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行-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玉尹心里叹了口气,感到无可奈何。

这种事,他真帮不得什么忙,只能为罗德感觉可惜。

在他前世,比这更恶心的手段都见过。为了能考上大学,连祖宗都可以不要,明明是汉族,却在报考单上填写少数民族,已获得加分……

那手段,虽算不得卑鄙,却真个是没品到家。

罗德很明显是被书院和同窗联手设计,被做的实了,想要翻案也很困难。

最关键的是,他在杀猪巷又闹出那么一出事来,恐怕名声也臭了!就算是能洗清冤屈,想入太学,也不太可能。毕竟进入太学,要品学兼优。

不过是不是真的,可这名声却不能有污点。

就好像高尧卿高尧康高尧辅兄弟,身为高俅之子,但平素里为人却很低调。也许背地里是坏事做绝,但在明面上,却让人挑不出任何刺来。

至于风花雪月?

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连苏东坡那样的人物,也经常出没勾栏瓦舍,算得什么大事?

总之,罗德这一回,可真真个算是完了。固然有他人的陷害,但他自己,同样也有无法退却的因素。

面对这情况,玉尹又能给出什么帮助呢?

※※※

罗四六带着痛哭流涕的罗德走了!

那哭声犹自远远传来,让人感到莫名心酸。

“小乙哥,真个帮不得大郎吗?”

玉尹搔搔头,轻声道:“若告到官府,洗刷罪名倒也不是没有希望,但想要入太学,恐怕困难……这样吧,我回头再找二哥与三哥打听下,说不得能为他洗刷罪名,却仅此而已……这几日九儿姐多费心,有闲暇时,不妨去四六叔家里探望一下。四六叔这辈子,也是真个够苦的……”

“嗯!”

燕奴应了一声,看着玉尹目光里,又多了些柔情。

小乙哥,总是个知情义的好男儿!

三月小雨,淅淅沥沥。

来匆匆,去无痕,有些令人无法琢磨。

深夜时,开封府笼罩在蒙蒙雨雾。观音院周围,万籁俱寂,透着静谧气氛。

玉尹已经睡了!

但燕奴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眠。

已经很乏了,可精神却显得极为亢奋。回想过往,燕奴突然有一种古怪感受。

原以为对小乙哥很了解,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至少那琴技,可不是一两天就能练成,需要常年累月的练习。偏偏从未见小乙使过,若非亲眼所见,她甚至会以为,如今小乙是冒名顶替。

真个有些奇怪!

燕奴轻轻叹息,翻了个身子,却依旧无法入睡。

小乙哥,究竟还隐藏了什么秘密?亦或者说,他要隐藏到什么时候?

一直以为小乙是个好勇斗狠的人,如今细想,又非如此。

微风,从窗外吹进屋中。

燕奴生出一丝寒意。

她下意识的将薄薄的被褥拉了拉,眼中闪动迷茫,最终化作幽幽一叹。

自家从未认认真真去了解过小乙,又如何说,小乙瞒了自家?

不知不觉,燕奴睡着了……

第054章 莺莺燕燕翠翠红红(下)

一夜细雨过后,将东京城洗刷干净。

清晨,雨停了。

但空气中犹自弥漫着薄薄的水雾,令东京城,若笼罩在一层轻纱之中。

玉尹醒来,一如往日在院中练功。

那罗汉桩而今已经练得纯熟,渐入佳境。对力量的掌握,似乎比之先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使了两趟拳脚后,玉尹感觉神清气爽不少。

他从卧房里取来了那支嵇琴,迈步出门。

清晨时分,东京重又恢复生动。

大街小巷里,行人穿梭,透着勃勃生趣。只是这生趣,这繁华,恐怕也难长久。

唱叫声,在耳边回荡。

不时传来小孩子的玩闹声;衣着各式的女子,聚在一起悄声细语,不时发出银铃般悦耳欢笑。合着这景致,配着这风情,让人宛若行走在清明上河图里。

北宋最后的繁华与喧嚣……

玉尹漫步长街,思绪飘飞。

看着一幕幕生动的景象,内心里却丝毫感觉不到快乐。

开封府的百姓们,你们可知道,那些金钱猪尾巴的祖先,而今已磨刀霍霍,正欲杀将而来?开封的繁华,与靖康后的破败,总是让人心情抑郁。

面对这一幕幕,玉尹真想大声呼喊:醒醒吧,狗日的金钱猪尾巴,已经把屠刀架起。

可是,谁又会相信?

恐怕连燕奴,也未必会认同自己的话吧。

出身市井,注定了玉尹无法走入官场。就算是进入,也未必能习惯……

对了,不若试探一下陈东?

他是太学生,结交有广,接触人也远非玉尹可以相比。

是不是应该提醒他一下,或者借他之口,提醒一下,让官家早作准备呢?

这念头一升起,便再也无法抹去。

不知不觉,玉尹已来到了马行街上。

玉家铺子已开张了,黄小七等人正在案头忙活。玉尹意外看到了一个熟人,确是罗一刀。只见他一身短打扮,正手持切肉刀忙碌不停……

“四六叔,你怎地来了?”

罗一刀抬头,那张枯皱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许久不来,小乙哥这勾当,确是越发好了……总在家无事可做,有些闲得发慌。所以便厚着面皮前来,不知小乙哥这边,还缺不缺人手呢?”

玉尹有些糊涂了。

但他很快就明白过来。

罗一刀以前辞工,是担心坏了罗德的前程。

而今,罗德的前程没了,罗一刀自然就没了许多顾虑,于是便返回来。

“四六叔愿意回来,小乙正求之不得。”

罗一刀应了一声,目光在玉尹手中的嵇琴扫了一眼,旋即流露出了笑意。

“怎地小乙哥今日,欲使一回琴吗?”

“总是无事,便来消遣。”

“自家可听人说,小乙哥使琴一绝,可惜无缘看到。今日却能一饱耳福了!”

玉尹哈哈大笑,从铺子里拉出一张长凳,靠在栏杆坐下。

他拿起弓子,试着在嵇琴上拉了一下,感觉音调有些不对,于是便调整琴弦。就在他拉动琴弦的时候,原本很热闹的玉家铺子,突然间安静下来。

许多衣着华美的姐儿,自动靠上前来。

未等她们开口,却见玉尹突然动了……

如泣如诉的琴声,在马行街上空响起,那样突兀,却与这环境如此契合。玉尹今日使得是一个民间小调,琴声也显得有些悲凉。偏偏这琴声,又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不多时,那玉家铺子门口,便聚集了上百人。

这感觉真好!

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代,可以找到知音。

似乎每一个人,都是音乐大家。哪怕是那市井中的贩夫走卒,也能谈音说率。比之前世,苦苦寻求却不得一知音,这时代,似乎更适合自己。

幽幽琴声,凄凄萧索。

宛如这天气一般,让人心中感受压抑。

待一曲结束,竟无一人出声。好半天,也不知是谁在人群中叫了一声好,顿时引起一派叫好声。

“小乙使琴,真个冠绝。”

一个女子上前,欠身一揖,“此前坊间流传,总有些不信。然今日听得,才知传言不假。这开封府内,能与小乙齐肩者,恐唯有冯超一人……然小乙方才使琴,似有忧虑,却不知这心中忧虑者,究竟为何?”

说完,她也不等玉尹回答,便走到肉案前,要小七取了一斤精肉,扔下一贯钱,便施施然走了。

这妞儿是谁?

好生爽气,颇有些大丈夫气概。

不过,她确是个知自家心意的……方才玉尹琴声里,隐隐包含着些许不安和燥郁情绪。这妞儿居然听得出来,看见她在音律上,端地不俗。

“刚才那姐儿何人?”

“作死不成?那是武节郎夫人。”

“哪个武节郎?”

“真个啰唆,还有哪个武节郎?自然是韩武节……你怎可称之为姐儿?”

韩武节?

玉尹忍不住扭头低声问道:“韩武节是谁?”

罗一刀笑道:“便是三年前率五十骑,在滹沱河畔大败金人的韩世忠韩武节……怎地小乙哥忘了?当初韩武节滹沱河大败金人后,你还说恨不得为韩武节牵马缀镫。呵呵,刚才那女子,想来便是韩武节夫人。”

梁红玉吗?

玉尹一怔,下意识抬头看去。

只是此事,那女子已不知去了何处,踪影不见。

真的是梁红玉?

那个黄天荡擂鼓助战,大败金人的梁红玉吗?玉尹不免,感到吃惊。

先有岳飞,而今又有梁红玉。

靖康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他心中,随即又多了几分焦虑……

“小乙哥,今日生意端地是好。”

待晨间的生意过去,玉家铺子渐渐归于平静。

玉尹只使了一次琴,便没有继续。这也让许多特地来观瞧的姐儿,不免心生遗憾。但既然玉尹能使一次,就一定能使第二次。这也使得玉家铺子周围,总有不少姐儿徘徊。有的是慕名而来,有的则在白矾楼常驻。

不过没有人上来要求玉尹再使一曲,那不免有些唐突。

可许多人,还是心怀期待,等着玉尹再使一次。可惜整整一个晌午,玉尹没有再去碰触嵇琴。

然而这许多姐儿徘徊,却为玉家铺子带来不少生意。

待闲下来后,黄小七清点了一下,意外发现今日的生肉,竟卖了三分之二还多。这正午还会有一个高峰期,若是没了生肉,岂不是要坏了勾当。

黄小七忙告诉玉尹,玉尹想了想,便让黄小七去周围的铺子,平价收购些生肉过来。总不能使中午没了生肉,断了档才是。黄小七答应一声,便匆匆走了。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时间,就见他推着一头生猪回来。

“刚才在潘楼街遇到个相熟的,本说好了要给千金一笑楼送去,不想那千金一笑楼却减了一头生猪。那厮正头疼如何回去交差,正好被自家碰到,便说好了十八贯买来。待会儿,自家再把钱给他送去……”

千金一笑楼?

啊!

却忘了这桩事情。

昨日和张真奴说好,这千金一笑楼日后生猪会从他这里购买。

原以为是说笑,但现在看来,恐怕是当真了……午后还要去千金一笑楼走一遭,若真个能做成了这买卖,倒也是桩好事。至少能多赚个一两贯来。

还有白矾楼那边,要三百斤熟肉。

也是要做成才好……

玉尹和俏枝儿不对付,但是和白矾楼,却没什么恩怨。

既然他们要送钱过来,玉尹自然不能放过。没办法,谁让他缺钱呢?

“小七,明日里你找个人来!”

“要招人?”

“倒也不是……晌午后我要去谈些事,若谈得好,怕要增加这生肉的数量。你一个人未必能顾得住,需找个人帮衬才好。最好是识字的,能通晓算术最好。到时候必然会有大笔钱的交割,我担心你忙不过来。”

“有这等事?”

黄小七顿时兴奋了。

玉尹笑了笑,点头拿起了嵇琴。

就在他准备使一曲的时候,罗一刀却突然开口:“小乙哥,我家大哥识得字,而且算学极好。不知小乙哥能否给他个机会,让他来做此事?”

“你是说,罗德吗?”

玉尹一怔,想了想,便明白了。

罗德而今从书院里被赶出来,怕一时间也找不到事情。

罗一刀家里有没有田产,如果单靠他一个人操劳,恐怕也照顾不来。

让罗德帮忙,问题不大。

却不知那家伙是否愿意?

玉尹道:“若大郎愿意,自家当然欢喜。

不过还要等自家晌午后去谈好了,才能决断。而且,大郎愿意操劳这卑贱之事吗?我却担心,他未必愿意。四六叔不妨回去,和他商议一番。”

“他敢不答应!”

罗一刀勃然大怒,“偌大的人了,难不成要老子为他切一辈子的肉来养活?

就算上他,小乙哥莫担心。

他若不答应,我回去就打断他的狗腿。”

罗一刀把话说到这地步,玉尹自然没有办法再拒绝。

于是,他点头,算是应下此事。

坐直了身子,玉尹正要再使上一曲,忽见一个中年男子,昂首阔步,走到他面前。

一袭青衫,头戴方巾。

身上,还背着一个琴囊。

他站定之后,沉声道:“玉小乙吗?”

玉尹抬起头,看着那人,点了点头道:“正是自家。”

“自家冯超,听闻你琴艺无双,故而特来向你讨教,不知小乙可敢应战。”

冯超?

玉尹觉得这名字好生耳熟,偏偏又想不起在何处听过。

正要开口,却见那冯超一手抄起长凳,滴溜溜在原地一转,而后单腿翘起,朝长凳坐下。同时,他取下琴囊,拿出嵇琴,弓子一颤,琴声顿起。

玉尹脸色,随之一变……

第055章 斗琴(上)

冯超使的曲子,名为《流水》。

是一个极为古老的曲子。如果放在后世,与另一个曲子和在一起,称之为《高山流水》。

这高山流水,出自于《列子·汤问》一文。

说的是古时候有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于是钟子期就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如果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就会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总之,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等到钟子期死后,伯牙谓世上再无知音,于是破琴绝弦,终身不复再用。

后人常用伯牙钟子期来形容知音或知己。

《高山流水》原本为一曲,但是在唐代以后,《高山》和《流水》便分为两个独立的琴曲。其曲谱,最初是见于明代《神奇秘谱》当中。不过在宋代,这两首曲子颇为广泛,并且衍生出各种曲谱,作用于各种乐器。

瑶琴之中,有高山流水一曲。

二胡里面,也有这首曲子。

然而在最初是,高山流水属于古筝曲目,并由此在后世,衍生三个流派。

其曲谱略有不同,指法和曲调,差距甚多。

玉尹一听,便听出了冯超演奏的《流水》曲谱,而且是近似于后世山东派曲谱,或者说,这是后世山东派前身雏形。山东派的《高山流水》颇有齐鲁大板的风格。把曲谱挪到二胡之后,依旧不改其独特之处。

大指使用频繁,刚健有力。

而在大指连‘托’下的花指更种类繁多,堪称一绝。

指法刚健,琴弦纤细,于是便产生了刚柔并蓄,铿锵深沉的特点。而其演奏风格,更加传统和古雅,是北宋年间,极为流行的一个曲谱,同时也是最见功力的曲目。

斗琴!

玉尹马上便明白过来,冯超的来意。

与此同时,也正是因为冯超的出现,引得许多人都驻足观瞧。有认得冯超的姐儿,忍不住低声细语:“这冯大家未免欺人太甚!玉哥儿又非勾栏中人,他这样做,分明就是逼着玉哥儿和他相斗,又怎生个好?”

“是啊,当初是俏枝儿太过霸道,难道还不许人还手吗?”

“果然是俏枝儿的面首,这打了俏枝儿的脸,他便耐不住性子来生事……”

“就是就是,若非如此,他怎会出头?”

人群中,一身朴素衣装,素面朝天的俏枝儿,听到这些话语,不由得握紧了拳头,紧咬着红唇。她也是听说,冯超要来为他讨回颜面。可没想到,确是已这样一种手段,出现在众人面前。若冯超今日输了,恐怕再也无法在开封讨生活,甚至终身无法使琴。因为,冯超所用的手段,是破釜沉舟。他在逼玉尹应战,不仅是那名声来赌,更是用后半生来搏。

其实,冯超也不愿意这样霸王硬上弓。

问题在于,玉尹并非勾栏中人,他无法勉强玉尹应战。

唯有这种办法,才有可能迫使玉尹应战。可如果按照行当中规矩,他若输了,便再也不能使琴。因为他这样做,难免给人一种以势压人错觉。

“怎地这么多人?”

燕奴昨夜失眠,以至于起晚了。

当她赶来玉家铺子的时候,只听到一阵阵悠扬琴声。

里三层外三层,全都是人,根本无法看得清楚状况。一开始,燕奴还以为是玉尹在使琴。但当她听那些围观者窃窃私语,立刻便知道不妙。

强行从人群中挤进去,却见玉尹取了个搭子,把琴筒搁在搭子上,正欲使琴。

“小乙哥……”

燕奴开口想要阻止。

但距离太远,玉尹却听不见。

这欺上门来的斗琴,由不得玉尹不应战。

早在前世,他便听人说过这种斗琴规矩,看样子对方,是发了狠要挽回面子。

其实,于玉尹而言,无所谓要应战。

他已经打了俏枝儿的脸,算是出了一口恶气,自然也不想再和俏枝儿计较。

可如果对方找上门来,他自不会退缩。

学音乐的人,骨子里都有一股子普通人难以理解的傲气。更不要说,冯超的琴技的确是高明,那齐鲁大板的磅礴气势,更让玉尹怦然心动。

玉尹二胡技艺,师承河南派。

虽然在后世,最流行的属于浙江派曲谱。但玉尹学琴时,教他二胡的老师告诉他:“河南派曲谱,号中州古调,有称郑卫之音。是最为传统的流派,远非浙江派可以相比。浙江派从发展到现在,吸收了太多东西。以至于古谱中所蕴含的本意,被淡化许多,更流于近代音乐特征。

而真正能体现古谱本意,还是山东派与河南派曲谱。

特别是河南派曲谱,素有曲高和寡,妙技难工之说,需仔细体会,方能理解。”

玉尹见冯超一曲流水,使得精妙绝伦。

不由得也生出了比试高下之心。

事实上,在后世山东派与河南派为正统之名,争斗的也非常厉害。两派传人在民国时期,更将争斗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甚至是你死我活。

而正因为这两派争斗,也促使浙江派崛起。

等到后来,两派再想要重整旗鼓,已是元气大伤,许多曲目都已失传。

玉尹曾有幸,学到了河南派《高山》曲谱。

如今这流派之争,尚未兴起。但玉尹却忍不住生出,为河南派正名的心思。

冯超打上门,他自然不能退缩。

这是琴派弟子的骄傲,更是他们的原则。

深吸一口气,玉尹嘴角微微一翘,露出一抹好看的弧线。弓子一振,琴声旋即响起。以高山配流水,可谓相得益彰。但关键在于,是那高山可以永驻,亦或者是流水长存?玉尹左手,随着弓子振动,大幅度的做出揉颤动作,顿时令《高山》一曲,透出浓浓的戏剧性效果……

在河南派曲目中,将这种技法,称之为‘游摇’。

原本是曲子古筝技法,但后期加以简化,形成了独特技艺。玉尹的左手滑按,每至音位,必有一个几乎是不为人所注意到的弹弦动作。如此一来,也就使得迎音更加迅速滑上,敏越无迹,颇有些鬼斧神工之妙。

当玉尹使出这游摇技巧的时候,冯超心中一乱。

他下意识想要稳住,花指乱舞,试图从玉尹高山一曲节奏之中摆脱出来。

真个是大家!

玉尹心中,暗自赞叹。

冯超技艺之高妙,出乎玉尹意料之外。

能够迅速从自己营造的节奏之中摆脱,正说明,他基础之稳,技巧之高。

而在一旁聆听众人,不仅大呼过瘾。

斗琴本就是一种极能挑起人们兴趣的行为。更不要说,这里面还牵杂了许多因素。恩怨纠葛,绯闻八卦……等各种因素在里面,更让人心生好奇。

一个是开封府老牌乐师,师从徐衍,有开封第一嵇琴之名。

而另一个则是新生代浪子,曾为闲汉,争强斗狠。一日突然醒悟,琴技高超,不畏权贵。

玉尹和冯超这一番比试,不自觉吸引无数人关注。

燕奴悄悄走进铺子里,伏在案子上,纤手撑着下巴,怔怔看着玉尹,目光有些迷离。而人群中,俏枝儿则紧张万分,恨不得冲进去拦住冯超,中止这一段比试。

“超哥儿,奴不争那上厅行首了!”

俏枝儿在心里面大声叫喊,但同时又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

冯超何故会这样跳出来,逼着玉尹斗琴?他可以说,是用他后半世前程做赌博。为的只是给俏枝儿,讨回颜面……至于他,勿论胜负,都将背负恃强凌弱的骂名。

眼睛,在不经意间,湿润了……

白矾楼上,马娘子推开窗子,面露不可思议表情。

她轻叹一声,回身道:“早知小乙有这手段,便为他偿那笔债,也是值得。

凭今日这一战,小乙嵇琴无双之名,当被认可。

却可惜,冯超为那俏枝儿,却坏了名号。若徐衍复生,不知要多难过……真个一情种。

妹子可以为,自家能请小乙入行吗?”

屋中,李清照正侧耳聆听那琴声,听到马娘子言语,她摇摇头,轻声道:“闻其声,治其人。玉小乙虽说是市井出身,也是有傲骨的,否则断然不会接受今日冯超的挑战。你想要让他入行,他却未必能看得上。

否则,他大可以毛遂自荐。

自大相国寺之后,有不少人,都在盯着他呢。”

马娘子闻听,不禁有些失落。

但旋即展颜一笑,“那我与他多走动,拉拢关系总不会差。”

“嘻嘻,姐姐其实不必如此。

玉小乙使琴,多为乐趣。他每日能在这里使一回琴,于楼中生意也有益处。姐姐又何必,一定要让他入行呢?这行里规矩甚多,他也未必喜欢。这等人,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方能够有所大成,而非在这勾栏瓦舍里营生。”

李清照说着,言语中却不经意流露出一抹神往之色。

※※※

与此同时,玉尹和冯超之间争斗,也越发激烈。

冯超沉稳大气,丝毫不乱。而玉尹技法奇妙,更具效果。两人的琴技,说实话冯超略胜一筹。但玉尹的见识,却远非冯超可以相提并论。

第056章 斗琴(下)

那一支嵇琴在他手中,使出万般技巧。

小颤,颤音细密急促;

滑颤,边沿边颤……

每一次变化,都给冯超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一曲高山产生无数种变化,竟使得冯超几次险些走调,是硬生生拉回来。

额头上,开始渗出汗水。

但于冯超而言,此时此刻,却忘记了斗琴之争。

他已经全身心投入曲谱,将一曲《流水》,奏得若同天籁。两个曲子,相互呼应,又相互干扰。只看得围观者,如醉如痴,不时发出叫好声。

那些个姐儿,更是眼睛都红了。

只恨不得参与其中,否则必然是一番佳话。

玉尹同样紧张!

后背衣衫,更湿透了。

冯超几个花指变调,也险些让他走了音。幸好他注意力集中,方不至于失败。

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两人的演奏,把这高山流水使到了极致。

玉尹心知,若再这样下去,早晚会被冯超所败。毕竟论技巧,他比冯超高明,可是若以基础而言,恐怕比冯超差了许多。深吸一口气,玉尹旋即使了个大颤技法。说实话,这技法他并不是特别熟悉,缠幅阔大,动宕有情。那巍峨泰山之雄姿,令人心驰神往,更引来一片叫好声。

“使琴,别太刻意!”

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前世父亲的教诲:“不管是那慢板或是快板,也勿论曲情欢快与哀伤。我自在这里,无悲无喜,不着意追求清丽淡雅,纤巧秀美……”

那是有一次,他闲来无事,奏高山时,刻意去卖弄技巧。

但最后却被父亲一顿责骂,言过于追求技巧,则失了河南派曲谱的真意。

“我以河南派曲谱,抚琴一曲,你且听之。”

父亲旋即,抚琴而歌。

那景象,玉尹至今记忆深刻。

胸中突然有一股积郁之气,也使得玉尹忍不住,生出想要放歌冲动。

琴声,陡然一变,自先前那花俏炫目风格,转变为浑厚淳朴之音。那种于深沉内在中的慷慨激昂,令冯超心里不禁一乱,差一点走错了调子。

而这突如其来的变化,燕奴看不出来。

不过人群中的俏枝儿,以及白矾楼里的李清照,却听出奥妙,顿时表情生出了变化。

特别是李清照,起身迈步,走到窗前。

她幽幽一叹,轻声道:“超哥儿这次,怕是要输了!”

“何出此言?”

马娘子闻听一怔,忙开口问道。

却在这时侯,只听一阵洪亮而又浑厚的歌声,从街上传来。

玉尹纵声长啸,引得周围惧惊。

“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厥初造化手,劈此何雄哉。

天门一何高,天险若可阶。积苏与垒块,分明见九垓……”

玉尹的歌喉,并不算太好,有些沙哑,往往会产生破音。偏他用吼的方式长啸而出,却带着别样雄浑之气,直令人浑身不由自主,为之战栗。

合着那慷慨激昂琴声,巍巍泰山,恍若眼前。

人群中,陈东和李逸风不由登时色变,骇然看着玉尹,久久竟不能平静。

而燕奴眼中,更透出万般柔情。

这是奴的夫君,谁说他只是一介肉贩,奴的夫君,乃这世上大大才子!

“好诗!”

李清照动容,轻声赞叹。

马娘子脸色变得极为古怪,她如何听不出那诗词好坏?只是李清照这般一赞,若传扬出去,只怕小乙从今,身价倍增,再也无人能请的起。

而长街上,玉尹浑然忘我。

他似乎已经忘却了正在与人斗琴,精气神在一刹那间,达到了极度统一。

“扶摇九万里,未可诬其谐。秦皇憺威灵,茂陵亦雄才……哈哈哈哈哈,翠华行不归,石坛满苍苔。古今一俯仰,感极今人哀……唉!”玉尹唱到这里,幽幽一叹。却似有一种魔力,让周围人,顿生一抹哀意。

李清照下意识握紧窗栏,只觉热血澎湃。

她虽是婉约词大家,可是却更爱这豪放之情……

娇躯不受控制的颤抖起来,随着玉尹那幽幽一叹过后,李清照竟遍体生出一层鸡皮疙瘩。那古怪的感受,让她难以用言语来表述,只能集中精神,生怕错过了一句,怔怔看着玉尹,贝齿更是紧紧咬着朱唇。

“此诗,何人所作?”

李逸风突然扭头,看着陈东问道。

而陈东则茫然摇头,整个人的情绪,都被那琴声,歌声所牢牢吸引……

“或许,是小乙所作。”

“怎么可能!”

“有何不可能……他能写的一手好字,如何就作不得一首好诗呢?”

“这个……”

李逸风顿时无语。

冯超额头汗水密布,顺着脸颊滑落。

虽然他在竭力控制着流水曲调,但是其势已经完全被玉尹所夺。

“奇控忘登顿,意惬自迟回。夜宿玉女祠,奔崩涌去雷。

鸡鸣登日观,四望无氛霾。六龙出扶桑,翻动青霞堆。

平生华嵩游,兹山未忘怀。十年望齐鲁,孤云指层崖……哈哈哈哈!”

玉尹再次大笑,合着那琴声,陡然间曲调拔高了一阶。

冯超脸色一变,有心想要控制,可是这手上却不由自主的随着玉尹曲调拔高,一下子转到了《高山》之上。不过这时候,已经无人再理会他那曲子,所有人精神,都被玉尹所吸引。前奏已经达到了妙处,当有绝句出。

果然,随着玉尹大笑过后,几乎是用咆哮一般,吼出最后一句。

“青碧洛洛云间开。眼前有句道不得,但觉胸次高崔嵬……”

随着那崔嵬二字吼出,就见玉尹手中嵇琴的琴弦,嘣的一下子断了。

而冯超的琴弦,几乎是不分先后,嘣的断成两截。

他面如死灰,呆呆看着手中嵇琴,久久不动。流水琴曲,不可能产生如此效果。他的琴弦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