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涯侠影-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小布袋,依次打开,放在彩锦两侧。
慧远默念了一个时辰的经文,缓缓睁开眼,一瞥眼间,见老者的彩锦之上并非绣得花草虫鸟,而是纵横一十九道的棋盘,两个小布袋中分别装着黑白棋子,棋子晶莹剔透,小巧玲珑,着实精美的很,老者正兀自和自己对弈。
慧远甚爱弈棋,见老者也是痴迷于弈棋之人,便冥冥中多了几分好感,近身到桌边向棋局瞧去。一瞧之下,慧远咦了一声,心下奇道:“好不古怪的一盘棋。”但见棋盘之上黑白棋子颇少,但激烈搏杀的场面已是尽显无疑,黑白双方于中原及四方针锋相对,寸土不让,相互逐鹿。
此时老者手执一黑子已沉思多时,不知该下于何处。慧远也自沉浸其中,苦思冥想起来。
过得许久,老者说道:“这一子下在‘平四三’位如何?”慧远说道:“不可,若下此处,会将周边五子置于险地,后患无穷。倒是可以考虑下在‘去四五’位。”老者说道:“此位虽能救活二子,然失地甚多,终不可取。”
二人又即陷入沉思。
第三回(第四节)千年古刹几为浪中舟
又过了许久,慧远仍在聚精会神的思考着,老者却站起身来,舒活了下身体,说道:“老喽,比不得你们年轻人,老夫先行睡了。”
慧远一听,方始打破沉思,问道:“不知道老施主如何称呼?”老者道:“老夫姓顾名剑成。”慧远道:“没想到顾老施主的棋艺如此精湛。”顾剑成道:“你如此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见地,却是天赋极佳的很呐。”慧远道:“小僧不敢当,只是个人偏好罢了。”顾剑成道:“你棋艺如此精妙,却又为何不懂得半点武功?身为少林弟子,不习武当真是大大的不该阿。”
慧远道:“少林弟子的根本并非习武,而是参禅悟道,因此不习武也没甚么该与不该。小成者度己,大成者度人,习武无非是强身健体,舒活筋骨,进而更益于修禅罢了。不过也有不少前辈以武参禅,终成正果,自是另当别论。至于小僧不懂武功则是别有原因。”慧远遂将幼小时家生变故,寂难相救等其中缘由讲述了一遍,自是没得半句谎话。
待慧远说完,顾剑成道:“人生在世可谓世事难料,小师父不必太过伤心。”慧远道:“过了这许多年,小僧虽未忘记,却也淡了很多了。”顾剑成道:“如此正好,拿得起放得下方为男儿本色。”顾剑成见慧远已年近二十却丝毫不懂武功,又不知仇人是谁,此仇如何能报?因此只好以这般言语相劝。
慧远道:“顾老施主说的正是,小僧定当谨记于心。”顾剑成道:“老夫只是直言相劝而已,小师父不必客气。不过小师父的棋艺确是不凡,老夫也是喜爱弈棋之人,不如择日奕上几盘如何?”慧远道:“如此秒极,小僧最喜弈棋,不如就定在明日罢。”顾剑成道:“好,就定明日,咱们大奕三百回合。”说罢,二人哈哈大笑起来。
第二日清晨,二人早早别了农家,便即上路。这日与前几日大不相同,一路之上二人有言有语,谈笑风生,脚下也不急于赶路,随心随行。
未牌时分,二人距少林寺只有三十余里,并未急于赶去少林寺,而是在附近集镇之上寻了一家客栈住下。客栈虽小,却是幽静的很。
晚饭过后,二人便来至客栈后院,小院中建有一座“清幽亭”,四周假山流水,繁花绿树环绕,虽不华贵艳丽,却有一番恬静、舒适之趣。二人在亭内的石桌之上燃起檀香,顿时香气缭绕,令人身心宁静,百骸舒泰。顾剑成取出彩锦棋盘与黑白棋子,二人便在这幽静异常的小院之中对弈起来。
二人每下一子都仔细斟酌,详细推敲,唯恐有丝毫疏忽而致满盘皆输,转眼过了半个时辰,棋盘之上才下了三四十枚棋子。
二人全神贯注,认真以对,又过了近一个时辰,棋盘上的黑白双方局势才见明朗。但见顾剑成所执黑子一方,布局粗犷,攻守之间大开大阖,气势磅礴于棋盘之上。而慧远所执白子一方,手法细腻,行棋有如流水,棉柔缜密,于边角之中更显柔和之力。
渐至后面,二人是愈下愈慢,一局棋直下至第二日东方见白,方始奕罢。
终盘算子,慧远输掉三子。
慧远心满意足的说道:“这局棋奕得当真痛快!顾老施主的棋艺令小僧敬佩不已,小僧甘拜下风。”顾剑成道:“老夫退隐之前可是未逢敌手,万没想到如今刚出江湖便遇到小僧这般高手。小师父这般年纪竟有如此造诣,布局严谨,运棋行云流水,自始至终不骄不躁,当真是让老夫望尘莫及,老夫输得心服口服。”
慧远道:“明明是顾老施主赢了小僧三子,是小僧技不如人才是。”顾剑成哈哈大笑道:“小师父,你真当老夫没瞧出来么?有一步小师父完全可以将老夫逼入绝境,赢上六子、七子也非难事,而小师父却故下他位,这视胜败荣辱如浮云的豁达胸襟更是世人少有,老夫更是差之远矣。”
慧远道:“阿弥陀佛,顾老施主言重了,小僧万万不敢当。”顾剑成站起身来,望着东方天际,说道:“老夫痴迷于武学和棋艺半生,今日能认识你这等年轻人,也算是上天待我不薄,老夫便将这玲珑攒玉珠棋子赠送与小师父,小师父务必收下,也算是老夫的一丝心意。”慧远见顾剑成已如此之说,态度又是坚决的很,怎好推却,便双手接过棋子,说道:“多谢顾老施主,小僧定当十分珍爱,万分保管。”
顾剑成问道:“小师父,今日便是那北方汉子约定的第十日,依你看来,那北方汉子能否胜了少林寺?”慧远不假思索的说道:“依小僧看来,定然是北方汉子败的了,小僧的几位师伯祖当真厉害的很。等顾老施主到了寺中亲眼见到,便清楚了。”顾剑成道:“若是少林寺败在北方汉子手上,你待怎样?”
慧远瞧了一眼顾剑成,说道:“小僧倒是无所谓,谁胜谁败又有何分别?只是这关乎着少林寺数百年来的声誉,想必几位师伯祖定会认真以待。”顾剑成哈哈一笑,说道:“小师父说不在乎谁输谁赢,其实内心还是希望少林寺能够技高一筹。”慧远沮丧道:“不过小僧却是半点忙也帮不上了。”
顾剑成喃喃道:“那也未必,凡事都无定数,也许能帮上大忙也说不定。”说罢,转身朝客房而去。慧远听得顾剑成嘀咕,却也未听清说的甚么,手捧着玲珑攒玉珠棋子回房歇息去了。
二人各自回房歇息,慧远睡了两个多时辰,醒后来至前堂却未见到顾剑成。这时,一伙计走到慧远面前,从怀中取出一个信笺,交给慧远道:“小师父,这是顾老先生托小的转交的。”慧远忙接过信笺,说道:“多谢施主。”说罢,将信笺打开,其上言道:
“老夫偶遇与汝,实是幸甚。相处时日虽短,却也不失人生一件快事。然要事在身,仓促而去,与汝同行,多有不便。未能秉烛长谈,颇感遗憾,他日见于宝刹,再叙别情。”
慧远看罢,嘀咕道:“这些武林人士,当真奇怪得很,怎地都喜欢不辞而别。”
慧远胡乱吃了些面便即上路,赶往少林寺。时下正值四月,艳阳高照,风清气爽,一路上又遇到不少江湖人士赶往少林寺,听其所议论之事,都是要到少林寺观看北方汉子与少林寺的比武切磋。
行至晌午,慧远已到了少室山下,远远便瞧见供来往行人歇息的“静心亭”,腿上也行的酸了,便入亭中歇息。
便在这时,一位眉清目秀的少年步入亭来,十八九岁年纪,一袭短衫,手执纸扇,温文儒雅,皮肤确是光滑细腻的很。
慧远一瞥眼间,竟觉得短衫少年甚为熟悉,似是在哪里见过一般,却又一时想不起来,不觉间便多瞧了几眼。短衫少年粗声粗气的说道:“呆和尚,有甚么好看的?”慧远一听,登时脸红道:“这位小施主莫怪,小僧只是瞧小施主甚是眼熟,和小僧的一位熟人颇为相像,因此······”短衫少女打断道:“哼,呆头呆脑,懒得理你。”说罢,脸朝亭外瞧去,确是诡异的笑了笑,慧远也将脸转向一边。
过了一盏茶功夫,慧远也歇得好了,起身道:“小施主,小僧先行一步了,后会有期。”说罢,出了静心亭朝少室山上行来。待慧远走后,那短衫少年也起身朝山上而行。
行了近半个时辰,慧远已登上少室山,远远望见绿树掩映中的红砖绿瓦,心中顿时生起一股暖意,脚下更是快了许多。
慧远入得寺来,便去拜见师傅明觉。明觉见慧远归来,又惊又喜,急忙问道:“慧远,你怎这时方才回来?同你一齐下山派发英雄帖的慧缘早已归来,你却跑去了哪里?”慧远数日来未见师傅,此时一见颇为激动,眼中也已湿润,将数日来所发生的一切细述了一遍。
明觉也是听得迷迷糊糊,许多事件简直令人难以相信,多亏慧远平时忠厚老实,明觉又是看着慧远长大,也便信了。
待慧远说完,明觉叹道:“阿弥陀佛,却没想到,数日来你竟经历了如此奇遇,可有犯了诸般戒律?”慧远道:“弟子谨遵师傅教诲,不敢犯丝毫戒律,只是在弟子眼前伤了几条人命,弟子却未能将其救得,深感罪孽不浅,望师傅惩罚。”
明觉沉吟了一会,说道:“罢了,这些也非你能力所能及,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也便是了,诸事皆有因果,也不是强求的来的。”慧远道:“多谢师傅教诲。”说罢,又从怀中取出轩辕岸留下的锦盒和顾剑成赠予的玲珑攒玉珠棋子,说道:“师傅,弟子愚钝,不知如何处置为好?”明觉看了看两件物事,说道:“这棋子是顾施主赠送与你,也是顾施主的一番心意,又非金银财物,你且收着吧。至于这个锦盒,也许关乎甚大,为师也难以决断,待晚膳过后你去亲见掌门方丈,请方丈示下罢。”慧远说道:“多谢师傅。”说罢,又将两件物事收入怀中。
便在此时,寺中的钟声镗镗想起,钟声急促。乃是全寺戒备的讯号,明觉一听,叹道:“几十年来未曾响过这般钟声了,上一次响起还是三十二年前。慧远,随为师一同去瞧瞧罢。”说罢,率先出了禅院,快步朝寺门外而去,慧远紧跟在后面。
少林寺寺门外乃是一片甚广的空地,待二人来至寺门外时,已然聚集了二三百名僧众,左右两侧各站列五十四名少林弟子,共计一百零八名,意为一百零八罗汉,其余僧众按行辈依次排列,数名空子辈高僧站于列前,各个表情凝重。片刻之间,全寺逾千名僧人都已聚集在了寺门外。僧人虽是众多,全场确是鸦雀无声,只听得山风吹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
慧远瞧向寺门外左侧,竟站有二三百名武林人士,看衣着打扮,均是少林寺方圆几百里以内的武林人士,想是十日期限,再远的也难以赶来少林寺,否则何止二三百人,恐怕千人也不止。群豪之中竟也看到那名眼熟的短衫少年。
群豪见少林僧众如此严阵以待,也都是静悄悄的,偶尔有几个性情甚是急躁的也只是耳语罢了,所说之话无外乎“是不是那北方汉子来了?”“看这阵势,应该是来了。”“总算是没白来,终于可以大开眼界了。”“别说了,少林方丈出来了。”
只听得钟声三响,诸僧齐宣佛号道:“南无释迦如来佛。”声音落处,方丈寂苦与另外四位寂字辈高僧,缓步来到寺门前,众僧人一同躬身行礼。几位寂字辈高僧均已年纪甚高,小的也有七十余岁,高的似有八十上下。方丈寂苦居中而立,身形高大,面目慈善,虽已年近八旬,精神却是矍铄的很,双目炯炯有神,顾盼之际极具威严。
方丈寂苦面向群豪合什一礼,说道:“众位齐临少林寺,弊寺荣幸之至,若有招待不周之处,还请原谅则个。”群豪都道:“好说,好说,方丈不必客气。”
寂苦叙礼罢,气沉丹田,朗声道:“施主约定今日到弊寺一会,老衲寂苦已候多日,既已到了少室山,却又为何不到寺中一叙,是怕弊寺招待不周不成?”气吞云海,声纳百川,整个少室山都回响着寂苦的声音,这千里传音的功夫当真了得。
群豪听得方丈寂苦如此一说,颇感诧异,心下奇道:“少林方丈果然不同凡响,那北方汉子一到少室山,他便已知晓,佩服,佩服。”
其实并非众人所想那般,寂苦也没得先知先觉的能力,而是北方汉子约定十日后拜会少林寺之事早已传开,少林寺岂会不知?而此人又将中原四圣的步擎苍击败,更是不容小觑,几位寂字辈高僧亲历三十二年前的武林浩劫,此时又如何敢轻心大意?是以早安排数名少林弟子在上少室山的各处要道巡视把守,一旦发现可疑之人便向寺中报讯。
据一位巡山弟子回报,自今日晨起,便有一六旬老者在山腰处徘徊,此人紧锁双眉,意欲踌躇。寂苦与其他四位寂字辈高僧合议过后,依照弟子所描绘的身形样貌,举止神情,料想此人极有可能便是那北方汉子,只是猜想不出,为何此人在山中犹豫徘徊,一直不曾上得寺来?
几位高僧自晨钟直等到晌午,仍不见此人上得山来,始终在山腰徘徊,因此更加断定此人必是北方汉子无疑。商议过后,决定主动相迎,免得日后遭人议论,说我少林寺忒也小气怕事,遂命弟子敲响警钟,众弟子齐聚于寺门外。
寂苦话音甫歇,听得极远处传来一个粗犷的声音道:“寂苦方丈亲自相迎,晚辈当真是荣幸之至。”声音自山下传来,丝丝入耳,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得真切。此人每说一字,便似近了数丈,当说到“之至”二字之时,但见不远处人影一闪,一位灰衫老者已至近前,轻功造诣令人咋舌。
前言
作品采取渐入佳境入题方式,开端之处稍显平淡,但越到后面越精彩,还望大家能多多支持。
第一主角在第十三回正是登场,第二主角将在第四十回左右登场,第三主角则在第一回合出场。
第三回(第五节)千年古刹几为浪中舟
慧远定睛一瞧,不免大出意外,此人便是与自己同行数日,通夜弈棋,又赠送自己棋子的顾剑成。
慧远顿觉自己上了顾剑成的当,转念一想又完全不对,自忖道:“顾老施主既没利用与我,也未曾陷害与我,反而在鸿都客栈救过自己,更不曾和我打听少林寺的任何事项,我怎可妄加揣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心中念罢,全神贯注的瞧向顾剑成。
顾剑成走至寂苦身前,抱拳一礼道:“方丈大师,晚辈顾剑成有礼了。”在场众人对顾剑成的谦恭有礼却是大出意外,本以为此人争强斗狠,心怀不轨,先赢了步擎苍,又来挑战少林寺,是要挑起江湖血雨腥风,重蹈三十二年前的覆辙,此时一听一见,心中看法却是改变了不少。
而明觉听得顾剑成三个字,目光刷的射向慧远,一时间许多疑云袭来,竟也摸不清头脑,慧远见师傅如此,也猜出其中缘由,只是形势当前,也不容慧远解释。
寂苦问道:“顾施主可是游龙帮第八代掌门人?”顾剑成道:“晚辈正是。”众人一听“游龙帮”三个字都惊诧不已。游龙帮向来不参与武林之事众人皆知,对其帮中之事更是知之甚少,而寂苦方丈竟连此人是第八代掌门人都知晓,又对少林寺高僧敬佩三分。
寂苦道:“听闻贵帮第二代掌门人便立下帮规,帮中弟子不得参与武林之事,不知顾施主如此做法却是为何?”顾剑成道:“方丈大师,晚辈此次只为求证自己所悟的第九式,求证之后自当退隐,别无他意,更不敢违背帮规,参与武林之事。”
寂苦道:“即便如此,顾施主早已在十日前便扬言要拜会我少林,今日却又为何在山中犹豫不定,举足不前,难道担心我少林寺招待不周?”
顾剑成稍作迟疑,说道:“晚辈在御剑山庄一时兴致,斗胆留下狂言,今日想来,确有不该。前些时日又得遇贵寺的一位小僧,这位小僧胸襟豁达,气度卓然,更令老夫感悟良深,颇有不如。尤其是这位小僧的棋艺更是令老夫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老夫当真是心悦诚服,本欲就此离去,但又心有不甘,是以此般犹豫。”
众人一听,都以为这人见到少林寺如此阵势,恐是心生怯意,是以说了这番不着边际的话,什么棋艺不如,恐怕都是自己编出来的,只想借此推了比武罢了。
寂苦亦是如此猜测,转念一想道:“此人已是胜了步擎苍,绝非泛泛之辈,此时又怎会未曾比试便生怯意?难道是此人故弄玄虚不成?”念及此处,寂苦朗声道:“那顾施主意欲何为?”
此时全场寂静无声,上千人一同瞧着顾剑成。顾剑成却未急于回答,而是几欲开口,却又未说,显是为难的很。
寂苦一瞧,问道:“顾施主,比便比,不比便不必,怎地如此为难?”众人见顾剑成竟这般婆婆妈妈,全然不像是胜了步擎苍的人物,反倒是颇有轻蔑之感。
顾剑成又沉吟了半晌,方道:“据晚辈所知,方丈的般诺掌和袈裟伏魔功已修炼数十年,想必是已臻化境,威力无穷,方丈可曾以此两项武功与他人比试切磋过?”寂苦也不知顾剑成是何意,回道:“修习武功,自然常与别人比试切磋,以求精进。”
顾剑成道:“不但是寂苦方丈,想必在场的每个习武之人,每在武功精进之后,都会找人比试切磋一番,用以求证,老夫也是如此而已,并非要重蹈三十二年前的那人覆辙。只因老夫一时狂言,竟将此事闹大,引起这般惊动,实非老夫所愿。”
在场群豪一听,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过,只是不似顾剑成这般,敢于挑战中原四圣和少林寺罢了。
寂苦此时心念道:“此人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可如今事已至此,输赢胜败毕竟关乎我少林寺数百年的武林声誉,对你来说是比试切磋,求证武功,对我们来说却是大不同了。”遂道:“听顾施主所言,虽心有踌躇,可仍是坚持要比过方可,敝寺众位弟子不材,还望顾施主多多赐教,阿弥陀佛。”顾剑成忙回礼道:“晚辈岂敢。”
寂苦道:“既然如此,便让老衲的师弟寂难禅师来同顾施主比过。”寂苦知道顾剑成一百余回合便胜了歩擎苍,方才又见识了顾剑成的绝顶轻功,绝不可像其他上山来寻求比试切磋的人一般看待,因此直接让达摩院首座寂难禅师接下。
寂苦话音落处,左首一寂字辈高僧手上合什,口宣佛号,迈步向前。众人一瞧,此僧身形矮小,面目苦干,双目如电,正是达摩院首座寂难禅师,虽年龄较方丈寂苦小些,却也有七十三四。
不识之人,绝难想象如此枯干瘦小的老僧,竟将少林寺最是刚猛的大力金刚掌使得炉火纯青,配以少林龙爪手,论武功可谓是少林寺数一数二的高僧,便是在整个武林当中也令群雄敬重三分。
全寺弟子见寂难亲自上场比试,自是放心的很。
顾剑成道:“请大师不吝赐教,晚辈若有得罪之处,还望大师见谅。”寂难合什道:“顾施主不必客气,你我只是比武切磋,而非仇杀斗狠,点到即可。”说罢,单手合什,催动内力,两支袖管已是鼓动充盈,这便是大力金刚掌的起手之势。
顾剑成站在几丈外,已感到寂难的内力,心道:“寂难高僧的内力如此浑厚,大力金刚掌更是早有闻名,今日终于可以得偿所愿,看看我所悟出的第九式究竟如何。”心中念罢,气运丹田,顿时身体四周一股无形之力激荡而出。
二人尚未开始决斗,然在场的千余人早已感觉到二人催动的内力,靠前的诸人已感到呼吸略有窒滞。登时全场鸦雀无声,每个人似大气也不敢喘上一口。
而此时的慧远却是焦躁不安,身为少林弟子,寂难又救过自己的性命并看着自己长大,早已胜似亲生父母,自是希望寂难获胜。然而与顾剑成相处的几日之中,二人以棋会友,甚是投机,虽相处时日不长,然二人心照不宣,可谓是已成忘年之交,此时若顾剑成输了,自然也是颇为心郁。
但见山风萧萧,林木瑟瑟。
顾剑成一声清啸,直扑寂难,虽距寂难还有几丈之远,却已一掌拍出,右掌刚即收回,左掌已然继而拍出。双掌交错,每一掌之力推动前掌掌力,掌力相叠,排山倒海一般压向寂难。待第五掌拍出之时已然近到寂难身前,虽前面四掌掌力有损,然此时五掌掌力叠加在一起,力道何等了得。
寂难生平也是第一次遇到如此浑厚无比的掌力,哪敢有丝毫大意?忙收敛心神,气聚丹田,使出大力金刚掌中最为刚猛的一招气动山河。寂难数十年来还是第一次用尽全力打出这一招,当真石破天惊一般迎向顾剑成,是否能够挡下顾剑成的五掌连叠之力,却是自己心下也没得底。
这一招气动山河,因招式霸道,威力刚猛,寂难极少使用,此时刚一交手,寂难便用上此招,只因顾剑成的五掌相叠之力令寂难大出所料,威力之大,阳刚之极,决不在自己的大力金刚掌之下。
只听得一声巨响,竟似平地里打了个闷雷一般,二人均被震退几大步,寂难只觉双臂之上隐隐发麻。二人各自佩服对手的武功造诣,心下均是又惊又喜,惊的是各自全力一击都没有伤到对方,喜的是能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当真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刹那之间,这一记前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四掌相击,令场外上千人无不惊愕万分,早已忘了喝彩为何物。
大力金刚掌虽威力无穷,但最大的不足之处便是在发掌之前要提前聚气,不能随欲而发。这一掌相击之后,寂难正欲运气出第二掌,但见顾剑成身形一转,已然近身上来,速度之快,令人匪夷所思,哪还容寂难运气?寂难应机神变,变掌为钩,抓向顾剑成击来的双掌手腕,所用武功正是少林龙爪手。
顾剑成双手急缩,避开寂难一抓,身形一侧,倏地双掌又从寂难左侧拍来,此时寂难已聚了大力金刚掌之气,途中陡地又变钩为掌,迎向顾剑成,又是嘭的一声响,顾剑成借双掌相击之力,陡地跃起,身在半空,似隼鹰一般扑向寂难,双掌直击寂难头顶。
寂难双膝一屈,足下发力,身子向后跃出一丈有余,未待顾剑成着地,已是向前扑出,双掌击向头下脚上、身在半空的顾剑成。顾剑成朝地面连击两掌,借助回弹之力身子斜向飘出,寂难双掌落空,刚即转身回来,顾剑成已然攻到,寂难忙施少林龙爪手予以化解。二人你来我往,嘭嘭之声不断,转眼之间,已互拆了二十余招。
二人身形之快,招式之妙,掌力之强,令四下尘土飞扬,砂石滚动,数丈外都能感到二人的掌风余力,场外喝彩之声不绝于耳。
场外群豪本来都为错过顾剑成与步擎苍的对决而扼腕惋惜,然而却没错过眼前二人这震铄古今、无与伦比的巅峰之战,心下当真兴奋非常,想必是看过这场角斗,即便是死也无憾了。
众人无不心道:“一直听闻游龙帮武功不弱,只是游龙帮一直不在江湖走动,也便无缘得见,今日瞧来,果是不凡。”
便在这时,一阵冷风袭过,几片乌云席卷而来,片刻功夫,黑云已是堆集如山,冷风呼呼,雷声轰隆,随即豆大的雨点啪啪砸下,确是好急的一场雨水。
此时二人已斗了百余招,二人所用武功都是至刚至阳的武功,角斗中更是硬打硬接,体力耗损可想而知,掌力均有所减弱,然寂难更为明显。明眼之人已然看出,寂难已是守多攻少,颇处下风,若无意外,再不出三十招必败无疑,场外的四位寂字辈高僧早已心急如焚。
而此时雨水确是愈下愈大,由珠变线,大雨倾盆,似如桶浇,然二人决斗正酣,全无停战之意。场外上千名少林弟子和二三百名武林人士亦未因雨水而动,虽身淋骤雨,然兴致却丝毫不减。
如此大雨,却是苦了寂难。寂难数年前便患了水盲症,眼睛一旦沾水便视野模糊,视物不清,又是在此紧要关头,怎容得半点疏忽?这一战本就寄托了全寺上千弟子的期望,又关乎少林寺数百年荣辱,即便是战个骨断筋折也决计不可认输。而此时又处下风,若说自己患有水盲症而停战,谁会信得?定会令人所不齿,此时此景,只有苦战到底,是胜是败只能听天由命。
少林寺中大部分僧人也知道寂难的水盲之症,然而形势所迫,不容得辩说,众僧见寂难非但无丝毫慌惧之色,反而愈战愈猛,只是视野不济,招招落空,众僧无不心血翻涌,喉中湿润,个别僧人已是落下泪来,只因骤雨狂袭,不被他人瞧见罢了。
寂难陡然间反应变慢甚多,认位亦是不准,顾剑成自然有所察觉,虽不知是何原因,然心知寂难必有苦衷。此时若要战胜寂难简直易如反掌,众多武林人士更是无从知晓其中缘由,但这岂是大丈夫所能为?心念之下,顾剑成陡地身子后跃,跳出场外,抱拳道:“大师的武功当真名不虚传,只可惜今日天不顺人意,不如咱们明日再比过,大师以为如何?”
寂难一听,先是一愣,随即思道:“定是顾老施主也瞧出了我的不便之处。”自是折服于顾剑成的气度为人,心中甚是感激,双手合什道:“阿弥陀佛,多谢顾施主体谅老衲。快些到寺内避雨,以免伤了身体。”
少林寺的众僧对顾剑成的心胸气度无不佩服,几位寂字辈高僧更是暗赞不已。寂苦心中也暂安下来,这场急雨确是暂时保住了少林寺数百年来的声誉,口宣谕令道:“众弟子回寺避雨,诸位侠士也请到弊寺暂歇。”寂苦话音落处,众人纷纷涌回寺中,几位高僧一同将顾剑成恭迎入寺。
此时已入申牌时分,又如此大雨,寺中知客僧为各位武林人士妥善安排了住处,虽人数众多,事发突然,但招待颇为周全,未失任何礼数。
电闪雷鸣,雨水如注,确是越下越大。
第四回(第一节)枯树禅岩当年事
雨水足足下了两个时辰方渐渐停了。
慧远早已向师傅明觉道明事情始末,自己全然不知顾剑成便是要来寺中比武切磋之人,顾剑成也未向自己打听任何有关少林寺的事项,明觉亦是深明大义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