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征途-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王恭妃的话,不容置疑的说道。
“什么?”王恭妃一脸疑惑,不能置信。
“哇!”的一声,朱常洛被太后的话惊得也忍不住叫出声来。
“哈哈……”慈圣皇太后大笑起来:“蝉儿,你看,哀家的孙儿都已经答应了!”
“太后,蝉儿不明白。”
“不明白?那哀家就告诉你。”慈圣皇太后望着王恭妃说道:“哀家当初就防备着出现这种情况!毕竟钧儿是皇长子,如果废掉他改立哀家的小儿子璐王为帝不符合祖宗规矩,到时候麻烦和掣肘太多,所以哀家就让你怀了龙子。结果你果然不负哀家所望,生下了皇长子,假如皇帝再这么胡闹下去,哀家就废掉他,改立洛儿为帝,这也名正言顺,符合祖宗规矩。”
恐怕你会觉得尚在襁褓中的我也更好控制吧!愤怒的朱常洛不甘心的在心中补充了一句。
如果能够开口说话,朱常洛此时很想抱着慈圣皇太后的腿大哭:“奶奶啊,求你放过我好不好,不要把我拖入火坑啊!我还想取得皇帝的信任,父慈子孝,顺顺当当的成为下一任皇帝,为了今后大明的繁荣昌盛而奉献自己呢!我实在是不忍心大明亡在我们父子手里啊!更不想一辈子憋屈死啊!”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墨斋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卷龙困浅滩第四章无能为力
'墨斋小说‘整。理'提。供'更新时间:2011…12…179:28:32本章字数:4030
朱常洛憋屈极了,他异常的痛恨这个婴儿的身体,现在除了“哇哇”哭两声抗议之外,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坐视事态向着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
慈圣皇太后开始出招了,当她知道了此时内阁中仅有的两个阁臣张四维和申时行不再那么听话后,并没有惊慌,而是从容的开始布局。
她先是通过冯宝联络外臣,绕过内阁,廷推了原兵部尚书梁梦龙为新的吏部尚书,以代替被万历皇帝罢免的王国光;接着召回总督蓟州、辽东军务的吴兑为兵部尚书,填补了梁梦龙留下来的空缺,牢牢的控制住了这两个除了内阁外最重要的部院;紧接着旧事重提,还是采用廷推的方式让张居正死前推荐的余有丁顺利进入内阁,成为了如今内阁的第三位阁臣。
这些大动作过后,慈圣皇太后并没有罢手,而是又把手伸进了京营。她把一向中立的协理京营戎政王遴调往南京任工部尚书,然后让兵部右侍郎贾应元转任协理京营戎政,企图控制京营。
明朝军队分为京军和地方军两大部分。京军为全国卫军的精锐,平时宿卫京师,战时为征战的主力。洪武初年,京军有四十八卫。成祖迁都北京,京师接近前线,京军多达七十二卫,并正式成立了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合称京营。平时,五军营习营阵,三千营主巡哨,神机营掌火器,战时扈驾随征。
土木之变后,京营主力损耗殆尽。景泰帝时,兵部尚书于谦对京营编制进行改革,于三大营中选精锐十万,分十营团练,以备紧急调用,称十团营。后又经过数度变革后,嘉靖帝时,恢复永乐时三大营旧制,不同的是三千营改名神枢营。
由此,京营框架正是确立下来,下辖五军、神枢、神机三大营,额定兵员十四万人。以大将一员为统帅,称总督京营戎政;以文臣一员辅佐,称协理京营戎政。
总督京营戎政历来有勋贵担任,名为京营统帅,实则处处受到限制。上有兵部制约,下有副将、参将、游击分权,战时还有监军掣肘,所以这个京营总督平时反倒要看协理京营戎政的脸色行事。
京营的现任总督乃是自隆庆五年便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杨炳,他是杨信之后,世袭彰武伯。这些能够传承百年的世袭贵胄,大都懂得明哲保身,只会做好本分之事,很少会参与各种争斗。这也是他们这些勋贵得以延续至今的不二法门。
这一番举措过后,内阁余有丁、吏部尚书王国光、兵部尚书吴兑,加上礼部尚书徐学谟、工部尚书曾省吾、左都御史陈炌等都是慈圣皇太后的人;再加上掌握朱批权、能够制衡内阁的司礼监、冯宝手中掌控的东厂、刘守有的锦衣卫(并不知道刘守有是万历的人),如果能再用贾应元控制了京营……
至少从表面上看来,万历皇帝朱翊钧绝对没有了翻盘的可能了。
对于慈圣皇太后的连番手段,万历皇帝仿佛被打懵了,明面上并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措施,似乎是接受了现实。
朱常洛又再次见到了万历皇帝。
年轻的皇帝再次恢复了每天必去景阳宫的惯例,同王恭妃谈笑一阵,临走前还会抱着朱常洛亲热一会。表面上看来,他似乎在无声的向慈圣皇太后妥协了,放弃了同自己的母后争权。
朱常洛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开心。
他不相信历史上那个调度了几乎同时进行的万历三大征的皇帝会放弃,唯一的解释,年轻的皇帝在麻痹太后,等待时机或者积蓄力量,准备致命一击!
朱常洛现在已经能够想象的到,也许等到皇帝发动雷霆一击之日,就是自己憋屈悲惨人生的开始。
万历十年十二月初七,御史江东之弹劾锦衣卫指挥同知徐爵勾结张居正家奴游七,通行贿赂,罔顾国法。
万历皇帝这次迅速作出反应,直接通过内阁下诏逮徐爵入狱。
这看似普通的行贿事件,却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颗石子,刹那间风云突变起来。
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这徐爵乃是冯宝的心腹,在锦衣卫中是可以直接与掌管锦衣卫的刘守有抗衡的人,专掌锦衣卫南镇抚司,平时威风八面。
还没等关注此事的人从这件事情中回过味来,次日,御史李植列数冯宝十二大罪状,矛头直指冯宝。
万历皇帝当即通过内阁下诏,降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提督东厂冯宝为奉御,即刻发往南京安置,永不得入京。
接着又起一诏,谕锦衣卫掌卫事、左都督刘守有,即刻点齐本卫人马,分于玄武门、午门、东华门、西华门各门换防,无朕旨意,宫中任何人等不得进出。
笔墨未干,又连下数诏。
谕彰武伯、总督京营戎政大臣杨炳,赐天子剑,严格约束京营各部人马,无朕旨意,任何人不得擅自调动,违者可先斩后奏。
谕都督佥事、神机营副将坐堂官李如松,即刻起率领三千本部人马进城,换防京城九门,余部于正阳门至承天门一带集结,严密监控两旁五府六部各衙门,凡无朕旨意外出之官员,可自行羁押。
谕指挥使、五军营副将坐堂官管达干,严格约束本部人马,无朕旨意,不得擅自调动,违者按谋逆论处。
谕指挥使、神枢营副将坐堂官侯之胄,严格约束本部人马,无朕旨意,不得擅自调动,违者按谋逆论处。
然后,又谕令内阁知会京中各衙门,所属人员务必于衙门中恪守职事,禁止外出。
如此,年轻的万历皇帝朱翊钧依靠着锦衣卫和神机营,突然发难,更换了京城九门的守卫和内宫各门的守卫,成功的掌控了京师。
为了不至于引起混乱,安抚京城不知情的百姓,内阁对外宣称这是皇帝陛下在演习“内操”,无需惊慌。
相对于京师得到了安抚的百姓,宫中可以说是乱作一团、人心惶惶。控制了局势的万历皇帝并没有对他的亲生母亲慈圣皇太后怎么样,也没有对抱着朱常洛的王恭妃如何,而是仅仅下了两道简短的圣旨,一道是下旨处死了慈宁宫和景阳宫所有的宫女太监;第二道是按照一个事先拟好的名单抓捕宫女太监,处死的、贬往各地的不计其数。
至本月十八日,仅仅十来天时间,京师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大局已定。
万历皇帝采纳御史孙继先的奏请,下旨恢复了之前在张居正当政时上疏谏言而遭罢斥的各大臣官职。
同时,御史江东之弹劾吏部尚书梁梦龙、工部尚书曾省吾、侍郎王篆等因贿赂冯宝、徐爵而得此官职。万历帝当即下旨,罢斥王篆为民,令梁梦龙、曾省吾致仕,召回南京户部尚书杨巍为工部尚书,改命刑部尚书严清为吏部尚书,并批复了判处徐爵、游七等人死罪的奏请。
万历十一年,刚过完元旦没几天,万历皇帝便下诏召回南京兵部尚书潘季驯接任京师刑部尚书。
二月,协理京营戎政贾应元被羁押审问,五月被革职为民。
三月,下诏追夺了张居正的官阶,兵部尚书吴兑因被弹劾依附张居正、贿赂冯宝而被罢免。
七月,左都御史陈炌被科道言官弹劾,遭到罢免。
十月,在张居正死后为了自保而联姻申时行的礼部尚书徐学谟,这最后一个属于“后党”的尚书级大员,再次遭到了科道言官的弹劾。这次吏科给事中邹元标等人弹劾他“勾结张居正、阿附申时行”,此时由于张四维丁忧回家而暂代首辅的申时行为了避嫌,不敢再袒护徐学谟,万历帝令徐学谟致仕。
至此,张居正时代依附他的所有“后党”大员,或被勒令致仕,或被罢斥为民,曾风光十多年的“后党”已不复存在,就连慈圣皇太后也开始专心事佛,轻易不再踏出慈宁宫半步。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墨斋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卷龙困浅滩第五章从身边开始
'墨斋小说‘整。理'提。供'更新时间:2011…12…1718:29:03本章字数:3595
朱常洛的好日子终于到头了,
虽然没有如他预料的那样从此万历皇帝不再踏进景阳宫,反而是从去年十二月皇帝夺权开始,到如今万历十一年十月这十个多月间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来景阳宫几次,但他并没有丝毫欣喜。因为他那个年轻的父皇,每次到景阳宫来,基本上都是在王恭妃的面前一脸笑容的说道:“这个月朕又罢免了谁谁谁……”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皇帝在跟他的爱妃闲话交谈。
了解内情的朱常洛显然不这样认为,他知道这是万历皇帝想通过王恭妃之口,向已经很少踏出慈宁宫的慈圣皇太后转述。前世在单位中憋屈了很多年的朱常洛能够理解万历皇帝的做法,这大概是被压抑了太久的缘故,也可以理解成一个被压制了很多年的小孩在向他的母亲炫耀自己的功绩。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最令朱常洛感到沮丧甚至绝望的是,自从他能够开口说话后,每次朱翊钧来景阳宫,他总会满脸渴望的用无辜的大眼睛看着皇帝,学着稚嫩的口气说:“爹爹抱抱。”以期能得到认可。但是每次万历皇帝总会皱着眉头看他一眼,然后就会示意宫女赶紧把他抱走!
每次看到这一幕的王恭妃总会泪流满面,跪下来拼命的向皇帝磕头,期望万历能够满足儿子的小小心愿,但换来的却是皇帝紧皱的眉头,然后头也不回的拂袖而去。
每当此时,王恭妃总会瘫倒在地,抽噎至深夜。
数次之后,朱常洛便不再强求,根深蒂固的偏见不是一时半刻能够消除的,何况王恭妃对他的好他都记在心里,如今已经对这个母亲有了认同感,既然强求不得,那么便不能再令母亲伤心。更何况,他还记得,历史中王恭妃便是因为经常流泪而哭坏了眼睛,他不想历史重演,这是个可怜的女人。
“既然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得到皇帝的认同,那么,作为皇长子,我便努力争取早日坐上那个可以俯瞰众生的位置,为了自己、为了母亲、为了子孙、更为了泱泱大明!”朱常洛在心底发狠:“那么首要目标,便是早日拿到太子之位!这也许会是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但事无绝对,只要有了明确的目的,想方设法努力奋斗便是!”
………………
“殿下,娘娘找你呢!”
景阳宫的侍从太监邹义来到朱常洛身后,轻声唤道。
每次见到这个才刚满五岁的大皇子背着双手站在院子里看着远处发呆,邹义都会不由得产生荒唐的想法,好似这里站着的是一个饱经风霜的智者,而不是一个还不懂事的稚童。
朱常洛回过神来,转过身看着这个一直在照顾自己的随侍太监,脸上布满笑容:“知道了,母妃是在暖阁吗?”
邹义笑着点了点头,蹲下来帮朱常洛整理了一下被风吹起的衣角,接着变戏法似的拿出一块蜜饯,眨了下眼睛,开口道:“这可是殿下最爱吃的珍珠梅。”
朱常洛鼻子一酸,差点流出泪来。
原以为不受万历皇帝待见也就罢了,其他的吃喝用度应该会按照嫔妃和皇子的待遇吧?但是残酷的现实再一次告诉朱常洛,他想的太天真了!
景阳宫犹如冷宫,这一点从宫女和太监的数量上就可以看的出来。暂且不说受万历宠爱的郑贵妃的启祥宫那动辄可调动上百宫女太监的规模,就连其他不太受宠的嫔妃宫中也有二三十个伺候的太监宫女,但偌大的景阳宫中却仅仅只有六个下人!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但让朱常洛无比气愤的是,三个太监中,有两个超过五十岁的老太监,一个整天咳嗽,一个弯腰驼背,不要说照顾人了,不被人照顾就算是不错了。只有二十来岁的邹义还算正常,朱常洛估计他是得罪了什么人,才被发配来这的;三个宫女倒是不错,各个年轻漂亮、貌美如花,不过朱常洛却有些恶趣味的猜想,大概是什么人怕这三个宫女被皇帝看上,才调配到万历皇帝如今基本上不会踏足的景阳宫来的吧。
至于吃喝,朱常洛认识到了什么叫做无奈。如果御膳房中负责景阳宫伙食的御厨站在他面前的话,朱常洛会毫不犹豫的掐着对方的脖子,先吐他一脸唾沫星子,然后泪流满面的责问:“是哪个不要脸、不长眼的混蛋竟然让你成为了御厨?!你***能分清油盐酱醋吗?”
主食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其他的副食了。朱常洛长这么大,能吃到的正常零食简直是屈指可数,送到景阳宫来到,要么是已经发霉坏掉的,要么是难吃的让人无法下咽的!
朱常洛根本都不用费力猜想,肯定是有人故意这样安排的!他的怀疑对象有两个,王皇后和郑贵妃!
直到今天,朱常洛仍然没有搞清楚,究竟是哪里出错了。
他明明记得,史书中白纸黑字的写着,王皇后性情温和,但不受明神宗喜爱,为了显示自己的嫡母气度,她多方面调护、关怀皇长子,使得朱常洛多次幸免于难。
可是,为什么他朱常洛每次跟着自己的母妃去给王皇后请安,那女人总是爱答不理或者冷嘲热讽呢?为什么总是对他朱常洛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呢?难道就因为她自己没有生出儿子嫉妒王恭妃?
朱常洛有理由相信,景阳宫中发生的一切,背后的主使,肯定离不开那两个女人!王皇后是整个**之主,做这些手脚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而那个正受宠的郑贵妃,肯定巴不得他这个皇长子早日归西,以便给她肚子里的孩子腾出位置。顺妃生的皇次子朱常溆,在去年不是无缘无故的早夭了吗?保不准是什么人动的手脚。
都说皇宫是天下最无情、最残酷的地方,朱常洛现在总算是相信了,哪怕你贵为皇子皇妃,不得宠的话,在宫中也照样举步维艰。
看着邹义手中的蜜饯,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块,但朱常洛的心还是被触动了一下,景阳宫中很少有过这“奢侈”的东西,很明显这是从外面带进来的。
如果朱常洛没有记错的话,这个小太监每个月总会给他带来一点好吃的零食,虽然只是一点点!
朱常洛很清楚,邹义如果是被人发配到景阳宫来的,那么他在外面肯定没有大太监做靠山,要想得到这一小块蜜饯或者其他的吃食,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从别的太监手中买来。太监的补贴本来就不高,更何况是邹义这个遭受排挤的小太监,他每月的例奉最多也就够买这一小块蜜饯吧!
接过邹义递过来的蜜饯,朱常洛撕下一小块,笑着把这一小块又递给邹义,用还显稚嫩的声音说道:“这是本皇子赏给你的!将来有一天,本皇子会用自己的东西赏你!”
正微笑着看着朱常洛的邹义愣住了,笑容僵在脸上。
接着,二十来岁的人忽然泪流满面,颤抖着双手接过那一丝毫不起眼的蜜饯,仿佛双手捧着的是无价之宝,慢慢放进嘴里,流泪的脸上却满是笑容的叩首道:“谢殿下恩典!奴婢…这是奴婢这辈子吃过的最好的东西!谢殿下……呜!”
朱常洛对于邹义的反应非常满意,虽然他刚才的小手段有借花献佛之嫌,但对于这些打小便净身入宫饱受欺压的小太监来说,主子赞赏几句便会心花怒放,更何况朱常洛还划下了那么一大块“饼”!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墨斋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卷龙困浅滩第六章一丝曙光
'墨斋小说‘整。理'提。供'更新时间:2011…12…1812:15:21本章字数:3969
朱常洛来到暖阁,看到王恭妃正对着镜子在宫女的帮助下戴头饰,不由得有些奇怪,除了每次出门给皇太后或者皇后请安之外,从来没见过她在宫中戴这些东西,难道要外出?
“母妃,你找我?我们是不是要出去啊!”朱常洛的声音很清脆,怎么都掩饰不了嗓音的稚嫩。
“洛儿来了,呵呵,我的洛儿真聪明,待会母妃会带着你去皇后娘娘那里一趟。”王恭妃笑着柔声说道,只是声音有些沙哑。
尽管已经被人用对孩子的语气这样叫了五年了,可心理年龄绝对成熟的朱常洛还是有点不太适应。
他这五年来并没有表现的太过天才,只是尽量的给别人留下懂事听话的印象,并没有表现出比同龄人聪明许多。太过聪明的皇长子绝对是宫中其他嫔妃娘娘的眼中钉,尤其是他目前如此窘迫的处境更是危险。谁也不希望自己万一有了皇子后只能成为陪衬,任何一个宫中的嫔妃都想要母以子贵。
“哦!母妃,妹妹不在?”朱常洛看了一下,赶紧转移话题问道。
他口中的妹妹乃是王恭妃在万历十二年七月又生下的一个女儿,名叫朱轩嫄,只比朱常洛小两岁。不过,大概是那段时间万历皇帝已经夺权成功,王恭妃惊吓和伤心过度,以至于动了胎气,致使朱轩嫄生下来就体弱多病,这也是王恭妃的另一伤心之处。
“嫄儿刚刚睡下了。”王恭妃神情黯淡了一下,那个药罐子女儿也让她操碎了心,尤其是在这半废的冷宫之中。
朱常洛心中叹了口气,真是难为面前的这个自己今生的母亲了!二十多一点的年纪本是人生中最具活力的时候,无奈在这个残酷的宫廷中却让她看起来远远的大于实际的年龄。
王恭妃戴好了最后一根步摇,吩咐宫女去准备一下,才转过身来。
朱常洛心中一凸,他看到王恭妃的眼睛红红的,这是很明显刚哭完所致。
“母妃,这块蜜饯给你,这是洛儿孝敬你的。”朱常洛心中一动,拿出那块本来是为妹妹朱轩嫄留的蜜饯说道。
王恭妃愣了一下,赶紧别过头去,拿出方巾拭擦了两下,才转过头来,笑着说道:“洛儿真乖,母妃不喜欢吃,洛儿留着自己吃吧。”
朱常洛走到王恭妃身边,把那块蜜饯直接硬塞到她嘴里,笑着说道:“洛儿已经吃过了,这是留给母妃的,母妃不吃,洛儿会难过的。”
王恭妃再次别过头去,等她转过来时,满脸幸福的笑容,抚摸着朱常洛的头发道:“我的洛儿长大了,我的洛儿长大了……”
朱常洛踮起脚尖,轻轻拭去王恭妃没有擦干净的一滴泪水,装作不知情的问道:“母妃为什么哭了?”
“没…没有!”王恭妃赶紧在脸上拭了一下,笑着道:“母妃刚才在外面被风吹进眼里沙尘,所以才这样的。”
朱常洛恍然大悟般的点了下头,然后看着王恭妃认真的说道:“母妃,等洛儿长大了,要专门在这皇宫内给母妃建一座漂亮的宫院,比皇祖母住的慈宁宫还大、还漂亮!让宫女们每天把宫院打扫的干干净净的,不再让这可恶的风和那讨厌的沙尘惊扰了母妃!”
“呜……!”王恭妃把朱常洛仅仅的揽在怀里,努力压抑住自己的情绪:“好孩子,你能有这个心意,母妃…母妃已经心满意足了!”
“母妃,我们为什么去皇后娘娘那里?洛儿能感觉到,皇后娘娘不喜欢洛儿……”
“嘘!洛儿,这些话在外面千万不能乱说,知道吗?”王恭妃赶紧打断了朱常洛,语重心长的说道:“洛儿你要记住,你的两位皇祖母、你父皇、皇后娘娘,还有郑贵妃以及其他几位皇妃,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人面前都不能说他们的坏话,千万要记住,洛儿!”
“洛儿省得了!”朱常洛郑重的说道,然后摇了一下王恭妃的手臂:“母妃还没回答洛儿的问题呢?”
王恭妃沉吟了一下,虽然觉得跟自己五岁大的儿子解释这些有点荒谬,但她压抑了太久,此时正好需要有个倾诉的对象,便开口解释道:“郑贵妃生了个儿子后,皇上已经下旨,册封她为皇贵妃,并让礼部准备相关的礼仪。”
慈爱的看了一眼朱常洛,王恭妃抿了下嘴,然后把他拦在怀里,凄凄然说道:“内阁知道后,辅臣申时行等人上疏请求先册立我的洛儿为太子,然后再行册封郑贵妃之事。可是…可是你父皇他却以你幼弱为由,拒绝了阁臣的提议,执意要先行册封郑贵妃为皇贵妃!照这样下去,也许过不了多久……”
停顿了片刻,王恭妃站了起来,牵起朱常洛的手,轻声说道:“走吧,洛儿,跟母妃去坤宁宫,相信聪明的皇后娘娘今后一定会对洛儿爱护有加的,至少在她没有儿子之前,一定会护得我的洛儿周全。”
朱常洛心中一动,他听懂了王恭妃的意思。皇上如此宠爱郑贵妃,谁也猜不透他是否存了废后的想法,王皇后必然也感受到了这种压力,肯定已经急了。
何况,郑贵妃生了个儿子又被加封为皇贵妃后,为了儿子能名正言顺的登上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必然会对皇后之位虎视眈眈。这样王恭妃与同样不受万历皇帝待见的王皇后便有了共同的敌人,王皇后想要保住皇后之位,王恭妃想要保证自己儿子的安全,然后顺利成为储君,这就形成了天然的盟友关系!
想通这点,朱常洛高兴起来,有了王皇后这个盟友,即便是对于自己成为太子暂时不会有太明显的帮助,但至少今后行事和吃穿用度上有了基本的保障,也算间接的让自己离太子的位置又进了一步!
随后,朱常洛又皱了一下眉头,如今郑贵妃有了儿子,顺妃的皇次子已经早夭,那么她的皇三子便是除了自己之外年龄最大的皇子了。看来郑贵妃除了会谋求皇后之位外,恐怕也是最希望自己早点死掉的人吧!
“有了皇后做盟友,而郑贵妃却也有了干掉我的理由,这样算下来,到底是福是祸?”朱常洛微微摇了摇头,他自己也不清楚,只希望那个受宠的郑贵妃能“聪明”一些,不要因为有了儿子就乐昏了头,兵行险招,做出什么暗杀的“糊涂”事来,那样对谁都不好!
接着,拉着王恭妃手的朱常洛无声的笑了起来,作为大明帝国此时的第一法定继承人,他突然发觉自己似乎忘记了一个特别强大的盟友和天然支持者——那些接受儒家思想、以维持正统为己任、以追求名声为心愿、以名留青史为终极目标的清流和言官们!
大明朝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都察院和六科供职,绝大部分仅仅只有七品的官衔,却能位列朝班,风闻弹劾包括内阁、部院、两京十三使司在内的所有官员,甚至直言指责皇帝!
这群人大部分恪守孔孟之道,尊祖守礼,甚至不惜以身卫之,从这方面说他们品格高尚也无不可。
可也是这群人,顽固呆板,不知变通,哭天抢地攻击各种越礼之处,哪怕为此得罪权贵和皇帝也在所不惜,他们就像茅坑的石头,又臭又硬!
还是这群人,把名誉看的比性命更重,甚至到了为了在仕林和青史中留名,专门去找皇帝和当权大臣的茬,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清高”!
这群人就是科道言官。
朱常洛不知道该怎么样评价这群人,他们不畏权势,敢说敢言,却也食古不化,似乎注定了必是某些革新的坚实反对者!
不过,以朱常洛目前的处境来看,只考虑眼前,这些人却将是他成为太子的坚定支持者。
很好,努力加油干吧,充满“正义感”的斗士们!廷杖的呼啸声是为你们在欢呼、贬职的旨意是为你们在传颂、削职为民才会让你们仕林称赞、杀头最终能让你们名留青史!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墨斋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卷龙困浅滩第七章各自的算计
'墨斋小说‘整。理'提。供'更新时间:2011…12…1818:52:38本章字数:4555
郑贵妃抱着襁褓中的皇三子朱常洵,轻笑着看着自己的儿子,不由得有些出神。
想到皇上前不久的暗示,皇后和太子这两个位置早晚至少会有一个给她和儿子,她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显得志得意满。
郑贵妃并不属于那种倾国倾城的美女,认真算来,勉强也就算得上是那种一般标致的美人而已,在美女如云的皇宫,她容貌上并不占有任何优势。
但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女人,却深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欢心,说朱翊钧独宠她一人也不为过,这让许多年轻漂亮的嫔妃非常的纳闷。
郑贵妃在年龄上与王恭妃同岁,都是二十二岁,也同样都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与如今基本上身陷等同冷宫的王恭妃相比,她们的境遇可谓是天差地别。
不过,即便是在地位和待遇上有着巨大的优越感,也阻挡不了郑贵妃心底对王恭妃的羡慕和妒忌。不为别的,只因王恭妃初胎便生下了一个皇子,并且还是大皇子!而她郑贵妃的第一个孩子却是女儿,还比王恭妃晚了两年。
看着怀中熟睡的儿子,郑贵妃心中稍微平衡了些。她如今也有儿子了,虽然比那个令她从心底里想处之而后快的大皇子小了四岁,却无疑会比大皇子更受皇帝的宠爱,这从兴奋的朱翊钧抱着儿子许下了明显违反祖制的承诺就能看得出来。
此时,郑贵妃心中隐隐有了个冲动的念头,干掉大皇子,让自己的儿子直接成为最大的皇子!
在朱常洵幼嫩的小脸蛋上亲了一下,郑贵妃否认了干掉皇长子这个有些疯狂和颇具诱惑的想法。这是下策,最后的手段,她不想冒险,至少目前还没到那种时候。她如今被皇上宠爱有加,不能因此而冒险,到时万一事情败露,她没有把握皇上会原谅自己,儿子朱常洵也会成为众矢之的,后果难料。
不过,郑贵妃却想到了另一种可能,如果自己能在册立太子之前坐上皇后的位置,自己的儿子不就是嫡子了吗?那么也就会毫无争议的被立为东宫,可谓一举两得,这是最理想的结果。
想到这种可能,郑贵妃心中一阵火热。如果能顺利得到,为何还要破釜沉舟、兵行险招?
深思了片刻,郑贵妃却还有些患得患失,试探一下皇帝真实想法的念头怎么也控制不住。如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