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流云剑-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这里,苗三冠从太师椅上站起身来,把衣服整理了一番,这才走到陈诘面前躬身一礼:“陈大人,如果此事能够运作成功,你就有拥立新主第一功。”

既然已经把事情说开了,苗三冠和陈诘的关系就近了一步,接下来三天时间,两个人反复推敲了各种细节,争取没有丝毫遗漏。

在这个过程中,陈诘这个锦衣卫湖广总提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锦衣卫的首要职责,就是代替皇帝监督地方官员,所以说到衡州府下辖的各级官员,陈诘当然说来头头是道。

谁喜欢钱,谁喜欢女人,谁喜欢字画,谁软硬不吃,谁是草包,谁是人才,简直如数家珍,让苗三冠听得目瞪口呆。

0485、陈诘献丹

大明朝在太祖皇帝时期有三座王城,分别是南京(南都)、凤阳(中都)、开封(北京)。

成祖皇帝朱棣篡位以后,首先下令以北平为行在,然后大修王城,也就是现在的京师,也是大明朝的第四座王城。

没想到两百多年过去,大明朝竟然又多了一座王城,这就是桂王朱常瀛修建的衡州王城:衡阳城。

衡州王城严格按照南京城的样式修建,只不过尺寸略小,分为“前朝”五殿,“**”六宫,从而组成“朝廷”格局的宫城,又称大内、内宫。

前朝五殿:由南向北依次是奉天殿、华盖殿和谨身殿,三大殿的东侧有文华殿,西边有武英殿,这也是左文右武的来历。

**六宫:是王爷和王妃生活的地方。处在中轴线位置上的是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左有柔仪殿(东宫),右有春和殿(西宫),两殿相对。东北角为东六宫,西北角为西六宫。在春和殿西侧还有御花园。

那真是:殿宇层叠,楼阁森然;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肃穆庄重,气势恢宏。

这种规格的王府,如果放在其他人身上,少年崇祯皇帝肯定会有所防范。

但是放在自己的皇叔朱常瀛身上,崇祯皇帝一点都不担心。

朱常瀛身体瘦弱,常年有病,大儿子、二儿子出生不久都死了。三儿子朱由楥典型的纨绔子弟,而且出身的时候身体就不好,还喜欢女色。

崇祯皇帝虽然年轻,但是帝王之术却学得不错。

为了让最后一个皇叔外出就藩,崇祯皇帝投其所好,不仅赐下大批钱财,还把最漂亮的宫女选送了七十二名。既落得一个宽宏仁善的美名,又可以熄灭可能出现的争权变故。

朱常瀛本来就胸无大志,否则的话,天启皇帝驾崩之后,最适合接替皇位的就是他,而不是朱由检这个少年。

现在王府已成,身边的美女如云,朱常瀛已经心满意足。

唯一的遗憾,就是这么多美女在身边却不能每天都临幸一遍,绝大部分都只能干看着。

一年多来,先后找了三个仙长炼制丹药,但效果都不是很好。朱常洵最近非常郁闷,看什么人都不顺眼。

今天刚用过午膳,和两个宫女弄了半天也没有办成大事,脸色苍白的朱常瀛正在恼火关头,太监王坤在门口叫:“王爷,陈总管在外求见。”

朱常瀛想都没想,就不耐烦的吼了一嗓子:“本王身体不适,谁都不想见!”

“王爷,听说陈总管是从新田县回来的,您可能要见见才好。”王坤在门口低声说道。

朱常瀛更是恼火,可是陈洁的身份特殊,他也不能太放肆:“陈诘是锦衣卫的人,也是皇上派来监督本王的人。你去告诉他,本王今天身体的确不适。”

王坤并没退下去,仍然在门口低声说道:“王爷,小的最近听说新田县那边出了一个神仙,专治疑难杂症,而且药到病除灵验得很。陈总管刚刚到新田县去过,小的觉得可能会有一些消息,所以才过来禀报。”

“神仙?”朱常瀛看了看软榻上的两个宫女,这才有气无力地说道:“那就让他进来吧。”

进来的自然就是陈诘,而且面带喜色,三步并着两步来到软塌前跪倒在地:“恭喜王爷,贺喜王爷!”

“你不是说出去有事的吗?”朱常瀛一连咳嗽几声,而且咳出带着血丝的痰迹,让两个宫女手忙脚乱好一阵子,所以脸色更是不虞:“本王何喜之有?”

陈诘赶紧从怀里摸出一个小玉盒打开:“王爷请看,微臣外出的主要目的,就是想给王爷寻找灵丹妙药。后来听说永州新田县的县令彭无影有些来路,所以专门赶过去查询此事。”

朱常瀛看见小玉盒里面荧光闪闪,顿时眼睛放光:“这里面是什么?”

陈诘向前跪走三步说道:“微臣就是听说县令彭无影和一个神仙有交往,所以赶过去威逼利诱,他被逼无奈才拿出这个东西,是神仙前不久专门给他炼制的‘三圣回天丹’。据说有夺天地造化之能,可惜只有三颗。”

朱常瀛罕见的微微一笑:“你们这些家伙都是不学无术啊。如果真是神仙炼制的丹药,你们以为能够当饭吃的吗?这三颗丹药的效果如何,陈爱卿可曾了解过?”

陈诘摇摇头:“这个是从彭无影那里抢来的,具体效果微臣不敢妄断。据他本人说,吃下一颗丹药,可以通宵达旦,御女无可计数。”

朱常瀛掀开被子,光脚一步跨下软榻把小玉盒抓到手里:“果真如此神奇,本王一定重重有赏。”

陈诘抬头偷眼看了一眼眉飞色舞的朱常瀛,这才说道:“王爷千金之躯,微臣觉得可能需要慎重一些,最好找人试验一下。”

朱常瀛大手一挥:“本王见过的丹药多了,各种陈色一眼如故。这三颗丹药外包五彩氤氲之气,而且清香扑鼻,一看就是顶级丹药。你先下去吧,本王自有分寸。”

陈诘磕头之后正要退下,朱常瀛突然想起了什么:“陈爱卿不辞劳苦为本王操劳,忠心可嘉,下去领取赏银一百两。听说新田县最近搞得不错,那个什么,那个谁,功不可没。陈爱卿和他说,如果他把这位神仙引荐给本王,就到永州府当知府去吧。”

陈诘赶紧磕头谢恩:“多谢王爷赏赐,微臣这就过去住在彭无影家里,一定把神仙给王爷请过来!”

朱常瀛点点头:“彭无影?嗯,本王记下了。如果他真的能够把神仙推荐过来,那就是大功一件。永州府那边据说不成名堂,就让他去整顿一番。”

从王府偏殿出来,陈诘一挥手,小太监王坤赶紧躬身过来:“大人有何吩咐?”

“哼,咱家最近不在家,你们都没王法了,啊?”陈诘呵斥道:“王爷千金之躯,就两个宫女侍候,成何体统?那些宫女都在干什么,不想活了吗?赶紧下去挑选八名宫女过来侍候着。”

王坤被陈诘呵斥一顿,吓得直打哆嗦,总管太监和锦衣卫的双重身份,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扛得住的。

看见王坤如飞也似的跑了,陈诘这才眯着眼睛,却隐隐露出一抹寒光,然后迈着八字步一晃三摇出了王府,扳鞍上马而去。

“接下来就应该苗总管亲自出马了吧?”陈诘在密室里见到苗三冠,显得很兴奋:“王爷很兴奋,看来他倒真是识货之人。”

苗三冠摇摇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个时候需要吊吊他的胃口。三颗丹药只能管三天,但是半个月以后陈大人再回去,火候就差不多了。”

为了应付未来的各种变故,大观堡里面现在已经全力运转起来,整个内院在岚儿、袁鹂卿的主持下,开始为进入王府做准备。

最主要的准备,就是大观堡内院的姑娘们,从现在开始学习“如何当宫女”、“如何当秀女”、“如何当王妃”。

陈诘紧急从王府返回来,就是因为要担任教官,从武大娘开始往下,岚儿、袁鹂卿等人都要从头开始培训。

武大娘虽然是大户人家出身,但是王府、皇宫里面究竟是怎么回事,那完全不可想象。接下来如何当王太妃,这是一个重大课题。。

岚儿和袁鹂卿还好说,她们两个人都还没有大婚,只要记住王府里面的一些规矩就行了。如果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别人也会觉得是保持少女的矜持,没有人去多问什么。

难度最大的,就是要对那些丫鬟、婆子进行培训。

除了日常事务分工、言行举止、衣着仪态之外,仅仅是把王府里面的数百间房屋名称记住,可就要了老命了。

因为这些丫鬟婆子都是从流民里面挑选出来的,不要说王府了,就连普通大户人家的情况都不知道。

陈诘简单介绍了一下桂王府的基本情况,所人就像听天书一样,都是一片茫然。所以这就需要训练,而且还需要考核,然后才能划分未来的活动区域。

苗三冠的预计没错,第六天的时候,彭无影就从县衙赶回来:“不行了,那个王坤小太监又来了,说是王爷在发脾气,如果丹药再找不到,王爷可能要杀人了。你们赶紧想法出场,我也要准备当知府去了,哈哈哈——”

苗三冠微微一笑:“差不多了。吴圣昊昨天晚上已经把丹药送回来了,应该可以支撑三个月。”

原来,真要炼丹,苗三冠、彭无影自然是个外行。但是上清派十多万弟子,里面就有专门炼丹的人,而且什么稀奇古怪的丹药都有人专门炼制。

上清派的丹药并不是毒药,甚至可以说是强身健体的丹药。但使用对象都是练武的人,目的是刺激一个人的潜能。

练武的人体质本来就比常人好,而且上清派的丹药吞服以后,需要运转上清心法吸收才行。

像朱常瀛这样的羸弱体格,而且没有练过上清心法,吞服这类丹药仅仅是刺激个人潜能,等于是提前消耗了自己的寿命。

对于上清派弟子可能是强筋健骨的丹药,但是对于朱常瀛这样的人来说,那就变成了追魂夺命的东西。

苗三冠当然不会做那些无耻下流的勾当,他和吴圣昊密商以后选定的丹药,就是把朱常瀛最后的寿命集中到一年之内消耗掉。

让他享受人生最辉煌的一段时光,也算是他在人世间留下的美好记忆,不留下遗憾。

桂王朱常瀛自从第一次服用了苗三冠这个老仙长的“仙药”,果然大振雄风,一夜连御八女都不在话下。

现在,朱常瀛已经上瘾了,对他本人来说就已经大势已去,神仙难救了。

苗三冠把自己收拾打扮一番,摇身一变就成了“得道老仙长”闪亮登场。这可是能够炼制长生不老药的神仙,自然需要神秘莫测。

0486、偷梁换柱

苗三冠并没有做什么大幅度改扮,因为认识他的人并不多。为了见桂王朱常瀛,他不过是穿了一身道袍,戴了一顶道冠,带着两个随身童子而已。

要说这两个随身童子,那可是大有来历,因为他们就是一对双胞胎:周昶、周曦,也就是熊储的两个小徒弟。周昶抱着一把松纹剑,周曦背着一个檀木小药箱。

说是小徒弟,其实这两个家伙已经不小了,今年十八岁。经过九年时间的磨练,他们的上清派心法已经完全入门,一套“闪电三千击”剑法,在年轻一辈里面算是出类拔萃。

从来不到大殿的桂王朱常洵,今天格外破例,在文华殿接见苗三冠一行。

苗三冠袍袖飘飘,一步三摇,那真是神仙下凡一般。在陈诘、彭无影的陪同下,带着周昶、周曦进入文华殿,发现高高的主位上已经坐着一个穿着保和冠服的王爷。

彭无影现在是新田县知县身份,陈诘是总管太监身份,所以他们两个人进门就要磕头。

但是苗三冠和周昶、周曦却没有下跪,而是在一旁昂然而立,看见彭无影和陈诘跪拜,他们三人冲着王爷打了一个稽首,说了一声“无量天尊”就算完事儿。

这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尘世间的王侯将相都不在眼里,你也没有办法。

人都是这样,彭无影和陈诘趴在那里磕头,王爷竟然没有看见,眼睛里就看到道貌岸然的仙长,那真是世外高人的风范。

“小王今日有幸见到仙长,实在是三生有幸。”朱常瀛一摆手:“来人,锦凳赐座!”

“谢王爷赐座!”

苗三冠一抖袖袍坐下,再也没有废话。周昶、周曦一左一右在后面侍立着,同样是目不斜视。

“日前得仙长赐下仙丹三颗,小王吞服以后顿时神清气爽,全身所有病痛一扫而空。”朱常瀛直入正题:“可惜一直酬谢无门,今日得见仙颜,小王略表心意,还望仙长不要嫌弃。”

说到这里,朱常瀛冲着身边的小太监王坤一点头。

王坤扯起嗓子一声高呼:“敬献王爷孝敬仙长的礼物!”

话音未落,三位宫女端着托盘从后堂鱼贯而出,宛若杨柳临风一般,来到苗三冠面前一蹲,三个翡翠托盘出现在眼前。

苗三冠略一扫视,三个托盘里面分别放着三样东西:

右边第一个托盘里面,是一枚宽一寸半、长三寸的玉佩,乳白色极品昆仑玉,上面刻着六个大字:“长生大德仙师”。

中间第二个托盘里面,是一颗拳头大小的孔雀绿隋珠,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夜明珠。色泽圆润,光华流转。

左边第三个托盘里面,是一枚长度一尺二寸的玉圭,乳白色极品昆仑玉,上面同样有一行大字:“见王不拜,来去自由。”

苗三冠脸上显得云淡风轻,时间心里极度震惊:“我的个娘耶,这任何一件都是价值连城,属于无价之宝。这些王爷为了能够长生不老,真是舍得花本钱!”

“多谢王爷赏赐!”苗三冠冲着朱常瀛打了一个稽首,周曦上前把三样物品收进了小药箱。

看见“仙长”收下了自己的贡品,朱常瀛显得十分紧张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些许微物不成敬意,反倒是污了仙长法眼。不知道仙长炼制仙丹尚需何种药材?”

“无量天尊!仙丹不沾俗气,普通药材自然是没有用的。”苗三冠摇摇头:“开炉炼丹,必须贫道返回洞府选择吉日良辰,需要九九八十一天才得一炉二十四颗。”

“不过,王爷一片诚心所致,贫道已经听到陈大人和彭大人再三说起。今日结个善缘,贫道敬献丹药七十二颗。”

说到这里,苗三冠一摆手,周昶赶紧打开小药箱,从里面拿出三个玉盒。

小太监王坤如飞也似的冲下来,接过玉盒送到朱常瀛面前打开,果然和前面的那三颗丹药一模一样。

桂王朱常瀛见状大喜过望,俯身抓笔刷了一条命令:“为方便长生大德仙师行走,特批御马三匹,红浮屠顶轿车一乘,仙师府一座,纹银三万两。”

“彭无影引荐仙师有功,治理新田县政绩卓著,擢升永州知府,赏银两千两。内侍总管陈诘多付勋劳,赏银五千两。”

这一番忙碌之后,彭无影摇身一变,成了桂王朱常瀛身边的“宠臣”。

不宠着也没办法,因为“长生大德仙师”就是看在彭无影的面子上才过来的。

上面有了王爷宠着,中间有陈诘勾连,彭无影在永州自然大展拳脚,熊家军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而且还非常安全,势力开始急速膨胀起来。

苗三冠送给王爷的丹药立竿见影,过去一年多都在宫廷不露面的王爷,最近三个月经常出现在各级官员面前。而且面色红润,精神抖擞。

这一下子可把各级官员都给羡慕死了,上西门外面的仙师府顿时成为最热闹的地方,拜访的人群川流不息,送礼的人都排成了长龙。。

朱常瀛得到如此好事,当然不能忘记自己的接班人,三王子朱由楥也得到了相同的待遇,能够每天吞服仙药。

苗三冠和陈诘没有厚此薄彼,在赢得王爷信任之后,通过吴圣昊从上清派调集一片针对女人的丹药出来,从王太妃往下,所有的妃子拼命赠送。

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王府的核心层,全部对丹药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已经到了片刻不离的程度。

武大娘、岚儿、袁鹂卿、扈媚娘、苗若兰、武藤兰、韩冰如以及女兵营,通过王爷赏赐的红浮屠顶车驾,分批运送到仙师府。

红浮屠顶车驾,那是三品官员的车驾,和巡抚大人平起平坐,来来往往根本无人敢查。。

在此期间,为了给王太妃解闷儿,武大娘、岚儿、袁鹂卿、扈媚娘、韩冰如等人轮流进入后廷。

众女亲眼看见了王府“前五殿、后六宫”的格局,也慢慢明白了各种规矩,针对丫鬟婆子们的培训开始进入实战阶段。

果然不出陈洁所料,不到半年时间,朱常瀛、朱由楥父子双双毙命。

而这个时候的衡州府已经早就变天了,大观堡里面包括武大娘在内的所有成员都已经替换进入王府。

武大娘直接就是桂王的“母亲”,所有人口中的“王太妃”。

朱由楥死了,直接挖坑给埋了。

永州知府彭无影肩负重任,要到京师向崇祯皇帝朱由检报丧,然后给“朱由楥”争取承袭王位的诏命。

现在桂端王朱常瀛新丧停灵,一切笙歌艳舞当然禁绝。所以前朝五殿、**六宫没有了翡翠琉璃的颜色,全部都是白纱宫灯高悬,招魂幡旗飘荡。

重庆瑞王朱常浩、昆明黔宁王沐英虽然本人不能前来,但是都派了规模庞大的吊唁队伍。

至于地方官员,那肯定要装出一副如丧考妣的凄惨模样,还没有进城门就已经大放悲声,痛哭流涕。

作为孝子,三王子朱由楥、四王子朱由榔都应该守灵答谢,可是现在朱由楥早就已经埋到土里去了,朱由榔虽然没死但也不能出来露馅。

不过没关系,苗三冠灵机一动,把熊储的两个小弟子周昶、周曦打扮一番,然后就承担守灵的任务。

这个任务并不难,有人前来吊唁的时候,就趴在地上嚎啕大哭,接受各方面的慰问。

因为全身都罩在孝服之中,而且低头跪在地上不用做声,加上女兵卫队装扮的“内眷妃子”数十人围着,估计神仙都分不出真假。

至于王太妃老人家,当然就是武大娘“兼任”,现在居住在慈庆宫。

不过她老人家又没死儿子,外面的那些个事情和她一丁点儿关系都没有,现在就由岚儿、袁鹂卿、苗若兰、武藤兰、熊翠云、熊月娥陪着打马吊。

小太监拂尘一摇,马上就传下王太妃口谕:“王太妃新丧爱子,痛彻骨髓。目前在佛堂念经,外人一概不见。请各位王公大臣的内眷包含一二,礼物放在廊下,就在宫门外行礼之后请回吧!”

最容易出事的内廷搞定了,前朝的官面上反倒很简单。

因为苗三冠、彭无影、陈诘这三驾马车暗中勾结在一起,能收服的收服了,不能收服的全部暴病身亡了,剩下的都是替换进来的核心人物。

比如说内廷太监杨寿春、王坤,那真是谁也没有想到,竟然是两个忠义之人。

王爷殡天之后,他们竟然悬梁自尽跟着去阴间服侍王爷了,他们的棺材现在就停在桂端王灵柩的侧后,让好多人感叹不已。

比如说参将黄朝宣、贾威两个人,正在巡视城墙防御的时候,突然听到王爷殡天的消息,竟然被吓得一个站立不稳,从城头上跌下来给摔死了,让人嘘嘘不已。

比如说衡州府知府大人,听到王爷殡天的消息,顿时惊悸交加,在知府衙门一口痰没有吐出来就“因公殉职”。

现在,衡州知府暂时由脱下道袍的苗三冠署理,永州知府彭无影本来就是王爷的“宠臣”,操办桂端王大丧的事情当然就由他们牵头,这是合情合理的。

于是,外面有苗三冠、彭无影周旋,里面有总管大太监陈诘张罗,一切都是有条不紊,任何外人都无法看出端倪。

刚好重庆瑞王、昆明黔宁王的人都来了,苗三冠和彭无影终于找到机会,把桂端王承袭的事情提了出来,这两家王爷的人当然没有异议。

因为谁家都有生老病死的问题,王位承袭能够坚持下去,这涉及到各地藩王的根本利益,对大家都有好处,所以这个制度绝对不能改变。

根本没有任何阻力,重庆瑞王、昆明黔宁王就联名上书:桂端王镇守一方,保证了湖广两地的安宁。现在天下纷扰,时局不靖。希望朝廷尽快颁下诏命,确认桂端王王位承袭,以安地方。云云。

最后大家协商一致,就由王爷生前的“宠臣”彭无影进京,当面向皇上陈述下情,尽快落实桂王府的事情。

0487、衡州巨变

涉及到皇家的事情,那都是天大的事情。

既然是天大的事情,那就只能老天爷才明白。

当官的生怕自己官位不保,虽然想弄个所以然,可是谁都不敢深究。

老百姓关心的是自己吃饭的问题,至于谁来当王爷,反倒是一个非常次要的问题。

这么一番周折下来,自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纷乱之中人来人往,各种传闻不绝于耳,可是稀奇古怪的事情谁也说不清。

就算是有些人被清除了,在外人看来也合情合理,应该是三王子朱由楥在为自己承袭王位扫清障碍。

自古以来,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王承袭祖制,肯定要启用一批自己人,在此之前抹去一些人,那都是很正常的“官场潜规则”。。

衡阳王府肯定要换主人,这是不争的事实。至于新来的主人究竟是谁,那只有天知道。

其实人家老天爷很忙的,根本没有心情管你们凡人的芝麻绿豆小事,所以老天爷都不知道衡阳王府里面究竟如何了,最后发生了什么狗屁倒灶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湖广巡抚魏光绪,是最想弄明白衡州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的人。可是北面的反贼太多,大军在外脱不了身。

派了一个副使过来吊唁,结果除了总管太监陈诘之外,什么人都没见到。

虽然一路上听到各种传闻,但是都查无实据,结果回到襄阳也只能把道听途说的事情汇报一番。

湖广巡抚魏光绪总觉得哪里不妥了,可一切都是捕风捉影,并无真凭实据。

要说这个魏光绪真是不知死活,你带兵外就应该负责剿灭叛贼,其他的事情根本和你没有干系。

可是魏光绪偏不这样,作为东林党里面的“地微星矮脚虎”,他一定要给皇上递折子,把自己的“高明见解”陈述一番,生怕皇上不知道自己的“聪明才智”。

皇家的人吞服丹药,这都是公开的秘密。就算朱常瀛吞服丹药死了,那也很正常。

最关键的是,对于各地藩王,属于皇上最大的心病之一。死一个少一个,最好马上都死了。

彭无影只身进京,肩负重任,这是一定的。

虽然下面纷纷扰扰,但是手握重兵的桂王死了,对于崇祯皇帝来说也就是少了一个牵制自己的皇叔而已,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换一个病秧子上来当王爷,起码就没有了拥兵自重,公然谋逆的隐患。

崇祯皇帝年轻,有自己**的见解,或许较固执、偏执。所以他有自己的**主张,不是一个愿意受别人架空的人。

东林党把持朝政,为所欲为,是少年皇帝心中的一根刺,只要是东林党抓住不放的问题,崇祯皇帝就要坚决压制。

魏光绪自作聪明,一定要把桂王的死弄个水落石出,刚好和崇祯皇帝的想法背道而驰。结果没有扳倒其他人,反而把自己搭进去了,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正因为如此,彭无影此行看似凶险,其实属于没有什么风险的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危险。

反倒是现在的苗三冠非常忙,忙得脚不沾地,不可开交。

以前没有地盘,自然无法施展拳脚,好多想法不能变成现实。

现在名义上一下子有了整个湖广之地,也就是差不多大明朝六分之一的江山,麻烦事情当然就多了。

苗三冠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更不是一个好高骛远的人,所以他对目前的局面看得很清楚。

能够全部掌控整个湖广地区当然最好不过,但目前绝对不现实。

饭咬一口一口的吃,一锹挖口井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决定构建两条线,形成内外有别的战略方针。

核心区域:建立一个稳固的绝对势力圈,完全由自己说了算,作为今后的发展基地。

首先是借助桂端王的名义下达一纸调令,把桂阳郡参将调到长沙,新来的张承宗走马上任,担任了桂阳郡的参将指挥使。

原来两万人的戍边卫军全部就地解散,凡是有家眷的一律取消军籍回家种地。

经过实地调查,发现戍边卫军都是祖孙三代在一起,一家就是近十口人。这不符合要求,当然只能全部迁出卫所,到指定的地方建立村落。

大观堡南山秘密军营抽调三千六百余人,加上张承宗带过来的三百六十人,组建了衡州府四千人的南大营,作为桂阳郡守备军。

建立常备军队,也就是职业军队,在戍边卫军的基础上,兵力削减五分之三。不再搞什么半军半农,专门承担境内的御敌战斗任务。

其次,永州府参将魁楚,因为被彭无影找到了克扣军饷、残害百姓的确凿证据,锦衣卫湖广总提调陈诘立即缉拿问罪,直接在永州城砍头示众,人头就悬挂在城门楼上。

关大头临危受命,出任永州府卫军参将指挥使,对原来的一万八千卫军采用相同的办法就地解散,另外择地安置种地。

永州府是熊家军的大本营,所有的匠作营八千余人,现在都集中在大观堡周边,所以关大头奉命从南山秘密军营抽调六千人,组建了衡州府的西大营。

有了张承宗的南大营、关大头的西大营这个掎角之势,苗三冠第三步就是改组衡阳城的守军。

这些军队原本都是常备军,也就是职业军人,一共七千二百人的编制。

因为参将黄朝宣、贾威“被坠城而死”,所以苗三冠命令侯老六出任参将指挥使,对原来的七千二百人进行全面整顿,凡是违反熊家军军令的人,一律严厉处置。

重者徒刑,轻者解除军籍。经过一个月的严打,衡阳守军仅仅保留了一千三百多人。

苗三冠命令侯老六从南山秘密军营抽调两千七百人,组建了四千人的衡阳中军大营,承担王城的守备任务。

桂端王朱常瀛殡天,正是人心思变,惶恐不安的时候。

乱世用重典。

苗三冠快刀斩乱麻,首先把周边军队全部变成了自己人,建立了衡阳城、永州城、桂阳城这个铁三角,总兵力一万四千人。

为了加强对辖区控制力度,苗三冠组建了一支可以灵活机动的御林军,是最精锐的骑射部队。总兵力四千八百人,统领是方千寻。

带兵将领分别是周昶、周曦、李定国三个新冒出来的年轻人,每个人带领一千二百人。剩下的一千二百人,由方千寻亲自掌握,属于王府的卫队。

这些人的主体都是熊家军少年营,是在四川阴平组建的。里面的兵员年龄最大的不到十九岁,最小的才十四岁。他们就忠于一个人,那就是挽救了他们生命的大恩人熊储。

如果在什么地方听到有人说熊储半个不字,这些人很可能当场拔剑杀人。

苗三冠知道熊储把少年营带回来肯定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这支部队没有打散,属于熊储的近卫军。平时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王府,兼顾一些特殊任务。

在整顿铁三角里面各县的过程中,锦衣卫湖广总提调陈诘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是别人不敢指手画脚的作用,因为他有正大光明的身份。谁敢在锦衣卫面前炸刺,那都属于活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