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蕙质春兰-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卓氏震惊了:“一个姑娘,可以用自己的私房钱建一座城市?”
梅英说:“何止呢?夫君说,现在南洋四城,就数庆春城发展的最快,不但城市都建设好了,还因为居民多,又开始建设三个卫城了。等到我们到了南洋,说不定庆春城的卫城都建好了呢。可惜,我们的天水城自己的城市还没有建设好呢。不过,夫君说的时候,还说,这一段时间,他不在南洋,就把天水城的事务都交给文蕙打理。文蕙现在一个人管理两个城市,还要管着四城事务。真是能干。夫君还说,只要这个城市给文蕙打理半年,她一定能把城市管理的好好的。这样,我们过去,只要照章办事就行了,省事多了。”
卓氏皱了一下眉头说:“小姑子这么能干,你能想处好吗?”
梅英笑着说:“人家家里小姑子和嫂子不和,大多是因为,小姑子要的东西,嫂子不舍得给,怕花钱。可是我们家哪里有这样的事情?文蕙人家都不花家里的钱,再说了,就算是花了家里的钱,我们家的情况你们也是知道的,在乎一个姑娘家花钱吗?供不起吗?还有,我们家的钱又不是我夫君一个人的,还有大哥呢,大哥都不在乎,我们在乎什么。更何况人家文蕙还不花家里的钱呢。对了,以前,皇上就说了,文蕙是大楚最有钱的姑娘。”
卓氏笑了说:“我怎么忘记,你们家和别人家不同了。”
梅英笑着说:“这些都不说,你看,我还没有见过文蕙,还没有嫁到她家,她就已经先给我添妆了,嫂子难道不知道她送的东西有多么好,有多么齐全,多么周到吗?”
卓氏怎么会不知道,说:“怎么能不知道,我们三个那个时候,还不停的感叹,你真是好运,嫂子,小姑子,给你添妆,可见,以后一定能想处好的。”
冯氏说:“想当年,我们吃过的亏,大妹妹你大概是不用吃了。”
卓氏和华氏都点点头。梅英说:“恩,我也觉得很幸运。不过,他们家真的和别人家不一样啊。”
卓氏问:“怎么个不一样法?”
梅英说:“这刚刚成亲,婆婆就派人来说,不用伺候她,不用和她一起吃饭,也可以一起吃饭,就是吃饭,也不用站着给她布菜,一起坐着吃就行了。”
华氏说:“可怜,我到现在还在伺候婆婆,每次吃饭,都是婆婆吃完,我才能去吃。有时候,饭菜都冷了。”
卓氏和冯氏说:“谁不是这样?陈夫人真是会体恤媳妇。”
梅英甜甜的笑了说:“这些还不说,他家还有更奇怪的呢。”
冯氏问:“还有什么奇怪?”
梅英说:“他们家如果没有事情,吃饭后,要一家人一起商议家里的事情,有时候也会说一些外面的事情。像这些事情一般都是爷们在书房商议的,可是他们家就在婆婆的上房商议,这已经很让人奇怪了,还有更奇怪的,就是让女人也参与商议。我是不敢吭声的。可是婆婆不时发表意见,公公和夫君都很尊重婆婆的意见呢。”
卓氏想了想说:“以前,陈夫人就多次说过,让你跟你大嫂学习,以后可能要让你管理天水城。可见,他们家习惯女人管理事情的。”
梅英说:“大嫂管理新光城,那是因为大哥要忙着倭国的事务,大多数都在倭国呢,哪里能管得了夷洲岛的新光城啊。可是我家夫君就在天水城啊,哪里还用的着我管理。我管理好内宅事情就行了。”…
卓氏点头说:“是啊。不过,你嫁过去,不能想着我们家的规矩怎么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到了他家,就要按照他家的规矩过日子。你婆婆让你向大嫂学习,你就多学习,多帮帮姑爷,以后少让姑爷操点心,也算是对得起你婆婆一片爱护你的心意了。”
梅英点点头。心里想着,婆婆待她还真是好。
冯氏突然说:“有些富贵家庭,不缺钱,也不缺产业,可是家里人丁少,心疼儿子,就娶个能干的媳妇,替儿子做事情,这样能让儿子歇着。”
大家都用怪异的目光看着冯氏。冯氏有些怯怯的问:“怎么了?我只是说有些家庭,并不是说陈家啊。”
梅英被冯氏这么一说,觉得也有道理说:“还有一个很奇怪的是,陈家真的没有妾。我公公和婆婆的感情很好,你们也看到了,他们很年轻,都是盛年,其实再多生几个都没有问题。可是,陈家只有夫君他们三个。这样的情况下,对儿女看重一些也是可能的。”
卓氏想了一下说:“那倒是不一定。你看,要是他们娶你回来是为了不让姑爷干活,那他们怎么舍得把没有出阁的小女儿送到南洋去开疆拓土了?”
这么一说也对。
梅英想了一下说:“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夫君对我好。公婆对我也好。对我们梅家都好。那我还有什么说的?只要是我所能,都贡献给陈家了。”
卓氏笑着说:“你能这么想就对了。别说他们对你好,就是对你不好,你嫁了人了,就是人家的人,要时时处处为人家家里着想啊。”
梅英红着脸,点点头。
晚上,梅英跟着陈文麟一起坐着马车回家,心里非常的甜蜜。自己太幸运了,成为了陈文麟的妻子,成为了陈家的儿媳妇,未来应该会有很多的好日子等着她去过吧。(未完待续……)
第九十三章 新城
陈文麟和梅英在京城过了一个月的逍遥日子。不过,这一个月也不是全然闲着。梅英每天要跟着白氏学习管理家族事务,特别是学习管理生意。
陈文麟每天则是在朝廷拜访那些官员,还经常进宫受到皇上的召见。皇上对于南洋的事情很是上心,经常要问陈文麟。
陈文麟也趁机提出了一些对南洋有力的事情。比如说,那些灾民都在南洋安顿的很好,从迁徙开始,一路上的车马费,衣服,吃饭,都不用朝廷管了。朝廷为此可是事来很大一笔银钱。
陈文麟趁机提出,把迁徙灾民到南洋变成一个常态的事情。以后,大楚只要有灾难发生,就把灾民送到南洋去,这样又事,又省钱,还对百姓好。他们本来一穷二白了,到了南洋,辛苦上几年,还能赚上一笔,兴许还能置下一片产业,不是好事吗?
∈帝有些意动。陈文麟又去找太子说这个事情。太子十分支持,不过,太子说:“文麟啊,这些灾民交给你们,我是很乐意。可是,现在不能完全交给你们。前一段时间,把那些灾民交给你们,你大哥文俊来了奏折,说倭国也很需要百姓,要不新近得到的倭国的领土就不稳了。而且,倭国比南洋还要近便一些呢。你说怎么办?”
陈文麟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说:“我大哥还敢跟我和妹妹抢人?我是没有意见,就怕大哥要面对妹妹的怒火了。”
刘演立刻想到了陈文蕙,以陈文蕙的性子,一定不会放过陈文俊的,刘演不由得笑了起来。
陈文麟说:“反正。不管是给吕宋岛,还是给夷洲岛,还是给倭国,总之,这些灾民们都有利。总比在大楚受了灾,因为官员办事不利,饿死的强。”
这话一说。柳敬原就猛朝陈文麟使眼色。
刘演说:“阿原。你不用眨眼睛了,小心眼睛眨把坏了。大楚的情况我还能不知道吗?那一年江南受灾,多少官员贪污啊?多少官员置灾民不顾。我们亲手处理了多少官员啊?抄家抄的都够赈灾的了。你忘记了?我可是不敢忘记啊。”
柳敬原不吭声了。
刘演说:“我们大楚的吏治是败坏了,也不是坏了一天两天了。等到将来有一天我做了那个位置,一定要想法子处理这个问题。到时候,你们可要帮着我。”
柳敬原看看陈文麟。陈文麟笑笑说:“我一定会全力支持殿下的。”
柳敬原在心里面大骂。陈文麟这个没有良心的坏蛋。你当然支持了。你远在南洋,大楚掀起腥风血雨也跟你没有关系啊。这样还不支持。可惜。他是逃不过的,作为太子的心腹,将来一定是冲到第一线的。面对整个大楚的官员阶层还有贵族阶层,还有世家们。这得多大的勇气啊。
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刘演并没有意识到柳敬原的沉默,反而高兴的说:“我有你们这些弟兄。何愁大事不成?这大概就是我比大哥,三哥强的地方。对了。文麟,你的这个事情包在我的身上。我一会儿就去跟父皇说这个事情去。”
陈文麟很高兴,赶紧谢了刘演。
”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十月,京城已经开始冷了。陈文麟也要和妻子一起往南洋赶了。再过一段时间,北方就会结冰,到时候,虽然也能到达上海,就要疡走陆路了,陈文麟怕梅英辛苦,就只能早点动身,赶在冰冻之前赶到上海城,从上海城做海船到达夷洲岛新光城,然后再去天水城。…
分别在即,白氏很是伤感。陈远恒安慰她说:“不要这样担心难过了。我们过上两个月也一起去南洋,到时候又能见面了。”
白氏一想也是,不过是分开两个月,不算什么,跟以前,动辄一两年比起来好多了。
梅英倒是和弟弟妹妹,还有父亲有些难以割舍。眼看临别在即,白氏特意嘱咐陈文麟带着梅英回了一趟娘家。梅英对梅夫人只是淡淡的,保持面子上的礼貌就行了。做了一会儿,陈文麟去寻梅继祖等人说话去了,梅英跟着梅翰林来到了梅翰林的书房。梅翰林看着眼含着泪水的女儿,想着分别在即,也有些泪眼婆娑,但是他毕竟是男人,不习惯这样的婆妈,打起精神,安慰女儿说:“你嫁了个好人家。夫君对你好,有出息,婆家兴旺,你以后是要享福的。至于我,你也不要担心。我现在和以前可是不同了。很快就有任命过来,我就要去上任了,也不在京城。以后我的宦途只会越来越好。你的弟弟妹妹跟着我也是要享福的。至于你嫡亲的这几个弟弟,等你走后,他们就去你的那个宅子居住。我把你母亲留下的人手都派了过去。都很忠心。另外,亲家也派了人手过去。就算是以后,我带着全家上任去了,不是还有亲家照应他们的吗?你就放心吧。等到他们大上几岁,学问长了,就会去南洋找你。你们兄弟姐妹的在一起,不好吗?”
梅英一想也是,也不那么难过了。
转眼一想,多亏了婆婆待自己好。不但不用自己伺候着,还要帮着照管她的两个弟弟。真是辛苦公公婆婆了。
从梅家回来,到了自己家里,先是给白氏请安。白氏看着梅英哭红了的眼睛,有些心疼,对她说:“梅英啊,你先去夷洲岛新光城和你大嫂学一个月,再到了天水城跟着你妹妹学上一个月。以你的聪明,一定就能上手了。你以后多辛苦一些,天水城的事务,你要多管一些。文麟还有别的事情,到时候,你要多支持。至于家里的事情,你就放心吧。你们梅家族里派了那么多的人跟着你,也身边有人照应。亲家公要去任上,带着你继母和那些你不同母的兄弟姐妹们。至于你亲弟弟。你公公已经给他们找了个好的西席,在你的宅子里教导他们。我还派了管家去料理宅子里的事情。等到你兄弟们大上几年,读书明白了道理。我会给看着说个好媳妇的,你可相信我的眼光?”
梅英忙说:“母亲的眼光可是最好的。我当然相信母亲的眼光。”
白氏笑着说:“相信我就好。我以后,会给他们都娶上媳妇,然后给他们送到天水城找你团聚的。你就放心好了。”
这一下,梅英哪里还有后顾之忧?
高高兴兴的跟着陈文麟出发去南洋了。他们到达上海城的时候,只是在公主的城主府邸停留了两天,丽川公主和梅英一见如故,送了梅英很多东西。当然了,在京城的时候,白氏就指点过梅英,还帮着梅英给丽川公主准备了很多的礼物。这些礼物,丽川公主都很喜欢。他们夫妻在丽川公主那里潘恒了两天,顺便欣赏了一下上海城的景致,两天后,陈文麟带着梅英乘坐巨大的海船向夷洲岛航行。这艘海船十分巨大,不但住着陈文麟夫妻,还有梅家的族人,包括梅继祖等三家人。还有一些梅家的下人,梅家的子弟。…
这些人将来都是陈文麟的左右手,陈文麟也很高兴,对待他们都很好,趁着在海上无事,经常和他们交流,慢慢的了解每个人的个性,特长,盘算着,到了天水城之后,怎么分配他们的官职,那些人适合管理那些地方。
梅英还是第一次看到大海呢,不禁十分的惊奇。还好就是梅英并没有晕船的现象。这让陈文麟早就准备好的大夫没有了用武之地。不过,没有在梅英这里用上,倒是在梅家族人那里很是吃香。梅家的人大多是青州人,北方人不通水性,更别提出海了。这晕船的就特别的多。尤其是华氏,简直上吐下泻,一直到新光城才算是好了。
这天,风和日丽,霞光万道铺在大海上,气象恢宏。陈文麟带着梅英站在甲板上欣赏着海上落日的美景。梅英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问陈文麟:“怎么母亲要我多管理天水城的事务?你要干嘛去啊?”
陈文麟说:“在吕宋岛的南端有一个大岛,名字是棉兰老岛。那个岛的物产也很丰富,你要是能给我管理着天水城,我就要和妹妹文蕙一起去开发棉兰老岛了,我们要在那里再建设一个新的城市。不,应该说是建设两个新的城市。妹妹一个,我一个。这个事情皇上也已经同意了。并且给我们的新城市赐下来了名字。妹妹的一个城市名字叫朱雀城,我的城市名字叫迎紫城。”
梅英问:“为什么叫迎紫城?”
陈文麟说:“我哪里知道?好像是说,我那个城市再东面,皇上说,东面最先见到太阳,迎接紫气。所以叫迎紫城。”
梅英皱着眉头问:“我们要那么多城市干嘛?又管不完?”
陈文麟坏笑着说:“所以啊,我们要多生几个儿子,以后,每一个儿子镇守一座城市。”
梅英顿时脸羞的通红,赶紧跑回船舱去了。(未完待续)
ps:感谢见月已非昨的粉红票票。
第九十四章 逆天
陈文麟夫妻一路游玩,在新光城就住了一个月。反正天水城有妹妹陈文蕙给看着,比他自己看着还好呢。趁着这个机会,正好带着新婚的妻子多玩玩。可惜,梅英并没有多少的时间游玩,她正在抓紧时间跟着万淑慧学习呢。
管理一个城市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管理一个不同以往的城市,新光城很多政策都是大楚不一样的 。这些新鲜的事务,梅英以前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更不要说去管理它了。所以,梅英学习的很辛苦,但是自幼丧母的她身上有一种韧性,越是艰难越是要好好学,就像是她当初学刺绣针线一样,没有母亲亲自教导,怕人家说她是丧妇长女没有教养,给亡母脸上抹黑,她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学了一手好针线。
≮梅英就像是一块海绵一样,努力的吸收各种知识。除了梅英这么辛苦的学习,梅继祖三个兄弟也在陈文麟的带领下不停的去参观学习,还去了黑家的总部,和黑家的堂主们都熟悉了一下。今后,这三个人会是他管理城市的左膀右臂,管理城市,和黑家人打交道就是少不了的,所以,这关系要提前处。
除了这些之外,陈文麟还要趁着这一段时间,好好的给梅家的子弟们洗脑。他们已经习惯了大楚城市的运转方式,看到新光城里面免费的医疗,免费的学堂,还有那么多的工坊,那么多的农场,那么多的海商,一时间适应不过来,所以。陈文麟要给他们洗脑,要让他们接受新的事务,还要接受新的思维。
大家在新光城的这一个月都很辛苦,但是都很兴奋,一辈子没有见过,想过的东西,一下子都出现在眼前。每天都接触新的事务。这能不让人兴奋吗?
可是也有人不高兴。陈文蕙早就知道陈文麟一行人到达了新光城,很快就能到达天水城了,可是。他们却在新光城耽搁了下来,这可把陈文蕙给急死了。陈文蕙那里还有一推事情呢,三个卫城的建设正在关键的时刻,四城道路已经开始修建。新来的大楚灾民有二三十万。这些人不但要修路,还在思考将来要留在哪个城市。陈文蕙还想多留下一些灾民。要是能有了这些灾民中的一半人口,她开发棉兰老岛还有香料群岛就能有很大的把握了。
一想到香料群岛那些无人采摘的香料们,陈文蕙就心里在滴血啊,这是多么巨大的浪费啊。这每天都等于损失钱啊,这是陈文蕙不能忍受的。以前,手里没有人。没有在吕宋岛站稳脚跟,没有在南洋插手。她也就不急,可是现在庆春城已经发展的很好,虽然还没有赚钱,可是城市的框架已经建设好了。眼看就要满三年了,可以征收农业税了,这就是要盈利了,而且,自己手里经过在吕宋岛剿灭土著,简达练出了一只精兵。
有了据点,有了军队,有了可以迁徙的百姓,当然了,手里从来都没有缺过钱,这样还放着那香料群岛在那里,这不是犯罪吗?
都是可恨的陈文麟,这个是亲二哥吗?偷懒去了,把一切都交给了自己这个妹妹。陈文蕙恨恨的看着自己费心费力给二哥陈文麟夫妻盖好的城主府邸,美轮美奂啊,充满了热带情调,和自然和谐的融入一体,而且占地很大,以后陈文麟生十个孩子每人还都能分到一个或者几个院子。…
陈文蕙想了想,自己二哥这么不自觉,可是不行,一定要催催他。还好,每天都有商船从天水城开往新光城,就叫那些商人帮忙带信过去好了,反正信的内容太很简单,只有几个字:你快回来,要不妹妹要发飙了。
这信一带到,陈文麟看来不由得笑的直打跌。梅英很奇怪的问:“天水城有什么处理不好的问题吗?怎么妹妹还要人带信给你?你看了信之后,笑的这么厉害,可是有什么好事?”
陈文麟一点都止不住笑,开不了口和梅英说话,只能一边笑一边把信递给梅英。梅英开始想不要看的,可是又怕是天水城出现什么问题,忙接过信一看,顿时愣住了,半响,也跟着笑了起来。
正好,万美珍带着大女儿善灵过来找梅英说个事情,正好看到他们夫妻都在笑。只是陈文麟是大笑不止,梅英倒是还好,看到大嫂来了,忙站起来,寒暄,请她们坐下,一面吩咐丫鬟泡茶,给善灵拿点心吃。
万美珍坐下问:“什么事情,你们夫妻这么开心?”
梅英忙说:“今天不是天水城的商船带来了信件,是妹妹文蕙写的,我们看完之后,都笑的不停,嫂子你也看看。”
说完把信件递了过去 。万美珍并不在意,根本就没有想,这是妹妹写给二弟的信,关于天水城的信件,能不能看。万美珍已经进入陈家这么多年了,生儿育女的,早就是地地道道的陈家人了,本来,万美珍和文蕙的关系就好,两个人之间根本就没有秘密,所以,她很大方的接过了信,立刻看了起来。
梅英心中一动。怪不得婆婆一直都夸赞大嫂。光是这份磊落不矫揉造作就是好的。说起来,自己可能是因为自小家庭的原因,心思细腻一些,考虑的多了一些。其实陈家人都是直性子的人,有什么说什么,而且一家人没有隔阂。本来也都是至亲,这个家里,没有妾的存在,兄弟姐妹都是一母所生,自然是没有那么多的规矩,也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看来,自己以后在这方面也要多跟大嫂学习才好。
梅英这里想着,那边万美珍已经笑的不行了,一边笑一边说:“怪不得二弟这么笑着,文蕙这丫头啊,真是作怪,这几天都等不了了。也只有她能干的出来。”
说到这里,梅英又想起来这个小姑子,虽然之前,大嫂和文蕙都有给她添妆,可是她并没有见过文蕙。但是,自从定亲之后,一直到成亲后成为陈家的人,文蕙这名字就不时被提起。
这个妹妹聪明,能干,富裕,骄傲。是全家人的掌中宝,是焦点,公婆,丈夫最钟爱的人。现在看来,还是个可爱的人,能写出来这么搞笑的信。
梅英说:“可能是文蕙太辛苦了,一个人又要管着四城修路,又要管着庆春城,又要管着天水城,早就盼着我们回去好给她分担一点了。说起来都是我们做哥哥和嫂子的不好,不但没给她操心,反而让她给我们操心。”
陈文麟在万美珍进屋,就已经控制自己了,毕竟在大嫂面前是不好放肆的。此刻他说:“放心,别说是两个城市,就是让文蕙管理十个城市,也累不着她的。而且,她管理天水城,一定比我们管理的都好。就是大嫂在这里,我也要说,别看大嫂管理新光城管理的很好,要是文蕙来管着,一定比现在更好。我们能偷懒就偷懒吧。就当是为了天水城的百姓了。”…
天啊,有这样的哥哥吗?自己偷懒,把活儿交给妹妹干,还能上升到是为了百姓的高度,真是奇才。
万美珍看着梅英瞪大的眼睛笑着说:“文麟说的很对。文蕙这个人啊,那可是大才。你跟着我学了这一段时间,很累吧?要知道,当初,我哪里会管理城市啊。我虽然在娘家的时候,帮着祖父管理过一个小铺子。但是,你知道,管理一个金银铺子,和管理一个城市,这是多么巨大的差别。这些都是文蕙一点点的教导我的。这个城市的很多新鲜的想法,都是文蕙想出来的。她可是聪明着呢。就是太聪明了,很会偷懒,能甩手给别人就甩手给别人。你们慢慢的住着,让她多忙一下,她一定把你们的天水城打理的比你们自己打理的都好。还有啊,她把你们天水城的一切都框架搭好了,人财物都捋顺了,你们回去就好管理了。当初,新光城要不是她给捋顺了,我哪里能管的起来?”
梅英真是震撼了,原来能干的大嫂也是跟着小姑子学的啊。那这个小姑子得有多么逆天啊。
陈文麟说:“对了,大嫂说的对,我就是这么想的。我以前连城主府都没有盖好。你们是没有去庆春城看啊,那个城市被文蕙管理的叫一个好啊,跟个大花园一样,美轮美奂的,官员们各司其职,全责分明,办事效率特别高。我那个城市的官员办事就跟不上,当然了,比起来同仁城还是好一些。所以啊,我趁着这个机会,让文蕙帮我管理一下,想来,这半年下来,文蕙该把我们的城主府给盖好了,官员们也都捋顺了,我们回去照着她定下来的章程去办就行了。可省力气了。所以啊,我宁肯她发飙,也要晚几天回去。”
梅英瞪大眼睛:“我们的城主府邸,你也拜托妹妹给你盖?”
这个万美珍还真是不知道,此刻也问:“你真的这样?妹妹给哥哥盖房子娶媳妇?”
陈文麟说:“那是当然。”
万美珍的梅英同时抚额。(未完待续)
第九十六章 山水居
陈文蕙带着梅英坐在马车上。梅英打量了一下马车,不得不说,陈家的人都很会享受。在京城的时候,梅英就发现了,陈家的马车都是疾风堂出品,不但宽敞,而且舒适,装都都有一个叫做弹簧的东西。做起来没有寻常马车那样的颠簸。
这还不说,陈家的人都很低调,马车的外面都是普普通通,可是里面确实舒服的很,锦缎做的棉花包的褥子,又软和,又光滑美丽。还有欣子,小柜子,都是钉死在马车上的,一点都不会椅。小柜子里面都有书,便携式的笔墨纸砚,小碟子,小碗,还有糕点,还有保温的茶水。真是太会享受了。梅夫人跟着她坐了一回陈家的马车,就爱上了,可惜这样的马车造价太高了,梅夫人根本就买不起。
≮梅英坐在陈文蕙的马车上,发现,比京城坐的马车还要好。一点点都不颠簸了,京城的马车还有些僵硬,这个马车就是实在是太舒适了。梅英有些惊疑不定。
陈文蕙一下子就察觉出来了说:“二嫂可是觉得这个马车居然比京城疾风堂的马车还要舒服?”
梅英忙说:“是啊,可是你又做了改进?”
陈文蕙笑了:“你一定是和黑家的人接触过了,知道我有很多的新主意,老是改变周围的东西。这个是我做了改动。这个马车不但有了弹簧,还用的是精钢打造的轮子,轮子外面还包了一圈轮胎。这大概是世界上第一幅轮胎吧?我这些可是让黑家的人研究了三年才研究好了的。现在只有这么一副。不过,这个是用橡胶做的。将来我们种植的橡胶树能收割橡胶了,这东西就能普及了。到时候,很多人都能坐上这么舒服的马车了。京城那些达官贵人们的马车又要换新的了。这应该能给我们带来很大一笔收入。”
梅英皱了一下眉头说:“橡胶?可是橡胶树上产的东西。我你二哥说。我们四个城市都在鼓励百姓种植橡胶。凡是种植橡胶树的百姓,就能多贷款,是吗?”
陈文蕙说:“是啊,这个东西就是橡胶树产的。不过,一般,橡胶树种出来要六七年才能收割。现在最早的一批才种下去两三年,离能收割还早着呢。不过。我让人寻到了很多野生的橡胶树。割了一些橡胶过来,让黑家的子弟去研究,他们研究了三年。才造出来这个轮胎,所以,现在只有我的马车上有。等将来,我们的橡胶树成熟了。就能造出更多的轮胎了。那个时候,就是马车革命的时候了。”
梅英不由得佩服说:“蕙儿。你怎么有这么多想法,真是让人佩服。”
陈文蕙哈哈笑着说:“这不算什么,其实,我这个人很简单。就是贪图享受,喜欢赚钱而已。其实,我们现在坐着这个马车这么舒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给你们天水城修建的道路很好。其实,这些道路二哥已经修的差不多了。只是我在的这半年里面,又给它们完善了一下,因为路面比京城的路面平整,所以,马车坐着也舒服一些。对了,我说了给你介绍天水城的,我们把帘子掀开看外面,我跟你讲。以后,这个城市大多时候都是你一个人打理了。你要尽快的熟悉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