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流云剑-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艘新船都是一千九料的大型战舰,全部采用五根桅杆,这也是十二造船家最新的尝试,预计吃水深一丈二尺到一丈五尺,需要在丰水季节从望濑镇开出去。

船体的横截面不是口字形,而是一个倒梯形,虽然下面第一层的火炮甲板一些,侧面并列火炮数比同等尺寸的西洋战船少一门,但是差距已经不明显了。

虽然这样兼顾之下的航速不能达到最大,但是比原来的战船快了一倍有余,就算面对西洋战船也不吃亏。

还有一点,西洋人的战船上面,有很多没有必要装饰,占据了大量的甲板空间,同时提升了船体的重心。

熊储是杀手出身,最不喜欢那些花里胡哨的脸面玩意儿,因此下达一纸命令:“战船是承担战斗任务的,不是为了炫耀的。凡是与作战、航海无关的东西,一律不准出现在战船上。违令者,严惩不贷。”

经过这样一取一舍,熊家军的第二代新式战船,船艏楼、船艉楼的高和重量大幅降低,安全性、机动性已经比西洋战船略胜半筹,至少不会居于下风了。

这样一份命令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节约了大量的富余空间和承载力,能够大的改善水兵的居住条件。

作为奴隶出身的熊储,从来不认为手下的将士身份低贱,相反是属于高贵的人群。所以对于改善将士们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熊储都是大力支持的。

熊储认为:将士们走向战场,就是把自己的生命献出去了。他们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敬,无论享受多高的待遇,都是应该的。

通过这一次的“双边方技术交流”,孟凡对制模翻砂、打磨抛光、火炮工艺、火药、战船有了崭新的认识,不再是一个人瞎琢磨的玩意儿,有了更大的针对性。

现在的这两艘新式战船的底层火炮甲板有了足够的空间,邪门道士孟凡终于忙碌起来,因为他需要带领匠作营铸造出威力更大的火炮。

以前都控制在一千五斤以下,这一次没有限制,所以孟凡决定给第一层火炮甲板,专门铸造四千五斤的巨炮,两艘战船一共需要六十四门,射程提升到六里。

所以他设计的新炮不仅需要提升射程,还要能够发射多种炮弹:攻击船体的铅球实心炮弹、杀伤敌人水兵的开花弹(圆筒二踢脚模式,里面装铅球)、破坏敌舰风帆的链式弹(两个铅球,中间用铁链相连)。

大家都要消化剽窃而来的新技术,水师提督钟国柱和他的水军官兵更是紧张。因为看了别人操炮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做熟练炮手。

葡萄牙人、荷兰人的国家都是指头大的地盘,竟然能够满界耀武扬威,明人家还是有两把刷的,在这方面必须谦虚谨慎,好好习才对。

荷兰人操炮的速,起码都比钟国柱他们快倍。葡萄牙人虽然还差一些,但是也比钟国柱他们快两倍。

也就是,钟国柱他们一炮打出去以后,葡萄牙人可以打出发炮弹,人家荷兰人可以打出四发炮弹。

如果真要面对面开战,钟国柱和他的水师即便战船再先进,面对这样的对手最后还是全军覆没的下场,没有第二条。

有比较才有鉴别,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才是习和借鉴的核心。

要想保住自己的命,就必须才打得敌人没有时间还手。

钟国柱和他的水师官兵,亲自看了别人操作火炮,那动作简直有如行云流水,终于认识到了“速就是生命”、“苦练就是保命”的真谛。

这一次“双边方技术交流”,还有一个新的收获:就是如何防止深海噬木虫、寄生生物对船体的破坏。

西洋人采用的是在船体外面包裹一层铅皮,但是熊储顿时想到自己最多的就是云南锡矿,能够生产大量的锡皮。

而且锡比铅具有更好的延展性,能够随心所欲地锤击成任何形状,所以才有各种精美的锡制出售。

至此,熊家军的战船上桐油防腐之后,在外面包锡皮成为一个特定的标志,后来在南海之上的“银光战舰”成为一种传。

葡萄牙人、荷兰人的舰队先后在伊洛瓦底江、钦敦江折戟沉沙,不列颠人最终也没有占到便宜。他们磨磨蹭蹭一个多月时间,最后也遭到了不明不白的一次惨败。

鹰嘴崖炮台,坐落在阿斯多格拉姆,也就是苏尔曼河北岸的一个突出部。

鹰嘴崖这个名字,不过是霍连山随口的一个地名,因为这个突出部根本没有名字。

阿斯多格拉姆,就是苏尔曼河汇入梅克纳河的角地带。这个地方最大的毛病,就是没有当地人带,河床和沼泽几乎无法分辨出来。

为了把八门大炮运进沼泽地,霍连山他们用了十四天时间,最后基本上就是用人抬进去的。

因为霍连山亲自考察这里之后,认为是一个很好的伏击战场,所以不允许兄弟们提反对意见。

八门大炮到位以后,站在外面根本无法看见,因为这个地方的茅草起码都有两人深。

号战舰并没有上来,可能不列颠人询问过当地人,知道梅克纳河上游水系复杂,大型舰船真的不敢随便进去。

霍连山也知道苏尔曼河无法通行大船,因为水深不到一丈,只有当地人才敢在里面撑船,而且还是平底船才行。

所以八门大炮主要是盯住梅克纳河主干流方向,只要不列颠人敢过来,就让他们尝尝铁西瓜的滋味儿。

这一等就是十来天,霍连山他们终于等到了目标:艘十二多丈长的型战船,而且还不是满帆前进,想必不列颠人很心。

虽然是型战船,但也是霍连山等人第一次看见敌人的战船,尤其是看见敌人船头就有一门大炮,心里还是有些紧张。

敌人的艘战船成纵队缓缓上来,所以霍连山决定打掉第一艘,看看敌人的反应。

“四门大炮对准第一艘做好开炮准备,另外四门大炮盯住敌人后面的第二艘,准备应付突发事件。”

霍连山趴在炮台旁边,透过杂草的缝隙观察敌人的战船,感到自己的手心都出汗了。

即便如此,他还是很冷静:“别急,把它们放到里以内,争取战告捷。”

真的到了要动手的时候,霍连山双眼一瞬不瞬盯着敌人,气息开始变得时有时无,仿佛整个人已经彻底进入空灵状态,这是多次血战洗礼加上上清心法的作用造成的。

主将就在自己身边,而且显得为沉着,这就给参战将士吃下了定心丸,同时稳定了大家的情绪。

“点火!”几乎是从喉咙里面吼出两个字,霍连山仍然盯着敌人战船,身体纹丝不动。

炮手闻声摸出火折晃燃,然后点燃了火绳,又把火折收起来,这才用火绳点燃大炮的导火:第一门、第二门、第门、第四门!

一切都是有条不紊,根本没有看出炮手有什么情绪波动,把平时演练的动作完成得一丝不苟。

霍连山反身向炮手伸出一个大拇指晃了晃,这是无声的赞许,也是最提士气的动作。

嗵嗵嗵——咔嚓——噗嗵!

四门火炮接而连响起,霍连山双手紧紧捂住耳朵,刚好看见第一枚铅球砸到了敌人战船头上的那门大炮,当时就撞飞掉进河里去了。

另外一枚铅球撞在敌人战船的肋部,砸出一个大洞的同时,巨大的撞击力让敌人的战船突然打横,还是剧烈摇摆起来。

这样一来,另外两枚铅球刚好打空,结果落在敌船身后的河里了。

霍连山不为所动,还是按照自己心中的既定方案下达命令:“赶紧装弹,另外四门开炮!”

本书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734

0543、占领阿瓦

“你们看看这里都像个什么样?金碧辉煌的全部都是寺庙、佛塔,老姓居住的都是竹板窝棚,而且食不果腹。”

熊储在曼黛莉的陪同下登上一座山头,顿时越看越生气:“拼命刮民脂民膏用来建设寺庙和佛塔,这是最残忍的教派。我们既然已经来到这里,那就要大力整顿,绝对不能姑息养奸。”

曼黛莉点点头:“了怕你不高兴啊,这里的所谓佛教简直就是印教性力派的翻版,他们叫什么阿利僧派,我曾经听土登法王到过。该派提倡饮酒食肉,豢养明母,修建明母檀场,简直不堪入目。”

“公你现在看见的还是一部分,南面的蒲甘城有一千多座寺庙,五千多座佛塔,占优质良田两万公顷,简直令人匪夷所思。如果把阿瓦城、蒲甘城周边的寺庙佛塔加起来,占地面积超过五万公顷。”

熊储生气的道:“我先不什么阿利僧派有多可恶,也不这五万公顷土地能够养活多少人。仅仅是数万座佛塔、数千座寺庙要修建起来,到底需要花费多少人力、财力?做出这种事情的人,绝对应该千刀万剐!”

曼黛莉摇摇头:“公你错了啊,你还仅仅是看见了孤零零的寺庙佛塔,只怕还不知道这些寺庙佛塔周边的土地,全部都属于寺庙所有呢。寺庙佛塔周边的地方,绝对没有姓耕种,连居住都不行。”

“在他们看来,老姓啊,那算什么?死了就死了呗。凡是寺庙成群的地方,老姓必定贫困潦倒,朝不虑夕。这是千古不变的规律,从来没有改变过。因为造成这种结局的人,就是当地的头人。”

熊储进入阿瓦城(今曼德勒)的时候,已经是崇祯九年十一月中旬,同时宣布阿瓦宣慰使司重新回到了大明朝廷手中。

占领阿瓦城的这次战斗,是布尔固德的象军、钟国柱的水师共同完成的。

但是他们并没有抓住东吁国王他隆,最后占领了一座空城,让他们郁闷好久。

霍连山用八门大炮伏击不列颠的艘型战船,最后没有受到丝毫损失就取得胜利。

虽然敌人的第艘战船最后还是开炮了,但是在那种惊慌失措的情况下开炮,主要是为了掩护受伤的两艘战船脱离战场,然后一起逃走。

不列颠人逃走了,代表着梅克纳河以东的广大区域,已经变成了熊储的地盘。

因为霍连山伏击不列颠人的同时,那力布赖带领无敌营的千二主力,横扫了梅克纳河以东的所有区域。凡是属于莫卧儿帝国的残余军队,最后全部变成了俘虏。

按照熊家军的惯例,这一片占领区里面的所有头人全部被抓起来,然后进行严格审讯,凡是有血债的头人都不可能活下来。

这一次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所有的俘虏都被送到了蛮莫城以北,一直到密支那,因为张毓秀按照熊储的命令,在那片区域建立了十二个集中营,可以容纳二十万人。

熊储决定修建集中营,就是因为部队在南方抓回来的俘虏,全部听不懂中原官话,简直岂有此理。

事后经过了解,只有进入云南、四川做生意的人,或者是当年在蜀道身毒做生意的人,才能听懂少许官话。

阿瓦宣慰使司存在了两多年,这些人竟然还听不懂官话。

听不懂官话,就无法明白朝廷颁布的法令,这怎么可能算是大明人?

熊储觉得,既然这些人不愿意主动变成大明人,那就需要采取一些促进措施和奖励措施。

如果对这些人放任自流,仍然是为所欲为,那就必将危害千古。

进入集中营改造的俘虏,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按照南坎省的规划修造梯田,建造人工水车,扩建山村道。

这些俘虏能够走出集中营的标准,就是能够中原官话。什么时候会,什么时候出来进入新的村庄,习新的规矩和生活习惯。

为此,张毓秀专门在本地人里面物色了一大批人,他们都能够听懂一些官话,然后进行培训之后进入集中营当先生。

熊储关于如何对待集中营里面的人,命令是十六个字:“吃饭管饱,干活到位,习认真,刑法严俊。”

熊储能够兵不血刃拿下阿瓦城,这个事情来话长。

两艘新战船下水之后就要试航,不然的话谁也不知道是否已经仿制成功。

既然要试航,当然需要比较宽阔的水域,宽阔的水域都在南方下游。

经过请示熊储同意,伊洛瓦底江流域,就用缴获葡萄牙人的五艘战船打头阵,新战船居中,自己的战船殿后,然后顺流而下直逼阿瓦城。

钦敦江流域的新战船试航,就用荷兰人的海军上将号战舰打头阵,新战船居中,对阿佤城进行夹击。

没想到钟国柱乘坐海军上将号战舰赶到耶瑟久镇江面上的时候,刚好看见大批逃难的人流。

耶瑟久镇就是钦敦江汇入伊洛瓦底江的地方,这里江面宽阔,同时切断了阿瓦城西面的通道。

因为十多万人蜂拥出逃,让钟国柱非常生气:“我现在代表朝廷过来镇压叛乱的,又不是土匪强盗,你们跑什么?如果都像你们这样对待朝廷大军,那今后还不要翻天啊?”

生气是没有用的,钟国柱命令海军上将号战舰前速前进,凡是逃跑的民船、舢板、竹排全部驱赶到岸边。

然后顺流而下占领了蒲甘镇,彻底切断了那些逃难人群的去,就这一下就抓了十七万余人。

布尔固德带领象军随后赶过来,钟国柱才知道东吁国王他早就跑了,阿瓦城里面紧急留了不到四老弱残兵。

钟国柱很快做出一个决定:“布尔固德,现在没有精力了解他隆逃到什么地方去了,必须先解决这些胡乱逃跑的姓。我看他们没有接受教化,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如果今后有心怀不轨之徒在这里散布谣言,搞得不好又要造反。”

“看来主公决定对这里的人进行置换,是非常必要的。既然这些人喜欢到处跑,那就让他们一次跑个够。你留下一千步军守住蒲甘镇,用骑兵把这些逃难人的人押送到蛮莫城,让张毓秀大人想办法处置。”

这一次占领阿瓦城、耶瑟久镇、蒲甘镇座空城,除了抓到十七万姓之外,根本什么都没有得到,让钟国柱更加生气。

“你生气有个屁用啊?”熊储来到残破不堪的阿瓦城就更生气:“还好意思在这里生气,现在根本没有时间生气。赶紧把那些没有逃走的姓统计出来,然后全力进行补助。”

“粮食?你竟然找我要粮食?传我的命令:阿瓦城、蒲甘城,包括我们占领区以内的所有寺庙,除了留下一个个月的粮食之外,全部交出来赈灾,违令者斩立决!”

“你要记住,凡是没有跟随别人逃走的姓,每个人补助粮食一斤。凡是逃走以后自己回来的姓,每个人补助粮食五十斤。”

“凡是逃跑以后自己不回来,而是被部队回来的人,六岁以下的孩全部由我们养起来,其他的人不分男女全部送进集中营进行改造。今后进入其他地方,勒令所有寺庙交出粮食,对待姓就参照这次的规矩执行。”

钟国柱不敢怠慢,不光是赈济灾民需要粮食,自己的军队也需要粮食,北面的南坎省就更需要粮食了。

他之所以生气,就是因为这一次什么都没有得到。现在听可以对寺庙下手,钟国柱顿时来了精神:“主公不要生气,他隆虽然把东西都带走了,他的王宫还是富丽堂皇的,残破的地方都是奴隶们的地方。”

熊储坚定的摇摇头:“他隆的王宫我是不会住的,这是今后阿瓦省总督府衙门。今后你们都要注意,凡是占领地区最好的地方,任何人都不准居住,一律改成当地衙门。”

“违抗禁令的寺庙僧侣一律驱逐出境,寺庙改成劝堂,安排人教授农耕技术,传授我们中原官话。同时要告诉兄弟们,如果今后个人的住所超过了当地衙门的标准,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接下来两个月时间,熊储指挥大军先后收复密铁拉、固垒、达贡、彬马拉、马圭,西线大军第二次战役结束。

阿错日则的荡寇营驻扎在固垒,布尔固德的象军营驻扎在马圭,威史俄里果敢营提前到密铁拉驻扎。

这样一来,西线大军的锋线终于和万练的中大军连在一起,互相策应的态势才最终形成,再也不是各自为战了,熊储终于松了一口气。

熊储最看重的还是密铁拉,密铁拉湖据是古代用于灌溉的人工水库,周围盛产棉花。

当地的手工纺织非常发达,棉布产量很高。可惜这里的纺织技术很落后,纺织出来的棉布非常粗糙。

这个熊储没有办法,只能等镇南省农桑堂派人过来进行指导改良,因为他的注意力全部都在马圭镇的仁安羌。

熊储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仁安羌,还是因为布尔固德率领象军营进驻马圭,展开剿匪之后,才发现仁安羌就是“油河”的意思,这里大量开采猛火油(石油)。

这是最大的一处战略资源地,熊储当然不能掉以轻心,把后方的防御部队威史俄里果敢营调上来,就是要守住密铁拉棉产区、仁安羌油田区。

守住油田区的根本目的,就是邪门道士孟凡和他罗来的一多邪门师兄弟,在炼丹过程中,曾经尝试炼过猛火油,似乎很有些奇妙进展。

这一次之所有要纠缠葡萄牙人、荷兰人如何制作玻璃,就是因为需要吹出玻璃器皿,邪门道士孟凡他们还急等着用呢。

想到邪门道士,熊储就想到了葡萄牙人和和荷兰人,如果处理这些俘虏,还真的成了一个头痛的大问题。

本书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734

0544、五万移民

对于如何处理抓回来的荷兰人、葡萄牙人,熊储心里一直没有准主意。

虽然十多年前听到李信、苗冠和彭无影过,荷兰人占领了大明的澎湖,后来又占领了台湾,就像一只讨厌的苍蝇,总是在东南沿海纠缠不休。

可这些事情熊储并没有见到过,心里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所以恨意上不来。

单独拿这一次来,荷兰人根本就没有准备和自己打仗,完全是布尔固德主动挑起事端,然后才变成这样。

至于葡萄牙人强占了澳门,霸占各种交易渠道,期间做了很多见不得人的勾当,这个事情熊储听过很多次。

现在自己已经占领了整个缅甸北部地区,收回了孟养宣慰使司、阿瓦宣慰使司的主权,接下来就是收回南甸宣慰使司,从而完成整个西军的战役任务。

如果把荷兰人和葡萄牙人扣在手中,就这么杀了似乎不合适,直接放了好像也不行。这样不上不下,今后如何才是一个了局?

比处理西洋人更加麻烦的,还是如何经营管理新占领的地盘。

这一次把战线向南推进四多里,增加了一大片的土地,各城镇都缺信得过的人来管理。

熊储正在阿瓦城一间简陋的房屋中坐立不安,曼黛莉突然冲进来叫道:“公,你看谁来了,这下头痛病要好很多啦!”

侯铭德,镇南省按察使,当初严二娘采用霸道手段“绑架出来”的一个书生。

侯铭德博古通今,嫉恶如仇,刚正不阿,但从来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

看见这个人一脸严肃进来,熊储顿时大吃一惊:“侯大人,你怎么过来了?”

“主公,如果生不过来,你这里还能扒拉得开吗?”侯铭德冲着熊储微一抱拳,一脸冰霜如故:“想当初,严夫人什么话都不就威胁要杀人放火。现在这里都火烧眉毛了,生能不赶紧过来吗?”

熊储呵呵一笑:“侯大人赶紧请坐,你过来了,我可就轻松多了。可是你走了之后,镇南省那边可就没人了,孙易大人独木难支啊。”

侯铭德摇摇头:“平定南方叛乱,这是朝廷两多年的愿望,只要是大明民都会全力支持。如果当初严夫人把主公的雄心壮志清楚,生就算是甘脑涂地也不敢推辞,还有必要威胁杀人放火吗?”

熊储也觉得有些尴尬:“要那件事情啊,二娘的确比较鲁莽,侯大人就不要计较了。”

侯铭德没有回答熊储的话,而是对外叫道:“进来吧,难道还不敢见人?”

话音未落,门外进来一个全身披挂的武将单膝跪倒在地,这才抱拳道:“末将樊虎拜见主公!”

熊储又吃一惊,赶紧双手搀扶:“樊虎?快起来!整个镇南省的安危都托付给你和乔如山,你怎么也过来了?”

樊虎,驰名水西的一员猛将。当年在伏牛山的时候,熊储对他有救命之恩,也是江湖必杀令上面的名人。

后来安邦彦造反被杀,安国雄联合樊虎图谋武定县的时候,樊虎发现占据武定县的是熊储的部队,因此临阵倒戈杀了安国雄,带领一万多人投靠过来。

熊储当年离开云南的时候,晋升樊虎为征蛮校尉。

万练挥师南下的时候,因为樊虎是水西人氏,对当地的人情故了如指掌,所以任命他为镇南省总兵,统一指挥四万大军防守后方。

樊虎恭敬地道:“启禀主公:镇南省总督孙大人,末将既然是正蛮校尉,那就应该到军前听令。现在孙大人认命乔如山为总兵官,而且已经编练了万大军,又提拔了一批将校起来,足以保证大后方无忧。”

侯铭德接口道:“主公,这一次如果没有樊将军带领万大军大军护送,那还真的不行呢。因为我们这一次过来,不仅押送万斤火药、四十万支箭矢、二十万之铜制弩箭、两千四两弩箭车,还有五万移民!”

“五万移民?”熊储一愣:“让老姓背井离乡,那还不激起民变吗?”

侯铭德摇摇头:“主公在镇南省境内所做的一切有目共睹,当地的老姓听主公在南面开疆拓土,都是争先空后要过来。因为当地人都知道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只要能吃苦就可以在主公手下过上好日。”

“实话,如果不是孙易大人再压制,老姓早就自己跑过来了。这一次,水西土司境内过来一万人,嶍峨县、石屏县境内过来一万人,云州境内过来一万人,另外两万人都是从永州过来的河南灾民。”

“最关键的是,张毓秀大人紧急传信,需要抽调一批我们自己的书生过来,要在这里兴办堂,承担教化黎民姓的重任。为此,永州、衡阳王府、镇南城,一共抽调了两千多人。一方面充实个衙门,另一方面就是要办官。”

熊储这才知道张毓秀、孙易、侯铭德,甚至衡阳王府的苗冠、彭无影等人都参与了这一次大移民。这是一次战略重心大转移,而且来的正是时候。

熊储点点头:“侯大人,我正准备筹建阿瓦省,这个总督的职位非你莫属。樊虎,目前战局变幻莫测,你对这边的情况还不是很了解,你先担任阿瓦省总兵,带过来的万人暂时由你指挥,协助侯大人把这里全面运转起来。”

“阿瓦省是一个聚宝盆,不管是两江流域的产粮区、仁安羌的猛火油田、密铁拉的棉产区,都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基础。五万移民一定要安置好,他们对我们有信心,我们就不能让他们失望。”

“至于前期的粮食补给,我已经命令布尔固德象军营对周边寺庙进行清理。一千多家寺庙,每一家都是屯粮大户。我此前已经派人暗中调查过,只要把寺庙里面的粮食征调出来,就可以让十万人吃两年。”

侯铭德和樊虎的突然到来,再加上五万移民,阿瓦城一下就增加了八万多人,这肯定是承受不起的。

经过侯铭德马不停蹄跑了半个月,于是提出一份计划:阿瓦城里面的原有居民全部移走,安置自己的一万精通商业贸易的移民。

另外万移民分别在蒲甘城安置、马圭城这两个最富裕的地区安置五千,从中原南阳境内过来的两万人,全部安置在密铁拉地区。因为他们精通棉花种植,而且精通棉花纺织,能够纺出细布。

这样就可以构成阿瓦城——蒲甘城——马圭城——密铁拉核心区域,成为熊家军的缅中大本营。

樊虎的万大军一分为:阿瓦城驻扎四千人、蒲甘城驻扎一万人、马圭城驻扎一万六千人,主要目的就是防御西面的若开山脉。同时准备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收复西海岸的狭长区域。

这样一来,钟国柱的水师、布尔固德象军营就处于一个机动位置,既可以全力防御正南方向。也可以随时向南发起进攻,完成收复南甸宣慰使司的最后战斗。

这边的事情稍稍理顺之后,熊储搬起指头一算,才知道自己手下已经有了十多万部队。

除开前线各部队,仅仅是后防守备部队就已经有了十二万人。其中:

镇南省总督孙易,总兵乔如山,直属地方部队四万正规军,补充兵营还有两万新兵正在接受训练。

南坎省总督张毓秀,总兵威史俄里,直属正规军六千人,正在训练的新兵两万四千人。

阿瓦省总督侯铭德,总兵樊虎,直属正规军万人。可以预见的未来,阿瓦省肯定也有自己的预备军营。

侯铭德果然属于大才,不到一个月时间,阿瓦城就变得井井有条。他带过来的一千二人也分别安排下去,所有的周边城镇都有了自己人组建的衙门框架,开始按照中原地区构建管理机构。

不过,对于侯铭德提出的“构筑阿瓦、蒲甘、马圭、密铁拉四城”的方案,熊储没有同意。

熊储的解释是:“侯大人,通过这次南征,尤其是组建了自己的水师以后,我发现构筑坚城是不可取的。在强大的火炮威慑下,任何城堡都形同虚设。当然,为了日常管理方便,修建城墙是必要的。”

“我的观点是,这四座城全部按照高两丈、宽一丈修建围墙,就没有必要构建城池。每一座新城都是边长两里,然后在一丈宽的城墙上布置防御四十门五寸火炮,就能够挡住敌人的攻城。”

仅仅是修建城墙并不难,如果要修建瓮城、城楼、开挖护城河,那个工程量就大了。再了,这个地方常年暴雨成灾,开挖护城河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正因为如此,熊储建议侯铭德把开挖护城河计算的劳力,全部用来修建泄洪水渠,修建跨河桥梁和马,彻底改善交通络。

熊储有一个基本构想,就是要修通伊洛瓦底江流域、钦敦江流域两条主干道,把南坎省、阿瓦省有效连通,一旦各方向发生特殊变故,自己的水师、骑兵就可以立即赶到。

这是一个为了国家长治久安的浩大工程,侯铭德当然举双手赞成:“还是主公谋划深远,生这就按照主公的意思开工修建从阿瓦城到蛮莫城的主干道。”

“不,不不不!”熊储赶紧拦住:“我们现在最急需的一条官道,就是要修通阿瓦城、望濑镇、葛里瓦、锡当、英帕尔、锡尔赫特、迪斯布尔。你要知道,霍连山率领那力布赖无敌营,已经把那片平原占领了。”

“那个地方是棉花、黄麻产区,同样属于经济重地。所以你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另外筹建一个省。既然属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就叫雅江省吧,迪斯布尔城改名为雅江城。总兵官就交给那力布赖好了,不过要给他补充六千部队。”

本来一切都很好,熊储和侯铭德对未来的战略布局也达成了一致意见,没想到一个坏消息传来,阿瓦城、密铁拉、蒲甘城一线顿时地覆天翻!

本书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734

0545、僧团暴动

缅甸境内原来并没有佛教分活动,出现铺天盖地的僧侣四处转悠,历史并不是很长。

真要起来,那还是因为斯里兰卡的僧团之间因为利益冲突,爆发了激烈的派系斗争,杀得尸山血海之后,一些比丘为了逃命来到下缅甸直通地区。

此后,密宗教经孟加拉传入蒲甘地区,它同缅甸本地佛教结合成为阿利教,一发而不可收拾。

阿利教是一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