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盗墓高手-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有一些古玉被赤铁矿朱砂雄黄等矿物粉末包裹或浸染,通过放大镜甚至肉眼就可以看到器物表面或缝隙中残留的矿物颗粒。

    在水化合以及弱酸作用下,致色离子由表及里渐进、深入地渗入玉器内部,颜色绚烂夺目。据考古发现,距今两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就将大量的赤铁矿粉末撒在山洞中,也因审美的需要,将石灰岩制成的珠子染成红色。

    我国战国和汉代的大型墓葬中,经常有大量的朱砂以及被朱砂染得鲜红的玉器,如越王墓。

    而且地表有大量的二氧化硅类和碳酸钙类矿物存在,它们可以以液态或者以固态的砾石形式存在并运动着。

    在空隙里聚集硅结板结,坚韧无比,即使是随水流进入空隙里的一块小石子也难以剔出,所以有些古玉的表面经常会有些怎么也剔除不了的污垢。

    古时候随着钻具出现以来,古人使用的钻头基本是圆锥或菱形形状。由于是人力,所以压力小钻痕表现为往复相对平行的运动态势,出现不甚均匀的旋纹。

    而现代螺旋纹钻具因高速、匀速旋转则不会出现平行的钻痕。新石器时代以石治石时期,其钻痕与古代使用金属钻具的钻痕,有相似特征。

    总之,咱们鉴定和评估古玉,既需要细微观察,也要全面分析;既要抓住微观,更要把握本质和整体的真实性,切忌以偏概全,放大或忽略局部。

    我把书上的关于古玉的知识口述了一遍,杨子他们几乎听着发懵了,也就随我一直讲,反正他们也听不懂。

    杨子说∶“这些古玉竟然是真实的,可是什么人能同时拥有这么多不同时期的古玉,手段也太逆天了!”
第149章 日本人
    我搓了搓手说道∶“这些古玉的来历不明,而且沉入水底的时间也就大概几十年,看来是有人收集的。”

    “他们竟然收集了这些古玉为什么,又要葬入湖底,这些玉器在当年也是一大批财富呀!”

    杨子表示不理解,像这么一箱子的玉器,竟然会有人舍得沉入湖底,那些人不是**就是傻蛋。

    我摊摊手笑了笑,这种事谁知道呢?各个时代有不同的看法,也许当年那些人认为这些东西是不祥之物,不如干脆就沉入湖底,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是碰巧咱们的船只刚好经过这水域,又把这些古玉给打捞了上来,说来也是一种缘分,看来这些古玉跟我们有缘。

    老王笑着问我∶“那小李,你看这些古玉价值几何,要不咱们这船上的人就一起把这些东西给分了。”

    我吐了一口水,说∶“一下子也估算不出来,有人出价这些东西就值钱,没人叫价这些东西就是一堆废铜烂铁,毫无用处。”

    “你们看着办就行!”

    刚开始我对这些古玉还环抱着很大的好奇心,但是闻到那上面的味道,一下子就没有感觉了,这上面都不知道占了什么东西。

    这味道真的是腥臭无比,就像是从死鱼肚子里挖出来的东西,就是那种发臭的鱼腥味。

    我搓了几次手,手上还是有一股淡淡的腥味,虽然不浓烈,但是放在鼻子旁边一闻还是免不了让我做呕。

    苏韵可递给我一杯姜糖水,我灌了几大口才感觉好点,然后陪她站在一旁的甲板上看星星。

    此时夜色正浓,宇外星光点点,柔和的月光刚好洒将下来,在我们前面的水面上形成一股股的潮汐。

    波浪带动的水流冲击着我们的铁甲船,这下感觉就像是在湖面上荡秋千一样,而在月光照射的水面下。

    突然出现了一串串的波纹,又翻滚出浪花来,这水面下就像是闹开了锅一样,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散发绿莹莹的光芒。

    苏韵可吓得往后一退,差点跌倒在地上,我连忙伸出手扶着她,老王的女儿走过来说,这有啥子怕的。

    这是湖里的鱼类在吸收月光的灵气,抢斗那些珠贝嘴里的珠子,咱们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已经是很难得了。

    我想起小时候听说过的关于狐狸拜月的传说故事,据说《聊斋志异》里面就描写有狐狸拜月的惊人场面。

    狐狸跪拜月亮,它尖锐的吻部会突入月亮的中心,然后就像一个潜水夫似的对着月亮深呼吸,直到明晃晃的月亮把身体胀满。

    冷澈的月华灵气在狐毛上凝成晶体,狐狸以透明的形态修炼成了狐仙,就可以随意化为美女。

    没想到这些水族鱼类也有这种拜月的习惯,月光越发的冷清了,可是湖面下的争斗也越发激烈了,不时看到前面有大郎打来。

    偶尔间还能听到水底下传来凄惨的尖叫声,我也是大感好奇,莫非这水面下的鱼类还能靠着那些珠子修炼成精。

    老王的女儿嘴一撇道∶“大哥哥,你是不是脑子烧坏了,不然怎么尽说胡话!”

    我尴尬一笑,老王本来再跟杨子清理那一堆古玉,听到他女儿这么说,连忙走过来作势要打他女儿。

    嘴里骂道∶“我养你这么大,是用来干嘛的,要懂礼貌,大哥哥不跟你建议,不代表别人都这样。”

    “以后还这样,我就打死你,还不快向大哥哥道歉!”、

    我看到那女孩双眼中闪现着泪花,有些于心不忍,小孩子嘛?开开玩笑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我对老王说。

    “没事,小孩子活波一点是好的,用不着呵斥她,对她造成心理影响就不好了,”我摸了摸老王女儿的头。

    “没事,别哭了,大哥哥知道你跟我开玩笑的!”

    老王女儿才破涕为笑,对我说∶“大哥哥你真好,我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

    我笑了笑,让老王女儿进去休息,然后继续陪苏韵可看月光,突然杨子那边像是发现了什么重要的东西,招呼我们过去。

    我跟苏韵可走了过去,就看到杨子跟老王正在清理那些古玉上的泥巴跟压痕,他们把整堆玉都从木箱子里面倒了出来。

    杨子看到下面有一个用防水膜包裹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于是就招呼我过来看看,杨子把那用防水膜包裹的东西递给我。

    我小心翼翼的用小刀划开那一层防水膜,发现里面还用锡纸包裹了厚厚的一层,∶“这是什么东西。”

    我把锡纸揭开,露出里面的东西来,原来是一封信,但是上面的文字却不是我们熟悉的汉文,而是日文。

    “莫非这些古玉是日本人沉入湖底的,”我取出信看了一番,然后对杨子他们说道。

    杨子一边清理古玉一边对我说∶“管他什么人的,反正现在是咱们的!”

    “什么……”

    “你说这些古玉是日本人沉入湖底的!”

    老王手中捧着的古玉随着他的身子一抖,掉在甲板上叮咚作响,他连忙丢掉手上的工具。

    从地上爬了起来,连滚带爬的钻进船舱里,边走边说∶“这些玉我不要了,你们赶紧找个地方把这些东西丢了。”

    老王一听到这些古玉有可能是日本人沉入湖底的,就显得惊恐无比,我跟杨子对视一眼,莫非这其中有什么联系。

    要不然老王的样子干嘛那么害怕,就像是见了鬼似的,他到底在害怕什么东西?

    我跟杨子赶紧停下手中的工作,追进船舱里去问老王,只看到老王躲在被子里,浑身瑟瑟发抖。

    我拉开被子,看到老王龟缩在床角落上怎么也不肯下来,我问他∶“你怎么一听到这些古玉可能是日本人沉入的,就变成这个样子。”

    老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朝我们大声吼道∶“那些玉器是不祥之物,拿了它们我们都会被湖神诅咒的。”

    “切,这都什么年代了,你以为还是小孩子过家家,”样子一脸不屑的说道。

    老王见我们不相信他,他突然一把抓住我的两个肩膀说∶“小李你要相信我,这是真的,那批玉器就是不祥之物,当年那些日本人就是前车之鉴。”
第150章 消失的“神户丸号”
    “什么意思,你说清楚!”

    我伸出手使劲摇了摇老王,没想到他一口气没喘过来,竟然昏过去了,苏韵可闻声也从外面钻了进来。

    看到老王昏倒在床上,她吓得捂住嘴巴顿时愣住了,我和杨子连忙把老王从床上扶了起来,给他刻人中。

    我看苏韵可还愣在那里一动不动,于是让她去帮忙倒杯热开水过来,老王晃晃悠悠的醒了过来。

    睁开眼一看自己躺在床上,连忙问我们怎么回事,他怎么会躺在床上,我跟杨子哭笑不得,明明是你自己刚才一口气没喘过来昏迷了,现在到还问我们怎么回事。

    苏韵可递了一杯热水给老王,老王喝了几口,然后使劲摇头似乎是想起刚才发生的事情了,他说∶“咱们刚才是不是在谈论那批古玉。”

    我跟杨子同时嘴角一抽说∶“对啊!你说着说着什么日本人就是……前车之鉴……什么的。”

    老王又灌了一口水∶“不是有封信吗?我刚才也是一时紧张,咱们先把信看完,我才能确认这些东西是不是那条船上面的。”

    “什么船!都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我取出信件,这种信件一看就是民国时期的东西,两边泛黄,也可以算是个有收藏价值的古董了。

    民国时期流行的信件跟现在是不一样的,他们除了中间写着至什么的一封信,还会盖上自己的印章。

    我从信件里取出信纸出来,看了一眼上面全是日文,我也看不懂,日文虽然跟汉文挺相似的,但是表达的意思含义却有所不同。

    我只好把那封信递给苏韵可,她可是高材生对这些文字的翻译应该不在话下,我把信件递给苏韵可。

    她只看了一眼就说∶“这些日文很容易就翻译出来了,让我们稍等一会,不用太久。”

    苏韵可一边翻译一边用圆珠笔记录下来,过了一阵她把翻译出来的文字递给我们查看。

    这封信的大概内容是,尊敬的小林君,听说阁下即日就将启程回国,我在此祝你早日回家团聚,并把这批东西平安送回国内。

    但是从情况来看,那艘船已经沉没在鄱阳湖底了,不然我们怎么会从湖底捞出这封信来。

    老王一脸急促的追问我们∶“那艘船……叫什么……名字?”

    我平静的回道∶“那艘船叫“神户丸号”,有什么问题吗?”

    “果然是它,完了这次!”老王一脸瘫坐在床上,用手摸着脑袋,也不知道他心里想着啥?

    “对了,咱们必须把那批东西丢掉,不能留在船上,不然我们也会遭遇跟他们一样的噩运!”

    老王一下子从船上蹿了起来,朝着船舱外跑去,我跟杨子紧随其后,出去一看只见他正在收拾那一堆古玉。

    全部给放进那个破烂的木箱子里面,嘴里嚷嚷道∶“之前是我财迷心窍,这下清醒了不能把你们留在船上害人。”

    “他这是怎么了,神经叨叨的?”苏韵可看到老王一个人在那里嚷嚷也被他的行为惊住了。

    “不知道,先过去看看再说!”

    我们三个人慢慢接近老王,眼看着老王已经把那箱古玉装好了,抱起来就准备丢进水里头,杨子大喊一声∶“不好!”

    一下子冲过去把老王压在身下不能动弹,我从他旁边夺过木箱放在旁边,老王大声喊道∶“你们干嘛不让我丢了这些害人的玩意!”

    杨子压着老王说∶“你清醒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玉器怎么又成害人的玩意

    了!”

    老王示意杨子先放开他,杨子从地上爬了起来放开老王,老王双手锤地瘫坐在甲板上说∶“我丢这些东西是有原因的。”

    “这些玉器是那艘船上的东西,那些东西全是被湖神诅咒的,带在身边会害人的,你们怎么就不相信我的话呢!”

    “你的意思是那艘神户丸号上的东西被这湖里的湖神诅咒了吗?”我试探着问老王。

    老王点了一支烟,抽了两口说道∶“你们是外地人没听过我们当地的一个传说,也不能怪你们。”

    “什么传说,这怎么又跟传说扯上关系了!”

    老王叹了一口气道,那是抗日战争到了最后的时刻,日本人已经全线溃退了,他们准备把搜刮的宝贝从水路运输出去。

    当时有艘叫神户丸号的日本运输船,就停靠在我们鄱阳湖边上,当时日本人忙着撤退,就把搜刮的金银财宝全部搬上了那艘船。

    到了1945年4月16号那天,说也奇怪,原本还是大好晴天,但是只从那艘船从鄱阳湖畔起锚开始。

    天气突然就转变了,原本那艘船准备从这里行驶出长江然后回日本,那艘船行驶到鄱阳湖中心,突然间就狂风大作。

    风云突变,巨浪翻涌,那艘船可是超过两千吨的巨船,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沉入了鄱阳湖底,当时船上有200多人无一人生还。

    消息传出后,驻九江的日军大为震惊,于是他们派出一支优秀的潜水队伍,到事发地搜寻。然而令人意外的事情又发生了,在30多米深的水域内,除了山下提昭一人外,其余的潜水员均一去不复返。

    而山下提昭上岸后,也是神色异常、恐惧万分,说不出话来,不久便精神失常了。

    抗战胜利后,美国著名的潜水专家爱德华·波尔一行人来到鄱阳湖,历经数月的打捞一无所获,除爱德华·波尔外,几名美国潜水员再度在这里失踪。

    40年后,爱德华·波尔终于向世人首次披露了他在鄱阳湖底失魂落魄的经历。

    他在回忆录之中这样写道:“几天内,我和三个伙伴在水下几公里的水域内搜寻‘神户丸’号,没有发现一点踪迹。

    这一庞然大物究竟在哪里?正当我们沿着湖底继续向西北方向寻去时,忽然不远处闪出一道耀眼的白光,飞快向我们射来

    。顿时平静的湖底出现了剧烈的震动,耳边呼啸如雷的巨响隆隆滚来,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将我们紧紧吸住。

    我头晕眼花,白光在湖底翻卷滚动,我的三个潜水伙伴随着白光的吸引逐流而去,我挣扎出了水面……

    “这些只是当年的传说吧!怎么能当真呢?”我觉得老王描述的太过奇怪,的确有点让人难以置信。
第151章 诡雾
    “我也觉得不真实,重达几千吨的巨轮会在这水深不过数十米的鄱阳湖阴沟里翻船,想想都不可能。”

    “就像是真的曾今翻船了,那么大的体型在水底会找不到,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不是你在说谎,那么只能说明这个故事只是一个谣传而已。”杨子把老王从地上扶了起来对他说道

    我跟苏韵可也觉得杨子说的很有道理,那么大的船只就是真的翻了,总会有人逃出来吧!可是据老王说船上无一人生还。

    “既然你们说那船没失踪,那么这些玉器又是怎么来的!”老王推开杨子,对着我们喊道。

    “这些事情太过久远了,谁也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情况,你要是觉得这些玉器是不祥之物交给我们保管就行了!”

    “这……”

    “好吧!”

    “既然你们都这么认为,就当我老王放了一个屁,不过我不想看到这些玉器出现在我眼前。”

    老王搓了搓手,叼着一支烟钻进船舱里去了,等他走了后,我们没想到是这么一个结果,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杨子对这批古玉看的很重,立马去后舱里找了一个干净的箱子,把那一堆古玉都用吹风机一个个放干。

    又喷了些空气清新剂,才一个个放进箱子里摆好,送到后舱里藏好,我跟苏韵可只是摇摇头。

    在甲板上呆了一阵,突然刮起了一阵风,很凉,苏韵可指着远处说∶“你看那边起雾了。”

    我抬头一看,还真是起大雾了,灰蒙蒙的什么也看不到,就连湖面上也飘起了一层浓雾。

    我们衣着单薄,又刮起了阴风,这站在甲板上也一下子受不了,也钻进船舱里去了,进去一看那对夫妻已经做好饭菜等我们了。

    大家都围了过来,坐在一起吃饭跟扯谈,这饭刚吃了一半,铁甲船就像是受到了什么撞击,从船底传来巨大的轰隆声。

    一阵剧烈的晃动过后,船只恢复了平稳但是没过几秒钟又是一阵剧烈的晃动,杨子刚好端着一杯酒,因为这突然的晃动被泼洒在了地上。

    我正质疑这声音那里传来的,掌舵的郑叔,夹了一条小黄鱼,又喝了一口水酒道∶“没事可能是碰到水底的礁石了!”

    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妥对郑叔道∶“要不要去看一下,这船有没有被撞坏!”

    老王一把扯住我说∶“小李,你放心郑叔说了没问题就是没问题,这船坚固着,撞个几百次也没事,咱们喝酒。”

    我只好陪着他们喝酒,给自己倒了一杯,老王说,这水上渔民从不讲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这鄱阳湖别的不多,就是湖鲜多,他夹了一条小黄鱼,咀嚼了两口说道∶“这黄鱼配水酒,缺一不可,你们来的是时候,要是再晚点,这鱼就老了,不好吃了!”

    这一喝就是到半夜,最后实在是坚持不住了,整个身子骨都软了,只好让杨子扶着我去休息。

    我脑袋里晕乎乎的,就那样躺在床上像死猪一样睡了过去。也不知道过来多久,就听到外面的传来剧烈的汽笛声,响彻不止。

    “完了这怕是要出啥事了!”

    我赶紧穿好衣服从床上爬了起来,喊了声∶“杨子出啥事了,怎么汽笛声一直响个不停!”

    没人回我,我只好从船舱里钻了出去,站到甲板上,一看外面全是灰蒙蒙的大雾,突然间我听到上面的天线被什么东西给撞了。

    “砰”的一声从上面掉下来一只被撞的脑浆撕裂的水鸟,我正想去看看是什么鸟被撞死了。

    掌舵的郑叔在控制间里喊道∶“前面有礁石,大家注意点,别给撞到水里面去了!”

    听到郑叔说有礁石,我赶紧爬到甲板上去观察,这下就看到铁甲船两边的水道上布满了许多角头尖锐的礁石。

    老王从船舱里跑出来看,他漫不经心的说了一句∶“这鄱阳湖什么时候多了这么多礁石了。”

    苏韵可也被那一直响彻不停的汽笛声给吵醒了,她走到我身边问我∶“出啥事了,怎么起这么大雾了!”

    “不知道,我也是刚起来!”我笑着回道。

    “对了,你看那里的礁石让人感觉好诡异,就像是一个个鬼怪一样!”苏韵可指着不远处的水面道。

    老王走了过来,一看水面上的礁石,顿时傻眼了吓得倒退几步∶“这里不是鄱阳湖,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

    “你说什么?”

    “郑叔,你快出来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老王赶紧从地上爬了起来,朝控制室跑去。

    我问苏韵可∶“刚才老王说什么了!”

    苏韵可想了一会说∶“刚才老王好像说,这里不是鄱阳湖!”

    “什么……”

    老王扶着郑叔从控制间走了出来,郑叔在甲板上四处观察了一番摸着脑袋说∶“还真是怪了这地方,好像真的不是鄱阳湖?”

    我跟苏韵可同时一愣,然后说∶“叔,你别开玩笑,这里不是鄱阳湖,会是什么地方!”

    “小李,我没跟你开玩笑,这里的确不是鄱阳湖,那湖里头哪有这么多奇怪的礁石!”

    “郑叔,你确定没有看走眼吗?”我还是有点不相信,有可能是这诡异的灰雾遮挡了视线。

    “我在鄱阳湖上面呆了几十年,什么事不清楚,这不会看走眼的!”郑叔还是一直坚持这地方不是我们熟悉的鄱阳湖。

    “那这会是哪里?”我取出望远镜准备观察一番前面到底是什么情况,没想到那雾越来越大了,什么都看不清楚。

    四周完全被灰雾给笼罩了,什么都看不到,“该死!”,这时我们听到控制室传来嘀嗒声,断断续续的。

    老王的女儿从里面跑了出来对我们说∶“有人在给我们的无线电发信号,你们快进去看看。”

    我们相视一望,然后一齐朝着控制室里面跑去,老王打开无线电装置,就听到“滴滴滴”连续传来的信号。

    而旁边的雷达上则显示在我们前面大概几百至几千米处,有一个一动不动的庞然大物耸立在那里。

    老王带着无线电耳机听了一阵,突然一把摘下耳机,一脸惊恐的说道∶“天啊!我不敢相信这声音!”
第152章 幽灵船〔上〕
    “你听到啥声音了!”

    我们一齐急促的问老王,老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吁了一口气说∶“这声音让人感觉毛骨悚然,像是求救又像是警告!”

    “老王,你连这无线电信号都分不清楚,你让开!”杨子一把把老王推开带上耳机听了起来。

    杨子子听了一阵,脸色也变了,他吞吐不清的说道∶“这信号真是诡异,到底是求救呢?还是警告,反正一团杂音!”

    “那你到底听到啥声音了!”

    杨子摇摇头说∶“这估计跟雷达上显示的东西有关,看这上面显示的信号强度不会是大鱼什么的,只有可能是一艘船!”

    “你是说,这雷达上显示的东西是一艘船吗?”我看了一眼雷达,这下我感觉迷糊了,这是什么地方都搞不清楚,又突然出现了一艘船。

    “只能这样了,咱们去那艘船上问问,看这里究竟是什么鬼地方!”

    老王招呼我们,做好准备等下开条救生艇过去看看,前面的那艘船是怎么回事。

    我们把救生艇放下,然后依次登上救生艇,我抬头看了一眼天空,只见远处飘过来一团乌云,又刮起了一阵大风,看来暴风雨即将到来了!

    除了掌舵的郑叔跟那对夫妻外,我们所有的人都登上了救生艇,船刚开动,郑叔突然从控制室跑出来朝着我们大声呼喊。

    但是因为马达的声音太过吵杂,我们根本就听不清郑叔要对我们说什么,老王说∶“估计是让我们注意安全!”

    四周的雾很浓又布满众多礁石,所以我们的救生艇开的很慢,几乎像蜗牛一般前进,苏韵可坐在旁边用望远镜观察四周的情况。

    我问她看到什么没有,苏韵可摇摇头,只是突然间我感觉她的身子抖动了一下,紧接着苏韵可大声喊道∶“水里有东西!很大……的东西。”

    “在那里!”

    我赶紧取出望远镜朝着苏韵可说的地方望去,只见水面上闪过一道波纹,的确像是有什么东西刚才露了出来。

    杨子一脸不以为然的说道∶“那肯定是鱼呗,还有啥?用的着这么大惊小怪吗?”

    我安慰了苏韵可两句,然后继续划船前进,我取出望远镜往前面望去,只见笼罩在浓雾的黑色巨物逐渐露出原本面目来。

    我提醒杨子他们∶“前面差不多能看到那东西的身影,再加把劲咱们就要快到了!”

    穿过礁石密布的水域,我们终于看清了那黑色巨物的原来面目,还真是一艘巨轮就那样静静的耸立在水面上。

    “船上怎么没有灯,还真是奇怪!”老王不经意的说了一句。

    “这船怎么看上去这么破烂,像是被人遗弃的一样,”苏韵可指着船的一侧说道。

    我仔细一看确实,这艘船就像是被人为遗弃的一样,已经锈迹斑斑了,完全看不出有人在驾驶的痕迹。

    “娘的!这是一艘幽灵船啊!”杨子吓得倒退在船舱里,浑身瑟瑟发抖。

    “什么是幽灵船,你们说的是什么东西……”苏韵可表示很好奇我们说的幽灵船是什么东西。

    我从来没有见过幽灵船,但是关于这类船只的报道却屡见不鲜,早先由于人类受到科技水平所限。

    航海始终只是种冒险,海难事故频繁人所共知,所以没有人特别留意曾出现过的一些海上的奇怪事件。

    直到1872年在世界航海史上发生了一起轰动欧美的“玛丽亚。色列斯塔”号谜案。为了追踪这一事件的发展,欧美的传媒时不时地掀起一次次的报道**,持续数十年之久。

    一百多年过去了,谜案依旧,事件不仅没有破被解,相反的是同样的事故反而一个接着一个。

    即使到了近代,类似的海难奇怪事件仍时有发生。科学家为此伤透了脑筋,提出了种种解释,但至今仍没有权威的结论。

    关于幽灵船的故事要从一位俄国人说起,他的名字叫列夫·史克良京。在他的童年时代,与许多孩子一样,大自然的神奇秘密常使他着迷。

    有一次,他读到了一则有意思的故事,说是在19世纪末,一艘英国的三桅船在大西洋遇到了一艘“圣女”号帆船,发现无人操舵。

    英国人登上了这艘怪船,船上空无一人,唯一的活物是一只咪咪哀叫的黑猫。奇怪的是船只完好且满载货物,在船长住舱的桌上还铺着海图和仪器。

    在休息舱里,锅里的汤还散发着热气。但在甲板上发现了一把满是血污的斧头,英国船员于是惊恐地返回了母船,向船长报告了所见。

    几天后,英国人把这艘帆船拖到了母港。但人们始终不明白,“圣女”号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这个诡异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好奇的史克良京。

    史克良京决心把事件的真相搞个明白。因为自孩童时代起他就收集了大量的资料,长大后于1963年趁去伦敦出差的机会。

    他专门去了大不列颠博物馆的图书馆作了查证。那儿似乎保存了一切这这类神秘海事的报刊和书籍。

    查证肯定了上述事件并非虚构。船的实名叫“玛丽亚。谢列斯塔”号,是艘不大的木质帆船,可它在航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