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49我来自未来-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强走后,孟思思捏着手里的芬必得仔细的看着,这锡箔上一个个胶质的透明气泡里,装着一个个胶囊,里面这药就是芬必得吧?橙红橙红的,煞是好看,胶囊上面还写着tèbié小的英文单词,天知道是怎么印刷上去的。孟思思小声地拼着:“f~e~n~b~i~d。”
    “原来这药还真的是叫芬必得啊!”
    这气泡胶板背面的银色锡箔上写着中美史克,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还写着成人每次一粒,每天两次,这一定是高级的药品吧?自己这辈子都没见过这样的药!这下面还写着exp:20141227,什么意思?编号吧?孟思思不太在意。
    那黄连素倒是很普通的装在一个玻璃瓶中,但是这在五十年代,也是不便宜的药,这么一瓶一瓶的给,实在是奢侈的很。
    孟思思坐在那里,此时她简直要疯了,忙着在脑子里面胡思乱想:
    “小强莫不是管医药的?上次一起看春晚的于凤不就是个医生么?我该怎么办?国家总理为什么要见小强?他居然是这么大的官?明天我是不是要去接头?…………”

第一百八十一回 列车生活

    “小强你来了!”
    总理看见被秘书领进来的小强,显得非常高兴。他从自己的办公桌后站了起来,亲热的走过来招呼小强坐到沙发上。
    小强见总理虽然笑盈盈的,但却似乎又憔悴了许多。
    总理叫小强过来的目的是为了小强下午刚刚交上去的报告。事实上,只要是小强的报告,一律都是加急的绝密文件,只是小强自己不知道而已,只觉得机要科的效率实在是高。
    “小强,你的报告我已经看过了。你说现在手里的流动资金快没了,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资金问题。我看你报告里面写,目前采购资金只剩下一百多亿。我估计这一百多亿,用来给目前已采购的这些小钢铁,小炼油做些后续配套项目和采购,估计也就剩不下多少。上一次带去的蓝宝石,你找到买家了吗?”总理看着小强,表达了他的担心和关注。
    小强说:“蓝宝石我目前出手得比较缓慢,考虑到大规模出手会把市场的价格打压得过低,我吩咐公司细水长流的慢慢出货。考虑到下面可能会出现的资金紧张,我打算拿蓝宝石向银行抵押贷款,2011那边对于矿产品抵押贷款一向很爽快,还是不愁钱的。”
    总理又问道:“你上次跟我提过蓝宝石的加工,说这样可以提高附加值。你看这蓝宝石的加工能不能放在1950这里做?”
    小强回答道:“这样好是好,不过品种太烦琐,各种规格各种指标太烦琐,我觉得目前还是做原矿较好。”
    总理点点头说:“你考虑的很细,这样很好。不过目前国家缺钱缺的厉害,你前期引进的各种项目,目前都在建设期,距离产生效益还有不少时间,我看你还是尽快用蓝宝石抵押贷款吧。”
    总理继续道:“另外我这里有个各个部委提交的急需解决的各种设备清单,你看一下,接下来的采购你要重点注意这些方面。”
    总理顿了一顿,为难的说:“我粗略的看了一下,这里面最迫切的需求主要是集中在船舶工业上。国内的造船行业目前水平很低。别说造军舰了,连修军舰都为难。491工程船舶工业组的专家反复的研究了你带来的军舰,一再表示很多地方对着图纸还是看不懂啊。”
    “我知道技术这东西只能一步步的吃透,目前急也急不得。但是国民党反动分子逃跑前,把浦海江南造船厂给破坏得非常严重,到目前都无法恢复原有的产能。目前三个船坞只修复了一个一万吨级的,一个两万吨和一个三万吨船坞都在紧急抢修中,而7个船台中五个被炸毁,其中包括我国唯一一个一万吨船台。
    目前国内大连造船厂的6000吨和8000吨船坞这两个船坞可以正常使用,不过大连造船厂只有三座4000吨以下船台,也就是只能造4000吨以下的船只。清岛造船厂和天津塘沽修船厂只剩了空壳,设备全部被国民党拆走运往台湾了。”
    说完这些,总理热切的看着小强道:
    “我希望你能够先把这几大造船厂急需的设备买回来。”
    小强一直全身贯注的听着,这时立刻道:“没问题,我回去就办。”
    每次看见小强,总理总是有很多问题,这次也不例外,两人一直聊到深夜。总理把接下来要做的工作细致的交待给小强。
    常凯申把自己豪华办公室里的灯全关了,静静的坐在黑暗中。他想要得到灵感,得到他的上帝的帮助,把他从现在的无助与愤怒中解救出来。
    舟山一战彻底摧毁了常凯申已经被绷的紧紧的神经,以至于接到战报后,他歇斯底里的发作起来,关上门,用拐杖把办公室里的两个花瓶砸的粉粉碎。
    “岛上可是有13万人啊!仅仅一上午就被共军一个师打掉两个军六万人!下午又被新登陆的两个师把全岛打了个遍!晚上八点不到,全岛13万部队死的死,降的降,据说共军下午登陆舟山的23军甚至根本没机会参战!”
    这样的丧师速度,只有在辽沈战役中,共军发起总攻时才出现过。可这是在海岛上啊!根据情报,共军登陆的先头部队只有一个65师一万多人,可就这65师,简直是吃了枪药一般,居然用三个团横扫了19和67两个军六万人!”
    常凯申不敢去想象那是什么样的景象,但是又不由得他不去想象那是怎样的景象。越想越是害怕。
    “难道天要亡我!”
    他又想到石觉搭乘的c47运输机勉强起飞后就被供军击落,石觉落入大海尸骨无存。而第一舰队司令马纪壮带着第一舰队全军覆没。这海陆空全线崩溃的局面令常凯申恐惧的有种想要哭的感觉。
    “空中优势荡然无存!海上封锁战略也成了笑话!陆军……老子对陆军早就不抱希望了!娘个西皮!都是饭桶!都是饭桶!”
    常凯申在黑暗中恨恨的向地板用力啐了一口痰,似乎这能给自己带来些勇气。
    “看来现在只有靠美国人了,等到美国的喷射机来了,台湾就能守住。至不济,也能保护我眷属撤退日本。”老蒋绝望的想。
    他缓缓的伸手拉开台灯,那一刹那刺眼的明亮叫他突然有种晕眩的感觉。
    “老了,真的老了……”常凯申颓然的闭上眼。
    闭目定神思索片刻,常凯申从桌上抽出一本信纸,开始硬着头皮写起一份份总统口谕:
    “……舟山大战,我陆海空军英勇无畏,终因寡不敌众,陷于共匪……
    ……追授石觉陆军上将衔,青天白日勋章一枚,追授马纪壮海军中将衔,青天白日勋章一枚……
    ……海军整合,势在必行……我中华民国海军作战舰艇一应编入台湾岛守备舰队,令李连樨晋升海军中将,任台湾岛守备舰队司令……”
    一份份总统口谕写完,老蒋瘫软的靠向后面的椅背,连叫秘书收文件拟定正式文稿的力气似乎都没了……
    苏联的大地上,两台巨大的黑色蒸汽火车头吐着白烟呜呜的一路向西疾驰着。列车中的暖气似乎在冰雪严寒中屈服了,时不时的出问题,以至于车后挂着的那些客车车厢上的玻璃,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冰天雪地中,已经全都结上了晶莹的窗花,车内温度已经几乎接近零度。
    这两列列车上的乘客是毕业于1949的2。1万名大学生中的500个,6。1万高中生中的800个。
    “苏联好冷啊!”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梅雪感慨道。
    边上她的同学胡心萍伸了个懒腰,苦着脸说:“两个星期了,除了换轮子那次在车站呆了半天,我就没下过地。现在我整个人都要生锈了。”
    坐在她两对面的郑海闻言也放下手中的书,笑道:“这一路可真像是去西天取经啊,艰苦漫长,就是不知道,你两谁是二师兄谁是大师兄。”
    梅雪闻言掩面扑哧一笑,笑过后放下掩住脸庞的手骂道:“见你的鬼,你才是二师兄呢!告诉你,我可坚定着呢。到了东德,我就改学工科,为国家将来的建设多出一把力。我高中时数学成绩可是一直很不错的。”
    梳着大辫子的胡心萍大眼睛一转道:“大师兄二师兄都别争了,师父不就在那坐着呢吗?”说着,胡心萍指了指郑海边上坐着的崔国栋。
    三人说了这半天,崔国栋却仍然一动不动的看着书,完全不知道身边的事情,整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胡心萍看看崔国栋,感觉自愧不如,摇了摇头说道:“师妹我要去后车厢做个体操再继续看书,不然的话呀,我这胳膊腿可就真的锈上了。”
    说着,胡心萍疲乏的站起身走向列车后的货车车厢。
    来到这被开辟为运动区的货车车厢中,胡心萍看着拥挤在这里做操压腿的高中生们叹了口气。
    “唉,连个做操的地方都这么挤……”
    梅雪也从车厢里跟了过来,见状小声附耳胡心萍道:“干脆我们去梳洗车厢,做个操,顺便把你的辫子梳一下,我告诉你,都有味了呢。”
    胡心萍闻言几乎要哭了出来,连声道:“快走快走。”
    郑海见两个女生离开,用手推了一把身边的崔国栋道:“老崔,老崔,别看了,你说说,这还有多久才能到列宁格勒啊?”
    崔国栋被推出了德语的世界后,愣了愣神,反应过来道:“成老师不是说了吗,还有5天就能到。你别急,看看书,睡睡觉,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郑海烦躁的抱怨道:“我宁愿参军上战场和鬼子拼刺刀,也不愿意继续这么窝着了,我浑身都难受死了,骨头一根根全都是酸的,一掰就能掰碎了你信不信?在这么下去,我怕是要先牺牲在路上了。”
    崔国栋笑道:“放心,有药箱在呢,你死不了。”
    郑海闻言也笑了,悄声道:“老崔,我可听说,三号车厢有个小子,裤裆都坐的烂了,被成老师拉去厨房单独洗屁股擦药水了。”
    崔国栋呵呵一笑道:“这也是没办法,车上条件艰苦,要是自己再不注意点,每天去洗漱间擦洗一下,保不准大家都要出痦疮。”
    “是啊。”郑海一边叹气回答,一边靠在车窗前,用手擦去玻璃上的冰花。望着那漫山遍野白雪茫茫的天地开始发呆。
    这时的东德已经开始为了迎接中国学生的到来在做着准备工作,每一个接收中国学生的家庭都已经被确定了下来。按照政策,每个学生的到来能够给这家人带来一份额外的口粮,但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愿意为了一份口粮而增加一个陌生的成员,最后还是东德共产党员们勇敢的挑起了大梁,每家踊跃报名。
    东德主席乌布里希同志告诉教育部长弗兰萨女士,这些年轻人是中德之间友谊的种子,未来中德之间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而且中国为了他们付出了很高的学费。要知道东德此时虽然困难,但是学生的学费全部是国家补贴的,尤其是大学生,只要交纳书本费而已。
    中国的同志当初在协商时表示,愿意用粮食折算,缴纳全额学费,而且另外每年再向东德提供五千吨免费大米作为留学生的伙食费。这就让此刻粮食短缺的乌布里希没法拒绝这样的请求,毕竟在乌布里希看来,学校里的老师一个班带二十人也是带,带三十人也是带,没啥太大的区别。而五千吨大米显然是中国学生吃不完的……

第一百八十二回 抵押蓝宝石
   
    抵押蓝宝石小强这次照例,没在1950呆多久就回到了2011,毕竟他手头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
    这次回来,小强又带回了十吨蓝宝石,和上次带回的加在一起,小强已经储备了20吨高品质蓝宝石了,如果就这样贸然出手,绝对能把世界蓝宝石价格砸成白菜价。
    回到公司之后,小强叫周兰联系了各家银行,将蓝宝石原矿分别进行抵押。国家开发银行承接了其中的大头,独自吃进10吨抵押蓝宝石矿石,付出了400亿贷款,五矿发展银行吃进5吨的抵押,给了小强200亿贷款,剩下5吨矿石分别抵押给了其余银行,换来了200亿贷款。
    手头有了这800亿的新增贷款,小强的心思又活络起来。
    北都的物流基地在小强国际贸易公司的三亿投资之下,已经把租期续到了10年后,总面积从当初的15万平米约225亩扩大到了350亩近24万平米,新的签约仪式闹的动静很大,在区长的极力要求下,小强只得出席了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
    对于区长来说,这个物流园区只是一个之前出租率仅有25%的新规划物流园区罢了,是个配套设施完全还没跟上的一片荒地,之前小强国际贸易公司的毅然租用,让原来的项目投资方海宏投资发展集团松了一口气。
    而现在小强国际贸易公司更是毅然接过盘子,愿意用3亿元全盘接下这个物流园区项目,更是让海宏投资发展集团感觉有利可图,毕竟这片园区太过偏远,比起北都其他的物流园区竞争力显得很低,而这用地规划还不允许更改。现在能够在项目尚未完成就获利出局,海宏投资发展集团也感觉这是一笔很不错的买卖。
    彻底拿下了物流园区的开发权和经营权后,小强命令公司对库区进行规划,号称要全面自动化无人化管理,首先就是建设全封闭式库区。
    把仓库建设剩下的事情交代给公司之后,小强开始大量的采购适合1950的轻工业品。这说白了也很简单,除了各种零碎的小商品外,主要就是布匹!
    新中国的纺织工业完全没有化纤的存在,而由于原棉的匮乏,国内的纺织厂开工率甚至达不到40%。要知道,1949年全国棉花总产量不到45万吨,还不到2010年660多万吨产量的零头,更何况这年头的新中国没有化纤工业!织布就靠棉花!而现代社会的化纤产量可是棉花产量的百倍!可以想见当时的棉布有多精贵!
    而美帝的封锁、禁运,导致1950原料资源严重缺乏的局面难以用贸易来改善。
    当时市场上的布匹成本是如此之高,政府为了抑制需求与供给之间巨大的落差,在1954年只得推行布票制度。
    而由于种种困难,这个情况到了60年代也没缓解,随着人口的增加,即使是在浦海,每人每年也只有两尺六的布票,一家四口人的布票凑在一起,勉强够缝制一套成人的衣服。
    除非化纤工业高度发达,不然这个情况是根本解决不了的,谁也不能凭空变出棉花来。
    从价格上说,布票年代做一件衬衫,除了有充足的布票保证你有买的资格外,还要有钱买才行。小小一件衬衫需要的布料价格大约为2到3元,这是一个普通工人30元工资的十分之一。
    后来到了中日建交,我国从日本进口了及其稀罕的尿素!而尿素袋子都是化纤的,上面浓浓的尿臊味洗都洗不掉。就那样,还是人人争相抢夺一个尿素袋子做汗衫或者裤衩,裤裆里写着“含氮26%”,两个屁股蛋上印着“日本产”和“尿素”。在那时候,一个人一辈子可能只穿过两三条裤衩。缝缝补补的,这两三条裤衩就伴随自己从成年到入土的一生了。
    而2011的化纤布料,幅宽1。5米,每米价格最低的才一块多钱。颜色图样各不相同,种类繁多的让人能看晕过去。小强赶紧安排公司采购,只说是出口非洲,要价廉物美的。各种料子和颜色都要来点。全棉印花,毛纺、雪纺、麻纺、针织、各种涤纶、腈纶、锦纶化纤也都要……轻工业品采购预计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小强的常规采购,因此小强长了个心眼,把一年的采购量分成每月采购,同时命令公司开始收购纺织厂。
    毕竟,从自己的厂子里采购要比从市场上批发来的省钱。等到几年后1950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了,这些厂子的机器还能转移到1950去。
    小强同时还批准了纺织工业采购小组的规划,对于自捻纺纱、喷气织机、剑杆织机、圆网印花、转移印花等新型纺织印染工艺技术和设备进行了采购。考虑到很多机器太先进,自动化程度太高,以至于小强的采购束手束脚。
    这也没办法,只能等到1950方面在自动化技术上有了突破之后再进行大量的设备采购了。目前还是先把注意力集中在纺织机械技术图纸资料的购买上,先把技术对着样品吃透了再说。
    纺织工业采购组这次还着力推荐了郝建秀工作法。这是新中国的纺织工人郝建秀独创的工作方法,经纺织工业部大力推广后成为国内纺织工业的标准操作法。可以大大降低纺织厂出皮辊花率,增加产量减少浪费。
    其他来自中国多年纺织工业积淀的工作法还有青岛第二棉纺织厂的郭克忠创造出的“扫车工作法”,可以减少断头,提高质量;青岛第一棉纺织厂谭秀香创造的“接头巡回操作法”、“摇纱操作法”,可以消灭吊扣纱和肚纱、网纱;青岛第四棉纺织厂刘玉美、于花泽创造的“捻线值车操作法”,因断头少、油纱少而闻名;青岛第六棉纺织厂杨坡兰创造的“穿扣法”、青岛第四棉纺织厂言国权发明的“自紧结”,减少断头30%;他们发明的“股线不上胶工作法”曾经一年就为国家节约资金6万余元、粮食3万多斤、猪油1000多斤。
    小强觉得,有了这些新中国几代纺织工人的心血结晶,一定能在现有基础上大大提高纺织工业的技术水平。毕竟,只有掌握先进生产手段的工人,才是工业系统中最宝贵的财富。
    既然石油工业已经在开展大会战了,小强当然要引进化纤工业了,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到七十年代才能够大规模生产化纤原料。
    整整30亿的投资,产量两百万吨的大型化纤厂的设备被小强拍板引进了。小强准备等这个厂投产后,再进行大规模的化纤厂引进,那时候有了消化吸收的基础,就能大批量上项目了。
    历史上,从1975年开始,我国的大规模石油化纤项目开始一个个投产后,纺织品出口一直是我国出口大头,一般都在20%到23%之间。
    这下可以预见到,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创汇之路将提早到来。
    周兰坐在小强的办公室里,她今天穿着件淡紫色呢子套装,神态安详沉着。
    周兰热切的建议小强道:“曹总,现在公司员工已经超过两百人了,这还没算下面的保安公司呢,照着这个速度下去咱们是不是还要再租个楼层啊?”
    小强闻言一惊,原来最近公司扩张的这么厉害,正式员工都破二百了啊。
    “行啊,你问问金泰翔达,楼里还有没有地方,最好能在楼上或者楼下连着的,咱们先租下来,我看公司以后员工会越来越多,那些大的贸易公司三五千人都很平常的嘛。”
    周兰点头道:“我们公司麻雀虽小,可是涵盖面广啊,以后一定能不输给那些国际贸易公司。”
    小强笑道:“那还要你多多努力啊,市场部那里要继续多抓抓紧,他们提出的企划要尽量支持,争取早日做到不依赖我个人的非洲客户,形成新的盈利模式。上次乐凯收购案后,我们算是和航天科工集团搭上线了,这家集团是个庞然大物,产学研一体的超级机构,下属580多家企业和事业单位,我觉得要努力争取他们,先代理他们一些产品,争取和他们建立起合作关系。”
    周兰认真的点点头道:“我会多接触他们,尽量和他们形成合作。”
    接下来,小强和周兰商量布置了一下公司的业务之后,周兰便起身离开,今天公司还有个招聘会,周兰要继续招募新员工扩充公司。
    而小强则开始忙着按照总理的指示,进行船舶工业的建设采购工作。幸好前期未雨绸缪的成立了船舶工业企划组,现在终于是用得上他们的时候了。
    从金融危机开始,世界造船行业就进入了低迷期,各国船厂的开工一直处于吃不饱的状态。造船机械行业自然也受到冲击。船舶工业组在这时候出手,可谓正当其时。
    2011的工业品价格实在是便宜,小强把总理需要的设备采购齐全,只花了三千多万。
    1950年看着觉得了不得的门式起重机的价格在2011只要九十万就能买到。搭配上各种起重缆绳和葫芦,最高起重可达80吨,对于制造一般的万吨轮足够了。
    而制造各种船台的设备和资料也便宜的很,小强采购的毫不费力。
    这低廉的花费让小强觉得枉费了总理的一番重托。
    海洋是富饶的,但是对于一个缺乏远洋渔船的国家来说,海洋的富饶又是这般遥不可及。
    小强打听了一下远洋渔轮的价格,千吨级远洋渔轮的价格一般在1000万左右,船上各种设备一应俱全,制冰冷藏储存一条龙。
    想着能用渔获填补一下1950年看不见肉的菜篮子,小强一举订购了500条千吨级现代化远洋渔船,这下可把那些等米下锅的小船厂高兴坏了,收到实打实的定金之后,各个船厂表示立即全力开工,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而有现货的千吨级远洋渔船只搞到31条,小强吩咐全国的各家供货方先把这些渔船集中到几个造船厂家提供的码头上。剩下的469条则只有等待这些造船厂的进度了。
    1950的渔业捕捞,全国只有40万吨的渔获,而2010则高达5000万吨,一百多倍的差距就从这些千吨级海鱼杀手开始吧!
    考虑到小强的订单数额巨大,各家船厂表示愿意用成本价为船上配置渔网等各种设备,同时还保证绝对质量可靠。
    小强明确告知厂家,这些渔船是为非洲客户定制的,为了不必要的麻烦,必须连操作光盘也一并提供。各个船厂表示了理解,并且同意为各家的船只提供操作视频。尽管这玩意实在没啥技术含量,但小强还是觉得最好是有备无患。

第一百八十三回 蓝水的梦
    造船行业要想提升水平,不造军舰是不行的,民船再怎么造的多,,军舰该造不好还是造不好的。小强于是再次联系了国防部。
    袁克敌接到小强电话时正在某研究所开会,一听说小强要买军舰,心里都开了花,连会也顾不得开下去了,直接告急离场。
    小强在电话里说道:“我上回跟您说我还要再买军舰的,怎么样,没骗您吧。”
    “呵呵,小强啊,我们也做了好几回大买卖了,我信得过你,你赶紧来吧,我这里有好茶叶,我等着你啊。”
    袁将军一边说一边乐,挂了电话后立即吩咐李慕白:“慕白,给我在竹园饭店定一个包厢,今天咱们有贵客。”
    李慕白纳闷的问道:“谁这么大面子,让您老人家这么高兴?”
    袁克敌眯着眼睛对李慕白笑道:“你说呢?”
    李慕白突然一下醒悟过来,最近能让袁克敌笑的如此春光灿烂的,一定是曹小强那个狗大户。要知道,最近只要提起曹小强,袁克敌就笑的合不拢嘴。
    之前的军售成功达成后,袁克敌和李慕白为首的军售部在春节后都得到了军委的通报表扬,李慕白还记了个三等功。
    要不是军部上面觉得这事还刚开始,按照下面各个军区和军工厂的意见,说不定袁克敌的位置也要动一动的。
    “狗大户又要来采购!?”
    李慕白嗓门高了起来,脸上泛起了潮红,显得有些激动。
    国方部军售组之前和小强累计达成的武器采购金额已经是达到了天文数字的292亿了,这相当于40多亿美金啊!他一个人的采购金额就是国家2009年16亿美金的武器出口总额的翻翻还多十亿。现在上面对于小强的态度更是清晰的不得了,暗中24小时全方位监控保护,但是没有军委的最高指示,谁也不许动他!传闻某大将已经在内部会议上赤裸裸的说“别说到现在没查出问题,就是有问题,也要先放着!”
    凡此种种,已经给小强套上了一层无敌光环。现在四总部里已经是无人不晓,有这么个狗大户的存在。情报来源及其准确的总装,甚至很迫切的提出,要李慕白用个人关系,主动联系对方安排一下未来的销售计划,只是这计划未免有点吃相难看,被上面给否了。
    小强轻车熟路的来到国方部,在大门口就被李慕白派出的秘书接到了。
    在国方部小会议室坐定之后,小强喝着袁克敌说的好茶,笑道:“袁将军没骗我,真是好茶,很香啊。”
    袁克敌把脸一板,认真的道:“小李,把我办公室抽屉里另一包猴魁给拿来。”
    小强诧异,心道:“这不会是给我的吧。”
    等李慕白把茶叶拿过来,袁克敌爽快的道:“人家送我一盒,里面一共就两包,这包没开封,你拿去喝。”
    小强没想到这茶叶真的是给自己的,慌忙连声道谢收下了。心说袁克敌高明,上来就打心理战啊。
    眯了口香喷喷的太平猴魁,小强咳嗽了一下,正准备说话,只见袁克敌和李慕白都笑吟吟的盯着自己看,可是那表情实在太亲切了,像是在看一顿诱人的美食,这叫小强有点心里发毛。
    可是话到口边总不能咽下去吧?更何况自己来不就是为了买东西吗,不说话怎么买呢?
    小强一边在心里狠狠地腹谤了一下这两位的吃相,一边调整了一下说话方式,道:
    “袁将军,我们之前的合作很顺利,这次我觉得是考验我们友谊的时刻了。咱们也是老熟人了,关系铁铁的,我也就不遮着掩着了。
    上次吧,您老人家卖给我的西宁号实在是个坑,6。8亿人民币啊!我拿回去一条再过五年就得退役的战舰,害得我被客户骂的半死啊!好容易挣点钱,全贴在这西宁号上了。”
    说罢小强重重的叹了口气,瞅着袁克敌什么反应。
    袁克敌心里骂道:“老子卖给你的歼五歼六都是白菜价,你丫指不定黑了人多少钱呢,现在还来哭穷,要是真那么烂,你丫上次买手榴弹时怎么不说。”
    袁克敌心里虽然在腹谤,可脸上却笑的更加亲切了:“这个价格是国际通行的嘛,我不是还给你折扣了嘛?再说了,那条西宁号只要保养得当,再用三十年完全不成问题的。”
    袁克敌挤挤眼睛又道:“哎呀,区区一条小船,曹老板不必太认真。你这次要是能多买点旅大,我就给你贴心价。”
    小强看着袁克敌朝自己眉花眼笑的得意样子,心说您老人家还是省省吧,再用三十年?那不成了菲律宾海军么!
    小强道:“行,您给说说,这贴心价是什么价?”
    袁克敌装模作样的打开面前的公文夹,取出海军装备目录,假意看了起来,其实他心里门清。自从小强上次买过军舰,并且表示下次还要采购之后,他就把本就一清二楚的海军资料从头看了一遍,算了下拆除成本,武器折旧销毁和移装费用等等。他惊讶的发现,这6。8亿的售价居然是赚了6个亿!当时就把他笑的嘴都歪了,这等于是为海军换来了了六条崭新的022导弹艇啊。
    袁克敌翻看了一下海军装备目录,拖延了一下时间后道:“三条算你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