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仙侠传-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呀不定那里还有没找到的好东西呢。”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晴紧紧盯住了柳太守。
石基感觉此刻比在洞里看见这些宝物还要喜悦万分,他真正了解了能与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才是最为快乐的事。
于是,他便把自己路经漓山,因为现那儿驻扎着隋兵军营,才探入其中,偶在一座熔洞里现的这些宝物一一作了详解。
“漓山中有隋兵把守?”小雨显然较他人更为敏感此事。
“是啊,我也觉得很奇怪。起初以为是那里有什么宝物才去探看一番,但后来感到并非如此,好象山中隐藏着更大的不为人知的秘密。”石基回答。
石基的话使众人都沉默了,没有人能解答出这个秘密。“师尊,你腰上挂的那把枪,看起来不象是修道人用的啊。”最后还是喜豹打破了僵局。
因为这把枪虽看上去非常精巧,在炼家的武器里算是数一数二难得的上品,但修者一看便知其本色,是不屑一顾的,所以刚才没人把它拿去鉴赏,幸免了此一“劫”。也正因为如此,喜豹才觉着奇怪,师尊如何会要这不曾祭炼过的器件。
“哦,这是一把非常不错的錾金枪,对于炼武之人可说是宝枪呢,我把它送给你叔钟离你看如何?”回答喜豹的同时,又从怀里取出那一套金枪秘笈连同枪一起放在圆桌上:“还有这套练枪的书。”
“太好了。”喜豹见了高兴得跟什么似的:“叔叔他一定会激动死的。”其实他就已经很激动了。
“呵呵!”看到兄弟这般,石基也为他叔侄俩高兴,其实他始终是把喜豹当做自己亲弟弟看待,没有任何做师尊的架子。
想起钟离,他便想到长安,不由得更加想念自己的尊师云中闲,于是把毛道士临走时的话对小雨说了一遍。
小雨一听,一拍桌子,把众人吓了一跳,接着只听他说了一句,立时激起千层浪。
………【第十七章 琼花祭坛 行礼拜师】………
小雨听了石基的转告,一拍桌子:“太好了,一定是师尊叫我们回去商量华山斗剑的事。”
众人一听,立时一个个擦拳磨掌,兴奋起来。要知道,华山可是五百年举行一次这种比试大会,盛况空前,难得一遇。界时会邀请名门正派的长老坐席,且各名川大山的高手也会云集,前来参加,切磋道艺,一展雄风,这种以武会友,以道修人的比赛实不多见。
“不知道这次盛会具体日子定在什么时候?”彩英亦是满脸的喜色,她只所以这样关心举行的时间,是因为想到圣母不知能不能赶得上呢。
“阿姐,阿婆是不会去的,即便来得及她也绝不会去。”彩逸把眼看了一下姐姐,心下奇怪,她如何会忘记圣母的前事?接着又道:“而且是否同意我们去还另当别论呢。”
“可不是,都乐糊涂了。”彩英道,她盼这天盼了不知多久了。又闻妹子说出后面这句话,一下不作声了,情绪变得低落起来,慢慢地坐在身后的椅子上,低头不语。
看她姊妹俩这样,石基连忙安慰,说估计还早,看毛道士不急不忙的样儿,应该是明后年的事。至于圣母那边,到时由他去说服好了,不用太担心。
“我们有空回去一趟就知道了,而且依我看,圣母定会让你们前去参加,就瞧好吧。”小雨一脸地自信。
听了他师兄两的话,这姐两逐又展开笑颜,但一旁的喜豹却是默不作声似乎满腹心事。除彩英外,其余三人见他如此,都甚是了解,却故作不知,不去问及,更不予关怀,怕适得其反,反招致他的心病。
喜豹听了华山斗剑大会在即,为何不喜,怎得还会有心病?如果细心的读者,也一定了解他此刻的心境。花旗圣母纵然同意二梅两徒儿去参加斗剑盛会,但会把关门弟子青儿也放逐去华山吗?那她所赠连壁双剑岂不是要失却意义?这些他都是从二梅那儿了解到的。
这便是喜豹闷闷不乐的原因。见他背转身子,默默走开的背影,大家只能投以同情的目光,就连不大知情的彩英也似乎觉出其中的咸涩。
为了缓解凝滞的气氛,还是石基这做领头人的脑筋动得快,急中生智,大步上前,一把拽过喜豹:“别走,走了就没意思了,跟大家一起庆贺我琼花酒的开酿。就乘这八月中秋好时节,你也正式行个拜师礼吧。今晚就给你开光筑基你看如何?”
听了师尊这话,喜豹转忧为喜,忽得转过身:“真的吗?师尊,那我现在就拜啦。”说着,便要拱身叩拜于地。
“哎,别忙,等我把那石臼里的琼花全都请上桌来再拜。”这是彩英的声音。人家柳石基送了如意给自己,自己多少也得表示一下热忱和支持不是?“我也来。”见阿姐遁身朝树后的石臼而去,后面的彩逸也追了一句,随后跟了过去。
看这姐俩,一前一后,几乎同时到达石臼跟前,一飘身,上了臼,站于宽大的石臼边沿。接着她二人移动脚步,围着臼边慢慢转动起来,身法越来越快,直至只见一紫一翠两道光影,却不见真人,同时一阵漩风从臼内旋起,一朵五色琼花随同飘出,带着夜间的轻露,披拂着浩荡的月光,亭亭玉立,圣洁娇美,仿若出尘的仙子。
随着二梅身影的疾旋,五色琼花一朵接一朵从臼内飘出,朝向月下的酒桌翩翩飞去,正好落在先时盛月饼的水晶大盘内。不一会儿的功夫,盘里装满了五色琼花。更奇的是,叠加起的琼花,以白色琼花为边,簇拥着中间粉黄、樱红、薛青、湛蓝四色,被风微微一吹,花瓣轻颤,如蝶展翼,妙不可言。
“真是太好了,我的琼花酿就要梦想成真了。”此时,臼内琼花业已全部上桌,如一盛开的大花坛一般,绽放于空,与明月同辉,嫦娥共舞。
“好了,这下可以行拜师礼了。”此刻,二梅已回到桌前,彩逸袅袅童音,语中尽显喜气。
果真,喜豹以最真诚的叩拜礼,一拜石基侠肝义胆,引领他走上从道之途;二拜石大哥亲如骨肉,待他喜豹恩重如山,两次解救于危难之中;三拜师尊肯收他为徒,从此随行,衷心不予。
这拜师礼行得可真叫周正,毕恭毕敬,是一拜到地,头磕得山山作响。“行了,起来吧。”石基毕竟初为人师,况他们又是一同出生入死过来的患难之友,所以这拜师也就一形式,不必如此的拘泥。
“那可不行。”彩逸忽然叫道。众人闻之一愣,咋的了?“这三拜到也罢了,那九叩如何能免?拜了不叩,等于没拜。”娇嗔不已。彩英一旁暗自哧笑,跟着连连点头称是。
“对啊,对啊。”雨沬也一旁拍着小手,表示赞同。他最是喜事,乃唯恐天下不乱之人,见二梅故意挑刺,知明为戏耍,实确让喜豹晓得从道不易,拜师也有益身心健康,不仅是个仪式。如看观能明白“三拜九叩”的修真含义,就能理解这最后一句话的道理。
喜豹当然亦明白逸妹妹的良苦用心,尤其对彩逸,他特别有一种亲切感。不仅是她可爱又可人的个性与外形,更因为她是青儿的引路人。没有她,青儿就无法上青城,学艺从道。
不过他也有自己的立场与原则。虽是为他喜豹好,但瞧他们那样,分明也带着三分的好玩,四分的作弄,嗯,不能就这么乖乖地让他们沾了便宜去。
想到此,便装出不明事理的样子:“九叩过了呀,三拜时上下连着三起三落,拜堂成亲都没这么辛苦哩。要不,我围这桌子,对着一盘琼花再来一次好了。”一脸委屈相。
其实他也真想那样做,那多好玩呀,同时也算是给师尊的酿酒宿愿来点小小的祝愿吧。与小雨和石基在一起呆得久了,他木纳的性格也随之生了不少改变。按现代语说,他时下也潮流多了。
“这我赞成,比拜我有意义。”这回是石基跟风,还是他这徒儿了解自己呀。
………【第十八章 花酒开酿 授艺传功】………
从八月十五这天起,喜豹就算正式拜石基为尊师,开始修道生涯。
石基本是要与小雨一起回华山去的,他太想尊师云中闲了,自那日得知匡真人招他回去后,每每做梦都会笑醒。
但琼花酿造在即,此物最是娇嫩,已是受了一次劫难,幸有赖头和尚的吸心**护体,使花一点没浊染煞气的侵袭,但离枝的花好比无根的草,失水的鱼,不能持久,很快就会枯萎。
“替我向师尊千万说明,琼花酒酿成,第一盅便孝敬他老人家。”这日,石基和喜豹送小雨出观回西去。
小雨听了,逐伸出三个指头向着他笑,喜豹也跟着笑,见他俩这样,石基只好无奈地搔了搔后脑勺:“那两位可暂行对他们保密嘛。”
小雨伸仨指究竟啥意思哩?原来啊,除了他这第一盅花酒要奉于恩师外,还有帮他空运那箱酒具,现仍在替他监视着笑圆法师动向的五台山万方方丈。还有一个就是八月十五晚,闹着要吃头一盅花酒的赖头和尚了。
这后两位,石基都曾当面答应过请他们喝第一盅琼花酒,但唯有真正要第一个敬之的,却是尊师云中闲,天下最难舍的,一定是给自己生命的那个人。
二梅站于一边,两俏佳人儿,看着石基尴尬的样子,更是抿嘴相视而笑。过了中秋节后,她们原是要回青城去,但她们也对石基的琼花酿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彩英,本身就喜爱**摘草,她是圣母炼丹的好帮手呢。
因此,在与石基熟悉之后,他们之间似乎多了一种默契,会经常为一个同样的话题讨论很久,且一起去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或许是石基送她玉如意却没有丝毫迟疑的唯一理由吧,共同的兴趣与爱好使他们之间萌生出真诚的友谊。
彩逸自是听从姐姐的安排,况在琼花观里同样可以修炼。更重要的一点是,她们想等华山斗剑的确切消息。
而石基自八月十五第二天,便着手酿制花酒。在他的带动与指挥下,二梅及喜豹都成了助手,就连最不爱俗事的小雨见了,也禁不住参与进来。
他们把幸存下来的这一树古琼花,每大朵按不同的花色区分开来,五个人正好每人负责一种颜色。将花先于手内隔着雪白的纱布揉搓致稀烂,然后放进专用的捣碎木器内,以木棰捣成花浆。再将花桨倾倒进放有纱布的洁净容器内,以纱布裹之再施以挤压成汁。
五种花色,分别置于粉黄、樱红、薛青、湛蓝,纯白五种瓷器内,待静置十五小时后,由石基用虹吸法将花汁分别吸入另五个容器中,进行酵两昼夜。恰正逢中秋,气候不冷不热,非常适宜,十二天后,也就是小雨走的这天,石基又以虹吸法第一次将酵汁分离抽出清液,分别装至五个精细的,与花色同样的缸内密封陈化。等到二十天后,再采用虹吸法进行第二次分离后,将五种色酒一起汇入青花瓷缸内密封,最终陈贮至六个月,即成琼花酒。
说得这样容易简单,其实做起来很细致伤神呢。特别是石基和彩英,在上面耗费的精力尤其多,两人轮流打坐守护,对酵的温度控制甚严,丝毫不敢懈怠,昼夜不离。
“我想师尊听说后,一定是非常期盼你这高厨的手艺了。”这时,他们已不知不觉中走出扬州城,小雨说了这句后又朝众人一挥袖:“好了,别送了,我很快就会回来的,听我好消息吧。”言罢,不等回语,便即祭出青稞剑,红影一闪,遁入剑光,破空而去。
自小雨走后,因琼花酵酿要待二十天后才能进行第二次分离,所以忙碌的人们一下子变得清静下来,石基正好乘这时机,开始于喜豹授艺传功。
喜豹很是用功,因为他想能尽快达到元婴期,这样就可象师尊他们一样驭剑飞行了。驾着剑光,穿行在浩渺的长空,对他太具有诱惑力了,是他习道第一个要追求的目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他心中的梦想,有朝一日去青城看青儿。
“不要考虑得太多,先炼好你的气啊。”每当他坐那儿楞楞地时候,石基就这样提醒他。
这日清晨,石基又于桥头亭子间坐禅,这是他继打坐后,将智云禅师刻于佛母洞石壁上,百图中的禅功拿来修炼,较之道家的坐功又是另一番境界。他体味着已刻入脑中的一幅幅坐禅图,每一种姿式都用来炼上九九八十一天,共四十七种形态,占了百图中的三分之一多,可见禅功于佛门源源流长的深意,不仅博大,而且道远。
现在他已炼到了第二种形态,每当坐禅时,他都要将那把残剑祭于身前,以玄气贯之,使其在不停地旋转中形同自身逐渐达到所需的境地,洗炼出它最卓越的光华和灵性。
同时,他还光内视,元婴已然长大,有四寸来高,且周遭更是围了一圈形似花瓣的气泡,他知道,自己已处元婴末期,再过些时日,也就是元婴长到五、六寸大的时候,这些气泡便会变成花瓣,成为一个美丽的莲花座,而自己的元婴就将坐在这个传说中的莲花座中,那副可爱的神态,想去一定是圣洁无比。
对于自身修体始终保持这种突飞猛进的状态,石基仍无丝毫的觉悟,可能他永远都不可能知道,是沾了智云禅师元神赋予的仙元力的缘故。
正当他凡息遁去,胎息萌动时,忽然脑中闪出一个红影,转眼进了一个山洞。那熟悉的身影不正是自己的师弟雨沬吗?他一愣间,果见小雨即出,身后还跟着另一人,正要再仔细观瞧,却如幻灯片断载,一下全然熄灭,景像皆无。
他惊得一下睁开眼晴,猛然看到眼前站着一人。
………【第十九章 渐入佳境 好友重逢】………
当石基被脑中影像惊醒时,他以为是做梦,哪知睁眼看时,却真见小雨站在亭子间外,且后面还站立一人。
“世民兄。”他忽得从地上站起,顺手把残剑收于腰际。
“你刚才看到了什么?”小雨待身后之人上前行过礼,不觉向师兄问道。
跟小雨同来的果真是秦王李世民,他也以征询的目光看着眼前这个久已未见的英气少年的亭子间在他的立身处亦然是显得太过精秀,玲珑不堪重负。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种异像,而睁眼看时,你们却真的在眼前。”石基便将脑中所见影像说出,而另一个未看清者不知是不是李世民。
“恭喜师兄,你居然已快达出窍期了,真是不可思议啊。”因小雨来时,见石基在沉冥中的神态,光华悬顶,鼻出白气,便怀疑他已至此种境界,但这样神的修进,他亦是不敢相信,所以才于石基醒来时问证。
的确,柳石基将要结束元婴期,即将踏入炼气化神的境界,但刚才那种影像也只一闪的片段,残像。毕竟他还没有跨越元婴期,好比影片的预告,达至另一境界的预兆,真元力还尚不能支持神识的游历。
“我想,那还不能叫做真正神识的产生,还有一段修炼的日子哩。”石基说着,这才走下台阶,出了亭子间,热情与李世民攀谈起来,问他们是怎么碰到一处的。
这一话可就长了,先就小雨是怎样遇到李世民说起吧。
小雨这次回华山,可巧匡真人在外云游,还没回山,因此并未遇上。匡轩一年之中大约要有半年是于外漂泊游历,走访好友名川的。
当然,八位师兄一个没落,全部拜见,而且都围着这个小师弟问长问短,一点细节也不予放过。“各位师兄,你们就行行好吧,别不依不饶的,知道的我可都说啦,你们也该对我说些什么吧。”小雨指的当然是他最关心的华山斗剑一事了。
上文第一卷里就有提到,云中闲共有十个弟子,除石基和雨沬外,前八个弟子依长幼的顺序分别是金星、木羽、水生、火焱、土齐、风离、雷坎、冰啸、雪寒。
这八个弟子个个道艺群过人,性格迥异,但全都总汇了一点:好斗。这里面要数二师兄木羽对雨师弟最好,一边护着师弟,一边道:“你这次回山是为华山斗剑一事吧,告诉你啊,师尊业已和大师伯等商议妥了,日期就定在后年的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举行。”
小雨一听心里暗喜:还有两年的时间呀,这太好了,喜豹和九师兄正好可以趁此多修炼些时日了。不过说真的,两年的时光,在修真人眼里那却是一晃即逝,是非常短暂的。
“师弟,这次九师弟怎么没有跟着一起回来啊,我们还想着要看看他哩。”这是大师兄金星在问,他生得高大威猛,虽说是云中闲的弟子,却大有毛子棋的风范,只是黑须修面,青年英气罢了。
小雨见大师兄问他,便把石基酿造琼花酒一事说了,“走不开,正到了酒花冒鲜的关健时刻,人不在,前功尽弃可就白费了那许多的好花了。他让我代问师尊师兄们好,斗剑那天他准定是要回来的。”好一番的解说,他知道,这些个师兄们个个难缠,谁都不好惹。
一听说有花酒吃,老六红脸风离可一下就“疯”了:“有好酒喝哇,那我们都下山去江南找他正好积修外功,说不定还能和那皇帝干上一架呢。”刚才听小雨说四明山堵截斗剑一回,他就心里痒得难受,羡慕不已,且他特好酒,尤其喜鲜花酿制出的酒,纯香甘爽,喝了半梦半醒,欲醉欲仙。因此在听说九师弟酿得琼花酒后,真正是欲罢不能了,恨不得现在就飞去琼花观。
“六师弟,你可真馋,还这么视酒如命,当心师尊回来知道了又要罚你天池打坐。”这是老三水生,一副白面书生的模样儿,平日若走在大街上,没人会认为他是个道中高手。他的特技为云中飞,是匡真人十个徒儿中唯一一个可以无需用剑光,而能驭气飞行的人。
而他说的天池,便是云中闲经常于华山之巅修炼的仰天池。这老六风离因嗜酒在华山由此出名,炼得一身醉八仙,游走云端时,剑光飘乎不定,似东却西,即直又曲,所以他又被门中人称为醉光风离。但也正因为如此,他经常因酒误事,被匡真人常常罚于天池打坐,面池百日那是家常便饭。每当那时,他便会在尊师严厉的眼皮下,老老实实地修身,思过。
这也罢了,最让他痛苦难奈的是,这打坐的百日里是滴酒未得沾,这对于要每日水酒一小杯,不当神仙也不悔的他来说,真正比当了神仙不把酒还要难受十倍。
“好嘛,我只是说说而已,谁还当真要去不成啊。”他这一急,到把个众家弟兄都给说乐了。
虽说石基同他们未曾谋面,但他的名声在同门中业已是响当当,如雷贯耳了。他们都知道,这个九师弟是师尊传言的乾坤人物,将来要成就大事的。所以,在他们心目中,石基的形象俨然不觉间变得高大起来。
小雨这会回山,虽然没有看到尊师云中闲,但却也和八个师兄共温了同门之谊,尽享做师弟所能得到的一切宠爱与备至的关心,就算是特权吧,这多少弥补了他迫于十弟子的不奈。嗯也不错么,什么都沾光,错了也可轻罚,嘿嘿!他总算找到了点平衡。
在山上住了将有二十天的光景,算算石基应该要用虹吸法对花酵进行第二次分离了,于是这日一早便起身,向八个师兄告辞,专门又去三公山云烟洞拜了大师伯尤楚焱道长,随即驭剑返回江南。他这回还特意把自己的左膀,那只月白母旋龟给捎上,准备带回观与乌星龟成亲,结为湖下伉俪。呵呵!
………【第二十章 巧遇世民 两龟连理】………
离开华山,小雨一路向南飞去。
因并无紧急的事情,他于正常度驭行,本想去茅山转上一圈,找小明聊一聊华山斗剑一事,后想师伯毛子棋可能也在老君洞,于是打消了此念,所以直到次日佛晓前才抵达江南。
在路过天昌关外的漓山时,他忽然想起师兄说的寻宝之洞。说是这山上还驻扎了许多的隋兵军营,便灵机一动,也要下去看个究竟,说不定他雨沬也能找到个把两件奇珍异宝哩。
“结果宝没有找到,却找到个大活人是吧。”柳石基这时突然插话,冲着李世民哈哈大笑起来。
“可不是嘛,师兄真是明肚。”小雨也嘻嘻地应道。
这时,于旁的李世民感慨万端地说道:“是啊,多亏了小雨兄弟,这回他又立了一功,不知是不是我李家欠他的哩,今生今世也还不起了。”
原来是小雨在经过一个山洞前,听到里面有打斗之声,跑进去一看,见有几个蒙面的黑衣人正跟一个青年拼杀呢。而这青年,他一眼便认出是太原李渊的二公子李世民。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先救人要紧。而那几个蒙面人哪里是小雨的对手,还不够他一顿扫的,转眼将他们缚伏于地。因华山弟子紧尊师命,不得滥杀无辜,包括寇人贼子等,以教为先,行道为本。所以在弄清了缘由之后,便将他们全数解散,放其逃生去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石基低语了一声,联想起自己潜在神识的游动,还真有这么回事啊。于是又问李世民,怎得于洞中和这些人厮杀,他们因何事要对他如此?而李世民的话,不禁又令他为之震惊。
恰原来,李世民是听说他的婶娘,也就是杨广的淑妃萱婉歆萱娘娘没了。因消息来的突然,死的蹊跷,所以尊父命,前来江都吊丧,却也是探查真实死因。
当他行至半月,快到天昌关时,天已将晚,便不想进城,打算只于关外歇宿一宿,待得天亮再进关去。正好漓山于此关不远,便即进山,找了个洁净的山洞歇息。
一夜无事,天刚擦亮,他起身正准备出洞继续赶路,才刚一露头,便碰到那几个蒙面黑衣人。起初见了他却是一愣,后有一个领头模样的冲过来,问他是不是李公子?李世民原会武艺,况男子汉大丈夫一不改名,二不更姓,怕他何来?
于是点头,问有何事?那头领听说,不禁又挨近身前,问他把乾镜藏到哪里去了?要他立刻交出来。“我知道他说的什么进前后退的,两句不顺,便打进洞去,他们还要杀人灭口呢。”此刻李世民一脸气愤:“真正世道不平,天下要大乱了。”
“你们没有碰到驻扎在山中的隋兵吗?”石基回想那日寻宝时,见有密集的流动岗哨守山。而且闻听李世民说到黑衣蒙面人问他乾镜一事,不禁心中一动,但好笑的是却被李世民理解成为“前进”。
“没有啊。”李世民和小雨几乎是同时回答。说完后,石基注意到小雨与他对望了一眼,那眼神似乎对刚才李世民的“前进”一说也有所反应。
要不要对李世民说明呢?石基也同样看着小雨,心里拿不定主意。忽然他由此到想起一件事来,便向李世民问及,那回他带兵路过太原,在李府逗留小住时,曾听说府上被盗的传闻,是怎么回事?
“哦,那事啊,说是我们家藏着什么上古宝镜,真正岂有此理,纯属造谣。”李世民仍是余怒未消的样子。
这时,小雨同石基互相默契地点了下头,便由石基把这上古宝镜的传说原原本本地对李唐王祥述了一遍。并且将时下正为争夺这遗失的古镜而闹得天下不平,勾心斗角,腥风不断的恶迹一一演说。
“真的有这样两面古镜?”李世民显然吃惊非常:“但这古镜的丢失跟我们李家又有什么关系呢,如何这等的穷追不舍?”转而他恍然,似醒悟到了什么:“难道在山洞里,寻问并要弑杀我的那帮蒙面人说得是乾镜而不是‘前进’?”
石基和小雨听了哈哈大笑起来,明确地告诉他是乾镜,而亦非“前进”。“那还有一面坤镜,有下落了吗?”李世民随意地问道。他对于得此镜便得天下一说并不认同,也不感兴趣,到是心里惦记着进宫祭吊婶娘一事。
“据说这面坤境现落在西域人的手里。”听石基说完这句话,三人都沉默了,在九曲石桥上站住,无意地望着桥下淙淙流淌的湖水,水中的鱼儿正自由自在地穿梭着。
哗啦!忽然间传来一声出水的响动,三人同时闻讯望去,便看到一只漆黑乌亮的龟儿从水里冒上头来,正是小雨豢养的那只乌星龟。
“嗨!龟女婿,你可真会挑时间,看我给你带婆娘回来啦。”雨沬大声冲它嚷嚷着,跟手将腰间紧扣住他的月白母旋龟轻轻抱起,捧到胸前对它小声道:“姑娘你姑爷正在下面等着你呢。”
另两人被他这有趣的举动所吸引,尤其是石基,由这两龟儿,又想起与圣母对奕中棋盘上的棋子,嘴角不觉牵起一丝微笑。那月白母龟可真是雪白清亮,高昂的鸟头上,闪着银光的翎羽在晨曦中微微颤动着,简直美得跟个公主一样。
湖下的乌星龟也看到了主人手上的宝贝,嘴里迸出坎坎地欢叫,似乎在欣喜地向另一半打招呼,邀请她下湖来。
“姑娘,你姑爷在叫你呢。”小雨又说了一遍。那月白旋龟闪动了一下晶亮的小圆眼,坎得一声似作为回应,蓦得跃起身形,一道雪白的影子就此划过湖面,转眼连那水里的乌星龟同时不见。
“别忘了给我生个龟宝宝啊。”小雨的喊声在湖面随波荡漾去,尽惹得一人咯咯地笑将起来。
三人闻听,不禁又同时转头观看,呀,她怎么来了。
………【第二十一章 二梅进宫 亡灵含冤】………
听到小雨的那声喊,亭子间后面忽然传来咯咯地笑声。
三人回过头来一看,只见清明的晨曦中,走出一个妙龄少女,一袭紫裳于晨风中轻摆,一支竹笛随身斜挎,袅袅婷婷,在水一方。
“彩逸,你怎得会在这里,刚才没见你呀?”石基奇怪地问道,彩逸的灵秀比之婉约的姐姐更让人觉得清新,那是一种自然产生出的稚气。
“我刚才在假山那儿呢,听到雨师兄在于龟儿‘拜堂成亲’,一好奇就被吸引过来啦。”她童音鸟鸟,婉转酥柔,似林中莺哥啼唱。
“这位是”世民见此女娇俏,不禁悄然问身旁的小雨。
“她是梅师妹,青城圣母门下。”小雨作了介绍,旋即又给彩逸引荐。
不想修道中人也有如此年少乖巧的女娃,李世民万分惊讶地看着彩逸,常听人言,江湖异人中有那能变幻成美貌女子的,眼前这个女孩不但美而且好似仙灵一般,难道是高人幻化的杰作?
看到李世民呆呆的样子,彩逸又扑哧一声乐了:“这位李公子认为我有哪里不对么?”聪明的她一眼便看出李世民疑惑的目光。
“哦,失礼。没有,请梅姑娘不要见笑,只是听人所言,不足为证。”李世民话中的意思听者全都明白,凡人对修道之人总是充满了好奇,甚至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