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49我来自未来-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和点点头:“受苦人翻身的日子就要来了。”
吴镇城使劲将胶片盘卡进扣槽,朝远处努了努嘴,鄙夷的道:“看那些老爷,还骑在人民的背上呢。”
罗和望过去,看见那骑在奴隶背上看电影的贵族,骂了一句:“狗东西!”
罗和是宣传队的放映器材保管员和放映员,在放电影前,宣传队的放映设备已经被整齐的摆放在银幕后面。罗和将充满了电的电池接上器材,调试完毕之后,打开了音箱的开关,用中央下发的“珍贵的”磁带机播放起藏语歌曲来。全国所有的放映员都被告知,这种磁带录音机非常珍贵,从苏联进口一台这样的设备要四千多块钱。
中央当然不会说这些都是小强从2011采购来的白菜价设备。
两个推拉式音箱里放出的一首《翻身农奴把歌唱》,听得藏民们如醉如痴,个个面露激动之色。
“好听啊,这是哪里来的金嗓子,那声音,好像是从云和山的那一头传过来。我在康巴走过好些村庄,从没听见这样的金嗓子。”一个年山民赞叹道。
“是谁在唱歌?怎么没看见人在哪?是在那大白布后面唱歌的吗?”有的藏民一边使劲伸头张望,一边急切的问身边的人。
罗和没有停留,接着就放了一首《毛主席的光辉》,昂扬的曲调和精湛的歌唱,令的许多连主席是谁都不知道的藏民们也被感染,学着那些在场边观看的解放军战士们那样鼓起掌来。
两首歌放完,罗和与吴镇城已经完成了插胶片和调节电影放映机的工作,罗和将插好胶片的电影放映机打开,开始正式放映电影。
电影《农奴》开始放映了。
这部黑白影片诞生在1959年西藏叛乱之后的1963年,电影的对白并不多,但是那仿佛带着魔力的镜头语言却是这样的厚重直白,携着一股沉默的力量,重重的击打在每一个观众的心坎。
一开始,第一次看见电影为何物的藏民们以一种对待魔法般的虔诚,屏息凝神、极度专注的看着银幕上那活生生的人,听着那声音。他们啧啧称奇,对于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电影而感到兴奋不已。
附近一个小头人也赶来看电影,作为一个贵族家庭出身的统治阶级成员,曾经他在昌都大领主家里做客时看过几次主人放映的英国电影,虽然听不懂英语,但是总算看过电影是啥样子了。他听说那胶片贵的惊人,即使是大领主,也只收藏了寥寥几部电影,反复播放来打发时间换取优越感,在家自娱自乐罢了。
小头人赞道:“这和我在昌都大领主家里看的一模一样,确实是真的电影,中央真有钱,放给这些奴才们看这个,太浪费了。”
广场上,有的藏民已经激动地念起佛经,称颂起佛法来。在他们看来,电影这东西犹如神迹,毫无疑问,一定是有佛法加持在上面。
渐渐,随着电影的情节进行,广场上开始有人流泪了,流泪的人越来越多,一股低沉的呜咽有声而又无声的感染着每一个人。
就连那个小头人,都有些感慨的道:“这个老爷太不宽厚,做了他的奴隶,真是最贱的命了,一定是上辈子做了大孽,要这辈子作这种老爷的奴隶。”
广场上有藏民开始转起手的转经筒,为影片悲惨的人祷告超度。
远处的农奴,许多人流着泪,感同身受的哀叹着自己的命运如同电影的农奴一般苦难深重。一股无声地力量席卷了人们的心灵,很多人的灵魂有生以来第一次被深深地震撼。
那个骑着自家奴隶的贵族,不知什么时候也爬下了家奴的背,站在人群边上默默地看着。
斯朗温堆和白玛这对老父幼女,坐在姜政委和范团长身边,近处观看了这部电影。
斯朗温堆流着泪,不停地反复低声念叨:“这就是命,这就是命,这就是……”
白玛却眼睛越挣越大,有生以来第一次受到头脑思想风暴的冲击,让她不断地思索,为什么,为什么农奴的命,就是这样的卑贱,还要永远的卑贱下去。
电影放映到一半时,影片的藏族女孩深情地对农奴强巴说:
“……东方出了个顶红顶红的太阳,太阳里站着个顶高顶高的菩萨,他什么都看得见,他看见了这世界上最高的地方,有人在受最深最深的苦,菩萨的手一举,菩萨兵就越过了千山万水,来解救人们的大苦大难!每个菩萨兵的头上都顶着一颗五个角的红星星……”
白玛看到这里,转过头,望着身边坐着的范明,震惊的想:“原来,大军是菩萨派来的!是菩萨兵!是来救大苦救大难的!是电影里说的——金珠玛米!”
小强正在办公室里玩着qq对对碰,周兰走了进来。。
小强习惯不关办公室门,周兰进来之后,见小强不理会她,还在专心致志的玩着对对碰。
“曹总,您也太敬业了,大清早的开着门玩对对碰。您就不怕公司里的员工们都学你么?”周兰讥嘲的挖苦道。
小强这才发现,原来周兰来了。
“哈……哈……”小强讪讪的挤出尴尬的笑容,鼠标一点,立即来了个强退。
“周兰啊,啥事啊?”
周兰在小强桌前的办公椅上坐下,开口道:“刘部长被免职了?”
小强问:“哪个刘部长?”
周兰道:“铁道部呗。”
小强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那我们的采购怎么办!”
周兰安慰道:“铁道部家大业大,换个人有啥,各部门运转依旧正常呗。
我们的采购没有受到影响。
还有,新上任的申部长显然对我们公司非常看重,之前刘部长定下的商务洽谈照常举行。”
小强苦恼道:“这饭局还是跑不掉啊?我真是不能喝酒的,上次喝的反胃,一见酒就哆嗦。周兰,还是你代我去吧。”
显然,小强是在不久前的婚礼上喝伤了。
周兰一惊一乍的提高嗓门,尖声道:“这怎么能行,你是董事长,是咱们小强国际贸易公司真正的大老板,人家部长出面洽谈,你一个老板居然不去,那我怎么有脸去啊?还不得被人骂死,把人都得罪光了。
再说了,人家申部长刚上任就继续保持与我们的合作,这说明人家看好我们公司的发展潜力,对我们公司非常重视,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才对。小强你这样对付可不行呢!”
小强被周兰教训了一顿,悻悻的道:“我开玩笑地,去,去,我去,这不就行了吗。”
周兰道:“这还差不多。你要不去,我哪里够级别和人家对话啊。”
……
天海五星级国际酒店的小会议室里,小强和周兰代表小强国际贸易公司,与铁道部的领导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双方对于加快贸易合作,推进非洲铁路发展,加速对于非洲铁路的技术扶持达成了共识,会议在轻松友好的气氛下圆满的进行着。
会议正在进行着。
谈到全方位合作的话题后,小强首先发言道:
“眼下,非洲的铁路装卸能力很成问题,存在体力劳动繁重,效率低,技术落后,不适应当代运输发展的潮流。铁路各段都出现了跑在中间,窝在两头的问题。
现在都是集装箱装卸了,可是非洲还有很多人工装卸的散货车,装卸机械也大大缺乏,对于散堆,包件和笨重件都急需对应的装卸设备。
目前我的客户装卸机械化不到一成,工人每人每月的劳动生产率只有一百多吨。我们中国可是在70年就达到258吨的劳动生产率了啊。”
跟申部长同来的郑秘书是老铁路了,诧异的道:“我们铁道部和非洲铁路联盟经常打交道,没听说他们有这么差啊?”
小强胡咧咧道:“再差也不会拿到外面说出来丢脸啊。”
郑秘书轻轻地把鼻梁上的眼镜向上推了推,觉得小强说的深以为然。
郑秘书骄傲的道:“我们国家在1985年就已经在装卸机械化上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二,路工劳动生产率突破了500吨。去年,有些先进路局的机械化装卸率已经突破九成。”
小强肯定的点头道:“所以我们希望从国内订购成套的专用装卸设备。像是卸车机、装车机、铁路装卸门吊等等、对应各种类货物的装卸机械设备。”
申部长想:“这可是一份送上门的大礼啊!对于这些完全可以在市场上采购的设备,对方愿意通过铁道部进行配套采购,毫无疑问,有所予必有所图。”
果不其然,小强紧接着就说道:“我们希望,铁道部能够无偿或者低价援助我们全套的通号技术。”
申部长和郑秘书交换了一个眼神,郑秘书略带紧张的道:“曹总你说说看,要哪些技术?”
小强道:“区间闭塞是肯定要的,目前非洲铁路的提升空间还很大,未来将要提高到目前运输密度的三倍以上,可靠的区间闭塞系统是必不可少的。铁路这玩意,要么不出事,出个追尾就是大事了。
所以我们打算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将目前原始的路牌式闭塞系统升级为电气路签。
第二步将电气路签闭塞系统升级为继电式半自动闭塞系统。
第三步,当然就是将继电式半自动闭塞升级为自动闭塞系统了。”
郑秘书吃惊地道:“非洲现在还有路牌式闭塞系统!!??”
“嗯。”小强硬着头皮应了下来。
郑秘书挠挠头,说道:“电气路签的话,我国1951年引进了苏联的特列格尔式电气路签系统进行仿制并全面装备,可是目前早就淘汰了,只是在部分偏远区段予以保留,作为线路故障时的备用手段。这个技术可以无偿赠送给你们,所有图纸和相关资料,无偿的!”
小强点点头,并不说话。
郑秘书继续道:“虽然我们可以把技术送给你们,但是我并不推荐你们再上电气闭塞了,这玩意毕竟太老了,你们完全可以一步到位,上继电式半自动闭塞系统。
我国的64型继电式半自动闭塞系统逻辑严谨,安全姓高,艹作简单,是当年研发的几个取代电气闭塞的半自动闭塞系统中的最终获胜型号,目前全国还有很多路段在广泛使用。
我建议,你们可以把电气闭塞的技术作为储备,但是不投入使用,而是直接上64型继电式半自动闭塞系统。
这套系统的技术我们也可以无偿转让,但是,贵方最少要采购1000公里铁道的配套设备,也就是目前我国生产的64型继电式半自动闭塞机。”
在郑秘书想来,一个非洲国家能采购安装1000公里铁道的设备,那已经是很大的单子了。中国从1949年仅有十公里半自动闭塞,到1952年的17公里,到1957年的167公里,再到1962年的5586公里,直到85年的四万多公里和如今的全国铁路实现半自动和自动化闭塞,那每一公里的建设都是付出了无数劳动者的汗水的。
小强一听很划算,立刻答应了下来。
“微电脑控制自动闭塞的技术我们也要。”
郑秘书笑道:“那个等你们的半自动闭塞建起来后,把需要升级到自动闭塞的线路上的每段钢轨上的传感器换成相应的自动型号就行,再和中央微机系统进行联机,这样做成本高些,不过实际升级起来并不麻烦。实际路段选择取决于该路段的经济效益。
我看这样,具体的细节由通号公司和贵公司磋商,除了区间闭塞系统,还有车站联锁系统,中央调度、遥控、监控系统,列车驼峰编组场中使用的驼峰信号系统,我们铁道部都能给你们配齐。
总之,只要你们采购的设备达到1000公里以上,八十年代以前的技术完全是可以低价乃至无偿转让的。”
这时,申部长突然插进来道:“其实,哪怕是当今最先进的技术,只要价格合适,我们也可以考虑技术转让或者进行专利授权。”
郑秘书微微瞥了一眼申部长,心说“您老人家这就是瞎折腾,人家一个现在还在用路牌闭塞的铁路系统,能一步到位升级到半自动系统已经是开天辟地一般的壮举了,我国铁路全面升级到半自动与自动系统,那都是九十年代的事情了呢。
小强却开心的连连点头道:“早晚有一天,非洲也会建设中国技术的高铁!”
郑秘书闻言,一句“我嘞个去~~!”差点就脱口而出了。
小强哪管别人心中如何吐槽,继续自言自语一般的鼓吹:“之前,我采购了很多旧车头和车皮,是为了我客户目前运行的普通线路。
不过我的客户是有雄心壮志滴,他们现在打算修建一条非洲最快的铁路,希望铁道部能够给予技术和设备的支持。”
申部长一听这好大一个单子飞来,兴奋地道:“好像非洲目前最长的现代化铁路就是我国承建的,郑秘书,你说说!”
郑秘书吃惊的道:“是,是我国2006年承建的,从尼曰利亚的拉各斯到卡诺,全长1315公里!行车时速最高150公里每小时!预计2015年完工,工程总价83亿美元。你们打算突破这个速度?打算修多长?从哪里到哪里?”
小强暗笑道:“天助我也,作为帮助新中国摆脱东亚病夫形象而规划的高速铁路,中央明确指示,一定要超过满铁之前的亚细亚特快列车。
在当时曰本国内商业列车运行时速只有每小时60公里,最高时速每小时95公里的情况下,那最高时速130公里,运行时速85公里的亚细亚号豪华特快列车却出现在东北,目的就是为了炫耀技术,打击中国人的信心,为汉歼们提供当汉歼的理由,为侵华战争服务。”
意在修建京津线,试水内燃高速铁路的小强拍板道:“大约一百一十多公里,就用那个绰号‘小猪’的东风11g车头,这个车头最高运行速度每小时170公里,持续速度83。5公里,很合适。”
第三百六十回 双猪头重联上160
听完小强口吐狂言,要修一条一百多公里的准高速铁路。郑秘书笑道:“这样的短线路确实方便,110多公里的线路罢了,那修起来真是小意思,快的话,顶多半年就改造完成。哪怕是新建,也不超过一年功夫,铁道部现在就能抽出国内的工程公司过去。
两台东风11g重联,拉上十三节DSP25t车皮,双机头轮流最大功率输出,全线170公里是没问题,但要保守些的话,可以把速度降一点,放到160来跑,这样更加经济一些,安全系数也更高。”
小强决定道:“那最好了!就这么定了!东风11g重联双猪头拉十三个DSP25t车皮跑160,京津一小时内特急直达列车!”
申部长道:“京津?”
小强说走了嘴,忙改口道:“哦,我是说这条线路长度和京津线差不多,可以先这么参照着想象一下。”
申部长仿佛恍然大悟一般的道:“是,这个距离是很像京津线。呵呵,曹总你放心,我们一定派出优秀的承建单位按合同工期优质的完成工程。”
小强这时突然话锋一转,拒绝道:“不用了,我的客户希望依靠自己来修建,积累些施工经验。”
典雅明亮的会议室中顿时陷入了短暂的静寂。
周兰连忙圆场道:“我们这个客户是这样的,喜欢自力更生的发展,作为采购总承包方,我们也没办法,客户是上帝嘛。”
申部长和郑秘书对望了一眼后,郑秘书又开始挠头了。
他纠结的将双手拧在一起说道:“非洲人民的意愿是好的……无可厚非哈……现实情况嘛……这个……根据我们以往援建非洲的工程经验来看,那里缺少电气工程师,缺少土木工程师,缺少机械工程师,缺少……总之,就是施工人员的素质也低于标准……这么说吧,国内施工队干一个月的小合同,那里的本地人能拖上半年,质量还未必达到验收标准……”
不等郑秘书说完,小强便道:“这您不必担心,我的客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建设国家的使命感,意志更是钢铁般坚强。至于效率嘛,铁道部可以就技术指导开出价格,价格合理就没问题。”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一阵短暂的寂静。
郑秘书见小强态度坚决,像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心中飞速权衡了一下,附耳对身边坐着的申部长说了几句。
申部长轻咳一声,笑着说道:“大家已经谈了不少时间,一定也有些饿了吧,这样吧,先休会十分钟,大家吃点点心,先歇歇,一会再继续。”
说罢,申部长起身,和郑秘书出了会议室,往会议室所在的酒店三楼的露天观景平台走去。
小强耸耸肩,走到会议室的门口餐饮区,从餐饮桌上取了杯espresso咖啡和一碟芝士蛋糕,大口地与随他一起来的铁路工程师殷大倪对吃起来。
殷大倪取不锈钢水果叉叉起果盘里一块火龙果,对显然是没吃早饭的曹小强道:
“曹总你放心,十有八九他们会答应。
那东风11g车头本就是当年为了搞提速,在没有电气化的铁路上依靠内燃机车供电来提速的祥瑞之物,属于没办法的救急品,是个AC380v的交流供电玩意。这玩意的交流供电制式和主流的直流供电制式不符,在目前已经完成电气化改造的线路上跑这个内燃供电的油老虎,部里早就看着它头疼了。
铁老大眼下留着DC600v直流供电的DF4还有大用,可早就想把DF11g那交流供电的碍眼玩意弄走了。那玩意纯属烧油大户,部里一直烦心的很,属于硬着头皮在烧的。毕竟东西已经全套配齐并且用上了,不用个够本那就亏大了。
只要有人愿意要,铁老大不介意拿它换钱后直接加点钱上和谐号动车。
至于和df11g配套的车皮,也只能用bsp25t了,bsp25t是靠机车头供电的,而且就是专门给df11g的交流电配套的,铁老大把df11g卖了的话,那肯定是一个bsp25t都不会留的,没有df11g,那bsp25t就全成废物了,留着有毛用。”
殷大倪以前是铁道部运输局的工程师,这次被刘跨越事件牵连后主动辞职,立即被小强国际贸易公司用三万月薪的高薪请来,并且委以全面负责铁路采购的规划重任。不得不说,周兰的眼光很准,选此人很专业很内行,而动手的速度也是够快的。
小强闻言点点头,从可爱的酒店女服务生手中接过第二杯espresso,咽下口中第二块巧克力蛋糕后道:“唔……还有30个车头是吧?跑京津外加沪宁杭城际特快都够用了……车皮两百节没问题?……嗯,待会你再帮我压压价。”
殷大倪跳槽之后面对老东家自然是毫无压力,他狠狠咬了口火龙果道:“车头重联两个一组,原来的采购价是6000万,二手货压到2000万到1500万没压力,车皮新的是600多万,二手顶多也就是200万左右。”
小强算了算,道:“那就是顶多七个亿,考虑到政治意义和国际影响力,倒也当真不贵,嗯,先拿回去玩玩再说。”
应大倪点头道:“嗯,就是线路改造费事点,我看了曹总你给的非洲那边出具的线路图和技术参数,越看越像五十年代的京津线……”
天海国际酒店贵宾会议室的餐饮桌边站着的两个漂亮女服务员,此刻在一旁听得二人谈话后,顿时心中狂跳,心说这年头土豪真多,居然买七亿的火车玩吗?
正当二人火热的阴谋策划着一口吃下df11g多达30台的“猪群”时,申部长带着郑秘书回到了会议厅,显然,刚才二人已经和其他铁道部的工程师们在大平台上沟通完毕。
周兰礼貌的将手中的红茶杯子递给侯在一旁的酒店会议厅负责经理,示意她带着服务员们出去。
第三百六十一回 向内燃机车进军
申部长等人重新入席落座后,郑秘书首先道:“经过再三讨论,我们认为,提供技术支援,帮助非洲客户读力完成这段准高速铁路的建设,在技术上是有可能的。
只是,由于我方不负责具体施工,所以我方无法保证工期的按时完成,一切因贵方承建单位导致的工期延误,我方概不负责。”
小强点点头道:“很合理。”
郑秘书也笑着点头道:“曹总你是个明白事理的人,这不是说我方还没开工就要推卸责任,实在是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到时候在合同上,建设的工期方面,关于我方的免责条款是一定要写清楚的。”
小强道:“郑总你放心,这一码归一码,我分得清。”
郑秘书重重的点头,对小强的表态表示赞赏。
申部长这时一副不经意的表情说道:“曹总,既然你决心要搞这条城际准高速铁路,车头也选好了,那我们铁道部没有理由不支持中国铁路走向世界的步伐。
你看这样吧,铁道部向你们低价出售30台也就是15组DF11g车头,每组按照原价的一半来算,一组3000万。另外,再给你们配200节DSP25t客车车皮,每节就按300万算好了,也是原价的一半。”
小强一看果然是这个节奏,不由得暗暗佩服殷大倪的眼光毒辣。
铁老大一瞅见甩掉烧油大户的机会,果然是绝不放过,看来是打定主意,要一甩到底,全部剥离。
曹小强打了个哈哈道:“这个价钱先不忙着算,我的客户是打算全面照搬中国铁路的发展,借鉴中国铁路技术,引中国之石,攻非洲之玉的。
这次来洽谈之前,我的客户吩咐,希望全面与中国铁路展开贸易合作,进一度收购中国铁路的封存机头自用。”
郑秘书笑道:“贵公司的非洲客户一定是运输潜能非常大啊,之前买了200台前进的旧机头,还有东风4、东风5、东风7的旧机头各500台,这还不够用啊。”
小强摇摇头道:“不够,全非洲这么多国家,要修建铁路网,这点机头哪里够用,何况这些都是旧机头,调试完成后买回去,怎么说都不能当新机头那样全功率输出吧?用起来都要小心的悠着。”
郑秘书心说你曹小强的非洲客户也太离谱了,买了这么多旧货去,真的用得完吗?
郑秘书开玩笑的道:“曹总你这次可是把全中国所有蒸汽机头都搜刮干净了,这之前的200台,还有一半是从煤矿和林场里搞来的呢,再要蒸汽机头,那可是真的没有了。”
小强道:“这我知道,蒸汽的我也是再也不要了,接下来我的客户也希望能全面转向内燃机车。”
郑秘书笑道:“这我就放心了,曹总你要是还指望部里给你搞200台建设型蒸汽机头,那我还真是再也不能够办到了。”
周兰笑道:“之前那200台,还要再次感谢部里的鼎力支持。”
小强接着道:“还请郑秘书给我说说,这内燃机车要怎么发展比较妥当,我的客户很希望能够在五年内,仿制出一台比较先进的内燃机车来,从而达到国产化。”
技术出身的郑秘书忍住吐槽的冲动,只当是给新来的申部长做科普,顺便显摆一下自己的老火车身份,笑着细细说道:
“我国内燃动力机车最早型号的是北都二七机车厂在1958年仿制匈牙利ND1型内燃电力机头,通过88天大会战!试造出的一台建设型直流电传调车内燃机头,造了两台就因为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而停了。那两个机头也早就进了博物馆。
同年,戚墅堰厂也仿制了西德的SZ175高速柴油机,制造出了先行号,只造了一台就因为制造能力制约,姓能和质量不能达到设计标准而下马。那唯一的一台在使用报废后也进了博物馆。
不过1958年时,全国的机车厂都在响应部里《铁路十二年发展规划》的号召,上马内燃与电力机车项目,准备将中国铁路全面跃进到内燃与电力机车时代。其中大连机车厂实力最强,仿制苏联‘特3’型内燃机车成功,生产出了巨龙型机头,最终定名东风!这款东风一型一共生产了706台,自然报废加上前前后后的援外,目前除了在各个厂矿里拉煤拉矿外,还有200台左右封存在各地的调车场里。”
小强连忙道:“这感情好,这200台我都要了。”
申部长眼睛一亮,不待郑秘书说话,便拍板道:“小郑,会议结束就安排各地调车场解封调试,把车调来。”
郑秘书擦了把汗,心说您老人家至于这么急么。
“东西都比较旧,调试完成,我再安排给你刷上新漆,卖出去也看着光鲜点。这些都搞好,等调车过来大概要一个月,每台算你100万。怎么样?”郑秘书问
小强应道:“行啊。”
郑秘书点点头继续道:“1959年,青岛四方车辆厂也传出捷报,从58年10月开始研制的‘卫星型’终于诞生了,这款‘卫星型’机头是在1958年9月研制的中国第一款柴油动车车组——‘东风型双层摩托列车组’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研制的,借鉴了西德的V200柴油机车技术,柴油机仿制了奔驰的MB820。
对‘卫星型’机车改进之后,最终定名为东方红1型,开始量产,最终生产了107台。
国家最终在各厂上马的各种型号里选定下了,新中国投入量产的第一代内燃机车型号。就选择两个,一个是东风,一个是东方红。
东方红一型目前仅剩30台左右的封存,也是100万一台。”
小强眼也不眨的道:“要的。”
新上任的申部长好学的问道:“58年我国就有动车组了吗?那个四方厂出的东风型双层摩托列车是什么玩意?”
郑秘书道:“说出来也不稀奇啦,就是每节车皮装了两台T34坦克用柴油机。这玩意没有量产,不过从中得到的设计生产经验为我们今后的双层车和动车研制储备了技术。”
第三百六十二回 铁路大采购达成
小强继续道:“东风和东方红的后继型号,有封存的旧车,我也全要。”
郑秘书对于小强这来者不拒的态度感到非常高兴,他说:
“那感情好,1962年四方厂在‘东方红’基础上,研制了‘红星’型柴油内燃机头,从1964年开始,共生产了20台,目前还有10台封存,也都可以给你。
那之前的东风1型是货运机头,东方红1型是客运机头。
至于这个‘红星型’就是调车机头。
不过,10台红星型调车机头肯定不够用嘛。”
郑秘书一惊一乍的突然提高嗓门道:
“还好!
1964年,戚墅堰厂研制成功东风2型调车机头,一共生产了149台,目前封存的还有70台,你也拿去吧,哈哈哈。”
小强吓了一跳,在台面下对郑秘书竖了个中指后,答应吃下来。
见小强胃口这般好,郑秘书兴致更浓了,激情勃发的道:
“大连机车厂在东风1型货运机车获得成功后,又在1972年研制出东风3型客运机车,前后一共生产了226台,目前封存有120台,也全都给你。
之后!大连机车厂研制的型号就是东风4型了,该型号客车机头货车机头都有,一直生产到1985年为止,生产了843台,你之前已经买了500台的封存,再要更多,说老实话,我一时也拿不出了。
东风4之后的改型东风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