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话-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军俑坑里,大川仔细研究着这个陶俑,终于在它的脚底上发现了一个虎纹。大川想到了小川胸口的虎纹,他不由得吃惊地想着,这和小川胸口上的、伏虎神人身上的虎纹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第三十九章 兵马俑

御书房中,督造皇陵的官员跪在书桌前,秦皇大发雷霆,皇陵建造工期又被延误,他下令把官员拉出去杀了。秦皇正叹息没有一个得力的官员,在一边侍奉的赵高心中一动,趁机向秦皇说:“陛下,臣倒是有一个上好的人选。”

秦始皇说:“说说看。”

赵高推荐蒙毅去督造皇陵,蒙毅在战场上指挥若定,想必修造皇陵一定能保质保量。

听了赵高的话,秦皇还在犹豫中,赵高悄悄提醒说:“如今蒙毅名声在外,可谓功高震主,蒙家军更是只知道蒙毅不知道皇上,将来必成心腹大患。反正现在天下太平,不如削去蒙毅的兵权,给他个闲职。”

秦皇点头同意了赵高的建议,但是又对蒙家军这块烫手山芋由谁来接手举棋不定。

赵高立刻推荐了李由,他也是一员名将,还是蒙恬的学生,想必蒙家军会买他的账。

蒙家军在校场上集合,蒙毅带着李由来到阵前。蒙毅宣布自己将前往督造皇陵,蒙家军则交由李由接管。蒙家军一片哗然,议论纷纷,纷纷叫嚷着不愿蒙毅离开。

蒙毅两眼一瞪,带着怒气呵斥众将士说:“我们蒙家军的军魂是什么?”

众将士齐声回答:“忠肝义胆,勇武传魂。”

蒙毅点头说:“忠义不是指对我蒙毅一个人,而是对国家对誓言。我希望大家永远记住这一点,无论我们还是不是叫蒙家军。”李由也双手抱拳对着蒙毅施礼道:“忠肝义胆,勇武传魂。我一定记住这句话。”

蒙毅走到旗杆下,庞副将一声号令,整齐的战鼓和号角齐鸣,高悬在校场旗杆顶端的“蒙”字大旗徐徐降下。蒙毅单膝跪下,全体将士跟着单膝跪下,大旗降到地面,庞副将和田长带着六个士兵把大旗整齐地折成方块。

庞副将捧着折好的军旗走到单膝跪下的蒙毅面前,蒙毅双手接过军旗,缓缓站起,双手举过头顶。鼓声骤停,将士们也一起纵声悲怆地高呼。庞副将拔出腰间佩剑,平举在面前,左手握住剑刃,右手抽出宝剑,他的左手手掌上立时布满了鲜血。

将士们都拔出自己的宝剑,和庞副将一样划破自己的左手,高举起来。

庞副将对着蒙毅高声宣誓:“今日,以我手中的铁和血宣誓,我永远是蒙家军的一员,直到战死疆场,我将成为蒙家军忠魂中的一员。”

蒙毅伸出左手紧紧握住了庞副将流血的手说:“无论何时何地,我蒙毅都和兄弟们血脉相连。”

蒙毅和庞副将互相看着,双眼含泪。蒙毅松开庞副将的手,捧着战旗,来到田长面前,和田长流血的手也握在一起,他穿过将士们走向营门外,将士们纷纷把自己的左手按在大旗上,将自己的鲜血与战旗合为了一体。

来到营门口,李由牵着黑风正在那里等着他,蒙毅跳上马,李由庄重地抱拳行礼,说道:“保重!”

庞副将亲自来到战鼓边,拿起鼓槌,敲起了送别的鼓声,鼓声缓慢有力,蒙毅跃上马背,黑风载着蒙毅恋恋不舍地转了好几个圈子,才转头在孤独的鼓声中离开了营门。蒙毅此时在心中慢慢地吐出一口气,他觉得自己瞬间轻松了许多。

蒙毅被派往皇陵任监造一职。监造司的大堂里,正中间摆着一个秦皇陵的巨大沙盘,皇陵的模型矗立其上。

官员向蒙毅介绍了皇陵的宫殿、神道、围墙、河流。掀开四方锥形的封土堆,甚至可以看到地下皇陵的格局。蒙毅看着果然是气势恢弘,不由得连声赞叹。在皇陵的东边,他看到了几个巨大的方形坑洞,感慨地说道:“这里一定就是著名的兵马俑了!”

监造官员愣了一下说道:“什么是兵马俑?”

蒙毅大惊,抓着官员追问:“地球人都知道的兵马俑,你居然不知道?还当什么监造官?”

官员吓坏了,他对蒙毅说道:“大人,下官确实不知道什么兵马俑,更不认识什么地球人。”

蒙毅这才疑惑地问监造官:“大坑是做什么用的?”

“是殉葬坑。”

“什么殉葬坑?”

“这是为皇上做的!”

“什么?”

监造官小声地说:“将来会有军队带着武器殉葬其中,大约会有几千人,作为皇陵在另一个世界的保护者。”

蒙毅听罢大惊,再三追问以确认自己没有听错。蒙毅一个人坐在沙盘边,喃喃自语说:“怎么会这样,难道兵马俑是后世的赝品?难道传世的世界奇迹并不存在?还有几千个士兵就要这样被活生生殉葬?其中会不会有蒙家军的兄弟?”

蒙毅仿佛看到庞副将和田长半截身子已被埋在了土坑里。

蒙毅摇头对自己说,绝不能这样,他一定要做些什么。于是蒙毅让官员招来了几个泥瓦匠,准备了一大堆黏土,他自己脱了外衣,亲自带着他们忙碌起来。

大殿之上,蒙毅上殿启奏秦皇,他有宝物进献皇上,他请皇上移驾皇陵。皇陵的一片空地上,只见有一样东西被黑布遮着。

蒙毅当着秦皇、赵高的面揭开了黑布,两人眼前一亮,只见黑布下面是一个双手拄着长剑的陶俑,大小有如真人,气宇轩昂,栩栩如生。

赵高脱口而出:“兵马俑?”

蒙毅点头微笑说:“没错,这就是他说的宝物——兵马俑!”

蒙毅对秦皇说:“在皇陵规划中是要用数千名士兵殉葬,如此一定会在军队中引起震动不安以致引发兵变,而且人埋在土地下骨肉消减,如何能在地下守护皇陵?所以我提议用陶铸的兵马俑代替活人埋于地下,可以千年不毁万年不朽,守卫皇上千秋万代。”

秦皇仔细查看着陶俑,频频点头。

蒙毅道:“几千个陶俑组成的秦军军阵埋于地下,一定可以惊天地泣鬼神,震慑地下的世界。”

秦皇看着这些陶俑,哈哈大笑,说道:“蒙毅你果然是第一干将,如此惊人的工程恐怕只有你才想得到,我派你来是派对了。”

秦皇随之提出要求有步兵,还要有弓弩手、马队、战车……让地下的鬼神都敬畏他这个开天辟地的第一人!

赵高也趴在坑边观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说:“难道兵马俑是蒙毅弄出来的?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秦皇还突发奇想,让蒙毅按着真人的样子制作陶俑,用他最威猛的将军和士兵的样子烧制这些陶俑,将军中要有蒙恬、李由,当然还要有蒙毅,有了他们永生永世为他守卫皇陵,一定可以铸就千秋霸业!

秦皇大喜之下又升赏了蒙毅,赵高在一旁气得无可奈何。赵高在官署中发脾气,本以为剥夺了蒙毅的兵权可以让他一蹶不振,没想到这个小子在哪里都顺风顺水。

李斯冷笑说:“前几任督造不都被秦皇杀头了,他早晚也是这个下场,让他先得意一阵子,我们慢慢算计他。”赵高点头说:“没错,我们就在这工期上做文章。”

李斯和赵高详细计划了一番。泥瓦匠的工棚里,蒙毅带着众人开始按照一个个士兵的模样塑造一个个陶俑。蒙毅亲自给蒙恬做着陶俑的头像,在他的想象中,蒙恬就坐在旁边板着脸给他做模特,他仔细观察着这位兄长,修改着头像。蒙毅完全沉醉在创作中,忘却了烦恼,乐在其中。

大殿上,赵高念出奏折:“边疆传来消息,图安的国王得知妻子亡故、女儿被囚禁,起兵攻打大秦。”秦皇正犹豫要不要召蒙毅上殿,李由自告奋勇地请命前往迎敌,赵高竭力推荐李由,李斯也为儿子担保。于是秦皇就让李由立即出征,李由表示一定不负众望。

赵高接着说道:“陛下,如今两国交战,按照祖宗规矩要贬低对方的人质,所以现在应该把冷宫中的玉漱变为奴隶,表示对图安的羞辱。”

秦皇犹疑道:“毕竟此事玉漱并没有直接参与。”

李斯看出秦皇心中尚有不舍便说道:“陛下,依臣之意,倒不如只让玉漱与奴隶一起做工,却不刺字变成真正的奴隶。”

秦皇点点头,说道:“就这样办吧,此事就交给中车府令赵高负责吧。”

下朝之后,李斯叫过赵高,对他说:“不能伤了玉漱的性命,皇上心中对她始终念念不忘,说不定过了风头,还会召她回宫。”

赵高眼珠一转,自言自语说道:“不让玉漱死,也可以发配去做最辛苦的工作,让她在操劳中失去风华光彩,自然就会失宠,而且还可以狠狠地刺痛某人的心。”

赵高带着两个太监和一个戴着斗篷的人来到了工棚,一排排兵马俑已经初具规模,看着工匠们忙忙碌碌地制造兵马俑,又脏又累,他笑了起来。他来到蒙毅面前,蒙毅问他:“你来这有何贵干?”

赵高笑着说:“打造兵马俑不是很累吗?我特意给你派来一个苦力,最脏最累的活都让她去做,千万别客气。”说完赵高一挥手掀开了斗篷,那人正是玉漱,她的嘴被布条堵着。

赵高冷笑说:“这是皇上的意思,为了确保这奴隶不偷懒或者逃跑,皇上还特意派人监督她劳作。”赵高喝令手下的两个太监,在这里全天监视,命令他们不许玉漱休息片刻,也不许给蒙毅长官增添任何麻烦,否则拿他们的脑袋是问。

太监立刻逼着玉漱开始干活,玉漱咬牙忍受着,她在心里对自己说,你一定要装作没事,千万别让蒙毅为你担心。看着羸弱的玉漱摇摇晃晃地搬运物品,工匠们都看不下去了,要过来帮忙,都被太监赶开了。赵高看得高兴,还哼起小调,“太阳出来喜洋洋”。

蒙毅一把抓住赵高,怒问:“玉漱已经病成这样,你还不放过她?”

赵高哈哈大笑说:“我们现在是敌人,你没有听说过‘对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吗?”

看着蒙毅气急败坏的样子,赵高大笑着转身离去。

工棚中,烛光熄灭了,一片漆黑中,太监们【文】也睡下了,玉漱悄【人】悄起来,拿过一个陶【书】土头像的雏形,在黑暗中开【屋】始慢慢雕塑这个头像。她闭上了眼睛,手指在仅有轮廓的头像上捏着,抹着。她不知疲倦地揉着,仿佛看见蒙毅正跪在她的面前,她的手在蒙毅的头上抚摸着……

窗外,天色已经亮起,太监把玉漱叫醒,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

玉漱站起身,看着麻布遮盖的头像,疲惫中却露出了微笑。

蒙毅愁眉不展,坐在工棚中,一直偷偷看着在不远处劳作的玉漱。小月前来看望蒙毅,见到如此场景也很错愕,她过去拦住玉漱让她休息片刻,太监们认出小月,都不敢得罪,只得放过玉漱。

面对小月的关心,玉漱表现出坚韧和乐观,对小月说道:“我每天能看到蒙毅已经是最大的幸福,在这里做苦工是我来到大秦后最快乐的时光,我再也不愿回到宫廷做皇妃。小月,不管你是不是把我看作情敌,我已经把你看作最好的朋友。”说完玉漱揭开盖在陶土头像上的麻布,只见蒙毅的头像已经栩栩如生。看着这个头像,玉漱笑了,这就是她最好的汤药。

玉漱抓住小月的手,用她的指尖在水碗中轻轻沾上水,然后轻轻地在陶土头像上触摸,滑动。小月浑身剧烈地颤抖起来,她仿佛看见蒙毅正微笑着望着她,任由她触摸脸庞。小月看着自己指尖上沾着的一点点泥浆,泪流满面,她对玉漱说道:“刚才我还在可怜你,现在我却在可怜自己,无论如何,蒙毅心中一直有你,却没有我。”

小月扭头离开了,玉漱看着小月的背影,叹息不已。

这晚,玉漱还想悄悄爬起,没等她起床,两个太监却悄悄起床了,出去了。玉漱悄悄跟着他们,看到他们往水井里丢下了什么。玉漱觉察到不对劲,想偷偷溜去告诉蒙毅。就在她快要接近蒙毅的房间时,被这两个太监追赶上,捂着她的嘴把她拖走了。

从第二天开始,工地里的民伕工匠都开始生病,四肢无力地倒在床上呻吟,御医前来检查病症,却怎么也查不出个中原因。监造官员和蒙毅一起查看,只见工地上一片荒芜,官员着急地说:“已经十多天了,这样下去工期延误,我们的脑袋也会和前几任一样不保!”

两个太监正向赵高报告情况,赵高听过后哈哈大笑,他问起玉漱的情况,太监说:“玉漱这次也染上了疾病,病上加病,身体每况愈下。”赵高更加高兴,赏赐了太监,让他们继续投毒。

工棚里,玉漱也病得躺在床上无法动弹,蒙毅看着着急,想过去关心一下她,却被太监挡住。蒙毅正在着急中,突然空中飘来一股酒香,蒙毅嗅了嗅,这香气竟如此熟悉!说话间,崔文子提着个酒葫芦醉醺醺地走进了工棚。蒙毅大喜,危机时刻崔文子一来,他就放心了,蒙毅问:“谁让你到这里来的?”

崔文子笑着指指天空。

蒙毅请崔文子先救救玉漱,崔文子看了一眼,叹气说道:“一朝富贵如天,一夕却贱如泥土,真是人生无常。”

崔文子摇摇晃晃地走向玉漱,结果也被太监拦住,崔文子喝了一口酒,对着太监打了个饱嗝,太监立马昏了过去。崔文子讪笑说:“酒量也太小了。”

崔文子给玉漱看病的时候,玉漱说出了她看到的太监所为,崔文子笑着点头说:“你原来的疾患是忧思造成的,给你一罐药,你要悄悄服用。”之后崔文子去井里打上一桶水,闻了闻,嗅了嗅,点点头,他取出一包药,倒入酒壶,使劲晃动,然后倒入水井。

崔文子说道:“只要大家继续喝这眼水井里的水就可以治好疾病。”

蒙毅立刻带着大家打水,分水,给病人服下,他也亲自给玉漱端去一碗,刚刚扶着玉漱喝下,那两个太监就苏醒了过来,冲过来把崔文子和蒙毅撵走了。

夜晚,两个身影又偷偷摸摸来到水井边,往水井中投放东西。

埋伏在暗处的蒙毅和崔文子看见了。蒙毅想要出去抓他们,查问他们的罪责。崔文子拦住蒙毅,说道:“这样没有用,还是查不到赵高,不过我有办法让他们不敢再投毒!”

两个太监投完毒,偷偷摸摸地往回走,经过制作陶俑的泥浆池的时候,突然被一个飞过来的酒葫芦砸在头上昏了过去,栽倒在了泥浆池中。

第四十章 情深如海

第二天一早,工人们准时上工,突然听到有人喊救命,大家寻找了一番,发现两个太监正仰面朝天地躺在泥浆池里面,泥浆已经变硬,他们被困在了泥块中动弹不得。

大家看着他们求救的样子,大笑起来,崔文子让大家把两个人搭救了上来。不过此时两人已经成了两个陶俑,身上裹着一层厚厚的干泥,他们被摆放在地上,动弹不得。

两个太监求崔文子好事做到底,弄碎泥块,把他们弄出来。

崔文子点头,说道:“这可是你们说的,让我帮你们弄碎泥块!”

太监忙不迭地点头,崔文子一招手,两个兄弟过来把太监的嘴堵上了。崔文子又一招手,十多个兄弟拿着各种棍棒工具站到了两个太监面前。太监们吓得瞪大了眼睛,却喊不出来。

崔文子笑眯眯地喝了一口酒说道:“还不快帮太监老爷们的忙!”

十多个兄弟一起挥舞起大棒,一时间泥块尘土漫天飞舞起来……

民伕们恢复了健康,又开始工作了,工地上一片繁忙,工棚里大家忙着制作兵马俑。两个太监却只能趴在床上哼哼,四肢上都上着夹板。玉漱终于不必辛苦劳作了。她服用了崔文子给的药物,渐渐神清气爽,容光焕发。

蒙毅对着崔文子作揖,感激他的帮助,崔文子微笑:“你是盟主,我是‘举贤堂’的小喽罗,盟主有求我当然必应。”

外面传来“盟主”的呼喊,蒙毅走出工棚,外面聚集了不少举贤堂的兄弟,拿着各种工具,他们都是得到崔文子的消息,得知工期耽误了,特地赶来为盟主赶工助阵。

蒙毅感激地说道:“多谢各位兄弟!蒙毅真是不知如何道谢。”

众弟兄说道:“我们的命都是盟主救的,盟主有难,我们怎么能不出手。这里的兄弟可都是能工巧匠,盟主有什么难做的活就交给我们了!”

蒙毅大喜说道:“太好了,这里正缺你们这样的人才,你们都跟我来!”

在举贤堂兄弟们的协助下,工作现场气氛高涨,工程进度大大加快。

两太监来向赵高报告,民伕都恢复了健康,而且工期也按时完成。赵高一听,气得砸碎了好几个花瓶。

墨蓝的夜空中突然出现了奇怪的光点,光点越来越亮,就像失去方向的弓箭直冲地面,天亮的时候,一个冒着烟的大坑赫然出现在了众人面前,旁边的草木已经烧焦,大坑底部的石头也成了烧焦的球形岩石。一个巨大的黝黑的水晶体斜插在坑洞底部,上面全是奥古难懂的符号。

坑边围着不少看热闹的老百姓,他们对这个天外来物都很感兴趣。

这个时候一队秦兵来到大坑边,包围了所有人和大坑。

军官带着一队人进入大坑,他们奋力地拔出这从天而降的岩石,当岩石无意中处于正南正北的位置时,周围所有的人和物体全都漂浮了起来;可当岩石一旦偏离了正南正北,所有的浮力又立刻消失了。

周围所有的人看到此情此景都紧张得纷纷跪倒在地,不停地磕头。

有人说道:“这一定是颗天上的星星,我们不应该挪走,应该把它放回去!”

军官说道:“这是要送进宫的东西,快快动手搬运,违令者斩!”

士兵拿着兵器催赶百姓,百姓哆哆嗦嗦地和士兵们一起将天星捆绑了起来。

天星被放入了一个大型马车,被盖上了黑布。

秦皇的马车来到了工地,蒙毅带着官员前来接驾。

秦皇拉着蒙毅来到后面的马车,一挥手,士兵们掀开了遮盖的黑布,蒙毅第一次见到这样一个刻满古怪符号的黝黑天星。

秦皇让几个士兵站在天星旁边,挪动天星朝向正南正北,只见几个士兵一下就蹿到了空中悬浮起来。再次挪动天星,士兵们齐齐摔了下来。

秦皇得意地说道:“这颗天星坠落于东郡,是上天送来的礼物,嘉奖我统一天下的伟业。”

“陛下言之有理,恭喜陛下……”众人纷纷迎合地说道。

秦皇把蒙毅拉到皇陵的沙盘模型前,指着地宫的部分,他要蒙毅用这颗天星,在地宫中建设一座天星宫,让其中的一切都漂浮起来如同天界,让他将来可以漂浮在天界里,过上神仙般的日子。

天星静静地躺在平台上,蒙毅带着工匠们围拢过来,怎么也找不到上面的缝隙。

几个工匠自告奋勇,拿着锤子和凿子开始敲打天星。他们奋力挥锤敲击,“当啷”一声之后,大家都愣住了,天星纹丝不动,凿子却断成了两截落在地上。工匠们也傻眼了,蒙毅捡起凿子,凿子的一头沾着一点点黑色的碎屑。崔文子过来,小心地把这些碎屑收集到一个小瓶中。

工匠们纷纷议论起来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怎么如此坚硬,这样下去不要说按期完成天宫,能不能凿下一块都是问题!

蒙毅正在绞尽脑汁如何设计天宫,崔文子到来了。

崔文子告诉蒙毅:他的一个好友正好在附近修行,听崔文子说了天星的情况,表示可以帮蒙毅解决烦恼。

蒙毅大喜,急于相见,崔文子告知:对方不愿意到这里来,蒙毅必须前往他修炼的地方。

崔文子带着蒙毅来到了一处山洞口。奇特的洞口形状给蒙毅留下深刻印象,蒙毅没想到在皇陵附近居然有这样一个清幽的山洞,从来不为人所知。

崔文子告诉蒙毅,这个山洞面朝北面,所以他的老友称这里为北岩山洞,而他自称为北岩山人。随着逐渐深入洞中,蒙毅发现这个北岩山洞里枝蔓庞杂,没有人带路,就算有人闯进来,也无法找到目的地。

蒙毅小心地记下行走的线路。

北岩山洞的尽头有一个宽敞的地方,里面天然的石桌上点着蜡烛,笔墨砚台旁边放着一张图。

崔文子拿起图,上面墨迹未干,显然刚刚画好。

只是北岩山人却毫无踪迹,只见洞底的洞壁上刻写着两句话:别君且坐思过处,缘到自有破壁时。

崔文子摇头,看来对方不想和蒙毅见面,找到此处也无用。

两人一起观图,果然是一幅修筑天宫的构造图,上面首先写明了警示:天宫里有双重防止盗贼的机关,如果启动了关门的机关,天宫无法再用人力打开;如果妄自盗取了天宫中的镇宫之宝物,防盗机关就会让天宫塌陷,玉石俱焚。

蒙毅有些好笑:“这个北岩山人确实有趣,不先讲如何修筑天宫,反倒先说防止盗贼的机关。”

崔文子:“他这么做一定是有道理的,既然他如此郑重,我们不妨牢记在心中。”

从北岩山洞里出来后,崔文子和小川坐下小酌了一番,崔文子告诉蒙毅,他又要出发了,作为一个医者,永远有人在前方等待着他去医治。

他收拾好包袱,提上酒壶,向蒙毅告辞。如今这里一切顺利完工,他也算做完了该做的事情,要继续云游四方去配制新药了,同时他很高兴地告诉蒙毅,这次来,他收集到了一种不寻常的药引,也许有一味他梦想了多年的奇药真的要研制出来了!

崔文子走了,蒙毅目送着他一直远去,想想不知下次相逢会在何时,他的眼睛濡湿了……

第一批陶俑终于烧制成功了,蒙毅检查着,第一个是蒙恬的陶俑,第二个他发现是自己的陶俑,惟妙惟肖。蒙毅问起是谁做的,没有人知道,蒙毅心中顿时明了,他看向玉漱,只见玉漱微笑地轻轻点点头,蒙毅也笑了。

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了赵高的大笑声。

“蒙大人,玉漱公主,天大的喜讯,我专程赶来和你们分享。李由率蒙家军出击,大捷而归,斩首三万,让图安彻底降伏,这都是蒙毅调教的蒙家军所向披靡啊!图安国王已经派来使节递交降书顺表。”

玉漱听罢笑容顿时消失了,蒙毅也咬紧了牙关。

赵高转身就要离开,不过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回身装作无意的样子对玉漱说:“对了,这个图安国王乃是新王。”

玉漱一听急了,冲过去追问:“我父王怎么了?”

赵高冷笑道:“想必你父亲现在已经和你母亲见面了,都在那边等你了。”

“父王……”玉漱心痛之下,昏倒在地。

皇宫大殿之上,图安的使节把降书顺表交到赵高手上,此人正是金将军。

赵高把降书顺表呈递给秦皇,秦皇大笑说道:“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图安小国与我的大秦对抗简直就是螳臂挡车。”

金将军忍气吞声地退下了,拳头攥得紧紧的。

从大殿中出来后,金将军找到了监造兵马俑的蒙毅。

蒙毅看到金将军站在他的面前,百感交集,两人兄弟般抱在了一起。金将军感叹道:“当年曾是阶下囚的小川,如今已经成了名声赫赫的蒙毅,真是让人意料不到啊!”

蒙毅说道:“幸亏我退出了军队,不然面对图安军队和你的时候,我真不知道如何应对。”

“几年时间人事已非,图安改朝换代,老王、图安王后都逝去了,这次我来很想见见玉漱公主,但是她却不知所踪。”

蒙毅沉吟了很久,金将军见蒙毅面色有异,焦急地问道:“难道公主遭到了不测?你快带我见见公主。”

蒙毅无奈之下只好带着金将军去见玉漱。在兵马俑的工棚中,金将军见到玉漱被两个太监逼迫着做苦工,金将军暴跳如雷,要冲上去为玉漱打那两个太监。蒙毅把金将军拖到僻静处,告诉他如今玉漱正是因为图安之乱被罚苦工。

蒙毅无比自责地对金将军说,他痛恨自己现在无法帮助玉漱,他恳求金将军再重演一次当年的劫持行动,把玉漱悄悄带回图安。金将军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蒙毅。

夜晚的时候蒙毅让大家去工地赶工,把大家带离了住宿的工棚。

金将军偷偷地在太监的饮食中下了迷药,太监们沉沉睡去。金将军潜入工棚,抱起睡梦中的玉漱,放在了马车上,消失在了黑夜中。马车的颠簸,让玉漱从昏迷中醒来,她发现自己离开了工地,惊慌失措地呼叫:“停车,停车!”

马车慢慢停下来,金将军进入车厢,玉漱大吃一惊,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金将军对玉漱说道:“末将现在要把公主带离此地,回到图安,恢复公主的尊严。”

玉漱沉下脸来说道:“金将军麻烦你掉转车头送我回去好吗?”

金将军吃惊地问道:“你是一个尊贵的公主,那种受罪的日子,难道你还可以忍受?”

玉漱对金将军说道:“我只想陪在蒙毅的身边。如今父王和母后已经不在人世,蒙毅成了我唯一的亲人,虽然在工地上的日子很辛苦,但是有了蒙毅,我才能感受到希望。回到图安,即使过上公主的生活,在我看来,却比当奴隶更加痛苦。”

金将军气得一拳打在马车上:“又是蒙毅!”

玉漱流着眼泪说道:“我承认这一切都是我造成的,我会独自承担这些罪过。”

金将军看着玉漱哭泣,突然握住了玉漱的手说道:“公主,请求你不要如此自责,看到你流泪,末将心里也难过万分,我认识公主要远远早于蒙毅,这么多年来一直深深地爱着公主,无怨无悔,我请求公主也给我一次机会。”

玉漱抽回手去,说道:“我非常抱歉,不能答应金将军的请求,因为今生我只会爱一个人,无论他叫蒙毅还是小川。”

“现在我不把你看作公主,而是我的爱人,我无法忍受自己爱的人受到这种对待,不管你会不会恨我,我都要把你带走!”金将军不理会玉漱的要求,继续命令马车前进。此时夜空中传来天鹅的哀鸣。

玉漱指着天鹅对金将军说道,:“金将军你看!这是孤独的天鹅在呼唤它的伴侣,天鹅终身只有一个伴侣,如果它失去自己的伴侣,就会一直这样哀鸣而死。现在我就像失去伴侣的天鹅,金将军如果带走我,就会见到我在哀鸣中慢慢死去。”金将军久久地沉默,终于长叹一声:“请公主记住!我愿意为公主去做一切事情,我不需要公主的回报,只是为了公主可以得到快乐。”说完他终于掉转了马车。

皇陵的沙盘旁边摆放着蒙恬、蒙毅的陶俑,蒙毅独自面对着自己的陶像仔细打量着,他对着陶俑说:“你到底是蒙毅还是易小川,你为什么还留在这里?这里到底有什么可以留恋的?难道是为了创造皇陵奇迹的虚荣?”

蒙毅拔出长剑砍向自己的陶俑,长剑在空中被飞来的一把剑荡开,这把剑插入了柱子中,蒙毅一眼认出此剑乃是金将军的佩剑。

蒙毅大惊,扭头看去,只见金将军扶着玉漱走进了房间。金将军把玉漱送到蒙毅面前,把她往蒙毅怀里一推,说道:“如果你对不起她,我第一个不放过你!”

没等蒙毅开口,金将军拔出宝剑,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蒙毅和玉漱紧紧相拥着,蒙毅对玉漱说道:“玉漱,我刚刚想通了,大秦不再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