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路青云-第4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现在看来,邱成德与包飞扬似乎都还没有这样的计划。
在和李令铭交谈过以后,邱成德邀请包飞扬坐他的车一起离开。在车上,邱成德说道:“飞扬啊。你在临港经济开发区搞的那个服务大厅很不错,还有你们临港经济开发区搞的那个首问负责制,我调查了一下,好像海州几个区县之中只有你们在做?”
“是的。”包飞扬抬头看了邱成德一眼。他也与邱成德交流过目前的形势,也有一些计划,但这些计划的缺陷也很明显,就是还需要时间。包飞扬本来还比较担心邱成德会迫于压力,将这些计划提前公布出来。为计划带来不必要的变数。
邱成德提到服务大厅和首问责任制,包飞扬立刻意识到他要做什么,既然沈国生在项目上先下一城,掌握了主动权,邱成德他在这方面暂时无力与沈国生抗衡,那么他就避其锋芒另辟蹊径,从行政改革方面入手,将临港经济开发区比较成功的服务大厅和首问责任制的做法在整个海州市推广开,这样虽然并不一定能够抵消沈国生的影响,但起码在工作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也能掌握一定的主动权,不至于毫无表现而一败涂地。
包飞扬对邱成德刚刚提出的这个策略十分赞同,他介绍道:“服务大厅是根据开发区管委会的职能设立的,让一件事可能要涉及到的不同部门、窗口都可以在同一个地方办理,不需要跑来跑去,而且很可能是来回跑个不停。这种办法实施以后,得到了临港经济开发区内广大投资商的好评,大家都认为这样一来很方便,省去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不过就算是这样,有些手续的办理还是很繁琐。尤其是对外商和那些外地商人来说,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熟悉情况,有时候还是会没有头绪。于是我们又推出了这个首问责任制,就是说不管是哪个窗口。遇到投资商、老百姓来办手续、咨询事情,都有责任帮助对方将事情办妥了、弄清楚,并不仅仅局限于窗口本身的职能。”包飞扬说道:“这个办法推出以后,效果也很明显。”
邱成德赞同地点了点头说道:“飞扬啊,这两种做法,听起来就很不错。很好地体现了我们政府的服务理念,不过我知道在当前的体制环境中,要将这两种做法落实下来,都做好了,并不容易,临港经济开发区推行这段时间,有什么体会?”
“正如市长您刚刚所说,关键还是落实的问题,临港经济开发区本身的机构就比较精简,所以推行起来还比较容易,但也遇到很多阻力,如果要在市里推动的话,我估计困难会更多。”包飞扬说道。
包飞扬很希望这两项措施能够在海州推行,相信它们可以大大提高海州市在某些领域的行政效率,他也希望邱成德能够与沈国生形成某种平衡,而不是让沈国生在海州一家独大,但是他也清楚邱成德想要通过改革创新来扳回一局的做法其实也是一步险棋——改革的阻力很大,一旦失败,对个人的仕途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就算成功了,也可能会被人认为是标新立异。
邱成德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王书记曾经说过,有些事情,如果认为应该去做,那就要豁出去,不能够瞻前顾后。王书记还说过这是你最大的优点。”
包飞扬笑了笑:“王书记的表扬我可当不起,不过我确实不会去顾虑太多,认真做就是了。”
包飞扬确实不会瞻前顾后,但他也不会一味地猛打猛冲,尤其是涉及到很多部门的改革措施,不合理规划的话,失败的可能性会很大。
邱成德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并没有急于将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做法推开,而是首先在政府办公会上提出一个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的议题,又要求政府办对临港经济开发区在这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
邱成德的计划是循序渐进,但是沈国生并不会给他时间,沈国生以推动船舶工业发展为由,提出要在市里成立船舶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并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邱成德、冼超闻等人都只能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沈国生任命副市长陈文斌担任办公室主任。
陈文斌逐渐与沈国生走到一起,两人在到海州就任前应该已经有这样的默契,通过这个领导小组和陈文斌,沈国生在市一级的层面上已经把握了主动,而在企业这个层面上,又有省船的海州项目,如果不是包飞扬提前布局,让楼易成和张仪铭掌握了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领导权,以沈国生现在的能力和影响,甚至也可以很容易就找到理由介入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日常管理。
在工作上掌握主动的同时,沈国生也开始在人事问题上进行布局,由于沈国生的强势与高调,很多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已经开始不由自主地逐渐向沈国生倾斜。
“主任,江北船舶总公司项目那边的调子很高啊,我们是不是也要弄出点动静?”楼易成在于包飞扬的帮助举荐下,调到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担任集团董事长,能够在退休之际亲自领导海州船舶工业的振兴发展,一展宏图,实现他多年的理想和抱负,他感到非常满意。不过自从江北船舶总公司到来海州以后,他们的高调的作风也让身为同行的楼易成感到很受威胁,作为海船的董事长,他当然希望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发展得越来越好,成为海州船舶工业的领头羊。
包飞扬看了看楼易成,楼易成的脸上有些期盼,还有些急切,他笑了笑道:“怎么,坐不住了?那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方面有些什么计划或者说想法?”(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声势
楼易成干笑了两下:“主任,要怎么做,还得你下指示啊,我们现在除了将你交代得工作做好,还真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楼董啊,你现在是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董事长,而我已经不再兼任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职务了,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事情,当然要你们想办法。”包飞扬摆了摆手,说道。
楼易成连忙道:“主任,你这样说可就不对了,谁都知道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是你一手打造出来的,没有你就没有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我这个董事长,也不过是帮你看着这个摊子。”
“当然,我这不是撂挑子,只要是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事情,我一定竭尽全力,不过我的能力有限,这大事要事,还是得主任你来拿主意啊,就算你没有在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担任职务,但你永远都是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缔造者,这一点是永远不会变的。”楼易成说道。
“好了。”包飞扬摆了摆手,阻止楼易成继续表忠心:“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是市属企业,这一块的工作我不适合再过多地介入其中。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发展是有规划的,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这个规划落实。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现在正在建设期,最忌讳的就是不断变更计划,现在最重要的是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建设进度,一定要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各项建设,而且质量一定要保证。”
楼易成与包飞扬都是正处级干部,以前楼易成还在冠东的时候,与包飞扬基本上是平级相处,十分自然,自从到了海州船舶工业集团以后,楼易成反而摆出了一副下属的姿态,唯命是从,反而让包飞扬有些不习惯。
楼易成自己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他挺了挺腰。认真地说道:“主任你放心,现在海州船舶工业集团上下一条心,憋着劲要赶超通城船舶集团,建设进度只有加快。绝不会延滞,质量也绝对保证。”
说到这里,楼易成又顿了顿,然后才继续说道:“只是市里和江北船舶总公司的一些动作对我们也有负面影响,原来江北船舶总公司在我们这里的那些人。不少都被调回去了,虽然他们后来也派了新的人员过来,但是新来的人员水平都要差一点,要不是张仪铭从江城弄了点人过来,我们的建设进度肯定要受到影响。另外他们还在挖我们的人,要不是在主任你的带领下,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已经今非昔比,我们的员工队伍肯定要受到影响。”
包飞扬现在基本上不会再去过问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内部的具体事务,听到楼易成这样说,他不由沉吟了一下:“老楼。看来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和江北船舶总公司之间的关系有些紧张?”
“呵呵,是有一点。”楼易成听出包飞扬的声音不但有疑问,还有一些不满,不禁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包飞扬当然不好去责怪楼易成,同行是冤家,江北船舶总公司到海州来,与海州船舶工业集团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竞争,尤其是现在江北船舶总公司的动作这么大、这么高调,肯定会让原本的“地头蛇”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感到不舒服。
虽然说包飞扬并没有责怪楼易成,不过楼易成却看出包飞扬有些不太高兴。他连忙解释道:“实在是那些人的气焰太嚣张了!主任;你也知道的,江北船舶总公司那些人本来就看不起我们,现在他们傍上了江海造船厂,更不会将我们放在眼里。我也是气不过。总不能看着这些在咱们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员工面前蹬鼻子上脸也没有一点表示……”
“好了,你们把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做好了,做得比江北船舶总公司还要好,到时候就是他们仰视你们。 ”包飞扬摆了摆手,有些事情很难避免,他想要阻止也阻止不了。只能希望这种矛盾不会太激烈,大家将这种竞争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成为成长的动力。
“至于江北船舶总公司的那些动作,你们也不要过于在意,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有本土优势,在投资与管理上也有优势,如果你们在正常的竞争当中还比不过江北船舶总公司,那只能说是你们的工作没有做好。”包飞扬说道。
楼易成连忙挺了挺腰杆:“主任,你放心吧,只要是正常的竞争,我们海州船舶工业集团谁都不会怕。”
说到这里,楼易成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只要市里不一味偏向江北船舶总公司,将市里的资源都送给江北船舶总公司,我们就不怕。”
“嗯,你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将自己的工作做好。打铁还要自身硬啊!只有自身工作做好了,说话才硬气,对不好找?”包飞扬笑呵呵地说道。
他知道楼易成担心什么,沈国生到海州以后,刚开始就强调临港经济开发区的重要以及对临港经济开发区的支持,但是当江北船舶总公司来了以后,他对江北船舶总公司的态度也十分重视,却很少关注海州船舶工业集团集团的事情。这一方面意味着沈国生暂时还不想插手海州船舶工业集团集团的事情,另外一方面,市里也表现出大力支持江北船舶总公司项目的姿态,包括市里的银行都被要求支持江北船舶总公司项目的资金需求,类似这种情况,海州的资源原本就十分有限,分给江北船舶总公司的多了,海州船舶工业集团这边就会受到影响。
不过在包飞扬来看,至少到现在,他也不认为江北船舶总公司的加入到海州市来会对海州船舶工业集团集团的发展起到负面作用。
楼易成见包飞扬态度如此,也只能点了点头:“主任,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我怕就怕某些人不是这样想的,我看那些人啊是说的比做得更多……”
楼易成显然对市里的某些做法并不满意,沈国生、陈文斌等人到了海州以后,也确实做了一些事情,尤其是在江北船舶总公司项目上。
江北船舶总公司项目的推进速度非常快,实际上项目的前期考察、筹备工作一直都在进行,当时还是江北船舶总公司总经理的陈文斌为此做了大量工作。陈文斌如今分管船舶工业。不过他的工作重点还是放在江北船舶总公司身上,一来大宙唐盛合资船厂与海州船舶工业集团集团的事情他也没办法强行插手,二来他对江北船舶总公司的情况也最熟悉,将江北船舶总公司这个项目做好了。对陈文斌来说,他在任上就不会缺少政绩。
沈国生、陈文斌到来以后,海州船舶工业的声势变得更大,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江北船舶总公司和江海造船厂的合资项目,但更大的原因却是他们采用了不一样的运作方式。非常注重宣传。
比如由陈文斌提出并得到沈国生的支持的一个方案,就是市里决定在江北船舶总公司项目奠基之际,搞一个船舶工业发展研讨会,邀请国内外船舶工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参加,对当前国内外船舶工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海州船舶工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研讨,为海州船舶工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楼易成对这个研讨会很不感冒,认为这是沈国生和陈文斌想要抢风头、宣传自己的政绩,劳民伤财。
包飞扬知道楼易成刚才那句话指的就是这个研讨话,轻轻摆了摆手。说道:“好了,这种研讨会也不能说没有作用,以前我们做得多喊得少,那是因为我们刚刚开始做,就算喊出来也不会有人理会。现在我们不但引来了大宙重工、唐盛集团,江海造船厂、江北船舶总公司也都来了,也算有了一定的规模,这个时候加大宣传热度,让人知道我们海州船舶工业的发展力度,对我们招商引资、引进人才、以及营销推广。还是有好处的。”
虽然说包飞扬也觉得这种研讨会固然不会真的“研讨”出什么灵丹妙药,但是开办研讨会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最起码对扩大海州在全国船舶工业领域的影响,以及开阔海州船舶人的视野还是有好处的。
楼易成说道:“我知道。我也并不是反对市里搞这种活动,只是我们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才是市里的企业吧,你看这次搞研讨会,却是江北船舶总公司出了风头,几乎没有我们海州船舶工业集团什么事,这叫什么嘛!”
包飞扬沉吟了一下。市里在这一次的活动组织上,确实将江北船舶总公司与江海州船舶工业集团舶的合作作为重点,他们这样做的理由也比较充分。毕竟项目刚刚启动,需要热度和关注度,另外江海造船厂在国内、江北船舶总公司在省内的影响都比较大,这样的合作可以成为一个典范。
但是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整合也同样具有典范意义,却没有被列入研讨会的议题,虽然说海州的船舶工业过去没有什么影响力,现在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沈国生和陈文斌也正是用这个理由将这个议题剔除了出去,但是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现在已经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既然是以海州船舶工业为主要内容的研讨会,没有这部分内容显然并不完整。
包飞扬笑了笑,继续安抚说道:“好了,这次研讨会就是为了江北船舶总公司项目组织的,重点关注江北船舶总公司的这个项目也能够理解。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刚刚完成重组,还没有拿出靓眼的成绩,只要你们将工作做好了,以后展示的机会会很多。”
“不过这事你也要准备一下,我想研讨会期间还是有很多临时机动安排的,不要到时候机会来了,你们却没有准备好。”包飞扬说道。
楼易成顿时精神一振,在包飞扬的手底下做事,大多数时候都会比较舒心,因为上面有压力包飞扬都会顶着,下边这些人只要考虑怎么将事情做好就行。
不过,在楼易成看来;包飞扬有时候也显得太成熟了,一点也不像年轻干部容易冲动,有时候他这个五十多岁的人都看不下去的事情,包飞扬却好像看透了世事一样,丝毫不会动怒。
以楼易成对包飞扬的了解,既然包飞扬特意提出让他做好准备,那就说明包飞扬也并不是一点都不在意,只不过包飞扬不喜欢在嘴上说,很可能会直接找一个这样的机会,那他就真的要好好准备,不能到时候有机会了却没有将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亮点表现出来。
“好咧,请主任你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准备。”楼易成说道:“其实这事就应该主任你来讲,海州船舶产业能有今天,都是你的功劳。”
包飞扬横了楼易成一眼,没有理会他。
楼易成自己也知道以包飞扬的身份并不适合公开宣讲海州船舶工业的整合,毕竟包飞扬还只是临港经济开发区的管委会主任,以包飞扬的身份去讲“海州”的船舶工业整合那不是明显的越级吗?肯定会让沈国生、陈文斌等人很难堪。
*****************************************************
江北船舶总公司江北远洋造船厂由江北船舶总公司副总经理许鹏明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这段时间来许鹏明可谓出尽了风头,江北远洋造船厂在声势上已经完全压过了海州船舶工业集团。
许鹏明原本并没有将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放在眼里,在他看来,以前只能造千吨以下小船的海州船舶工业简直就是不值得一提。但是等许鹏开始负责江北远洋的时候,他提出来的几份计划都被分管副市长陈文斌给否决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轻视
刚开始许鹏明觉得陈文斌这是故意针对自己,因为在江北船舶总公司的时候,他并不属于陈文斌那个圈子,而是和江北船舶总公司董事长任伟峰走得比较近。陈文斌在江北船舶总公司的时候,与任伟峰合作还算默契,但是党政一把手之间因为职权的重叠与制衡,双方不可能总是一致的,比如在海州江北远洋造船厂这个项目上,陈文斌的态度一直比任伟峰更积极,正是他的积极推动,江北远洋造船厂这个项目才会这么快敲定。但是最后出任江北远洋造船厂这个项目的却不是陈文斌原来看好的人选,而换成了和任伟峰走的比较近的许鹏明。所以即使是许鹏明自己来看,也觉得陈文斌肯定心中不舒服。
也正因为如此,许鹏明才觉得陈文斌肯定对他有意见,所以才会对他提出的方案一再表示不满,提出更高的要求。
比如陈文斌不满意的理由是说许鹏明的方案放在江北船舶总公司是一个不错的方案,但是在海州不但没有办法与大宙重工和唐盛集团的合资造船项目相比,甚至还比不上新建的海州船舶工业集团集团的二厂,这样的水准显然不够。
因此,许鹏明认为陈文斌是故意刁难,说他的方案比不上大宙重工合资造船项目,许鹏明也可以接受。因为他知道大宙重工是韩国实力最强的几个造船之一,合作伙伴美国唐盛集团实力又格外强大。但要说许鹏明的方案连过去连千吨级的船舶都造不了的海州船舶工业集团都比不上,这岂不是开国际玩笑嘛?在许鹏明看来那简直是对他侮辱。不但侮辱他许鹏明的能力,还侮辱他许鹏明的智商!
陈文斌见状也不跟许鹏明多说;只是将就让许鹏明自己去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看一看。许鹏明自然不会拒绝陈文斌这个建议,于是就去了海州船舶工业集团。
刚走进海州船舶工业集团造船二厂厂区的时候,许鹏明信心满满,脸上写满了对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不屑,谁知道几分钟之后,许鹏明脸上的不屑就完全消失了,因为许鹏明发现他在这里看到的情况与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如果不是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董事长楼易成就陪在他身边。许鹏明一定会以为走错地方,跑到大宙重工和唐盛集团合资造船项目那里去了。但是即使如此,许鹏明也不肯放下高高端起来的江北船舶总公司架子,本着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对海州船舶工业集团造船二厂的项目大放厥词。
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方面在建设之初就得到江北船舶总公司的支持,因此集团的领导对许鹏明的到来原本非常重视,公司董事长楼易成亲自出面来陪同许鹏明,谁知道却碰上许鹏明一张高傲的脸,而且多次鸡蛋里挑骨头。对海州船舶工业集团造船二厂的建设提出讽刺和质疑。楼易成一开始还忍着,可是后来看许鹏明就是为了挑刺而挑刺,明显的是胡搅蛮缠,即使是楼易成泥人也有三分性子,他再也无法忍受下去,抓住机会就反击回去——以楼易成对江北远洋造船厂的了解,自然是一语中的,狠狠击中了许鹏明的痛处,让许鹏明这个从江北船舶总公司下来的人如何受得了?双方也就从那个时候结下了梁子。楼易成觉得许鹏明根本是罔顾事实大放厥词,故意过来给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来上眼药。而许鹏也觉得自己受到了海州船舶工业集团这个小企业的侮辱。
从此以后,只要是许鹏明和楼易成两个人碰到的时候,总要争强好胜地斗上几句,两个人相互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也正因为如此,从海州船舶工业集团造船二厂项目工地回来之后,许鹏明咬牙调整了江北远洋的建设方案,以江北船舶总公司的底蕴,并且还能够得到江海造船厂的支持,整体实力自然要比眼下刚刚实现产业整合的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更强。但是许鹏明搞出这个新方案的难度无疑大大增加,让他原来自认为很得意的一些计划变得明显行不通。这就又让许鹏明对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更加没有好感。
也正因为如此,许鹏明找了一个里头,从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召回江北船舶总公司原先支援过去的人员,这又进一步导致江北远洋造船厂和海州船舶工业集团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化。
因为这些缘故。不但是许鹏明和楼易成遇到的时候会争锋相对,即使是江北远洋造船厂其他干部和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干部遇到的时候,也都要争强好胜地争上几句,总之,两个企业是较上劲儿了!
不过,从实际情况来讲。无论是从企业本身的实力,还是企业来自省里和市里的支持等方面,江北船舶总公司都要胜过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所以更多的时候都是许鹏明得了便宜还卖乖,在楼易成的面前拼命的显摆,而楼易成则只能撂下一句等着瞧的狠话,从场面上都是许鹏明占据了上风。
******************************************
市委书记沈国生不愧是在团总部工作过,组织能力很强,各方面的资源也很可观,在他的主导下,被命名为“海州湾世界船舶工业发展研讨会暨江北远洋造船厂奠基典礼”的活动组织得非常成功。研讨会邀请到了国内外多家造船企业、船舶工业配套企业的代表,船舶工业领域的学者参加,虽然与会者还是以国内为主,但是其规格在国内船舶产业界来说也算是不错了。
海州湾世界船舶工业发展研讨会暨江北远洋造船厂奠基典礼的重点有两个,第一是活动当日上午的主题研讨会;第二则是活动当日下午举办的江北船舶总公司项目,也就是江北远洋造船厂的奠基典礼。奠基典礼邀请了与会企事业代表与学者专家的到场,规模和场面都十分隆重。按照计划,典礼结束以后,当天晚上还有海州市委市政府出面举办的欢迎酒会。
在海州湾世界船舶工业发展研讨会暨江北远洋造船厂奠基典礼举办的当日,许鹏明可谓是出尽了风头,但可能因为他一直忙着,又或者是楼易成故意躲着他,故此徐鹏明和楼易成两个人一直都没有照面。
到了晚上参加海州市委市政府举办的欢迎酒会的时候。许鹏明终于看到楼易成,他连忙找了个机会,走到楼易成面前,得意地笑了笑:“老楼啊。这一天都没有看到你,都忙什么去了,不会是故意躲着我吧?”
楼易成正在跟金州造船厂的副总经理钱洪磊说话,金州是国内三大造船中心之一,金州造船厂也是国内老牌的造船厂。钱洪磊作为金州造船厂的副总经理来参加这次船舶工业发展论坛,可见他们对海州这个国内新崛起的船舶工业基地也很关注。
钱洪磊昨天就来到海州,在白天的活动中已经见过许鹏明,作为金州造船厂的副总,不管是许鹏明还是楼易成,在他面前都只能算后辈。因为金州造船厂虽然只是金州船舶工业总公司的子公司,但在国内造船界的实力来讲还是要比江北船舶总公司强大很多。
楼易成拉着钱洪磊,也是希望能够与金州造船厂方面有一些合作,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成立时间不长,在这方面的技术实力与管理经验还是要欠缺一些。
看到许鹏明。楼易成的脸色顿时黑了下来,不过在钱洪磊面前,楼易成还是勉强笑了笑:“许总你今天是大忙人,哪里还有空注意我这样的小人物?”
许鹏明嘿嘿一笑,转身冲钱洪磊伸出手来,热情地笑着说道:“钱总您好。你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参加我们江北远洋船厂的奠基典礼,兄弟真是深感荣幸。”
钱洪磊嘿嘿一笑,说道:“许总客气!”
许鹏明紧抓住钱洪磊的手热情地摇晃着,就是舍不得松开,嘴里不停地恭维道:“钱总您上午在研讨会上的发言很精彩啊!兄弟我非常认同您的观点。的确。现在咱们国内的造船工业相比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是应该相互合作,不能够恶性竞争。”
国内船舶工业的情况也是低端产能过剩、竞争激烈,高端技术积累不够。没有办法参与。钱洪磊今天在论坛讲的就是国内的产业合作,其实也有点影射重复建设的问题,只不过在这种论坛上,即使是钱洪磊来自实力很强大金州造船厂,还是说场面话居多,并没有什么实际所指。否则就成为恶客。
听到许鹏明明显恭维自己的话,钱洪磊哈哈笑了笑,说道:“是啊,造船这一行,尤其是远洋船舶制造行业,国际化程度很多,市场大多在国外,要是我们华夏造船业内部先打起来,那不就便宜了那些外国人嘛!”
许鹏明连忙点了点头:“是啊是啊,钱总你说得太对了。金州造船厂是造船行业的老大哥,我们要向你们多学习,如果有可能,也希望我们两家能够多合作。”
“江北远洋造船厂背后有江海造船厂的支持,实力方面不用担心,如果咱们能有合作的机会,我当然十分愿意。”钱洪磊大笑了一声,说道。
一旁的楼易成脸色不由黑了下来,他刚刚与钱洪磊谈了很久,也明确提出了合作的意向,没想到这个钱洪磊表现得十分高傲,左顾右盼,根本不直接回答,显得对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十分不屑。没想到许鹏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