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阴阳师 卷五 龙笛卷-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捉获首谋者五入,押送回京城,判以死罪。
五人在鸭川河滩上被埋至颈部,连续十天不给吃喝。
每天都运食物到他们面前,但只给看不给吃。食物放在面前的地上,香气可及,却不能进入腹中。
“求您给一口……”
“就算以后砍头,现在也给点吃的吧!”
“好饿呀。”
不管他们怎么哭求,也不给一口东西。
在他们面前,狗和乌鸦吃掉了食物。
狗啃去犯人们脸上的肉,乌鸦啄食他们的眼睛。
犯人们活了整整十天,简直不可思议。
这十天里下了三次雨,总算给他们湿润了喉咙。如果不下雨,恐怕撑不过七天。
到第十天,才把他们挖了出来,就地斩首。
有人害怕犯人们死后作祟,就把一块拳头大的石头丢在犯人们的跟前,吆喝道:“嘿,吃饭吧!”
就在犯人们以为是饭,伸出头去吃的时候,他们的脑袋被砍了下来。
被砍下的头颅全都滚向石头的方向,据说竟有一个头颅咬住了那块石头,双目圆睁着。
这样做是为了不使犯人们的心思落在行刑的差役身上。而是落在那块石头上。这样,犯人们便不会记得砍头者的面孔,也就无从作祟——这是差役们的想法。
埋了尸首,做个坟冢,将那块石头放在上面。
但是,据说有人夜晚通过那座首冢时,至今仍能听见从坟冢里传出来的声音。
“好饿呀……”
“行行好给点吃的吧。”
“谁的肉都行,给我吃吧……”
“好饿啊……”
“嗷嗷……”
据说这样的声音会对路过的人紧跟不舍。
当然,这只是传说。
为成和景清都没有亲耳听过这样的声音。
“那个首冢关我们什么事呢?”景清问道。
“我希望二位今晚到首冢走一趟。”
青音孩子气地说道,脸上挂着微笑。
七
“这简直就是《竹取物语》的故事嘛!”
说这话的是博雅。
在听保宪叙述事情经过的时候,博雅脱口说了这么一句。
青音姑娘以此来考验为成和景清。
首先,二人中的一个先离开六角堂,他须走夜路前往首冢,然后再返回这里。作为真正抵达了首冢,而不是半途而返的证据,必须把冢上那块有成年人拳头大小的石头带回来。
接下来,第二个人就带着这块石头出发,把石头放回它原来的位置。
“第二天早上我们三个人一起出发,看看那块石头是否已放回去。”
青音姑娘这样说。
“我青音便属于能够做到这件事的人。”
“如果两个人都能做到,那怎么办?”
发问的是为成。
“哟,那就再想一个考验的办法吧。”
青音姑娘兴致勃勃地说。
听到这儿,博雅便说,是和那个《竹取物语》的故事相类似。
这个《竹取物语》的故事,又以《赫映姬》之名广为人知。
从月亮下来凡间的赫映姬,遇到五名贵公子求婚。
对这些男人,赫映姬预备了几道难题。
赫映姬要石作皇子去取大佛用过的石钵,要车持皇子去取蓬莱的白玉枝,要右大臣阿部御主人去取火鼠裘,要大纳言大伴御行去取龙头上的五彩玉,要中纳言石上麻吕去取燕窝中的子安贝。
“我将是达到要求的人的妻子……”
在晴明和博雅自由地呼吸着京城的空气的这个时期,《竹取物语》的故事和汉文书籍一样,是宫中的通用教养书籍之一。
“这种做法,倒是青音姑娘的一贯风格。”晴明说。
“那么,他们两个都去了吗?”博雅问。
“噢,去了。”
保宪用右手食指梳理着猫又的喉咙周围,答道。
八
以抽签来决定谁先去。
青音姑娘的手握着预先准备好的小石子,二人选答是在哪一只手中,答中者先行。
猜中的是景清。
于是,景清先出门而去。
为成在六角堂和青音姑娘边喝酒边等待,但总不见景清的踪影。
离理应回来的时间又过了很久,景清还是没有回来。
虽说半途上要走山路,但并不是难以辨认的路径。
拉起板窗朝外望望,美得令人叹息的满月当空高悬。
如此月明之夜,即使没有灯火也能走夜路。
是途中被鬼吃了吗?或者遇上了强盗?
或者,是被首冢中的犯人之灵攫住?
又或者——“是胆小害怕,溜掉了吗?”
为成手端酒杯,喃喃自语。
即使景清不玩了,仅此并不算为成获胜。要取胜的话,为成必须亲自前往首冢,把那块石头带回来。
但是,如果自己外出,就要把青音姑娘单独留下了。
虽然是她一手安排这件事,她也会感到害怕吧。
说不定她会放弃这游戏,要我不要去。
如果是青音自己提出中止游戏,为成当然没有必要再去,这场较量也就是为成不战而胜了。
不,如果我说要去,青音姑娘一定会要求中止游戏。
“姑娘呀……”
满有把握的为成放下酒杯。
“景清回来得太迟了,我去看一下情况吧。”
“噢。好的。”
青音姑娘说得很轻松。
“我也正想请为成大人去取石头,同时再顺便看看景清大人那边情况怎么样呢,你这样说,真是太好了。”
青音这么一说,为成就没有退路了。
“如果我带回了石头,这场比赛就算我取胜了吧?”
“当然。”
青音点点头。
九
为成在赶路。
夜路。
终于来到了船冈山前,开始上山,因为月光清朗。夜间的山路比想像中要容易走。
但是,尽管路好走,晚上前往首冢到底是一件别扭的事。
内心不免害怕。
景清那小子——“开溜了吧。”为成自语着。
大概他在附近安排了一辆牛车吧。
把牛车喊过来,可能就这么乘车回家去了。不,肯定是那么干的。
咦,这不会是设计好的一部分吧——也不妨这么想。
可能景清和青音合谋,要耍什么花招。但是,即便真是那样,自己也无从识破。
总之,只能走一趟了。
坡道上,树梢从左右两边伸过来,遮挡了一半月光。
四周一片昏暗。
好几次绊在树根或石头上,好几次绊倒在地。
又一次绊倒了,一只手撑住地面。目光不经意地向前瞄瞄,看见有件东西。
是人——一个人倒在那里。
站起来,走近仔细察看,果然是个人,而且是一具遗体。
那身衣服倒是眼熟。
“是景清大人……”
为成脱口而出。
倒在那里的,的确就是不久前离开六角堂的橘景清。
不过,用手去摸一下,感觉景清的衣服湿乎乎的,触碰过死者衣服的手指头黏糊糊的。一股腥味扑鼻而来。
是血。
为成大吃一惊。
再仔细看看,这具遗体没有了头颅。
为成用手去摸衣服,觉得遗体又薄又扁。
手上黏糊糊,却不知摸到的是哪一块。而且,还觉得特别硬。
衣服里是空的?!
景清的遗体几乎只剩下骸骨。
“天啊!”
为成惊呼一声,想站起来。
但是,他站不起来。
他吓瘫了。
他双手又双膝着地,打算像野兽一样爬着逃走。想逃脱什么,连他自己也不清楚。总之,要逃离那个地方。
爬着爬着,右手触到一件东西。
他不假思索地一把抓过来,一看,是一截肘部以下的残肢。
是景清的右手。
“哇!”
为成惊叫一声,想把残肢抛开,但自己的手指深深地抠着那截残肢,无法甩脱。
而且,好沉重。
似乎景清的右手还抓着什么东西。一看,那是成年人拳头大小的石头。
啊,这就是那块石头嘛——为成心想。
看来,景清已去过首冢了。然后,在归途中惨遭不测的吧?
为成好不容易才直起身来。
他极力抑制着双膝的颤抖,迈开了步子。很想撒腿就跑,可脚下直打战,实在是跑不起来。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为成左手竟然握着那块石头,拿着它一步步走。
要尽快往前走。尽快远离此地。
因为景清的手也不放开那块石头,也就是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为成握着石头,而石头上拖带着景清的残肢。
等于为成拎着那只断手在走。
即便只是步行,也累得膝弯腰折。
不过,拼了命也不能停。
为成几乎没有觉察到自己是提着景清的断手在走。
必须把这块石头拿到青音姑娘那里去——为成的思维似乎停顿在这个念头上。
走啊走。
月光洒满一路。
为成热泪长流。
正当此时——有一个声音传过来。
声音很小,是硬东西和硬东西相碰撞的声音。
咣!当!咣!
不止一两个东西。
咣!咣!当!
是从身后传来的。
那声音从身后逼近来了。
随着它越来越近,声音也越来越大了。
好可怕啊。
为成觉得恐瞑,但不敢回头去看。
正要大喊一声向前冲时,左手突然被拉向一旁。
一阵战栗传到左手,仿佛钓到一条大鱼的那种感觉。
为成只往自己的左手瞥了一眼,随即发出一声惨叫。
两个头发蓬乱的脑袋咬住为成拎着的景清的右手。这两个头颅正在左右晃动,动作如同野狗在撕扯肉块。
他不禁松开手。
猛地把景清的断手扔了出去。
“哇!”
为什么会把那残肢带到这里来呢?
为什么没有在途中扔掉它?
什么石头不石头。管它呢?
青音姑娘什么的,已抛到九霄云外。
“好饿啊……”
这样的声音传了过来。
低沉的,不祥的声音。是咬牙切齿的声音。
“你竟然想抢走我们的食物啊!”
“这可是事隔二十年才有的食物啊。”
抬头望去,只见月光之下,几个头颅漂浮着,盯视着为成。
“为成……”
有声音传来。是熟悉的声音。
仔细看,那些头颅之中,有景清的头,景清的一双眼睛怨恨地望着为成。
“你打算自己带回石头,跟青音姑娘成其好事吗,为成……”
之后的事情,为成就记不得了。
“哇!”
他喊叫着拔腿飞奔。
跑啊跑啊,他终于回到了六角堂。
“姑娘,姑娘啊!”
为成关上门,把吊起的板窗也拉了下来。
“啊,为成大人,为什么这样慌张?”
“景清大人被那些头颅吃掉了啊!”
已经口干舌燥的为成说道。‘“哎呀——”
为成望着微笑的青音姑娘,不觉汗毛倒竖。
坐在眼前的青音姑娘,身体所朝方向与头部所朝方向竟然是不一样的!
青音姑娘身体明明背向为成,脑袋却面向为成。如果是扭头面向这边,肩、背也多少要转过来,可此时只有头部转向这边。
直到此时,为成才发现情况不对头。
青音姑娘坐着的地板上,有一圈东西正在扩散。
是血。
“这是怎么回事?”
青音姑娘的头颅在灯光映照下轻悠悠地漂浮起来。
她所穿的唐衣皱成一团,掉在晕染的垫子上。
“哇!”
为成大叫一声,冲了出去。
他跑向飘在空中的青音姑娘的头颅。
他抓住青音姑娘的头,向尚未关闭的板窗跑去。
“为成大人,你干什么?”
为成将发出斥责声的青音头颅掷出窗外,把板窗关上。
他扔出那头颅时,右手的一截手指被咬掉了,但他还是庆幸及时把头颅丢到外面去了。
没等他松一口气,又有一个重物砸在板窗上。
大概是哪个头颅在撞击板窗。
“为成大人,请把这板窗打开!”
“把你的肉给我吃掉!”
“好饿呀。”
为成胆战心惊地透过板窗的缝隙向外窥探,在月光的映照下,发现好几个头颅在飞舞。
为成流着泪念起佛来。
幸亏那些头颅没有办法打开门和窗,没过多久,东方的天空渐露晨曦。
“糟啦,天要亮啦。”
“怕什么,我知道为成家在何处。”
是景清说话的声音。
“我也知道!”
青音的说话声也传了过来。
“今晚再去他家吧!”
“好!”
之后,外面安静下来。
太阳照进六角堂时,为成已经等不急车来接他,便逃之天天了。
十
“噢,那天中午,在清凉殿的渡殿,为成大人和我正好碰上了。”保宪说。
“原来是这样。”
晴明点点头。
“这三个晚上,我都保护着为成大人免受那些头颅的攻击……”
“有什么事发生了吗?”
“唉,太麻烦了,晴明……”
“麻烦?”
“如果光是防止那些头颅的攻击,在他家宅的几个适当的地方贴上符咒,放下板窗就足够了。”
“今天晚上呢?”
“我放了四张符咒,虽然不是很放心,但不打开板窗的话,应该没问题吧。不过……”
保宪欲言又止,望望晴明。
“天天晚上这样也不是个办法啊。”
“保宪大人,您让那些头颅从此不再出现,也不成问题吧。”
“那是当然。”
保宪点点头。
“该怎样做才好,我也想了好几种方法。在实施方面。
应该没有问题,可是……“
“可是?”
“你很清楚,晴明,我对于麻烦事是实在做不来,光是想出那些办法,我已经疲惫不堪。趴在地上找东找西呀,四处奔走呀,找人说好话之类,我做这种事特别差劲。”
“的确。”
晴明苦笑着。
“派人到首冢和六角堂,找回景清大人和青音姑娘的遗体,把遗体运回各自的家,光是这些活儿,我已经想找个人交出去了。现在虽然还没有明说,但景清大人和青音姑娘到底是怎么死的,应该很快会传开吧。”
“我想也是。”
“我希望在闹得满城风雨之前把事情解决。”
“解决?”
“晴明,你代我干,怎么样?”
“我代你?”
“对呀,这事情原本也是冲你去的,我好歹也给你完成一半了,剩下的你来做吧……”
“由我来?”
“没错。”
保宪若无其事地端起酒杯,往嘴里送。
“首冢那边怎么样了?”晴明问。
“我没有去那里,据说有五个头颅巧妙地从土里溜出来了。”
“上面放的那块石头,似乎写着什么东西?”
“据说写着两个字。现在那些字也已经消失了……”
“好像是二十年前,净藏上人写的字吧?”
“正是。净藏上人在将门之时和纯友之乱时,都作了大威德法,以降魔伏灵。”
“净藏上人现在是在东山的云居寺吧?”
“怎么,晴明,你连这些都知道?剩下的事真的能独力承担啦。”
“要做倒是能做……”
晴明苦笑着。
“怎么啦?”
“那块石头现在在谁手里?”
保宪听晴明这么问,便把右手的酒杯放在地板上。又把空出来的手伸入怀中。
那只手再抽出来时,手里握着一块成年人拳头大小的石头。
“在这里。”
“您都安排周到了,我也没法不干啦。' ‘”拜托。“
说着,保宪又伸手去拿酒杯。
十一
“那样就行了?”
说这话的是博雅。
他们在藤原为成的大宅里。
外廊的木条地板上,站着博雅的家人实忠。房檐下倒吊着一条死狗。
这是实忠跑遍京城才找回来的遗骸。
“行了。”
晴明点点头。
强烈的气息扑向站在庭院里的晴明和博雅。
这是由于向狗的遗骸浇了刚捣好的葱汁。
“就这样,我们只需等到晚上就行了。”晴明说。
十二
夜晚,晴明和博雅在昏暗中静坐。
板窗都拉下了,也没有点灯。
只有藤原为成急促的呼吸声。
实忠半跪在吊着死狗的屋檐附近,把耳朵贴在板窗上。
“我听见有动静。”实忠说道。
不久,那些声响也传入了博雅的耳朵。
是牙齿咬嚼的声音。
声音逐渐挨近过来。
“好饿呀……”
“为成大人今晚还是贴符咒、关板窗,待在里边吗?”
听得见这样的说话声。
不久,又传来异口同声的说话声:“咦,这里有肉!”
“是狗肉!”
“是肉!”
马上,那些声音变成了野兽贪婪地大啃猎获物的声音。
“博雅,你看——”
听了睛明的话,博雅从板窗的缝隙向外张望,只见月光之下,飘在空中的七个头颅,扑在倒吊在房檐下的狗尸上面,正啃食着死狗的肉。
“好惨啊……”
博雅喃喃着。
头颅们咬住狗的尸体,吃着上面的肉,而他们吃的肉却全都从头颅下方掉到了地上和外廊内。
六角堂的地上掉的那些肉,也可能是经过这样撕咬后的青音姑娘的肉吧。这样一来,肉等于没吃,肚子根本填不饱。
“嗷嗷,好饿啊……”
“好饿啊……”
“怎么吃也吃不饱啊。”
听得见头颅们的说话声。
不久,传来了令人心悸的声音。
是啃骨头的声音。
又过了一会儿,这样的声音也听不见了。接着,传来了头颅从各处撞击房子的声音。
“请开门!”
“请让我们吃肉!”
“为成大人……”
喊叫声持续了整个晚上。
将近早晨的时候,四周突然静了下来。
等太阳升起,众人走到室外,只见整个屋檐前剩下一片可怕的狼藉。
“唉,走吧。”
晴明催促博雅和实忠。
实忠肩扛锄头。
在三人前头,一只白狗嗅着气味领路。
“它在追踪葱汁的气味。”晴明说。
不久,白狗来到离为成家不远的一所独立房子前,钻进架空木地板下狂吠起来。
“过去吧,实忠。”
晴明这么一说,实忠便拿起锄头钻进架空的木地板下面。
从下面传来了用锄头掘土的声音,不久,就听见实忠喊道:“找到了。”
他从架空的木地板下挖出了七个头颅。
五个是旧的,两个是新的。
新的就是青音和景清的。
“这样就解决啦。”
晴明轻轻地说了一句。
“哎呀,那实在是惊心动魄的一幕啊。”
博雅放了心似的长舒一口气。
十三
青音和景清的头颅被葬在一起。
五个头颅被埋入原来的首冢,那块石头由净藏上人重新写上两个字,放在冢上。
也许是因为把大批食物和头颅一起填埋,自此以后,夜间在首冢附近走过的人
就再没有听见奇怪的声音了。
十四
浅斟低酌。
地点是晴明家的外廊内。
晴明、博雅、保宪三人在座。
像前不久的那个晚上一样,保宪盘腿而坐的两脚之间,睡着那只蜷成一团的猫又。
保宪伸出手指在酒杯里浸一下,然后将指头伸到猫又的鼻尖上晃晃,看似睡得正香的猫又微睁开眼,伸出红红的舌头舔舔保宪的指尖。
“哎,晴明,上次那件事情你干得挺漂亮嘛……”
保宪一边让猫又舔酒一边说道。
“哪里哪里,只因您保宪大人把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啊。”
晴明答道,丹唇含笑。
“不过,那情景真是够凄惨的……”
博雅记忆犹新地说。
“狼吞虎咽,肚子怎么都饱不了。虽说是死不瞑目造成的怪事,但所谓人性,的确也有这样的一面啊。”
“嗯……”
“想到那惨死的模样就是人的本性,不禁让入又觉得可悲,又觉得可怜。”
博雅打住话头,目光投向庭院,仿佛回想起了当时的情景。
夜幕下的庭院,外观已尽呈秋色。
静候冬天来临的庭院,在月光下缄默着,文风不动。
“我可以吹一曲笛子吗?”
博雅说着,从怀里摸出叶二——从朱雀门鬼手上得来的笛子。
他将笛子轻贴唇边,吹起来。
旋律像一条美丽、发光的飘带,从笛子滑出。
笛声在月光下延伸,扩散到清秋的庭院。
月色和笛声溶化在秋之庭院。
无法区分何者是笛声,何者是月光。
坐在廊下的博雅的气息——连他的肉体本身,仿佛都溶化在天地之间。
“了不起……”
保宪止不住发出赞叹之声。
“这就是博雅大人的笛声呀……”
仿佛是喃喃自语。
晴明默然倾听,他让笛声穿透自己的肉体,溶化在天地间。
笛声不绝如缕。
——龍笛卷 篇三 之
蟲姬
'日'夢枕貘
一
夜间的大气中,飘荡着一种甘甜的香气。
是藤花的气息。
庭院深处,正开放着藤花。
藤蔓缠绕着老松,足有一个小童合抱大小的、沉重的花房,垂悬着好几串。
是白藤和紫藤。
两种颜色的藤在夜色中沐浴着蓝蓝的月光,带着静穆、淡然之色,仿佛被水濡湿过一样。月光似乎已经渗入花房,经发酵变成甘甜的气味,散发到大气之中。
“哎,晴明,简直就是月色芳香嘛。”
源博雅把心中浮现的念头直截地说出来。
地点是在晴明家的外廊内。
博雅与晴明正相对而坐,浅斟慢酌。
晴明穿着凉爽的白色狩衣。
他口角含笑,仿佛唇上酒香永驻。
昏暗之中有一两只萤火虫。
萤火虫的亮光在空中一闪而逝,待目光追向那个方向,那亮光却又在视线外的另一处闪过。
两名身穿唐衣的女子分别坐在晴明和博雅一侧,见二人的酒杯空了,便静静地斟满酒。
蜜虫。
蜜夜。
晴明用这样的名字称呼这两个式神。
晴明和博雅所使用的,是得自胡人地区的琉璃杯。
如果取过满斟的酒杯,向檐外伸出去的话,月光会注入其中,使酒杯带上一种色彩:仿佛透过玻璃观赏新绿嫩芽,因为光源是月亮的光,那色泽带着蓝色的调子。
“这样把琉璃杯玩转一下,它就像是捕捉月光的笼子啦……”
博雅一边摆弄酒杯一边说。
博雅脸色微红。
浅斟慢酌,两人都已微带醉意。
晴明支着一条腿,像倾听着轻快的音乐一样,留意地听着博雅说的话。
“不,不是笼子。酒杯自己让月光留存在自己体内,从这一点来看,算是个容器吧?不,是家才对吧……”
博雅自问自答。
“哎,博雅……”
晴明开了腔,随即呷一口酒。
“……就是那件事。”
晴明把酒杯放在木条地板上。
蜜虫为他斟满酒。
“哪件事?”
“抓住,然后再装进去呀。”
“抓住再装进去?”
“对。”
“我不明白。你说的是哪一件事?”
“你知道橘实之大人的女儿的事吗?”
“就是家在四条大道的那位露子姑娘的事吗?”
“没错。”
“我知道。”
“见过面吗?”
“没有见过。”
“但是,听说过?”
“嗯。”
“据说她喜欢饲养虫子呢。”
“应该是吧。让小孩子捉来各种各样的虫子,把它们放进一个特别的笼子里饲养。”
“这姑娘挺有意思的嘛。”
“你这个‘有意思’是指什么?”
“听说她不拔眉毛,不染牙齿,即使有男人在场也满不在乎地掀起帘子,抛头露面。”
“没错。宫中好事的人中,有人把露子姑娘叫做什么‘虫子姑娘’。”
“嘿。‘虫子姑娘’吗……”
晴明点着头,拿过斟满了酒的杯子,端到唇边。
“那位姑娘似乎还说过这样的话呢……”
博雅边拿酒杯边说。
“什么话?”
“鬼和女人,都是不为人见才好……”
“嗬!”
晴明发出叹服之声。
“难得啊,晴明,你居然流露出这样的神情。”
“此人脑瓜子好厉害呢。”
“所以嘛,橘实之大人也很头疼。”
“为什么?”
“教给她种种礼仪和写作,本想她就能够出入宫中了,但似乎这位姑娘没有这个意思。”
“噢。”
“她说讨厌那种无趣的地方。”
“宫中无趣?”
“唔。”
“不是说得很对吗?”
晴明浮出微笑。
二
橘实之的女儿——露子姑娘,自幼即异于常人。
之所以这么说,只不过因为她的父母供职宫中。其实,露子作为一个小孩子再正常不过。
她的特别之处,就是她长大之后,依然带着一个正常的小孩子的天性。
她喜欢观察事物。
她喜欢触摸事物。
花草树木、天空云彩、石头水滴——这些东西都是她充满好奇的眼睛关注的对象。
如果下雨了,她会一整天盯着自天而降的雨水从棚顶滴落庭院,在积水里形成一圈圈水纹。
在外面见到稀有的花草,也要带回家来,栽种在庭院里。
头一次看见的花草或虫鸟,她一定得问清它们的名字。
“那是什么?”
如果她的问题得不到回答,她就让人到处去了解。这样还弄不清楚的话,她就自己给这些花草虫鸟取名字。
她找来画师,让画师画下这些花草虫鸟,然后在上面写上名字。
长大以后,她便自己动笔来绘画,为之取名。
露子对乌毛虫尤感兴趣。
乌毛虫也就是毛毛虫。
她捉了毛毛虫回家来,放进笼子里饲养。
一开始,毛毛虫常常死掉,等到明白哪种毛毛虫要吃哪种植物的叶子后,毛毛虫死掉的情况就极少了。
笼子是木板做底,木条做方形框架,四面和顶上蒙着纱布。
把毛毛虫放进笼子,再放入它们爱吃的叶子,然后透过纱布观察虫子吃掉叶子的模样。
有时候,露子会打开笼子,取出里面的毛毛虫放在手心里,托起来看个没完。
照料露子姑娘的侍女们对她的这种举动都惟恐避之不及。‘“这毛毛虫有什么可爱之处吗?”
曾经有一位侍女这样问她。
“呵呵,因为有趣所以有趣呀。”
露子姑娘这样回答。
“虽然现在它没有翅膀,但这个地方会长出翅膀来,它就会飞上天空了。这多奇妙啊。奇妙才有趣嘛。究竟是什么在起作用,让它这样变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