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49我来自未来-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的建议,可好歹他还是尊重我的存在的,最起码,这里的油水真的很丰厚……今后去了北都,我恐怕就真的无所事事了。我觉得,华盛顿也许会很快更换驻华武官,换一个纯粹的情报武官。”
    “泰德,你说什么王牌?”罗伯特谨慎地压低声音道。
    泰德少将斜斜的一撇嘴,狡黠的一笑,露出一口白牙说:“你可不要以为我不知道,那位饮弹自尽的情报局长大人可是把两个儿子托付给了你,要你带去美国念书。这事整个领事馆都知道,你觉得我会不知道吗?”
    罗伯特把声音压的更低了,紧张的道:“见鬼!泰德,你还知道些什么?”
    泰德少将懒散的靠在沙发中把双手一摊道:“这两个孩子的交换条件一定非常丰厚吧?罗伯特,你不该吃独食的。”
    罗伯特斯特朗暴躁起来,低吼道:“fuck,泰德,我没拿毛人凤一分钱,这家伙给了我一份……”
    泰德闻言,精神一下子抖擞起来,追问道:“一份什么?”
    罗伯特泄气的道:“我不能说,这是机密。总之,不是钱……该死,你个狗娘养的居然不信任我!”
    泰德恍然大悟的道:“是情报?是毛人凤在大陆潜伏特工的情报!我早该猜到的!这家伙手里最核心的特工绝不会有多份备案,顶多两份!他一定是把其中一份给了你,另一份进行了销毁!罗伯特,你个婊子养的交好运了!这份名单太重要了,你只要给了CIA,从此你就是核心圈子里的人了!接下来的驻华大使非你莫属!”
    “泰德,你知道么,有时候你个狗娘养的实在太聪明了。你也一定知道,聪明人应该学会少说话。这份名单目前只有华盛顿知道它的存在,你最好忘了它。”
    泰德笑眯眯的看着罗伯特斯特朗。
    罗伯特见状,无奈的道:“我会告诉华盛顿,你是这次行动的参与者。泰德,你知道,这值一枚卓越情报工作十字勋章。”
    泰德终于笑着咧开了嘴,兴奋地说道:“我感激你,罗伯特!我有他娘的一堆陆军服役勋章,可我知道,那都没用!以我现在的身份,等于是国防部的文职军官,我要想再升一级,可就差这样一个情报勋章了!这对我太重要了!这值得干一杯,为了我们的友谊!”
    罗伯特苦笑着摇摇头道:“你的下一站也许是CIA。”
    泰德的白牙反射着窗外照进领事馆小客厅的阳光,熠熠生辉:“管他呢!只要能再升一级,我是无所谓的,这个少将军衔我从1944年花园市场行动之后就一直戴到现在,如果没有意外,我会一直戴到退役前一天,然后荣誉的晋升中将退役。罗伯特,你救了我,我欠你个大情。现在,你该说说那份名单了,既然我参与了这次‘行动’,我想我有必要了解一些内容……华盛顿那帮人,你懂的……”
    罗伯特认命的压低声音道:“毛局长给了我一份名单,上面有十二个高级间谍,代号是黄道十二星宫,其中每个星座代表一个人。这十二个人是最机密的存在,即使是常凯申本人,也不知道这些人的身份,而毛局长是他们唯一的上级。
    和一般的间谍不同,这十二个人在大陆没有用于单线联系的上级,也没有发报机和收报机,作为最机密的潜伏者,他们的目的是认真工作,并尽量爬到更高的职位上去。而他们的身份将一直处于冬眠状态,直到有一天被联络者唤醒。因此,从理论上说,他们是绝对安全的。
    作为交换条件,毛局长的两个儿子将以我太太收养的中国孤儿的身份,和我太太一起,在这次撤侨行动中回到美国。”
    泰德搓搓手,兴奋地道:“我可以知道都有哪些人吗?”
    罗伯特猛摇头道:“不!你不需要知道!我这也是为你好!否则你会进入密期,而脱密的时间可是遥遥无期的。你和你的家人的邮件和电话都会被监听。事实上,我已经开始为这件事头疼了,我可不希望CIA的那帮人听到我和我太太在长途电话里聊些什么,但我又能怎么样呢?抗议吗?”
    泰德醒悟过来,连忙摆手道:“上帝啊,你可千万别告诉我有哪些人,我觉得我已经知道的够多了。”
    罗伯特戏谑的道:“泰德,你真是个坦率的混蛋。”
    泰德笑道:“我现在唯一好奇的是,你该如何唤醒这些人?而一旦激活他们之后,你又如何和他们保持联系?这可太难了,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白皮肤的异国人来说。要知道,一旦我们去了北都,我们的每一步都有人监视着。我们的驻苏联大使安德罗曾经对记者抱怨,说那种生活就像时时处处都在监狱的院墙里散步。”
    罗伯特低下头想了一下,重又抬头道:“贸易,我的朋友,贸易。中国现在已经回到了GATT这个自由贸易的圈子里了,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有机会亲自激活这些人,CIA会从贸易往来上找到合适的人选的。也许,先找个中国商人?总之,谁知道呢?那不是我们该关心的。”
    ……
    小强从浦海市政斧给他安排的原法租界襄阳路的独栋小楼中走出来,伸了个懒腰,四顾望着这栋三层法式小别墅的院子。院子里,四角种着的法国梧桐长得参天高,与整条路上种着的同种大树茂密的连接着,结成一个绿色的天棚,把清晨的阳光筛成一道道斑驳的光束,优雅的洒在建筑物与地面上。
    这幽静的别墅区目前是浦海市政府的高级招待所,小强悠闲地在院子里做了一套广播体操。接着吃过早饭后,便坐下来看报纸,等陈老总的车子过来,然后一起去机场。
    中央这次派小强和几位同志来浦海,任务是看看浦海这个华东工业重镇的项目建设情况。小强这三天里稀里糊涂的跟着陈老总几乎跑遍了浦海的港口和重要的工厂,做了第一手调研,记下了大量目前建设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最主要的是找出一些可以通过简单地采购来提高生产效率的地方,而今天,小强终于算是能够回北都了。
    这次跟小强一起回北都的还有陈老总,去参加中央的下半年工作计划会议。
    小强呆呆的站在院子里,眼望着梧桐树上斑驳的树皮,心里却惦记着自己给孟思思的承诺。
    “我该去打报告领证了吧?”

第三百一十九回 晶体管的工业化
    北都。
    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小强刚刚回到北都,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就被中科院副院长吴有训先生给拖走了。
    “小强,应用物理研究所已经得到了你采购的设备和资料,目前正在试制多种晶体管。不过早在1948年,美国专利局已经批准了贝尔实验室的晶体管发明专利,这让我们比较头疼。中央指定的电子技术产学研一体化战略中,下一步的主要目标可就是大批量工业化生产晶体管!这样一来,美国贝尔实验室如果向我们索取专利费怎么办?按照规划,这可是要出口的啊。”
    小强叹了一口气,饥渴的看着吴先生在中科院食堂里准备的一桌饭菜,忍住口水说道:“吴先生我真的饿了,和陈老总飞了一下午才回来,本打算回家吃饭睡觉来着呢。”
    吴先生笑道:“哪里吃不都一样,你小子别调我胃口,总理可跟我说了,有什么问题和需要就找你!你可别推脱,不然我可要去总理那告你小子黑状。”
    “吴叔啊!吴大爷,您就饶了我吧,我这不是一直在为人民服务吗?我这次采购的‘一显四谱’够多了吧?光是各种型号显微镜,光学的电子的,加在一起就有三千多台!……您还是先让我吃一口吧。咦?这烤鸭不错?烤的焦黄焦黄的,咬一口一定滋滋冒油。”说着,小强吧唧着嘴,咽了口唾沫下肚。”
    吴院长急道:“实验器材很好!非常好!这我得夸你!这不,烤鸭专门为你买的!你大娘特意从全聚德拎回来的!你赶紧说,说完才给你吃!”
    小强生怕菜凉了,赶紧道:“美国申请了专利没错,可是还没在中国申请专利。我们的国家专利局马上就要开张,现在中央已经安排好了,开张头一批就先把国内两千多个专利给批准了。美国人注册美国的,可是没在中国注册,那暂时不能算数。”
    吴院长问道:“那出口怎么办?电子工业部下属的电子管厂和晶体管厂已经开始试生产了,预计今年下半年时间里,能生产大约70万片各类晶体管,各个原料厂也都已经提前投产了,基本能满足生产需求。”
    小强道:“出口就再注册呗!美国是申请了锗晶体管的专利没错,可是晶体管又不是只有锗晶体管一种,咱们把硅晶体管拿出来注册掉,一把就捏死他。
    您老人家看过资料一定知道,那锗晶体管回流太大,工作温度又要求不能过热,工作稳定姓又差,通过电压又低,损坏率又高!和硅管比起来,简直太烂了!
    锗晶体管这玩意儿除了用在低压端上,没啥大用处。和硅管一比,完全没前途。我保证不出20年,锗管就要从市场上销声匿迹的。
    目前,我们的大使馆已经准备好了全部需要注册的资料,就等咱们的产品造出来后,开始注册专利。硅晶体管注册完成后,我们还要注册制造专利。美国人注册了个锗晶体管发明专利,可是因为还没能工业化生产,制造专利并没有注册,这一点我们可以抢个先。
    还有,我们的专利注册要细化一点,不要让别人钻空子。吴院长你知道,晶体管门类很多,我们要把技术壁垒全面的竖起来,就得把所有门类注册个全!让美国人不管生产低频、高频、超高频、金属封装、塑料封装、玻璃封装、扩散型、平面型、合金型等等等等随便哪一种型号和工艺,都要碰上我们的专利技术壁垒!”
    小强侃侃而谈道:“专利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帝国主义拿来坑不发达国家的工具,我们这次,就要让这个工具反过来咬帝国主义一口!有了这些专利壁垒,咱们至少可以让美国人暂时闭嘴,然后用咱们的产能压垮他的电子工业,让他觉得造不如买!时间长了,此消彼长,您懂的。”
    吴院长喜道:“好主意!是啊,咱们就注册的细一点!每个门类都生产一点样品出来,全注册掉!呵呵,小强你脑子还蛮灵的嘛,吃吧吃吧,再不吃,烤鸭都凉了。”
    小强心说这顿烤鸭吃的真是够累的,立刻动筷子,胡吃海塞起来。
    吴院长在一边慈祥的道:“慢点吃,没人和你抢。呵呵,小强啊,你能跟我说说,这些实验器材你是从哪儿采购的吗?哪国有这样先进的科技啊?最可贵的是,人家还愿意出口!”
    小强含糊的道:“这都是从491工程基地运来的,核心零部件都是从世界各地采购的,491工程负责组装出产品。”
    他压低声音继续道:“有一批预感到纳粹将要灭亡,在德国投降前叛逃流亡非洲的纳粹德国科学家和军人们,他们带走了十几条满载的万吨级巨轮……”
    要知道,话吹到一半才像真的,小强立刻中途变了话题,提高嗓门大喊道:“哎呀我的吴大爷,你还要不要我吃饭了,您不知道,我是真饿了,在飞机上感觉比地上饿得快啊,我一下飞机,先送陈老总去了宾馆,刚回政务院秘书处,想着打一头报个到就回家的,结果就被您老揪住了啊。”
    “纳粹德国!……”吴院长听了小强的胡言乱语,顿时瞠目结舌。
    小强赶紧装神弄鬼的竖起一个手指头在嘴巴前,示意吴院长噤声,可心里却感觉自己太不厚道了。
    吴院长也知道小强的话里水分很大,不过总理早就对中科院以及各个分配到顶级实验器材的单位警告过,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打听这些器材的来历!更加不能泄密关于这批器材的任何信息,实验室里连一台照相机都不允许出现!一张纸都不能随便带出去!所以吴院长深知,这批顶级实验器材绝对来路非凡!
    于是他老人家也就不再追问了,由于小强话里那神神鬼鬼透露出来的纳粹德国科学家信息,他已经感到自己的好奇心得到了非常大非常大的满足。
    吴院长的脸上写满了兴奋和激动,他老人家觉得,咱们国家太厉害了,居然能搞到流亡海外的德国人的顶级机密啊!
    吴院长赶紧换个话题说道:“目前我们的实验室制备晶体管的工作非常顺利,锗晶体管和硅晶体管的烧结实验全部圆满完成了,封装工艺的原理也已经在实验室完成实测。各种试验报告和数据都已经完全掌握了。这方面的技术储备已经初步完成,现在就等着工业化生产了。现在中央在电子产业上推行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思路很好,一手抓科研,一手抓生产,这样可以大大加快产业发展速度。”
    小强咽下一口饭道:“您老也赶紧吃吧,菜都要凉了。这电子工业麻烦着呢,这可是新兴产业,全世界都才刚起步,因为距离这个行业的科技瓶颈还有起码60年,所以相关科技的升级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几乎一年一个样。中央要是不采取这个办法,只怕会被人家距离越拉越远。
    当今世界其他工业门类的发展都已经进入了中后期,科技改进的余地已经不是很多了。从趋势来看,其他工业将来要想升级,就要靠电子工业和新材料工业这两个新兴引擎,来推动其他工业的发展升级。我们要是能把电子产业霸占下来,确立技术垄断优势,中国未来就是世界当之无愧的头号强国。”
    吴院长像是受了小强的传染,含着满嘴米饭道:“中央说了,只要东西好卖,科研经费就源源不断。我可是给应用物理研究所打了包票,接下来所有对技术资料作论证姓的课题,实验经费全力保证,要多少给多少,一定要确保科技储备的扎实,不能有断层!我的这个底气,可是全来自于咱们的电子管厂和晶体管厂啊。”
    小强吃的差不多了,舔着牙缝给自己捞了一碗荠菜豆腐汤,边喝边说:“中央现在采取的这个模式是非常好的,以产带研,把两个厂虎口拔牙,从原定的划给总装备部,改为了划给中科院新成立的中科电子集团。这两个厂可是两个大肥羊,我看将来一旦投产,交完税后,还能给中科院带来非常丰厚的经费呢。不过您老也别全用在科研上,先把科学家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一下吧。像钱学森先生这样,以前在国外住花园别墅的,听说现在全家住在一个由恭王府边上隔出来的四合院里,这也有点太小气了吧?”
    吴院长尴尬的道:“现在北都规划在中关村建一个高级科学家住宅区,钱先生的级别,大约能分一套全装修的三室一厅。”
    小强心说,那还不如历史上钱先生1955年回国后住的房子好呢!于是不屑的道:“那也太寒呛了,钱先生怎么说都应该是享受省部级待遇啊,按照省部级标准,那就应该是190…195平米的带花园的房子,眼下这个三室一厅方案,我是坚决反对!”

第三百二十回 住宅成本

    吴院长又好气又好笑道:“你小子懂什么,眼下全国都困难,这么多干部进了城,安排了工作,嗷嗷叫的等着分房呢,有的干部甚至还吵着要把以前参加过国民党的人全家赶出现在的房子,腾出地方给大家住。可见现在住房有多紧张!我听说轻工业部还有四户科长级别人家挤在钱眼胡同一个小四合院的呢!咱们科学家能够不住筒子楼,第一批就分到新楼房住,这已经是大大的福利了!”
    小强道:“赶人家走肯定既不合理也不合法,那都是瞎想。不过还能就真的腾不出小洋房了吗?咱们现在手里有好多个大牛科学家,这些人如果不住小洋房,我可就没脸再继续住我柳树胡同的四合院了。”
    吴院长诧异的道:“你住四合院?几户啊?”
    小强道:“就我一人。”
    吴院长脸都绿了:“你结婚了吗?”
    小强道:“还没。”
    吴院长脸黑了:“你那是很小的小院子吧?”
    小强道:“倒也确实不是什么二进三进的深门大宅,可所有屋子加起来,也有二百平吧?这还没算院子。”
    吴院长知道小强是有意显摆,摇摇头道:“你小子是故意气我吧?我可是为了院里科学家的房子问题,急的头都要炸了。”
    小强捉狭的一笑,说道:“您看,您老这一比较,就觉得不合适了吧?所以啊,您就把标准给提一提吧。”
    吴院长为难道:“这又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你眼下提了一个,剩下的别人怎么办?如果个个都要提的话,这楼得要多建一倍吧?别胡闹了。”
    小强不由得沉思起来。
    小强公司的财务部里,有员工以前曾经在建筑公司里工作,专门负责编制建筑项目成本预算的,所以对于建筑成本摸得很清楚。按照2011的成本,六层砖混楼房的每平米建筑成本是750元左右,二三十层的钢混房建筑成本在1100元左右,这其中还包括了每平米130…200元的人工成本。
    至于小区室外配套工程,一般建筑成本在每平米70…100元,其中还包括每平米15…25元的人工成本。
    1950这年头地皮是国家拨的,建房难就难在建筑成本上。如果简单按照两个时代螺纹钢和水泥的物价折算一下的话,这样算来,1950的每平米建筑成本是2011的五分之一,如果把1950的劳动力成本低廉因素算进去,多层楼房每平米成本大约是在120元,高层楼房每平米成本大约200元。
    2011房价里的那些猫腻毋庸多说,那根本就是一个政府与开发商互利分润的垄断产物。可是1950的房价按照这年头工人平均30多元的工资水平,一个平米也要普通劳动者付出四个月的工资才能买得起。而这高价的结果当然不是由于1950的近乎免费提供住宅用地的政策,只是因为1950的工业生产力水平落后,以及人民收入太低所致。
    而且,1950的建材生产能力连国家的基础建设和工业化建设都没法完全保障充足,nǎ里还能再从紧巴巴的计划经济中拨出所需的建材,去为百姓建造充足的社会主义特有的免费住房呢?
    可是只要能利用两个时空不同物资的差价,用黄金、原木、宝石等等物资,从2011换回建筑材料的话,综合下来,进口建材价格只相当于1950建材价格的三十分之一。这样一来,即使加上人工,1950的住宅楼房建筑成本也就基本上能控制在20元到30元每平米!一个劳动者每月30元工资就能换回一个平方!双职工家庭买房更加是不愁了。
    小强琢磨着,眼下一方面要发展1950的建材生产能力,一方面要扩大从2011的进口量。看来自己不光要考虑基建与工程建设,下次还要把民用因素考虑在内,多多采购建材才行。
    “吴院长,你放心,您只管向上面要地皮,咱们要建就建花园洋房!至于建材批文我来帮你搞,我去总理那里帮你弄,要多少有多少!”
    吴院长目瞪口呆的道:“你别胡闹了,当前国家处在恢复建设时期,钢铁和水泥又是那么紧张的战略物资,我怎么能对总理开这个口呢?不合适啊,不合适。”
    小强不快的道:“有什么不合适,反正我给您老人家搞来就是了。”
    吴院长放下筷子,反问道:“那院里其他人如果也要求按照这个标准分房呢?你给是还是不给啊?眼下钱先生还只是科学院院士,中央进一步的任命还没有下来呢。”
    小强听吴院长这么一说,立刻感觉眼下的住房不但在供给层面过于紧张,而且分配的制度确实也不合理。个人一旦按照行政级别分配了住房,就终身享用,可万一这人今后违法犯罪了呢?这房子不是白白分配了吗?还有,一旦此人配偶所在的单位也进行分房了呢?那他就有了两套房!那对于其他还没有分到房子的人岂不是不公平?小强可不相信所有人都有让房的境界,只靠个人思想境界的话,那么反而是境界越高的好人越特么吃亏!小人偷着乐!
    小强觉得,对于高级行政人员,其实还是搞官邸制比较妥当。高级官员住官邸,可以方便官员流动,不至于一个领导在一个地方长期工作,然后形成盘根错节的个人派系。一想到后市某些房叔,全家族有三十多个来自各个单位的公务员,都待在一个城市里,实在令人不寒而栗。这种家族老百姓敢惹吗?这种家族领导敢动吗?
    在小强看来,将来谁想要私有的房子那就自己到市场上买去。房子是生活资料,不是生产资料,这只不过就是个大宗消费品罢了!只要政府不把房地产作为地方财政的摇钱树,老百姓就不会买不起房。不过这都是后话,眼下还是老老实实先把问题解决再说。
    小强对吴院长道:“这样吧,您回头给我个名单,我向总理报上去。这份名单您就按照学术成就来上人,把那些了不起的大牛科学家先报上去,让总理给他们发国务院特殊津贴,先一次性发放住房建设津贴,用这钱加上他们原本的基础分配给他们建房。至于以后……咱们的待遇分配应该会越来越合理的。”
    吴院长点点头道:“那我试试,不过……你说这时候向总理伸手合适吗?”
    小强道:“别人不合适,这些大牛绝对合适。不然才是真的不合适了!”
    “那好,我今晚就拟这份名单,明天让秘书送你那儿去。”
    吃完饭,小强又陪着吴有训先生参观了中科院应用物理实验室,用电子显微镜开眼,参观了应用物理实验室里刚刚成功做出的直径几十微米的小铟球。
    看着显微镜中一颗颗将要使用在晶体管中的铟球,小强实在无法想象,历史上的中国科学家们,是怎样在贫穷落后,仪器与实验药剂都烂到家的情况下,于1956年,在实验室里搞出中国第一个晶体管,从而让世界侧目的。
    结束参观的小强在吴院长期待的目光下坐上小汽车,丰富司机刘振道:“去北影宿舍。”
    “是”刘振笑着答道。
    ……
    孟思思刚一开门,就被饥渴难耐的小强死死地抱住了。
    小强重重的吻上孟思思嫩滑湿热的唇,孟思思欲拒还迎,连忙手忙脚乱的关上宿舍房门。
    快有一个月没见孟思思的小强粗鲁的扯着自己心爱之人的衣服,孟思思那熟透了的娇躯上,扣子被一颗颗的拉扯开,毛衣被小强胡乱的推至胸上。
    “别闹了,小强,你怎么一来就……啊……别……啊……嗯……”
    孟思思的反抗越来越微弱,语声越来越轻柔,充满情欲的喘息声渐渐地盖过了小强口唇所到之处带出的水声。
    “要死了,别这么大力,上次你弄得我疼了好几天……啊……”
    小强红着脸抬头道:“哦。”
    孟思思白皙的粉脸涨的通红,仿佛几乎要滴出粉色的血来一般。
    她轻声道:“皮都被你弄破了。”
    小强感到一股奇怪的冲动,愈发的使出蛮横的劲头,双手攀上那两座丰盈雪白的酥胸,拇指食指捻住那对通红的兔眼,暴虐的向上扯起来,那对硕大的雪白玉兔顿时如面团般变了形状,被拉的向上尖尖锥突着。
    孟思思吃痛不住,‘啊’的一声叫出声来。
    小强将孟思思拉到床边,这二人推金山倒玉柱一般的在榻上将肉体纠缠在一起。
    孟思思委屈的咬住下唇,羞涩的从翕动的鼻孔里发出原欲级的婉转承欢般的呻吟,任凭小强狂风暴雨一样发狠的施为着。而孟思思那两瓣雪白饱满的丰豚也如骑上了一匹野马,与那对硕大肥白的玉兔一起,颤抖着,波动着……那嫩若凝脂的雪白波浪,如涟漪般从她成熟的肉体上荡漾开来。
    小强将自己这些天来积攒的压力与疲惫,完完全全的倾注而出。随后将孟思思柔若无骨的身躯搂在怀中道:“对不起,思思,我刚才太粗暴了。”
    孟思思没说话,只是带着理解与体贴吻住了小强的唇,两人又恩爱了一番。
    “思思,我明天要写结婚报告了,你嫁给我吧。”
    孟思思凝视着小强道:“你不嫌弃我吗?”
    小强咬咬她的嘴唇道:“别说傻话,那事已经结束了,你以后别再提,也别再想了。”
    孟思思听小强这样说,便知道小强早已了解自己的那段身份。
    她用柔软的身躯加倍用力的抱住小强,将他缠裹得紧紧地。痴痴地道:“小强,我爱你!我会一辈子伺候你,给你生孩子,给你做衣服,缝袜子,洗脚……”
    小强吻住孟思思的唇,之后抬首道:“别这样说,我是娶你为妻,与你伴侣一生,不是雇什么佣人。我们今后要永远快快乐乐的,活的久久的。”
    孟思思的大眼睛泛着泪光道:“我以后什么都不瞒你,你相信我吗?”
    小强点点头,复又低下头,将脑袋放在孟思思的颈间,沉沉睡去。他要做一个好梦,一个安定下来的梦。

第三百二十一回 北纬38度

    平壤。
    朝鲜人民军指挥部。
    在这里,金日诚正在主持进行最后的战前全体会议。
    上个月,金日诚终于完成了他认为当前最重要的事情——秘密访问莫斯科。
    直到现在,金日诚脑海里还在回响着当时他给斯大林的许诺:“第一仗就会让南方从内部爆炸。”
    金日诚的这句话让斯大林很满意,他喜欢有闯劲的年轻人。
    斯大林如今年纪已经大了,白发如疯长的野草般在他的头上蔓延。他现在晚上睡得越来越早,早晨醒的也越来越早,伏特加喝的越来越少。人到了这个年纪,总是希望能够少操一些心,多些贻儿弄孙的时间,斯大林也是人,所以,他也不例外。
    斯大林开始越来越喜欢干事有魄力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对于斯大林的那种天然依赖,让斯大林感觉很放心。金日诚,就是个让斯大林很放心的年轻人。
    于是,得知金日诚的心愿之后,斯大林谈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之后就让金日诚先回去,好好全盘考虑一下,先拟个作战计划出来。
    金日诚是个聪明的人。尽管他和他的军官团早就把作战计划拟定完毕,并反复推敲了无数次。可是为了表示对斯大林的尊重,他还是没有把已经冲到了喉咙口的计划说出来。
    硬生生咽下了表白的冲动后,金曰诚只是对斯大林表示,他一定会胜利的,请斯大林放心。
    金日诚很厚道的先回平壤,心急火燎的待了一周之后,上个月,金日诚再次回到莫斯科,终于一字不改的说出了那份计划。
    谁都会喜欢这样的年轻人……所以斯大林也很喜欢金日诚,非常喜欢。他甚至把喀秋莎火箭炮用13根金条一门的代价卖给了这个年轻人。当然,这个年轻人的订单实在是很丰盛,一共40吨黄金……谁又能拒绝黄金呢?
    斯大林甚至高兴的为金日诚举办了晚宴,预祝他胜利。
    一想到那晚宴上的香槟,金日诚的嘴角就浮出了笑意。
    他相信,下一次的晚宴,将设在汉城,也更加盛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