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流云剑-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的定国将军实在是太狠了,竟然想一战吃掉阿济格精锐亲兵五千人和孔有德、达尔罕等部的七万人。真是大气魄,想起来就令人浑身热血沸腾。”

在另外一座山上观察战局的两个人,正是消失许久的郝摇旗、汤达。

0607、火烧九龙谷

郝摇旗诱敌成功,并且参与击杀孙龙、孙延龄父子以后就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什么地方。

其实郝摇旗没有去什么地方,而是就近藏进西面的大山之中,这是熊储和苗三冠原定计划。

这是一个大规模整编计划,也是孙昂当初在荆门许下的承诺。

参与这次秘密整编的部队,包括田见秀所部一万二千人、吴汝义所部七千人、郝摇旗残部四千人。

此前围歼孙龙、孙延龄父子一战,王进财战死,他部下剩下的两千余人编入郝摇旗所部。

熊储和苗三冠进驻承天府的时候,顺便从江南调过来八千人补充进去,所以郝摇旗所部整编以后,变成了一万五千人的绝对主力大军。

这次整编的目的,就是完善田见秀、吴汝义、郝摇旗所部的武器装备,都增加了大量的虎蹲炮、孔明弩箭车。

其中,田见秀和吴汝义所部人马整编以后,都是地方守备部队,只有郝摇旗所部一万五千人属于未来的野战部队,包括骑兵六千人,步军九千人。

郝摇旗的六千骑兵,真正正面冲杀的部队只有三千骑,剩下的三千骑兵都是骑炮部队,装备三寸口径的火炮一百五十门,虎蹲炮三百门。九千步军装备孔明弩箭车四百八十辆,隧发鸟铳七千二百支。

如果仅仅是吃掉达尔罕的八千骑兵,郝摇旗觉得他一个人的部队就能够办到。

郝摇旗现在是整个大顺军里面最神气的人,因为部队经过整编以后,他才知道什么叫豪华,什么叫战斗力。

部队全部都是远程打击的装备,而且梦寐以求的火炮就有一百五十门、孔明弩箭车四百八十辆,想不神气都不行了。

过去十天,郝摇旗就在深山里面熟悉各种装备。现在全军上下都是战意昂扬,将士们一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冲出深山大展身手。

汤达和李来亨突然接到苗三冠的命令,夜袭金光祖大营之后分道扬镳。李来亨奉命阻击达尔罕,汤达则率部进入深山寻找郝摇旗。

“放达尔罕过去和孔有德汇合?”郝摇旗百思不得其解。

“对,定国将军的命令很清楚,就是要放达尔罕过去和孔有德汇合。”汤达笑道:“不仅要把达尔罕放过去,还要把随后渡河过来的沈志祥所部也放过去。把所有能够集中起来的敌人,全部集中到九龙谷就行了。”

“别人都是分割敌人,我们的定国将军竟然反其道而行之,这实在是匪夷所思。”郝摇旗摸着脑袋直叹气:“六七万人集中起来,到时候漫山遍野都是敌人,那就变成一个大刺猬了,这仗怎么打?”

“哈哈哈,这仗怎么打我也不知道,那都是别人的事情。”汤达指着东南方向笑道:“达尔罕率领四千人已经走了,我们现在开始进行战斗准备,吃掉他剩下的三千人才是该干的事情。”

郝摇旗一挥手中的大铁棍,豪气冲天的说道:“汤老弟今天给我观阵,我老郝就用步军吃掉他们,好好出一口心中的恶气。”

“哈哈,你是要用步军吃掉对方吗?分明是看见这么多弩箭车手里直痒痒,想要出去显摆显摆才对。”汤达有些神秘的说道:“郝兄,郝大哥,别怪我没有提醒你。蒙古战马可比你的战马好很多。如果把战马都射死了,后悔的可是你自己。”

郝摇旗一拍脑门子:“汤老弟说得对,现在那些战马都是我老郝的了,可不敢糟践东西。可是,不用弩箭车用什么?难道还要进行骑兵对决吗?”

汤达摇摇头:“实话告诉你,不到万不得已,我们皇上最不喜欢正面对决。杀人一万自损八千,这是最不划算的骑兵战斗方式。正因为如此,才给你的部队装备那么多骑炮。骑炮便于机动作战,正是对付敌人骑兵的利器。”

“用骑炮封住两翼,用弩箭车封住敌人的退路,逼迫敌人往中央集中,然后用虎蹲炮进行覆盖性打击。虎蹲炮喷出去的都是铁砂子,战马会受伤但不会被打死,养一段时间就是你的了,这还不简单吗?”

郝摇旗虽然勇猛过人,但从来没有组织过诸兵种协同作战,第一次大规模战斗就不可能完全发挥部队的战斗力。

现在没有时间进行长时间的训练,所以汤达从侧面讲解了一番各种兵器的组合应用,这才是他进入深山的主要目的,也是苗三冠的命令之一。

平岭岗、胡集镇一线已经到了最后收尾的关头,另外一个地方却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

为了能够有充足的时间经营江南防线,苗三冠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见地计划,并且得到了熊储的彻底授权。

要想实施这个庞大的歼敌计划,不仅需要秘密调动大量的部队,还需要一出最佳战场,这就是九龙谷。

有了高夫人的亲笔手令,苗三冠秘密调动了六路人马,总兵力超过十二万人,分别是:

第一路:从江南松滋县经过猇亭赶过来的赫连根,手下马步军两万四千人,而且携带地雷一万二千颗,秘密进入望龙台,并且事先在九龙谷埋设地雷。

第二路:就是临时整编的郝摇旗、田见秀、吴汝义所部人马。其中,郝摇旗要歼灭达尔罕的后军人马,堵截沈志祥所部的退路。然后占领乌龟垭、喇叭山一线,堵住九龙谷东南方向的出口。

第三路:李来亨和汤达,不仅要把金光祖引诱到胡集镇一线,还需要配合西面的诱敌任务,适时阻击达尔罕和沈志祥所部。等到敌人全部通过以后,抢占圣境山封住九龙谷北面的入口。

第四路:原本困守南漳县城的白文选、袁宗第所部,一定要把敌人一路引诱到九龙谷,然后分散进入麻岭隐蔽起来,给敌人造成部队彻底溃散的假象。

第五路:镇守远安县的高一功所部四万人秘密出动,抢先一步占领象山。等到敌人全部进入九龙谷以后,堵住九龙谷西南方向的通道,防止敌人逃走。

第六路:孙昂的承天府守军两万人、赤格的射声营五千余人、婉莹和婉青的女兵营五千余人。主要作战任务,就是牢固防御汉水东侧的南下通道,把所有的敌人都逼到汉水西侧。

预设战场在九龙谷,也就是荆门西面的大山里面。

可是敌人分散在六个部位,要想全部集中起来并不容易。这六个部位分别是:

第一路:缐国安、全节、马雄所部马步军一万五千人,一直在围攻南漳县城。

第二路:孔有德、王永年、李一第率领马步军两万五千人从襄阳城出发,主要目的是增援南漳县的缐国安所部。

第三路:金光祖的汉军正白旗马步军两万人,渡过汉水之后接替襄阳城的防御任务。

第四路:达尔罕的蒙古镶蓝旗精锐骑兵八千人,顺着汉水东岸南下,妄想夺取承天府。

第五路:在雷公寨打了败仗的沈志祥所部马步军两万人,同样对承天府、随州城虎视眈眈。

第六路:阿济格率领的女真精锐骑兵五千、步军一万驻守樊城,随时可能南下造成祸害。

为了调动敌人,首先就是李来亨、汤达主动出击襄阳城,目的是把金光祖调出来。其次就是南漳县城的白文选和袁宗第率部向南撤退,吸引缐国安和孔有德追赶过来。

然后在胡集镇阻击金光祖、在承天府阻击达尔罕和沈志祥、在凤凰寨阻击缐国安和孔有德。

可以这么说,过去的六天时间里,正面宽度三百里、南北纵深两百里的广阔战线上,到处都是战场,简直打成了一锅粥。

苗三冠调动所有的参战部队,将领们仅仅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却不知道最终目标是什么。

正因为如此,给敌我双方造成了到处打乱仗的假象。

至少敌人的主将,英亲王阿济格就没有反应过来,他就认为现在乱成了一锅粥。而且自己的三个作战方向几乎处处吃紧,说明已经抓住了敌人的主力部队,正是一战而竟全功的大好时机。

一方面是被逼无奈,一方面希望毕其功于一役。

所以阿济格只能拆东墙补西壁,不仅把自己身边的一万步军增援出来,还把汉水东岸的达尔罕、沈志祥所部也向汉水西侧增援过来。

不管敌人怎么乱,苗三冠半点乱的感觉都没有,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敌我双方的态势越来越清晰,距离自己的最终目标就越来越近。

阿济格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敌我双方的兵力越来越集中,说明最后大决战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为了就近指挥,阿济格带领五千精骑赶到了宜城,苗三冠在沈志祥所部西渡汉水之后,带领赤格的射声营、婉莹和婉青的女兵营,快马加鞭赶到了荆门。

白文选和袁宗第从南漳县撤出来,一路上且战且走,这一天中午时分终于从圣境山西面山脚经过,胜利的曙光开始显现出来。

当天下午,缐国安、全节、马雄率领五千精骑追了过来,成为第一支进入九龙谷的敌军。

当天傍晚时分,孔有德、王永年、李一第率领主力部队进入九龙谷,结果在象山北坡遭到了高一功所部四万人的顽强阻击。

战斗到当天晚上二更天,达尔罕率领四千骑兵赶到了九龙谷。

因为天色太晚,而且敌我双方都已经疲惫不堪,几乎同时选择了就地防御,准备第二天进行大决战。

次日凌晨,金光祖从圣境山东南侧冲进九龙谷。中午时分,沈志祥率部增援上来,从圣经山西侧进入九龙谷。

荆门城内的苗三冠发现阿济格始终没有进一步的动作,终于决定不再等待了,因为高一功所部四万人并没有得到熊家军的补充,连续抗击数万敌人一天一夜的猛攻,已经损失了两万多人。

苗三冠只好把赤格找过来说道:“阿济格还是很小心,他身边的五千骑兵看样子不会过来,我们已经不能再等了。你的射声营立即出发,在胡集镇监视阿济格所部,然后作为全军断后的部队。”

“传我的命令:赫连根立即引爆所有地雷,火烧九龙谷!九龙谷四周我部各部队在地雷爆炸过后,立即巴山头的柴草扔进山谷,然后展开全面反击作战,绝对不能放走一个敌人!”

0608、东线的敌情

九龙谷的大火少了一夜半天,当场被烧死三万余人,追杀溃兵近万人,还抓到侥幸逃出火海的俘虏两万多人。

经此一战,九龙谷方圆二十里根本不能停留,因为空气中弥漫着说不出来的怪味儿。

那是一种焦糊味儿,连人、马骨头渣子都烧成灰的古怪气味。

没有人愿意闻这种让人作呕的怪味儿,所以苗三冠一声令下,三军押着俘虏紧急南下。

九龙谷一战几乎啥也没有得到,因为全部烧成灰烬了,唯一的收获就是抓到了两万多俘虏。

俘虏几乎都是原来的大顺军抓到的,也是让苗三冠很奇怪的地方。

和大顺军一样,孔有德、缐国安等将领在外征战,竟然带着家眷。

这些家眷并没有进入九龙谷核心区域,而是停留在圣境山北侧的一处山坳里。两千保护家眷的骑兵,最后被李来亨和汤达趁乱剿灭,家眷变成了俘虏。

经过一番审问,苗三冠发现孔有德的儿子孔廷训、女儿孔四贞当了俘虏。

什么祸不及妻儿,对苗三冠来说,对大顺军将士来说,那都是臭不可闻的屁话。

“如果是其他人的家眷,我们当然不能乱杀。但是这些大明叛逆的家属,都属于数典忘宗之辈,留下就是祸害。他们虽然没有上阵亲手杀人,但都是喝人血长大的,而且都是大明臣民的鲜血。”

苗三冠的理由说出来之后,众人几乎没有任何异议,孔有德九岁的儿子孔廷训被斩首,刚刚四岁的女儿孔四贞被送到桂林府。

以此为依据,被抓获的汉军八旗里面各将领家眷,里面五岁以上的男性俘虏全部被斩首,五岁以下的幼童被送进孤儿营按照军事化作为预备队教育。女性家眷全部送到桂林府集中管理,学习纺织技术织布赎罪。

“皇上有旨,钦赐高氏夫人为大明国兴国长公主,江陵行营大总管,统一指挥江北防线。江陵主将赫连根、副将白文选驻守,夷陵主将李过、副将田见秀驻守,沔阳主将高一功、副将孙昂驻守。”

“兴国长公主的江陵行营设在江南的澧州城,全权负责常德、澧州、荆州、夷陵的军政事务,有人事任免权。对于贪赃枉法之徒、临阵怯战之辈,有先斩后奏之权。圣旨宣读完毕,微臣要立即赶往岳州城,江陵一线的安危就寄托在兴国长公主身上了。”

高夫人接过圣旨,苦笑着说道:“江湖传说锁喉剑豪迈大方,气度宽宏。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可是奴家从来领军没有独当一面,夷陵、江陵一线直接关系到大明国的安危,这份责任实在是太大了,奴家只怕某划不来坏了大事啊。”

苗三冠微微一笑:“实不相瞒,在没有找到长公主之前,皇上就有这个打算。高一功是长公主的弟弟,李过是大顺帝的义子,赫连根是我们皇上一手提拔起来的,这三个人不仅有勇有谋,而且绝对忠诚。”

“有他们三座大营在江北,满清鞑子如果少于三十万大军进攻,绝对无法撼动,长公主尽管放心就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长公主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农桑,振兴经济,为前方大营提供物力支撑就好。”

高夫人略一沉思也就释然了,大江之上有专门的水寨,一百多艘新造战船巡航。夷陵、江陵、沔阳这三座大营里面,兵力、装备都是和熊家军一样的,可为武装到牙齿。

每座大营下辖骑兵一万二千人、步军三万六千人,装备五寸口径的红夷大炮四十八门、四寸口径的红夷大炮一百零八门、骑炮三百六十门、虎蹲炮六百门、孔明弩箭车一千二百辆。

如果满清大军想要进攻任何一座城池,都要遭到数百门火炮的轰击,还有一千二百辆弩箭车的疯狂射击。只怕用尸体堆积起来,满清鞑子也无法攻破大营。

苗三冠带着赤格的射声营、婉莹姐妹的女兵营万余人离开澧州城,走得非常放心。

之所以很放心,就是高夫人安全没有什么问题。

鸾英和李灵儿的健妇营,已经整编为三千六百人,虽然人数没有增加,但是女兵的装备全换了。不仅每个人都有一匹好马,而且还有绣春刀一把,四石弓一张,长短、铳各一支,和熊储身边的曼黛莉女兵营装备一样。

防御力量的主力是高昌杰的御林军,这家伙是高夫人的侄儿,今年十九岁,忠诚度不用担心。他的御林军也经过整编,补充了三千四百新兵以后,现在是九千八百人,承担着澧州城周边的防御任务。

苗三冠快马加鞭赶到岳州城,主要是熊储这个皇上已经过去了,而且那边的形势越来越紧张。

“老夫子,我准备组建武昌行营承担从沔阳到九江的防御任务,你觉得如何?”熊储没有让苗三冠休息,而是迫不及待抓过来协商。

苗三冠赶紧躬身:“江陵行营已经部署到位,组建武昌行营势在必行。皇上深谋远虑,微臣拜服。”

“又在胡扯!”熊储摆手笑道:“少给我来这一套没有油盐的吹牛拍马,你也不是这样的人,口是心非不是你的特长。赶紧坐下来谈谈你的想法,然后我们要把注意力转到九江一线,一场大战已经迫在眉睫。”

苗三冠告罪坐下,这才微笑道:“皇上,微臣在路上已经有一个腹案,就是不知道从汉阳过江的几支部队到了指定集结地点没有?”

熊储点点头:“马光义、马进忠、牛有勇、郝摇旗、李来亨、袁宗第、常德林、汤达、关大头等人都已经到了指定地点,就等你点将了。”

苗三冠摸出一份奏折说道:“皇上,武昌行营就设在岳州城,行军大总管就让护国将军沈惜月担任。别人都用男人,我们偏要使用女将。下面同样设立三座大营,分别是汉阳大营、武昌大营、九江大营。不知道皇上以为如何?”

“沈惜月出来担纲,我没意见。”熊储盯着苗三冠:“我关心的是各方将领的调配问题。”

苗三冠没有看熊储,而是展开奏折念道:“汉阳大营主将马光义,副将牛有勇、马进忠。武昌大营主将关大头,副将汤达、李来亨。九江大营主将张承宗,副将常德林、郝摇旗。南昌大营主将李定国,副将袁宗第、翁承久。”

“每一座大营兵力相同,下辖马步军四万八千人,武器装备和江陵行营同步。姜腾蛟的洞庭水师分为两部分,一部驻扎武昌县,主要策应九江、黄州;一部驻扎天心州,主要策应汉阳城、武昌王城。各部限令三天部署到位,承担对江北的防御任务。”

熊储接过奏折看都没看就抓起朱砂笔一挥而就,然后反手递给身后的曼黛莉:“立即让他们拟旨五份,安排六百里加急送出去。”

曼黛莉转身出去之后,熊储才轻声说道:“老夫子,你对马士英如何评价?”

苗三冠点点头:“山河破碎之下,各种变故都不能按照常理判断,对马士英同样不能求全责备。江湖上对马士英的流言蜚语很多,并不一定就是很中肯的评价,因为其中绝大多数内容都是东林党的污蔑。”

“人无完人。马士英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做了自己该做的,也做了一些不该做的。总之,他采取的手段比东林党光明正大得多。尤其是他能够不顾自身安危,奋起反击满清鞑子,并不比史可法差半分,不失为一代豪杰。”

熊储从身前的桌案上拿起一张纸摇了摇:“我的那个不听话的长公主大姐莫九娘刚刚送来消息,马士英这家伙现在的情况不好,被满清鞑子闽浙总督张存任的副将张国勋困在太湖。一起被困住的,还有所谓的长兴伯吴日生、主事倪曼青。”

“哦?”苗三冠略一愣神,顿时问了另外一个问题:“皇上,爱新觉罗·图赖已经到了信阳,爱新觉罗·尼堪所部在什么地方?”

熊储伸手点了点苗三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尼堪就在蕲州,窥视黄州、九江的同时,遮断了马士英所部南渡大江的退路。按照你的计划,九江大营的主将是张承宗,副将是常德林和郝摇旗。如果要救援马士英,你准备如何动作?”

“皇上,如果你真想救援马士英,那就不是一个小问题,肯定牵一发而动全身。”苗三冠摇摇头:“我们首先要考虑满清鞑子针对江南湖广之地的整体战略,然后才能见招拆招。”

熊储呵呵一笑,随即另外拿起一份奏折说道:“俗话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看看吧,真是什么事都瞒不住你这个老夫子。阿济格在襄阳大败的消息已经传开,京师的多尔衮终于坐不住了,命令南京的多铎和勒克德浑立即分兵。”

“根据莫九娘的最新消息,有一路大军南京溯江而上,这一次全部都是满清八旗精锐,总兵力十九万人。主将是平南将军勒克德浑,副将是镇国将军巩阿岱和奉国将军巴布泰。他们溯江而上,兵分三路来犯我湖广江南之地。淮王朱常清已经投降,江浙一带已经全部失陷。”

“敌人果然来势汹汹,不可小觑。”苗三冠神情严峻:“爱新觉罗·勒克德浑是努尔哈赤第四代子孙里面的佼佼者,爱新觉罗·巩阿岱、爱新觉罗·郎球也不是良善之辈,这还真要好好谋划一番才行。”

“从这份奏折来看,平南将军勒克德浑其志不在小,他的部队沿着长江两岸同时进兵,完全是横扫荆襄、湖广之地的架势。”

“长江南岸第一路护军统领博尔辉、护军副统领穆彻纳,已经沿大江南岸向西逼过来,目标直指九江、武昌、岳州,总兵力五万余人。”

“奉国将军巴布泰率领左军统领郎球、副统领瑚沙,带兵两万五千余人长途奔袭赣州一线。这一路虽然距离最远,赣州恰恰是我们最薄弱的地方。”

“镇国将军巩阿岱率领前军统领陈泰、副统领济席哈,带兵两万五千多人从鄱阳湖以南绕过来,兵锋直指南昌。这是中央突破,策应两翼的战法。”

“敌人分三路扑过来,果然气势汹汹。看样子对于江南湖广之地志在必得,而且寄希望于一战而竟全功,真是打的好算盘。”

熊储微微一笑:“敌人的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响个不停,我们是不是也要算计算计?”

苗三冠一摸下巴,笑道:“哈哈,当然!”

0609、抢占赣州城

熊储要说算账,苗三冠果然开始计算,而且还是反攻倒算:“皇上,不是微臣翻旧账,导致今天如此被动的局面,你要负主要责任。”

“想当初,崇祯皇帝朱由检自刎殉国,我们本来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掠定湖广全境。可是皇上举棋不定,更不愿意和朱由崧正面冲突,这才有如今的被动局面。”

虽然熊储有了皇帝的身份,但是和苗三冠、万练等人之间的情分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浓,也只有苗三冠、万练、莫九娘等人不会看熊储的脸色说些违心的话。

丞相要找自己算账,熊储也没有办法,只能佯装恼怒:“好你个老夫子,简直岂有此理。我是要你算计敌人,你反过来算计我干什么?”

苗三冠不以为意:“这个帐一定要算明白,不然的话接下来不好弄。”

“行行行,只要能够缓解危局,你想怎么算账都行。”熊储在内心深处,对苗三冠从来都是待以师礼,现在这个老师要找自己算账,他也是无可奈何:“只要是我的过错,我都认账。”

苗三冠微微一笑:“皇上想想看,微臣和彭无影好不容易在梅岭关暗中扶持一支人马,结果皇上认为可能和南京方面发生冲突,最后被迫撤回来。现在好了,赣州兵力薄弱的毛病被多铎、勒克德浑看穿,所以长途奔袭过去了。”

“啊?我想起来了!”熊储手扶额头恍然大悟:“你说的是花四和梅三两口子,他们当初从梅岭关调回来驻守常德城,为的是把关大头、赫连根腾出来渡江北上。怎么,老夫子这一次要打他们的主意吗?”

“皇上英明!”苗三冠点点头。

熊储又好气又好笑:“英明个屁呀?如果我很英明的话,就不是目前这个样子了。可是,赣州现在可不在我们手中。就算把花四和梅三调过去,放在什么地方才合适呢?”

苗三冠正了正身子:“皇上,赣州那边现在很糟糕,是唐王朱聿健任命的兵部尚书杨廷麟当监军,督促守城主将万元吉把守。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破烂状元,竟然掌握了一处战略要地的兵权,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杨廷麟,不过是给皇太子讲解历史经典的经筵教授;万元吉,不学无术的士子们才会推崇他的诗歌写得好。两个家伙虽然都是主战派,可都是吟诗作对的行家里手,对于战争战略战术一窍不通。”

“最糟糕的是,两个破烂状元手下只有一员武将张安。据了解,这个张安连我们衡阳的城门校尉侯老六都打不赢,又怎么可能是奉国将军巴布泰的对手?以微臣看来,赣州必定陷落,根本没有丝毫疑问。如果没有一支强劲的援军,敌人就会长驱直入,”

“此事殊为可虑,不得不防。”熊储摇摇头:“花四虽然武功不错,但是马背上的功夫却不行。只怕花四和梅三过去了,最多也就能够战胜敌人的先锋官贾雄,肯定也挡不住巴布泰、郎球、瑚沙。老夫子需要给他俩物色一员猛将才行。”

苗三冠也摇摇头:“仅仅是一员猛将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花四和梅三缺乏战略头脑,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所以微臣提议组建衡阳行营,让彭无影出任行军大总管。至于先锋猛将,微臣可以推荐一人。”

熊储把自己手中的人扒拉一番也没有想到什么猛将,因此有些疑惑:“是谁?”

“这个人皇上没有见过。”苗三冠笑道:“金声桓,辽东卫所世袭军户出身,精于骑射,勇冠三军。努尔哈赤占领沈阳、辽阳、铁岭的过程中,金声桓的全家被俘杀,只有他一个人逃入关内在左良玉那里投军。此人和满清鞑子有毁家灭族之仇,应该可用。”

“当初彭无影诱捕左良玉二十万大军,凡是桀骜不驯之辈全部秘密处决了,但是金声桓被彭无影发掘出来。那个时候,金声桓不过是一个十夫长。因为左良玉从来没有和李自成发生大规模战斗,所以金声桓也没有崭露头角。”

“这家伙现在的职务如何?”熊储发现自己对这个名字果然没有半点儿印象。

“就在衡阳城,是城门校尉侯老六的副手,所部一尉骑兵四百八十人,都是他亲自训练出来的。”苗三冠沉吟片刻才接着说道:“微臣专门考察过此人,虽然有些跋扈嚣张,但也有真本事。对彭无影视之如父,言听计从。”

熊储没有驳回苗三冠的建议:“组建衡阳行营,让彭无影总管长沙以南的一切事务,这个想法很好。人员和部队落实了,接下来应该如何稳定赣州局势,这才是我关心的地方。老夫子对整个东线战役的方针是如何设想的?”

这一次,苗三冠说得斩钉截铁:“未曾兴兵,先寻败路。这是微臣一贯的用兵原则,现在更要如此。长沙以南属于我们的大后方,自然需要采取雷霆手段。花四和梅三从常德城出发的距离太遥远,但是金声桓从衡阳出兵就近得多。”

“远水难救近火,花四和梅三可以大张旗鼓东进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但是金声桓需要提拔一下,然后给他两千四百骑兵晓宿夜行,首先拿下吉安、临江两县,确保衡阳东面的安全。只有长沙以南挡住敌人,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了,才能在北面想法破敌。”

因为时间的关系,熊储没有继续犹豫,随即下达了组建衡阳行营的命令。所有一切军政事宜全部委托给彭无影,具有先斩后奏之权。

彭无影,江湖人称彭二先生,原来是飞鼠门的门主,对江湖事务烂熟于心。而且此人行事果决,手段毒辣。

熊储的特命诏书一下,彭无影自然雷厉风行。

金声桓被提拔为平东校尉、赣州先锋,原来的助手王德仁被提拔为副先锋,下辖陷阵骑兵两营兵马,总兵力两千四百人。

另外配备骑炮营一千二百人、孔明弩箭车营一千二百人,衡阳王府城门校尉侯老六担任统领随后跟进。

彭无影自掌中军四万,以花四和梅三夫妻为主将,加上各类偏将三十余人在衡阳城誓师东进。整个场面搞得气势宏大,足够吸引人们的眼球。

而在此期间,先期秘密出发的金声桓、王德仁所部先锋部队,已经拿下了临江、吉安县城。

吉安县城只有一个叫做刘同升的家伙坐镇,被金声桓抓住审问以后才知道,刘同升是唐王朱聿健任命的国子监祭酒。

刘同升只有一个任务,就是专门负责给赣州杨廷麟、万元吉、张安筹集粮草。

金声桓果然不是那么好控制的,不是一般的跋扈嚣张。

把临江、吉安县城交给随后跟进的侯老六,又把骑炮营要过去,然后率领三千六百人直接进攻赣州城。

杨廷麟、万元吉以为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