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平淡是富-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贵听青儿一说,也觉得挺可行的,当天就急急忙忙去打听了。晚上青儿家正吃晚饭的时候,李贵冲了进来:“青儿,打听到了,那块地是村长家的。”
  “还没吃饭吧?要不一起吃了,慢慢说?”
  “二婶,你让我说完了再吃,这事不怎么好弄。我听老爷子说,之前别的村也有种果树的,大部分亏了,赚得也不多。村长家就是那个时候种下的果树,一种就是十几亩。但是好几年过去了花是开过几朵,但是没结个果。”
  “那跟村长家讲讲,卖给我们吧。”
  “这样的你也敢要啊。不过,老爷子说了,村长家不缺这点钱不一定会卖呢?”
  “老爷子不是很有威望吗?找他去试试,一定要把这片果林拿下。我仔细看了看,里面还有好几种果树呢,大都快成年了。”
  “行,我吃完饭就就去张罗。”
  “不急,今天这么晚了还是明天再去吧。”

  第二天,青儿让李贵提上一大罐葡萄酒去了老爷子家,自己焦急的在家等消息。小白见她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实在看不过去了,拉着她一起去了老爷子家。等他们两个到了老爷子家,老爷子和李贵已经去了村长家了。青儿他们在李奶奶的招呼下,只得在他们家继续等了。

  晌午时分,青儿一听老爷子回来了,急忙迎了出去,看到他们两个面色如常无喜无怒,青儿心里有些打突。
  几个人围着桌子坐下来,老爷子无视青儿着急的面孔,不急不忙的说:“青儿,要不是贵小子说你一定要买那块地,咱可不愿去出那个头啊……跟村长谈好了,三两银子一亩,果树一起转让。不过,老头子不怎么赞成你们买那些果林,同样的一亩荒地只要一两银子,三两一亩也愣是贵了些。再说哪些果树这么些年也没什么出产,你们还是慎重考虑一下。”老爷子说完,自顾自的抽起旱烟来。

  李贵见状也急忙说:“这次多亏老爷子出面,要不村长不一定肯卖呢。老爷子的话也很有道理,十二亩地,那可得多费一大笔银子呢。青儿,还不咱们回家跟二婶再好好商量一下?”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青儿一听李贵有退意了,急忙说:“我娘已经让我拿主意了,咱们家没什么田地,如果有个果园以后就不担心生计了。在青州的时候我淘到一本书是关于如何打理果树的,我有信心把果园弄好。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我们现在还差些银子。”
  “还有这样的书,之前怎么没听你说啊?”
  “在路上不小心丢了,还好我看过几遍了,都记得。”

  青儿见老爷子一直没开腔,只好厚着脸皮说:“赵爷爷,青儿真的想把那一片果地买下来。弄好了果地,一家人以后就不愁生计了。现在我家还差些钱,爷爷有没有余钱借给我们一些?”赵老爷子慢吞吞的说:“青儿,你都这样说了,老头子也不好再说什么了。说说你们还差多少吧,老头子掂量掂量。”
  “还差十五、六两。”老爷子没吭声,李贵惊讶的看着青儿,青儿没理会,接着又对老爷子讲:“爷爷,您放心,打了冬小麦我就把这些全还上。如果你老没有那么多银子,能借多少算多少,铜子儿也行,全是您老对小辈的爱护。”
  “你这小鬼头,鬼精鬼精的。行,你们等着,我去找老婆子看看家里有多少铜板儿。”老爷子,笑呵呵的起了身。

  最终,老爷子把全部家当十五两银子都借给了青儿,青儿也不含糊,立了字据,还让李贵当中间人也在上面签了字。凑齐了银子,很快就把那十二亩果地的地契拿到了手,青儿终于松了口气,虽然家里以后一段时间里都要过紧巴巴的日子,但是手里有地心里不慌。青儿觉得自己老土了,思想已经跟上古人的思维了。




  小白离开

  全家人出动,花了三天时间把果园里的杂草铲了堆了肥,还有十几株枯死的树苗也一起铲了。好些果树株距比较近,李贵在青儿的吩咐下顺手移栽开了。十来亩果地里有桃树、李树、橘子树、梨树,青儿觉得种类刚好。
  果地整理以后,有模有样的,像个小果园,青儿看着很开心,一有空她就去浇水,还把家里的柴灰也顺便背过去倒进果地里作肥。
  空间里的水,青儿不敢多浇,浇多了要是人家几年都没结果的果林,自己刚买来就大丰收了,也太妖孽了,再说,她们一家孤儿寡母的刚搬来这个陌生的地方还没站稳脚,就被人惦记上了可不是什么好事,青儿心里也很明白,所以一直以来都是把空间里的水和河水兑在一起使用。
  这段时间,惠娘虽然没说,青儿也知道她是很担心的,家里突然背了十几两的外债,可不好受。好在那些果树逐渐长得精神了,惠娘才微微放了心,青儿看着也松了口气。
  傍晚一家人吃完饭闲下来,小白沉着脸走到惠娘面前说:“姨,我最近要出一趟远门,要很长一段时间才回来。这段时间多亏你们照顾了,请受小白一拜!……”青儿手上拿着的一本书“啪”一声掉在了地上,惠娘看了她一眼,回头扶起小白,心里也不好受:“是家里有消息了?”
  “我外公那边的亲人,去年没有找到,今年我想再去找找才放心。”
  “是应该这样,说不定你家亲戚正担心着呢!那你家亲戚家在哪个地方?远不远?你打算什么时候动身?”
  “在运河对面长宁县,小子准备这两天就走。”
  “这么赶,之前没听你说起啊……”
  青儿顿时感觉自己的脑袋嗡嗡嗡直响,已经听不到小白他们后面说的什么了。突然头上一片阴影,青儿抬头见小白站在她前面,静静的看着她,那灼灼的眼神让她感觉有些心慌。
  “我要走了,咱们去院子里说说话吧?”青儿默默的跟着小白走出去,惠娘在两个孩子身后叹了口气。
  头上星光点点,院子里一片清明,青儿看见小白闪亮的双目,缓缓低下头,拼命压抑自己翻腾的内心:小白要走了,小白要离开村子了,以后还能见面吗?再见面的时候,小白还是小白?我还是我吗?又或许永远也见不着了。青儿有些烦躁,不停用脚在地上画着圈圈。
  “没什么话对我说吗?”小白见青儿一直不说话,低低的问,那声音低沉又压抑,青儿不由抬起头静静的看着小白,没有开口。“唉,指望不上你说什么好话,我可是有很多要说的。”小白见青儿又把头低了下去,只好对着她的头缓缓的说:“青儿,我原姓薛,冀州人。长大后,才知道我亲娘不愿嫁给我爹爹,因为种种原因早早去世了。嫡母后面有了小弟弟容不下我,我就离开了冀州。后来为了了却我娘的心愿就来青州寻找我娘的娘家人,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当时我打听到我外公家里还是有一些人在的,只是我去的时候,刚好出远门了。这次我要去好好找找,好了却一桩心愿。……我爹娘两家的恩怨我一下子也说不清,总之,我不喜欢薛姓,就用了我娘的姓氏,府里夫子给我取的字为启,所以当时我告诉你们我叫白启,我不是有心欺骗你的,你不要埋怨我。”
  青儿摇摇头,这个问题现在不重要,虽然她很讨厌别人欺骗她,但是小白也不是故意的,再说现在最重要的是他要走了:“那要是找不到呢,你怎么办?回薛家吗?”小白似乎看透了青儿的心思,坚定的说:“你放心,找不到,三年之后我定会回来。薛家,我不愿回去。即使他们让我回去我也不会回去的,我爹娘两家已结仇,说起来都是血脉相通的亲人我狠不下心,干脆两边都不搀和了,这次出去只是为了了却我娘的心愿。”
  说完小白拉过青儿的手,掏出一块玉佩轻轻放进青儿的手心:“这是我娘留给我的,放在你身边陪着你。”青儿听了小白的话正暗暗高兴,一不留神,被抓了个正的,后面的话更是吓了她一跳。青儿现在心里有些明白小白的意思,但是还是被吓到了:现在的孩子这么早熟,已经懂情爱了?她赶紧甩甩头:现在这个时候自己在胡思乱想什么呢。
  青儿甩甩头,头脑清醒了些,急忙把玉佩塞回小白的手里:“你娘给你的,你自己戴着留个念想吧。再说了,听你的意思,你还没见过你娘娘家人,说不定这是一件信物呢。”小白顿了顿,觉得有些理,就把玉佩又放进了怀里,青儿见状松了口气,以为完事了。 “青儿,等我!”青儿僵住了,小白见她没反应又重复:“青儿,你会等我的吧?”那声音充满了诱惑,青儿傻傻的点了点头,等她回过神来,老脸都红了,她捧着脸转头飞快的跑回屋里,也顾不得自己还有好多问题要问小白。小白被独自留在院子里,傻傻的望着天空笑,这似乎是年后他第一次真心的笑。
  青儿顾不得惠娘他们惊讶的目光,跑回自己的闺房倒在床上,幼稚的用被子捂着脸,心里直翻腾:刚才自己是在和小屁孩谈情说爱了?不会是在摧残祖国的幼苗,老牛吃嫩草了吧,这嫩草也太嫩了,还未成年。青儿有些接受不了,她似乎忘记了她自个儿这个身体也还未成年。青儿纠结了很久,理也理不清,最后只好马大哈的想:那是小孩子一时的兴趣,时间久了,心思就变了,自我安慰一番以后很快满腹思绪就消散了,青儿的心情也阴转晴了。
  第二天,巧儿果儿还如平常一样玩耍,他们还不知道即将面临离别,也不知道离别的滋味很不好受。
  青儿一大早就开始给小白备干粮,小白顶着黑眼圈走过来轻轻的说:“我准备明天就去长宁县。”青儿淡定的忽视小白的黑眼圈说:“这么快,有路费吗?家里的银子都花光光了,怎么办?”“上次我把我的旧袍子当了二两银子,到时候不够我就一边找事做,一边找人。”青儿听着心里一酸:小白十指纤纤,不像吃过苦的孩子,以后人海茫茫,无依无靠,孤身一人,怎么办才是好?青儿想起自己刚来这个时代那段彷徨的日子,忍不住想哭,她假装要回屋拿东西,转身掩面走了。
  小白跟着惠娘去老爷子和李贵家告别,青儿在家把腊瘦肉煮了,烤干做成肉干,又细细烙了好多厚实的饼,一些饼还加了各种各样的馅:肉馅,饴糖馅,青菜馅,咸菜馅。其它的都做成无馅的放的久些。青儿把饼做好放凉,又细细把有馅和无馅的饼分开包好。把牛皮水囊装满空间水,一起放进小白的包袱里,才放了心。
  一夜无眠,次日清晨,李贵赶着驴车过来载上青儿和小白,惠娘红着眼睛一直送到了村口,一直不肯离去,小白也红着眼睛直叫“姨,你们保重!保重!”李贵家的驴车后面加了个棚和草帘,清晨虽然有很多露水也不担心受凉。青儿心事重重的坐在里面,没注意到小白一直静静的看着她。不知不觉,时间悄然而逝。
  三个人一路沉静的来到护城河岸,护城河商人民众叫它运河,官话叫护城河。“小白,你去那边茶寮歇一下,我和二哥有点事很快办完就回来找你,一天一夜了,咱们三个也饿了,等会儿在茶寮填填肚子。”
  青儿想起上次孙武说过他们基本上天天都会来运河做买卖,于是就让小白去附近的茶寮歇一下脚,自己拉着李贵牵着驴车一边走一边耳语。
  茶寮的位置比较偏,刚好看不到码头。李贵把驴车停在码头上后,就下了河岸,青儿静静的守着驴车,出神。一会儿李贵带着孙武几个人上了岸,孙武利落的爬到驴车仔细看了看,出来点了点头:“都是老主顾了,我也不说什么,老价钱十二文一斤,称秤吧。”
  开年以来物价稍稍有些回落,好在这个季节桃子葡萄比较稀罕,青儿对这个价格也还满意。卖完果子,得了十来两银子,青儿愁容一扫而光,轻快的朝茶寮走去。小白远远见青儿来了,笑着起了身:“干嘛去了,这么久。以为你不要我了,自个儿溜了呢。”青儿解决了钱的问题,心情十分好,也没在意小白的话,直接叫了小二哥给每个人上了一碗汤面,虽然汤面没什么油水,但是热乎乎的吃下去刚好,而且便宜大碗八文,小碗六文,青儿叫了两个大碗,一个小碗,古代的大碗都是海量的,够吃了。汤面一上桌,三个人顿时觉得更饿,也顾不得说话了,端起碗就吃,呼啦啦很快全下了肚,小白吃完打了个饱嗝,笑眯眯的说:“没青儿做的好吃。”小白说话从来就是不显山不露水的,现在却用讨好的语气说话,青儿心里又难受了。
  吃完汤面,三个人安静的来到码头,青儿掏出她用手巾包好的十两银子,递给小白:“收好!不用担心我们,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小白接过来,顿了顿,沉默的放进怀里,青儿想了想从兜里掏出两片树叶递给小白说:“这个你也收起来吧,应该是好东西,我也不确定。没试过,有什么作用也不清楚,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吃。”
  两片空间绿叶,像是刚从带露水的枝上摘下来的,绿意欲滴,充满了活力,青儿一掏出来,就飘出一股谈谈的清香,闻到的人精神顿时一振。
  小白慎重的把绿叶和玉佩放一起:“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我也该走了,青儿……,唉,二哥,以后青儿就拜托你多多照顾了,她还小,很多事情考虑得不是很周到,你多帮衬帮衬!”说完还做了个揖,李贵连忙跳开:“小老弟,不要如此多礼,我和青儿她们是一家人,本就应该互相照顾的。倒是你,一路上,自个儿照顾好自个儿。”“青儿,我昨晚跟你讲的话……”“等你长大了再说。路上不要太省,在外面实在呆不住了,就回来。”青儿抢先说道。“好!”“自己照顾好自己,天冷记得添衣。遇到陌生人记得保存戒心,无事献殷勤的人非奸即盗。”“好!……我走了!”小白挎着包袱,下了河梯,青儿追上去,把他送上了渡船。小白越行越远,青儿见状,两行热泪不由顺流而下。
  看不见小白挥手的身影了,青儿放下挥动的手,泪流满面的望着水面出神:看来小白在自己的心里比想象的分量要重……自己来古代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仍然时不时感觉孤独寂寞。周围人也多有关爱,但是自己似乎过不了那道坎……。自己戒心重,除了惠娘他们几个,小白就是自己真心接纳的第一个外人了,现在确是走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青儿平静下了,揉了揉酸楚的鼻子,转身离开。



  小神农山散心

  长宁县比长安县富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宁县地广粮多。长宁县属于盆地地形,周围群山耸立,形成一适宜稻谷生长的气候,加上盆地平坦宽阔,每年稻谷产量很是可观。而长安县多是山地,没什么大的出产,林木倒是多但是不稀罕,竹子也多但是便宜,好在长安县产的水果汁多味浓远近闻名,也是一笔大收入,加上长安人强悍,靠山吃山,很多汉子都是出色的猎人,这里的野味也是远近出名的。由于资源差异,很多小商贩往来于两县之间,交易着两地的出产,生意还很兴隆。
  青儿收起满腹心思,仔细算了算,自己身上只剩几百文,家里米缸也见底了,想了想又和李贵一起把空间里的白菜萝卜贱卖了,换了二三两银子。
  两个人揣着银钱到了粮铺,青儿狠了狠心,买了100斤糙米,一直是粗粮她实在吃不惯,据她观察,小家伙们也挺爱喝粥,听李贵讲原来老家也是出产稻谷的,一家人长期不吃米饭也都不适应,青儿趁着手上有钱也就多买了些。现在的米价仍然没跌,一石糙米也就是一百斤,要1800文,听说以前便宜的时候,一石糙米只要一两银子。青儿用剩下的钱买了些粗粮,和大量粗盐,李贵也买了一些粮食,两个买完,很默契的不谈小白离开的事,静静的赶路回家。
  回到家里,青儿觉得身心疲惫,顾不得理会小家伙的问题:小白哥哥去哪里了,什么时候回来?就一头栽在床上睡了一天一宿。再次醒来,惠娘已经熬了米粥温着,青儿连喝了三大碗,才感觉有力气了,两个小家伙在一旁恹恹的,只是没再问小白哥哥哪里去了,许是这两天惠娘已经跟她们讲过了,但是结果还是让她们闷闷不乐。
  一连几天家里都是低气压,青儿干起活来也是无精打采的,这天,二牛路过青儿家,见青儿精神萎靡不振,打扫院子的时候似乎力气还不够提起扫帚,犹了犹豫才说:“青儿,你怎么啦?看起来没精打采的。”“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心情总是不好,也提不起精神来。”“这样啊,青儿,最近我和姐夫要去小神农山采药,你要不要去散散心,我告诉你小神农山山清水秀,可美了!”
  神农山这名字挺耳熟的,不会是那个时空的神农山吧,青儿精神一振,“小神农山大吗?上面有道观吗?那里有山势陡峭的山峰吗?”“没有啊,小神农山就两座山峰,中间有一道溪谷,山虽高但是陡不陡峭不知道,很少人爬到山顶去。”“那怎么叫神农山啊?”青儿有些失望。“山上的药材比一般的山上多,因为安宁县有个大神农山,我们这些越懂药材的人私下就叫它小神农山。”“为什么叫大神农山呢?”“听我爹说,长宁县边境上有一些山脉,里面有很多凶猛的野兽,一般人都不敢进山,后来一个越懂药材的农夫发现那些大山都是药山,后人感念那位农人就把群山尊称为大神农山啦。不过听说现在一般人也不敢去那里的,很危险。还是小神农山好,没凶猛的野兽。”青儿心想,这也太乌龙了吧。
  这天,天空明朗,是个好天气,青儿心想,古人真厉害,不看天气预报,也知道天气会晴朗。旁边小翠心不在焉,时不时偷瞄前面的赵子聪,还满脸娇羞,看来两个人的新婚日子过得不错,不过大伙儿都习惯叫他葱头,亲切,二牛改了好久的口才叫姐夫。一行四个人顺着小河,走了一个时辰才到山脚下,抬头就见两座山峰耸入云端,山顶烟雾缭绕,是梦是幻,犹如仙境,青儿心境顿时豁然开朗。
  葱头在前面带路,紧跟的是小翠,青儿,二牛在最后,四个人背着背篓,不急不慢的向山里走去。二牛他们三个人都懂药草,只有青儿纯粹是春游的。听小翠的意思,她家那口子原来不愿她跟着出门的,毕竟去山里采药是一件辛苦的事,女人跟着很不方便,但是青儿一个人跟去,更说不去,所以就叫上她一起作个伴。青儿听到心里很是感激,出门采药是他们的生计,却体贴她,耽误了功夫,她暗暗想,等会儿一定不能拖累了他们,要亦步亦趋。
  山里树木茂密,葱葱郁郁,偶尔响起的清脆鸟鸣,欢快又悦耳。树林里各种各样不知名的野花花骨朵儿含苞欲放,偶尔有几朵微微盛开的花朵儿也是含着露水,羞答答的,很是诱人,青儿想摘又舍不得,犹了犹豫,终究还是让她们自由自在的在山里散发美丽。小翠也想摘些,但是见青儿只是看,没动手,想到自己已成家了,不能像个小孩子,也收回了手,只是静静的看。周围的树木,树种不一,姿态各样,现在树枝上都还带着露水,翠绿欲滴,很是漂亮。
  山里有很多小路,偶尔也见一些樵夫担着柴,迎面打招呼,应该都是附近的人家早早就上了山。来来去去有好几个人,也有采药的,不过见这块儿已经有主了,笑了笑走开了。不过真没见到其他女子进山,几个年青人见还有女子随行,还红了红脸,矜持的笑了笑,很是可爱。
  山里空气更清新,游走其间,心情舒畅,缓缓走来,移步换景,恍若人间仙境,美轮美奂,青儿不由沉迷其中,心中的郁结早已散去。二牛他们两个可能是看惯了,早早开始忙活着采药草,小翠四处打量了一会儿,也开始帮忙去了。青儿跟着无意识的停停走走看看,当她回神来,小翠他们三个已经收获颇丰,自己背篓里依旧空空,青儿不由觉得好笑,自己多久没这般放松了。
  中午时分,葱头在溪边找了块大石头歇下,青儿掏出自己做的饭团,还有一些脆脆的咸菜,和大伙儿一起分享,二牛他们掏出自己带的高粱馍馍,也不客气,一起分享起来。四个人乐呵呵的一边吃,一边聊天,渴了就喝清甜的溪水。旁边就是潺潺的溪水,叮叮咚咚顺流而下,青儿一边感受清风拂面,一边聆听溪水的轻声诉语,感觉很是惬意,就像出来春游,野炊的时候还有伴奏,很是享受。听葱头他们讲小河也是溪水的一个小枝,难怪河水那么纯净清澈。
  吃完,欣赏完美景,青儿见小翠三个收获颇多,也心情澎湃了,自己下午也要奋力淘宝去,虽然,葱头他们讲采到的都是些普通的药草,换不到几个铜板,青儿看了看,除了车前草,其他她一个也不认识,还好一样不影响她的心情,依旧为下午的行动兴奋。
  下午,四个换了一座山,青儿现在心里明白了,这个小神农山绝对不是现代的神农山,两座山虽高,但是很小。
  山顶古树成林,很是茂密,葱头他们几个却是不让去,传说上面是神仙住的地方,不能打扰他们的清净,否则会被神兽生吞活剥了,听说去山顶的山民,没几个活着回来的,好多被什么吓得一直昏迷不醒。青儿也入乡随俗,不勉强去山顶了,况且爬山是件很累的活。
  青儿小心翼翼的,扒开灌木丛,仔细找起来。现在还不到三月,青儿不担心有蛇,现代有句古话,三月三蛇下山,现在蛇应该还在冬眠,她放心大胆的扒开哪些树丛,见到自己认识的菌类,和木耳就拼命往背篓扔。一会儿,小翠摘了几个红红的小果实过来,递给青儿“妹子,吃点野果子解解渴。”青儿接过来眼睛顿时一亮,是小番茄,她急忙问:“小翠姐,这哪里来的?”“那边草丛里有好多,怎么啦,这可不是稀罕玩意儿,爷们都不爱吃,就咱们女人还喜欢这酸酸甜甜的味道,好在解渴,来山里的人都会顺手摘些吃。”“姐姐,你忘了,咱们家可是女人多。不行,我得多摘些回家,解解馋。”青儿来到小翠指的地方,果真有很多小番茄,她乐翻了,没白来可找到宝了。青儿摘了很多小番茄,想了想顺手又连根拔起好多株,小翠见状:“青儿,你干嘛把藤都装进篓子啊,那多重啊,又没用。”“呵呵,我想弄回去自己种种,以后就不用跑这么远才能吃到了。”“很酸的,偶尔吃吃还行……”
  青儿尝了尝,果真比现代的小番茄酸了好几倍,难怪藏在深山无人问津。但是青儿自己喜欢吃小番茄,还是想试着种种看,没想到后来真被青儿培育出来酸甜适宜的品种。她舍弃红果一称,给它命名为现代的名字圣女果,并说那是专属女人的果实,结果圣女果风靡一时,很多大家小姐也还吃,这是后话了。
  四个人背着沉甸甸的成果,天快黑了才到家门口。惠娘早早守在院子门口,见青儿面带笑容,风风火火的走回来,提起的心才放下,一边赶紧向葱头他们道谢,一边顺手把青儿的背篓接下。
  回到家,甜甜睡了一觉,青儿起来吃了点东西,精神抖擞的开始清点战利品,惠娘见青儿心情开朗了,笑了笑,放心的去忙她自己的了。巧儿果儿看到大姐弄回来很多新鲜玩意儿,也欢天喜地的跟着,东捡捡,西捡捡,尽帮倒忙,青儿也不在意,乐呵呵的在后面收摊子。收拾好,青儿把小番茄洗净,听小翠讲小番茄山里人都叫它红果,倒是名副其实,但是青儿更喜欢圣女果一名,感觉就像女人专属的果子,意境很美,这也是青儿喜欢的一个原因。
  巧儿果儿见大姐手上红通通的果实,很是喜爱,一直睁大眼睛,惊奇的看着,青儿见状,笑了笑,顺手塞了个果子到两个小家伙嘴里。巧儿倒是喜爱,眉开眼笑的,果儿一咬就皱起包子小脸,艰难的吞咽,再递给他就连连摇头,还拼命后退,一边龇牙咧嘴。看来这果子真属于女人的水果,连小男孩都不怎么喜欢。



  泡姜生意

  四五月,冬小麦已经成熟,李贵帮忙一起把小麦收了,晒干全卖了,交了农税,还是远远不够换债。青儿也没想到粮食出产这么少,两家七八亩荒地还不到八百斤小麦,而且又廉价,晒干了才九文一斤,这时她才想起她卖泡菜的收入其实挺不错的。交了税,只剩下三、四两银子,离债务还有好长一截。这里的小麦可是主粮,一般人家交了粮税剩下的都留下来做一年的口粮,不够就参些高粱什么的度日了。老爷子见青儿一家把口粮全卖了,沉默了一阵子,还是携李奶奶上门轻声劝导惠娘,钱慢慢还,先要紧着口粮。
  青儿有些郁闷,她不想失信于人,于是兑着李贵又赶了一趟城里,卖了果子,又卖了些时令蔬菜油菜,菠菜,莴苣什么的,并编了个借口说是在青州收集来的,只是后来到长安以后,季节不对就不敢轻易拿出来了。李贵也相信,还说青儿做的对,是不能太冒险了。青儿见李贵真心为她着想,心里一松,又透露:自己跟小白单独行动过几次,一次,跟小白去集市,看到有人卖嫩姜,说是他自己家原是要种成老家做药用的,因为要急着搬去其他地方,他家口子不等跟他商量就全挖了,准备运到新住处种,但是路途遥远肯定是种不活的,就贱卖了。那人老家住山里,全部土地种了姜不说,还开了荒种姜,收起来不少,青儿把那些嫩姜全买了。还说回家后就开始制泡姜来卖,肯定大卖,李贵心情也跟着好起来。
  青儿在现代就特别喜欢吃四川泡姜,酸酸辣辣的,很是可口。再说有句俗话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马上就到了,赚点口粮备着总是好的。她现在虽是无债一身轻,有点余钱傍身更好,于是青儿早早就开始琢磨了这事了。经她打听这个时代只知道老姜的药用,还不知道姜做吃食得美味,青儿不怕做第一个吃螃蟹的,有千年文化底蕴做熏陶,青儿对这些个自己熟悉的小事还是有信心的。
  无钱路路不通,青儿深有体会。收完小麦,七八亩地很快种上黄豆,一家人就闲下来了,青儿急忙把部分嫩姜移到小作坊仓库里,开始制作泡姜,看来这次主要还是自家人动手了。村里的人或多或少有些水田,都忙着种稻谷,家里没什么田地的青壮力,早去城里做短工了,只留下妇弱在家忙着田地也够呛,很难找到帮手。
  青儿又把跟李贵说的一番话跟惠娘说了一遍,说清楚了嫩姜的来历,惠娘才放了心。姜有开胃健脾、驱寒消毒、温肺止咳的作用,惠娘听说能做成吃食,只是稀奇,倒也放心让青儿折腾,自己打下手了,杏娘也过来帮忙了,青儿跟惠娘商量还是给杏娘算10文一天的工钱。忙起来三餐李贵一家人也在青儿家做了一起吃了,避免误了时间。李贵的工钱,青儿心里早有计较,家里的重活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