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蕙质春兰-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文蕙笑着说:“这个我也是不小心的,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跟着去,每个人都是拖家带口的,结果,大姑姑只是赏赐给我几十个人,现在都要出门上万人了,还都是京城人士,真是不好意思。”



  皇贵妃笑着说:“你来和我说一声是对的,要不,内务府也会找你的茬,内务府的人和外官们都有勾结的,说不定还会和御史勾结到一起,到时候奏你一本就坏了。这样吧,这个事情,我自然有计较,这些百姓们在京城是我大楚的百姓,到了南洋难道不是我大楚的百姓了,这些人可是担负着开疆拓土的责任呢,这是忠君爱国,皇上的仁爱使得百姓们人人踊跃。不用花费朝廷的钱粮,就完成了搬迁,完成了开疆拓土的功劳。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我自然是会在皇上面前分说的。正好。皇上这几天心情都不好,查出来万贵妃的身份有问题,这还不说,还拔个萝卜带出泥,把二皇子周王还有三皇子齐王的*事情查出来很多。哼,这两个皇子,其中这齐王还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呢,皇上从小就对他寄予厚望。结果,他丝毫不以江山社稷为意,一心一意的发展自己的势力,这还不说,居然还卖官鬻爵,贪污受贿,使得朝廷的吏治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破坏殆尽。危害性可是比当初的废太子大多了,皇上怎么能容他?现在皇上大发脾气,因为想着朝廷里,儿子中都是这样不省心的。气人的,我也是时候,提醒一下皇上。还有好的臣子,还有能干的文蕙郡主在开疆拓土呢,还有一心想着朝廷,一心想着江山社稷的优秀皇子,晋王呢。”



  关于齐王的事情,其实在宫外的陈文蕙知道的更多一些,他身边聚拢一批官员,凡是站在他这一边的,就加官进爵。凡是站在晋王这一边的就死命的打压,现在晋王身边的大臣。都被打压的不行了,也就是柳敬原和自己父亲还没有受影响。柳敬原是官职不高。一直都在晋王身边,这样还遇险几次呢,中间有几回,晋王都包庇不住,还是自己父亲施以援手才得以保全。还有,就是自己的父亲,这个,齐王也是多次找茬,但是,父亲可是皇上的宠臣,经常被皇帝召见的,齐王不敢明目张胆的下手,但是,父亲也因此束手束脚。



  现在,皇上知道了这些,一定会整顿的,哪个皇帝都不能容忍臣子这样,都不能容忍儿子这样。…



  陈文蕙说:“皇上知道了好啊,我父亲也被压制的不行了。还有明珠姐姐的夫君,柳大人,也是几次三番差点儿遇害。要是皇上真的能下定决心整治这些,我父亲和柳哥哥也能松口气。”



  皇贵妃冷笑一笑说:“我在宫里面是最有权势的嫔妃,可是,齐王不顾我的面子,这么压制我的娘家兄弟,哼,他是找死。还有明珠的夫婿,那明珠可是给我做事情的,他齐王明明知道,还这么着,这是一点儿都不把我放心上。这下子皇上都知道他的事情了,我要是再不有所动作,只怕大家还以为我是软柿子,好拿捏呢。”



  陈文蕙笑了,自己的大姑姑还真是护短啊。



  这个时候,大宫女玉儿说:“只是,动了齐王,齐王手下最是得力的除了万家的人,就是锦乡候了,这锦乡候世子夫人可是三姑娘啊。”



  陈文蕙眼睛一凝,看向了皇贵妃,二房和她们三房的仇,陈文蕙可是没有忘记啊。



  皇贵妃看到了,心里叹息一声,看来自己的人来和自己说,陈远恒和二弟有仇,看来是真的了。这个仇,看样子是二弟媳妇李氏种下的。只看,陈文蕙对待宫里的这两个堂姐都很好,当初能弄她们进宫,都是陈文蕙母女出的力,后来还多次在钱财上帮助她们姐妹,但是,一听要对陈文锦的婆家动手,陈文蕙不但不劝说,还这样看着自己,大有恨意,这一定是解不开的死仇了。这母亲是怎么管家的,这一个能干的庶出儿子,没有笼络好就算了,居然还种下仇恨,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皇贵妃心里虽然想着,面上却一点儿都不动声色,说:“锦乡候夫人一向对我们家文锦都不好,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给锦乡候夫人一个下马威,看看对我们陈家女不好的人家能不能有好下场。至于文锦,夫家到了之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自然是没有荣华富贵了,她要是跟着夫家也行,要是愿意回家,我想,她父母亲还是养的起她这个女儿的。不过,这个陈家女算是废了。要怪就怪当初她父母给她找的亲事不好吧。要是当初听我的,在向着晋王的勋贵里面找一个人家嫁了,能会有今天吗?非要脚踏两条船,这下子沉了,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



  陈文蕙嘴角微微上扬,被家族放弃的女儿,这一辈中就已经要出现第二个了,先是一个陈文鸳,成了太子良娣,现在太子被废,她也跟着变成庶人,幽禁起来了,是生是死都不知道。现在又要多一个陈文锦,作为世家的女儿,果然风险很大啊。



  皇贵妃可能也是想到了这一点说:“我们这些世家女,虽然身份高贵,一出生就享受荣华富贵,但是,既然受着陈家的供养,就要为陈家做出贡献,被废也是常有的事情。没有什么出奇,要怪只能怪自己的命。”



  陈文蕙在心里面说,我的命要我自己掌握,我才不会把命运寄托在你们这些家族,或者是皇帝身上呢。



  皇贵妃和陈文蕙又聊了几句,皇贵妃说:“我本来是要叫石贵人过来和你说话的,但是,我还想去找皇上,把你的事情和皇上说一下,你就让人带着你,去石贵人的寝宫去,你们没有拘束,聊天更好些。”



  陈文蕙自然是很乐意,跟着宫女们去了石贵人的寝宫。石贵人可不是像皇贵妃那样一个人住一个大宫殿的,她是和几个嫔妃住在一个宫里面,只是也有三间房子的地方,还有两间是给她的宫女太监住的,也算是好的了。…



  石贵人早就得到了消息,出了宫门口迎接她。陈文蕙很是意外的在宫门口还看到了李贵人。李贵人可是皇上母家出来的,只是悲催的是皇上和自己的母家一向关系不怎么融洽,再加上,李贵人虽然也是年轻貌美,但是在像美艳绝伦的万贵妃,娇俏可人的陈嫔,绘画奇才的石贵人,爽利明快的赵充华们面前就不够看了,因此一直都被皇上冷落着,现在她想着要搭上皇贵妃这个靠山就好了,可惜,没有人介绍,皇贵妃也不是谁想投靠就能投靠的。因此,一听说陈文蕙到来,忙也出去迎接,先混个脸熟,希望陈文蕙能给她搭个桥。



  哪里知道,陈文蕙并不是一般热衷于宫斗,宅斗的小姑娘,她可是做大事情的人,哪里在乎这些内宅小事。因此,也就是和李贵人打个招呼,寒暄一下,就跟着石贵人进了石贵人的屋子,连多一句话都没有搭理李贵人,李贵人心里那个叫难受啊,早知道今日这么难,当日就应该早点投向皇贵妃了,真是一步错,步步错啊。



  这边李贵人怎么后悔,陈文蕙可是不管,现在,陈文蕙一进石贵人的寝宫,就让石贵人把宫里的人都给退到外面,只是留下了石贵人的丫鬟碧玉,还有陈文蕙的秋碧。



  陈文蕙一开口就说:“上一次,你说的事情,我让黑家的人给我找了一下秘方。还真是有这样的秘方,但是也不能保证百分百的能怀上孩子,还不知道能不能怀上男孩。”



  石贵人心都颤抖了说:“好妹妹,你能这么用心,我已经是感激不禁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要是,我什么法子都用了,还是不能生孩子,那就是天要绝我,我也没有法子了。”



  陈文蕙看着石贵人年轻秀丽的脸庞一时间心疼起来,宫廷真是个吃人的地方啊,当初那个一心沉迷画道的小姑娘,也被折磨成这个样子啊。(未完待续)



  ps:一不小心把章节的名字弄重复了,真是不好意思。订阅怎么下降了呢?我已经不敢求票子了,只求订阅了



  求订阅。
第一百九十六章 活水
  石贵人凄然一笑说:“进宫这么几个月,我真是度日如年啊,一不小心就有灾祸啊。要不是惜命,我也不想生孩子,这宫里的孩子虽然都是龙子凤女,但是,有什么好呢?哪一个命好些呢?一生下来就是要面对各种阴谋诡计,真是辛苦啊。所以,我想了,还是最好生个女儿的好。要是个公主,只怕是那些嫔妃们,也不那么妒忌,孩子还能平安长大,而且,宫女不用争夺皇位,将来皇家体面的嫁出去,逍遥富贵一生,不好吗?”。



  陈文蕙不得不承认,石贵人这个想法还真是很对的。作为一个皇子,一出生,不还没有出生,那些太医们就能通过脉象看出来是男孩女孩,当然,这个毕竟不是B超,有一定的误差,但是,准确率还是很高的。而太医们和后宫们的关系都一般很好,还分派,有的是这个嫔妃的人,有的是那个嫔妃的关系。这样一来,有心人,想要知道肚子…无…错…小…说…3。……里是男孩还是女孩,就很容易了。所以,只要是皇子,从娘肚子里就要面对各种陷阱。有想着法子打胎的,有想着法子是的胎儿致残的。所以,这个皇宫的胎儿存活率,甚至还比不上没有吃喝的民间老百姓。



  就算是侥幸活下来,这从一岁到长大,这么漫长的时间,在宫里可以说是步步陷阱,没有看到自己大姑姑,皇贵妃的儿子都被弄死了吗?就算是顺利长大,好了,要争权夺势。皇位哪个不想着坐啊。这又是腥风血雨啊。



  反而看公主们。都还活的很滋润。比如说,陈文蕙非常熟悉的丽川公主,深的皇上的喜爱,皇上当年给她的陪嫁就已经是十里红妆了,这还嫌不够,还要把上海城的利益给她。这一年是多少银子啊,皇上一点都不心疼啊,对儿子和对待女儿。完全是两种态度。



  而且,当年,皇贵妃作为德妃的时候,没有正面和王皇后起冲突的原因就是因为,德妃只有一个公主,可是万贵妃有个齐王的儿子,王皇后自然是放过德妃,和万贵妃斗的不亦乐乎了。



  这么看来,在宫里生存还是生个公主的好啊。



  可是这生孩子本来就是个困难的事情,更何况还是生女孩啊?陈文蕙无奈的看着石贵人。



  石贵人看着陈文蕙白净的小脸皱着。笑了起来说:“看吧,人心不足蛇吞象啊。能有个孩子就好了,哪里还能奢求事事如意啊?好了,你先和我说,怎么样生孩子吧。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陈文蕙只能说:“好吧。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我的这个生孩子的方法就是促进排卵,这样可以增加怀孕的几率。其实也就是增加几率而已,并不能保证能怀上。你还是要让我大姑姑给你帮忙,要在你排卵期的时候吃了这个药,然后,请皇上来你的寝宫里面,这样才能增加几率。”



  说完,凑在石贵人的耳朵边上一阵耳语。石贵人脸越来越红,但是表情很是慎重。这个可不是害羞的时候,这个是关系到以后是生是死的问题。



  石贵人认真的听着,听完之后,石贵人又反复记忆一下,确定没有错误了,才想来说:“文蕙啊,你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又是从小生长在金门绣户里面的,怎么懂得这些啊?



  其实要是黑家人给的,但是这些生理卫生知识却是陈文蕙前世就懂得的。生长在前世那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什么不知道呢?再说了,穿越之前,陈文蕙就有过好几段感情,对于这方面还算得上精通的吧。…



  这么被石贵人问了一下,还真是觉得脸红,中不能告诉她这个也是宿慧吧?不少字陈文蕙有些不好意思说:“我哪里就懂得这些,还不是为了你,仔细问了黑家的人才知道的啊。好了你用心记忆好了,最好能成功,我可不想失去你这个师姐加朋友。”



  石贵人感动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握住陈文蕙的手说:“好妹妹,你真是我的贵人,也是我的恩人啊。”



  陈文蕙回到家里还想着石贵人的事情,在宫里真是难熬啊。得宠也不好,不得宠更是没有法子过啊。不过,这就要佩服自己的大姑姑,皇贵妃了,她真是宫里的人精啊,每次都算得准准的。



  陈文蕙回到宫外的马车上,才知道,皇贵妃又给自己赏赐了,是一些珍贵的绸缎。其实东西无所谓,以陈文蕙的实力,也不在乎这些东西,但是,这么一大车子的东西拉着,穿过宫门,穿过百官办公的皇城,可是让大家都看到,皇贵妃是多么宠爱这个侄女啊。



  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子。难得的是,皇帝也很给面子。大家都知道皇帝这几天心情不好,已经罚了几个大臣廷杖了。可是,今天,文蕙郡主只是进宫和皇贵妃闲话而已,都没有和皇帝照面,就又得到皇帝的一些赏赐,其实也就是些宫花,绸缎,御酒而已,还有两样御膳房做出来的糕点。但是,这些可是让那些官员们都看到了,不但皇贵妃宠爱这个侄女,就是皇上也对这个文蕙郡主宠爱有加,甚至有些人拿文蕙郡主和丽川公主相比较起来。



  陈文蕙心知肚明,这个是皇帝故意给她面子,这样她去南洋,有需要朝廷官员的地方,这些官员更是会努力巴结,不会从中作梗的。陈文蕙开发南洋顺利,也就是皇帝开疆拓土顺利,这个帐,皇帝算得很是明白。



  皇宫里面,皇上正在听着春公公的回话。春公公说:“皇上,给文蕙郡主的赏赐,都已经用一个大车子拉去了小陈府了。百官们都看着呢。”



  皇帝一笑说:“就是让大家都看着。朕寄予厚望的儿子,只是想着争朕这个位子,只是想着权势,想着黄金白银。朕的俸禄养出来的臣子们只是知道站队,知道争权夺势,卖官鬻爵。可是,人家文蕙一个小姑娘,倒是忠心为国,甚至,为了将来大楚千百年后的未来筹谋划策,去南洋那个蛮荒之地,吃苦,开疆拓土。真是不知道这些人看了,是不是知道羞愧?”



  黄春忙笑着说:“要是奴婢一定羞死了。”



  皇帝笑了说:“那起子人是不会羞愧的,一心想着权势,哪里还有脸皮这个东西?”



  黄春忙笑了。笑过后,来庆公公问:“可是,皇上,京城中,一下子要走出去将近万人的工匠还有工匠家属们啊?这样能好吗?”。



  皇帝还没有回答,黄春就说:“照老奴看,是好事。”



  皇帝问:“为什么是好事?”



  黄春说:“京城中的工匠们,尤其是家里有在内务府当差的工匠们,都把持着各自的行当。在内务府里面,因为他们是世袭的,彼此之间有亲,盘根错节,一般的人都奈何不得他们。还有,京城外面就没有手艺好得了吗?当然,手艺最好的都在皇家,在内务府。可是内务府也得是活水才好,手艺好得上去,手艺不好得下去,京城以外手艺好的,手艺只要好就能进内务府,这样才能越来越好,工艺越来越精湛。可是,现在,工匠们都是世袭,内部之间彼此勾结,外面的人一律不许进来。长此以往,可不是个好事。这下子,文蕙郡主一下子把京城中各行的工匠弄出去上千人。这京城中还是需要做活的人啊,京城外面的工匠就能进京,填补这个空档,我让内务府就可以从中间找出来技艺最好的,这样内务府的这三个行业,一定是能有活水进来,技艺一定会有所提高。”…



  皇帝点点头说:“黄春说的很是。为什么权势一定要掌握在世家手里?为什么,内务府的这些卑贱的工匠们也能把持着行业?朕就是要打破这样的规矩,谁为皇家卖命,谁就能得到重用,这样才是我们刘家的天下,才是大楚的天下。黄春,这一次,你做的很好,以后,其他几个内务府的行业,那些世袭的工匠们,你认真筛选着,有机会还给文蕙这孩子送去。这样他们几个行业,也能变成活水。文蕙那边有这些工匠们,也能更好的为朕开疆拓土。虽然,这南洋的未来四个城市所有的出产都不归朝廷所有,但是,地方中是大楚的地方,他们都得尊大楚的号令,将来他们就是大楚的屏障。”



  黄春忙应命。来庆公公说:“这么说起来,奴婢也明白了,还是文蕙郡主忠心啊。”



  皇帝想到了文蕙,不由得也笑了起来说:“世家又怎么样?世家里面也不是铁板一块,也有在京城长大的,是大楚的臣民,忠于大楚。对朕忠心的,朕一定不吝赏赐,对朕不忠的,哪怕是朕最心爱的儿子,也要被惩罚。”



  说到最后一句,皇帝一脸的严肃。黄春和来庆都明白,这是齐王要倒霉了。



  但是,相应的,未来一定是晋王的了。两个精明的太监们,都不由自主的对视了一眼,未来是不是应该偏向晋王多一些呢?(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六章   活水。



  第一百九十六章   活水 ,



  
第一百九十七章 自己创业
  朝廷里的事情,桂二一点都不明白,也无从明白,只是,他现在心里充满了希望。来到京城也有七八天了,大姐们把钱给了他之后,就去了工坊,大牛哥在大夫的精心调养下,已经能下地走路了。这样,有着大姐请的婆子帮忙做饭,浆洗,他终于腾出来空儿,把大家的钱带回家了。



  桂二是坐着京城去自己家那个小镇的马车回去的。到了镇上,还离自己家有十来里路,桂二是个勤俭的人,这么点路程,搁在平时,桂二肯定是自己走回去了。可是这一次,桂二身上揣着钱,深感责任重大,就在镇上雇了一个马车送自己回去。



  到了家,桂二先是去了村长家,对村长说:“村长大叔,麻烦您老人家请那些跟着我大姐去郡主府里学徒的女人家里人来我家一趟,她们都带钱回来了。”



  村长吃了一惊,说:“这才刚去几天,学徒都没有当// @。S。完呢,怎么就送钱回来了?”



  桂二咧嘴一笑说:“每个人都不多,几百钱,但是她们都让我捎回来。我就捎回来了。这都是郡主开恩,说是这一次有一批很急的活计,她们都是会一些针线活计的,所以,不但学徒期的每个月二百个大钱照发,还给了工坊里面普通绣娘的工钱,每个月四百个大钱。这不这些妹妹,姐姐,嫂子们,大多是留下一百个大钱用,剩下的五百个大钱都捎了回来了。”



  村长娘子耳朵最尖,一听就忙忙的跑出来说:“哎呀,这当学徒。管吃管住的。家里省下一个人的嚼用。还能得二百个大钱?现在在工坊里面干活,每个月就能有四百个大钱?”



  桂二笑着说:“是啊,婶子,听说这只是普通的绣娘的月钱,要是三个月之后,经过府里的考核,水平好的,月钱还要高呢。听说,有一个月六百的,有一个月八百的,最高的一个月都有一两银子呢。”



  村长娘子倒吸了一口凉气,说:“天啊,这么好啊?怪不得镇上那些人都希望自己家女人能进工坊做工啊。老头子,都是你不好,我早就说了,要我们家闺女跟着去学,你偏偏不让。你看看?”



  村长看着当着桂二的面,村长娘子就这样埋怨他。让他面子上下不来,顿时整起来脸说:“爷们说话,娘们别插嘴。快进厨房去。”



  村长娘子看看桂二,瞪了村长一眼,不情不愿的去了厨房。



  村长等村长娘子走了才对桂二说:“桂二啊,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桂二忙说:“这还能有假吗?”。



  村长说:“我听说,这工坊要求很严,普通的绣活水平根本就进不了工坊的,她们都是普通庄户出身的,要是三个月之后考不好怎么办啊?”



  桂二笑了:“大叔,你就放心吧。您老也看看她们是跟着谁去学?普通的绣娘都是自己在家里摸索的,哪里有人教导?或者就是自己的娘教导一下了。可是我们村这些人,可是大部分都是我姐姐亲自教导。就是准备暂时留在京城的,也是宫里出来的绣娘们来教导的。这些绣娘们可是大楚最好的绣娘了,普通那些王公贵族家里的绣娘们都比不了。她们还教导不出来?”



  村长恍然大悟说:“这个倒是,我倒是听说过,名师出高徒。”



  桂二得意的笑了说:“大叔,还是麻烦你通知一下,我也要急着回家呢。”…



  村长忙送桂二出门。刚进屋,村长娘子就迫不及待的从厨房里出来,上去就揪村长的胡子说:“都是你这个老不死的,说什么不舍得闺女出远门,还说,闺女都已经十四了,要是去了南洋,回来都快二十了,怎么说亲?你看看,人家赚了多少的钱?要是咱家闺女每个月能有一两银子的月钱,不哪怕是六百个大钱呢?这一年就是多少?那里是管吃管住的,哪里会花钱?这几年下来就能存下来多少,我们闺女要是有十两银子做嫁妆,别说二十,就是三十了,这亲事也是挑着找。”



  村长一想,自己家娘子说的很是。不由得沉默了。



  村长娘子一看,就知道自己家老头子心动了,忙趁热打铁接着说:“要是一个月一两银子,那几年下来,都能有几十两银子,上好的田都能买上两亩了,有两亩田作为嫁妆,别说是嫁人,就是上门女婿都能找来。”



  村长更是心动了说:“要不,我跟桂二说说,看看还能不能把我们大妞儿,二妞儿都送过去?这样吧,你先和孩子们说说,我先去各家各户通知一下,一会儿去桂二家里。”



  这边村长家里做了决定。桂二却才到家。一进家,桂老头和桂婆子就忙接着儿子:“老二,你怎么回来了?”



  桂二说:“姐姐们让送她们的工钱回来。”



  老两口吃了一惊:“这前几天才回来送银子,这怎么又送上钱了?”



  桂二把原委说了一遍。正说着,桂大也回来了,忙问,桂二又说了一遍。等桂二说完,还从身边拿出来一个大袋子出来,原来是藏在桂二的袍子里面。桂大一入手,十分沉重。



  桂二说:“可累死我了,这可不是全是我们家的钱,这可是村上那些人的钱。我们的在这里。”



  说完拿出一个小一点的袋子,不过也是很沉重,桂二说:“这五百个大钱是嫂子的,这五百个是三妞儿的,这五百个大钱是二姐的,这还有我家那个的,也是五百个大钱。还有大牛哥姐姐家的闺女的,还有嫂子娘家妹子的,都是五百个大钱。”



  桂大看着这五百个大钱脸上都是笑容说:“那我就收起来了。这可是好了,这才几天就赚钱了。要是我们将来也能学个什么手艺多好,这样也能赚钱,要不,不是给娘儿们比下去了?”



  桂二说:“可不是,我看着姐姐妹妹们都赚钱了,我们几个大男人反而没有什么长进,心里难受。帮助我伺候大牛哥的婶子就和我说,等到我们去了南洋,这有的是机会可以学。因为郡主新近招收了几百个各行各业的工匠,都想收徒弟呢,我们不如也选一项学,这样将来也能有月钱拿,岂不是好?”



  这话桂大喜欢说:“这个消息当真?可是我们都没有学过,不知道师傅愿不愿意收我们啊?”



  桂二说:“怎么不当真,那个婶子当家的是郡主府里的马夫,就是当初来接大姐的那个,在府里消息很灵通的。我想了,我以前农闲的时候,去给镇上的木匠家里帮过工。家里的板凳,桌子不是就是我自己做的?我就去找木匠师傅,跟着学,只要肯下功夫学,还能学不好嘛?”



  桂大眼睛一亮说:“是啊,我怎么没有想过,不知道,有没有篾匠师傅,这样的活计算不算是工匠?”



  桂二说:“我早就打听了,有篾匠师傅,大哥你不是很会编东西吗?家里的锅盖,筐子都是你编的,农闲的时候,你编的筐子还拿到集上卖的?”…



  桂老头这个时候说:“可是我们已经准备去南洋买地种了,你们都去了做工,我们买的地谁种呢?”



  桂二说:“这个我都想好了,我们买的地还有大牛哥呢,本来这钱也是大姐的钱,我们怎么白白的要呢?大姐这也要成家了,难道我们就看着他们一点家当都没有?我们自己的家产还是要靠着我们兄弟自己赚来才好。再说了,大姐这么多年来照顾这个家的还少吗?要不是大姐进宫,我们兄弟几个说不定都饿死了。大姐进宫,爹娘得了银子,养活我们几个都不说,大姐还每年都给家里稍银子,解决了我们家多少难题啊?现在要成家立业了,我们难道还要伸手管大姐要吗?”。



  桂老头点点头说:“你们能这样想,也算是对得起你们的大姐,我们家亏欠你大姐太多了,这五百两银子是应该给你大姐当做置办家业的钱。可是,你大牛哥有伤,怎么干农活啊?”



  桂二笑着说:“郡主找的那个大夫真的是很厉害,之前,大牛哥一受伤,我们就找了镇上最好的大夫医治,可是,那个大夫就说是治不好的。郡主家的这个大夫太厉害了,这才几天,大牛哥已经可以下地走路了,这样他基本上能照顾自己,我才敢回来的。再过几天,到了大姐出嫁的时候,大牛哥一定能好好的行走了,只是伤势还是要养着,怎么都得三个月以上,才能恢复过来。我们在城里,可享福了,大姐现在每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就给我们雇了一个婶子专门给我们做饭,浆洗,还天天都买肉吃,买骨头炖汤。我也跟着沾光了。”



  桂老头和桂婆子一听可是高兴,本来最担心就是大牛的伤势,怕大女儿将来嫁给一个残疾人,这回不用担心了,大牛的伤势好了,这真是天赐良缘,大牛的人品,对大妞儿的心意,他们老两口都是很满意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七章   自己创业。



  第一百九十七章   自己创业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充满希望的未来
  桂二接着说:“对了,大姐说,因为她差事办的好,把村里这么多女人都拉去郡主府里干活,还有这么多愿意去南洋的,所以,郡主给了她赏赐,将来大姐成亲的时候,就住我们现在住的小跨院,一切嫁妆都是郡主的。这几天,虽然大姐在工坊里面没有回来,可是喜铺里已经有人来了我们的院子,量了屋子的尺寸。还说,我们什么都不用准备,一切事物,家具,脂粉,衣服,都是喜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