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青云-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决定进行“战备疏散”,华夏科技大学被国*务院科教组列入京城十三所下迁高校之中。



  华夏科技大学本来是打算把学校的疏散地址定在中江省,甚至通过国务院科教组组长给当时担任中江省省委书记、革委会主任的柳建功同志写了一封亲笔信。但是柳建功对华夏科技大学迁址到中江省持反对态度,认为华夏科技大学如果迁址到中江省之后,上万名师生师生必将大量挤占中江省的副食口粮。无奈之下,华夏科技大学只好重新寻找疏散地址,几经曲折,最后才迁往中江省的邻省皖江省,中江省也永远失去了拥有华夏科技大学这所顶尖大学的机会。



  虽然对这一段秘辛知道的非常清楚,包飞扬却没有讲述的欲望,只是拉着孟爽的手,静静地听对面上铺小伙子的讲述。



  应该说,这个小伙子还是知道不少内幕的,虽然在一些小细节上有很多臆想东西,但是大体上还是和包飞扬所掌握的真相基本相符,并没有偏离事实太多。



  “要怪就怪柳建功这个老家伙,鼠目寸光!”对面上铺的小伙子满腹怨气地说道,“如果当初不是他坚决反对,华夏科技大学这所国家重点大学就建在中天市了,咱们中江人想上重点大学也可以不用出中江省,我也不用大老远地跑到西京市来读什么老么子西京交通大学了!”



  “咳咳咳……”对面下铺的老者又捂着嘴咳嗽起来,面色涨的通红。



  “老人家,你没事吧?”包飞扬和孟爽连忙关心的问道,“要不我们去让列车员帮你找一位医生过来?”



  “不用,不用!”老者摆了摆手,“哗啦”一声合上了报纸,“包间里空气有些闷,我到外边走廊里坐坐就好了!”



  说着老者手里拿着《参考消息》,出了软卧包间,反手关上包间的房门,把包间里的声音隔绝开来之后,这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缓缓地坐在过道边的小凳子上。难道说自己真的是老了么?怎么越来越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若是倒退十年,他听到上铺小伙子刚才的言论,最多只是淡然一笑而已。可是现在,他为什么就不能做到以前那样的豁达态度呢?难道说这人年龄一大,养气功夫反而倒退了吗?若是让老伙伴儿们知道,自己会为一个可以做自己孙子辈的小伙子的言论生气,会不会笑话自己是老没成色呢?



  包飞扬看着老者走出包间时步履稳健,不像是身体出毛病的模样,这才放下心来。心想也许这位老者也许真的是感觉包间里空气比较闷,到外面透透气,自然就会好了。



  他坐回到孟爽旁边,笑着反驳对面上铺小伙子刚才的观点,说道:“你的说法有点过于偏激,我倒是认为,柳建功当初反对华夏科技大学迁址到咱们中江省,有他自己的考虑……”



  “嘿嘿!”对面上铺小伙子冷笑了起来,“屁的考虑!不就是说担心华夏科技大学迁址到中江省来,会增加中江省吃商品粮的指标吗?”



  这个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软卧包间的门无声无息地滑开了,小伙子所说的话,清清楚楚地传到过道上,一字不漏地落到老者的耳中。老者本来想起身再把包间房门关上,可是最终却没有动。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老共产党员,连听一点批评意见的肚量都没有,还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位共产主义战士吗?



  “华夏科技大学一共有多少人?加上教职工和学生,也就是一万出头吧?”小伙子继续说道,“这一万多人,每年能吃多少商品粮?偌大的一个中江省,连一万多人的口粮都挤不出来?为了这一万多人的每年的一点点口粮,就拒绝了一个全国顶尖的重点大学,这不是短视这是什么?我看啊,说柳建功鼠目寸光还是轻的!往重一点的地方说,柳建功拒绝华夏科技大学搬迁到中天市,可是说是犯罪!是对中江省教育事业的犯罪!是对九千多万中江省人民的犯罪!”



  老者坐在外面的过道上,听着包间里传来小伙子越来越激烈的话语,嘴角主流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原来当初的举动竟然被人视为犯罪啊!自己在中江省勤勤恳恳工作了那么多年,最后竟然成了中江省人民眼里的罪人?



  “呵呵,”包飞扬也笑了起来,他打断小伙子的话,说道:“我说这位老兄啊,你的看法也太偏颇了一点。在你看来,一万多人的商品粮是一个小问题对吧?所以柳建功拒绝华夏科技大学迁入中江省,就成了十恶不赦的犯罪行为。可是,你有没有认真考虑过当时的实际情况?古人有一句老话,‘时移世易’,时间不同了,情况也就不同了,你不能拿今天的眼光去看待过去的问题啊!”



  “有什么不同的?过去的日子虽然苦一点,但是中江省这么一个大省,总不至于连一万多人的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吧?”小伙子不服气地反驳道。



  “呵呵,看怎么说了!”包飞扬说道,“倘若柳建功真的是那种不顾百姓死活,一心捞政绩捞虚名的领导,那么解决华夏科技大学一万多师生吃饭的问题,确实是有办法办到。可是呢,比起名声和政绩来,我认为柳建功更看重的是中江省几千万百姓的生计问题,所以呢,才做出拒绝华夏科技大学迁址到中江省的决定吧!”



  “谬论!”小伙子不屑地说道,“增加一万多人吃商品粮,就能影响到中江省几千万百姓的生计了?我看你是强词夺理!”



  “是吗?”包飞扬笑了笑,一点都不生气,问小伙子道:“你是土生土长的中江省人吗?”



  “是啊?”小伙子望着包飞扬说道,“怎么了?”



  “那么你有没有听你父母说过,中江省以前有一句很有名的顺口溜,‘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呢?”



  “还有这样的顺口溜?”小伙子怔了一下,摇头说道,“我没有听说过。”



  “嗯,没听说过也是正常的。”包飞扬点了点头,“当时我们年龄都很小,那段日子又太艰苦了,有很多老人都不愿意回忆那段苦日子,也就很少和自己的孩子们说起。”



  “飞扬,我听说过,我父亲当时就对我说起过那段日子。”孟爽在一旁插言道,“当时几乎是顿顿红薯,他胃里整天都泛着酸水。以至于到现在红薯成为他最讨厌的食物,甚至我妈如果在菜市场不小心买了红薯回来,他都会当场翻脸的!”



  “说起这个,你爸爸和我爸爸倒是很像,他也很讨厌吃红薯!”小伙子听孟爽这么一说,顿时想起来了,连忙附和道。



  包飞扬点了点头,又说道:“别看我们中江省现在是产粮大省,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粮食调出去支援其他缺粮省份。可是在八十年代之前呢,中江省可是有名的缺粮大省,粮食不能自给,即使每年中央想方设法从其他省份给中江省调入大批粮食,中江省的粮食缺口依旧很大,连老百姓的温饱也无法解决,以至于大多数百姓都要靠红薯来充饥,这才有了‘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的民谣。”



  “不是吧?”上铺的小伙子还是不敢相信。



  “怎么不是?”包飞扬说道,“前一段时间天源市搞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我顺便也查阅了一下中江省的粮食生产统计数据。自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之初,中江省就是严重的缺粮省份,当时的粮食总产量仅有一百四十亿斤,到了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也就是华夏科技大学打算迁址到中江省的时候,中江省的粮食产量也才刚刚突破两百亿斤,听着数量似乎不少,但是被中江省当时六千多万人口一平均,人均占有粮食还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再加上粮食加工成面粉、大米等实际供应的口粮时的损耗,人均占有水平更是可怜。那个时候中江省领导最大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从省外筹集粮食调入省内,以维持六千多万中江省人民的最低口粮要求。可以想见,这个时候,忽然间迁移来一所重点大学,一万多名师生的口粮和副食品的供应,会给中江省造成多大的压力。”



  小伙子虽然还有些不服气,但是难得没有立即出言反驳包飞扬。



  “咱们来算一笔细账,”包飞扬看出了小伙子心里的想法,说道:“一万多名师生,加上教职工的家属,一共按照一万五千人来算吧。按照当时的供应标准,一个人一个月大约是三十斤口粮,这算下来一年就需要中江省额外筹集五百四十万斤口粮。而当时呢,一斤口粮能够换五斤红薯,一个农村人口,一天也就是一斤红薯加一些野菜树叶之类的就可以勉强过火。如果能够把这五百四十多万斤的主粮指标省下来,那么至少可以让中江省多养活七八万人。再加上需要给这一万五千多人每人每月提供的油票、肉票、蛋票、布票之类的各种票证,换成粗粮,至少还能多养活一两万人。这么算起来,拒绝了华夏科技大学迁到中江省,中江省至少可以解决十万农民的吃饭问题……”



  说到这里,包飞扬望着那个小伙子,“这还是大致的估算。实际上在加上华夏科技大学迁移的其他费用,比如教学楼、宿舍楼、家属楼等等的建设,节省下来的资源能够养活的人口远不止于此。如果换做你当时是中江省的领导,你是愿意拒绝华夏科技大学的迁入,把省出来的口粮来解决本省人民的吃饭问题,还是宁肯愿意中江省十多万人饿肚子,也要坚决把华夏科技大学迁移过来呢?”



  小伙子讷讷地,不知道怎么回答。如果真让他选择的话,他肯定是打算让华夏科技大学迁移过来,至于说十多万农民饿肚子,那关他什么事情?只要他不饿就好了!可是当着孟爽和包飞扬,他实在是不好说出心中的答案。毕竟,这样的选择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



  包飞扬也知道小伙子不一定赞同他的观点,不过这对他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让那个小伙子知道,柳建功并不是他所认为的那么目光短浅的领导。



  “所以呢,我认为柳建功当初的选择根本不是目光短浅,”包飞扬说道道:“相反,他是完全站在中江省人民的立场上出发的。我认为,只有像他这样设身处地为自己治下的老百姓的生计去考虑,而不是昧着良心不顾治下老百姓的死活去捞政绩、老名声的领导才是真正的好领导!他对中江省人民来说不是罪人,相反,他是我们中江省人民的大功臣。正是因为他明智的选择,中江省虽然少了一所国家重点大学,但是中江省至少多保证了十万多百姓不忍饥挨饿——甚至,不至于被饿死……”RS
领导手术很成功,谢谢大家
上个月家里领导身体出了点状况,需要手术,一直没有向大家汇报这个情况。今天早上八点领导进了手术室,十一点手术成功完成,老夏这些天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可以向大家报告这个情况了。最近这几天老夏还要在医院陪护领导,中间有时间的话会码几章出来的。恢复正常更新,大约还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



  谢谢大家谅解!RS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两位省委一把手
  老者站在车厢的过道上,双手按着车窗边的矮几望着车窗外漫天飞舞的大雪,内心唏嘘不已。



  二十三年了啊!整整二十三年了!



  自从他当初做出了那个决定之后,到现在整整二十三年了。这二十三年来,只要是有中江人存在的地方,提起当初他拒绝华夏科技大学迁移到中江的决定,几乎都是骂声一片!什么柳建功目光短浅不重视教育了,什么柳建功小农思维小家子气了,什么柳建功没有责任没有担当没有魄力了——这些评价还都算是温和一的。至于那么态度激烈的人,就直接骂他是中江省教育的罪人,是中江省人民的罪人,甚至一开口就问候他老娘的,也不再少数!基本上没有人能够理解,当初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那个决定的,没有人理解他做出这个决定,又让保证了多少万中江人的口粮,又救活了多少挣扎在死亡线上的饥民。



  接收不接收华夏科技大学,在很多人眼里似乎是教育问题,可是谁又知道,在当初他看来,这却是生存的问题呢?中江省固然是需要一所重点大学,可是在他柳建功看来,中江省当时更需要的是粮食,哪怕是他这个中江省的一把手多弄来半斤粮食,都可能多救活一个吃糠咽菜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贫困山区的百姓啊!



  教育权和生存权,哪个更重要?



  当然是生存权!作为中江省的一把手,柳建功首先要保证自己治下的六千多万中江百姓都生存下来,然后才能在去谈教育,去谈发展,去奢谈其他啊!



  只是可惜,人们都是健忘的。



  随着当年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渐行渐远,人们似乎忘记了那段可怕的日子,中江人更多的是记住了他柳建功拒绝了华夏科技大学迁移到中江,而完全忘记了·他拒绝了华夏科技大学迁移过来,节省出来的资源又让多少中江人多分到一口粮食,从而度过了那个艰难的岁月·……



  这些年来,柳建功无论是公开场合还是私下里的场合·都能听到中江人对他的骂声,耳朵也早已经听出茧子来了。他柳建功是中江省教育的罪人,似乎也已经是板上钉钉,成为中江省人的共识了。可是柳建功没有想到,就是在今天,就是在和他同一间软卧包间里,他竟然能够听到有人替他鸣不平·把他当年做出那个至关重要的决定的苦衷说出来,而且还是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小伙子!



  这么多年从一边倒的骂声中走过来,柳建功本来以为自己的养气功夫已经修炼的到了荣辱不惊的火候,可是不知道怎么的,当他听到那个小伙子的话传到他的耳中的时候,竟然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如果不是他及时站了起来仰起头了,恐怕那两行老泪已经夺眶而出了吧?



  在柳建功身后,包飞扬那清亮的声音依旧不断从包间内飘出来·传入他的耳中:“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柳建功都是咱们中江省的大功臣,是咱们中江省最优秀的省委一把手之一!如果让我来给咱们中江省所有任职一把手的领导位次的话·柳建功虽然不敢说一定能够排到第一位,但是排在前三位则毫无问题。只有像他这样,完全不顾及个人名声和政绩,把全省人民最根本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领导,才是真正优秀的、值得我们所有中江人去尊敬的好领导……列车并没有受大雪多少影响,到达西京的时间,只比时刻表晚点了大约半个小时。包飞扬这个时候并不知道,对面这位气度不凡的老者就是当初中江省的一把手柳建功。看柳建功安坐在铺位上没有动,包飞扬以为柳建功不在西京下车,于是他就和孟爽向柳建功和对面上铺的小伙子打了个招呼·挥手下车。



  包飞扬和孟爽刚刚下车,一个三十出头的青年就来到了软卧包间的门口,冲着柳建功一个立正,喊道:“柳老,西北省省委办公厅综合一处柴爱民奉命向您报到!”



  坐在上铺的小伙子正在那里摆弄着传呼机,听到“省委办公厅综合一处”几个字·不由得悚然一惊,望向柳建功的眼光就大不相同:真没有想到,这个看着不起眼的老人竟然是一位大人物啊!能够让省委办公厅综合处一处的干部来接,级别一定不会低了!倘若让他知道,这位老者就是他两个小时前口口声声讨伐的中江省人民的“罪人”柳建功的话,不知道他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表情。



  “小柴,麻烦你了!”柳建功冲柴爱民点了点头,伸手提起放在铺位上的一只四角都有严重磨损的人造革公文包,准备往外走。



  “柳老,我帮您提着!”柴爱民连忙上前从柳建功手里抢过这只颇有历史的人造革提拔,半护着柳建功往外走。



  “小柴,还有一件事情要麻烦你!”柳建功来到外边的过道上,向柴爱民说道:“你现在就去找软卧车厢的列车员,把刚刚在西京下车的两个年轻旅客的资料给我要一份过来!”



  “好的,柳老,我这就去办!”



  作为一个优秀的秘书人员,柴爱民当然不会多嘴多舌地去问柳建功为什么要查那两位刚下车旅客的资料,对他来说,只要踏踏实实地按照柳建功的吩咐去做就行了!要知道,柳老柳建功不仅仅是曾经的中江省省委书记,更是现任西北省省委书记涂延安的老岳父,能够亲自过来为柳老服务,可是办公厅综合一处人人都眼热的好差事啊!



  几分钟后,柴爱民拿着一张记录着包飞扬和孟爽详细资料的纸张回来,双手递交到柳建功的手中。



  柳建功结果那张纸,双眼往上一扫,不由得惊讶地低声说道:“天源市矿务局旧河煤矿矿长?不到二十岁的正科级干部?这个包飞扬,有点意思,有点意思啊!”



  他微笑着摇了摇头,把这张纸折叠起来放入上衣口袋,这才在柴爱民的陪同下,缓步走出了软卧车厢。



  站台上,软卧车厢的列车员看着柳建功和柴爱民两个人,悄悄地对旁边的闫冉冉努了努嘴,“列车长,就是他们要走了包飞扬和孟爽的资料,那个年轻人出示的工作证,是西北省省委办公厅的……闫冉冉微微点了点头,对包飞扬内心的期待不由得又热了一分。能够让省委办公厅的干部亲自过来接待,这位叫做柳建功的老者想来也大有背景,连他都关注包飞扬,看来自己果然没有猜错呢,包飞扬绝对不是一般人物呢!自己以后一定要找机会,多和包飞扬联络联络……RS
对不起,更新要推迟到明天早上
这几天太疲惫了,身体没有调整过来,头还非常疼,几乎无法思考,决定还是提前休息,明天早上早点起床更新。敬请大家谅解!RS
第二百四十五章 跳楼
  寒风夹着雪花打在包飞扬清秀的脸庞上,让刚走出车厢的他禁不住打了个寒战。比起天源市来,西京这边的雪似乎下的更猛,风力也更大。



  “冷吧?”他转过身来一边问孟爽,一边细心地为孟爽把围巾围好脖子,又把羽绒服的帽子替孟爽戴好。



  “还行,不算冷。”孟爽用柔情似水的目光凝望着为她整理帽子的包飞扬。她高挑苗条的身材包裹在臃肿的羽绒服下,圆滚滚的如同一只可爱的大熊猫。



  “嘴犟!”包飞扬笑着数落道:“还不了冷呢?你看,这才多一会儿的功夫,手都冻红了!来,把手套也戴上!”



  孟爽也不反驳,只是笑嘻嘻地看着包飞扬温柔地替她戴上小羊皮手套。



  “嗯!这下差不多了!”包飞扬打量一下被他全副武装的孟爽,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自己也戴上一副羊皮手套,这才一手牵着孟爽,一手提着拉杆行李箱,踩着泥泞的站台,向出站的地道口走去。



  就在包飞扬和孟爽快走到地道口的时候,忽然间被人从肩膀上拍了一下,“包矿长,真是巧啊!”



  包飞扬扭头一看,却正是驻扎在天源市三江镇的高炮营营长魏子名,他身穿一身87式陆军冬常服,没有罩大衣,挺拔的身躯站里在呼啸的寒风中,如同一株冬日的青松。



  “哟,是魏营长啊?你也来西京啊?”包飞扬笑着冲魏子名伸出了手。



  “是啊,包矿长,我也来西京办事。刚才我瞅着背影像你,追上来一看,果然是你!”魏子名笑呵呵地和包飞扬握着手,态度十分热情。老团长郭伟全一直交代他要想方设法和包飞扬搞好关系,他也主动去联络过包飞扬几次,只是由于包飞扬工作太忙,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深入坐在一起聊一聊。没有想到今天在西京碰到了包飞扬,这个机会可不能错过。



  “这位是我女朋友孟爽,这位是魏子名魏营长,上次我在三江镇遇到几个地痞挑衅,多亏了魏营长帮我解围!”包飞扬又为孟爽和魏子名相互做了介绍。



  “魏营长,你好!多谢你上次帮忙!”孟爽摘下手套,落落大方地向魏子名伸出了手。



  “哈哈,谢什么谢?上次俺老魏可我没有吃亏,虽然帮忙打了一次架,但是却多结识一位好兄弟,说起来啊,还是俺老魏赚了呢!”



  望着孟爽令人惊艳的美丽俏脸,魏子名一边豪爽的大笑,一边心中嘀咕道:包飞扬还真是艳福不浅,上次陪他到三江镇的那位美女记者就让人惊为天人,没有想到他的女朋友也是如此漂亮,论起美丽程度,竟然一点都不输于上次那个叫赵丽萍的华夏青年报的美女记者啊!



  “包矿长,你来办什么事?有车来接吗?”和孟爽打过招呼,魏子名又问包飞扬道。



  “来提点货,出站找辆出租车就行。”包飞扬笑着说道。



  听说包飞扬没有车来接站,魏子名不由得心中暗喜,这果然是老天爷赐予的大好机会啊!



  “外面雪这么大,出租车肯定不好打。”魏子名说道,“正好有车过来接我,你们到哪里,我正好捎带着送你们一程。”



  “那敢情好!只是又麻烦魏营长了!”包飞扬也正有点发愁打车的问题,魏子名的提议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也不矫情,顺势答应了下来。



  “哎!咱们弟兄两个,什么麻烦不麻烦的?”魏子名嘿嘿一笑,说道:“只要弟妹不嫌我是个大灯泡就好!”



  听魏子名唤她为“弟妹”,孟爽俏脸一红,温柔地瞥了包飞扬一眼,心中充满了甜蜜:自己和飞扬,在别人眼里,已经被视为幸福的一对儿了啊!



  来接魏子名的车是一辆挂着军牌的桑塔纳,就在西京火车站广场的出站口外等着,虽然说西京火车站广场禁止机动车驶入,但是挂军牌的机动车显然不在此列。



  一个身穿上士军装的司机就站在车前等着,看见魏子名和包飞扬、孟爽三人从出站口出来,就连忙迎了上去,对魏子名说道:“魏营长,郭政委中午要接待一位客人,抽不出时间,让我带你先在外面吃点饭。”



  魏子名点了点头,表示了解。他伸手指着包飞扬和孟爽两人,对司机说道:“小王,这两位是我的朋友,来西京办事,你帮忙送他们一程。”



  包飞扬和孟爽就冲司机小王点头微笑道:“王师傅,麻烦您了!”



  小王是西北省军区司令部的司机,知道魏子名是郭伟全郭政委的老部下,很受郭政委的看重,帮忙送魏子名朋友一程又算不得什么大事,加之包飞扬和孟爽态度又如此温和谦逊,让人一看就舒服,自然是很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等包飞扬、孟爽跟着魏子名坐上车之后,司机小王就笑呵呵地问包飞扬和孟爽道:“您二位到哪里去?”



  “西京海关。”包飞扬回答道。



  “西京海关啊?去办事吗?”魏子名问道。



  见包飞扬点了点头,魏子名就低头看了看手表,说道:“现在已经十二点了。你们到海关那边人家也已经下班了,要办事也得等到他们两点半上班之后吧?我看不如这样,咱们先找个地方一起吃个饭,吃过饭让小王送你们过去,差不多正赶上他们上班时间。”



  包飞扬略为沉吟了一下,说道:“魏营长,不会耽误你们时间吧?”



  “嘿,耽误什么?你没听小王说,郭政委中午有接待任务,让我自个儿寻个地方和小王先吃饭嘛?”魏子名说道,“我还正发愁两个人吃饭太冷清呢,加上包矿长和弟妹两个,凑够四个人,正好热热闹闹地吃一顿涮羊肉火锅!”



  “好吧!”包飞扬望了孟爽一眼,答应了下来,“不过呢,魏营长,中午这顿饭我请!”



  嘿嘿!



  魏子名笑了笑。



  一顿饭归谁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一顿饭,又可以再次加深一下感情。上次在三江镇吃羊肉泡馍的时候没有喝酒,今天中午这顿饭可一定要补上。酒场上讲究“感情深,一口闷”,这男人的感情啊,有的时候还真的是在酒场上吵吵嚷嚷之中建立起来的!



  “那咱们到哪儿去吃?”魏子名从副驾驶座位上扭头征询包飞扬和孟爽的意见。



  孟爽不说话,只是拿着大眼睛望着包飞扬。



  “我俩对西京都不熟悉,”包飞扬说道,“魏营长你做主吧!”



  “那咱们去清雅斋吧?”魏子名说道,“这西京市的涮羊肉啊,还属清雅斋最正宗!”见包飞扬点了点头,魏子名就扭回身来,对司机小王吩咐道:“东关正街清雅斋!”



  司机小王熟练地一打方向盘,桑塔纳就轧着积了厚厚一层积雪的路面,往东关正街方向驶去。



  刚驶出不多远,就看见前面排起长长的车龙,桑塔纳不得不停了下来。



  “**!”小王骂了一句,“这里怎么会堵车啊?”他一边把头伸出车窗玻璃向前望着,一边用手猛按着车喇叭。对于享受惯了军车通行特权的他来说,被堵在路上,的确是司机生涯少有的体验之一。



  “会不会是雪天路滑,前面出了车祸?”魏子名摆手让小王别按车喇叭,推门下车,往前方望去,这才猛然发现,前面的那栋十几层的高楼顶上,站着一个人,正情绪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在楼顶的边缘走来走去。在高楼的下方,几辆消防车围起了一个大空挡,把马路完全堵得严严实实,在靠近高楼那段,七八个消防员正在迅速地铺设着一个救生气垫,一个电动气泵正发出“吐吐吐”的声音在努力地向救生气垫里充气。



  “小王,前面有人要跳楼,看来一时半会儿道路也不会疏通,我们倒回去吧。”



  魏子名冲小王挥了挥手,准备回到车内,临上车前,他又往高楼顶上那个要跳楼的身影望了过去,这一次,那个要跳楼的人正好把身子转过来,面对着他。他视力非常好,随着隔着这么远的距离,还是看清楚了高楼顶上那个人的长相。一瞬间魏子名不由得浑身一震:“怎么是他?”RS
第二百四十六章 老战友与宝贝孙子
  “包科长,很抱歉,我今天陪不了你们二位吃饭了,一会儿先让小王送你们到清雅斋去,我改天找机会再向你们二位赔罪!”魏子名强压着激动的情绪,语速很快地对包飞扬交代了一下,然后就飞快地往那栋高楼跑去。



  包飞扬此时也看到了在高楼顶部危险的边缘来回行走的身影,再看着魏子名飞奔而去的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