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征途-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生严重了!”朱常洛嘴里客气道,心中却充满了兴奋,只要自己能化解掉石星的危机,那么他绝对会真心实意的站在自己这一边,为自己所用。。。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墨斋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卷龙困浅滩第八十二章未卜先知
'墨斋小说‘整。理'提。供'更新时间:2012…1…2817:47:54本章字数:3602
“万岁爷,这是通政司往司礼监文书房的最新奏疏,全在这里了。”
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躬着肥胖的身子,指着身后六个文书房随笔太监各托着的一摞高矮不一的奏疏,满脸媚笑的对朱翊钧说道。
“嗯!”朱翊钧轻声应了一句,抬起头来,随口问道:“这次的情况如何?”
“万岁爷,这次有三十三份急需处理的,六十二份可以缓一缓的,还有八十九份可以考虑留中的,有九份奴婢们商量后不好拿主意该归于哪一类的。”张诚点头哈腰的笑着认真的回答道。
朱翊钧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背着一只手走到六个托着奏疏的随笔太监那边,先从离得最近的一个随笔太监托着的奏疏里随便抽取了一份,看了起来。
后面跟着的胖嘟嘟的张诚看到朱翊钧拿的奏疏,赶紧解释道:“万岁爷,这一堆属于不用急需处理的奏疏。”
虽然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可以说都是朱翊钧能够信赖的,并且里面还有心腹和暗中监视的探子,但每次都检查一下这些需要留中不和往内阁拟票的奏折,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他每次都会从所有分门别类的奏疏中随机抽取几份看看。
这样做能让司礼监在为百官上奏的最新奏疏归类的时候警醒着点,不敢随意隐瞒什么和糊弄了事。那些往内阁拟票的奏疏还好点,但那些留中不的奏疏,还有另一道检查的程序,为的是以免重要的奏疏因为一些人为的原因而被刻意放错,归错类别。
如果归错了类别,朱翊钧一般都会追究到个人,处罚也异常严厉。为此,他还专门警示过司礼监,那些拿不准归入哪个类别的奏疏,可以专门归入一个类别。
可以说在朱翊钧亲政以来这十几年,即便是之前权势赫赫的司礼监秉笔太监,表面上看风光依然,可他们却是每个人都兢兢业业、如履薄冰。朱翊钧对于太监除了极少数的几个人外,处罚的手段都是异常的严厉。
朱翊钧从张诚所说的不用急需处理的这堆奏疏中随便翻看了两份,便走到另一个随笔太监面前,从他托着的奏疏中抽取了一份看了起来。
“万岁爷,这是可以考虑留中不的。”张诚在朱翊钧身后小声解释道。
朱翊钧翻看着手中的奏疏,随口问道:“那些你们拿不准归类的奏疏,今天是谁最后审查的?”
张诚哈了哈腰,答道:“万岁爷,今天是陈矩陈公公值守。”
“嗯。”朱翊钧把手中的奏疏放下,背着手走回龙椅,坐下后拿起茶杯呷了口茶,才说道:“把不好归类的奏疏留下,可以留中不的交给许福,剩下的往内阁,让他们先把急需处理的拟票出来。”
“是,万岁爷。”张诚躬了躬身子,然后挥手示意几个随笔太监跟他退出去。那个托着不好归类的奏疏的随笔太监弓着腰把手中的奏疏放在龙案上,接着紧随其他随笔太监退了出去。
朱翊钧又轻呷了口茶,放下后才从那九份司礼监不好归类的奏疏中拿起一份,这些都需要他亲自给他们归类,以便决定是需要内阁处理,还是可以留中不。
“嗯?”朱翊钧疑惑的看了看落款,不由得更加奇怪了。这兵部尚书石星搞什么?他不是最坚定的要求与倭国和谈的吗?怎么突然间转变的这么快?
整本奏疏中,石星居然说之前支持与倭国和谈是缓兵之计,为了积蓄力量,从容征调大军入朝。他早就预料和谈极有可能难以满足倭国的狼子野心,和谈也很难成功。不过,他正好想将计就计,打算引蛇出洞,想把倭国的所有力量都引到朝鲜来,一举歼灭,让倭国失去主要战力,确保朝鲜和大明几百年无倭患!
如果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朱翊钧还真会为石星的这份奏疏而喝彩,多好的谋略啊,以逸待劳,一劳永逸,一次性解决威胁了朝鲜和大明几百年的倭患!但是很可惜,朱翊钧很清楚,石星之前之所以主张和谈,是因为大明国内的一些原因,逼迫的他这个兵部尚书不得不如此。
可这才多长时间?去倭国的册封使如今还没进入倭国吧?这石星的态度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本来迫不得已的事情被他说成那只是他庞大计划的一部分!如今更是坚决主张积极备战,以应付接下来有很大可能而到来的战争。
朱翊钧看完奏疏后,眯着眼睛深思起来。石星为什么态度转变的这么快?难道自己之前看错了石星?他之所以积极主张和谈,不是因为大明内部的原因?难道真像他所说,是为了一劳永逸解决倭国?
端起茶杯呷了口茶,朱翊钧并没有把手中的茶杯放下,而是看着绿莹莹清澈的茶水呆。猛的皱了下眉头,朱翊钧心中不由得怀疑,难道自己让李如松在辽东大范围清剿周围部落,以便腾出辽东主力为接下来的朝鲜战争做准备的事情,让石星看出了蛛丝马迹?可这不太可能啊。那些不安分的部落是“主动”攻击大明的,李如松只是反击而已。
还是说自己准备在倭国第二次入侵朝鲜后拿石星背黑锅的事情,让他猜测出来了?可自己默认与倭国和谈,以便引出他们最大的力量打怕、打瘫他们的计划,没对任何人讲过,石星怎么可能知道?还上疏说这是他的计划!难道他真的与自己想到一块去了?为的就是解决大明几百年的倭患。
朱翊钧想前思后,还是没有任何头绪。这时无意中拿起那九份司礼监无法归类的另一份奏疏,不由得眉头皱的更深了,这一份居然是石星弹劾辅赵志皋和内阁的奏疏。
大致浏览了一遍,石星在奏疏上弹劾辅赵志皋无辜干涉兵部政务,对于兵部备战的要求,内阁不文。并且,辅赵志皋否定了兵部的练兵和征兵要求,还否定了石星要求内阁拟旨往朝鲜,让朝鲜组织轻壮,练兵的要求。
朱翊钧撇了下嘴,赵志皋与石星一样,是坚决主张和谈的。原因无非也是钱粮消耗的过快,大明已经很难支撑了,并且朝鲜的粮草也有些接济不上,这都是让赵志皋这个辅头疼的事情。
如今石星骤然转变立场,并且还对内阁提出征兵练兵的要求,内阁能同意才怪!他们拿什么去征兵和练兵去?这都是需要钱粮支撑的!至于让否决掉让朝鲜组织轻壮的建议,道理也很简单,朝鲜都差点被灭国了,他们还能有什么钱粮?
难道作为宗主国的大明对朝鲜下达了让他们征召轻壮练兵的旨意,朝鲜马上请求大明支援一些钱粮过去,大明还能拒绝?那让作为天朝上邦的大明多没面子!可要是不拒绝,拿什么给他们?难道对朝鲜说我泱泱大明要钱没有,粮草不够?
随手将这份奏折放在一边,拿起第三份奏折看了一下,朱翊钧不由得气乐了。又是兵部尚书石星的奏疏!
这是一份提出要求的奏疏。
归纳起来也就几点,一是积极备战,调兵入朝;二是要求下旨朝鲜,让他们组织轻壮,以应付危机;三是要求朱翊钧的内库划拨一笔银子,用于制造和购买火炮、建造战船、征兵和练兵!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要求,不过这个要求有点破坏整篇奏疏的肃杀气氛,朱翊钧就是被这点给气乐的。石星最后提出,皇长子年纪大了,要尽快加冠和选妃以及立储,早为国本计!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墨斋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卷龙困浅滩第八十三章不怕事大
'墨斋小说‘整。理'提。供'更新时间:2012…1…299:59:15本章字数:3405
石星抬头看了一下眼前的内阁,心里多了几分苦涩和无奈,这是他两天来第四次踏进内阁了。说的具体一点,这是他两天来第四次来内阁闹事了!
说实话,如果还有一丝办法的话,石星绝对不想来内阁生非。他已经不是二十年前的那个做事不动脑子,仅凭一股热血上头就不顾一切的轻狂书生了。第三次入朝为官,他已经在社会上有了足够的历练,懂得很多事情不是脑子一热横冲直撞就能解决问题的。
为国为民做事,不仅要有热血,还需要策略,这是石星从磕磕绊绊的前半生里总结出来的。第三次入朝为官,他几乎没有得罪过手握大权的权贵,做事也很讲究方法,所以才能仕途顺利,连任了三部尚书而不倒。
只是,自从前几天在朱常洛那里知道了事态的严重性后,为了自保,还有什么办法?唯有按照朱常洛的计策行事。其实,事情都到了这种地步,眼看着老命不保,还在乎什么策略,管他得罪不得罪内阁,闹吧!就像朱常洛所说,闹得越大越好,最好让全天下都知道自己的和谈只是个引子,为的是更大的目标,那样也就越安全了。
苦笑了一下,石星甩了下袖子,大踏步的朝内阁走了进去。
“辅,兵部尚书石大人又来了,小的刚看到他进了内阁的大堂。”
辅赵志皋皱着眉头放下手中的奏折,看了一眼急匆匆进来禀报的属吏,语气有些不善:“石星又来了?”
“是的,辅。小的亲眼所见,石大人已经到了内阁。”
赵志皋忽的站了起来,来回走了几步,伸手一指:“去,拦着点,就说老夫不在内阁,出去了。”他已经有些厌烦了,实在是不想与石星争吵,那家伙就是来内阁胡搅蛮缠的!
“是!”属吏行了一礼,这才硬着头皮不情愿的出去。让自己去拦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石星?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但愿石星能相信辅不在的鬼话。
赵志皋此时哪里还有心情处理政务,在值房中踱步了片刻,然后靠近门口想听一下外面的情况。只是,还没走进门口,便看到石星大踏步的走了进来。
“嘿嘿,原来辅在值房啊?仆还想着辅不在值房,要在此稍等片刻呢!”石星吓了一跳,冲差点撞上的赵志皋拱了拱手,语气还算客气。
只是,石星的话听在赵志皋的耳中,无异于被人当面揭短,还好为官多年,老脸没有为此而红,不过也有些尴尬。哼哼两句,狠瞪了石星后面跟来的满脸无辜表情的属吏,用力挥了下手,让属吏赶紧滚蛋!
“呵呵,其实老夫刚好有些事要去办,这刚吩咐完下面的人,正想往外走呢,没想到石大人就进来了。”赵志皋反应还算快,随手从桌案上拿起几份奏疏,做出有事要去忙的架势,让石星识趣点赶紧离开这里。
石星像是没有看到赵志皋的暗示一样:“哈哈,这样说来,仆来的可是巧了,真是应了那句话,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辅以为然否?”
“狗屁!”赵志皋心里暗骂了一句,嘴里打了个哈哈:“呵呵,也真是巧了,老夫刚好有急事等着去处理,石大人……”
既然石星装作没看到自己要离开,赵志皋干脆把话直接挑明了,老夫有事要忙,你请自便。
“那真是太巧了,仆的这些事也是十万火急的!辅,你看是否赶紧先处理了兵部的这些事情?只需要内阁行个文,耽误不了辅多少时间,那样辅也好赶紧去处理你的急事。”石星堵值房的门,脸上笑着,嘴里轻描淡写的说道。
赵志皋的脸一下子拉了下来,心里把“叛徒”石星骂了个狗血淋头。这家伙前几天还好好的,真心实意的支持内阁的工作,体谅大明的困境,一直都是想要与倭国和谈的。可这两天不知是否吃错了药,只是昨天一天就跑了内阁三趟,无非就是让内阁批准他那所谓的备战一条龙计划!
狗屁!简直就是混蛋!他娘的石星这老儿啥时候成了铁口神算了?他就算准了倭国会第二次进犯朝鲜?还说什么和谈只是他计划一部分的屁话,还说让内阁支持他的那庞大的计划!
***,作为兵部尚书,对朝鲜战场上的情况门清,他就不想想,要是粮草能跟得上,大明还能在占据主动的情况下寻求与小小的鸟毛倭国和谈?装什么大半蒜!装什么众人皆醉我独醒!这老儿就是欠抽!隆庆元年时的那一场板子,咋不把这***拍死!
“石大人,老夫已经讲了多少次了,不是内阁不同意兵部的请求,实在是兵部的计划有些不合理!这样吧,只要兵部能自筹银子,老夫可以做主,同意兵部的征兵、练兵和制作火炮与战船的计划。至于拟旨让朝鲜组织轻壮练兵,这点就不用石大人操心了,朝鲜有他们的王,那是他们的事情!”赵志皋强压下自己的怒火,面无表情的说道。
“这是什么话!”石星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语气陡然增大,几乎让整个内阁都能听得到,把面前的赵志皋着实吓了一跳,手中的几份奏折都差点仍了出去。
“作为辅,哪有你这样说话和办事的?我认为倭国极有可能再次入侵朝鲜,想要做到有备无患,要求调兵、征兵和练兵,顺便装备和制造一批火炮和战船,这哪一点不是为了大明?哪一点不是尽我这个兵部尚书的责任?你倒是好,让兵部自筹银子做这些事!还有比你这更不负责任的话吗?我早就说过了,与倭国和谈只是为了拖延,是缓兵之计,是想要最大限度的消灭倭国的力量,为我大明今后上百年不再有倭患!我错了吗我?”
石星也不在乎是否因此而得罪赵志皋了,反正要得罪昨天都已经得罪了,所以说话也就毫无顾忌,特别是几乎吼着强调他的目的,唯恐别人听不到,传不出去。
赵志皋以年逾七十,比石星年纪大上一些,明显没有石星的中气足:“你……石星,你不要胡搅蛮缠!太放肆了!大明的情况你不是不知道,难道老夫还能故意为难你兵部不成?你自己就做过户部尚书,应该比老夫还要了解太仓库的情况,你自己说说,要是能拿出银子,老夫会不支持你征兵、练兵?石星!你不要太不知进退了!”
内阁很多大臣和属吏听到了争吵声赶过来不少,不过看到是兵部尚书石星在与辅争吵,不少人本来决定教训“狂徒”的想法都抛开了,自动停下了脚步,做过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如今是大权在握的兵部尚书石星,不是他们能够惹得起的。只有内阁的另外三位大学士张位、陈于陛和沈一贯走了过来。
经过轮番的劝解,石星最终在几位内阁大学士的唾沫横飞之下,有所收敛,只是嘴里还嚷嚷着自己对今后朝鲜形式的看法,“不甘心”的回去了。临走还大声说自己一定会弹劾赵志皋,一定要内阁给兵部一个说法。
辅赵志皋被石星气的花白的胡子都乱抖,指着石星的背影,胸口也剧烈的起伏着:“石星,你等着,老夫一定会弹劾你,你…你…老夫一定会弹劾你!匹夫!”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墨斋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卷龙困浅滩第八十四章实力大增
'墨斋小说‘整。理'提。供'更新时间:2012…1…2920:12:39本章字数:681
这段时间来,京师却是热闹的很,士,与石星太太保、兵部尚书同样都是从一品,但他却是内首辅,名义上算是百官之首,现在算是属下的兵部尚书与他叫板,他居然拿对方毫无办法,这对于他内首辅的威信,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不过,好在最近朱常洛发现已经差不多达到了目的,就让石星收敛了不少,不再为了目的而把痛苦建立在“可怜”的首辅身上。石星如今每天也就往内跑个一趟,也不在刻意争吵,所以让赵志皋和内众人都算是松了口气。
只是,无论是赵志皋还是内的其他大学士,心里早已把石星恨得要死,就是石星这胡搅蛮缠的闹腾,让内的威信大减!石星也成了内最不受欢迎的人。
而朱常洛也初步达到了目的,不论是石星还是他,在如今众所皆知了那个“大计划”后,都清楚朱翊钧想要石星背黑锅的打算是无法成行了。这一系列行动也没有因此而得罪朱翊钧,毕竟这一系列动作下来,即便是朝鲜或者国内知道了沈惟敬的许诺,也不会说什么了,这是从根上彻底消除了隐患。
石星因为这件救命之事,算是彻底真心实意的站在了朱常洛这边。朱常洛也在众人包括朱翊钧都毫不知情之下,拥有了一个掌握实权的兵部尚书的支持,为他的下一步计划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墨斋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卷龙困浅滩第八十五章第二计
'墨斋小说‘整。理'提。供'更新时间:2012…2…223:39:07本章字数:3396
“元辅还没回去?”
董其昌给朱常洛讲读完后,来到东阁旁边专门辟出来的讲官值房,看到首辅赵志皋还在愁眉不展的在里面坐着,先恭敬的施了一礼,心中不免有些奇怪今天虽然是赵志皋轮值,但他的政务讲解已经结束了,怎么还在这里?
正看着面前的茶杯发呆赵志皋,闻言抬起头来,看到是翰林院侍读、朱常洛的讲官董其昌,倒没有因为对方四十多岁才做到正六品的“小”官而有所怠慢,勉强笑了笑,开口道:“原来是思白,为殿下讲读完了?殿下的法可有长进?”
赵志皋曾是万历十七年会试的考官之一,勉强也能算是那一科考取了功名的董其昌的半个“房师”
当然,这段时间来让石星搞的烦不胜烦的赵志皋之所以还算客气,并不是因为董其昌算是他的半个学生,主要是董其昌此人官虽不大,但是在士林中的影响却是极大——他是当下名气异常大的主流画家,善画山水,法也是一绝,朱常洛的法便是由他来教习
而且,董其昌因为此时正在做官的缘故,画作品很少外流,他的字画说是千金难求一点也不为过不过,在去年赵志皋的夫人大寿之日,董其昌曾经送过一幅“南山不老松”为贺,与赵志皋的关系还算是不错
毕竟这年代还是非常的尊师重道的,师生关系是最牢靠的关系之一,虽然会试不同于殿试,考官只能勉强算是半个“房师”,但这并不会妨碍官员们因此而拉近关系
“是的,刚才是殿下练习法的时间,正是学生在讲读殿下聪慧异常,对于法之道也算热衷,假以时日,持之以恒的话,必会成为一代大家”董其昌对于朱常洛的法非常满意,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之意
朱常洛前世在单位蹉跎时,研究历史之余,练习法也是一大爱好,所以作为才出阁读没几年的皇子,他的法算是佼佼者了,董其昌岂能不赞赏
“哦?”得到精于法的董其昌的如此赞誉,有点出乎赵志皋的预料:“殿下果然非常人也”他也跟着赞叹了一句,因为这些年从他对朱常洛讲解政务来看,他发现朱常洛对于政务往往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虽然有些见解在他看来并不算是太高明,但难得的是,朱常洛还如此年轻,可塑性极强,这已经过了同龄人很多了
只是,让赵志皋始终不明白的是,朱翊钧应该也了解皇长子的聪慧,但是为何一直迟迟不立储呢?难道就因为那个资质平庸的皇三子?国家的未来岂能建立在个人的好恶上?何况皇长子还是当然的东宫人选
“元辅,学生看您这些天都愁眉不展,好像窝着心气,气大伤身,您老一定要保重身体啊”作为关系还算不错的半个学生,董其昌在这里只有两人的私下场合说这些话一下子显得亲近了不少
“唉”赵志皋叹了口气,苦笑了一下,众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倒也没有对董其昌隐瞒:“石星那倔驴不知是吃错了什么药了,这个时间一定会在内阁守着老夫的,老夫被他逼的无法,也只有暂时躲一躲了思白,你说,老夫这首辅做的,是不是也太无用了些?居然被他一个兵部尚给逼迫到了这种程度”
“元辅,学生可不认同您的说法”董其昌拱了拱手:“如今大明天灾**不断,元辅为了维护国家的正常运转已是不易,这些都是众人看在眼里的何况,元辅秉政以来,不植党,不怙权,稳重得大体,临下宽和,臣僚获得罪者,多尽力解救元辅明白石大人的本意也是为了大明,只是做事的方式有些激进,元辅宽厚仁和,不与他一般见识罢了”
听了董其昌的吹捧,赵志皋明显高兴了一些,指着他说道:“你呀,什么时候也学会了这些奉承的话?老夫记得你可是挺儒雅的一个人,怎也学会这些了?”
董其昌一脸认真的表情:“学生这可不是奉承,句句出自肺腑,有感而发,元辅是知道学生的为人的”
“呵呵,世人皆知思白的画两绝,在老夫看来,说是三绝也不为过”赵志皋摇着头轻笑出声,像董其昌这种在士林中名声响绝、眼高于顶的人的奉承话,果然受用
董其昌也跟着轻声笑了一下,觉得自己的铺垫已经到位,殿下的计划也该实施了:“元辅,您是百官之首,总是这样体谅和忍让着下属也不是办法……”
“唉”提到这件事,赵志皋再次叹了口气,除了躲一躲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难道要与那匹夫争吵不成?在皇上没有发表看法之前,自己还能拿一个手握大权的兵部尚怎么办?如今是战争时期,兵部尚的权势要比和平时期重多了
“思白可有良策教我?”赵志皋也只是随口一问罢了,没有报太大的希望
“元辅,学生良策没有,倒是有一个不知是否可行的想法”董其昌的回答再一次出乎赵志皋的预料
“哦”赵志皋精神一震,他如今是疾病乱投医,只要有可能解决目前这尴尬困境的办法,都值得一试:“思白,什么办法?老夫洗耳恭听”
董其昌赶紧行了一礼,语气诚惶的说道:“元辅折杀学生了,其实学生也只是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不算办法的办法而已,也不知可行与否学生斗胆问元辅一句,如今什么事情是我大明文武百官最在意的?”
赵志皋捋了捋胡须,这并不算是难以回答的问题:“当前百官最在意的事情无非两件,一件是一直以来悬而未决的国本之事,另一件便是当下与倭国关于朝鲜的和谈之事”
“元辅高论,学生认为也正是这两件事不过,学生以为,相比于朝鲜的战事,持续了十多年的国本之争才是重中之重,最能引起百官的关注学生的想法很简单,石大人所力争之事,不过是还处于次要地位的朝鲜战事,那么是否可以转移视线,让百官把目光集中到国本上来呢?到时为了国本这大重之事,想必石大人也会识得轻重缓急,放下对朝鲜事务的关注,转而集中到国本上来”董其昌点了一下,半遮半掩的说道
赵志皋眼前一亮,想了想,这确实算是个还算可行的办法国本之争已经持续了数十年,是大明的第一重要之事,自然能足够吸引群臣的注意只要重挑起来这件一直都热度不减、群臣为之相争了数十年的事情,石星还会冒着大不韪一直纠缠于朝鲜之事吗?要知道这些年来,朝廷早就形成了一套辨别忠奸的方法,那就是看你是否“争国本”
这确实是一个转移注意力的好办法
看到赵志皋有些兴奋的神情,董其昌提醒道:“元辅,我大明自立国以来,皇子还没有出现过加冠和选妃之后,仍然没有封号的情况所以,只要是大皇子能加冠和选妃后,那就代表成年了,皇上还有何理由阻止立储之事?何况,皇子成年后,要么封王,要么立储,不然对于皇子所娶的妃子,还能称呼皇子妃不成?那岂不是被天下人笑话?至于封王,有三王并封之事在前,此路已是不通,仅剩下立储可行如果成行,历时数十年的国本之争在元辅手中有了结果,那绝对是让天下士林传唱的美谈,可以让元辅名垂史册”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墨斋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卷龙困浅滩第八十六章连环计
'墨斋小说‘整。理'提。供'更新时间:2012…2…223:39:07本章字数:3596
文房乃是掌收通政司每日封进本章,及于会极门接收京官与各藩王所上封本,汇总分类后,经皇帝御览,或下发内阁拟票,或留中不发在外之内阁拟票;在内之司礼监搭票,一应圣谕旨意御批,俱由文房落底簿发
由此可知,文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它是由司礼监秉笔太监直接统领,凡宦官升司礼监者,必由文房出任
只是,今日无论是文房的掌房太监和随笔太监,还是在此轮值的司礼监秉笔太监陈矩和掌印太监张诚,看着眼前从通政司以及会极门汇总来刚归好类的奏疏面面相窥,没人发出任何声音,整个文房诡异的气氛在蔓延
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还兼领着东厂,二十四衙门里名副其实的宦官之首,别人不发言可以,但张诚却不能一直沉默,毕竟皇上还等着司礼监禀报今日的奏折情况呢
舔了下嘴唇,身材发福有横向发展趋势的张诚咳嗽了一声,看了看陈矩,满脸的肥肉努力挤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笑脸,开口道:“陈公公,东厂那里还有一大摊子万岁爷吩咐的事情等着杂家去办,都是刻不容缓的,你看是不是你亲自带着这些小崽子,把这些奏折让万岁爷过目一下,然后发往内阁拟票?”
如果今天在这里值守的换成另外一个秉笔太监的话,张诚说话也不会这么客气,直接下令打发人去就行了可是不巧,今天刚好又轮到与陈矩一同值守,直接下令的话,陈矩不一定会买账,毕竟陈矩不仅是秉笔太监,还兼领着御马监的掌印太监,也是手握大权之人最重要的是,陈矩深受皇上的信任,仅凭这一点,他就可以不买张诚的帐,显然张诚也明白这一点,所以说话只能用商量的语气
听了张诚的话,陈矩心里暗自鄙视这个没担当的胖子,担心朱翊钧看来奏疏后发火,怕殃及自身就可劲推脱,怪不得这家伙能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上做了十几年不倒,这种见风使舵、趋吉避凶的本事真是了得
“张公公,如果杂家没记错,今日这送奏疏的事情,好像是你值守?”身材瘦弱的陈矩在张诚的面前真是没有可比性,但气势却丝毫不输于张诚
“呵呵……”张诚干笑了几声:“杂家这不是有事要忙吗?委实有些拖不得身哦,对了,钟鼓司的刘老太监年纪大了,一直在杂家耳边嚷嚷着想要养老去,杂家一直没有合适的接替人选,正想找你商量一下呢”
陈矩撇了撇嘴,一个掌管出朝钟鼓及内乐的无权掌印太监就想让自己就范?真是想得太美了想要自己去可能会大发雷霆的万岁爷那里代替你送奏疏,要拿出点诚意才行
“张公公,你也知道,御马监里那群养马的莽汉,还等着杂家去操练他们呢你说这群人也真是奇怪,就喜欢杂家死命的操练他们”
张诚的肥嘟嘟的腮帮子抖了一下,再次看来那一摞高高耸起的奏疏一眼,咽了口唾沫,狠了狠心,不情愿的说道:“兵仗局掌印太监赵飞一不是说了还差一个提督军器库太监吗?杂家想着,这事要尽快落实才行,陈公公的意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