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流云剑-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国家之争,也是民族存亡之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八个字不是口头说说就行的,必须付诸实际行动。”

“主公心底宽厚仁慈,大智大勇。他没有因为皇上要杀他,就让自己置身事外,而是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挺身而出。我们作为主公最亲近的人,就要把他这种为国为民的精神付诸行动。”

说到这里,万练从帅案上拿起一支令箭:“现在我命令:严二娘为军营守军主将,黄妍莹为副将,统领方千寻、夏芸、曼黛莉防守三处兵营,主要兵力就是白凤卫队和弗朗机火铳队。防守时间为十二个时辰,超出这个时间就与你们无关。”

拿起第二支令箭,万练的目光到了熊储身上:“主公率领银甲铁卫段鹏的长枪队立即出发,一定要在明天日出之前,赶到马王庙南面的杨家岭埋伏,看见身后青永梁上面红旗升起,就全军杀出。主要目的不是杀人,而是抢夺敌人的战马物资,抓捕俘虏。”

第三支令箭,万练找到了霍连山:“霍连山率领火器营的五雷神机百人队,接令以后立即出发,明天日出之前赶到马王庙北面的开山口埋伏。看见南面青永梁上面的红旗升起,就全部开火,打完五轮之后配合抓俘虏。”

第四支令箭,万练找的是刘国志:“刘国志率领银甲铁卫的骑射队,今晚隐蔽出发赶往青永梁西北五里的二道梁埋伏,明天看见山顶黄旗升起就立即杀出。不要拦截敌人的败逃之路,而是从侧翼放箭追杀。”

第五支令箭抓起来,万练沉思了好大一会儿才说道:“乔如山听令:你率领拐子铳百人队连夜出发,赶往葫芦海东面的大古城,把里面的人全部集中起来带走,统一看管起来。”

“记住,在大古城废墟的旷野地带准备柴草等引火之物,伪装成当地百姓的柴火堆。一旦敌人进入大古城,拐子铳就立即开火,引燃所有的柴火堆。敌人败逃以后,你们立即返回兵营接受严二娘的指挥。”

所有的人都有了自己的任务,就剩下熊开山没有接到令箭。

万练抓起第六支令箭想了想,熊开山认为这最后一支令箭肯定非自己莫属。

没想到万练又把令箭给放下了,随即说了声:“各位主将立即带兵出发,不得有误!”

“慢着!”熊开山终于憋不住了:“军师,其他的人都不说了。现在我爹我娘都有事干,怎么就没有我的名字啊?”

万练微笑着说道:“开山,我知道你力大无穷,而且武功高强。无论是双锤还是火焰叉,一般的江湖顶尖高手在你手中都没有办法讨好。我这里的确有一件大事,可是就担心办不好,所以才犹豫不决。”

0287、进攻序幕

大古城,距离西面的葫芦海海滩只有十二里。

虽然叫做城,其实这里根本没有城,不过是一些牧民和一些渔民的聚集地。

没有城,这个地方也不会出现一个大古城的名字,所以这里曾经出现过一座塞外第一城。

前三二六年,赵国肃侯去世,赵雍十五岁即位称侯。

赵雍本姓赢,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既然是赵国的侯,故称为赵雍。

说起赵雍,其实没有几个人知道,但是说起赵武灵王,知道的人就多了。

华夏民族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骑兵,但是彻底放弃战车,让骑兵成为国家最重要的一个**兵种,那就是赵雍,也就是后来的战国小霸王赵武灵王。

华夏历史上的著名典故“胡服骑射”大变革,就是赵雍为华夏军事变革作出的巨大贡献。

要训练骑兵,就需要很大一块场地,而且还需要一大片水草丰茂的草原。

为此,赵雍拿出钱来在葫芦海东岸修建了一座巨大的城堡,也就是现在乔如山带人过来,看见的那些残垣断壁。

乔如山,此前不过是一个占山为王的小混球,年方二十而已。

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当然不知道他现在看见的残垣断壁,就是华夏第一支正规骑兵的诞生地。

乔如山带领小将樊涛的拐子铳一百二十人过来之后,首先就是要执行军师的命令,把这里的牧民、渔民全部集中起来带走,带到西北二十里的东湾看押起来。。

此时不过二更天,茫茫四野漆黑一团,突然出现一支军队,这对任何老百姓来说都是塌天大祸。

两百多村民也不知道来了多少军队,所以登时就懵了,自然是哭声一遍。以为自己的全部家财全部完蛋,而且自己也变成了奴隶。

归化城的三娘子和大明签订了和平协议之后,专门颁布法令,鼓励大明百姓过来开荒种地,繁荣双边互市。

所以这些村民虽然已经在这里繁衍三代,但都是大明子民,也就是自己人。

可是现在不是解释的时候,也不能解释,一旦走漏风声就全完了。

乔如山和他的兄弟们军令在身,只能严格执行军师的命令,恶形恶相把人带走。

一通忙乱之后,天色已经开始大亮,乔如山和他的兄弟们一夜没有休息,现在同样不能休息,还必须到葫芦海边上弄回来好多干茅草,在大古城的遗址上垛起来,然后把当地老乡的草料盖在上面。

老百姓都被带走了,但是他们的羊群却留下来。

既然有羊群,当然需要放羊人,所以乔如山亲自担任羊倌,在大古城东面三里放羊,其他的兄弟们都已经按照命令要求各自分散开去埋伏起来。

让乔如山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放羊竟然就放了一整天,眼看着太阳就要下山了,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看见。

乔如山以为军师失算,敌人不会来了,所以准备把兄弟们集中起来返回葫芦海南面的军营。。

恰在此时,东面烟尘大起,一支骑兵仿佛狂飙卷了过来。

乔如山当过山寨的大寨主,手下以前也有三百多人。所以他很快就发现冲过来的这支骑兵不到一百人,只有七十多人,并不是军师所说的七百人。

要说胆大,乔如山果真是胆大包天。

一看敌人的数量有问题,所以他也没有惊慌,而是装模作样赶着羊群返回大古城,结果很快就被那些骑兵追上,属于主动被俘,然后被带到了一个小头目的马前。

“这里不是大古城吗,怎么就看见你一个人,其他人呢?”

对于小头目的询问,乔如山似乎被吓得有些发抖,说话都有些哆嗦:“将军,南面有大军开战啊,正攻打杀虎口呢。村子里面的人害怕出事,半年前就跑光了。我实在是没地方可去,反正也就一个人一群羊,所以才留下来。”

“这附近还有什么其他的人没有?”小头目问。

乔如山摇摇头:“因为那些客商都是从海子西面经过的,这里没有人来过。”

就这么一耽误,乔山终于发现东面又出现了一股烟尘,正在向这边缓缓移动,才知道眼前的这七十多人是来打探情况的。

小头目没有发现什么破绽,因此吩咐两个手下快马返回,看样子是要把大部队迎接过来。

但是乔如山却没有被放走,而是被那些军卒裹挟着返回大古城。

就这么磨磨蹭蹭转眼就是半个时辰,总算回到了大古城遗址废墟内。

事情没有超出乔如山的预计,那些军卒根本没有征求意见,就直接把乔如山的双手捆起来扔到一个草垛上。一群三十多只羊很快就被屠杀一空,然后生火烤全羊。

现在除了场地中间烧烤的火光以外,四周已经一片漆黑。

乔如山因为自己还没有脱身就有些着急了,因为敌人的后续部队正在陆续到来,人数已经超过了一千五百人,但是后面还在过来。

眼见的骑兵就已经接近一千,远远超过了原来所说的七百人。

好在后面过来的并不是正规骑兵,而是一批牧民,男女老少都有。

说是牧民,但是却没有羊群、牛群、马群跟着,全部都是空手。

看见一批空手的牧民,乔如山就已经有些疑惑不解。

因为在丰镇的时候,他奉命在饮马河西岸埋伏两天,准备阻截敌人渡河的时候,曾经看见过这些人。

那个时候还有六群羊数百只,一群奶牛十多头。现在人都过来了,但是那些羊群和牛群呢?

乔如山虽然武功不是很高,但是头脑转得并不慢。

他知道大好的机会就在眼前,如果不赶紧发起进攻,一旦这些人吃饱喝足了就会分散开来准备睡觉。

敌人全部分散了,突然袭击的打击效果就会大幅削弱,只怕不能给敌人制造足够大的混乱。

如果敌人不乱套,自己手下的一百多人肯定对付不了近千人的大部队,就无法完成把敌人从这里赶出去的作战命令。

丧失战机,不能完成自己的作战目标,从而造成严重后果,那是要执行军法的。

执行军法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就是要砍头。

乔如山想到这里,只能一咬牙从草垛上面滚下去到了阴暗之中。

双手被绑在身后也无法解开,现在也没时间想办法解开了,只能拼命向小将樊涛隐蔽的地方跑过去。

乔如山着急,小将樊涛其实更加着急,所以就带领兄弟们慢慢摸了上来打探具体情况。

因为有身后火光做背景,乔如山的身影一出现就已经被发现。。

樊涛根本没有听乔如山说什么,就直接一声令下,一百二十人端着拐子铳已经猛扑上去。

要说战马比人精灵多了,樊涛他们刚刚接近到百步之内,敌人的马群就出现了骚动,然后就惊动了敌人的哨兵。

所谓拐子铳,其实就是鸟铳,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散弹枪,一次可以开三次火。

也就只能开三次火,因为战场上根本没有机会给你重新装药。

鸟铳虽然覆盖面积足够大,但是有效射程只有五十步。

敌人已经被惊动,那就没有什么话好说了,狭路相逢勇者胜。

“开火!”

距离敌人还有八十步的样子,樊涛下达了第一轮开火的命令。。

随着一阵惊天动地的轰鸣声,敌人终于彻底被惊动。

敌人果然是百战精兵,所以惊而不乱。在头领的怒吼声中,都已经拔出腰刀开始向外反击。

人可以不乱,但是集中在一起的战马遭到火器的打击已经乱了,开始拼命往外冲。

蒙古兵都是马背上的兵,没有了战马就没有了战斗力。

所以战马一乱,那些蒙古兵只能去抢救自己的战马,整个大古城终于乱成一团。

敌人在火堆的映照下,看外面都是黑魆魆的,根本不知道来了多少人。

加上这么一乱套,樊涛他们已经冲到了五十步以内,第二轮开火就与见到成效。

不仅打死打伤不少人和马,而且引燃了早就准备好的草垛,作战的计划终于实现了第一步。

樊涛虽然是拐子铳的百夫长,但是他手中并不是三尺多长的鸟铳,而是一尺多长的短铳,而且一直插在腰带上根本没有开火。

樊涛不开火自然是有原因的,因为他手里拧着自己的兵器,也就是九十六斤的镔铁棍。

兄弟们按部就班往前冲,主要目的是让敌人越乱越好。

樊涛的目的和兄弟们不一样,他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但是目的不一样。

因为要埋伏在敌人附近,所以战马都在五里地以外的密林中。

没有战马就不能充分发挥镔铁棍的威力,所以樊涛的眼睛里就剩下敌人的战马,而且要尽快抓住一匹变成自己的临时坐骑,然后才能冲击敌人的核心。

此时大古城中心已经是火光冲天,人喊马嘶乱成一团。

樊涛突然看见一匹战马比所有的马匹都大一号,正在马群中横冲直闯,显得狂暴异常。

在战场上,烈马的冲击力更强,速度也更快,所以樊涛就直奔这匹烈马冲过去。

既然是一匹出类拔萃的宝马,它的主人自然不会差很多。

樊涛眼中只有宝马,就没有发现西北方向也冲过来一个人,而且口中不断打着胡哨。

胡哨声响起的一瞬间,那匹烈马就掉头冲向西北方向。

樊涛顿时气得七窍生烟,只能返身往回追。

两条腿总没有四条腿跑得快,等到樊涛冲到烈马附近,才发现马背上已经端坐一员大将,手中一根狼牙棒长度超过一丈八。

看见自己辛辛苦苦追了半天的宝马,竟然被别人抢先半步夺走了,樊涛气得嗷嗷之叫。

手中的镔铁棍轮起一个半圆,已经刮着风声劈了出去,目标正是马背上那家伙的右胯。

0288、只抓一人

樊涛,是苗三冠从青龙寨四千多人里面选拔出来的四员小将之一。

青龙寨里面的那四千多人,都是九道山庄少庄主蒲昌年费尽心血物色来的精兵。

在这四千精兵里面,苗三冠仅仅选拔出来四个小将,当然属于出类拔萃的人物。

苗三冠费尽心血物色这几个小将,就是为了保证熊储远征阴山不出纰漏。

可是,不管樊涛多么聪明,多麽力大无穷,但他毕竟是第一次真正上战场,直接抡起大棍就上去了,连最起码的招呼都不打。

战场上兵对兵、将对将首先通名报姓,那是有讲究的。

你不打招呼,就不知道对方是谁。就算你最后胜利了,也不知道战胜了谁,军师的功劳薄上永远没有你的名字。

武将,从来都是依靠积功晋升。

你战胜的对手品级越高,自然功劳就越大。

反之,如果你是第一虎将,就算杀了数百小兵,功劳都不算大。

正因为如此,才有战场的一句俗话:“某家刀下不斩无名之辈!”

所有这一切樊涛都不懂,他就看见自己辛辛苦苦追的那一匹宝马,如今已经在别人的屁股下面,顿时就火冒三丈。

说来也是,自从跟随师傅熊储以后,还真没有人敢抢他们四小将的东西。

打得赢的那几个人不屑于抢他的东西,想抢他东西的人基本上都打不赢。

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我的当然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这种不良习气。

咔嚓一声巨响,镔铁棍就已经和狼牙棒撞在一起,樊涛被巨大的反弹之力撞得倒退了五个大步,心中气血上涌,胸口开始发闷,这才大吃一惊。

不过看见对方的宝马也后退三步,马背上的家伙身体不断摇晃,差点一头栽下来,樊涛终于知道自己在力量和兵器上没有吃亏。

唯一吃亏的就是人家居高临下,可以利用高度增加兵器的威力。否则的话,刚才这一下子对方更是吃不消。

樊涛长吸了一口气,正准备抡开棍子冲上去,结果人家一拨马头就跑,到临了还留下一句话:“小娃娃好大力气,某家今日有事在身,改日再会!”

这一切说来话长,其实不到一个呼吸的时间。

樊涛冲进战场看见了一匹宝马,然后拔腿就追,结果被别人捷足先登,他一气之下给了别人一棍子,然后别人就跑了。

第二棍还没有来得及砸出去,拐子铳百人队的大部队冲了上来,兜着敌人的屁股进行第三次开火。

恰恰就是这个时候,樊涛的对手才拨马就跑,并且在跑动中不停的高呼:“这里有敌人埋伏,大家立即原路返回,等到天明再作计较!”

听到那个家伙四处发号施令,樊涛心中那个后悔呀,就甭提了。

毫无疑问,刚才那个家伙就是这支部队的最高统领。如果先前问清楚了,樊涛绝对不会让别人跑了。

可是现在不行了,两条腿肯定跑不赢人家四条腿,你就算是再后悔也没地方买后悔药。

按照原定计划,樊涛带领一百多兄弟狂呼乱叫,尾随敌人追了一里多路,算是完成了把敌人赶出去的任务,接下来如何收拾残局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

其实,樊涛的运气真的很好,如果不是太莽撞的话,他今天很可能立下第一功。

因为他碰到的那个家伙来头可不小,刚好就是这支部队的统帅:赫连根千夫长。

敌人在这里提前埋伏,那就肯定有另外的阴谋诡计,所以他才没有继续和樊涛死缠烂打。因为他的任务是指挥大军,而不是在这里争强斗狠。

既然能够当千夫长,说明赫连根肯定有一定的战术头脑。。

跑出去不到五里,赫连根赶紧下令部队停下来就地组成防御阵线。

现在伸手不见五指,如果到处瞎跑的话,很可能落入敌人的第二个陷阱,那才是最大的糟糕。

要说赫连根的反应算是足够迅速的,可是天不从人愿。

赫连根的大部队刚刚停下来,一口气还没有喘开,大路北面突然亮起一排火把,一彪人马已经闯进了自己的阵营之中。

尤其是领头的一匹大黑马,上面一员小将舞动一把三股叉犹入无人之境,那真是碰到则死,挡路即亡。

让赫连根差点吐血的是,那员小将一边杀人,还一边大叫:“小爷爷今天只抓赫连根,和其他人没有关系,赶紧闪开!”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熊储手下第一猛将熊开山。。

原来,把所有的令箭都发出去以后,万练留下了最后一支令箭。

一方面,万练要好好磨磨熊开山的性子,另一方面就是要激将。

万练激将并不是要激起熊开山的战斗意志,相反是要压住他的战斗意志,然后才能实现这次战斗的最后目标。

万练出身边关武将世家,而且他自己处心积虑想干一番大事业,所以对于大同、延绥、宣府一线的敌我势力,已经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去了解。

科尔沁部奥巴的手下有两员虎将,分别是他的弟弟布达齐,先锋官赫连根。

这两个人都号称万夫不当之勇,而且都是十五岁就能够独自带兵纵横草原,彪悍勇猛,根本不怕死。

本来对付赫连根最好的人选应该是熊储,但是万练觉得让自己的主公去和敌人的一个先锋官对阵,实在是有些丢人现眼。

蒙古勇士都是力战之将,并不是什么武林高手。

而且万练设计的战术,今天并不是以杀人多少定胜负,而是要抓活的才有用。

不仅要抓活的,还要让赫连根输得心服口服才行,这才是没有让熊储出战的主要原因。

万练相信,熊储亲自出手肯定能够抓活的,但是赫连根不一定会心服口服,因为熊储肯定直接施展武功把对方给点穴了。

熊开山就不一样了。

他是熊储的义子,万练当然要好好培养,而且还不能出太大的差错。

这个不出差错,就是不能把赫连根给当场打死了。

现在是要给奥巴施加压力,而不是结下不解的血仇。如果打死了别人的先锋虎将,所有的谋划都变成了水月镜花。

把熊开山留到最后,万练这才提出要求:“如果你把赫连根打死了,那我就要执行军法,你就要给他抵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哪里都不要去了,就在家协助你娘守住兵营。”

“如果能做到抓活的这一点,你就把这支令箭拿去,然后带领银甲铁卫的大刀队出发,在砚王沟埋伏起来。等到敌人败退过来的时候,你再率队杀出活捉赫连根回来复命。”

也就是说,熊开山今天的任务就是抓住赫连根,其他的事情都与他无关,所以他据实叫出:“只抓赫连根一人,与其他人无关。”

熊开山说的是大实话,但是听在赫连根和那数百军卒耳中,这就变成了侮辱。

蒙古民族没有几个脾气好的,赫连根自然也不例外。

现在被别人欺负到头上了,如果再逃跑的话,今后根本没法带兵了。

况且赫连根本来就是科尔沁的两大勇士之一,从来都是他欺负别人,还没见过打上门来的狂妄之徒。

“四下散开,待某家会会这个上门找死的家伙!”

不散开也不行,自己手下的那些百夫长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上去了也是送死。

赫连根一听熊开山的话音就已经明白了:既然对方已经让大家散开,那就说明没有准备采用混战多杀人,而是要通过斗将决胜负。

通过斗将决定最后的胜负,这是敌我双方损失比较小的方式。

当然,如果一方的大将被敌人给杀了,那个损失可就太大了。

赫连根还没听说过什么人能够当场杀了自己,熊开山领到的命令就是不准杀人,所以两个人各怀心思,很快就马头相对,彼此打量起来。

熊开山发现对面的这个赫连根也就二十多岁,还不到三十岁。就是个子太高了,起码比自己高一个头。

而且满脸虬须,身材魁梧,膀扎腰圆。尤其是左手中提着一根一丈八尺左右的狼牙棒,一看就是力大无穷之辈。

熊开山有明确的任务,所以还是很小心地问了一句:“你就是赫连根?”

赫连根毕竟是一方大将,短暂的惊愕之后已经变得心平气和,脸上看不出丝毫表情:“不错,正是某家。你又是何人?”

“呵呵,我就是敬德山庄铁卫统领,奉军师将令来请你过去做客。”熊开山呵呵一笑:“你放心,我今天肯定不会杀了你。”

前半句话本来说得挺好的,结果熊开山非要画蛇添足,在后面又来了半句,这不是要命吗?

你告诉对方不会下死手,那么对方还担心什么?根本不用防守,每一招都和你拼命,你能怎么办?

所谓言多必失,自找麻烦。

果然,赫连根一听也呵呵大笑起来:“行行行,只要你今天能够赢了我手中的狼牙棒,我这条命就算交给你了,你想怎么办都由得你。既然如此,那就接招吧!”

不过,赫连根久经沙场,当然不会轻易相信敌人的话。

尤其是熊开山说什么自己是敬德山庄的卫队统领,赫连根压根儿就不相信。

连续两次伏击分明都是正规军,还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山庄会有这样的庄丁。

只有蒙古的那些王爷、台吉才会有这么整齐队伍,还没有如此众多的火器。

难道这是某一个台吉已经发现了自己的目的,但又不想暴露自己的本来面目,临时弄出来的一个名目吗?

希望阻止自己继续西进的只有两股势力:要么就是察哈尔部的林丹汗,要么就是归化城的卜石兔。

赫连根对于自己连续遭到两次伏击,已经在心底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当然不可能相信熊开山的话。

他口里虽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是一连三棒砸下来,还是留有一定余地,随时准备应付对方的杀招。

熊开山不能下死手杀人,但是并不是说不能把敌人打伤,所以他也拿出七成力量硬接硬架,看看军师所说的这个万夫不当之勇究竟有多大本事。

两个人都有所顾忌,也都是心怀鬼胎,所以都有所保留,结果交手十余个回合不分上下。

0289、马失前蹄

塞外的好处是地广人稀,驰骋百里只怕也很难见到一个人,所以才变成最好的战场,基本上不用担心误杀。

塞外的坏处也是地广人稀,因为到处都没人,你就算想找人打听什么消息,那也不是一时三刻能够办到的。

就算你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人,但这个人不一定知道数百里外发生的变故,只怕也不知道你想打听的事情。

除非像无赖军师万练那样,提前几年就把自己的细作派出来,然后纵横千里才有可能搞清楚现如今的状况。

一入塞外人难见,大漠烽烟亿万年。

赵武灵王下定决心变革军队,汉武帝下定决心编练新军,就是要确保能够快速机动,然后深入敌后三千里,才谈得上寻找战机,歼敌制胜。。

无赖军师万练这一次是牛刀小试,而且是有心算无心,所以各种布局张弛有度,显得不急不缓。

赫连根虽然是一方统兵大将,但这一次肩负着秘密使命,却不敢大张旗鼓,因此显得束手束脚。

熊开山并不着急,因为毕竟在自己的地盘上,而且他参加了军事会议,知道后面还有三路伏兵。

可是赫连根心里的想法就不一样了,他这次出来肩负着秘密使命,而不是出来争强斗狠打地盘。

先前被敌人用火器偷袭一阵,已经折损了不少人马,还没有来得及清理造成的损失究竟有多大。

现在这一路伏兵杀出来虽然只有一百来人,但是那些火把后面究竟还有没有埋伏,谁也不敢肯定。

如果长时间僵持在这里,先前偷袭自己的那些人追上来,然后又是一通火器齐射,那损失就大了。

此地不可久留,必须速战速决!

赫连根想明白了可能出现的可怕后果,顿时改变了打法,全部都是进手招数。

一根狼牙棒总是冲着熊开山的脑袋砸过来,根本没有丝毫技巧可言。

赫连根现在只能破釜沉舟,暂时相信对手真的不会取自己的性命,然后争取尽快脱离战斗,在慢慢寻找破解之法。

熊开山看见赫连根突然发疯,当然更是小心在意。毕竟他是上清派弟子,除开纯力量不说,在江湖上已经算一把好手,因此反应快很多,身手灵活得多。。

两匹马来回冲撞,转眼就是三十个回合,机会终于来了。

熊开山一直使用三股火焰托天叉,而且势大力沉,已经让赫连根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火焰叉上面,这就是熊开山给自己制造的机会。

双马再一次错镫的瞬间,熊开山左手一探,一把七十二斤的镔铁锤被摸了出来,然后反手往后一甩,目标正是赫连根的后腰。

既然能够号称万夫不当之勇,赫连根当然不是白给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熊开山奋力把镔铁锤甩出来,锤柄在旋转过程中自然带起呼呼风声,顿时就被赫连根察觉到了。

现在回身使用狼牙棒磕飞这柄大锤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胯下用力,让战马把腰塌下去让过这一记杀招。

在战场上让战马立即趴下,这都是平常训练过数千次的内容,也是战马条件反射的训练科目。

一切都很正常,赫连根也认为自己反应足够快,决策也是对的,肯定能够躲过敌人的这一记撒手锤。

可是事情的变化实在是太古怪了,让战场上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赫连根把自己的身体往前一伏,已经紧紧贴在马鞍桥上,胯下同时用力提醒战马赶紧趴下去。

但是战马前腿一曲的瞬间,竟然朝前一个侧摔翻滚出去,当时就把赫连根摔倒一丈开外,跌得七晕八素,不变方向。

熊开山虽然不知道敌人的战马怎么会发生这种失误,但是活捉敌人的机会就在眼前,当然不能放过。

可惜熊开山还是慢了半步,他刚把自己的菊花青圈转马头,赫连根已经被抓。

原来,赫连根带领自己的部队赶路一整天,好不容易赶到了预定地点大古城。

谁知道还来不及擦干战马身上的汗珠,樊涛拐子铳的第一波打击就已经到了。

本来就是人困马乏的时候,又遭到火器的突然袭击,一切自然偏离固有轨迹。

因为大白天人都在马背上,就算人还能坚持,但是战马的体力已经全部消耗。

尤其是樊涛满心怒气的那一棍,赫连根虽然接下来了,这匹战马却吃了大亏。

后来和熊开山硬接硬架三十多个回合,赫连根的战马其实已经到了樯橹之末。

赫连根是按照自己战马最佳状态处理突然变故,他的战马也想把这个战术动作完成好。

可是,两员大将二马错镫的速度都是非常快的,现在突然往下一趴,自然就会有强大的惯性。

如果宝马体力充沛,突然来这么一下子自然没问题。可惜赫连根的战马已经精疲力尽了,根本无法控制巨大的惯性,所以前腿一曲的瞬间翻滚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