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蕙质春兰-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远恒笑起来:“夫人,你羡慕什么,莫不是你想当这个安城县令?早说嘛?我就不推荐黄大人了,直接推荐夫人,估计大姐更愿意一些,怎么都是一家人啊。”



  白氏也笑起来:“老爷就爱拿我取笑,这说正经的呢。”



  陈文蕙也笑着说:“其实啊,若是母亲做了这个县令,一定比父亲做的好。”



  白氏立刻说:“去,去,你这个小猴儿也跟着你父亲不学好,连母亲都取笑起来。”



  陈远恒则笑着问女儿:“蕙儿为什么认为你母亲能比我做的好呢?”



  陈文蕙说:“父亲,你看母亲一天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但是安城的贵妇们都和母亲交好,这些女人可不是好相与的,有喜欢钱的,有虚荣的,有懦弱的,有强悍的,都败在母亲脚下,这可是本事。再说家里,家里仆人一大堆,母亲都管理的好好的,可是本事,还有我们家里这么多生意,母亲都管理的好好的,还管的越来越兴旺,可是本事?还有呢,我们家里的生意好,都是多亏了几个有本事的丫鬟,仆人,这些人可都是母亲在京城里就调教好带了来的,这可是本事?是不是比父亲强啊。”



  一番话说的白氏脸都红了,陈远恒却笑呵呵的说:“蕙儿说的很对,你母亲就是很能干,可惜是个女人,要不一定能重振白家。现在啊,就便宜我们家了啊。”



  白氏脸都红透了:“好了,好了,别打趣我了,快说后来黄大人怎么样了啊?”



  陈远恒忙说:“能怎么样呢,肯定是对我很感激了,又接着和我说了一些公事上的事情,就是定下以后安城的发展方向,其中有市场怎么继续建设,等等。”



  陈文蕙收起笑容,正色道:“父亲,虽然安城的事情安排好了,父亲也要安排一下德庆城的事情啊。毕竟,凡是都要早准备的好啊。”



  陈远恒说:“这个我都准备了,年初的时候特意把酒楼和翠锦楼在德庆城开分店就是打探德庆城的意思。现在我们的人手在德庆城已经很熟悉了。德庆城现在分为三派,一派是现任知府的人,一派是省城刺史的人,一派是中立派。”



  陈文蕙说:“知府不也是在刺史的管辖下吗?怎么还不一派呢?”



  陈远恒说:“他们本来是一派的,后来因为一些事情,主要还是朝堂之争,影响了他们,知府是三皇子一派的,刺史则是太子一派的,这自然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了,自然就不能一派了,不但如此,还非常扎。刺史经常训斥知府,知府怎一直在打压刺史在德庆城和德庆所属的五个县的势力,一点面子都不给,搞得大街小巷的人都知道。”



  陈文蕙说:“天啊,这夺嫡之争已经演到地方了,连我们这江南之地都都他们的争斗了啊。”



  陈远恒皱了一下眉头:“确实啊,其实这样可不是好事,现在从朝廷到地方,都不用心做事了,只想着从龙之功,只想着夺嫡之争,长期这样下去,朝廷会出大事的。”



  陈文蕙点点头。前世的清朝不就是这样吗,康熙时的夺嫡之争直接把康熙创下的盛世给搅合了,让继任者麻烦很多年。



  陈远恒又说:“其实,这些人目光短浅啊,只知道自己一家人斗争,怎么不想想我们的大楚朝并不太平啊。”



  这下陈文蕙不明白了:“怎么不太平啊,我看不是一派盛世景象吗?”



  陈远恒说:“我们安城地处江南,自然平静的很,又是鱼米之乡,富足的很,当然就是一派盛世景象了。可是我们的北边有蛮族人在,他们生长在马背上,骑兵很是厉害,我们的军队每战必败,每败就要割让疆土,长期下去,总有一天会走向亡国灭种啊。”



  陈文蕙第一次听到关于北方蛮族的事情。没想到是这样,不由得想起前世,蒙古崛起,宋朝灭亡,满清崛起,明朝灭亡。一个是西北的少数民族,一个是东北的少数民族,有人说华夏大地就是个漏斗形,西北崛起也是灭亡华夏,东北崛起也是灭亡华夏。又想起历史上记载的宋和明灭亡时,华夏大地上惨剧不知道有多少,那个时候不光是百姓受苦,贵族们更苦了,像李清照就是。



  没想到穿越到了这里,这里也受到北方蛮族的威胁。想到这里,陈文蕙沉默了。



  白氏看着女儿一脸担忧说:“蕙儿,你一个女孩子家,这北方的事情是朝廷大臣们担心的,不但不是你操心的事情,连你父亲都没必要操心,我们现在连安城,德庆都没有弄好呢,怎么管天下啊。”



  陈远恒说:“夫人说的是啊,一屋不少何以扫天下?先管好我们的事情吧。”



  陈文蕙听了这话,忙把那些想法甩掉,从新整理了一下思路说:“父亲,我觉得你光摸清楚德庆的形式还不够,还要现在就准备人手,这样去了德庆才能有力量和他们几派人斗争,才能最快时间掌握权力。”



  陈远恒说:“嗯,这么说很有道理。都头我还想着让吴大山去,一来还可以继续叫你哥哥们武功,二来,他现在都头这个职位干的很好。到时候让他把他安城的师兄弟推荐一个留给黄大人,他就跟着我到德庆城,他本就是德庆人,更是方便,还可以多找几个师兄弟当衙役,这样我最快掌握衙役,手里有人,自然对付起来就好的多呢。”



  陈远恒说着又想起一事:“对了,袁茂考上了秀才了,过两天我就给他补一个钱粮师爷的位子,先在安城干一段,毕竟还有个秋收呢,我要到快过年才能去德庆上任呢。有他帮着处理,今年秋收完税我也能轻松些。”



  陈文蕙说:“父亲安排的很好,吴师傅和袁先生一文一武,有他们辅佐,父亲一定能很快处理德庆政事。但是,我觉得父亲还应该从我们交好的商家中选一些信得过的,有发展的带去德庆,这样更方便我们发展德庆的商业。”



  陈远恒一拍脑袋:“哎,这个我却是没有想过啊,蕙儿说的极是,其实要好的商家,就属王家,蓝家了,我回头给他们两家透一下话,探探再说,左右现在有时间。还有一家很好的关系,就是万家银楼,只是万家本就不是安城的,他们是省城的,以后再说。”



  陈文蕙和白氏都点点头。陈远恒却笑着说:“说起万家,我想起一事来,因为大姐姐的首饰在京里出了这么大的风头,带着万家银楼的名声在京城也响起来了,蕙儿的那几套首饰在京城都卖出了高价,万家银楼的人前天就给我说了,谢谢我们呢,还有,这些首饰的利润当初就说好了的,都给我们的,饶是这样,他们还赚了名声,算起来利润更大呢。这个钱说好了都给蕙儿的。”



  收藏还是不多,请多收藏,请投我的推荐票。谢谢。另外情节预告,战争的阴云第一次飘来,但是这一次是轻微的。
第六十七章 出事
  白氏笑起来:“哎呦,那敢情好,有多少钱啊?”



  陈远恒说:“细账要等一段时间才得,倒是后他们拿着账单和银子一起来,粗略估算一下也有五千两银子呢。”



  白氏吃了一惊:“这么多啊?”



  陈文蕙也没想到有这么多钱,说:“怎么这么多啊,不是算错了吧。”



  陈远恒说:“其实这么多都不算多了,因为万家银楼的名声比不上京城那几家老字号的,所以卖的价钱还不算高,要是教给那几家,一定卖出更多钱呢。不过这些也可以了,回头等账和钱送来了,夫人就替蕙儿收着。”



  白氏甜甜的答应了。陈文蕙正要推辞,突然红鲤进来说:“老爷,夫人,陈大管家再外面说有急事要见老爷。”



  陈远恒忙让陈材进来。陈材进来先见了礼,急忙忙就说:“老爷,德庆城那边的庆和楼出事了。”



  陈远恒和白氏吃了一惊,忙问怎么了,陈材忙说:“现在酒楼里,每日都有一些地痞混子堵在酒楼里,搞得顾客不敢上门,我们酒楼已经亏了两天了,陈福连忙回来请示。”



  陈远恒很镇静,一点都不意外的样子说:“让陈福进来回话。”



  一会儿,陈福进来了。陈远恒还在悠闲的喝着茶,白氏也在喝着茶,陈远恒说:“陈福你把情况好好说说。”



  陈福忙说:“我们年后就在德庆城开业了,因为庆和楼地方偏僻,开业的时候又没有大张旗鼓,所以没有影响什么人。但是很多德庆城的生意人都到过安城的德庆楼吃过饭,都说我们酒楼的酒和菜最是美味。因此开业没多久,就生意好起来,差不多德庆人都知道有这么个地方了。”



  说完抬头看了一下又说:“可是这样就招了别人的忌讳。先是有人来和我说话,说是我一个酒楼占的生意太多这样不好。后来又派人往我们厨房跑,想进去看我们怎么做的菜。都没得逞,就拿钱收买我们酒楼的伙计和厨房的伙计,可惜我们早就有准备,培训的时候就签了契约,还安顿了他们的家人,明令了规定,我们的工钱又比别处都高,这些人就都没有上当的,而且还告诉了我。”



  “我想着就没事了,多防着就行了,谁知道,现在又来了这一出,整了十几个地痞呆在酒楼里喝茶,占着位子就不能撵人,这一下给客人们都吓跑了。”



  陈远恒说:“这么多事情你查到是谁干的吗?”



  陈福忙说:“是德庆城以前最好的酒楼老板孙老板背后指使人干的。”



  陈远恒说:“怎么能证明是他干的呢?当初你们开酒楼之前没有和他这样的行尊打招呼吗?”



  陈福说:“去年准备开酒楼的时候就打过招呼的,还给他带去了礼品。他听说我们不是在闹市开,而是开在偏僻的地方就没放在心上。再加上知道老板是夫人,也就给个面子,同意了我们开酒楼的。开业的时候还备了礼物请了他去。他也很给面子去捧了场。我们规矩做足,哪里知道他还来这么阴的。”



  “其实,他对付我们的事情德庆城所有的酒楼都知道了,他差不多明说了,想对我们杀一儆百呢。”



  陈远恒又问:“这个孙老板是什么后台?”



  陈福说:“听说是他女儿嫁给刺史大人做了小妾,听说很是受宠。还有传言说这个酒楼也有刺史大人的股份。”



  陈远恒说:“那这样就是了,你准备怎么办呢?”



  陈福看了看陈远恒,又没有说话。陈远恒说:“怎么了,但说无妨。”



  陈福才说:“我觉得这个事情也能解决,我听说我们的都头大人和德庆城的三才帮有交情,要是吴都头出面,三才帮一定给个面子,我们再给些钱,这些地痞们就不在话下了。”



  陈远恒说:“你的主意很好,看来是下了功夫打听了。就这么办,该多少银子只管支取,我去和吴都头说一下。让他明天就随你去德庆。陈福,可见,你这一年多来历练的可以了。好好干,以后还有重用。”



  陈福忙谢了。站起来后还擦了一把汗。



  哪知道陈远恒又说:“我这里还有一件事情交给你,等一会儿我去修书一封给知府大人,知府大人看了信后,会帮助你对付孙老板的。我们不光要化解这次的事情,还要主动出击才行。要不,以后谁都可以欺负我们,怎么得了?”



  陈福高兴的裂开了嘴,忙答应下来。



  陈远恒就带着陈福和陈材去了书房。



  陈文蕙这才问白氏:“母亲,原来开酒楼还要拜会行尊啊,并不是有钱就能开的啊?”



  白氏笑了:“这个世道就是这样的。酒楼是暴利的行业,而且是消息集散地,一般都掌握在有权人家手里。要是开个小吃铺子自然没人管你,但是要是开个酒楼,特别是上档次的酒楼,就要有地头蛇之类的出面干预了。”



  陈文蕙又奇怪了:“那我们之前的生意怎么没有这些事情啊?”



  白氏笑的更很了:“这个自然没有了,因为我们之前的生意都是在安城啊,这里谁最大啊,哪个地头蛇能大得了县令啊。”



  啊,陈文蕙再次感叹自己真是白痴啊,这可是特权社会,怎么老是忘记这个事情。



  随即又担心起来:“那母亲,这回可不是在安城了啊,而且这回的对头,后台可是刺史大人呢。就算是父亲年底当了德庆城的知府,也没法子啊,毕竟这个刺史到时候就是父亲的顶头上司了啊。”



  白氏说:“你刚才没有听到吗,刺史是太子一帮的,能和你父亲一派吗?你父亲现在可是德妃娘娘一派的了。刺史对付你父亲是迟早的事情,就算是我们这回酒楼的事情退让了,下回刺史还会找别的事情来对付我们呢。”



  陈文蕙想想也是,就说:“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既然怎么样都要和我们做对了,还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



  白氏满意的说:“看来蕙儿是个心性坚定的。懂的先下手为强呢。若是我猜的没错,你父亲定然会请知府和他一起对付刺史。知府已经和刺史矛盾很深了,而且很快就要被调走了,走之前他也想着给刺史不痛快呢。孙老板虽然背后是刺史,他本身可是个小小的商人,和知府硬碰硬一定会吃亏的,再说了,县官不如现管,刺史毕竟在省城,想管着德庆,没那么容易。”



  陈文蕙放下了心:“我怎么看父亲和母亲听说了酒楼出事都不着急呢?”



  白氏笑了:“你这个孩子啊,这算什么事啊?早就料到了,而且手段这么低劣,有什么好着急的。我和你父亲在京城里遇到的那些个事情比这个棘手一百倍,我们都挺过来了,这算什么啊。告诉你吧,要是我是孙老板,当初建酒楼的时候我就会去捣乱,叫你干不成,就算是现在这样,也不会说傻到去偷技术之类,让顾客之类的小手段,我就直接找到背后老板,拿出条件交易把酒楼买下来,这样不就解决了。”



  陈文蕙想想,还是母亲的这两招狠啊,这样看来那个孙老板还真是不够瞧的。”



  晚间时分,陈文蕙正想问父亲关于酒楼的事情,陈远恒却说:“我刚得了一个消息。”



  陈文蕙和白氏忙问什么消息。



  陈远恒面色古怪:“这一段我说徐志杰怎么消停了呢,原来他还真是憋着坏主意呢。他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路子,巴结上刺史大人了。”



  这下子白氏奇怪了:“他一个小小县城里的属官,和刺史差很多级呢,怎么能巴结上的?先前也没听说有亲戚关系啊?”



  陈远恒说:“就是巴结的方法不值一提了。他先是悄悄的把姨娘付了正,又找到关系,把女儿珍珠献给刺史大人做了妾室。”



  这下陈文蕙的嘴巴张大了。半响才问:“父亲,刺史大人今年多大年纪啊?”



  陈远恒说:“刺史大人今年五十多岁了。”



  陈文蕙楠楠的说:“珍珠好像才十五,给五十多的老头做妾。”



  白氏却说:“既然是妾,自然就是年轻的了。这不算什么,难道刺史为个妾室就打算认徐志杰当岳父?”



  陈远恒被夫人的话说笑了:“岳父不至于,只是这个刺史有许多妾室,都是很有用的。到是不能说他贪花好色。”



  白氏又奇怪了:“妾室就是以色事人,还能有什么用?”



  陈远恒说:“咱们这个刺史是个奇才啊,有很多妾室,都是在刺史任上纳的,每一个都有用处,有的家里是开绸缎铺的,有的家里是开米行的,像孙老板就是开酒楼的,还有一部分是下级属官的女儿或是妹妹。”



  白氏说:“哎呦,这还真是奇葩啊,他就是这么敛财的吧。还真是别开生面呢。”



  陈文蕙奇怪了:“这和他敛财有什么关系?”



  陈远恒说:“他的每个小妾背后家族的生意他都占有股份,都是他小妾的股份,所以他没钱,但是小妾都有钱,他就是给这些生意或者是下级官员当保护伞就行了。”



  求推荐票,求收藏。
第六十八章 联合
  这下子陈文蕙明白了。还真是奇葩,这样财色兼得,还落得清廉呢。



  陈远恒说:“哼,这下子徐志杰冷落的门庭又开始热闹了,这好,也让我好好看看安城的这些墙头草们,看看那些是值得带走的,哪些是要放弃的。他们都以为这回我连县令的位子都保不住了吧。徐志杰更是洋洋得意等着接县令的位子呢?哼,他们哪里知道这天下可是皇上的天下,可不是刺史的天下。”



  陈文蕙心想,这些人生长在远离京城的江南小城,哪里知道这官员的权势更迭是由**斗争决定的啊。这下子看到徐志杰得了刺史的青睐,就以为徐志杰能压得过父亲了,哪里知道父亲也是有裙带关系的,而且徐志杰只是把裙带系在刺史身上,父亲可是把裙带系到了皇上身上了。这差别可就大了。



  陈远恒又说:“我会让酒楼的人,陈材都密切注意安城官员和富商们的动向,这样就知道那些是经得住考验的了。我现在秘而不宣,等到朝廷旨意下来了在说。”



  陈文蕙看着老爹的样子佩服啊,玩心眼还是这些正宗大宅门里出来的厉害啊,安城这些人哪里是对手啊。



  白氏问:“老爷,酒楼的事情怎么样了?”



  陈远恒说:“本来我和知府的关系就很好,现在万贵妃一派的人被太子压得死死的,万贵妃在宫里跟德妃娘娘走的近了,自然知府就对我更好了。我又在密信里告诉他,我就是接任他知府的人,他任上那些事情我会想办法给他胡平的。知府自然是愿意了,立刻就派衙役打压了那些地痞,还有,派税收官去查了孙老板的账目,说他偷税,要罚他税金呢。这下够孙老板喝一壶的了。”



  白氏喜笑颜开:“那孙老板不得和他做妾的女儿说啊,要他女儿撑腰啊?”



  陈远恒笑着说:“刺史倒是给他撑腰了,奈何知府和刺史的矛盾总所皆知,知府根本不买刺史的帐。这下子孙老板的酒楼看样子开不下去了。我已经让人去准备了,再想办法给他一击,等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去收购他的酒楼。”



  陈文蕙问:“我们在德庆有酒楼了啊,为什么还要买他的酒楼?”



  陈远恒还没说话,白氏就说:“我们买了酒楼可以做别的啊,开分店也行,德庆城可不像安城,德庆城大啊,开几个分店都可以。我们多一个酒楼就多赚一份钱,还可以让以后那些打我们家生意主意的人看看,招惹了我们,就是刺史做后台都得倒霉。”



  陈文蕙看出来了,老爹老娘一样狠啊。不过这样好啊,她以前看电视,最讨厌那种小白花型的人了,生活竞争这么大,不狠别人就会吃掉你,怎么办?



  过了几日,陈远恒笑嘻嘻的回来说:“现在基本上形势很清楚了,我们考验的那几个人都没有倒向徐志杰那一边,包括王义和,蓝家,黄大人,更别说我们自己培养的吴大山,袁茂了,这些人有些知情,如黄大人,其余都不知情,都在为我担心,但是都表示要坚定的帮我度过难关。”



  陈文蕙很开心,其实她也怕王家和蓝家要是意志不坚定,会影响她和她那几个朋友之间的友情。



  陈远恒又说:“其实,我还有意外收获呢。”



  白氏忙问:“什么意外收获?”



  陈远恒说:“万家居然来和我说,给我帮忙找对付刺史的人,我本以为他们是省城的人,会倒像刺史一边的。”



  陈文蕙开心的拍着手:“我就知道巧珍姐姐的家里是好的。我们以后多跟万家往来。”



  陈远恒笑笑说:“是啊,还有一个意外,就是安城的最好的书院院主家李家也派了人,表示支持我。看来,徐志杰很招人烦啊。”



  白氏笑嘻嘻的说:“那要恭喜老爷啊,得到李家的支持,就是得到士林的支持啊。李家在安城历次斗争中一直都是中立的,现在居然向着老爷,那老爷以后就有人才用了。”



  陈远恒开心的说:“还是夫人聪明,李家可不是单单嘴上说支持,他们还选了几个弟子来帮我。这些人就是上次我在菊花诗会上看好的那几个秀才,还有几个已经考上举人了,我准备给黄大人留一些,带走一些,所以就趁机和李家的人说了我年底就要去德庆的事情,李家居然也没收到消息,听了后更是高兴。我又向他们说了,我准备到了德庆在五县一府推行贷款,还有新的种子,还有新的施肥方法。李家真是心系百姓啊,听了后,下午就带了弟子来见我,这一下子我可用的人手就多了起来。”



  陈文蕙忙说:“恭喜父亲得到臂助。”



  陈远恒笑呵呵。这个时候陈文俊和陈文麟来了,陈远恒很奇怪:“你们怎么这么快下学啊?”



  陈文俊脸色不太好,陈文麟一脸的焦急。陈文俊先说:“父亲,我们今天休沐,就和朋友们去玩,听到传闻,说徐大人靠上了刺史大人,刺史大人要对付父亲了,是吗,他们都说安城要变天了。”



  陈远恒一脸平静:“俊儿,这个是实情,依你看怎么办呢?”



  陈文麟立刻说:“父亲,这是真的啊,这个徐志杰也太不要脸了,这么下作的事情都能做的出来,居然为了自己的官位把女儿送去做妾。我们不怕他,大不了父亲不做官了,我们可不受他徐志杰的气。”



  陈远恒却笑了:“麟儿,你觉得徐志杰把女儿送去做妾很可耻吗?”



  陈文麟一脸的气愤说:“我的那些诗会里的朋友都说,这种事情是给读书人抹黑,都说徐志杰有辱斯文。难道不是吗?”



  陈远恒没说话却问了陈文俊:“俊儿,你说呢?”



  陈文俊说:“徐志杰这么想做这个县令,就应该堂堂正正的争,比如说多为百姓做点事情,多出点政绩,现在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法真是令人不齿。”



  陈远恒笑笑,又问陈文蕙:“蕙儿,你看呢?”



  陈文蕙笑着说:“徐志杰用这种方法巴结刺史不算什么。”



  陈文俊和陈文麟立刻瞪大了眼睛,陈文麟张嘴就要说话,被陈文俊制止了。



  陈文蕙继续说:“为了前程,为了利益牺牲女儿的人单单只有徐志杰吗?我们陈家也是啊,我们陈家是世家大族,为了前途不是还把嫡女送去宫里吗?”



  陈文麟立刻说:“我们大姑姑进宫是做了贵人,怎么和做妾比呢?”



  陈文蕙笑了起来:“二哥,大姑姑是皇后吗?皇上只有一个正妻皇后娘娘,其余的是贵人不错,但是也是皇上的妾啊?”



  陈文麟还想说,但是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觉得妹妹这番话,颠覆了自己的认知。



  陈文蕙又说:“我前儿看书,看到有一个前朝的皇帝因为北方蛮族逼得紧,还把女儿嫁给蛮族首领是吗?”



  陈文俊说:“那是前朝顺康皇帝,他把公主去和番,换来几十年的天下太平,百姓们得以休养生息,这是公主的功劳。”



  陈文蕙问:“那请问和亲的时候,蛮族首领多大年纪,公主多大年纪?”



  陈文俊说:“史书上说,那个蛮族首领叫突仁可汗,娶公主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公主是庆城公主,只有十五岁。庆城公主贵为公主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放弃宫中锦衣玉食的生活,主动去和番。到了北方蛮族,为突仁可汗的阏氏,后来突仁可汗去世,又按照蛮族的规矩嫁给继任的可汗,也是突仁可汗的儿子利仁可汗,还生了二个儿子,三个女儿。后来她的儿子还继任了可汗,女儿也都嫁给了大部落首领,庆城公主在蛮族的权势大起来,从而给中原带来了几十年的和平。”|



  陈文蕙点头说:“那我就不明白了,那突仁可汗能把可汗位子传给儿子,可见,突然可汗原来是有阏氏的,怎么还能娶公主为阏氏呢?”



  陈文俊忙说:“这个妹妹就不知道了,蛮族的大首领可汗可是有几个阏氏的,但是原配是叫做大阏氏。庆城公主不是突仁可汗的大阏氏,利仁可汗是突仁可汗的大阏氏说出。后来庆城公主嫁给利仁可汗,也只是阏氏,并不是大阏氏,毕竟利仁可汗接替大汗位子的时候都快四十了,怎么可能没有原配呢?”



  陈文蕙拍手笑道:“原来是这样啊,那庆城公主就是给可汗做妾了。顺康皇帝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女儿给蛮族首领做妾了?”



  一句话说的陈文俊目瞪口呆,陈文麟也哑口无言。



  陈远恒却笑起来:“俊儿,麟儿,你们看事情还没有你妹妹清楚啊。蕙儿说的不错,为了权势,顺康皇帝都可以把十五岁的女儿给蛮族做妾,这个行为和徐志杰有什么区别呢?只是成王败寇,因为顺康皇帝是皇上,庆城公主又争气,夺得权势,为中原带来了祥和,所以史书上还为她做书立传。”



  太感谢丫丫738155了,我觉得您就是专门在我情绪低落的时候给我打气的。谢谢您的第三次打赏。感谢书友们对我的支持。继续求收藏,求推荐票。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第六十九章 升值
  陈文蕙说:“徐志杰为了权势让女儿去做妾巴结权贵并没有错,错在了别处?”



  陈文麟忙问:“错在什么地方?”



  陈文蕙说:“错在他没有为自己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说,我们陈家送了大姑姑进宫,这叫做尽忠,大姐姐是去做贵人。比如顺康皇帝送女儿去蛮族,是为了天下太平,是为了百姓们,所以他们都没有错,还会被史书歌颂。徐志杰就傻了,不但得不到县令的位置还惹了一身骚。”



  陈文俊奇怪了:“妹妹怎么知道他得不到县令的位置?”



  陈远恒说:“是我说的。说起来也没什么,他徐志杰有女儿做了刺史的小妾,我们也有你大姑姑做了德妃娘娘,娘娘前些时候来信说了,我年底换任的时候就会升迁为德庆知府,安城县令,我也安排给了黄庭珍大人。”



  陈文俊一脸惊喜,随后有想起一事,脸有忧色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