴听说太子最近对娘娘颇有微词,说娘娘媚惑君王,令陛下不理早朝,还有修夜华楼……修夜华楼……”



又是叮的一声轻响,杨玉环以长长的尾甲弹了一下玉杯,懒懒地道:“我修夜华楼又怎么着了?”

“他说这夜华楼正好坏了本朝气运……娘娘,老奴听说太子府中最近常有异人进出,不可不防。”

杨玉环淡淡地道:“李亨猜疑多变,偏信专听,又能成什么气候了。还有事吗?”……

高力士道:“还有一事就是那个青莲居士李太白。他被贬出京师后,老奴接连派了五六拨人去寻他晦气,可都是有去无回。这李太白,很不容易对付。”

杨玉环挥了挥手,高力士何等知趣,立刻退下楼去。

寒月中天。

她轻抚着掌中玉杯,若有所思。

忽听啪的一声脆响,玉杯粉碎,淡色的酒浆四溢而出,转眼间就多了几丝鲜血。

她握紧了拳,似不知掌心中全是碎瓷,任滚烫的血汩汩而下。

“凡与那纪若尘有关的,我都要让你们万劫不复”

她心中在喊。

章十三 未央 上

从日到夜,丁丁当当的敲击声就没有断过。在旁人耳中听来,每一声敲击的间隙都是一模一样,绝无分毫差别。这数日之中,敲击声何止响了十万下,要做到每一记间隔始终如一,这当中的难处只消稍有些道行的人都会知晓。这几天来每一个途经纪若尘独居院落的道士都心中暗赞,赞他天资无双,在短短时间内修为竟然已到了这个地步。群道又叹紫微紫阳真人慧眼独具,能从遥远西疆将他带了回来。只可惜如今道德宗危机四伏,弄不好等不到他修炼有成,就要先赴轮回了。

但在纪若尘自己耳中,声声敲击尽管轻重间隔完全一致,但仍有极细微的不同。其实就是他自己也说不出究竟有哪些不同,只是灵识中隐隐觉得似乎自己每一下敲击,都会引出面前那块定海神针铁不同的反应,或柔或刚,或滑或涩,似乎全无规律,又似有规律可循。

最初的两天,纪若尘只是机械地以手中的锤凿不停地刻着定海神针铁,千万遍的重复动作令他几乎有一种回到了龙门客栈的恍惚感觉。那时他尚年幼,只知道依着老板和老板娘的指令行事,|奇+_+书*_*网|要他做什么就得一板一眼的照做,否则就得讨来一顿暴打。纪若尘当时怎么也想不通为何抬腿、迈步、举手这些再寻常不过的动作要做成千上万遍,而且平日端茶倒水时也不能有分毫的差错。不过在老板娘的怒吼和责打下,不过三年时光他已将数百个基本动作练得烂熟,就是睡梦中也不会有分毫差错。也不知自何时起,他就从这些基本动作中体会到了若隐若现的奇异感觉,偶尔能有两个连续动作能够与这种玄异感觉契合,就会变得特别顺畅且随心所欲,若大河涛涛东去,无可阻挡。

平时扫地煮饭也就罢了,如在打闷棍时能够有一个动作契合得上玄异感觉,那这一棍多半不会落空。若是运道爆发,能够找得准二三个动作的感觉,那几乎无论对方是谁,都要被纪若尘一棍放倒。

此刻回想,那几年中倒在纪若尘棍下的颇有道行不错之人,而他只是一个毫无道行的少年,能够打倒那些修为有成之士,想来和那玄异感觉多少有些关系。

只是这感觉太虚无飘渺,他又年幼,自入了道德宗山门、起始修习三清真诀之后,纪若尘就没在这些动作上多下功夫。

此次回山,夜月依旧,然而纪若尘的心境又有不同。

无论何时,只消是一人独处,顾清的身影就会在他眼前出现。他几乎看得到,顾清正自在他的书房中徘徊,偶尔拿起本书在信手翻阅。静坐冥思时,则会忽而有一片黑暗涌出,将他本已归于寂灭的神识淹没。每一次,在这片冰寒、阴湿、粘腻的黑暗尽头,总会亮起一点紫色的电光,瞬间化成漫天而下的天火雷雨,火雨狂雷中吟风踏虚而来,足下莲花释出片片莲瓣,向纪若尘当头落下。

莲瓣沾体,立时就是钻心的痛。纪若尘这才发现,那哪里是什么莲瓣,而是一丛丛的天火!可是周围的黑暗如一团泥浆,束缚得他动弹不得!

只有真正被天火烧灼过,才会切实体会到那种深入神识、完全无法承受的痛楚。每一次,他都盯着吟风,咬牙死挺,直到意识被灼得模糊,才会大叫一声,从冥思中醒来。从梦魇一般的幻境中苏醒时,他都会汗透重衣,虚弱不堪。体内真元非但没有任何受益,反而弱了三分。

如是几次,他索性不再修习三清真诀,而只是操起锤凿,尝试着在神铁上刻下自己的印记。

只有这样,他才能暂时忘记吟风,忘记那个改变了他一生的午后。

然而那切骨透髓的痛仍在,就算埋藏的再深,也还是在的,一如冥海万里冰盖下的潜流,汹涌处不亚于海面上的巨浪。

不能清修,也不能睡觉。每次一合眼,熟悉的黑暗就会向他扑来。但醒着又能如何?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此时看上去都是凄清冰凉,时时令他有尘世虽大,只余他一人的惊慌感觉。

只有永无休止的凿击,才可令他从梦魇中复苏。

妙隐所遗的锤凿一入手,就令他感觉十分舒服,粗糙不平的表面和掌心的每一分纹理都非常贴合。这一副锤凿就似他手臂的延伸,可以把每一分敲击的感觉都分毫不错地传递到他的肌肤上。他似乎可以感觉到定海神针铁有所回应,对于敲击的反应或喜或怒,各有不同。

偶有一次福至心灵,他的神识刚契合进玄异感觉,左掌中就传来阵阵灼痛。纪若尘低头一看,惊见黝黑的定海神针铁上已凹进一个小坑。

这块集天地灵气、坚固无匹的千年神铁竟然被刻出了一个印记?

纪若尘强压下心底的震惊,向手中锤凿望去,锤凿依旧暗淡无光,却未见分毫伤损。如此一来,纪若尘心思终于完全被吸引过来。

他就此停了手,仰天苦思。

此刻月已西倾,寒夜风疾露重。但在纪若尘独居院落外,有一个窈窕身影已立了整整一个时辰。她全然不理会发际眉梢上凝结的夜露,双眸定定地凝望着半空弦月,动也不动。

她心神已全然被院落中传来的敲击声吸引住,脸色也越来越是苍白,到后来白得简直似一张宣纸。每一下敲击声都回荡在心底,如洪钟巨流般冲击着她。她本能地感觉到敲击声非止是均匀如一那么简单,内中似乎含有某些契合了天地大道的东西,可是无论她如何努力,就是分辨不出那是什么。

夜寒露重。

虽有四方仙甲在身,按理说早该不惧世间寒冷,然而她的心底仍一波波的涌动寒潮与羞怒。

“冰仙啊冰仙,难道你就这样放弃了不成?”她自问。

她天资惊才绝艳,自己也向以成为将来的道德宗第二人自勉。至于紫微真人,那是千年才出一个的妖孽,不能相比的。

然而她本是波澜不惊的清修生涯自六年前就发生了改变。纪若尘看上去一无天资,二无人品,可诸位师长均对他青眼有加,当时令人费解。然而随后他的道行进境神速,起始下山历练后更是如此。他每次回山,修为都进了一层,简直就是一日千里。

一年前,她还不屑于与纪若尘切蹉,然而现时现地,她却有些不知谁胜谁负了。

这一年来,姬冰仙的修为也是突飞猛进,此刻距离上清大关已经不远。紫微真人一脉传下的冰璃诀又使得她灵觉神识的敏锐远超自身道行修为,是以此刻她才能自纪若尘的敲击声中听出不同来。

恰在她集中心神,勉力一探敲击声中奥秘之际,已连续响了数日的敲击忽然停了!

姬冰仙脸上一阵红潮泛起,身体轻轻一颤,鼻中已垂下两道血线。一动一静之间,她竟已受了不轻的伤。

望着夜色下宁静的院落,姬冰仙眼中光芒变幻不定,终于一咬牙,如风般离去。

远处的夜色中,尚秋水慢慢步出,向姬冰仙消逝的地方望了望,一脸苦笑,无奈地摇了摇头。

精舍之中,一身宽袍的紫阳真人摆开纹枰,招呼了云风赏月奕棋。一颗颗黑白子逐次在纹枰展开,起手十余子,紫阳真人已小有优势。他心情大好,抚须微笑道:“云风啊,你棋艺倒是没什么长进嘛!”

云风面色略显凝重,手中棋子并不落下,只道:“师父,前次下山您的隐伤还未痊愈,现在应该闭关清养才是。现在大敌环伺,我宗还得您主持大局,等您身体好了,弟子再来陪您下棋不迟。”

紫阳真人摆手道:“为师天资不够,修为寻常。这伤闭关是十天,不闭关是一旬,没什么大碍。对了,若尘现在情况如何了?”

云风道:“若尘似已领悟到了妙隐遗宝的用处,现下身上那嗜血凶怨的气息已淡了许多。不过云风有一事不明,妙隐真人遗宝蒙尘千年,谁也不知其中功用。师父却把它交与若尘,难道您已勘破了其中妙用?”

紫阳真人摇头道:“妙隐真人道法通天,为师与他相距何止十万八千里,哪里看得破遗宝中的玄机?我只是揣度着妙隐真人生前所修法门似与若尘此刻境况有一二相似之处,于是才将妙隐遗宝交与若尘,希望他能够从中领悟出些什么,消一消元神中的血气,至少镇定一下心神。如果任他元神中的血气滋生,恐怕日后非旦修不成三清正法,还有可能走火入魔,堕入邪道。不过为师倒没想到他这样快就能驾驭妙隐真人的遗宝,看来天资与运势都是一时无双,紫微掌教神算无差。”

紫阳真人此时似也无心下棋,一枚云子久久落不下去,叹一口气,道:“既然若尘过了这一关,那今后无论我宗遇到怎样劫难,只要有他在,仍有中兴之望。”

云风指尖微微一颤,抬头向紫阳真人望去。就在此时,窗外忽然传来一道滚滚炸雷,轰轰隆隆,声势好不浩大。西边天际又现出一道火雨,迤逦向东,划破半边夜空,沿途洒下万千缤纷落英,瑰丽玄异。本是稳如泰山的太上道德宫竟然轻轻地晃了一晃!

异变突生,云风面色一变,当即长身而起。太上道德宫及周边诸宫内人声骤起,一道道飞剑法宝光芒升空而起,四下巡弋,要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

紫阳真人向窗外望了一望,当即抚须笑道:“原来是一元道人!嗯,此时因缘际会,要找齐五百人来布个一气混元大阵倒是不难,倒让他出了一回风头。哼,我宗护山大阵玄妙高深,哪里是一座区区炎龙塔可以攻得破的。当日妖后文婉出其不意,又是自内攻外,这才给她僥倖破阵而出。至於这个一元嘛,他道行或连文婉的一半都不如,就是再多來几个也是一样。”

天际又是一道熊熊火流涌过,声势比前次更加浩大,但只在太上道德宫中激起几道微风。道德宗群道见了,也知来袭者力有不遂,掌教又没有下令反击,于是议论一番,三三两两的散去了。

火雨余焰未息之时,紫阳真人又复与云风奕棋去了。

太上道德宫中,仍有数个场所静悄悄的,完全未受到这一场变故的影响,纪若尘所居的院落也在其中。他全副灵识都锁在了眼前的定海神针铁上,根本没有注意到窗外的变化。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直到月向西斜,他眼中才精光一现,低喝一些,手中锤凿如狂风骤雨般落了下去!

短短刹那,铁凿已不知在定海神针铁上敲击了多少下。每一下敲击,他的灵识深处都会涌出一点清流,将沉抑已久的阴郁涤去,令神识重复清明,内心再获安乐。那些挥之不去的往事,似也有排解开的迹象,许是下一个刹那,就会化作清风明月,过不留痕。

定海神针铁似有感应,自行变化,眼看着一个尘字已然现形。

然而就在他已有所悟时,忽然一道滔滔血气不知自何处涌出,瞬间已淹没了纪若尘整个神识!在这滔滔血海之中,他刚刚得到了安宁早消得无影无踪,只听到冥冥中似有一个声音在大叫着:

“你真要看破红尘,忘却前事吗?!”

那声音细细听来,竟然就是他自己的声音!

纪若尘全身一震,已自冥思中醒来。他周身汗出如浆,几欲虚脱,经脉关窍中空空荡荡的,一丝真元也无。除此之外,似乎一切都没什么不同。

但他心底知道,有一些东西已经变了。以往处处隐忍、心灰意冷的心境早不复存,代之以隐隐的焦燥和冲动,无论如何也压不下去。

纪若尘心下暗惊,这正是心魔初起的征兆,也是三清真诀开篇一卷就反复提到的大忌。如不能恢复清静无为的心境,那么轻则真元逆行,道行大损;重则内火焚身,损毁百年道基,来世也无修道之望。

心潮涌动之际,他手指无意中拂过面前铁棍,忽然感觉有异。一眼望去,只见定海神针铁一梢上正刻着一个狂草书就的‘纪’字!

他惊异不已,明明刚才心中所思的是尘,如何就变成了纪?还没等他想清这一节,那个纪字忽然变得通体血红,一道血光直冲入眼!纪若尘闷哼一声,仰天就倒,再也不省人事。

悠悠醒来时,仍是月华满天,只是不知已过了几日。

章十三 未央 下

纪若尘仰卧,呆呆地看着天花板,然他的视线早已穿越了木椽青瓦,望向了苍穹深处。在无尽远处,点点繁星中间,似有一条滔滔大河在缓缓流过。

河中波涛平缓,可是每一条微小的涟漪,实际上都不知有几万万丈高!

他心中微微一动,此河若是有名,当为‘天命’。

与浩浩苍穹,茫茫大道相比,一人之力实与微尘无异,是以天命难违。凡人所谓道行通天,实是不知天高地厚的自欺欺人罢了。

纪若尘的心跳得越来越快,每一下博动,都会有一个念头涌出,不可抑止。若真有人道行高至能够与天比高,又当如何?

他知道这个想法荒谬之极。

道德宗无上宝典三清真诀开篇即道,修道之士首重顺天而为,以顿悟天心大道为飞升第一诀要。这与寻常修道派别讲究逆天而行,夺天地造化以培本身精元的修法大有不同。然而道德宗弟子修道时起手快,道基稳,修到后来更是后劲十足,进境越来越快。和寻常正派讲究立稳根基、前慢后快的特点迥然有异。虽然道德宗飞升真仙数目并不比云中居多,可是三千年来修成尸解正果人数比其它几大门派加起来都要多,这自然是三清真诀之功。

与天比高,这与三清真诀真义根本是相背而行。若是存了这个念头,初时还不会怎样,然则道行一旦修入上清境界,后果就会显现出来。进境慢些倒还好说,可怕的是道行越高越有走火入魔的危险。换句话说,若是真有逆天之意,这三清真诀怕是不能练了。

尽管不断告诫自己,可是纪若尘还是抑止不住去思索这个问题。只要想到何谓逆天,一个名字总会悄然浮上,妙隐。

纪若尘腾地翻身坐起!

他三清真诀已小有成就,若论进境速度也是道德宗年轻一辈第一,就连姬冰仙都要逊他一筹。无论如何,他不愿为了一个无稽的想法而放弃三清真诀。何况在这动乱的年代,或许惟有道行修为才是惟一可以凭藉的依托。

他开始四下张望,期待着做点什么分心,好不去深思与天比高这事。

目光过去,一件物事映入眼帘。他看了片刻,方才认出身边这块黑呼呼的物事是神州气运图。神州气运图一向被好好地收在玄心扳指中,怎会突然自行出来了?

神州气运图与平时有所不同,表面上罩着一层淡淡云雾,绕动不休。纪若尘定晴望去时,此图似忽然活了过来,云下雾中,层山叠翠,万川东去,云卷千里,风动九州,亿万里神州刹那间凝缩在这方寸之间!只是这片大地不复宁静,处处烽烟滚滚,战火方酣。

纪若尘神识中微微一跳,伸手将神州气运图取了过来。图一入手,上面的异象就消失得干干净净。不过在入手的瞬间,他已自图中知晓了第三处灵力之源的所在。

紫阳真人此前曾命他去探过两次灵力之源,第二次回山后即遇上天下道派围攻,此事也就没了下文。虽然知道在自己探明灵力之源后,众真人就会一齐出动,斩杀守护灵兽,将灵力之源取回,不过纪若尘仍不知灵力之源是派什么用场的,何以会令众真人要倾巢而出。但只消想想神州气运图的来历,就可知灵力之源绝非寻常之物,甚至有可能关乎天下气运。

不过此刻他可根本不想去管什么天下气运,只是急切地想要作些什么事,好不让自己的脑袋空闲下来。去探灵力之源正是这么一桩可以令他分心的事。

于是简单收拾了一下行装,纪若尘即推开房门,深吸了一口气,大踏步向宫门。至于未经允许,私出山门这等罪名,此时就不在考虑之列了。

太上道德宫守御外紧内松,护宫大阵不须刻意已足可抵挡山外数千修士。宫内群道或修道行,或炼法宝,与平日没有什么差别,因此也就没人注意到纪若尘惫夜独行,一路出了宫门。

出了宫门,再绕过远远伸出绝崖的石台,接下来就是一级级石阶,盘旋向下,直至山脚。这些石阶宽不过尺,凿工粗糙,与太上道德宫的金碧辉煌完全不相衬。然而这些石阶来历并不寻常,乃是妙隐真人当年所开,道德宗群道虽参不透妙隐所修道法,但看在当日天有飞升预兆,也能略知妙隐道行,就将这些石阶留了下来。

纪若尘足下无声,悄然行来,步上了石阶。就在足尖触到石阶的刹那,他忽然停了下来。

夜风如刃。

纪若尘双眼微眯,迎着扑面而来的寒风嗅了嗅,淡然道:“出来吧,难道还要跟我下山不成?”

本是空无一物的夜空中泛起数团青蒙蒙的光华,那是仙物四方甲被真元催动时所发的光芒。既然四方甲现身,那来的自然就是姬冰仙了。果然青光后浮现出姬冰仙那若冰雕的容颜,一双透着蓝芒的眼眸盯着纪若尘,道:“你道行进境果然迅速,居然可以察觉我的行踪,堪堪可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