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流云剑-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永忠召集手下将领研究应敌之策,没想到大家一听过来的是“健妇营”女兵,顿时兴高采烈起来,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部队打头阵,而且争得不可开交。

原来,满清鞑子搜罗的汉军八旗,仍然延续了原有的管理模式:在战场上抢来的女人和牲口,绝大部分都奖励给参战立功将士。

现在一下子过来了五千女兵,对于满清鞑子来说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背祖忘宗的汉军八旗走狗自然也是如此看法。

五千娘儿们自己送上门来,这是一个难得的发财机会。再说了,战场上谁抢到就是谁的,不争都不行,争慢了更不行。

沈永忠作为先锋主将,头脑稍微冷静一些:“诸位,我们东路大军的主力因为携带了大量辎重,所以行军速度慢一些,明天下午才能赶到随州城。在此期间,我们需要保证随州城不失。”

“闯贼健妇营女兵,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她们是闯贼老婆高夫人的嫡系亲兵,一个个都悍不畏死。虽然都是娘儿们,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阴沟翻船,你们这些大老爷们儿就别活着了。”

制止了部下的吵闹,沈永忠决定把城北大营一分为二,一千二百人移动到随州城东门外,防备“健妇营”突袭抢城,城北大营仅仅留下八百人看管六百俘虏虚张声势。

因为担心北城内的百姓看出破绽,沈永忠决定连夜移营。

三更天左右,沈永忠带领一千二百骑悄悄向城东移动,自以为一切都人不知鬼不觉。

嘣嘣嘣——嗖嗖嗖——

万籁俱寂的夜晚,谁也没有想到大军刚刚出发,弓弦弹动的声音、箭矢划破虚空的声音就交织在一起扑面而来。

黑暗之中突然出现铺天盖地的箭矢,居然全部都是强弓硬弩。而且射术精准,仅仅第一波打击,就把沈永忠的前锋四百多人射下马背。

沈永忠年纪不大,但也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小将,算得上是临危不乱。

而且他胆子不小,竟然跳上马背站起身来大喝一声:“不要惊慌,这是敌人偷营。立即灭掉所有火把,就地结阵反击!”

咻、咻、咻——

就在所有火把熄灭之前的一瞬间,三声凄厉的啸叫声响彻夜空。

“不好,竟然是六石弓!”

这是沈永忠额头、咽喉、胸口同时中箭摔下马背,大脑中留在人间的最后意识。

0591、双方的较量

连环三箭射死沈永忠的不也是别人,正是射声营副统领萨胡尔。

暗中袭击沈永忠部队的,正是萨胡尔率领的射声营里面两千四百破甲兵。

赤格率领射声营离开孝昌县以后,并没有向西北方向的随州直线前进。

而是利用自己老婆叶赫那拉婉莹率领的女兵营,一路上招摇过市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射声营四千八百人向西进入大洪山绕了一个大圈子,突然出现在随州城西面十里的山沟里面。

仅仅晚了一天时间,随州城守将宗泽就不战而降,抄敌后路里应外合的计划彻底落空,让赤格有些措手不及。

既然随州城已经丢了,沈永忠的先头部队两千人已经不是赤格的目标,重新占领随州城也不是他的目标。

沈永忠的父亲沈志祥所部一万多人,这是孔有德东路军的主力,才是赤格关注的对象。

要想对付敌人的一万多主力部队,这就需要一些谋划,赤格和萨胡尔决定按照老套路分工合作。

射声营从组建开始,就按照熊储的要求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游射兵和破甲兵。

赤格率领游射兵,主要目的是重点打击敌人的将领。萨胡尔率领破甲兵,主要任务是对抗敌人的重甲骑兵。

萨胡尔率领两千四百破甲兵放弃战马悄悄摸上来,本来是准备偷袭敌营制造混乱,主要目的是想偷走沈永忠的两千多匹战马。

中原地区战马紧缺,熊家军的部队大幅扩充,战马成为最急需的战略物资。

沈永忠连夜移营,这也是大出意外。

萨胡尔跟随熊储转战多年,实战经验无比丰富。敌人突然移营,当然会有不小的混乱,而且警惕性非常低。

眼前的战机转瞬即逝,当然不能放过。萨胡尔随机应变,三轮弓箭近距离突袭,给了沈永忠当头一棒。

虽然自己的战马不在身边,但是敌人已经被吓破了胆。加上现在是三更天,就算敌人还有一些骑兵没有惊慌失措,也无法对四周密林进行反击。

既然战斗已经开始,混乱已经造成,萨胡尔和他的破甲兵反而不着急,开始有条不紊地点杀敌人。

刚开始时候的双方的兵力是二比一,敌我态势是有心算无心。

第一轮突然袭击干掉了敌人四百多人,实际兵力已经变成了三比一,萨胡尔及时调整了战术,对自己的兵力也进行了再分配。。

“敌人不足一千,已经没有什么威胁。尽量做到杀人存马,不要随便放箭。”

一半人悄然而去,萨胡尔口中对剩下的人下达了最后命令,然后把身体紧贴在一根大树干上慢条斯理对外放箭。

孔有德所部叛逆并不是乌合之众,而是凶残至极的汉奸走狗。

移营出来的一千二百人,虽然主将已经被杀,而且一个照面就损失了四百多人,但是残存的七、八百人乱而不溃,还在想办法扳回劣势。

这些残兵之所以胆敢如此,就是因为他们以为自己的对手是大顺军的残部。

无论是满清鞑子,还是孔有德这伙叛逆,对于大明或者大顺军队,具有足够的心理优势。

精湛的骑射功夫,是打垮大明或者大顺军队的制胜法宝。

残存的七八百人发现偷袭自己的人没有战马,心理上就已经占了上风,总以为能够凭借自己的骑射功夫把不利局面扳回来。

“报告将军:敌人的城北大营已经被包围,里面只有不到一千人,绝对不可能走脱一个。”

传令兵传来的消息让萨胡尔精神大振:“现在这伙敌人做困兽之斗,我们没有必要和他们顶牛徒增伤亡。围起来等待天明就行了,不要急于解决战斗。”

萨胡尔的两千四百破甲兵一分为二,把敌人包围在城北、城东北两个地方,然后开始“磨洋工”,当然有深层次的用意。

骑兵,只有在大白天,而且在平原上才会发挥作用。

虽然敌人都是骑兵,但是射声营更是骑兵,而且还是最精锐的藤甲骑兵。

藤甲的优点就是轻便,能够让战马的负重降到最低,从而增加战斗力。

射声营都是甲等焉耆马,这还是当年熊开山抢回来,熊家军自己繁殖的战马。

焉耆马不仅能够负重长途奔驰,而且能够跨江渡河,这是蒙古马无法比拟的。

敌人的骑兵被暗算胖揍一顿损失惨重,却有力无处使,因为偷袭者躲在暗处放冷箭。

三更天的时候四周漆黑一团,即便想反击也不行。不知道偷袭者来了多少人,分布规律也没有搞清楚,当然没有反击目标,只能干着急。

萨胡尔现在人生地不熟,而且已经占据绝对上风,当然不能自己作死发起混战。

等待天明,让一切暴露在阳光之下,然后才能发挥自己的战斗力,这是敌我双方的一致想法。

萨胡尔攻得不急,敌人终于慢慢稳住阵脚进行防御。在一个古怪的地方,敌我双方竟然形成了一种很古怪的默契。

这边达成了默契,另外一边去没有这么默契,那就是赤格率领的两千四百游射兵。

沈志祥的一万多主力部队,今天晚上就在随州城西面一百二十里的双河镇、洪山镇宿营,斥候兵早就把这个消息向赤格报告了。

洪山镇和随州城之间有一座叫做奎子山的大山,奎子山的东面才是“随枣走廊”平原。

沈志祥在洪山镇宿营,其实就是在为第二天翻越奎子山作准备。。

敌人做准备,赤格也需要做准备。

占领雷公寨,就是赤格和萨胡尔分兵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雷公寨原本是奎子山上的一座土匪山寨,李自成横扫湖广江北之后,雷公寨是随州西面的哨卡。

随州城守将宗泽投降以后,现在的雷公寨变成了沈永忠的一座烽火台。

烽火台是用来报警的,赤格当然不能视而不见。

萨胡尔出发偷袭敌人的时候,赤格也派出三百人连夜摸上奎子山包围了雷公寨。

这三百人的任务很明确:趁夜在暗中秘密包围烽火台,敌人什么时候燃起烽火,就什么时候全歼雷公寨里面的六十人,不使一人漏网。

烽火台,白天放烟,夜晚举火。

接近四更天的时候,随州城北大营燃起熊熊大火,把整个东面的天空映得一片通红,雷公寨居高临下看的清清楚楚。

不到半个时辰,雷公寨所在的山头上也燃起了冲天大火,西面的洪山镇自然看得清楚明白。

“冯江军,现在随州城遭遇敌人攻击,需要我们紧急增援。你是此处的地头蛇,对随枣地区最熟悉。希望你立即拔营出发,务必杀退敌人,确保我们的先头部队不出问题。”

接近五更天的时候突然出现烽火,说明敌人是夜袭随州大营,这当然让人紧张,而且有一个人更紧张。

这个人就是孔有德东路大军的主将沈志祥,被萨胡尔三箭射死的沈永忠的父亲。。

行军打仗,最糟糕的莫过于深更半夜派兵增援别人。

黑暗之中的增援路上究竟会出现什么状况,这个谁也不敢打包票。

现在要连夜翻过大洪山增援随州城,老奸巨猾的沈志祥当然明白其中的厉害。

可是随州城那边是自己的宝贝儿子,不增援是不行的。而且要立即增援,现在就出发。

沈志祥口中的“冯江军”,大名叫做冯养珠。

冯养珠是李自成北上夺取中原之前,留在襄阳城的守将。

孔有德的大军追击郝摇旗南下,冯养珠紧闭城门不让郝摇旗进城,然后带着他的五千人不战而降。

经过简单整编以后,冯养珠的部队还剩三千六百人,作为一支编外部队补充进入沈志祥的东路大军。

冯养珠所部随队家眷一千四百多人留在孔有德的大营里面,一起驻扎在襄阳城,据说是为了安全,也是为了部队灵活机动。

现在儿子遭到敌人攻击,沈志祥理由十足:自己对这里人生地不熟,大半夜增援随州城的重任,只能由地头蛇冯养珠担任。

当然,为了增加援军的战斗力,沈志祥派出一千五百骑统一行动,并且接受冯养珠的统一指挥。

这是对降将的莫大信任,冯养珠不能推脱,也不敢推脱,所以赶紧拔营起程。

五千多人连夜翻越大洪山,数不尽的火把组成了一条巨大的长龙。

大部队开始进山的时候已经天色微明,冯养珠接到第一个噩耗:“报告将军:先头部队遭到敌人伏击,六百人全军覆没!”

敌人在密林之中有埋伏,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敌人是谁?为什么没有听到厮杀声?”冯养珠的脑门上都见汗了。

传令兵的嗓音有些颤抖:“我们拼命逃出来报信,就是因为前面探路的先头部队根本没有看见敌人就被射死了。将军,沈志祥这个老狐狸分明是让我们出来当替死鬼趟路,这样下去的话,所有兄弟都没有活路。”

“活路是自己杀出来的,不是别人给的。”冯养珠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说得大义凛然:“我们担负着增援沈永忠少将军的重任,这是对我们的无比信任。传令下去,后续一千二百人立即赶到雷公寨,否则军法从事!”

冯养珠登上分水岭的时候已经天色大亮,过去的半个时辰没有继续出现噩耗。射杀六百先头部队的敌人,仿佛幽灵一般从人间消失了。

密林中没有敌人偷袭,这是一个好消息。现在已经能够看见东面山脚下薄雾冥冥,其中还夹杂着缕缕炊烟,真是一幅美妙的田园风光。

下山就好了,再也不用担心敌人伏击。沈志祥派过来的一千五百精锐骑兵,在平原上就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冯养珠如此想着。

沈志祥派过来的精锐骑兵没有请示,而是一声呐喊向山下冲去。

心中有些不高兴,毕竟自己是沈志祥指定的援军总管,现在人家根本就当自己不存在,冯养珠自然高兴不起来。

不高兴了,行动上就有些体现。

冯养珠心里不痛快,所以并没有立即下山,而是在分水岭上居高临下,看着出现在平原上的一千五百精锐骑兵,仿佛一支利箭射向随州城。

不高兴是暂时的,只要能够完成增援任务就是大功一件,现在骑兵已经冲过去了。

成功就在眼前,还是值得兴奋一下的。

冯养珠翻身上马,一扬手中的马鞭刚要下达命令,手中的动作、脸上的表情、半开的嘴巴全部凝固了。

不对,滞留在山上三千步军同样看见了山下的情形,几乎在同一时间倒吸一口凉气,已经彻底惊呆了!

0592、什么叫骑射

一条褐色巨龙横空出世,让一切变得诡异起来。

沈志祥派出来的一千五百精锐骑兵,那都是他的起家亲兵,由侄子沈福亲自率领。从关外一路杀过来的精兵,曾经把李自成的十多万人打得溃不成军。

孔有德的大军所到之处根本没有对手,所以沈志祥几乎没有折损一兵一卒,就先后收复阌乡县、卢氏县、栾川县、商南县。

为了救援自己的宝贝儿子,沈志祥当然要拿出最精锐的部队,沈福率领的这一千五百骑射精锐就是了。

但是,条褐色巨龙直扑过来就改变了一切。

“看来我的判断失误,把襄阳城献给恭顺王孔有德可能犯了错误。”冯养珠看着山下发生的一切,顿时就有浑身发冷的感觉:“攻打随州城的不是大顺帝的部队!”

冯养珠看得冷汗直冒,其实山下也没有发生什么。。

所谓救兵如救火,更何况要救援自己的少将军沈永忠,所以沈福的想法很简单。

自己带领一千五百精锐骑兵冲下山之后发挥出速度优势,沿着大路直奔东南方向的随州城,用最快的动作救援少将军沈永忠。

援军的后路和侧翼保护,就交给刚刚投降过来的冯养珠三千步军。既可以考验他们的战斗力,也能够看看他们的忠诚度。

沈福的想法没有错,犯错的是老天爷。

沈福指挥一千五百骑兵来到平地上,刚刚分成两路纵队跑起来,晨雾之中在自己的正前方突然出现一支骑兵。

迎面撞上来的骑兵全部都是枣红马,人马如潮,蹄声如雷。

马背上的骑士都穿着古怪的褐色全身盔甲,显得人马浑然一色。

这种古怪的盔甲沈福还是第一次看见,不仅把人和战马罩住了,还把马背上骑兵的整个脸孔都遮住了,就剩一双手在外面。

沈福也是在沙场冲杀十余年的老手,对于盔甲当然并不陌生。

如果敌人的这种盔甲是铜铁铸造,重量起码超过四百斤。这对任何战马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根本不可能跑起来。即便勉强跑起来,也不可能跑很远。

重装骑兵的威力,主要是正面作战的强大挤压力,利用自己无坚不摧的重装甲压迫对手。

既然敌人出动了重装骑兵,那就必然发挥出巨大的冲击力,对自己的骑兵队伍发起致命冲击。。

想到这种可能性,沈福立即调整队形,利用自己轻骑兵的速度优势摆脱纠缠,达成增援随州城少将军沈永忠的目的。

让沈福措手不及的是,从晨雾中冲出来的这支骑兵,古怪的不仅仅是盔甲,还有对面骑兵摆开的阵势。

沈福的反应不可谓不快,手下的一千五百骑兵动作更快,看见敌人的瞬间,就已经刷的一声亮出了斩马刀。

一千五百把斩马刀贴肩而立,刀刃的寒光吞吐之间,是漫天摄人心魄的肃杀之气,四周的空气仿佛一下子凝固了。

沈福的反应不慢,手下的一千五百骑兵动作更快,看见敌人的瞬间,就已经刷的一声亮出了斩马刀。

一千五百匹战马由极速奔驰变成小跑,然后又开始加速,眨眼之间之间已经摆成一个巨大的锥形阵势,宛若一只巨大的箭头射向迎面撞来的古怪骑兵队伍。

一千五百把斩马刀斜举,刀刃的寒光吞吐之间,漫天摄人心魄的肃杀之气扩散开去,四周的空气仿佛一下子凝固,这就是骑兵的巨大威慑力。

像篾刀剖竹一般,沈福指挥一千五百骑兵立即调整为雁翎阵,以九匹战马为箭头刀锋,对着迎面冲过来的褐色巨龙直劈过去。

这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骑兵对决方式,但是褐色巨龙突然一分为二,好像被沈福指挥的骑兵从中剖开。

在山头上浑身冒冷汗的冯养珠,就是看见了山下平地上接下来发生的一幕。。

让冯养珠冒汗,也让沈福措手不及的是,从晨雾中冲出来的这支褐色骑兵,古怪的不仅仅是盔甲。

真正古怪的是,迎面撞过来的这些骑兵根本没有拔出斩马刀,也没有冲击对手,而是在敌人冲过来的时候顺势往两侧一分,然后一左一右贴着对手,保持着一百步的距离相向疾驰而过。

如果仅仅是疾驰而过,那当然没有什么了不得,关键是这支骑兵的每个人向对手连射三箭。结果沈福发现自己不过眨了两次眼睛,手下的三百多人已经被射落马下。

整个过程疾如风雨,让人应接不暇。

敌人的〃重装骑兵〃竟然比自己的轻骑兵速度更快,这实在是太古怪,沈福的心理上完全不能接受。

更加不能接受的是,这支古怪骑兵虽然只有两千四百多人,但他们的骑射功夫也太离谱了。

他们竟然比满清八旗精兵更厉害。百步之外开弓放箭,而且还是在急速奔跑的马背上,一个照面就射死了自己三百多人。

就在沈福准备再一次调整队列的时候,刚刚冲过去的古怪骑兵又像一阵旋风刮了回来,同样是紧贴着自己的队列百步开外一晃而过,同样是箭如雨下,结果自己又少了三百多人。

看见这种纯粹的骑射战法,沈福的心理上首先崩溃了。

不是他的神经不够坚强,而是眼前的敌人根本无法战胜。

在沙场上征战十余年,沈福当然不是束手就擒之辈。

古怪骑兵一露头,沈福就已经调整了对敌策略,手下兄弟也按照命令作出了反击。

可是,敌人的箭矢能够射死自己兄弟,自己兄弟们开弓放箭却没有任何作用,简直就是白费力气。

一方面是双方的距离太远,能够在急速奔驰的马背上射出百步之外的人并不多。

另一方面,即便有少部分硬弓射手能够射中敌人,可是箭矢射到敌人盔甲上全部被反弹出来,根本无法给敌人造成伤害。

自己不能射死敌人,那就只能等着被敌人全部射死。

被别人单方面屠杀,自己毫无还手之力,这仗没法打了。

呆在原地只能等死,沈福瞪着血红的双眼怒吼一声,终于下达了分散突围的命令:〃不必保持队形,所有人立即撤出战场,然后到随州城西门外集中!〃

对沈福发动突袭的不是别人,还是昨夜三更天就已经此地的赤格射声营游射兵,每个人都是五石弓,他们身上都是改进过的藤甲。

赤格和另外二十四神射手没有参加战斗,而是在三百步开外监视整个战场局势。

具体说来,就是监视正在下山的冯养珠所部三千人。

投降的奴才其实很难当。

山下的单方面大屠杀,冯养珠和他的手下当然都看见了,同样吓得浑身发抖。

浑身发抖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如果沈福和他的手下全军覆没,冯养珠手下一个都活不了,而且襄阳城中〃被保护〃的妻儿老小也活不了。

一步错,步步错。

冯养珠震惊之中,还是下达了下山增援的命令。

赤格带着二十四名神射手一直看着山上的动静,根本没有关心大部队和沈福骑兵之间的战斗。

斥候兵已经报告过,冯养珠就是大顺军的叛徒。

冯养珠在襄阳城不战而降,他的副将宗泽在随州城不战而降,都是没有半点骨气的一丘之貉。

〃不用管敌人的骑兵,让随州城的萨胡尔收拾他们!立即两翼展开,把下山的这些叛逆包围起来。 谁敢乱动,一律射杀!〃

熊储最痛恨叛徒,所以赤格和兄弟们最痛恨的自然也是叛徒,而且眼前的还是不战而降的叛徒。

冯养珠被迫带队下山,原本是为了策在沈福的骑兵。可是自己的先头部队刚刚下山,沈福竟然带着部下逃走了,冯养珠顿时惊慌失措起来。

用三千兵军和两千多骑兵对抗,而且是和精于骑射的骑兵对抗,那绝对没有丝毫活路,纯粹就是找死。

如果马养珠是一个随便找死的人,就不可能在襄阳城不战而降。

主将怕死,手下三千人当然更怕死。

赤格和他的射声营张弓搭箭蓄势以待,但并没有放箭,因为所有下山的人都已经扔掉了手中的兵器。

赤格挥了挥手,这都是十余年来的固定手势,射声营将士立即大吼一声。

两千多人同时大喝,绝对惊天动地:〃百夫长以上职位的人,立即出列三十步!〃

赤格下令把投降敌人的百夫长以上将领立即清理出来,当然是有道理的,而且迫在眉睫。

原来,赤格放弃追杀溃散的沈福所部,就是因为埋伏在雷公寨的三百人传来消息:

分水岭西面出现了沈志祥的两万大军,其中骑兵六千,步军一万四千。六千骑兵距离分水岭山脚下还有不到十里,而且还在加速赶来。

赤格没想到沈志祥的主力部队来得如此之快,如果不能尽快解决眼前的冯养珠这三千叛军,接下来就要面临十倍于己的敌人。

“随枣走廊”是一个西北向的狭长地带,并不适合大规模的骑兵迂回作战。

如果沈志祥的一万四千步军占领分水岭,然后命令六千骑兵下山冲杀,赤格知道自己的两千多人肯定挡不住,而且还要付出惨重损失。

守不住雷公寨这个制高点,就守不住刚刚夺取的随州城,甚至还会让应山县、孝昌县一线的马进忠、马光义等人受到攻击,那就前功尽弃了。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立即拿下冯养珠的三千步军,然后才能应付更加危急的局面。

居于这种思路,赤格看见冯养珠等一百多人离开自己的队列,右手捏紧拳头往下一落,两侧的射声营将士顿时乱箭齐发。

“冯养珠不战而降,把襄阳城拱手让人,罪在不赦,不过这和你们没有关系。我知道你们都是没有饭吃,才跟着大顺帝李自成造反的。”

射杀了冯养珠等人,赤格终于开口说话:“现在,满清鞑子已经深入腹地,雷公寨西面不远就是尾随而来的沈志祥所部两万主力。怕死的赶紧离开,不怕死的就拿起自己的兵器参加战斗!”

0593、山梁攻防战

虽然赤格宣布被俘的三千人可以自由离开,但真正离开的人并不多,实际上没有一个主动离开的人。

赤格说得很对,参加大顺军的人,其实都是活不下去的普通百姓。就算你真心放他们走,他们也不知道应该去什么地方。

往北都是满清鞑子的占领区,那是一个“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人间地狱。

大明中原腹地几百年都没有奴隶了,但是满清鞑子俘获的汉人却全部变成了奴隶。

没有人愿意过那种生不如死的奴隶生活,所以往北没有出路。

不能往北就只能往南走,可整个湖广之地都是熊家军的地盘。

湖广之地也就是熊储的“大明国”,属于最彻底执行“拯救百姓,抵御外辱”的一方水土。。

如果要往南去,也不是很简单的选择。因为湖广南方现在是“凡属青壮,均有守土抗战之责,直至全国皆兵。”

这是熊储“大明国”的基本原则,任何人都不能离外。

赤格仅仅说了可以自由离去,具体的解释工作都是亲兵完成。结果三千俘虏都没有吱声儿,也没有挪地方。

既然都不走,就地整编自然成为必然,因為雷公寨、分水岭需要立即构筑防御阵地。

虽然军情紧急,而且严重敌众我寡,但三千俘虏并不能全部留下。

十二岁以下、四十岁以上的人不能留下,这是熊家军募兵的规矩。

作为熊储亲自培养的将领,而且从来都是以熊储“义子、弟子”自居的赤格,从来都是执行军纪一丝不苟的人,这一次也不例外。

“敌人就在眼前,我们兵力严重不足,这不需要隐瞒,都是事实。既便如此,不符合条件的七百多人也不能参加接下来的战斗,这就是我们的规矩。当然,从你们决心留下来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是一家人,是真正的兄弟。”

赤格纵马来到战俘队列前面扬声说道:“既然是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现在也没有时间说废话。这七百多兄弟拿起自己的武器,立即赶到随州城向萨忽尔参将报到,然后参加随州城的防御。”

剩下的两千多人里面,赤格把四百多能够骑马射箭的人挑选出来,利用刚刚缴获的战马、兵器,组建了一支机动部队,把自己的亲兵队扩大為六百人。

最后的一千六百人才是真正的步军,也是赤格构筑“雷公寨、分水岭防御阵地”的主力。

“兄弟们不用害怕,我不会让你们去冲锋!”赤格带着这一千六百人上山,边走边说:“沈志祥虽然有二万人,但只要我们占据分水岭,他们只能干瞪眼。”

赤格说话算话,把一干六百步军带到山上之后,才正式宣布组建随州城步军营,然后命令全营分成八个两百人的小队。

“兄弟们:我们的主力部队正在秘密调动,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你们要作的事情很简单,每个小队负责两百步的宽度,八个小队控制一千六百步的宽度,挡住敌人东进的通道。”

“每个小队抽出一百五十人马上把西山坡的大树全部砍倒,然后拖到山头制成滚木。另外五十人一边收集石头,一边监视监视山下的敌人。你们放心,只要坚持到天黑就赢了!”

这一番最后动员,让新编成的步军营彻底松了一口气。

“主力部队在秘密调动。”这是一剂鼓舞士气的良药。

这些步军营的士卒,前不久亲眼见识过赤格射声营无坚不摧的强大战斗力,让人无法生出反抗之心。

那么,这位飞龙将军口中的“主力部队”究竟有多厉害?这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人心的“诱惑”。

不管是不是诱惑,现在赤格已经没有时间说太多,因为西面山脚下已经是旌旗招展,人声鼎沸,沈志祥的两万大军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

赤格从自己亲兵队里面抽出一百六十人,担任步军营里面八个小队的各级将领,开始砍伐树木、收集大石块制造滚木礌石,准备迎接敌人的进攻。

“兄弟们,事情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带领二十四个神射手来到雷公寨的烽火台上,赤格才低声说道:“援军什么时候才能赶到,不光你们不知道,我自己也不知道。”

“当初从孝昌县城出来,我接到的命令是采取机动灵活的方式,自由决定作战方向和目标。因为随州城是连接东西两翼的要害之处,所以我才作为第一个攻击目标。”

“现在可以看出来,敌人对随州城也是势在必得。尤其是萨胡尔他们已经杀了沈永忠,那可是沈志祥的儿子。他绝对不能善罢甘休,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虽然收编了三千大顺军,但他们都是一群乌合之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