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驻马太行侧 上-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健生,岳维汉的四路出击真比你的分头突围要高明?”

  李上将不由微微色变,白副总长这评价可是相当之高了。

  白副总长的意思是说,如果岳维汉能够早五年从黄埔军校毕业并加入中央军,那么蒋委员长顿时就能如虎添翼,在此前的军阀混战中,无论是阎西山的晋系,还是李白的桂系,或者是川军,都只有束手待宰的份了。

  “岂止是高明?”白副总长道,“简直就是高明太多了!”

  说此一顿,白副总长又道:“如果按照我的构想,命令各师分头突围,则淞沪会战的悲剧必定会在徐州战场重新上演,到时候中央军和各地方军肯定会争相撤退,拥挤在陇海铁路以及仅有的几条公路线上,日军只需出动航空兵就能使我军损失惨重!”

  “再加上日军地面部队的围追堵截,我军的损失将更加惨重,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一半左右的部队能够退守武汉,而且日军肯定会尾随而至,我军根本就来不及部署武汉会战,因此武汉也将肯定失守。”

  “当然,如果蒋某人敢冒天下之大韪,掘开黄河大堤的话,估计至少能够阻住日军半个月的时间,这样的话,我们还是有足够的时间来部署武汉会战的,但黄淮地区数十县上千万百姓可就要流离失所,成为无家可归的难民喽。”

  李上将点点头,又道:“那么岳维汉的四路出击又高明在哪呢?”

  白副总长道:“岳维汉的四路出击,高就高在这是一次虚虚实实的多重战术欺骗。”

  “虚虚实实的多重战术欺骗?这话怎么说?”李上将不由满头雾水,一直以来,李白二人都是相辅相成的,李上将颇具战略眼光,但在战术上有所欠缺,而白副总长则是战术策划厉害,但在战略上却缺乏远见。

  白副总长道:“德公你想,于学忠、孙连仲以及李品仙所部的主动出击,只会给日军造成一种假象,认为这三路偏师的主动出击只不过是为了调动日军,以便给战区主力从徐州突围腾出空间,创造机会。”

  “日军并不知道于学忠、孙连仲、李品仙所部的主动出击似虚实实!”

  “基于此种判断,日军的重兵集团就不会轻举妄动,而于学忠、孙连仲以及李品仙所部就有极大的机会突出重围,这样一来,不仅保存了我军的实力,同时也在敌后留下了两支庞大的集团军,于抗战大局有极为有利!”

  “这是第一重战术欺骗,小鬼子想不上当都难!”

  李上将点了点头,问道:“那么……第二重战术欺骗呢?”

  白副总长又道:“不出意外的话,岳维汉这小子肯定会让宝山旅的人白天出城沿陇海路西进,夜晚则偷偷回来,然后再出城,如此反复,就会给日军的侦察机一种假象,认为我战区主力正陆陆续续地从徐州开拔,正沿着陇海线向西转移。”

  “这样一来,日军侦察机就会完全被吸引到陇海线方向。”

  “小鬼子以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我军的动向,却不曾想这完全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我战区主力不仅没有沿陇海线西进,反而掉头南下直扑蒙城了,这就是岳维汉这小子的第二重战术欺骗,这次却是似实实虚了。”

  “同样的,这第二重战术欺骗,小鬼子想不上当也难!”

  李上将道:“让你这么一说,岳维汉的这手四路出击还真是非同凡响啊。”

  “岳维汉设计的四路出击的确是非同凡响。”白副总长点了点头,旋即话锋一转接着又道,“不过,也并非就是毫无风险,一旦战术欺骗失效,让日军提前发现了我战区主力的真实意图,几十个精锐师很可能就要全部葬送在皖北地区。”

  …………

  山东聊城,日军第5师团司令部。

  参谋长腾田智大佐匆匆进了筱冢义男中将的办公室,猛然收脚立正道:“将军阁下,大本营派谴班前线指挥所急电,我部以及第25师团已被调入第二军之战斗序列,作战任务为接替南下豫西的第二军主力驻防洽濮阳、荷泽地区。”

  “哦?”筱冢义男中将道,“第二军南下豫西了?”

  腾田大佐猛然低头道:“哈依。”

  “哟西。”筱冢义男道,“看来徐州会战已经开始了。”

  腾田大佐皱了皱眉头,忽然说道:“将军阁下,情形似乎有些反常。”

  “反常?”筱冢义男蹙眉道,“腾田君,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有依据吗?”

  “没有。”腾田智摇头道,“我只是觉得徐州会战进展太顺了,支那人的反应与我们的设想如出一辙,这几乎就是一场设计好的军事演义!”

  筱冢义男道:“可方面直属航空队的侦察机回报,徐州战场的支那主力的确正沿着陇海线西进,这应该是事实吧?”

  “将军阁下,有时候眼睛会欺骗我们。”腾田智道,“更何况,这里是支那人的国土,我们的航空侦察机只能从空中侦察,而且只能白天出动,支那军完全可以利用当地支那百姓的帮助来欺骗我们的侦察机。”

  筱冢义男顿时蹙眉不语了。

  腾田智又道:“将军阁下,我建议你立即电告大本营派谴班前线指挥所,建议他们从华中方面军紧急抽调三到五个师团,从南京渡过长江紧急驰援蚌埠,同时从蚌埠正面抽调三个师团驰援阜阳、蒙城一线。”

  筱冢义男凛然道:“腾田君,你认为支那军会从大别山方向突围?”

  腾田智摇了摇头,道:“将军阁下,直觉告诉我,蒙城、阜阳沿线方向的兵力必须加强!”

  “哟西。”筱冢义男凝思片刻,终于点头道,“我这就电告大本营派谴班前线指挥所。”

  …………

  山东济南,日军大本营派谴班前线指挥所。

  冈部中将神情严峻地进了寺内大将的办公室,收脚立正道:“大将阁下,第5师团筱冢义男刚刚发来急电,建议大本营派谴班前线指挥所立即加强蒙城、阜阳沿线的兵力部署,并认为徐州地区的支那主力很可能从蒙城、阜阳方向突围。”

  “蒙城,阜阳?”寺内大将赶紧起身,大步走到了地图前。

  冈部中将赶紧上前,从地图上找到了蒙城、阜阳所在位置。

  寺内大将的目光顺着蒙城、阜阳继续往下,最终停留在大别山,冷然道:“冈部君,你不觉得这种推断很可笑吗?支那人会舍弃便捷的陇海铁路而翻越大别山?而且,你不觉得支那军这么做是在自杀吗?”

  “哈依。”冈部中将猛然低头道,“我也不认为支那军会从蒙城、阜阳方向突围,但我认为筱冢君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蒙城、阜阳方向的兵力的确有些单薄,大将阁下,是否可以考虑从蚌埠正面抽调两个师团加强到蒙城、阜阳方向?”

  “不必多此一举。”寺内大将不以为然道,“立即命令柳川平助的第十军越过淮河迅速北上,尽快占领宿州、淮北,只要第十军占领了宿州和淮北,徐州战场的支那主力就是想从大别山方向突围都不可能了。”

  第三卷 徐州会战 第131章 兵临城下

  第131章 兵临城下

  国军的战术欺骗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三天之后,第五战区的国军主力三十八个精锐师已经悄然进至蒙城西北四十公里外的涡城,而日军参与围歼作战的几大重兵集团也已经进至徐州外围,负责堵截陇海线的日军第二军则已经击溃李品仙的第11集团军,并占领了商丘。

  …………

  涡阳,第五战区临时长官部。

  李上将在徐参谋长、白副总长的簇拥下匆匆走进了作战室,旋即下令道:“参谋长,立即电告武汉行营,我第五战区之主力三十八个师已经进至涡阳,再派出骑兵通迅员,命令各师解除电台静默,并上报最新位置!”

  “是。”徐祖贻参谋长领命去了。

  徐参谋长前脚刚走,副官就匆匆进来禀报道:“总座,侦察兵报告,日军有大约两个步兵大队正沿着蒙涡公路向涡阳开进,距离涡阳还有大约二十里。”

  “两个步兵大队?”李上将杀气腾腾地道,“没说的,吃掉他们!”

  此时国军主力已经完全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而且日军各大重兵集团都已经兵临徐州城下,很快日军就会发现国军主力其实已经向蒙城、阜阳方向转进了,所以国军再不用担心暴露行踪了,对于这送上门来的两个步兵大队,又岂能轻易放过?

  …………

  济南,日军大本营派谴班前线指挥所。

  寺内大将正铁青着脸站在作战地图前,旁边的冈部中将同样神情凝重。

  直到现在为止,参与围歼作战的各重兵集团都还没有发现中国军队的主力,除了西尾寿造的第二军曾在商丘附近与李品仙的第11集团军爆发激战以外,第五军、第七军、第十军都没有与中国军队发生任何接触,甚至连小规模的遭遇战都没有。

  眼看着包围圈越收越紧,寺内大将和冈部中将的表情却越来越严峻。

  日军的四大重兵集团甚至已经兵临徐州城下了,却还是没有发现国军主力的行踪,国军主力究竟躲到哪里去了?是全部缩在徐州城内?还是分别潜伏在徐州外围几十公里的狭小区域内?显然,这两种可能性都不大。

  “大将阁下,支那主力肯定已经不在徐州附近了。”冈部中将道。

  “冈部君,先不要急于下结论。”寺内大将皱了皱眉头,道,“至少,此前数天从徐州陆续开拔并沿陇海线徒步行进的那十几个支那师肯定还在皇军的包围圈内,至于剩下的十几个支那师,没准还龟缩在徐州城内也未可知。”

  冈部中将默然无语,心里却想,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道理是明摆着的,徐州不比南京,国军死守南京是因为南京是国民政府的首都,而且当时南京城内屯积了大量的军需物资,国军有坚守抗战的本钱,而徐州却根本就不具备死守的战略价值,而且徐州城内也没有足够的军需物资。

  国军真要留下几十万大军死守徐州,日军根本不用正面进攻,仅靠围困就能把国军困死在徐州城内了。

  “报告!”一个少佐参谋突然大步入内,旋即收脚立正道,“大将阁下,司令官阁下,刚刚接到蒙城方向之第26师团急报,该师团下辖的两个步兵大队在蒙城西北四十公里的涡阳遭遇支那军重兵集团,经两小时激战,不敌败退!”

  “支那重兵集团?”寺内大将闻言顿时脸色大变。

  “蒙城方向?”冈部中将更是感到心惊肉跳,这可真是越担心什么就越来什么,他刚刚还在担心,中国军队的主力是不是趁着皇军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在陇海线之际,偷偷向蒙城方向转进了,没想到事情还真就是这样。

  “第26师团有没有报告,遭遇多少支那军?”寺内大将显然还是心存侥幸,没准第26师团所属两个步兵大队遭遇的只是几个中国师呢?

  可那少佐参谋的回报却立刻击碎了寺内大将的侥幸心理:“大将阁下,华中方面军也出动了直属航空队的侦察机,据侦察机报告,在涡阳附近区域发现了大量支那军,总兵力估计在三十万人以上,从番号上看至少拥有三十个师!”

  “至少三十个师!?”寺内大将闻言顿时神情凝滞。

  冈部中将也面带苦涩地道:“大将阁下,看来我们真是上当了!”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寺内大将皱了皱眉头,阴森森地道,“由于大本营派谴班前线指挥所出现了严重的战略误判,以致支那军从容突围,徒令帝国消耗了大量军需物资而毫无收获,冈部君,你还是好好想想怎么向大本营解释吧。”

  冈部中将顿时神情惨然,显然,寺内大将是要将责任推到他身上了。

  徐州会战出现了如此严重的战略误判,以致帝国几十万大军白白忙碌了几个月,更令帝国消耗了大量的军需物资,这样的重大过失必须得有人来承担责任,而寺内寿一贵为帝国伯爵,承担责任的可能性极小,所以这责任只能由他冈部直三郎来承担。

  深深地吸了口气,冈部中将强行压下心中的负面情绪,冷静地道:“大将阁下,现在还不到追究责任的时候,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赶紧想办法补救。”

  见冈部中将并没有推卸责任,寺内大将顿时欣然点头道:“哟西,冈部君,关于大本营派谴班前线指挥所的战略失误,我会代为向大本营参谋本部,向石原君亲自解释的,你大可不必放在心上,现在还是想想怎么扭转不利局面吧。”

  “哈依。”冈部中将猛然低头道,“支那主力既然已经出现在涡阳附近,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完全跳出了皇军的包围圈,单凭阜阳方向的守备队已经不可能挡住他们了,但是他们要想翻越大别山回防武汉,却至少需要大半个月的时间!”

  寺内大将神情微动,道:“冈部君,你的意思是……”

  冈部中将道:“大将阁下,支那有句古语,祸兮所福倚!徐州会战的计划虽然化为了泡影,可对大日本皇军来说未必就是坏事,徐州方向的支那主力已经全部撤往大别山,而且二十天内绝无可能回防武汉,皇军完全可以沿着陇海线向西直取郑州,再沿平汉线迅速南下直取支那政府的行营所在——武汉!”

  寺内大将顿时两眼一亮,再次站到了地图前。

  冈部中将跟着站到地图前,伸手划过陇海线及平汉线,道:“大将阁下请看,支那政府采取的完全是拒敌于国门之外的战术,所有的重兵集团全部部署在山西、平汉铁路北段,长江沿岸以及徐州附近地区,徐州地区的支那主力一旦撤退,武汉北边顿时就门户洞开了,陇海线东段以及平汉线南段几乎就没有支那正规军驻防。”

  “哟西。”寺内大将颇为心动道,“冈部君,你的设想很有价值,皇军的机械化兵团若是沿着陇海线、平汉线进军,最多十天就能兵临武汉城下,而此时,从徐州战场撤退的支那主力只怕还在大别山中打转吧?”

  …………

  武汉行营,蒋委员长官邸。

  国军总参谋长兼军令部长何应钦上将行色匆匆进了蒋委员长办公室,道:“委座,刚刚收到第五战区急报,第五战区主力三十八个师已经成功突出日军重围,途中并未遭受日军之重兵集团,现战区主力已进至蒙城西北二十公里外的涡阳。”

  “哦?”蒋委员长闻言顿时起身,道,“已经突出来了?”

  “是的。”何上将道,“除了宝山旅,战区主力已经全部突围。”

  蒋委员长又道:“于学忠、孙连仲还有李品仙这三路人马呢?”

  “卑职正要向委座汇报呢。”何上将忙道,“于学忠所部已经进驻盱胎、泗洪一线,孙连仲所部也已经进至蒙阴、新泰附近,两路人马的损失都不大,正与日军之追击兵团对峙,不过李品仙的第11集团军已经被日军击溃,仅有两个师突出重围。”

  听到李品仙集团军已经被大部击溃,蒋委员长却长舒了口气。

  事实上,徐州会战能以这样的结局收场,已经是侥天之幸了,蒋委员长原以为聚集在徐州的六十二个师怎么也该折损大半的兵力,最终能有二十个师退守武汉就相当不错了,可现在,这六十二个师却大部保存了下来。

  “徐州呢?宝山旅可有什么消息?”

  第五战区的国军主力已经大部突围,蒋委员长又开始担心起岳维汉来了,话说徐州战区的国军主力之所以能够大部保全,当以岳维汉的功劳最大,蒋委员长从未像现在这般感激岳维汉,却也从未像现在这般忌惮岳维汉。

  岳维汉不仅战术策划无人能及,其战略眼光也同样高人一等!

  蒋委员长为什么喜欢桂系军阀中的白副总长,却讨厌李上将,原因就是白副总长只善战术策划而缺乏战略眼光,而李上将却极具战略眼光,一个小小的广西省在李上将的苦心经营下,竟然隐隐有了与中央相抗衡的能力!

  还有延安那位,蒋委员长之所以如此忌惮于他,甚至不惜背负“不抵抗”的骂名也要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就是因为延安那位是个真正的战略大家,此人在战略上的远见卓识甚至要远远胜过李宗忍,这样的人物,何止是绝才惊艳!?

  现在,这份黑名单却又要加上一个新的名字了——岳维汉!

  第三卷 徐州会战 第132章 首战用我

  第132章 首战用我

  徐州,宝山旅驻地。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宝山旅的防御工事已经基本完成,各团各营不仅修筑了坚固的地面工事,也挖出了四通八达的地道网络,尤其是赵欣怡领导的特务队,动员了足足两万义务劳工,更是极大地加快了地道工事的挖掘速度。

  至5月4日,徐州城下已经挖出了一座地下城!

  此时,岳维汉正在参谋长刘毅的陪同下巡视东门外徐州火车站的地道工事。

  刘毅边走边向岳维汉介绍道:“旅座你看,火车站的地道工事完全是按照您的标准来挖掘的,有多处通道与地面相通,底下不仅有交通线、军火库、粮库、休息区、伙房,甚至还有厕所,这完全就是一座地下城堡!”

  岳维汉道:“火车站紧邻黄河,挖掘地道时没碰上塌方吧?”

  刘毅忙道:“没有,徐州虽然紧邻黄河,可含水层很深,得至少往下挖十米才有地下水渗透出来,又怎么会塌方?”

  岳维汉又道:“没遇上管涌吧?”

  “还真遇上了。”刘毅道,“不过很快就自个堵住了,所以问题不大。”

  事实上,黄河河床的渗水性的确很差。既便偶有管涌出现也很容易自己堵死。

  这是因为黄河水的泥沙含量太高,历史上国军掘开黄河大堤时,连续几次都失败了,因为溢出河水中携带的泥沙很快又将缺口重新填上了,直到最后,国军才在花园口掘堤成功,一下水淹了黄淮地区四十几县。

  巡视完地道,岳维汉和刘毅刚刚上到地面,迎面就遇上了特战队长刘铁柱。

  刘铁柱赶紧挺身立正,喘息道:“旅座,小鬼子来了!”

  “哦?”岳维汉顿时目光一凝,沉声道,“鬼子在什么位置?”

  刘铁柱道:“铜山、萧县、郑集、杨楼还有贾汪庄都发现了大量日军,每个方向的日军少说也在两个旅团以上!”

  岳维汉当即回头向唐大山道:“立即通知各团、各直属营主官前来旅部开会!”

  说罢,岳维汉又向刘毅道:“走,回旅部!”

  匆匆返回旅部,岳维汉、刘毅还有刘铁柱就直奔作战室而来,刘毅一下拉开北侧墙上的帷幄,顿时露出了悬挂墙上的大幅军用地图来,刘铁柱赶紧拿起铅笔,将铜山、萧县、郑集还有杨楼以及贾汪庄的位置标了出来。

  “报告!”少校参谋柳忻忽然大步入内,挺身立正道,“长官部急电!”

  岳维汉头也不回地道:“念!”

  柳忻少校当即展开电文念道:“宝山旅:战区主力已于今日上午进至涡阳,于学忠所部及孙连仲所部也已经进至苏鲁边界及鲁中地区,唯,你旅仍需坚守徐州至少半个月,致使日军不能沿陇海线迅速西进。此令,第五战区,李宗仁。”

  “行了,知道了。”岳维汉摆了摆手,示意柳忻少校出去。

  柳忻少校撅了撅小嘴,只能转身离开作战室,刘毅忍不住小声提醒道:“旅座,你是不是对柳少校太冷淡了?”

  岳维汉摆了摆手,根本就不想接这茬。

  岳维汉也不愿意冷落柳忻,他也想牵着柳忻美眉的小手,花前月下,谈情说爱,但现在是什么时候?国难当头啊!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作为一个有血性的炎黄子孙,岳维汉真的没有心思在这个时候去罗曼蒂克。

  对着地图仔细分析了片刻,刘毅忽然说道:“凭我们宝山旅现在的兵力、装备以及完整的防御工事,小鬼子要想在半个月内打下徐州那是痴心妄想,不过,半个月后怎么突围却是个难题,很是让人伤脑筋啊,旅座你觉得呢?”

  岳维汉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却没有吭声。

  正如刘毅所说的那样,宝山旅守住徐州半个月绝对不是什么问题,问题是怎么在半个月后从徐州突围出去?这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宝山旅要想从徐州突围其实也很容易,关键就看岳维汉愿不愿意了。

  如果岳维汉照着蒋委员长的意思去做,狠下心掘开黄河大堤,黄河水一旦泛滥而下,徐州方圆上百公里以及整个黄淮地区都将成为一片汪洋,到时候日军不想饿死那就只能选择撤退了,而且能不能安全撤回去都成问题,又哪里还有余力来进攻徐州?

  而宝山旅有徐州城垣之保护,没有水淹之虑,又有足够的军粮,也没有饿死之忧,只等日军从徐州撤围,宝山旅就有足够的时间从容转移,但是,徐州以下整个黄淮地区四十余县的上千万百姓可就要惨遭灭顶之灾了!

  所以,岳维汉绝不会选择掘开河堤。

  岳维汉宁可宝山旅全军覆灭,宁可全旅战死在徐州战场,也绝不愿意黄河地区四十余县的上千万百姓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并最终成为逃亡路上的“饿殍”,那可是上千万条鲜活的生命啊,而且都是血脉相连的同胞!

  无论如何,岳维汉都狠不下这心!

  “算了,先不想突围的问题了。”良久之后,岳维汉才道。“我们还是先核计核计怎么迎击日军吧,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日军的首选攻击目标肯定是东门外的火车站,趁着日军还不知道我们已经挖了地道,大可以打他们个冷不防。”

  刘毅顿时神情一动,道:“旅座,这可是着妙棋啊,小鬼子肯定得吃大亏。”

  “行了,那就赶紧去会议室布置作战任务吧。”岳维汉摇了摇头,道,“曹兴龙、池成峰还有李青龙他们几个估计已经吵起来了。”

  “行。”刘毅忙道,“那我们赶紧过去。”

  …………

  宝山旅旅部会议室。

  曹兴龙、池峰峰、陆秀峰等三个团长,以及牛大根、李玉龙、花翰林、麻大拐以及李青龙等五个直属营长早就已经到了,一个个都是摩拳擦掌,显得神情振奋,话说宝山旅现在可真是兵强马壮,就等着小鬼子送上门来挨揍了。

  宝山旅虽然名义上仍是甲种旅,可实际上却早已经是甲种师的建制了。

  在国军序列中,甲种师下辖两旅六团,乙种师下辖两旅四团,宝山旅的建制表上虽然只有三个步兵团,可如果算上刺刀营、警卫营、敢死营和独立营,那就是四个团了。再加上蒋委员长特别调拨的两个补充团,那就是整整六个步兵团了!

  刘毅也曾经向岳维汉提出建议,将那两个补充团打散编入刺刀营、警卫营以及独立营,然后将这三个营分别扩编为团。

  不过,岳维汉却并不急于将刺刀营、警卫营以及独立营扩编为团!

  原因很简单,李玉龙、花翰林还有麻大拐现在还无法胜任团长的位置,团跟营虽然只差一级,可两者之间却是天差地别,一个营不过五百多号人,大点的土匪窝都比这人多,因此指挥起来并不是太难。但一个团就大不一样了。

  一个甲种团拥有四个步兵营,再加上直属队,足有小三千人!

  指挥五百人和指挥三千人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李玉龙好歹是川军营长出身或许勉强能够胜任,可花翰林在半年前还只是个大头兵,麻大拐更是两个月前还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当湖匪,这两个家伙是绝对不可能胜任的。

  岳维汉和刘毅在作战室分析敌情时,曹兴龙他们也没闲着。

  曹兴龙他们几个也判断日军会首先攻击火车站,做出这样的判断其实很容易,因为火车站孤悬徐州城外,是典型的战略突出地,又紧扼陇海线及津浦铁路,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所以遭到日军的首先攻击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事实证明,最了解这伙骄兵悍将的,还是他们的旅座岳维汉。

  正如岳维汉所料想的那样,这几个营团长为了争抢守备火车站的任务已经吵翻天了,池成峰和李玉龙互不相让,甚至都快要动手了。

  “李玉龙,他姥姥的你算哪颗葱?敢跟老子抢火车站?”池成峰怒目相向道,“论军衔老子是上校,你小子才是个中校,论职务,老子是团长,你小子才是个营长,论资历,老子跟着旅座在宝山县城出生入死时,你小子还不知道在哪个旮旯瞎混呢。”

  “嘁。”李玉龙反唇相饥道,“资历深又咋样?军衔高职务高又怎样?宝山旅的拳头部队可不是你的2团,而是我们刺刀营!啥叫拳头部队?拳头部队就是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知道不?再说了,全旅大比武我们刺刀营一家伙拿了六个集体优秀,五个单项第一,你们2团呢?就他娘的有个屁!”

  “哎哎哎,我说两位,你们就别争了。”敢死营营长李青龙虽然加入宝山旅时间晚,却有着东北汉子的直爽性格。既然加入了宝山旅也就绝不把自个当外人了,当下起身劝道,“这守备火车站的任务,你们就别跟我们敢死营抢了,成不?”

  “就你?也不撒泡尿自个照照。”

  “你小子还嫩了,滚边儿去!”

  池成峰和李玉龙同时怒目相向,李青龙顿时就不高兴了,道:“哎哎哎,我也就是好心劝导几句,你们两个怎么都冲着我来了?他祖母个熊,要我说你们也甭争了,别费那球事,索性拉到外边去练练,谁赢了谁上,咋样?”

  第三卷 徐州会战 第133章 用我必胜

  第133章 用我必胜

  “练练就练练,谁怕谁啊?”李玉龙神情冷然。

  “他姥姥的。想跟老子练你们两个还嫩了,走。”池成峰说罢转身就走,李玉龙和李青龙绝不示弱,也跟着来到了会议室外的院子里,其余几个营团长见有热闹可瞧,旅座和参座又还在研讨军情,便也纷纷跟了出来。

  下了场,池成峰三两下就脱掉了身上的呢子军装。

  旁边电讯室里顿时响起了一阵清脆的娇笑声,池成峰顿时就更来劲了,索性连仅有的那件衬衣都脱了,顿时就露出了一身鼓鼓的健子肉,这厮还故意转身向着电讯室的方向猛然曲起胳膊,向通讯队的女兵炫耀起鼓鼓的胸大肌来。

  李玉龙撇了撇嘴,不屑地道:“池团长,你这是在卖肉呢?要说健子肉,重庆街头耍把式的哪个不比池团长你更正?可要论真本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就街头耍把式那种货色,老子一只手就能摞翻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