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宅那些事儿-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97晋江独家
     第 097 章 

    就在刘老爷出去应酬的时候;刘夫人招来了自己的丫头:“你去对高姑娘说明一下情况。”

    “夫人?”

    “不要多说,就说来了官兵,然后你就快快回来,把咱们家的人也都带出来。还不快去?”

    那丫头正是早先得了二两银子的那个;本有些犹疑;但被刘夫人这么一脆;也立刻去了。此时安姐正在给杨氏喂药。也许是这郎中的药真有效;也许是杨氏已经挺过了这一关,今天杨氏要比昨天好些;虽然还是气若游丝;药喂到嘴里总是知道咽了。这令安姐大是欣喜,就在这时;刘夫人的那个丫头来了。

    她一个小丫头;本来听到官兵来了就怕的不行,现在又来通风报信,就算是刘夫人吩咐的,也忐忑的很,匆匆在门边说了两句,就叫着刘家人的跟她走,冰琴往她手中塞红包都没有用。

    刘家人一下走的干净,只留下安姐一行在那里面面相觑,为了不动摇人心,安姐并没有把江宁的事情公布,只有陈氏、金氏等有限的几人知道,此时突然听到这么一说,都有些莫名其妙,王妈子第一个就吵嚷了起来:“这是什么意思?那官兵还能是来抓咱们的吗?这刘家真是可笑!”

    没有人应话,虽然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安姐等人的表情还是告诉她们形式不妙,卷秋试探的开口:“姑娘?”

    安姐正在发怔,虽然已经有准备了,但真听到这个消息,她还是忍不住一阵眩晕。高老爷真的投降了?他们真的成了罪臣家眷?一时间各种景象浮现在眼前:黑暗阴冷的监狱,狰狞贪婪的狱卒,流放、妓院、军营……还有杨氏!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抖了下,杨氏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就这么将养着,杨氏也只是才有好转,现在不说被下狱,就算再有些颠簸都是要命的呀!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见她没有说话,卷秋又叫了一声:“姑娘!”

    安姐回过神,看了一眼众人,长吸了口气:“有件事我前天才听说,还没告诉大家。蒋王、寿王在江南举起谋逆了,上海等地已经投敌,据说寿王等人正在沿江而下,攻打江宁。”

    她尽量以平缓的语气道,口气也非常淡然,但还是令众人慌乱了起来:“这可怎么办啊!江宁守得住吗?”

    “是不是老爷已经出事了!”

    “这官兵,莫不是来抓我们的吧?”

    这话一出,众人一下白了脸,更有被吓哭的,还有坐在那里叫娘的,眼见就要乱起来,安姐低喝道:“大家稳住!不管江宁怎么样,我们这里总不会有问题的,那官兵就算是来抓我们的,暂时也不会对我们如何。大家莫忘了我早已同南安王府的二公子定亲,问了八字定了婚书,是正正经经的婚约!”

    这话在平时说起有些不要脸,在此时却令众人大感安慰,当下更有人想,不错,安姐是未来的皇家媳妇,只要南安王家不出事,安姐就不会有事。

    见众人情绪平稳了,安姐又道:“一会儿官兵来了,大家也不要慌张。更不要堕了我高家的体面,此事过后,人人立功,个个有赏!”

    这么一说,众人不免精神一振,有的想什么叫不能堕了高家的体面,难道是面对官兵还要张牙舞爪吗?好像不太对,二姑娘也不像这样的人啊。安姐本来的意思是让众人不要慌乱,给那些官兵趁机勒索的机会。在她想来自己这个身份一抬出来,不管谁来,总要给点面子的,但官兵贪婪,免不了要上下打点。

    当然对这些她有准备,也不会吝啬,但以后用钱的地方极多,却不能让这些官兵趁机勒索了。不过此时她也顾不上其他人是怎么想的了,眼见气氛好转,她连忙走到陈氏面前:“秦夫人,留哥……就要拜托给你了。”

    从秦举人把消息传来,安姐就开始思忖对策。但她想来想去,也没想到什么太好的办法——若高老爷真是投敌,那她真的只能期待两王谋逆成功了,可就算真有那一天,她和杨氏恐也遭遇不测了。唯一的出路也就是减轻罪责,比如充军判流放,官妓改赎买,这些都需要有人帮忙,而她现在唯一可以拜托的只有秦举人夫妇。所以昨天她已经找秦举人说过了,也安排了一些后续事情——他们在江宁的那几所房子写的都是秦举人的名字,以后处理起来也便意。

    此外,就是留哥了。留哥还不到一岁,连大名都没起,也没上户籍,不知官府会不会追究,不过不管怎样,这么一个小小的奶娃,也是有操作性的。不过首先要保证留哥不能进监牢,否则她们带不进奶娘,让体质本就弱的留哥在那里吃牢饭吗?好在陈氏也是年轻妇人,可以先把留哥记在她名下。

    他们夫妻本就不是高家下人,秦举人又有功名在身,总是能对付一二的。陈氏本胆小,但她早年流产失子,这些年一直没能再有孕,这些天和留哥日夜相处也有了感情,因此微一犹豫就答应了。此时见安姐开口,她连忙道:“姑娘放心,一切有我。”

    安姐点点头,正要再说什么,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原本被安抚住的众人立刻再次慌乱了起来。

    “将军,就是这里了。”外面传来刘老爷谄媚的声音,安姐慢慢的转过身,抬起头。不要怕,她告诉自己,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她能闯过来,一定可以。

    她咬着牙,控制着心中的恐慌向那边看去,她不允许自己懦弱,不允许自己逃避,所以就算阳光刺眼,她依然还是瞪大了眼,然后,她就看到了那个身穿大红衣袍的青年,那青年长了一双桃花眼,唇红齿白,鼻梁挺直,一双眼睛还隐隐的带了几分水汽,竟有一些潋滟之感。他就这么一路走来,态度嚣张而随意,然后,他也抬起了头,正正和她的目光相对。

    ……

    …………

    这一天,阳光是明媚的,空气是清凉的,对面的青年是美丽的,然后,那青年蓦地笑了:“安妹妹,你好啊。”

    ……

    要怎么形容安姐这一刻的心情?后来朱二公子是这么说的:“你那时候见到我是不是就仿佛看到了九天玄女下凡尘,一下子就安心了?一定是!一定是!你别翻白眼啊,我还记得你当时可是长出了口气的!”

    对于他这种乱七八糟的比喻安姐已经不知道怎么吐槽了。当时的心情她已经有些想不起来了,不,不是,不是忘了,而是无法形容。当时的情绪实在太复杂,思想冲突也实在太厉害,于是每次想到那天最先出现的就是一团白光,然后就是朱抵那笑的格外灿烂而又夸张的脸。

    而此时,刘家院子里众人的表情也是不一样的。大多数都是呆愣,同时还有一句反问——这家伙是谁?特别是刘老爷和魏阳县令,两人都扭曲了,这真是传说中的将军吗?怎么就和戏文里调戏良家妇女的纨绔一样啊!

    不过此时,安姐见到这个纨绔却是大大的安心了。这些年不见,她对朱二公子的印象已经有些模糊了,倒不是说忘了他。可这就像对一个很久没出现的明星一样,你知道他很出色,但具体长什么样,则形容不出来了。而这几年朱二公子变化也很大,几年前他还是一个少年,身上甚至还带着几分奶味,现在已经成为青年了。不过他一开口,那过去的感觉就回来了。安姐就觉得身体一松,仿佛胸口的一块大石终于放下了。

    她屈膝,弯身,行礼:“见过二公子。”

    “安妹妹总是这么客气,不是早对你说过叫我二哥哥的吗?咱们这样的关系,何必这么生疏呢?让别人见了,还以为咱们没关系呢。”

    安姐嘴一抽,不知为什么突然有一种想砸人的冲动。

    “若二妹妹真不愿意,那就唤我将军吧,对了,妹妹可能还不知道,我现在已是显武将军了。”说到这里,还直了下腰,挺了挺胸。

    安姐一怔,因为朱抵从军的缘故,她也了解了一下明朝的武职,知道这显武将军是从四品,已经算是中高层了,当下再次行礼:“那真是要恭喜将军。”

    “好说好说,不过我这显武将军是暂时的,这次平乱后我一定会再升级,妹妹就等着做淑人吧。”

    朱抵大大咧咧的说着,就像一个不知深浅的公子哥儿,安姐却眼中一热,险些流出眼泪。淑人是命妇的等级,要儿子丈夫做到三品官才能为妻子母亲请封。安姐倒不是看重这个称号,真论起来郡王妃要比这个排场太多。但朱抵的这句话,不是炫耀,而是保证!她为什么想到了牢狱?为什么想到了打点?

    如果她真的成了郡王妃,高老爷也许保不住,保下杨氏一个妾还是没问题的。但,如果高老爷真的投敌了,南安王府怎么可能还会娶她?她这个未来郡王妃的称号,不过是一时之用,待南安王府的退婚书出来,她就什么都不是了。而朱抵此时却说了未来,她不知道这话是不是能实现,但这一句却在一定时间内给了她依靠。在这个时间内,她和杨氏都不用惶恐不安左右为难了。就算将来南安王府退了婚,众人看他的态度,也有回旋之地,所以她再次屈膝行礼:“那我就等着将军的好消息了。”

    她这么一说,刘老爷和魏阳县令也连忙凑趣,朱抵矜持的点了下头:“好说好说,两位客气了,我家安妹妹这段日子还劳两位照顾了。”

    两人连说不敢,不过同时嘴角直抽,特别是刘老爷心说自己总算知道为什么一个王府公子会同庶女定亲了,就朱二公子这脾性……一定没什么嫡女敢嫁吧,也亏的高二姑娘大胆,朱二、高二……倒也满配。

    他在这边杂七杂八的想着,就听朱抵又道:“好久没见妹妹了,没想到竟能在这里遇上,看来我同妹妹的缘分不是一世能完结的。对了妹妹,那小明绿豆你吃着还好吗?”

    “……还好。”

    “大军出动,带不了太多东西,也不好均与外人,不过既然妹妹吃着还好,倒是能匀出几斤绿豆的。”

    “……那就多谢将军了。”

    朱抵点点头,又状似忧郁的叹了口气:“我与妹妹多日不见,有许多话,也不知与妹妹从何说起。”

    他这么一说,刘老爷和魏阳县令就知道他是在赶人了,要说留一个外男在内院怎么也不合适,但这个时候谁会同他计较,当下就找借口出来了。

    刘老爷同魏阳县令还是比较熟的,一出来就抹了把头上的汗:“大人,这公子……这将军……”

    “皇家子弟,总是与众不同。”魏阳县令说着还拱了拱手,刘老爷一边在心中大骂他无耻,一边连连点头说是,魏阳县令拍了拍他的肩,“刘老爷,这就是你外气了,家里来了这么个大佛也不说一声,怎么,还怕本官抢了你的功劳不是?不过这一下你可发达了,以后南北纵横,刘家却是要在你手里兴旺了!”

    刘老爷知道他这是借故索取,有些不快,不过再想到他说的前景也是心中一热,那些小小的不快也就烟消云散了,当下拱了拱手:“还望大人提携。”

    “说什么提不提携的,说不定我以后还要靠你呢。”

    “大人客气客气!”

    两人说着向外面走去,而此时安姐和朱抵正面面相觑。在刘老爷和魏阳县令在的时候,朱二公子说的不着四六,但他们一离开,朱抵就没话了,过了一会儿,他摸摸鼻子:“多日不见妹妹,我还有些害怕了。”

    安姐斜了他一眼,朱抵道:“妹妹这是什么眼神?本公子虽是将军,也不是什么都不怕啊。”

    “我还真没见你怕过什么。”安姐心道,嘴中则道,“将军怎么会来这里的?”

    “这个啊,却是巧了。”当下就把怎么遇到的高二老爷的管事说了一遍,最后道,“听到妹妹在这里,我当然就要过来看看了,对了,姨娘如何?可有好转?”

    “今日总算有些好转了。”安姐想了想,看了眼周围,见自己这边一堆人还愣着,连忙打发她们去忙,然后走到朱抵身边,压低了声音,“将军可知道,江宁如何了?”
98晋江独家
     第 098 章 

    在问出这一句的时候;安姐心中是充满忐忑的;此时要换成别人;比如张家的什么人;她就能踏实不少——这人敢在这个时候还大鸣大放的来见她;起码证明形式还不太坏。但朱抵;此君是向来擅长做别人想不到和不敢做的事啊!

    “有个好消息。”

    安姐两眼放光;朱抵笑的温和:“没有消息。”

    ……

    …………

    “安妹妹,在这个时候;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啊。”朱抵无比认真的看着她,“而且我看高大人义薄云天气吞山河;一定会誓死不屈与江宁共存亡的!”

    ……安姐伸手揉了揉自己的额角;天啊,谁来给她个锤子啊!

    高老爷当然不知道未来女婿对自己下了这么高大上的评价;当然就算知道了他也没有什么感觉了。事实上他觉得自己现在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在高老爷的感觉里,战争是谈笑间灰飞烟灭,是运筹帷幄与千里之外。是浪漫的壮观的,当然,他知道以他们此时的情况,大概还是悲壮的。他本来已经想好了在死前要说什么,想好了要摆什么姿势,他甚至还想了要面向哪个方向。

    他想了很多很多,但他没想到战争会这么凄惨!不,也不能说他不知道,但他想象中的凄惨和真的发生的凄惨完全就是两回事,虽然上次倭寇进犯也很凄惨,但江宁大部分地区都是稳定的,那一小片人群更像是可怜,就像北市那边的人市场。

    但当战争真的发生,他就知道不一样了,滚烫的油锅倒下,城下的士兵顿时哀嚎着滚下,好好的皮肉就变成了焦黑色;下面的士兵攀上城头,一刀下来,皮开肉绽,有个力量大的,竟挥舞着斧头生生把人的骨头砸成了泥!

    喊叫、哀嚎、□□……

    这段日子高老爷睁开眼是这些声音,闭上眼还是这些声音。他已经不知道过了几天了,他只知道张千户手中的兵全部投了进来,衙役全部组织了起来,各家门户中的家人护卫都有抽取,城中青壮也被编成了队。在这里江宁几家大户同仇敌忾很是给力,也就是有他们,江宁才守了这些天,可对于是不是能继续守下去,他实在不抱希望。

    现在江上被封,城门被围,他也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情况。按照常理,当江宁被围的消息传出去后,早该有其他州府的军队来救援了,可一直迟迟不现,难道江南各地都投了两王,只剩下江宁孤守?

    一开始,他还会思忖思忖这个事,还会同张千户商量一番,张千户也觉得不太可能,但又犹犹豫豫的说:“我同大人说一件事,大人也不要诧异。”

    “你说。”

    “大人知道,咱们大明实行的是招募和屯兵的双重政策。”

    高老爷点点头,他虽然不是武官,这些常识还是知道的。太、祖时期,士兵都是招募来的,享有高军饷高待遇,那时候□□的兵被称为虎狼之师,一万人就能打的各路贼王哭爹喊娘,后来扩编,更是不可抵挡。但是这样的军队却没能一直保留下来,因为军饷实在太高了,待遇实在太好了,在战争期间还好,反正打赢了仗总是有战利品的。但是待立国,问题就凸显了。那时候大明百业待兴,钱粮都缺,虽然因为祥瑞出现了红薯、土豆,却仍不能养活所有人,军队也不可能保留那么高的待遇了,而且,大批量的军人闲职在军中,容易闹事不说,荒地也没人开垦了,于是后来又出了屯田政策。

    一般来说,内地的兵大多屯田,而边关的则大多招募。不过这是过去了,早先官兵的待遇好,一些良家子愿意靠这个搏个出身。而这几年官兵的待遇越来越不好,能招募到的兵士也就越来越少,有时候完不成任务就拉屯田兵过去。

    所以此时张千户这么一说,高老爷就道:“难道其他地方的兵都被招募走了?”

    “这倒不至于。不过,咱们平时又要操练又要种地,这对兵士就不能差了,按照太、祖的说法,就是营养要跟的上。”

    “这是自然。”高老爷就算不练兵,家里总养着护卫,知道这些人非常能吃。

    “可大人,田里随便能有多少出息?早些年还有朝廷的军饷补充,这些年却越发少了。我也不怕大人怪罪,其实附近几个卫所都有些吃海贸。”

    高老爷点点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此事,本官也能理解。”

    张千户心说你还是没理解,不过他现在同高老爷坐到一条船上了,有些事也没必要再瞒着,当下就道:“咱们要海贸,那就绕不开东海舰队……当然,大人,我不是说所有卫所都投敌了,不过,总是有所顾忌吧。”

    高老爷呆若木鸡,彻底说不出话了。过了一会儿他回过神看向张千户,张千户一接触他的目光就知道他想什么,连忙道:“小的在这江宁,也置办了一些产业,倒不靠着海贸。”

    其实他早先也是动过这个心思的,后来想想江宁也不直接靠着海,他若插手这一块,还要受人辖制。好在江宁富足,他做点别的也完全够了,却想不到歪打正着……不过,他这算正着了吗?

    对于目前的战况张千户也是心中没底,他觉得寿王的军队应该比现在更勇猛些的,当然他倒不是嫌弃对手太弱,而是他本来已经做好了逃窜乃至殉城的准备了,现在还能坚持这些天,实在让他在庆幸的同时又有些疑惑——这样的军队还谈什么谋逆?这里面是不是还有什么别的原因?

    不过这是一开始,后来一天天打下来,张千户也没空想这些了,他每天忙着拉人上城头,东奔西走。白天担心攻城,晚上担心夜袭,他的肩膀在第二天的时候就被砍了一刀——是城内一个奸细做的,当时做好了包扎,但因为劳累忙碌一直都没能好,现在已经有些发臭了。多少年将养锻炼出来的身体,就这么毁了,有时候他甚至想干脆被打下来算了,可每天他还是坚持着,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为什么坚持。是怕将来朝廷责怪?不,他现在都不见得能活下来,更何况将来了。那是对圣上的忠心?他连明年的年号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不要说什么忠心了。而且,这不管怎么打都是老朱家的天下,他对谁尽忠不是尽?

    但他还在坚持,咬了牙拼了命,把自己的家丁亲兵都投了进来……他一直记得高老爷在第一天说的那番话,一直记得他说的一个词:良心!

    他想,他在江宁多年,生活顺遂,现在,是他回报的时候了。他不管蒋王当皇帝也好,寿王当皇帝也好,不管是谁当皇帝,他只知道江宁若就此城破,这城中百姓都要遭难,一个会指使倭寇杀伤抢掠的人会爱惜百姓?一个信誓旦旦说要江宁化为齑粉的人会爱惜百姓?

    不,他不是什么好人。他也克扣过兵士的军饷,也收过贿赂,就和高老爷相同他做了大多数当官的都会做的事情,但他和高老爷一样有良心!

    不知不觉中,张千户已经拿高老爷做标尺了,这倒不是他多么崇拜他,而是高老爷真的做到了他所说的不下城头!从他那天登上城头后,不管情况再危急,不管发生了什么事,高老爷都没有离开过。张千户本来对高老爷没什么感觉,现在也有了敬佩,并有了一番比较的心思:“他一个文官都能做到的,我一个武官又有什么做不到的?”

    有他们这一文一武江宁两个最高官员守着,其他官员自然也只有恪尽职守,一般百姓军士看在眼中更没别的想法:官老爷们都誓死抗敌了,他们还能如何?特别是一般百姓,知道若要让下面的逆贼进了城,家破人亡都是轻的。

    众志成城,江宁就这么奇迹的守了一天又一天。而随着江宁的坚守,寿王大营里已经吵翻了天。寿王的军队,除了自己的府兵、偷偷养的私兵,更多的是来自于几地卫所,而这些人因为来历不同,心思也各异,打起仗来还互相推诿。现在江宁久攻不下,一个个就开始找理由了。这个说那个不用心,那个说这个没用力。

    寿王高坐在帅帐中,始终一言不发,待下面人吵的差不多了,他才开口:“是谁对我说江宁三日必破的?”

    一个将领低下了头。

    “是谁对我说江宁五日必克的?”

    另一个将领低下了头。

    “但现在已经几天了?谁能告诉我已经几天了?”

    一众将领都低下了头。寿王冷笑了一声:“我知道诸位是怎么想的。无非就是我们这一支队伍就是吸引朝廷目光的,让京中诸位忽略蒋王和东海舰队。所以你们一个个就想着保存实力,待将来再建功立业。可你们现在有没有想过,你们现在,能吸引谁的目光?朝廷要知道此地情况难道看不出我们的打算?两天,我再给你们两天的时间!江宁一定要拿下,这是咱们攻的第一座城!若江宁拿不下来,咱们就沦为笑话了!”

    “殿下……”一个舟山的千户大着胆子道,“咱们是有些小久久,但这些天兄弟们也尽力了,咱们千户所满员不过八百七十六人,这几天只是战死的就有七十六人了。虽然殿□□恤抚恤给的重,但兄弟们的士气也很受影响。”

    虽然两王的旗号打的响,可这毕竟不是对外战争,又处于谋逆的地位,一般兵士心中总有些犯嘀咕,再遭挫折,士气也更为低落。总算寿王手里有大把的银子,整只军队状况还过得去,可照这么下来下面的战斗一样不好打。这种情况不仅舟山有,其他几地也是如此,当下又有一个千户道:“是啊,殿下。都打到这个份上了,我看不如就让那对母女出来吧,说不定她们一出来那个高知州就降了。”

    这话一出口,其他人纷纷点头:“是啊是啊,我看他们也快撑不住了。”

    “咱们来的突然,江宁就没准备,根本就没多少守兵,现在就是硬撑呢。”

    “高知州撑了这些天,对朝廷也算有交代了,现在就差给他个理由。”

    ……

    你一句我一言,寿王的脸色越发难看。张氏母女是早就到了,但他却压着没有让送上去,倒不是对她们有什么体恤,而是他受了高老爷的刺激,发誓要把他千刀万剐,却是不想受降了。张氏母女当时一到,他就想推她们出去砍了,是下面人好说歹说这才留着。这些天也不是没有人私下劝他,可他总不相信一个小小的江宁就这么难打。

    是,江宁的城池厚了些,上面还有火炮守卫,但他们人少啊!就那么一点人,他的大军啃也能把他们啃完了。但现在已经十二天了,江宁还屹立在那里,高老爷还穿了一身知州的衣服站在那儿,看起来就像是在打他的耳光。

    他真恨不得一炮攻开江宁城门啊!在这么想的时候,他又可惜早先没找蒋王要一尊新铸成的红衣大炮,若是有那个大炮在,江宁早就被拿下了吧。

    再看下面进言的将领,他更是暗恨。这些人一个个畏战不前,真是该杀!不过现在他们还有用,只能暂留了。

    “殿下,军心可用。”他的一个幕僚趴在他耳边低语,他心中一凛。知道这几天的仗打的窝囊,若再不想办法,恐怕就会有别的变化了。想到这里他心中有了计较,“诸位既是这么说了,那明日就把那张氏母女拉到城前。”

    听他终于同意了,众将领纷纷松了口气。

    “但若那高知州依然不识好歹,又要如何?”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变的森然,下面的将领一冷,纷纷叩首,“必效死攻城!”

    “好,我记得这话。诸位的要求我都应了。我的要求,也还要各位努力了!”

    第二天一早,张氏母女就被拉了出来。这几天他们的日子倒也不算太坏,虽然寿王不待见她们,其他人却知道她们还有用处,因此拨了一个专门的帐篷不说,还拨了一个妈子过来,分给她们的吃食也还能凑合,也没有人来骚扰她们。
99晋江独家
     第 099 章 

    当然;不管条件再优越;张氏母女这几天过的也是生不如死。张氏本是存了死志的;对于高老爷是不是能坚守到底她不知道;但为了她在京城的两个孩子;她是一定要做些什么的。所以她淡然冷静的跟着钱氏出了门;淡然冷静的到了军营;甚至在听到寿王要杀她们的时候她也没有太多恐惧,只是看向心姐的目光充满了歉意。

    她想;如果有下一世她还要做心姐的母亲,而在下一世她再也不去想什么家族什么体面;就一个小门小户能顾着吃喝就好。在下一世她一定要好好的照顾这个女儿;把这一世欠她的全部还她。

    但是她们没有被杀;也没有被拉到阵前,那些人把她们送到帐篷中就置之不理了。她曾试图从那妈子嘴中套话,那妈子倒没什么保密意识,但她就是个被裹挟而来的民众,问什么都不太清楚。张氏曾试图与她讲朝廷大义,那妈子却全然听不明白,听她说的厉害,就有些手足无措:“是王爷呢,说京城有奸人呢。说这奸人会施法,若不早早除了天下会大旱呢,到时候庄稼、人、畜生都活不了的……不知道啊,这些贵人们的事我们怎么知道啊,真的假的也闹不清,可当兵的来了,不跟着走就要被杀头了呢。村头的黄家老爷本组织了乡勇,就被灭门了呢!”

    说着打了个哆嗦,面上带着深刻的恐惧。

    张氏知道与这种人说不清,就拿身上的饰品收买。那妈子倒是卖力,可除了与她们偷几块肉,却做不了别的什么:“夫人别难为老婆子了,我这出来进去都要被搜身,真真带不进来什么东西,更不要说夫人说的纸笔,婆子一辈子都没见过呢!”

    写不了求救信,张氏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自救了,倒不是她没想过趁乱偷走,打晕婆子换上她的衣服之类的招数。而是寿王虽不搭理她们,手下人却没有大意,她们的帐篷外有两队士兵轮换驻守,每队十个人,她用心观察过,那婆子每次来去都是要受检查的,若没有人帮助,无论是她还是心姐都糊弄不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