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仙觅-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章
大唐贞元五年
有着华夏第一河之称的黄河,日日夜夜无休止的从汴州城畔白石镇绕过,冲洗着白石镇郊外三四里的肥美土地。
穿过一排排郁郁葱葱的杨柳,白石镇便凸显了出来,镇上白石铺道,两旁青砖黑瓦堆砌而成的房舍倒也整齐。由于白石镇靠近大城汴州,加上往来商旅行人途中打尖儿或者采购也需在此停留。小小白石镇,在这方圆几十里内,也名气颇足。
绕过一条主街道,在一处名为“通碧翠斋”的玉石铺子左转,进入一条小街。此小街和方才那条主街相比,宽敞明显不足,地面所铺也仅仅是青白碎石相接而成,一青一白,处理得当,平添色彩。
“小鱼,怎么要走了,不和我们一起了?”就在青石小道上,还没靠近,几声稚童声音已经远远传来,声音清脆,听得出这孩童也就五六岁光景。
凑近,拨开一片繁茂的小树,来到一处约三十见方的空地,空地上三四个小童,女着花衫,男着青衣,头上均束着小辫,蹦蹦跳跳起来,朝天的小辫子一晃一晃,可爱之极。
此时,一个身着红底黄花,脚穿粉色小鞋,鞋侧绣着两朵漂亮小花的女童,两眼水汪汪的望着前面的衣着有些破旧,但也精神的男童。
在靠近一瞅,发现女童周围几个孩童身上衣着质地虽说不上名贵,但也新晃晃的,嫩嫩的脸上有意无意的露出些许得意之色。
而那男童,衣着却是破旧不堪,两袖口以及腰间多处打了不少补丁,但整件衣服干净整洁,再加上那清秀的面庞,倒也不俗。
此男童名为李渔,眼前女童之所以称呼他为“小鱼”,因为此渔与此鱼,相差无几,对于如此幼童,难以分出哪般。
“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想来,此孩童父母常用此言警醒自身,算的一德才兼备父母。
李渔听到女孩的话语,眼神散过不舍,但想到自己家中母亲催促,不能再待在这里。正要拒绝,看见女孩眼里那期待的光彩,李渔犹豫了。
“小鱼,你到底去还是不去?我可是好不容易才征得了楚儿的同意,她才让我们看一眼那小猫儿?”女孩也聪慧,看出李渔的为难,想到李渔平时对自己多有照顾,加上两人感情一直不错,也想带李渔看看小叔家楚儿的小猫儿。
李渔听后,眼中闪过浓浓的犹豫,想到平时回家都准时,偶尔迟到一次,母亲最多责怪两句,估计不打紧。
刚要开口,不巧女童身后的一人不耐烦道:“雯雯,李渔不去,我们就先去吧。我可是想看那猫儿很久了,据说是大食特有的,就像大食蛮人一样,长的很奇怪?”
旁边另一男童也点头应和道,女孩也重重的点着头。被几个孩童如此一引诱,李渔毕竟是六岁幼童,也经不起诱惑,点头应道。
却说那女孩名为张雯,父亲是白石镇有名的员外,可说家财万贯也不为过,而其小叔更是常年经营藩国生意,去时途径大食,特地带了一只大食猫回来。本想着常年在外,怕妻儿寂寞,带来消遣之物。没想到此物一到白石镇,就引起轰动。大唐上百年来,虽常有番邦外夷之人出现,但对于白石镇这等远离长安都城的小镇来说,稀罕的紧。
恰好那张雯便爱煞了那猫儿,嚷嚷着也要一只,没有办法,张雯小叔张康年答应下次去大食再给张雯带一只。
张雯高兴之余和平时要好的几个朋友一拾掇,不想他们也要看,苦于此物不是她的,而且一直在表妹张楚手中,爱惜的紧,亲近之人也难得见到。在张雯百般请求下,表妹张楚终于答应让外人见上一面。
李渔兴奋的跟着张雯,想到能见到那猫儿,李渔心里就别有一番激动,心里早把母亲要求他准点回家的话忘在脑后。
从李渔打扮也可以看出李渔家境并不富裕,而另外三人家境都不错,他们四人如何凑在一起,倒全沾了李渔母亲的光了。
李渔自小没有父亲,母亲李刘氏却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当年李渔父亲李书达祖上倒也薄有余财,这些年,母亲李刘氏时常拿钱捐助,本就不算太富余的家财也经不起这般折腾。如今,家中余钱无有,母亲李刘氏非但没有断了继续做善事的念头,而且更加心善了,下雨时分,常常见到李刘氏手撑一把纸质花伞,为花草树木挡雨,或洒些谷梁让临过鸟儿吃食,只要看到有需要帮助的人,更是不管自己困难不困难,总要帮上一把。
李刘氏大善人,方圆百里之内,声誉之响,远胜汴州刺史,这也令汴州刺史王广义着实尴尬了一把。但刺史也是一和气之人,常常言道:“李刘氏乃大善人也!”想想,连刺史大人都如此尊敬李刘氏,白石镇人自然更甚。
约莫一炷香时分,四个小童来到一处大宅院处,门前立着两尊石麒麟,张牙舞爪煞是凶猛,大红色的府门上方高悬着“安康府”三个隶书烫金大字,颇具气势。要说这“安康府”名字来由也是有说头的,白石镇有张姓员外三名,总不能都为“张府”,如此这般,便不好区分。
为了便于区分,也为了讨一个吉利,于是张雯小叔张康年府邸名为“安康府”,而张雯家则为“富贵府”。合起来便是“富贵安康”,当得好兆头,加上此名与两人名字相配,于是就这般定下了。
李渔跟着张雯来到“安康府”,李渔望了一眼门前那两尊石麒麟,直觉气派之极,虽然不是第一次见这两尊石麒麟,但李渔总是心生羡慕,盼望将来也有两尊如此石麒麟给自家镇门。
张雯拉了拉李渔的袖口,悄声说道:“我们从侧门进,表妹在那里等我们。”
绕过大门,几孩童来到侧门,果然,侧门是半掩着的,一个比张雯略小的女孩正怯生生的站在那里,可能是等急了的原因,小脸红扑扑的,不时踮起脚尖向外张望两下。
“表姐,你可来了,再不来,我可要走了。我想我的小猫儿了,也不知道小翠姐有没有照顾好它!”张楚等了半天,终于看到张雯进来了,身后还跟着几个人,猜想他们一定是表姐的朋友。见到表姐,也顾不得有外人在,扑在张雯怀里耍着小性子。
“嘻嘻,这不是来了。都是小鱼,害我们耽误了时间。楚楚,你要怪就怪他”张雯笑嘻嘻的,用自己那白嫩的小手给张楚搓着,好给她点温暖。
李渔听到张雯这么说,脸上没来由的尴尬,不好意思的搔了搔头,只见张楚也没朝这里看过来,也自觉无趣,脸色尴尬之后也恢复过来。
“走吧,看猫儿去!”张雯也不给张楚介绍,直接拉着张楚就往里走。
李渔看着情形,自然明白,张雯这是兴奋过头了,忘记给张楚介绍了。不过这也不打紧,他们三个男童紧跟着前面两个女孩子,在别人府里,万一跟丢了,弄出乱子就不好了。
绕过几排廊道,一路上也没有碰到其他人,只是周围的花丛让李渔颇为新奇,有些花种,李渔自问没有见过,心里好奇,想问个究竟,见前面张雯和张楚快步往里走,也顾不得那么多,先跟着他们。
终于,在一独立小院子门口停下来,张楚有些犹豫的望了望张雯,然后又朝李渔他们三个看了一眼。
张雯明白是什么意思,说道:“我们先去看猫儿,一会把猫儿抱出来,让他们看一眼就行了。嘻嘻!”
张楚顿时点点头,原来那是张楚自己的小院子,好不容易从父母那里争取来的,平时爱惜的紧,不要说李渔他们几个陌生的男人,就是府里不是很熟的丫鬟也不让靠近自己的小院子。
“有什么大不了了,不就是个破院子?”张雯和张楚刚一进去,李渔旁边的小男孩就嘟囔着,不过为了见到那大食猫儿,他们也只有等待了。
李渔倒是没有多少怨言,只是觉得这样有些无礼罢了。但不当紧,只要能看到那猫儿,就是再多等上一会又有什么呢?
两个小男孩躲在一边,说着悄悄话,将李渔一人抛在一边。李渔也习惯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两只黑甑甑的小眼睛,时不时的四处瞅一瞅。要说这还是李渔第一次进入大户人家内院,颇感新奇。
过了一会,里院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伴随着还有几声轻巧的嬉笑声。李渔听得出,其中一人就是张雯,猜想定然是他们出来了,让自己看那大食奇怪猫儿了。
果然,只见张楚手中抱着一只浑身毛茸茸的小球,整团缩在张楚怀里,那白花花的毛团,让李渔都恨不得上去摸上一摸。
两个小男孩也是一见那猫儿就忘了刚才的不满,在衣服上拍了拍沾惹的泥土,两只小手直直的伸向前去,想要摸上一摸。
张楚见这情形,心里顿时不舍,犹豫的将怀里的小猫儿往后移了移。张雯也看出这他们两个手虽然在衣服上擦了擦,但还是挺脏的。再说,说是带他们来看的,又没说让他们摸。
张雯立身挡在张楚前面,将张楚怀里的小猫儿当了一个全,双手叉着腰,颇有一夫当关之勇。
“雯雯,就让我们摸一摸,你看它毛茸茸的,摸上去肯定舒服!”其中一个男孩乞求道。
“哼!”张雯扭头一撇,不理会他们两个,然后对李渔说道:“李渔,你想不想摸?”
李渔心里倒是很想,但见刚才他们两个都没有成功,被张雯呵斥住了,也没抱什么希望,此时听到张雯主动询问,李渔心里颇为想往,犹豫的点了点头后,见张雯在张楚耳边悄悄了说了几句。张楚小女孩倒也乖巧,主动将小猫儿递给李渔,让李渔摸上一摸。
李渔触手感觉,毛茸茸的,暖暖的,非常舒服,两只翠泠泠的眼睛颇为有趣,只是李渔再多看一眼,似乎又觉得奇怪,这大食猫儿眼睛里似乎闪烁着一些什么,和平常所见的小猫不一样,但一想,或许这就是大食猫和大唐猫的区别,也就没有当回事。
其他两个小孩见了,大是羡慕,不做考虑,冲张雯说道:“雯雯,你就让你表妹把猫儿给我们摸一摸,我们保证,以后都听你的话?你不是想吃江南的龙须糖,我一会就给你带来。”
听到龙须糖,张雯眼睛里放出了光彩,又偷偷的在张楚耳边说了几句,张楚也回了几句,两人一番耳语之后。张雯道:“看你们的手脏的,去洗干净就让你们摸。当然,不要忘记你们刚才说的话。”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第二章 大善人】………
第二章
有道是“举头三尺有神明。”
李渔回到家中,自然免不了一番责怨,看到母亲准备的晚饭已经凉了一大截。李渔也颇为内疚。但想到那小猫儿,自然少不了一阵兴奋,内疚也就消了。少年心性,刚刚母亲的训斥立马抛在了脑后,转而一股脑儿的和母亲说着那猫儿有多么好,摸上去有多么舒服。张雯他小叔家有多么漂亮,那里的花多么奇怪。
李刘氏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没有多说话,心里也颇为不是滋味。要说如果不是自己这性子使然,李渔小小年纪又如何需要过这般苦日子的,每日清茶淡水不说,就是新衣服也两年没有添置了。
李渔似乎察觉到母亲心情不好,偷偷的抬起头,望了一眼母亲,见母亲手里端着的碗停在半空,两眼有些怨恼的看着自己的衣服,似乎有些湿润。心里奇怪,母亲这是怎么了?
细细瞅了瞅自己的衣服,担心是不是又不小心在什么地方挂了一个口子。要说也是,因为自己调皮,本来好好的一件衣服,就是自己不小心,看看这上面得补丁,哪个不是自己不小心弄坏的。
认真的检查了一遍后,李渔确定没有挂坏哪里,小心翼翼的问道:“母亲,怎么了?我衣服没有挂坏?”
正在内疚中的李刘氏,听到儿子这坏,心里更不是滋味,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情,说道:“好了,母亲不是怪怨你,只是觉得很久没有给你添置衣服了。哪天母亲给你做一身新衣服。”李刘氏道。
“真的?”听到有新衣服,李渔高兴的不停欢呼,当然不是嫌弃身上穿的这件旧,只是小孩子,有新衣服自然高兴。
“好了,吃饭吧。”李刘氏看见李渔这样子,也一阵开心。
李刘氏一边吃着饭,抬眼看了一下四周,这才发现,家中几乎没有像样的家具,空荡荡的小屋子里,只有一套粗木制成的桌椅,那咯吱发响的木床也已经用了几年了,床上的被褥更是看不出当年的花色了。
“哎!”叹了一口气,想到自己百年之后,就给李渔留下这么一个小屋子,这简单的几个家具,以后有何面目见李家列祖列宗,有何面目再见李渔之父李书达。
李渔心里高兴,根本不知道母亲现在心思复杂,正一个劲的怨恨自己。想到马上就有新衣服了,为了让母亲高兴一下,李渔想到明天母亲定然要出去做善事,自己可以去帮忙,让母亲高兴一下。
“母亲,明天我陪你去吧?”李渔强忍着出去玩的诱惑,乖巧的说道。
李刘氏听到李渔的话,放下手中碗筷,轻轻抚摸着李渔的发梢,唉声说道:“小渔,明天母亲要去的地方有些远,你还是和小伙伴玩吧。”
李渔一听奇怪了,为什么说去的地方远呢?
母亲解释道:“附近几处都以收拾干净,前些日子听说石板坡处有一处年代久远,不知哪位神灵的庙宇,母亲准备去帮其打扫一下。”
石板坡,距离白石镇有十多里路,而且那里人畜罕迹,颇为荒凉。李渔平时也只听白石镇上了岁数的老人讲过这个石板坡。而此坡之所以名为石板坡,倒也不是因为整个坡由石板铺成。只因此坡之硬之滑犹如石板一样,故而得名。
至于那神庙是什么?李渔却是不知道,在镇上这么久了,他没有听说过石板坡附近还有一个神庙,猜想那神庙定然相当破烂,很可能早已不存在,只剩下一对废弃瓦砾。
李渔心中也颇为好奇,想去一探究竟,再加上心里有些担忧母亲一人去那么远的地方,自己怎么说也是家中唯一男子汉,要负起保护母亲的职责。当下也不在犹豫,说道:“母亲,我陪你去吧。”
见李渔如此庄重,李刘氏也知道自己儿子虽然年龄小,有时脱不了稚童之举,但从骨子里有着和她父亲一样的执拗劲,只要决定的事,肯定会做的。
李刘氏点点头,笑道:“那好,今晚早点睡,明天可是要早起的。”
第二天,公鸡刚刚报鸣,李刘氏和李渔便一起床。李渔一个人正忙着整理着自己要带的东西,抹布,小木桶,扫帚等等物品一应俱全。
而屋子里,李刘氏则在准备着中午的干粮。石板坡路途遥远,所以两人中午也不准备回来了,只在那里将就着吃点。
“母亲,好了吗?我已经都准备好了,木桶,扫帚,抹布。都准备好了。”李渔大清早的就在门口叫嚷着,第一次出远门,心里别提多兴奋了。好像根本不是去干活而是去踏青一般。
“马上,再准备些吃的清水就好了。”李刘氏也是一阵高兴,忙碌之余,脸上荡起淡淡的笑容。
要说李刘氏平时善心,对于邻里或者不熟悉的外乡人纷纷施出援手,对于花草鱼虫也颇为照顾,还有另一份善心,赢得众人尊敬的就是李刘氏对于神明的尊敬。但凡遇到寺庙神庙,李刘氏均要表示出自己的一份虔诚,对于破败不堪的地方,更是要亲自打扫干净。李刘氏常常笃信“举头三尺有神灵”。她相信,她所做的事,三尺之上的神灵是知道的,会保佑李家的。
李家富裕之初,李刘氏常常拿着家中钱财修缮各处衰败神庙寺庙,出于她这种敬神举动,家中丈夫自是支持。只是后来家中衰败,李刘氏没有多余财物,自然只能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倒也另显得一份真诚。
屋外,李渔早已等得不耐烦,时不时的往屋里瞧上一瞧,看看母亲是否准备好了。在母亲一准备好,李渔就迫不及待的上前,拉起母亲的手,准备起身。
“行了,慢些,你这孩子…”李刘氏也是无奈,看着李渔那欢快的样子,心里丝丝满足。
石板坡在白石镇西北部,靠近黄河不远处,据说天气好时,站在石板坡上,还能听到黄河奔涌的声音。
李刘氏和李渔早时出发,待到达石板坡时,太阳已经老高,快到中午时分了。
一路颠簸,李渔早已不复当初的兴奋,耷拉着个脑袋,时不时的问着旁边的母亲,“母亲,还有多久才到?”
褪去初时的兴奋,一路之上,李渔这话问出没有千便也有百遍。
终于到达石板坡时,李渔刚一问过这话,李刘氏便道:“你这孩子,昨夜说你不要来了,让母亲一人来就是了,你呀,非嚷嚷着要来,现在知道后悔了。呵呵,再坚持坚持就是了。”说罢,慈爱的抚摸着李渔的头。
李渔看向母亲,见母亲满脸也流露出些许疲倦,只是眼神那股子兴奋更甚。
李刘氏见李渔那副小样子,笑道:“好了,前面就是,你这孩子,待在家里不好,非要自己来受罪。”
李渔听后,顿时兴奋了,全然忘记刚才的疲惫,挣开母亲的怀抱,撒腿往前跑去。入眼望去,果然一片荒凉,哪还有什么神庙?
李渔心中奇怪,又靠前走了几步,见前面果然有个坡,看上去很平滑,坡上只有窸窸窣窣的几根杂草,全不像周边那郁郁葱葱的花草。
暗想:“果然够硬,像石板一样,连能顶千钧之石的小草都挣脱不了它的束缚。”
小心翼翼的爬上那石板坡,早已累的气喘吁吁的。一**坐在坡的最高处,望着坡下母亲那担忧的样子,呵呵的笑着,末了,高声叫道:“母亲放心,我没事,只是有些劳累。母亲爬坡时小心,这破滑的紧。”
见到母亲一脸宽心的样子,李渔也就放心了,转过头看了看坡上之景,除三丈之处有几颗大树外,其他倒也空旷,这几棵树看上去年岁很足,树干不比白石镇那老垂杨细。再细细看去,顿时眼中闪出色彩。
只见在几棵树之间,再往远些,隐隐看去,好似有些许残垣段墙。难道那就是所谓的神庙?
这也太破了,之前的扫除过的地方,好歹还有个房子模样的架势,如今这也算庙宇,或许只能算遗迹了。
“母亲,我或许找到了。”李渔朝着正爬坡的母亲喊了一句,然后就朝着那里跑去。
李刘氏见此,说了一句:“小心!”哪还有李渔的身影,只剩下光秃秃的山坡,无奈的摇了摇头,也加了把劲,向上爬去。
李渔跑到那里,见到一些残像,颇为奇怪,这真的是神庙或寺庙吗?
有些蹒跚的步伐走了几步,突然脚底有些疼,低头看去,只见是半块匾额,上面几个字隐隐写着“圣母娘娘庙”,前面之字完全不知道。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第三章 遇妖】………
第三章
李刘氏费劲力气,终于爬上石板坡,放眼望去,一片荒凉,到处杂草丛生,只是不远处立着几颗参天大树。。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李刘氏心里奇怪,总觉得这里好生熟悉,似乎前方不远处有着什么东西在召唤自己一样。待她细细体会这种感觉时,却无从查找,仿佛一切都如镜中水月,梦中花雾。
心里尽管奇怪,也不做多想,看着远处李渔正在一处废弃石堆上跳上跳下,有些担心李渔安全,便起步往那里走去。
只是越是靠近那石堆残墙,心跳越是激烈,渐渐的呼吸有些凝重,脸颊红扑扑的,仿佛要窒息似的。
“这?”李刘氏不敢多想,她在内心深处自是信奉鬼神之说,如此荒郊野岭,周围又无半点人烟,难道此处不洁?
信奉鬼神,自然知道那些不洁不详之事,心里种种奇怪的想法,让李刘氏猜想难道此处有秽物。
心里不大放心,李刘氏看着不远处儿子还在那里,心里着急,扯开嗓子喊道:“小渔,小心些,不要乱跑。待母亲过去。”
一边说着,一边加快了脚步,没一会,便走了过去。入眼处,到处都是残迹,早已没有半份房舍的样子。如果不是不远处半掩在土里的匾额还清晰的写着“圣母娘娘庙”,李刘氏还真当是来错了地方。
“母亲,你快来,你看这里,只有半个女像,上身早已不知所踪?”李渔见母亲来了,三两步跑过去,拉着李刘氏来到一处残墙之旁,只见半截石像斜躺在墙边,石像之上隐隐还能看到些当年所漆的色彩。
李刘氏自从进了这里,心里所感更甚,之前看到那“圣母娘娘庙”几个字时,心里隐隐有种个感觉,那个匾额应该是“至恭至圣圣母娘娘庙”。
此时看到那半截石像时,没来由的心里一阵绞痛,仿佛看到自己的被拦腰斩断一般。剧烈疼痛过后,却是一阵悲凉。
李渔发现母亲脸色不太好,一阵红一阵白的,心里担忧,劝解道:“母亲想是累了,便在此处休息片刻,待会我们一起打扫,虽然不能让这圣母娘娘重建荣光,但也不能让此处再如此破烂,定要让她有个栖身挡雨之地。”
李刘氏听了李渔的话,心里一阵宽慰,好像这分话全是说与他一样。只是他俩谁都没有发现,在李渔说完那话之后,从李渔身上散出阵阵清丝,似烟似雾,却又那般飘渺玄奇,清丝在天空之中打过几番转转,便汇聚如缕,钻进李刘氏身体里。之后,李刘氏颜色一下变得红润起来。
李渔将刚才自己放在不远处的水袋拿来,准备喂母亲吃些水,走了这么多路,想来母亲定会口渴。正要将水袋递给母亲,不料发现母亲脸色红润,仿佛比平常看去更加娇美,同时又有些玄色。惊讶道:“母亲,你今天好看极了。”
李刘氏也觉舒服了好些,现在听到儿子这般说自己,只当小孩子打趣自己,使自己开心罢了,多余的也不多想。
“母亲喝水?”将水袋递给母亲后,李渔又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的母亲,直觉的自己的母亲是全天下最最好看的。
“你这孩子,母亲吃些水,也这么不老实。”李刘氏见儿子这么盯着自己,脸色更是红润,又说道:“如你没事,先拿着小铲子,将这周围的杂草除去。”
李渔笑呵呵的应道,抬眼看了一下周围杂草,果然很多,但想到也许除草也别有一番乐趣,于是兴冲冲的跑去除草。
李刘氏望着这四周,一片破败,哪还有一点神庙感觉,这“至恭至圣圣母娘娘”究竟出了什么事?为何会使自己的神庙如此破败?神仙不死,那又出了什么事,难不成这位神仙已经舍弃他在人间的种种神庙?
心里产生丝丝凄凉,一种树倒猢狲散的悲凉。
“娘娘善心,今民女李刘氏愿为娘娘洗去尘世的纷杂,洗去这世间的烟云,还娘娘一份净土。”李刘氏诚心发愿道。
之后,李刘氏便加入到李渔之中,和李渔一起扫除起这神庙来。
神庙多被乱石所压,匾额早已破碎,李刘氏道不远处的河边打来一桶净水,用净水将这匾额擦洗了一遍又一遍,待擦洗的一尘不染时,又将那半截女身象不断的擦洗着。
只是,李刘氏心中总是不安,每擦洗一次,总觉得自己心里遍多了一份洗涤,往日种种纷争杂扰也随着这灰尘消失在世间。
乱石重新整理,杂草除去,案几重新搭建,一妇一童着实困难。但心中那份虔诚,让两人倒也干劲十足。
之后,李刘氏又在不远处找了几根雷雨之后,劈下的树枝,给那半截女身像搭了一个挡雨顶棚。
一切结束后,已是日暮时分,昏黄的阳光暖洋洋的洒向这里,让这悲凉的神庙图天了一丝昏黄的神秘。
李渔站在母亲身边,看着眼前两人重新整理好的神庙,心里大为激动,想来这位天上的娘娘以后在下凡会不会嫌弃自己和母亲搭建的小棚子?
李刘氏望着眼前景象,心里在这一刻平静了,一天的惶恐激动紧张在这一刻消散了,心中猜想,也许这就是心中擦净心中那份乐趣的回报。
远处一阵狂风吹过,吹乱了落叶杂草,吹脏了神庙那本已干净的青石。
狂风呼呼,夹杂着一丝丝黑气,阴森森的,李渔突然从心底里感受到很害怕,紧紧的往自己母亲怀里靠了靠。
李刘氏也发现了这风的不正常,如果是正常刮风,定然不会带着黑气,大老远处就给人一种阴冷到骨头里的感觉。
“小渔,到妈妈身后来,待会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惊慌。”李刘氏此时也害怕之极,相信鬼神之说的她,自然也明白此时过来怕就是那妖邪之物。想来这般前来,定然没有安什么好心。
“哈哈哈哈~~~今天这般幸运,家中竟然来了客人?”狂风没到,已经传来一股阴森森的吼叫,震得李渔耳朵一阵生疼。
李渔紧紧的躲在李刘氏身后,又有些好奇究竟是什么东西,偷偷的从李刘氏胳膊缝隙处望去,只见狂风过后,站在母子前面的是一个满脸长毛,体型高大的怪物。心中害怕,不自觉往后缩了缩,但又想到自己是家中男子汉,理应保护母亲,想要站在母亲前面,奈何母亲紧紧的抓着自己的,不让李渔移动半分。
李刘氏明白,此怪定然是那妖物,不想堂堂神庙竟然落得妖物栖身之地,心中悲凉。平复了一下心情,态度坚决道:“你是何方妖物,怎会栖身在此神庙,不怕渎了神灵,遭那报应。”
那妖怪本在山中修炼,此番出来却是因为修炼已五百年有余,自感修炼有成,想到山下花花世界,一时经不起诱惑,便下山游戏人间,出来之后,一路上倒也猖狂,以吞吃人肉为乐,只觉生吃人肉让自己修为日渐提高,日后便不加收拾。不料半年前,在江宁西北山中,遇到一老道,老道见它如此惩恶,要降伏此妖。妖怪和那老道大战三天三夜之后,不敌老道,施身法逃之夭夭。一路狂奔上千里路,来到这石板坡处,便在这破落神庙栖身。
刚才日间,他由于肚子饿,加上许久没有吃到人肉,便想出去碰碰运气,看有没有落单的人,没想半天下去,没有遇到一个。没有办法,只好随便吃些兔子野狗之类充饥。
令它没有想到的是,回到自己落脚之地,却发现落脚之地居然有一妇一童在此,顿时兴奋,想到马上又可以吃到人肉,哪还有那般顾及。
“吾乃巨虎大神,见到本神,算你运气。”妖怪哈哈一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