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流云剑-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彭无影和苗冠含沙射影两遍,就算是一个傻都已经明白了武藤兰身后有一个大人物。

这个人物实在是大了,竟然不把皇帝和玉皇大帝放在眼中,廖广智觉得自己目前的身份恐怕还真不行。

看来,要想打动美人心,就一定要做一个大人物。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廖广智思不得其解:那个丫头竟然把皇帝都不看在眼里,难道这天下还有谁能够比皇帝还大?这种大人物从来没听过,看来当大人物这条走不通。

廖广智越想越气馁,越气馁就越冒火。

这人一冒火就热血上头,接着就思不清,连自己最基本的思维能力都会丧失。

俗话所的鬼迷心窍,就是如此了。

廖广智直接钻进了牛角尖,陷入了鬼迷心窍的泥潭,而且属于不能自拔的那种。

苦心经营大观堡十年时间,廖广智当然也有一批自己的死党班底。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有一多人。

这些人都是上清派的外门弟,功夫虽然不高,但也不会差。

十二天以后的一个晚上,廖广智终于找到一个机会。

今天下午,第一副堡主彭无影有事外出,估计需要五六天时间才能回来,所以就把大观堡的日常事务交给了廖广智。

大观堡是一座正方形城堡,长宽都是一五十丈,四周围墙高两丈四尺,里面的四层建筑分为前后六进,左右重。

第一进,属于城堡广场,东西两侧是护卫的活动场所,包括看门人、打扫庭院的人都住在这里。

第二进,属于城堡的正堂,就是堡主日常应酬,接待来访客人的地方。东西两侧是宴请客人的地方。

第进,属于大观堡日常议事的地方,没有特别授权,副堡主以下的人就到此为止。

左右两侧就属于副堡主以下核心层的居住区,苗冠和张如莲夫妇居住在东侧,彭无影和廖广智没有成家,居住在西侧。

第四进,属于堡主的地盘,这已经是非请莫入的地方。不过目前还没有堡主,这里面只有日常掌灯值夜,白天打扫的人,并没人居住。

第五进,属于内眷,也就是堡主女眷的活动区域,袁鹂卿、武藤兰、苗若兰她们就住在这里。

还有一位武大娘隐居在此。

她老人家是少主熊储都很尊敬的人,内宅的所有人在她面前都谨慎微,和老鼠看见猫差不多。

大观堡虽然还是草创阶段,但是武大娘是名门闺秀出身,后来又是武家坡的内宅第一夫人,见多识广,规矩更多,她认为一些细节问题要抓紧。

平日里就是督促姐们的仪表风范,什么“行如杨柳不露足,笑似新月不露齿;站如娉婷,坐似悬针。”那都要一天遍。

然后就是盯着那些丫鬟婆们,不准嬉戏打闹,更不准偷懒把滑。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这都是必须的。

武大娘还有一个特权,就是她老人家手里有四八十万两银,是少主熊储亲自交代下来的。这一大笔钱只有一个用途,就是给内宅的专项费用。

包括岚儿、严二娘、袁鹂卿、黄妍莹、方千寻、夏芸、武藤兰在内的所有内宅成员,每个月的月例钱都在她老人家手中捏着。

虽然姑娘们都不差钱,但是被老人家抓住把柄,然后大声教训一顿扣两,那就是面问题,好不好听了。

第六进,就是内卫队女兵营,她们的任务就是保护内宅女眷。女兵们的贴身兵器有两件:一支短铳,一把长剑。

廖广智认为苗冠、彭无影、袁鹂卿这些人初来乍到,而且过来的时候就像一群灾民,所以没有当一回事。

殊不知这是苗冠和袁鹂卿为了掩人耳目,确保在迁徙上不出事,尽可能不引起别人注意作出的决定。

廖广智根本没有搞清楚里面的各种奥妙,从来没有弄明白苗冠他们带过来的四千多人,都是已经秘密训练多少年的军队,而且曾经在洛阳和官军打过一场。

这天晚上更时分,廖广智把自己的心腹一多人带进了第进,然后一声呐喊杀进第五进内宅。

原来,廖广智召集自己的一多核心骨干之后了一番话:

“兄弟们,人生在图的是什么?那就是地位、名利、美人。现在机会就在眼前,外来的苗冠在南山坳,彭无影出去了天不能回来,沈惜月到江北去了。”

“大观堡是我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我们才是这里的主人。可是那些北方佬鸠占鹊巢,把我们不放在眼里。这就是飞鸟尽,良弓藏,我们的死期不远了。”

“现如今,大观堡里面就剩下一帮娘儿们,只要拿下内宅就可以控制整个城堡。然后把我们外面的兄弟召集起来,把北方佬赶回去。”

“我廖广智一向和兄弟们有福同享,事情成功以后,我只要袁鹂卿、苗若兰、武藤兰,剩下的女人都是你们的。”

“方今天下,皇上昏庸无能,朝廷乌烟瘴气,江湖民不聊生。俗话:乱出英雄。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就应该有所为。”

“名利咫尺间,富贵险中求。我们都是堂堂五尺男儿,难道还不能搞定一帮娘儿们吗?想出人头地,不怕死的兄弟就跟我上!”

要天底下胆大包天的人,廖广智就算一个。

他不仅胆大包天,而且能会道,言两语就把一多人给鼓动起来了。

自古常言:穷山恶水出刁民。

永州府、郴州府、桂林府这地界,那真的就是山岚叠嶂,怪石狰狞的穷山恶水,不出刁民都是怪事。

望气散人选定这个地方建造大观堡,就是因为看中了这里地势险恶,民风彪悍。

过去数千年,这里扯旗造反最容易,眨眼功夫就可以拉起数千大军。

想当年,诸葛亮命令常山赵龙夺取桂阳郡,可不就是这里吗?

可惜天不从人愿,谋逆的人刚刚穿过第四进后门,两把宝剑已经挡住了去,正是晚上练功的熊翠云和熊月娥双剑合璧。

熊翠云和熊月娥出手的正是熊家军核心人数的“通用剑法”:闪电千击。

一个照面之间,冲在最前面的六个人已经横尸就地。

廖广智一直以为自己的武功已经非常厉害了,没想到一向认为不会武功的熊翠云和熊月娥竟然是武林高手。

其实这不能怪廖广智产生错觉,要怪就怪武大娘。

因为武大娘严格督促,熊翠云和熊月娥人前人后一定要做到“行如杨柳不露足”,所以给外人的感觉完全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大家闺秀,谁也不会想到这两个丫头也练过武。

两个看起来不过十五六岁的丫头,不仅练过武,而且杀人不眨眼睛,让冲进来的一多人大吃一惊。

吃惊的地方在于,前面挡的这两个丫头出剑实在是快了,根本没有看清楚怎么回事,就已经有六个人被杀。

如果廖广智多做一些调查,知道武藤兰、熊翠云、熊月娥她们人都是武家坡的遗孤,自然就会做出另外一种判断。

可惜事到临头才后悔,一切都晚了。

一不做,二不休。

廖广智在中间高声叫道:“看见没有?这里面都是这么漂亮的娘儿们,只要杀进去都是你们的!男汉大丈夫,难道还被两个娘儿们挡住去吗?给我杀——”

就这么一个愣神的功夫,女兵营负责值夜的一个队二十四人已经冲了过来,根本一个字没问,抬手就是短铳抢先开火。

铺天盖地的铁砂迎面罩过来,廖广智就明白今天风头不顺,功亏一篑。

半夜更短铳一响,整个大观堡肯定都会被惊动。至于其他的美妙想法,估计现在已经不用做梦了。

廖广智毕竟是上清派的外门弟,轻功身法虽然不是嫡传功夫,但是速绝对不慢。

二十四支短铳冒出火光的一瞬间,廖广智已经一个倒纵退到了第四进,然后再不停留,一声呼啸逃出了大观堡。

现在事情还没有彻底惊动整个大观堡,在自己的身份彻底暴露之前,如果不逃出大门就完了。

廖广智好歹也算江湖人,当然明白江湖上的基本规则。

你可以杀人,你可以打家劫舍,甚至可以起兵造反。

但是,抢女人,尤其是冲入内宅抢女人,就会被江湖唾弃。

一旦被韩冰茹发现自己妄想冲入内宅抢女人,廖广智知道自己就活到头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曹操,曹操就到了。。

廖广智刚刚想到不能惊动内卫统领韩冰茹,结果冲出城门就迎面撞上了韩冰茹这个冷美人。

要呢,有些人就走狗屎运。

韩冰茹每天都亲自巡查城堡外围防御,城堡里面就交给女兵营了。

刚才听到城内有动静,韩冰茹才带人匆匆返回,可她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廖广智现在走投无,所以只能赌一把:“哎呀,韩统领你可回来了。赶快进去吧,第五进内宅有好大的动静。现在大半夜的,我们这些男人又不好进去过问,所以我才出来找你。你赶紧进去处理内宅的事情,外面的巡查就交给我了。”

这番话得滴水不漏,结果女张飞韩冰茹也没往心里去,还真就相信了,真是苍天无眼不是吗?

本书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734

0385、冒名造反

罪魁祸廖广智逃走了,这事也不能完全怪韩冰茹。。。

因为廖广智毕竟是副堡主的身份,而且白天彭无影还专门交代,最近这段时间廖广智负全责。

其实,发生这样的变故并没有给内宅的女人们造成什么麻烦,袁鹂卿就一直抱着九星腾龙剑站在二楼。

她本来在观看熊翠云、熊月娥练剑,而且还不时提醒两句。

要知道,袁鹂卿虽然自己不能练武,但是她装了一肚的问,江湖人称女诸葛。

就连熊储碰到武难题,袁鹂卿都能够指点一番,现在指点指点熊翠云、熊月娥也顺理成章。

至于发生叛乱,甚至廖广智带人杀进来,袁鹂卿就站在二楼纹丝不动。

经历过家破人亡的惨剧,还有函谷关青龙山发生的一切,袁鹂卿早就心性坚韧,异于常人。

袁鹂卿总领内宅,她能够处变不惊,而且立即调动女兵营发起反击,所以整个内宅就有了主心骨。

武藤兰虽然不知道这场祸事因她而起,但是亲眼见过武家坡四多人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对于生死存亡早就看淡了。

苗若兰就不用说了,洛阳水寨镇苗家寨所发生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如果不是少主熊储适逢其会,她早就用剪刀了结自己了,更没有什么怕死一说。

外面出现动静的时候,武藤兰和苗若兰也来到走廊上,一左一右站在袁鹂卿身边,冷冷的看着廖广智他们一多人。

内宅的五位小姐,两个在下面和敌人战斗,个在二楼走廊上冷冷的注视着叛乱分,都没有什么特殊反应,所以那些丫鬟婆们的胆量也上来了。

武大娘和每位小姐都有四名丫鬟,一下全部涌出来就有四、五十个(岚儿、严二娘、夏芸、黄妍莹、方千寻等人不在家,她们的丫鬟现在都没事干),加上那些婆们呐喊助威,整个内宅一多人已经“全民皆兵”。

廖广智逃走了,跟随他逃走的人还不到十人。剩下的一来人,绝大部分被女兵营的短铳打伤被俘。

韩冰茹带人冲进来的时候,内宅已经恢复了平静。

袁鹂卿很简单交代了两句:“冰茹姐姐,把这些人带下去审理一番。廖广智吃了熊心豹胆当然可恶,但是他的这个举动未必就完全都是坏事,至少帮助我们清理了内部隐患,也算是临死做了一件好事。今天晚了,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

大观堡这边并没有什么大波动,反而给袁鹂卿制造了一个口实,对于大观堡的老人全面审查终于开始。

为此,莫九娘和莫丽娇的反间营六十人顺利登场,一场名正言顺的大清洗在整个永宁县境内铺开。

反间营,是苗冠和熊储在黑龙庙组建起来了,然后在青龙寨完成编制。其中女兵一二十人,男兵二四十人,每人一支短铳,自己原来的随身兵器保留。

经过苗冠、袁鹂卿、彭无影、沈惜月、韩冰茹、莫九娘等人紧急磋商,决定利用这一次机会完成秘密基地的彻底改造。

从洛阳青龙寨带过来的四千军队,全面接管大观堡周边五十里范围内的所有防御要点。

大观堡内部,除了丫鬟婆以外,原来黑龙庙的八男女进来接管,本地男人一律清除。尤其是膳事房、采买部、粮草部、军马部,本地男女一个不留。

至于原来廖广智罗而来的外围警戒卫队,如果经过严格的审查能够活下来的,全部送进兵营接受基础训练。

因为大观堡彻底变成了自己的秘密基地,所以苗冠从洛阳开始秘密罗而来的匠作营,全部搬迁到大观堡附近。

各种类型的火炮、鸟铳、短铳开始批量制作,防御器械、攻城器械也开始加工,同步增加火药、猛火油的战略储备,准备应付更加复杂的局面。

大观堡趁势而起,充分利用这一次难得机遇全面整顿,终于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但是从大观堡逃出去的廖广智,现在却惶惶不可终日。

从大观堡一出来,廖广智就知道自己今后在江湖上再也没有立足之地。

因为他明白上清派有多么变态,背叛师门的人肯定要被清理门户,绝对没有好下场。就算你躲到玉皇大帝身边,估计到最后也保不住脑袋。

其它的地方都不能去,所以廖广智带领二十多人日夜兼程,逃回了自己的家乡:赣州府安远县。

要说一个人走狗屎运,有时候还连续走运。

恰在此时,天启皇帝朱由校一命呜呼驾崩了。

十七岁的信王朱由检奉诏登基,大明天下变成了崇祯皇帝。

皇帝新老交替,朝廷权力重分;天下政局动荡,江湖人心不稳。

崇祯皇帝上台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魏忠贤给撤职查办。

魏忠贤一倒台,标志着新皇帝对锦衣卫、东西厂的大清洗开始。

一朝天一朝臣,这也很好理解。

锦衣卫、东西厂,都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属于压制东林党官集团的核心力量。

新皇登基,先要把自己身边的环境整理干净,然后才能大刀阔斧对外面动手。

事情总是存在两个方面,有利就有弊。

锦衣卫、东西厂进行大清洗的同时,对外面的暗中监督力就会削弱,大明各地方的官员终于松了一口气。

现在新皇登基,未来肯定是一番新气象,所有官员都不知道自己的下场是什么。

毕竟大明朝一共有股势力:皇帝的嫡系、内廷宦官、朝中东林党。

这股势力中,东林党最强大,平常都是皇帝的嫡系和内廷宦官联手应付。

想在崇祯皇帝上台了,他究竟要如何平衡大势力,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正因为如此,那些远离朝廷的地方官员,一边上折歌功颂德表忠心,一边趁乱大肆刮民脂民膏,为自己谋后。

这一来二往,崇祯皇帝在稳定朝政的时候,整个大明各地就基本上处于无人监管的“自由”状态。

赣州府安远县知县沈克封,好歹也算一榜进士,可是为官年毫无寸进。

这个时候也不知道新皇帝还会不会留下自己继续当官,所以决定先捞一把。

没曾想,安远县境内绝大部分都是客家族,朝廷有好多税赋对他们都不适用。

沈克封为了尽快敛财,竟然把大明朝廷的国策给忘记了,就是对那些少数民族以安抚笼络为主,不能轻易加重税负。

沈克封标新立异,弄出一个“新皇福寿捐”的名目,按照人头每人一两摊派下去。然后派出官差衙役拿着告示各乡村乱窜,凡是不交钱的就抓起来责打一番。

如狼似虎的官差衙役,完成沈克封敛财指标的同时,当然不能白忙乎,再怎么也要给自己捞点儿好处。

结果,“新皇福寿捐”每人一两,转眼变成了每人两。

在刀枪棍棒的严厉追逼之下,顿时怨声载道,群情激奋。

干柴堆积如山,局势危如累卵。一旦星火点燃,必成燎原之势。

自古常言: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崇祯皇帝登基之后不到半年,第一个声势浩大的抗捐民变,终于在赣州府安远县境内爆发。

一看民心可用,躲在家中的廖广智灵机一动,安排自己的二十多个心腹分头出去散布谣言:

“建帝嫡系后裔朱胜鑫,化名熊储游历四方访贫问苦,体察民情十余年。现在已经回到家乡,决定恢复建帝的法统,不日就要兴师讨贼,老姓的苦日就要到头了。”

完成了舆论准备之后,廖广智直接在自家后山竖起一面大旗:“诛除逆贼,匡扶天下;归还祖制,重振大明。”

安远县知县沈克封一听建帝的后代回来起兵造反,早就把魂吓掉了,同时也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政治机遇。

再也顾不得捞银,沈克封连夜逃到赣州府的巡抚衙门,向巡抚大人洪瞻祖汇报“建帝的后代朱胜鑫,化名熊储起兵造反,要推翻大明朝,搅乱纲常”的重大叛逆情报。

既然知县已经跑了,安远县就变成了无主之物,廖广智带领已经聚起来的多人,顺理成章占领了知县衙门,正式开府治事,而且在官衙门前竖起一面大旗:夺天圣王。

这是公然宣称要夺取天下称圣称王,而且建元大兴,并且以熊储的名义发布了安民告示,号召各地大明军队起兵勤王,共讨燕京逆贼朱由检。

巡抚洪瞻祖刚开始还不相信沈克封的口头奏报,现在得到了确切情报,再也不敢耽搁。立即启用八里加急,把这个重大消息传到了京师。

仅仅九天时间,“建帝后代朱胜鑫,化名熊储起兵造反”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

一时间舆情汹汹,风起云涌。朝野上下,乱作一团。

赤格把自己所知道的情况说了一遍,最后才看着熊储:“主公,根据飞鼠门弟传来的消息,不到个月时间,赣州府南部地区的安远县、长宁县、瑞金县都反了。廖广智已经聚集了九千余大军,总寨设在盘古山。”

“现在朝野上下都知道熊储造反,而且声势浩大,这可如何是好,您老人家赶紧拿个主意吧。现在全国的老姓都活不下去,就像一堆干柴。现在他们把注意力放到您老人家的身上,成为众矢之的可不是什么好事。”

熊储也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搞得头晕目眩,不知所措:“俗话说: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我这是人在山中坐,祸从山下来,真是奇哉怪也。难道我造反了吗?你们都说说看,我什么时候造反了?”

本书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i734

0386、前途未卜

大明天下的官集团,并不都是酒囊饭袋。。

要说玩起阴谋诡计,构陷政敌,抢班夺权,那也是人才辈出,一时之盛。

新皇登基,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候,官集团比武将集团的脑袋瓜灵活多了。

拥立新皇,平定叛逆,那就有护驾救国之功。

要想在评定叛逆方面一鸣惊人,那就是经久不衰的“建帝一脉谋逆”。

原本已经慢慢淡出人们视线的“建帝一脉谋逆”问题,因为赣州府的叛乱事件,再一次触动了有心人的神经。

赣州府,属于当年建帝藏身地之一,也是建帝能够凭空消失的地方,所以就留下了诸多不解之谜。

“朱胜鑫”、“熊储”这两个名字横空出世,局面就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六年前,洛阳发生“锁喉剑八郎杀人越狱”的一幕,因为有心人故意遮掩,“熊储”这个名字并没有流传江湖,而是用“锁喉剑八郎”的名目出现,老姓并不知道其中的内幕。

但是,老姓不知道事实真相,并不代表有心人不知道。

比如说锦衣卫的绝密档案,里面就有关于“熊家坝”、“熊储”的记载,还有锁喉剑八郎越狱的记录。只不过没有更多的资料进行佐证,所以才成为一个谜。

不管怎么说,自从上一次洛阳事件以后,“锁喉剑八郎”就已经成为朝廷关注的对象。

锁喉剑八郎分明在甘州、肃州一带活动,怎么突然出现在两千多里之外的赣州府造反谋逆?

难道锁喉剑八郎肋生双翼飞过去的吗?这当然不可能。

那么,正在甘、肃二州一带活动的锁喉剑八郎,和赣州府的谋逆案有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这是一个考验十七岁新皇帝崇祯的大问题。

事情都有轻重缓急,如果决策出现错误,那就万劫不复。

少年皇帝崇祯,现在面临四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后金女真的皇,趁着大明朝老皇帝驾崩了,新皇帝少不更事,正在兴兵作乱。

第二个问题:魏忠贤的宦官集团虽然已经到台,但是东林党的实力越来越庞大。如何清除东林党的党祸,重新树立皇权至高无上的威严?

第个问题:黄河流域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的问题如何处理?外忧内患如何选择优先权?

第四个问题:突然冒出来的“熊储谋逆案”应该如何评价?未来可能造成的后果究竟有多严重?

少皇帝崇祯,是一个性格阴鸷,喜怒无常的人。

现在刚刚登基,崇祯皇帝朱由检唯一信任的人,就是他重新启用的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

虽然朝廷上东林党声嘶力竭,要立即出兵剿灭赣州府叛逆,并且为了争夺兵权互相攻讦,但是性格阴沉的崇祯皇帝并没有当场表态,留下了一个“再议”宣布退朝。

对于自己面临的四个战略问题,崇祯皇帝需要听听自己人的意见。

这个自己人就是骆养性。

骆养性没有魏忠贤的那种跋扈,说起话来小心翼翼:“陛下,锦衣卫有很多外围组织,平时都没什么大用,关键时候还是能够做些事情的。毕竟他们属于江湖草莽之人,掌握很多具体的消息。”

“微臣觉得,朝廷目前最关键的任务就是要平定外患,然后荡平国内流寇才能长治久安。赣州府那边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可以委托湖广总兵负责剿灭即可。”

“至于建一脉的谋逆案,这已经是延续两余年的历史遗留问题。事实证明,每一次闹出事来,绝大多数都是东林党人为了邀功捕风捉影,夸大其词。”

“根据卑职掌握的情报,真正的熊储应该还没有这么快赶到赣州府。由此可见,熊储应该碰到了大的困难,所以采用了声东击西的策略转移朝廷注意力。”

“当然,对于建帝谋逆的问题,也应该作为一个长期国策加以重视。但这并意味着朝廷需要大动干戈,其实还有另外的办法。蜀中唐门,就是锦衣卫的外围势力,可以让他们发挥作用。”

崇祯皇帝点点头:“爱卿,朕为信王时,曾经接到来自北面的消息。据说那个锁喉剑八郎,单人独剑杀到女真部落。不仅刺杀了努尔哈赤的两使者,而且公然威胁努尔哈赤。可有此事?”

骆养性躬身说道:“确有此事。皇上登基以后,喀尔喀部派人过来上寿,微臣曾经负责接待他们,还专门询问此事。锁喉剑八郎不仅杀了努尔哈赤的使者,竟然把人头摆在城墙下题词示威。”

崇祯皇帝微微一笑:“爱卿如何评价此事?”

骆养性犹豫片刻才说道:“此事匪夷所思,微臣也想不明白其中的缘故。如果那个锁喉剑八郎真的是建帝一脉的后人,他应该联合努尔哈赤才里应外合对呀,为什么要帮助朝廷威胁对方呢?陛下,请恕微臣愚钝,真的思不得其解。”

挥挥手,崇祯皇帝又开始翻阅奏章:“你下去吧,蜀中唐门那边你还是要抓紧。”

可是,骆养性刚走,崇祯皇帝就低声叫道:“承恩,你如何看待此事。”

承恩,就是崇祯皇帝身边近侍王承恩。

听到皇上召唤,王承恩从内间出来躬身说道:“陛下,骆大人的奏对四平八稳。”

“四平八稳吗?”崇祯皇帝头也不抬:“朕看你说话也四平八稳,是也不是?”

王承恩弓着身不敢抬头:“谢陛下夸奖!”

“无耻之尤,朕什么时候夸奖你了?”少年崇祯终于抬起头来,苍白的脸上难得有一丝笑容,随即脸色一沉:“其实你说的没错,骆养性也知道进退。做臣的,就是要时时心怀惴惴,四平八稳。”

“锁喉剑八郎在先帝最危难的时候,不仅没有在关内闹事,反而孤身一人杀到后金女真部落威胁努尔哈赤那个番奴,而且把皇杀得丢盔弃甲,涨了我大明威风,说明锁喉剑八郎还是心向大明的。”

“临外敌而不苟,如果他真是朱家孙,那就是他的本分。即便如此又能如何?朕承祖制,受命于天。自古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奈何陈桥故事宛在,卿虽无罪,却无长存之理。”

“骆养性分明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他不敢说出来。就是担心朕有另外的想法,害怕忤逆朕的意思而获罪,所以在这里装疯卖傻。仅此而已,你竟敢说他四平八稳,岂有此理!还不退下?”

少年皇帝崇祯内心深处究竟想什么,熊储当然是不知道的,估计也没有别人知道。

因为骆养性虽然在崇祯皇帝面前四平八稳,但是从宫中一出来,就不是四平八稳,而是杀气腾腾。

锦衣卫指挥使一旦杀气腾腾,下面自然是雷厉风行。

熊储顿时麻烦缠身,根本没有精力关心更多的事情。

为了赶时间,熊储再也不可能在通天河附近久留。

虽然北面的大峡谷无法通过,但是赤格带领射声营游射队一冲杀过来,竟然无意之中找到了另外一条。

正因为如此,赤格他们并没有通过大峡谷,同样来到了通天河。

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八月中旬,熊储离开大军九个月之后,终于重新回来,军师万练、黄妍莹、方千寻和夏芸等人稍稍松了一口气。

熊储心急火燎的,就是因为飞鼠门弟所说的事情,因此来不及歇息就赶紧召见。

结果就来一个人,而且正是那边南下大军的斥候营统领,也就是后来飞鼠门接替万年童洛修职务的范连成。

熊储感到奇怪:“连城,你们不是有个人过来吗,怎么就剩下你一个人?”

范连成笑了笑:“主公有所不知,因为那边不知道主公这边的具体情况,我们个人过来也是撞大运。军师和袁姑娘安排个人过来,就是担心上被别人一网打尽。后来知道主公无恙,所以我让另外两个人返回去报平安了。”

范连成是老人,对于问题的实质当然更清楚,少不得又要把事情经过详细说一遍。

尤其是说道廖广智狗胆包天,竟然想把所有内宅的女人都抢走,范连城连比带划,把廖广智的祖宗代都骂翻了。

熊储点点头:“没有必要如此生气,毕竟那个廖广智什么也没干成。这样,你把我的意思带回去: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妥善防御,静观其变。”

说到这里,熊储这才回头和军师万练商量:“既然那边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地方,我看我们这里的匠作营、军马营是不是可以先过去?”

“虽然苗冠和袁鹂卿说得轻描淡写,我估计情况非常不乐观。匠作营过去了,可以改进那边的装备。军马营把四千多匹战马带过去,就可以增加他们的战斗力。”

万练摇摇头:“主公所虑固然很对,但是要做起来,谈何容易啊?”

“哦?”熊储闻言一怔:“我们纵横几万里,也没见军师如此垂头丧气。怎么回事,难很大吗?”

万练点点头,又摇摇头:“何止难很大哦,简直比登天还难。四千多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