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49我来自未来-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国家力量的支持下,一个团的部队带着干粮开进了昌乐,战士们在老乡的带领下漫山遍野的找矿。
    昌乐县的这些蓝宝石将要提前三十年体现出它们的价值来了。
    历史上八十年代的时候,昌乐县在发现蓝宝石的市场价值之后,所有村民一哄而上大量的开采蓝宝石。那时候的昌乐成了亚洲乃至世界的蓝宝石批发市场,全世界的宝石商人慕名云集到这里收购这些一麻袋一麻袋的原石。
    这些用简陋的麻袋和蛇皮袋装着的蓝宝石矿石,被村民们用几十元甚至只有十几元的价格贱卖给前来收购蓝宝石矿石的商人。最著名的是当时有一个泰国的商人,收购了几十吨的昌乐蓝宝石原生矿石运回泰国国内。之后一直囤积着,就等着有朝一rì昌乐县的蓝宝石原生矿石矿石被采掘一空之后。他运回泰国储藏的这些原生矿石就能够以高价在市面上出售。
    直到十几年后,地表的原生蓝宝石矿被采掘一空,昌乐人才明白自己犯了多么愚蠢的错误。于是当地人开始在政府的指导下成立蓝宝石采掘与销售的规范,但是这时昌乐的蓝宝石采掘已经从不费什么力气和成本的地表采集,变成了开矿挖洞似的向着地下的火山岩层深掘。
    为什么人类每一次都要在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之后才能得到教训呢?
    毫无疑问,1950的部队目的明确,又有百姓的大力协助,所以效率相当的高。再加上当地出台政策,每斤原矿石都可以换购一斤大米。这个政策大大刺激了不富裕的山民们,大家蜂拥而出,漫山遍野,满坑满谷的找寻着蓝宝石原生矿石。于是仅仅花了没多久,采集到的蓝宝石原生矿石就已经达到了十多吨之多。
    这蓝宝石原生矿石因为能够换大米,昌乐人就形象的给了它一个名称“蓝米石”。
    “大婶子,你家这回换了多少米?”
    那穿着补丁缀补丁的破袄的大婶腼腆的笑着,回答她的邻居:“俺运气不好,走了三十多里,才摸鼓了几百个蓝米石。到部队那里秤下来才七十几斤。”
    话虽这样说,可是这腼腆的农家大婶已经是满脸的笑容,嘴都合不拢了,连旧社会在她脸上留下的皱纹都舒展开来,流淌着笑意。
    七十几斤大米啊!这可是大米,不是山里人吃的秫秸秸,不是诱人的高粱面,也不是香碰碰黄噔噔的小米,而是珍珠一般晶莹透亮的大米。这对于沂蒙山老区的山里人来说,简直就是梦一般的不真实。
    难怪这大婶笑的这样美这样甜。
    大婶的邻居这位大姐呵呵笑着说,大嫂子你眼神还真不错,我家里的那口子这些日子没黑没白的拿着个锄头到处翻石头窝窝找蓝米石,也换了七十来斤米。
    大婶笑着说:“俺不翻石头窝窝,俺就去山里摸鼓,俺当年给地主放羊时,见天的在山里见到这蓝米石,那时候哪知道政府要哩,不然俺早吃上大米了。”
    “以前旧社会政府那管这些啊,这是共产党来了,才有的好买卖,要是换了过去,还不得拿咱们庄户人家当牛马去捡石头背石头啊,大米是想也别想。”
    大婶醒悟道:“正是这个理呢,你看我都老糊涂了。”
    …………当地人辨别石头的办法很简单,用石头砸开了,看见蓝就知道是不是。而这些地表的经过上万年风吹日晒的原生矿石基本上都不需要这么费劲,常年的风化,导致大部分石头已经剥落了外壳,露出了里面的坚硬华美。
    这些个原生矿石仅仅被运到北都的就已经有了十吨之多,而且都是品位非常之好的原石,个个都已经露了蓝。山里人朴实,不会用假石头骗部队,在他们看来,用蓝米石换大米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谁要是坑蒙拐骗,那才叫天理不容呢。别说部队不答应,沂蒙山人自己也不答应。
    曹小强知道在2011每克拉普通未切割蓝宝石的价格,根据品相不同在三百到一千不等。而品相好纯度高干净透彻的顶级蓝宝石,每克拉价值已经超过了五万人民币,甚至更高。
    小强看着这两卡车十吨蓝宝石原生矿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些蓝宝石都是地面的原生矿石,纯净度高的令人发指,有些干脆就以经是以整个的蓝宝石的原始面貌展露在他的眼前,晶晶莹,深深蓝。
    如果说从火山岩中开采的蓝宝石的宝石与废石渣的比例是1:300到1:1000的话,那么这些原生矿石几乎可以把这个比例倒过来,超过九成都是宝石。好多沂蒙山老区人民淳朴到自己用石头敲去了蓝米石的外壳,觉得这样才公道。不能白白占了国家便宜。
    按照,一克等于5克拉来计算这些蓝宝石的价值,粗略的全部按照最低价估计,在2011年,这些宝石的市场价格就将超过一千五百亿人民币。
    小强把自己的认识大约摸的向李部长转达了一下,李部长甚至吃惊的愣住了。小强为了缓解李部长的情绪,又进一步的解释道:
    “这些原石目前还没有经过打磨加工,也许我的估价过高了些,但是考虑到其中会有特别高价值的特级蓝宝石,所以值个一两千亿是没有问题的。
    李部长缓过神来,两眼在黑框近视眼镜片后面睁得大大的对小强说道:“好家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行了,你办事我放心,这里我就交给你了。”
    小强问道:“部长,你还有什么指示吗?”
    李部长想了一想,笑着说道:“你给魏国许齐山他们弄的那个电动剃须刀挺好的,这次回来给我带一个,我给你钱。”
    这一下把小强给臊了一个大红脸,他结结巴巴的道:“原来你老人家知道这个事情了啊,您放心,我一定给你带一个最好的,保证是最好的,算是我孝敬您老人家的。”
    听小强说完李部长就哈哈大笑起来:“你可不能偏心啊!给我带一个和他们一模一样的就行了。”
    小强红着脸点点头,傻笑着走向了运载着蓝宝石矿石的两辆大卡车。
    启动血祭之后,小强回到了2011。
    回到公司处理完一应事宜之后,曹小强开始着手卖出手里的蓝宝石。因为量实在太大了,曹小强觉得干脆成立一家矿产公司,经营高级宝石的买卖。和周兰一商量,觉得周兰提出的收购一家小型矿产公司更加可行,这样可以在短期内获得经营资质,拥有一定的人员储备和市场渠道,不用平地建高楼。小强采纳了她的建议,并且全权交给周兰负责此事。
    但是在这之前,先要把手里的蓝宝石给处理掉一部分。小强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么多的蓝宝石,如果一下子流进市场里,必然会造成宝石价格的短期扭曲。毫无疑问这会大大影响这一笔交易的利润。这也不是短期能办好的事情,小强索性都交给周兰一并的解决。

第一百四十六回 采购清单

    与此同时小强继续进行着他之前的采购。这次回来,小强的采购目录上又增加了很多急需的物资,主要是钢铁和水泥。1950那边的大兴土木搞建设已经是导致了工业物资的紧缺,中央已经几次发行货币了,再增发下去会造成通货膨胀,此时已经到了必须要输血的时候。
    从1950的61万吨,到1951的90万吨,再到1952的135万吨,新中国的钢产量三年里总量是286万吨。但是在鞍钢联合高炉建立完毕之前,大规模自产钢铁还是不现实的。小强决定,先采购300万吨钢铁,这一下把未来三年的钢产量总和都给超过了,投入国家建设后,可以大大缓解国家资金的困难,实现输血的目的。按照这时吨钢4500…4900的价格,小强安排的各型钢材采购与运输方案在经过公司研究后报上来了,总价值达到145亿之多,小强没眨一下眼睛就批准了,方案立刻被交给公司各个部门实施下去。
    300万吨钢铁啊,小强一想到祖国在这些硬通货的支持下,各路建设能够毫不迟滞,就充满了成就感。
    接着是水泥。1950那边对于水泥的急需也是嗷嗷叫,全国没有上规模的硅酸盐工业,全国的水泥总产量仅有66万吨,比起2011的20亿吨……只是万分之三啊,这点产能还不够2011建设一个完整的大规模小区。而我们的先辈们却要扣扣缩缩的用这些水泥精打细算的恢复建设整个满目疮痍的国家……小强计划对于各种标号和用途的水泥进行全面的采购,采购2000万吨水泥回去。按照平均大约300每吨的价格,大约花费60亿人民币。其中大量白象牌航空快干水泥,77元一包,拿来修野战机场是个神器。
    有了钢铁和水泥,1950的建设就有了保障,加上新中国人民的无比高涨的建设热情和渴望,全国的基础建设必然是能够真正的做到大干快上。
    各种施工设备的附加采购小强也没有拉下,又投入了25亿进行采购。
    下一步小强瞄准了一家目前刚刚宣布破产的企业,乐凯胶卷厂。这家企业曾经辉煌过,但是在数码大潮的冲击下,连美国柯达都死了,他如何能独活?
    按照目前周兰拿到的消息,航天科工集团正要收购这家企业进行重组,把企业的生产方向转向光学材料的生产开发,将以前的胶卷生产全面剔除,改为生产光学薄膜。
    小强的介入使得乐凯和航天科工都非常高兴,居然有人要把以前的胶片生产设备全部吃进?好,在商场上,机会不是年年都能遇上的,当你遇上时,记得千万别错过,对他好一点,温柔点抓住他,要记得,他是老天爷给的恩典啊。
    乐凯和航天科工很光棍的用1。2亿的价格把乐凯的全套胶片生产设备和几十年来的各种技术资料全部转让给了小强国际贸易集团,三方共同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重组成功,各取所需的三赢出现了,尽管乐凯和航天科工集团没看出来小强国际到底那里赢了,可是你丫做人要有良心,人家自己都说赢了,你不长眼的去点破就太不厚道了。于是两家坚持宣称,小强国际是大赢家,航天科工集团负责这次重组的感激的对小强表示,如果没有小强国际帮忙剥离这些不良资产,这次重组绝对不可能进行的这么快这么顺利。
    1950的新中国根本没有能力生产胶片,遇上特殊规格的胶片,连冲洗都成问题。新中国在1958年之前,所有战斗机上的摄像枪拍下的开火瞬间的记录照片都是要送到苏联冲洗的,拿回来之后才能知道敌机是否被本机的这次开火击中,才能统计确切的战果。
    乐凯的生产设备非常全面,全自动化的胶片生产线可一在调整之后,生产任意规格的胶片,从照相机的普通胶卷到电影机用的电影胶片无所不包。乐凯的冲洗设备的产量放到1950年,就是冲洗全世界所有电影公司的胶片都绰绰有余。这家公司还有着大量胶片时代的专利技术,在数码化的2011这些技术确实是鸡肋,但是在1950,乐凯的这些浩瀚的胶片技术储备简直就是个大金矿。这也是小强毫不犹豫拿下这个“不良资产”的原因。
    新中国的铁路同样是个老大难,这也是小强急需解决的问题,全国铁路线只有两万多公里,其中能够通车的又只有一万多公里,还大量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西南仅仅占了百分之五不到一点。
    小强直接找了铁道部,因为目前国内用的是120吨重载钢轨,1950用的是40吨轻载钢轨,2011的报废钢轨拿去1950等于是比新钢轨更优质的材料,这些旧轨道卖得还十分便宜,基本和废钢材一个价,铁道部的废旧物资中心听说小强要把他们的旧钢轨包圆了,以为是收废钢的,没搭理他,毕竟谁家都有专业的出货渠道。可是一看小强国际贸易的报价,比目前的收货商高出两成,这就不能不心动了。中国的铁路年运载量特别大,每年报废钢轨数量惊人,一年下来,需要更换的报废钢轨里程就达2000多公里。这些要是能提价两成卖出去,一屁股债的铁道部还不得笑的满地打滚。
    经过跳跃式审批和复核,小强贸易公司的三年包销合同被批准了,同时被批准的还有小强关于报废旧混凝土枕木的三年包销合同。
    有了价廉物美的优质旧钢轨和旧枕木,小强借着和铁道部刚刚建立的关系,又打起了机头的主意,动车就别指望了,电力也不可能,内燃暂时没这么多油料,还是先搞点蒸汽机头。1950缺这个缺的要死,新中国从苏联仅仅一种“友好型”货物蒸汽机头就进口了1000辆之多。
    问题是2011的铁道部根本没有蒸汽机头可卖了,早就停产的玩意,那里给你找新的。全国只有剩下几百台可以淘,一些在矿山和大型工厂里拉货,其他的基本都集中在集宁铁路局,当旅游观光车辆用,就那还没多少台能开得,工况很差。
    还有就是各个铁路中集站里有一些以前用来调车现在停用了的机头,这些蒸汽机头的工况还行,有定期保养,随时随地可以上路。
    这样算下来,总体来说,旧的那些机头已经和报废状态一样,根本不能用了,只能进博物馆或者废品站。
    小强没辙了,只得花了200万资料费,找铁道部买来所有蒸汽机车的图纸和技术资料。小强觉得其实这收费和诈骗差不多,只当是求个资料的权威性了。
    小强觉得,蒸汽机车没啥技术难度可言,找齐了材料,农民伯伯就能给你焊一个出来。你只要有高压水管和锅炉,外加翻沙铸造的汽缸和活塞,还有车轮、车轴和转向架是有点难度的东东,没有苏联援建的车轮厂之前,新中国生产不了。
    1950的新中国好在还有那么些个剩下的机车厂,像是唐山机车车辆厂,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北都二七机车工厂,哈尔滨车辆厂,齐齐哈尔车辆厂,沈阳车辆厂等等。
    不过这些厂的毛病都在于善于维修,不善于制造,尤其是没啥核心部件的生产技术,不然也不会从苏联花钱引进各种关键部件的生产厂了。
    小强和公司研究决定,暂时先从2011引进高压锅炉钢板,回去焊接成机头锅炉,购买2011的活塞、气缸、轮对、转向架,然后购买尽可能多的铁路淘汰的旧车底回去用。
    铁道部见小强这个架势,明显是穷疯了,好在狗大户有钱,于是便张罗着把各个路局的废品和废机头一股脑的晒给了小强,比废钢价格高两成,这已经让铁道部感到很满足了,毕竟从市场价格来说,这些卖出去就是废钢价。
    小强估摸着,这些采购的物质足够焊接和拼凑出300多个蒸汽机头了。那就先让1950的车厂们适应起来,先装配着再说,等油料问题解决之后,今后直接上内燃机头生产线。
    毕竟蒸汽机头不是长久之计,生产线啥的就不必像历史上那样专门搞了,还搞了好多条……要知道这玩意每隔300到500公里就要加水,还要是软水。动力效率只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七,和动力效率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内燃机头相比,大大不如。
    最近周兰还给小强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兰州手扶拖拉机厂库存很大,老款单缸手扶拖拉机机头存了一万多台,愿意用原市场价的一半,一千二一台打包出售,去年一条生产线卖给温州人,只要了20万。周兰和他们谈妥了,全厂设备带挤压库存一股脑打包全收,3000万人民币。
    小强又采购了两千辆海南金鹿集团生产的四驱拖拉机,这玩意你说是拖拉机,他有个卡车斗,你说是卡车,明明就是拖拉机的改装版,这车型远销海外,在东南亚和南美的热带雨林种植园中跑的欢的很,泥泞崎岖全不怕,因为人家根本就不需要有路,整个一超级耐操全地形运输车。用来做朝战的前线物资运输再合适不过了,这车五万多一辆,小强觉得这一个多亿花的值。
    但是为了油料在朝鲜零下四十度的低温环境里不上冻,车辆能够低温启动,小强又让海南金鹿集团帮忙改造了一下启动系统和换装了耐低温电瓶。
    低温下的油料冻结问题是个坎,不得已,小强另外又采购了3000辆的油料运输油罐车,装满了耐低温柴油和汽油。1950的水平,给他添加剂他也配不好这特殊油料,只能买现成的。化工这玩意不是简单的一加一。普通油加添加剂就耐低温,那是异想天开,这中间还需要处理过程。
    这下又是五个亿。

第一百四十七回 十二万守军
    目前小强国际贸易公司已经在商界小有名气,人人都知道他们是一家背景雄厚,据传有着海外狗大户背景的国家级代言人级别的贸易公司。投资界人士几次提出来公司调研考察,都被小强一口回绝了,小强告诉周兰,树大招风是不假,可是能不出名,最好还是不要出名。
    公司里现在的业务明显繁忙起来,随着大量的采购的进行,以及为了确定计划书而进行的企业调研,使得公司里每一个人手头都有干不完的活。小强自己也没闲着,现在正在审看小炼油设备的资料。
    1950已经获得了大量的运输车辆和飞机,可以说,这些都是喝油不眨眼的怪物。全国上下那17万吨的炼油能力实在不够用,在小强看来,一旦国家出现紧急状况,全国的油料供应时刻面临着崩溃的危险。
    小强在回来之前,被陈玉总理带去参加了政务院的一次计划经济委员会的生产建设协调会议,在会上了解到,自己头前带去的300万吨炼油厂设备要投产还需今年下半年,要达到设计产能起码是明年的事情了。这实在是令人煎熬的等待,这样啥时候能达到2011的接近6亿吨的炼油能力啊。
    小强回来之后想来想去,不由得心虚的选择了公司化工部推荐的小炼油项目。
    小炼油的名声不好听,原因是不言而喻的,可是投资少见效快,国内目前年加工40万吨以下的小炼油目前处于被淘汰的境地,小强咬咬牙,先搞些小炼油设备过去。
    这些设备每套年处理能力5万吨到10万吨,几套联合运行起来就是一个小炼油厂,建立一个年处理40万吨的小炼油厂花费在一千万以上,调试完成到出油三个月不到,动作快技术熟练的企业一个月就能开始投入生产。如果只是单纯的采购设备,那就只需500万上下,采购旧设备,那更是便宜。
    小强咬咬牙:“青山绿水啊,对不住了,不过别担心,这玩意怎么着也比二战时期的美国大行其道的1万吨左右小炼油干净。这年头在西欧,莱茵河绰号臭沟,小炼油贡献不小。”
    小强在采购小炼油时,没有忘记采购配套的环保设备,这样既能够得到小炼油建设快出油快的好处,又能最大限度减小污染,虽说运行能耗和油品质量比起大厂差了点,总算也让小强心理平衡了些。”
    “等到那个300万吨炼油厂投产之后,新中国有了大型石化项目的建设与运行经验,以后我全部采购大型炼油厂就是了。”小强安慰自己道。
    小强批准了总处理量一千万吨的小炼油设备的采购,按照这份计划,全部设备几乎都是从国内的淘汰产能中获得的二手设备,连上运输成本,价值7000万人民币。
    把计划书交给公司的化工项目组之后,小强回到办公室,开始审批小钢厂采购计划。
    这几乎是和小炼油一样的情况,小强捏着鼻子,指示钢铁项目组开始着手实施他们的收购计划,收购国内200万吨以下的所有淘汰产能5000万吨,把这些小钢厂的设备统统的运过去。
    好吧,烟尘和水污染啥的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小强还是希望尽量把伤害降到最低,他指示,对于原厂的治污设备,也要一并收购,目前来看,只能如此了。按照钢铁组的初步判断,这份收购总价达到1个亿,加上补充设备,估计要两亿人民币。
    钢铁组的计划书很详细,小强准备把他们的计划书作为标准在公司里普及一下。这份计划书详细的写明了,对于原厂设备在拆除之前,要先进行厂区的绘图与测量,拍照与录像,确保这些设备运到国外后能够按照原厂的布局方位用最高速度还原建设起来。小强很满意钢铁组的这个想法,他在计划书上写道:“这个办法好,全公司推广,钢铁组本月双薪奖励。”
    “5000万吨的炼钢能力,嗯。”小强把污染抛在脑后,目前国内钢铁行业所有淘汰产能基本都在这里了。一旦全部建设完毕,1950的钢铁产能将超过历史上1985年水平。达到苏联1957年的水平!美国1950年产能的一半!英法德日产能总和!
    “只是可惜了那青山绿水……”小强又一次感叹道。
    翻开一份新的计划书,小强自言自语道:“糖厂和盐厂的设备已经采购好了啊,真快……”
    按照这份报告,总价值7亿人民币的精炼糖厂设备已经洽谈完毕,这些设备可以建设10个糖厂,年产精炼白糖8万吨食用白糖70万吨,酒精16万吨。当然,和小强的其他采购一样,这里还包括了技术转让。
    这样的话,加上新中国原有的20万吨白糖产能,总产能突破了百万吨,全国每人每年可以供应两公斤白糖,这和2011人均年消耗12公斤白糖比起来还差了不少,但是2011大量的白糖用在饮料和食品行业,所以这个量倒是够用了。
    1950的白糖很稀罕,属于奢侈品,买上十斤白糖也就是5公斤,一个工人的工资就没了,既便如此,还是经常供应不上。中国不得不大量进口古巴等国的白糖。有了设备,中国的糖业基地将能够迅速建立,种植基地的建设,也将给农业带去丰厚收入。
    根据研究证明,吃甜食能够使人产生幸福感,小强希望,所有中国人都有甜蜜的感觉,能够每天幸福的生活。
    食用精盐厂的设备同样不可或缺,中国自古缺盐,即使到了新中国成立,盐产量还是不高,国产基本是粗盐,精盐生产能力几乎没有。即使是粗盐,国内很多贫困地区还是吃不到,只能靠打咸水井晒煮卤水的办法,吃那些含有大量杂质的不健康的棕盐黑盐。总价3亿的精盐生产设备先运过去,应该可以缓解一下压力。小强又签下了一份采购计划。
    接下来一份化工组的报告已经被小强放了很久了,数额实在是大,以至于小强不得不一再要求化工组把计划做得细些更细些,把各种技术资料和培训手册准备的更加充分翔实。这是一份价值40亿的三酸两碱工业设备的采购合同,学过化学的都知道,三酸两碱哪里都要用到,哪里都离不开,这是所有工业领域的基础保证。
    眼见得化工组把一份采购报告变得越来越厚,小强也开始头疼了,既然自己已经有些看不懂,那就差不多了。小强终于批了这份采购清单。
    ……
    1950这里,舟山群岛收复之战已经紧锣密鼓的准备开打了。这将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海陆空军的联合作战。
    舟山群岛此刻已经有国民党部队12万人了。当初老蒋被打残的13个师六万余残兵败将撤退到岛上时,被紧急编成了第七十五、八十七军的六个师,老蒋一看这哪够啊,于是调进整编的五十二军三个师,十九军两个师,把守备兵力增加到了11万人之多。等到解放军金门战役失利,老蒋大喜过望,又把参加金门战役的十九军另一个师调来舟山,这样,十九军的三个师也到齐了,舟山群岛上盘踞了老蒋的四个军12个师,12万多人的大军!
    在老蒋看来,世界局势不要三五年就变了,到时候反工大陆,舟山肯定是桥头堡啊,他这样想,也是这样说的,舟山防卫司令部司令石觉听他这样说,便也夸口说:“守上三五年不成问题。”
    可是如今,石觉觉得这很成问题。因为空中优势没了,国民党空军接二连三的连续惨败如今已经是传的沸沸扬扬,加上前次被轰炸沈家门港口的惨痛教训,已经把岛上守军吓得人心惶惶,什么时候起,这片天空已经不属于他们了呢?各个部队流传着这样的口头禅:“打下舟山,附送台湾。”
    石觉过完年后心里一直不安稳,正打算给老蒋再发个报告,请求增兵。
    在石觉看来,没了空中优势,防御就完全谈不上靠谱了,供军万一来个大轰炸,那要想守住,简直就是离谱了。
    协防舟山的第一舰队司令马纪壮也赞同他的看法。上次轰炸中,第一舰队损失惨重,出去的炮艇一个没回来,港口的舰艇被炸的稀里哗啦。虽然事后老蒋阴沉沉的啥都没说,可是他自己心里清楚,这要是再来一次,他就得以死报效党锅了。
    这次春节前的大轰炸惨状,已经把石觉和马纪壮的魂都吓没了,可谓斗志全无。什么样的妖孽能够把71架战斗机轰炸机的混编集群打的一个也不剩?这尼玛换了美军也做不到吧?打不过总可以逃吧?跑的飞快的P51野马居然也一个都没逃出来,这是什么情况?你别跟我说弟兄们效忠党锅死战不退,混了一辈子国民党军队的石觉和马纪壮打死也不会信这鬼话的。
    石觉和马纪壮两人这两天成天都在商量,想来想去,貌似只有增兵才能解决问题。可是目前这12万人人吃马嚼的已经叫负责补给的后勤海运吃紧了,再加上沈家门港口里沉着的那几条该死的被炸沉的军舰到现在都没拉出来,码头几乎一半不能用,起吊塔也被炸的横了过来,到现在没修好,运输补给完全在靠登陆舰往附近平坦的滩头上冲滩,然后叫士兵上去搬运。岛上守军这几天吃的米里面都有海水的味道。

第一百四十八回 增兵
    ()    增兵石觉和马纪壮觉得,这报告打上去,起码可以叫老蒋知道,舟山已经不可守了,最好是他自己明白过来,然后知难而退,把大家伙撤退去台湾。这鬼地方实在没法待,和台湾没法比啊,妓院酒楼电影院啥的全没有,整个就一农村。
    目前的台湾第一舰队完全没有了初来舟山的神气,士气低落如同惊弓之鸟。上次的空袭仿佛历历在目,马纪壮连做梦都会梦见被空袭。于是他下了命令,所有战舰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锅炉随时准备生火逃出港外,所有舰艇上面用伪装网覆盖树枝草叶。石觉在舟山群岛上密密的布置了大量的观察哨,以期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空袭的飞机。并对第一舰队和岛上驻军发出精报。
    最近舟山群岛寂静的吓人,解放军已经好久不来进攻了,只是偶尔会出现几架战斗机护着一架轰侦五前来拍照。石觉和马纪壮经验比较丰富,他们知道这是对手在积蓄力量,按照以往的教训,供军战前越是平静,战役越是大。石觉简直夜不能寐了,他不是海军司令,随时可以跑路。马纪壮这孙子最近吃住都在军舰上,石觉岂能不清楚他的算计。
    这不,才年初三,就出事了。石觉哪里知道,自己和马纪壮的联名报告一打上去,老蒋居然批准了,大过年的派来了第二舰队,驻守岱山岛东面长途岛上的长途港,这还不算完,又把打赢了金门战役的胡涟的67军三个师拉来舟山中南部防御定海,同时作为总预备队,增援其他各军。这么一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