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蕙质春兰-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贵妃脸上露出了笑容。翠玉问:“这蜀锦每年都数量不多,皇上都赏赐给了谁?”



  那个太监忙说:“确实数量不多,只是赏赐给了皇后娘娘,我们宫里,还有丽川公主府里三处。”



  石贵妃和翠玉对视了一眼说:“恩,替我赏赐给送东西的公公们。”



  那个太监忙应下了。翠玉说:“还真是最宠爱我们宫里和丽川公主啊?那些皇子们,就是太子都没有份啊。”



  石贵妃舒心的一笑。



  石贵妃这边过的很好,她惦记着的陈文蕙正在上海城等着出发,这一下已经耽误了她太多的时间了。本来说好是只停留七天的,可是突然出现的赢氏死了,皇帝身心受创病倒,丽川公主要回去京城照顾皇帝,稳定大局,只能把文蕙留在了上海城。陈文蕙在上海城待了七天,其实也没有做什么,明面上的事情都是由临时的代城主来决策,陈文蕙只是静静的看着。倒是那个代城主诚惶诚恐的每天都要来向陈文蕙汇报情况。陈文蕙每次都是认真的把事情听完就算了,不拿任何意见。



  这样过了七天,马明松就赶了过来。马明松接过了代城主的事务,成为了上海城的新任代城主。



  陈文蕙和马明松可是熟识的很。陈文蕙交代完手头的事情,还写了一个小小的册子,递给马明松说:“马大哥,这个是我这几天观察上海城,提出来的一些小小的意见,你拿去参考一下,要是觉得有道理就看看,要是觉得没有什么就聊当一笑了。”



  马明松很是重视,陈文蕙的本事他是知道的,因此对于这个小册子很慎重的收着对陈文蕙说:“京城的情况,你大概还不知道,我跟你说说。皇上在丽川公主的一番劝说之下倒是不再自暴自弃了,开始休养着身子。政务交给了新任太子晋王刘演来处理。后宫中,封皇贵妃为皇后。对了,还有一个事情和你说一下,皇上有个贵人,石贵人听说和文蕙你交好,她怀孕了。皇上很是喜欢,宠爱有加,相信过不多长时间就能有封赏的旨意下来。”



  陈文蕙很是高兴说:“这可是好事,我离开京城才这么短的时间,京城中居然就发生了这么多事情。特别是晋王成为太子,我大姑姑成为皇后,这可是大喜啊。对了,晋王成为太子了,这太子妃想来就是我大堂姐晋王妃了,这太子良娣还不知道都是谁呢?”



  马明松微微一笑,有些得意说:“这个也是我们马家的喜事了。太子良娣中间有一个正是小女马乐宣。”



  陈文蕙忙恭喜了一番问:“那另外三个呢?”



  马明松说:“一个是白家的白玉晶,一个你也熟悉,正是王姨娘。还有一个是新晋进府里的李家的一个嫡女。”



  陈文蕙顿时明白了,这白玉晶本来就是深受刘演的宠爱,一度压制住了陈文凤,本来就是太子妃的热门人选,要不是大姑姑成为了皇后,陈家势力大涨,估计这太子妃都得是白玉晶的。白玉晶本来就是白家嫡女,身份比陈文凤丝毫不差,人还能干,漂亮,手腕高超,深受宠爱没有成为太子妃,成了太子良娣那是自然的。马乐宣本来就是刘演笼络马家的一个重要棋子,本身也很漂亮,还生了儿子,本来也是侧妃,成为太子良娣那也是正常。至于另外两个人,就有些意思了。王瑶珍长相虽然不错,但是在美女成群的刘演府里,那可是太平常了,出身低贱,娘家只是个商贾,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生了儿子。可是,陈文蕙心里想,刘演不像是会为了儿子提升王瑶珍地位的人,只怕是看中的是王瑶珍的娘家,王家的银行现在也是越做越大,手里掌握着巨额的资金,这些钱正是刘演现在急需的。想来王家一定是和刘演达成了什么协议。想到这里,陈文蕙对于这个自己家里一手拉起来的王家很是不满。…



  至于另外一个没有见过的李良娣,陈文蕙只能佩服刘演的精明。李家在本朝皇帝这一代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成了世家中的垫底,现在刘演一成为太子就迎娶李家的嫡女,这就是对李家递出橄榄枝,只怕这种雪中送炭的行为感动了李家,换来李家的效忠也说不定呢。这么算下来,刘演四大家族中就得到了陈家,白家,李家的支持。皇帝的亲信一帮人,因为马家的牵头,想来也是支持刘演的。还有能给他提供金钱的王家银行,内宫中,成为了皇后的大姑姑不用说,本来就是和刘演是一条线上的。这刘演的太子位还真是够稳的。



  刘演果然是个精明人,恐怕就是赢氏不死,齐王也不是刘演的对手。只是,今后,太子的府邸,世家女都有三个,这肯定是太平不了了。这些陈文蕙可不愿意管,本来刘演的府里只有一个她关心的王瑶珍,可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王瑶珍的做法让她很是心寒,王家的攀高枝行为也让陈文蕙不齿,陈文蕙要是对王瑶珍还有好感才怪。因此,刘演的后宫怎么样,她可是不关心。唯一值得高兴的是,这下子自己一家人可是赌对了,想来以后,刘演会越来越倚重自己的父亲,这对于发展自己家里的势力是一个大好事。



  陈文蕙想到这里不禁乐开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四章 西北
  陈文蕙和马明松聊了一会儿朝廷的局势后,突然,陈文蕙粉面一红,问:“马大哥,不知道你是不是从西北赶回来啊?”



  马明松有些奇怪,怎么好好的,陈文蕙脸红起来了?这个姑娘可不是轻易害羞的主儿啊。但是,奇怪归奇怪,他还是回答说:“可不是吗?要不是从西北回来,我哪里能用七天的时间啊?这还是我日夜兼程的结果,光是马都跑死了五匹呢。”



  陈文蕙说:“哦,我想也是,要是你在扬州,只怕是一天或者两天就能到达上海城了。”



  马明松说:“是啊,我现在都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过扬州城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西北。说起来,我们马家在西北的生意很是红火,我看啊,一点儿都不输于在扬州当盐商赚的钱。”



  陈文蕙忙问:“是吗?你赶紧给我讲讲西北的事情。我好奇着呢。”



  马明松呵呵笑着说:“开始,我还以为西北那个苦寒之地能有什么?哪里能比得上上海城的收益?哪里能比得上我们家当盐商?可是真的到了那里才发现☆万~书~吧~小~说☆~NSb~m,因为路途遥远,多年征战,那些西北军中的将士们手里都积累了许多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战利品。现在我们拿银子把这些东西给买下来,他们都很高兴。我们也趁着低价收购了大量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啊。毕竟是蛮族经营上千年的东西啊。当然,这些都是一次性的买卖,不长远。我们还买俘虏。嘻嘻。这个当然大多是被你们南洋的。夷洲岛的给买走了。出了这个还有长远的买卖,就是战马。”



  陈文蕙点头说:“是啊,相比之下,西北盛产马匹,确实是个长远的好买卖。对了,你在那里可曾见到我的一个朋友,就是忠义公一家子。我和他府上的二公子都是太子的好友。”



  陈文蕙说的时候是轻描淡写的说的,其实心里紧张的不行。马明松不疑有他。立刻说:“我去西北的时候,带着的有太子的信件,就是给他的好友赵崇义将军的。所以,我在西北的生意还真是多亏了赵崇义小将军呢。他真是个义气,豪爽,能力卓绝的人。原来你和他也熟悉啊?对了,你和柳敬原大人,太子,赵崇义小将军一起去赈灾过。对了,他还和我聊了很长时间上海城的事情呢。”



  陈文蕙心里立刻明白了。一定是赵崇义心里也惦记着她,所以。找马明松问上海城的事情,其实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就像是自己现在做的一样。想到这里陈文蕙心地流过一道暖流。



  马明松并没有觉察到这些,而是继续说着:“除了战马之外,我们在西北还有很多可以贸易的东西,比如说牛羊,这些贩运到中原地区都能卖出个好价钱。除了这些,我们还发现了许多矿石,都在我们买卖的范围中。当然,因为战争还在继续,我们现在最赚钱的行业就是卖战俘了。你们就是最大的买家。”



  陈文蕙听到这里来了兴致,问:“以前的战俘都是怎么处理的?”



  马明松说:“以前的战俘都要押送回京城,这路上的押卸,行路,吃喝等就是一笔大数字,朝廷又不愿意花太多的钱这使得路上折损很多人。到达京城的都是身体特别壮实的。到了京城之后,又要养着他们,也要花费朝廷一大笔的钱。现在好了,之前的那些剩余战俘都被皇上赏赐给了你,这一下子就给朝廷省下了一大笔的嚼用。之后也不用花费这个钱了,因为我们马家已经把所有的战俘从西北直接给接管了。只要运送到上海城,就能卖给你们,当然,也有一部分卖给中原的达官贵人。”…



  陈文蕙听了笑了起来说:“我哥哥那里正缺人手呢,这些战俘一运过来,我们南洋是摊不上了,估计都能被夷洲岛给接手了。这样一来,夷洲岛的开发就能全面进行。更多的矿山可以开采,更多的农田可以耕种,产的粮食也更多了,就可以供更多的粮食给陈家族地和朝廷。咦,这样一来,皇上就越发的不用愁粮食问题。还有,我解决了之前剩余的战俘,你们马家解决了之后的战俘,朝廷一下子省了一大笔钱呢。再加上马家和我的那一成上海城的收益都交给了皇上,皇上的收益增多,开支减少,这日子可是好过多了。”



  马明松可是皇帝忠心耿耿的家臣,听了这个话,也笑了起来说:“你还少算了一样,就是我们马家的盐运生意也交了出来,皇上已经派了人去扬州接管,这又是一大笔的收入呢。唉,皇上现在的日子比之前可是好过多了,说起来,皇上登基以来,一直都兢兢业业,哪里挥霍过?就是想修个园子都没有敢动土,就是银钱紧张闹的,这回大概可以动工了。皇上也该享受一下了。”



  陈文蕙说:“我们聊了这么久,马大哥也该累了,赶紧休息吧,我也要收拾一下东西,准备这两天就出发去夷洲岛,已经耽搁了这么长时间,再不走就误事了。”



  马明松正要点头,突然身边的长随进来,说:“大人,八百里加急,皇上有密旨传来。”



  马明松不敢怠慢,忙快步出门去接密旨了。陈文蕙有些狐疑,这个时候,皇上下什么密旨啊?正在猜测中,马明松已经进来了,脸上带着古怪的笑容。陈文蕙一看是笑着的就想,应该不是坏事,果然马明松说:“文蕙,你这下子不能立刻去夷洲岛了。”



  陈文蕙皱了眉头:“怎么回事?”



  马明松说:“皇上来了密旨,因为皇贵妃册封皇后,还有太子册封都要举行盛大的仪式,所以,丽川公主短期内是回不了上海城了。这个倒没有什么,我可以在这里看着。可是,皇上突然来了密旨说,让我去江南办一些事情,留下你继续看着上海城,一切等我办完事情,才能接受上海城的事务,你才能去夷洲岛。当然,那些战俘,二十万的民众迁徙如期进行,只是,你二哥也只能呆在京城观礼,那些世家子弟也只能在京城观礼。一切都要等仪式进行之后才能继续进行。”



  陈文蕙顿时愣住了,这可怎么办,这一耽搁下去,就是每天大笔的银子支出啊,而且严重的影响了南洋四城的建设进度。



  陈文蕙问:“马大哥,方便说一下你去江南办什么事情吗?要去多久?”



  马明松说:“这个倒是可以告诉你。我去江南就是去调查江南和齐王勾结的官员们,世家们,豪绅们的事情的,要是有危险,皇上赋予我查处斩首,抄家的权利。唉,这一去,江南不平静了,又是人头滚滚啊。”



  陈文蕙一撇嘴说:“朝廷的库房又要进一大笔了。江南富庶,抄家可是个好方法啊。”



  马明松被陈文蕙说的笑了起来说:“皇上可不是为了钱才杀人的。”



  这个陈文蕙是明白的。因为齐王是赢家的血脉,皇帝是怕天下的官员,豪绅,地主,世家们和齐王联系,间接的被赢家控制,那才是威胁社稷的大事。至于钱财倒是次要的,不过,有总是好的。…



  陈文蕙问:“江南派了马大哥查,那别的地方呢?”



  马明松说:“全国都有人查,都是皇上信得过的人,都是暗中行事。我去也不是明着来,而是跟着朝廷派出的巡按一起行事。明面上的事情是巡按在做。”



  陈文蕙点点头,安抚民心也很重要。



  陈文蕙皱起眉头问:“江南人口多,官员多,豪绅多,这么一查下来,还不要个一年半载的?我什么时候才能启程去夷洲岛啊?这不是耽误我南洋四城建设的进度吗?”



  马明松说:“其实用不了这么长时间。别人不知道,你还能不知道吗?我们马家在江南盘踞多年,情报早就是在手里的,这个时候,不过是去实行一遍而已,我估摸着有那么一个半月就能全部处理好了。到时候,京城的仪式也进行完了,正好你可以跟着世家子弟们一起去夷洲岛。至于南洋四城建设的事情。我也是知道的,耽误一天就是巨额的银钱支出。我看这样吧,你先让你手下的管事们带着那些普通民众,工匠们先行,先去建设城池,建设房屋,开荒。这搬搬抬抬的事情,总不用你们亲自动手吧。”



  陈文蕙一想也是。当年她们赈灾的时候,对江南的官场还有那些粮商们不熟悉,不是还请马家出手给的情报吗?现在马家自己办事,自然更是容易了。马家盘踞江南这么多年,给皇帝一边赚钱,一边收集江南的情报,恐怕每个豪门家里有几口人,几个受宠的小妾都清清楚楚。办起来自然是利索的。



  想到这里陈文蕙倒是安心了,既来之则安之,干脆就在上海城呆着吧,让秋碧她们先行,等到将来陈文蕙到了南洋正好有屋子住了,少受点苦吧。(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五章 先头部队
  陈文蕙从马明松那里回来之后,就把事情和手下几个大管事都说了一遍,特备是秋碧,绿芽她们。



  说完,等了一会儿,陈文蕙说:“两个月内我是要留在上海城了。等到我到达夷洲岛新光城的时候,估摸着要过新年了。但是那些工匠,民众们不能等,所以,你们几个先去吕宋岛,进行基础的建设,至于步骤,我们之前已经都说好了,怎么建设也都和黑家的子弟们讨论过了,四个城市也都选好了地址,你们就去带着人干活就行了,一边开荒,一边建设城池,城墙,还要建设给民众,工匠们住的房子,等我去了之后,估计房子都能盖好了,正好住上,怎么样?”



  秋碧忙说:“姑娘安排的很是。我正愁着姑娘要是去了,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多么受苦啊。这样一来也好,我们把房子都盖好了,姑娘一去就不用受委屈了。我们也方便行事。”



  陈文蕙满意的点点头。这几年,手下的几个人都历练的越发能干了。



  就这样陈文蕙安排了具体的事宜,第二天就让身边的这些得力干将们都出发去夷洲岛了。她自己身边只是留着师傅吴丽霞,玉锦,玉带%万%书%吧% 。nSB。M她们,还有十来个护卫,在上海城还是很安全的,毕竟这里是自己亲手建造的。



  马明松很赶时间,他当天顾不得休息就去查处那些世家豪门去了。随后的几天里面,陈文蕙经常收到消息,江南的官场。豪绅世家们都风声鹤唳。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已经有五个官员被抄家问斩,还有十几个官员被调离江南,去了西北。这些调离的官员都是没有和齐王勾结的,但是也贪污受贿了,情节比较轻,马明松在禀报皇帝之后,就由吏部把这些官员都调离,当然。是降级之后调离的。



  比较起来,上海城是江南唯一安宁的地方了,这里在陈文蕙的暗中掌控之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贸易,发展着,日益庞大。在上海城,陈文蕙也收到了来自京城的消息,知道了石贵人成为了石贵妃,赵充华成为了赵嫔,两个堂姐都成了四妃之一。



  陈文蕙一边和师傅吴丽霞喝茶一边和玉锦,玉带们说话:“石贵妃这一胎肯定是个公主了。”



  玉锦有些奇怪。问:“不是母以子贵吗?石贵妃要是怀的是公主,能一下子从贵人成为贵妃?”



  陈文蕙说:“本朝一下子从贵人成为贵妃的可能只有石贵妃一个了。这升级也升的太快了。都要赶上武则天了。不过,她因为怀的是个公主,才能得到这个待遇的。因为所有的皇子们都是太子的潜在敌人,只有公主才是太子的臂助。太子和我大姑姑一定是知道了石贵妃怀的是个公主才放心大胆的把石贵妃的位份提的这么高,这就是为了以后小公主出生有势力依靠。将来小公主势力越大,越能帮助太子。这个你们好好想想。”



  陈文蕙现在经常把事情拿出来跟玉锦玉带她们分析,就是希望她们好早一日成长起来,成为陈文蕙的帮手。



  不得不说陈文蕙的这四个大丫鬟都是精心挑选的,都是很有天赋的人,再加上陈文蕙的悉心调教,还有府里那些厉害的管事嬷嬷们的精心调校,她们进步的很快。



  玉锦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姑娘猜的很对,估摸着石贵妃怀的还真的可能是公主。我们大楚朝的公主们一向都是权势很高的富贵人家。比如说大长公主,还有丽川公主。将来大长公主过世了,丽川公主就是新的大长公主,这个小公主虽然不能当长公主,但是当个有权势的公主还是没有问题的,就像是之前的齐家一样。”…



  玉带也说:“这么说来,将来石贵妃还能凭着小公主当上太妃呢,还可以跟着小公主到公主府去安享晚年,算是好结局了。”



  陈文蕙叹息一声说:“你们说的很对,其实皇宫中野心要是不大的话,还真是不幕生男慕生女啊。我们说不定以后还有借助这个小公主的力量的时候,毕竟,我们远在海外,宫里朝廷里都要有自己的力量,自己的人才能发展的更好。大楚可是我们的根啊。”



  玉带点点头说:“那姑娘是不是派人给石贵妃祝贺一下?”



  陈文蕙点点头说:“你们商量着拟议个单子给我看看,不但是贵妃那里,就是太子,大堂姐太子妃那里,白良娣,马良娣,王良娣,还有大姑姑皇后娘娘那里,还有陈淑妃,陈德妃那里都要送去礼物。特别是太子和皇后的。我们可是太子和皇后的嫡系人马啊。”



  玉锦问:“这一次赵充华也成了赵嫔,我们是不是也送份贺礼?虽然赵嫔和我们关系一向都不怎么好,可是上一次姑娘进宫,她还是送了姑娘价值不菲的礼物了,我们礼尚往来也应该送一份才是。对了,她还是赵家的嫡女,是崇义公子的妹妹呢。”



  说起来赵崇义,陈文蕙不由得粉脸一红,说:“虽然她是崇义的妹妹,可是崇义和我说过,这几个嫡出的妹妹一向都不和他亲近,反而经常刁难他,我干嘛要卖给她面子。再说了,上次,虽然她在宫里送了我礼物,也挺贵重,但是,她可不是为了送礼物才去的,她是为了皇上。事实上她也得到了她想要的皇上的宠爱,那一套首饰,送的一点儿也不吃亏,相反,她得到的比她送出去的多多了,我们干嘛承她这个人情?不过,你说的也对,礼尚往来,她送了礼,我也要回一分才是,要不,不显得我小气了?你们准备吧。不过,这礼物的厚薄要把握好。赵嫔的就送普通的不值什么的东西就好了,面子上过去就行。还有王良娣的,也是这样。太子妃的也是这样。马良娣的要送好的,白侧妃的一般就行。太子和皇后得要最好的。还有石贵妃也要最好的。我那两个当四妃的姐姐也送上等的份子。”



  玉锦和玉带忙答应了,就出去办事了。陈文蕙接着开始询问夏荷夏雨关于上海城最近的事情来。



  京城中,这些人都收到了陈文蕙送出来的礼物。太子和柳敬原在书房说话。太子问:“你把文蕙送所有人的礼物单子都拿到手了?怎么这么快?”



  柳敬原说:“事实上,我也吃惊怎么办的这么快,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恐怕是陈文蕙的人手故意给我看的。这是不是故意借着这个礼物来给我们暗示什么啊?”



  太子刘演没有说话,认真的看着礼物单子,良久,他才说:“只怕是这个单子不但是我们有,就是宫里的皇后,皇上,陈家的陈远恒都各自有一份。你说的没有错,这个单子是陈文蕙故意给我们看的。要不,她的人一向谨慎,训练有素,怎么可能被我们拿到这么详细的单子?”



  柳敬原摸摸鼻子笑了起来说:“文蕙这个人啊,真是天下最聪明的人,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送出了几分礼物,就让咱们这些人都明白了她的心意。“



  刘演微微一笑,倾城倾国的脸上露出一丝温馨:“是啊,你看,对待我和皇后,她都是送的最珍贵的礼物。给皇后的礼物除了寻常的绫罗绸缎金银之外,这一尊珊瑚,一尊白玉观音像就很珍贵了。还有我的,这一套十二生肖的赤金镶嵌宝石的摆件,每个都有一尺高,足金,做工精美,宝石每一颗都很完美,堪称传世精品了。再看看给太子妃的,绫罗绸缎的一大堆,看起来很多,实际上呢,不值得什么,可能连我的那一套十二生肖中的一个都不值得。再看白良娣和王良娣的东西,也是绫罗绸缎的一大堆,都是喜庆图案,可是,也都很俗气,这是送礼物呢,还是埋汰人呢?倒是给马良娣的东西,比较简单,只是这里面有一份精致的紫檀木的落地大纱屏风,上面绣工精致,是十二美人图,也可以当个雅致的传家之物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这个太子府里面,除了我之外她唯一看重的人,变成了马良娣了。你说,这是为什么?”…



  柳敬原说:“文蕙和太子妃不怎么相和,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这么送礼也是理所应当,反而看出文蕙的大方顾全大局,还肯给太子妃送了这么一大堆东西,很给面子了。想来太子妃也是满意的。至于几个良娣之间,本来,我以为她会送王良娣珍贵一些的东西,哪里知道却是对马良娣另眼相看。可见,文蕙对王良娣的友情已经变了。王家撇下来陈远恒,单独跟我们联系,这一点让陈文蕙很是不满啊。王良娣在府里的一些所作所为想来文蕙也能知道一二,这些都是她素日不喜的。所以,她已经不再把王良娣当成朋友了。反而,马家最近几年一直都和文蕙交好,文蕙还指望着马家给她从西北弄多些战俘呢,所以,这么给马良娣面子大概是因为这个吧。她也是希望借着这些礼物单子,让太子殿下看明白她对府里这些人的心意。”



  刘演失笑:“文蕙这是在插手我府里的内院事务吗?”



  柳敬原说:“早就插手了,要不怎么会有王良娣的庶子出生?”



  刘演哑然,柳敬原说的很对,文蕙早就插手了。但是,不得不说,文蕙这么做还真的是能影响自己,起码现在,刘演明白了,对待四个良娣,确实是应该多宠爱马良娣多一些。(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六章 心意
  同样的事情,宫里的皇帝也在做。皇帝看着这个礼物单子,半饷,对黄春说:“文蕙这丫头,还真是聪明,不声不响的这么着,就让朕明白了,她对待宫里的这些人,最是看重皇后和石贵妃啊。你看送给皇后的东西,这玉观音雕工玉质都是上佳啊,这珊瑚都有三尺高,而且,这色泽通体红透,传世佳品啊。还有给石贵妃的瑶琴,玉箫都是精品啊,可遇不可求,花钱都买不到的东西。可见,文蕙这个大楚第一富豪姑娘不是白当的。”



  黄春看着皇帝已经开始花白的头发,知道,虽然,现在皇帝的身体经过一番修养,看着是好起来了,但是根本已经损伤了,现在不过是在吃老本,哪一天会出现问题,真是说不好的事情。想到这里,心里有些伤感,不过,皇上这一会儿心情还是很好的,不枉费他弄来这个礼单给皇上看:“是啊,文蕙郡主确实是天下最聪明的人了。当[无''错] 3。。然也是天下最有钱的姑娘了。皇后不但是她的亲姑姑,还是她敬重的人,自然是要给最好的礼物给皇后了。石贵妃是她的同门师姐,两个人又是闺中密友,反而,陈淑妃和陈德妃,虽然是她的堂姐,但是这两个堂姐一来都是庶出,二来都是出自陈家二房,奴才早就知道陈远恒一家子和陈家二房都不太和睦。之前,陈远恒宣布成立支脉的时候,皇上就让奴才去查过。奴才那个时候调查才知道,文蕙郡主小时候体弱多病,好几次都差一点夭折。这都是因为陈远恒的夫人白夫人在怀孕的时候。被二房的李夫人给下了药的缘故。这个仇能小了吗?二房想要文蕙郡主的命。现在文蕙郡主没有报仇,还能给个面子已经是不错了。”



  皇帝想想还真是。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黄春看着皇帝带着忧伤的眼眸,忙转移话题说:“说起石贵妃来,不是奴才说,真是个娴静的人,德行也好,福分也好。不但有文蕙郡主这样的好友,还有皇后娘娘的亲自照顾,皇上也对她宠爱有加,这腹中龙种一天天平安长大,听说,石贵妃非常注重胎教,将来一定能生一个德才兼备的皇子来。”



  皇帝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了说:“你啊,别在这里打哈哈了,石贵妃肚子里的是朕最心爱的小女儿。朕的小公主。朕没有想到,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能得到这么个小公主,实在是侥天之幸。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个小公主这个时候来到皇宫,一定是那个人舍不得我,想要换一个方式来和我作伴的。这样也好,前世,她什么都是那么完美,唯一不足的就是她的身世,因为姓了赢,虽然也是皇家血脉,却是被嫌弃的那一种,这才让她受了那么多的苦楚。今生,她真正进了我们刘家的血脉,成为了货真价实的公主,看看还有谁质疑她,阻止她。我要把前世没有能够给她的都给予她。”



  黄春目瞪口呆,原来皇上并没有从赢氏的死中走出来,现在能振作起来,是因为丽川公主告诉他宫里的石贵人怀了身孕。皇帝立刻就认为这个是上天让死去的赢氏重新投胎的结果。皇帝本来已经如同死灰的心复燃了,热切的盼着这个小生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