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起洪荒-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妲己的神光已经使得万物失色,百花凋零,苏妲己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便是七窍玲珑心,即便是这七窍玲珑心事首相比干的,那又如何?
这一切都在苏妲己的算计之中,商朝的气运再一次降落,不足全盛时期的四成,苏妲己已经算是完成了女娲娘娘交代的任务了。
不过自己家中,也就是轩辕坟中,那些小狐狸,都算是无辜的生灵,就这样身死,哪能压下这口气。比干死了。姜子牙逃了,还有最后一位镇国将军武成王黄飞虎,她发誓要让这武成王家破人亡。尝一尝失去亲人的痛苦。
她乃是轩辕坟一脉的狐狸,这轩辕坟的衣冠冢,就是这群狐狸的老祖修建的。当年的轩辕,修炼御女心经,需要御女三千乃成大道,随着修为的增加,已经不再局限于人族女人,还有一些符合条件的外族,就像是九尾狐一族,娇容姿色俱是一等,其中有一位女叫娘娘。就是轩辕的女人。
这群狐狸就是女叫娘娘这一脉的后代,轩辕成道,平时与女叫娘娘修炼生活的事物都被这一脉狐狸收集起来。修建一个衣冠冢。埋葬其中日日供奉,天长日久。有了各种神妙,自然庇护这一脉狐族子孙。
就像是这样的衣冠冢,人族有很多的,三皇五帝中的三皇,都是肉身成圣,在火云洞修行,他们的平时圣迹,都被人族挖掘出来,形成衣冠冢。
其中轩辕的衣冠冢最多,不是因为他的成就最大,对人族的贡献最多,而是因为沈龙给的那一卷妙法,也就是御女心经还有**心经的妙用无穷,三千女人,十万子孙,不要多修,一个女人修炼一个,那也有三千个。
而且此时商朝,有些地位的诸侯或者大臣,若是将自己的家谱往上翻,都能联系到轩辕的关系,君不见那钱塘江李靖,家里挂着一把弓两支箭,他拉不开就宣扬此乃神弓,乃是我家老祖轩辕留下来的轩辕弓,其实还不知道是从那个轩辕坟里面挖出来的,轩辕弓承载气运,才能使得他家兴旺发达。
五帝的成就当然就稍稍次一点,他们没有肉身成圣,不过神魂不灭,镇压轮回,他们的肉身埋葬,有了真正的坟墓,不过肯定是只有一个真的。
随后的衣冠冢发展,就有了变化,人死了肉身找不到了,将他的衣冠放进去埋葬,讲究入土为安,这是民间的变化。
君王统治者的衣冠冢,就比较有建设性和艺术性了,他将真正的坟墓不知道修剪到那个犄角旮旯子里,然后在各地修建坟墓,玩起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勾当,在沈龙前世那个年代,累死了一批又一批的文物工作者。
此事不表,就说这苏妲己使得首相、亚相、大夫、诸多重臣相继落马,致使正宫皇后酷刑之后身死,致使朝中忠良尽去奸臣当道,而且对两位皇子赶尽杀绝,断了大商根基,这一步一步,都是狠戾的杀招,那武成王一介武夫,如何能敌得过?——
再说那苏妲己还找不到收拾武成王的法子,即便是镇国将军身居大商气运,有军神庇护,也不过与比干一般,比干也是大商气运,拥有文采,有文气庇佑。
两人半斤八两,之所以不能对付黄飞虎,那是因为黄飞虎的坐骑五彩神牛,虽然五彩神牛也不过凡间异兽,但是那种无意识的威势,笼罩整个镇国公府,即便是妲己九尾狐族,也忌惮不已。
那五彩神牛体内就好似潜伏一头饕餮巨兽,使人畏惧如虎。
虽然现在对付不了黄飞虎一家,不过朝中再也没有黄飞虎一派的大臣了,聪明的都明哲保身,不立危墙之下,得了一个荣归,死板的都酷刑而死,罪名加身,不得好死。已经没有了威胁,就像是一头没有爪牙的老虎。
黄飞虎现在,就是期盼着,闻仲闻老将军的归来,他在大商地位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闻仲乃是先帝托孤之臣,纣王的亚父。
黄飞虎少年时期,与纣王一起在闻仲身边习武,知道纣王对闻仲颇为忌惮。
不仅是师生关系,闻仲带领全**队,门下众多将领门生,大商的安危可就是在闻仲一念之间,闻仲就是大商的保护神。
还有一个,闻仲手中有九节鞭,乃是先帝所赐,执此鞭可直闯朝堂,上打昏君、下打奸臣,这才是纣王真正忌惮的。
纣王虽然昏庸。但是心中尊敬父王。还算是一个孝子,不管是对于先王的遗诏,还是对闻仲的忌惮。若是闻仲真的拿起九节鞭上得殿堂,那他还真是不敢还手。
正在这时,一位信兵传讯。闻仲八百里加急传讯,闻太师大胜而归,已经快马加鞭回归,十日后即可班师回朝,黄飞虎大喝一声好,这些时日就是为了等待这句话,上一次听说闻太师回朝,觉得犹自太慢了,现在这一封信。才知道大概闻仲已经知道了,大商现在的国情,加快了进度。
同一时间。在皇宫之中。纣王得到了那个奏章,闻太师回朝。顿时闷闷不乐,现在朝中被他杀了许多老臣,老太师闻仲回朝,质问起来,无从回答。
苏妲己听了,问起来,纣王说起缘由,苏妲己眼中一转,说道:“只要将武成王黄飞虎压住,莫要让他乱说即可。”
纣王一听在理,宣武成王,叙说年少旧情,把酒言欢,可是突然,纣王提出要让武成王帮忙遮掩,黄飞虎顿时起身拒绝,反身而走。气的纣王踢翻了桌子,砸了酒杯。
苏妲己心头微微一笑,然后装作气愤,安慰纣王,温柔似水,绕指成柔,安抚纣王的情绪,正要按照自己的设计,将黄飞虎一步一步的跌入深渊。
突然门外有侍卫求见,却说殷郊殷洪二人,已经半路被人就走,言道就走之人都有大神通,一挥袖子就会风沙漫天,三千军队失散,好不容易才聚齐,回来复命。
纣王的心情越发糟糕,苏妲己眼中闪过一丝狠戾,隐隐有一种忌惮,皱了一下眉头,然后对纣王说道:“大王不必担心,可下发通缉,四海之地都是大王的,还找不出两位叛逆?现在最主要的是如何安抚八百诸侯之心?还有如何劝说黄飞虎,还有如何应付闻仲老将军。”
纣王听妲己之言在理,点了点头,正巧这时,八百诸侯的代表四方伯侯联名求见,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侯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正宫皇后身死,非同小可,即便是意思意思,也要问一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且皇后乃是姜皇后,东伯侯姜桓楚的亲生女儿,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怎么能就这么算了?他姜家在八百诸侯中地位显赫,立即联名四大诸侯上京质问。
四大伯侯的封地虽然臣服朝歌,但是在地方的统治很深,即便是为了颜面,也要问上一问,若是纣王应付不好,诸侯四起,顷刻便亡。
而且诸侯这一次上前朝拜,也是为了问一下虚实——
四位伯侯上前,那纣王尽然不问缘由,直接命人拿了姜桓楚,拉出午门,其他三位对视一眼,纣王果然无道。
三位伯侯将自己的奏章呈上,纣王细细查看:“具疏臣鄂崇禹、姬昌、崇侯虎等奏:为正国正法,退佞除奸,洗明沉冤,以匡不替,复立三纲,内剿狐媚事:臣等闻圣王治天下,务勤实政,不事台榭陂池;亲贤远奸,不驰务于游畋,不沉湎于酒,淫荒于色;惟敬修天命,所以天府三事允治,以故尧舜不下阶,垂拱而天下太平,万民乐业。今陛下承嗣大统以来,未闻美政,日事怠荒,信谗远贤,沉湎酒色。姜后贤而有礼,并无失德,竟遭惨刑;妲己秽污宫中,反宠以重位。屈斩太史,有失司天之内监;轻醢大臣,而废国家之股肱;造炮烙,阻忠谏之口;听谗言,杀子无慈。臣等愿陛下贬费仲、尤浑,惟君子是亲;斩妲己整肃宫闱,庶几天心可回,天下可安。不然,臣等不知所终矣。臣等不避斧钺,冒死上言,恳乞天颜,纳臣直谏,速赐施行。天下幸甚,万民幸甚!臣不胜战栗待命之至!谨具疏以闻。”纣王看了大怒,撕了奏章,然后大喝道:“将此等逆臣推出午门斩首。”
一众武士动手,将三位拉了出去,立刻就要行刑,那费仲,尤浑出列,奏请天子道:“臣启陛下:四臣有罪。触犯天颜。罪在不赦;但姜桓楚有弑君之恶,鄂崇禹有叱主之愆,姬昌利口侮君。崇侯虎随众诬谤。据臣公议:崇侯虎素怀忠直,出力报国,造摘星楼。沥胆披肝,起寿仙宫,夙夜尽瘁,曾竭力公家,分毫无过。崇侯虎不过随声附和,实非本心;若是不分皂白,玉石俱焚,是有功而与无功同也,人心未必肯服。愿陛下赦侯虎毫末之生。以后将功赎今日之罪。”
纣王一听也对,上一次崇侯虎就是杀伤冀州,才夺得苏美人。顿时言道:“据二卿之言。昔崇侯虎既有功于社稷,朕当不负前劳。”
说着放了崇侯虎。那黄飞虎恼怒,这崇侯虎贿赂了费仲、尤浑,特赦了崇侯虎,现在还有三位伯侯,这三位可都是地方关口,将四夷拒之门外,若是四方伯侯出世,那就不是内乱了,而是内忧外患。
说着黄飞虎也是劝谏,“姜桓楚、鄂崇禹皆名重大臣,素无过举;姬昌乃良心君子,善演先天之兵,皆国家梁栋之才。今一旦无罪而死,何以服天下臣民之心!况三路诸侯俱带甲数十万,精兵猛将,不谓无人;倘其臣民知其君死非其罪,又何忍其君遭此无辜,倘或机心一骋,恐兵戈扰攘,四方黎庶倒悬。况闻太师远征北海,今又内起祸胎,国祚何安!愿陛下怜而赦之。国家幸甚!”
纣王说道:“姬昌,朕亦素闻忠良,但不该随声附和,本宜重处;姑看诸卿所奏赦免,但恐他日归国有变,卿等不得辞其责矣。姜桓楚、鄂崇禹谋逆不赦,速正典刑!诸卿再毋得渎奏。”
看到纣王赦免姬昌,黄飞虎知道这是纣王退让一步,想让自己在闻太师面前对自己说些好话,还要再劝,纣王大怒道:“乱臣造逆,恶党簧舌,桓楚弑君,醢尸不足以尽其辜。崇禹谤君,枭首正当其罪。众卿强谏,朋比欺君,污蔑法纪。如再阻言者,即与二逆臣同罪!”
众人无言叹息一声,知道没有可能了,东伯侯姜桓楚与姜皇后一事有牵连,纣王断不可放过,鄂崇禹纯属大意了,向着探究一下虚实,自己一方诸侯,封地八百里,而且扼守大商国之边疆,纣王心有忌惮,不能对自己怎么样,哪里想到纣王昏聩,杀意四起——
那身死二侯家将匆忙将消息带回领地,那姬昌由武成王黄飞虎送走,姬昌看着黄飞虎,感激的拜了拜,黄飞虎将之扶起,然后叹了口气,也是无言。
那姬昌最终拍了拍黄飞虎的肩膀,欲言又止,最终踏上行辕。
那姬昌刚走不久,费仲尤浑奏曰:“姬昌外若忠诚,内怀奸诈,以利口而惑众臣。面是心非,终非良善。恐放姬昌归国,反构东鲁姜文焕、南都鄂顺兴兵扰敌天下,军有持戈之苦,将有披甲之艰,百姓惊慌,都城扰攘,诚所谓纵龙入海,放虎归山,必生后悔。”
纣王言道:“诏赦已出,众臣皆知,岂有出乎反乎之理。”
费仲奏曰:“臣有一计,可除姬昌。”
纣王问道:“计将何出?”
费仲对曰:“既赦姬昌,必拜阙方归故土,百官也要与姬昌饯行。臣去探其虚实,苦昌果有真心为国,陛下赦之;若有欺诳,即斩昌首以除后患。”
纣王大笑点头道:“卿言是也。”
随即费仲尤浑前往姬昌所住的驿站,为姬昌送行,碰到朝中文武也来送行,大多数都是看到大商气数将尽,想要谋一个庇护之所,而这些诸侯就是朝中大臣的庇护。
这些大臣对费仲尤浑之辈,畏之如虎,不久就散席,费仲尤浑殷勤的陪着姬昌谈笑风生,酒过三巡,姬昌微醉,费仲问道:“请问贤侯,仲常闻贤侯能演先天数,其应果否无差?”
谈到这些,姬昌眼睛发亮,顿时说道:“阴阳之理,自有定数,岂得无准。但人能反此以作,善趋避之,亦能逃越。”
费仲尤浑对视一眼,问及大商国运,姬昌摇头叹息曰,大商气数将尽,恐怕不会有几年了,又问道有几年气数,姬昌借着酒意,实话实说,大商也不过三七之年。
随后费仲尤浑又问及自己的命数,姬昌说他们会被大雨冻死,而自己到老能捞得个颐养天年,费仲尤浑二人谈笑退走,之后原原本本的告知纣王。
纣王大怒道,令人追上姬昌,姬昌早晨醒来,知道自己昨夜说错了话,命家将赶紧先走,自己随后跟上,行至数里,有纣王亲信将官追上。
姬昌叹息一声道:“来之前就算到恐有七年软禁灾劫,果然如此……”
第四卷:巫妖时代第二十五章吃人肉
再说闻仲,看到大商气运一层层落下,快马加鞭,即将回朝,纣王心中闷闷不乐,即便是有苏妲己,也没有好办法,遂将费仲尤浑召集起来商议
费仲尤浑愁眉苦思,既然朝中的那些老臣都下马了,那么就剩下自己为君分忧了,突然,费仲眼神一亮,为纣王出了一招
纣王一听大喜,第二日早朝,召集大臣商议大事,言道姜桓楚被斩杀,东面不安定,恐有动『乱』,让闻仲不必回朝,直接前往镇压
黄飞虎一听大怒,请旨自己前往,让老太师回朝,可是被拒绝了,而且纣王立即拟旨,让身边的侍臣前往宣旨,根本就没有与大家商议的意思,黄飞虎再要阻止,纣王已经抱着就像蛇一般盘绕在自己身上的苏妲己走进分宫殿,进入后宫
黄飞虎大怒,再看了一眼大殿周围的炮烙刑拘,还有那围绕在费仲尤浑周围的那些意气风发的大臣,冷哼一声,大步走了
失算了,没想到,纣王根本就没有想让闻仲班师回朝,直接再一次发配边疆,即便是知道都城有事,闻仲也不会回朝了,因为回朝就会违抗圣旨,闻仲乃是三代老将军,与大商气运相连,执掌九节鞭,那是最不会违抗圣旨的人物
现在只有想办法,将朝中的信息悉数告知闻仲,让老太师自己定夺了
再说那心急如焚的闻太师,快马加鞭赶来,不想前方一骑红尘,随后一声报,传令兵翻身下马,高举圣旨道:“闻太师,陛下有旨——”
闻仲翻身下了麒麟,嗯了一声,接过圣旨翻开一看,皱了一下眉头,又看了看大商的气运,还在继续稀薄最后合上圣旨,然后对身后的大军喝道:“东边发生兵变,后队改前队,将我的帅旗挂上,全出发”
闻仲心想,些许战事,也耽搁不了多少时日快镇压,班师回朝,也不过两三个月的事情,到时候再看这大商,到底出了何种状况
可是闻老太师不知道,此次出征,不仅是东边的东伯侯领地兵变,之后地方各地诸侯都或大或小的有内『乱』发生一直缠绕着闻仲无法分心,好似有一条偶线拉着,闻仲一直难以回朝这种怪异的情形,一直持续了七年
这七年中,黄飞虎在朝中的影响越来越小,费仲尤浑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他们与苏妲己合作,里应外合,几乎把持了整个国家的权利
当然,闻仲早已知道了朝中情形,不过被战事托着,一直不得分身也回不了朝,那些留下来死磕的死忠,也都慢慢的被侵蚀不过苏妲己他们看到他们已经算不得什么大患了,也就没有心思动他们了
这七年,大商各地灾荒,民怨四起各地起义蓬发,为了镇压起义,朝廷不得不扩大各地诸侯的兵马数量,进行镇压,随着扩军,军饷庞大,又要搜刮民脂民膏,百姓生活不下去,又要造反,形成恶『性』循环
大商已经日薄西山,而这时候,西边的西岐,发生了一件大事,听闻有凤凰降落,在此地歇脚,凤凰不落无宝之地,证明此乃祥兆,各地传闻,说是西方有大宝降世,凤鸣西岐,大宝降生,纣王听了,毫不在意
不过此事被各地有志之士,或者没饭可吃的人族听道,纷纷投到西岐,不管是真是假,西岐的国富民强,一直沿用七年前姬昌留下来的方针政策来运作,随着外来的人口加入建设,还真是有一番大兴的征兆
这七年,阐教的十二金仙,或者还有其他弟子,都在各地秘密的寻找一些大气运的弟子,交给他们练气法门,这就是元始天尊的李代桃僵之法,让这些弟子去上榜,留下自己门下的弟子
截教的弟子也不安稳,多年的闭关,让他们家伙怎么受得了,看到十几年不见发生的大劫,纷纷除了洞府,在民间谋取富贵,自己的实力,在红尘中潇洒走一回,他们受不了红尘的诱『惑』,那里还记得住道祖的劝说
或许通天教主已经知道元始天尊找到了封神之人,那里受得了憋屈的回避,他也像拉出自己的弟子,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打杀打杀原始的锐气
这也就再一次给申公豹提供了便利,申公豹寻仙访道,喝茶交友,『性』格随意,脾气大方,倒是对截教的脾气,教了不少截教的朋友,元始天尊看在眼中,越发坚定了将封神榜给了姜子牙,而那通天教主却是想要拉拢申公豹,不过又不知道是否是元始天尊故意算计,只能观察看看
与申公豹的风风火火不同的是,姜子牙过得清贫如洗,早已退隐的姜子牙,拉着一根伸直了的吊钩,每日没事了就跑到河边去钓鱼
七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不过一条鱼都没有钓到,还将自己好不容易娶到的老婆给气跑了,不过这七年,姜子牙静思自己的过往,将文韬武略继续修订,不断地完善,最终文韬三卷,武略六卷,书成自有异象,与大劫气象相连,无数刀兵剑戟斧棙勾叉
姜子牙叹息一声:“大劫将起,应运而生,此乃猛『药』,不祥”说着,将武略烧掉三卷,留下武韬武略一共六卷流传了下来
『乱』世用重典,大劫起有兵书,不过姜子牙仁慈,不喜这些杀伐之器流传,所以烧掉,即便是剩余的三卷武略,后世流传也是甚少,后世武将也只有在姜子牙的战斗中,领会姜子牙的智慧,还有那些兵法
还有一个人,默默的坐了七年,他就是姬昌即从被软禁,再加上西岐越来越强盛,纣王看是关注姬昌,没过几天就会问一问姬昌事情
不过姬昌每日都在研究先天算数手中卦爻不离手,而且软禁之地与京城朝歌不远,各种文献书籍都不禁止他读阅,没有了政事的烦扰,可以安静的读书,增加见识,增加阅历陶冶情『操』,姬昌的心境增加,对于先天算数越发精义
七年间,他宠辱不惊,先天算数大成,从先天八卦中开始演化后天八卦,最终形成自己的后天八卦,编制成一本书成为易经,也叫周易
当年费仲尤浑问及先天算数之事说道::“请问贤侯,仲常闻贤侯能演先天数其应果否无差?”姬昌答曰:“阴阳之理,自有定数,岂得无准但人能反此以作,善趋避之,亦能逃越”
一句“善趋避之亦能逃越”组成了易经的中心,“易”也可说成为改变,已经不算是算天机,而是改变天机,这也是先天与后天八卦的区别,人族开始大兴伏羲演化八卦是因为算吉凶,测祸福
这文王演化八卦,却是侧重于“易”,也就是改变,可以改变方位,可以改变时辰来改变命运,这也就是七年前文王让西岐莫要来人,七年后自会回归,若是西岐真的来了人,说不定会发生变数
此时文王正在演化卦爻,突然心思一动,看向窗外,卦象显示:自己今日就会出了樊笼,可是为何有那丧子之痛?
而在同一时间,姬昌的儿子伯邑考带着礼物前来替父赎罪,已经七年过去了,虽然西岐各方都很安稳,但是没有文王这个主心骨,大家都提不起精神来
这一次前往朝歌,就是要将父亲赎回来,一是自己思念父亲心切,二是父亲年事已大,家中『奶』『奶』苦求,希望文王回家
文王带来了智者散宜生,散宜生按照朝中的大臣的『性』格,对他们一一拜访,希望能够让他们替文王说话,在这个『乱』世,西岐传闻有明君降世,许多大臣已经心中摇曳不定,早就想抱着西岐的大腿了,而且文王素来温文尔雅,得到大家的肯定
这些人都很顺利,比较难的就是黄飞虎,黄飞虎乃是大商的镇国大将军,西岐的传闻,也都听到耳中,也是害怕西岐做大,破了大商
散宜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言道文王年岁已高,早已没有了锐气,哪有可能争夺皇位,而且文王素来忠义,不可能败坏自己的名声,而且家中老母日日期盼,能够早日看到儿子回家,今日重病,希望看到儿子最后一面,看在以往的情分上,希望黄飞虎网开一面
黄飞虎听了在理,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了,黄飞虎其实没有想到,那姬昌没有争夺天下之志,他的儿子可是有九十九个,不对,是一百个,那雷震子就是姬昌被软禁的那一年,姜子牙捡到的,凑齐了一百位
再有就是费仲尤浑,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奸』臣无非是喜欢美『色』钱财,散宜生将带来的美女一半儿交给了他们,另有黄金万两,白银百万两,各种珍珠、宝石、翡翠,还有古物异宝不计其数
而且散宜生说尽好话,言道以后还有孝敬云云,费仲尤浑简直飘上天去了,不过依旧摆出架子说自己考虑考虑,陛下的心思,不是自己能够攒度的
不过散宜生智慧群,阅人无数,看他们的样子,已经知道事情成功了
果然,伯邑考觐见,献上三件异宝,七香车、醒酒毡还有会跳舞的白『色』猿猴,纣王看了感到惊异,连声叫好,而且文武大臣都觉得应该放了文王,而且自己这些年观察,这老头每日就是算卦,没有什么威胁,放了就放了
可是苏妲己看到伯邑考之后,心中有了心思,他对纣王说道,进宫之前就是伯邑考的未婚妻,而且自小在一起亲梅竹马,想要与伯邑考单独谈谈
纣王当然不疑有他,答应了下来苏妲己心中却是有一番算计,她看到纣王的商朝已经日暮西山,而伯邑考的气运却是仿若晨光微『露』,虽然不明显但是生机勃勃
她心中想着虽然是女娲娘娘派下来的,坏了大商的朝纲,不过女娲娘娘也是告诫过自己,莫要残害忠良,自己走到这一步,需要自己谋划一条路子,眼看伯邑考可能就是争夺天下的君王若是把握住,可谓一层保护
她有信心,不仅是当年的感情,还有魅『惑』无双的媚术,一定会征服伯邑考,为自己的今后留一条后路
单独留下来,伯邑考心中惶恐而又伤心,这个女人本来是自己的不过这些年来,无数的传闻流出,这个女人心如毒蝎残害忠良,败坏纲常
他不相信,可是就在他下拜之时,苏妲己已经将自己抱住,伯邑考大惊,推了一下,将苏妲己推来,苏妲己微微一笑,然后与伯邑考不近不远的挨着,仿若情人一般的话诉衷肠谈论小时候,谈论两人的过往
说到伤心处,苏妲己落下几滴伤心泪,让伯邑考也渐渐放松,可是渐渐的,苏妲己越来越放肆粉面娇喘的趴在伯邑考身上,想要与伯邑考重来过
这是**『裸』的诱『惑』,伯邑考乃是文王的长子,受到文王的调教,素来忠义,怎么能受得了这种事情的发生,立即起身,一身正气的喝止
然后对苏妲己极尽讽刺,这激发了苏妲己心中的杀意,既然不能保护自己,那就乘着没有成长的蛟龙之态,将伯邑考杀掉
苏妲己顿时一声娇呼,然后叫道:“来人,大王,伯邑考非礼我”说着,扯开自己的衣襟,然后跑出了宫门
纣王随即进了宫门,随着侍卫将伯邑考抓住,然后斩杀当场,复又要将文王斩杀,苏妲己想到了加毒的计策,将伯邑考剁了成为肉酱,然后做成饺子,呈给文王,就算是纣王给他的送行宴了
纣王听了很有趣,立即同意,吩咐人下去做
伯邑考乃是文王的长子,也是文王最喜欢的儿子,因为伯邑考温文尔雅,与自己颇为相像,伯邑考被杀的一刹那,文王手中的额卦爻突然破碎,文王心中一痛
随即就看到有人送来一碗饺子,说道自己的儿子伯邑考前来,为自己赎罪,吃完这碗饺子就可以回家了,文王看着这碗饺子,跪地谢恩
随后他失声恸哭,他言道:“早就算到七年后当会平安返回,莫要前来接应,恐怕横生变数,没想到真是应了那誓言,我儿何苦要来?”
白发人送黑发人不说,还要亲口吞下儿子的肉,他闭着眼睛吃下全完,全都囫囵咽下
随后散宜生带领队伍接引文王姬昌,镇国将军黄飞虎前来送行,给了一块令牌,五关都可安全通过,文王谢过,接了令牌快飞奔
行至三关,那纣王早已设下埋伏,想要诛杀文王,却是苏妲己害怕西岐日后大兴报复,想要诛杀文王,坏了西岐的气运
文王拿出黄飞虎的令牌,不想五关早已不是原来的将领,黄飞虎也不能命令,提起弓箭就要『射』杀这群人,突然天空乌云密布,随即雷声阵阵,一个背生双翼,雷公嘴的青年出现在空中,两道神雷打『乱』了守关,然后对着文王跪拜道:“父王”
文王不解,自己一百来好儿子虽然多,但是也是刻意记得他们的样子的,这个显然不认识,怎么会叫自己父王,问其原因
那青年解释,恍然大悟,这就是当年自己来到朝歌的路上,突然雷声大震,劈在前方,而后听闻婴儿哭啼,声若惊雷,取名雷震子,作为自己的第一百个儿子
相互见礼雷震子说自己是拜师学艺,师尊不让说出自己的道号,只说到时候自知,然后飞上高空将文王送出五关,然后告辞
离开朝歌,文王心中一松,可是突然想到自己的儿子伯邑考,悲从心来,而且想起自己吃了儿子的肉,顿时干呕不止
突然,一只雪白的小兔子从文王嘴中吐了出来,在文王脚下转了几圈,然后快飞遁,那方向正是西岐,那伯邑考即便是死了,化作兔子也要为父亲指明西岐的方向,向西岐报喜
在文王吐出兔子的刹那,一道虚幻的身影缓缓上升,那身影就是伯邑考的样子,面带温和的微笑,飞上高空,飞上月亮,化作星辰,最终没入天庭
龙道子接受到伯邑考的身影,然后说道:“伯邑考演绎忠孝,已经发展到极致,与文王的因果”
同一时间,正在修补洪荒的沈龙身躯一震,善念再一次融合。
第四卷:巫妖时代第二十六章:飞熊出山,一龙三虎
文王吐子,又是一番恸哭。
姬昌回到西岐,西岐百姓轰然欣喜,家家包饺子放鞭炮庆祝,西岐的民心空前凝聚,不过西岐太子伯邑考的身死,顿时使得西岐民众情绪低落。
这些年西岐政事,虽然都是姬昌的方针,但是伯邑考兢兢业业,能够将姬昌留下来的摊子把持住,功劳甚大。
所以西岐百姓,都信心膨胀,言道要讨伐大商,打到朝歌,为大公子讨回公道,即便是取而代之的心思也不是没有。
这种思想,尤以姬昌的四子姬发为最,姬发与大哥素来交好,这七年来一直都是他帮助大哥管理全国大事,现在伯邑考身死,心中伤心可想而知。
所以数次商讨商朝之事,姬发都会进言,言道西岐兵强马壮,国富民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