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路青云-第3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工作人员对包飞扬等人说道:“这位就是你们要找的人了。”
“张先生,你好。”包飞扬连忙向张仪铭伸出手掌:“我是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包飞扬,是江北船舶总公司的陈总介绍我们过来。”
张仪铭跟包飞扬握了握手:“哦,包先生你好。没想到陈总还记得我这样一个闲人。”
“在陈总口中,你可是经天纬地的大才。”包飞扬说道。
“哪有什么大才,不过是一个连资料整理都做不好的闲杂人罢了。”张仪铭摆了摆手:“两位有什么事,我们到那边说吧?”
张仪铭伸手指了指旁边资料室专门开辟出来的一块供大家阅读资料的地方,资料中心平时也没有什么人过来,那里并没有人。
包飞扬笑着点了点头。又对旁边的工作人员说道:“不会打扰吧?”
“不会,这里反正没有什么人。”工作人员说道。
张仪铭走过去,挑了一张桌子坐下来,还拿起抹布擦了擦桌面和椅子:“呵呵,这里平常也没有哦什么来,都落了一层灰。”
坐下来以后,包飞扬看了看张仪铭,张仪铭也看了看包飞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包飞扬说道:“张先生跟我想的不一样。”
“包先生跟我想象中的也不一样。”张仪铭笑了笑:“包先生是不是觉得我应该很落魄,然后蓬头垢面,就等着你来拯救?”
“哈哈!”包飞扬笑着摇了摇头:“是我想差了,不过我原本也没敢想张先生你要我来拯救,我知道张先生这样的人,心中有追求,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会放弃,我只是没有想到,张先生似乎有些安于淡泊,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怡然自得了。”
张仪铭笑了笑:“包先生也比我想象中的年轻多了,船舶专业的研究生差不多就是包先生这样的年纪。”
陈文斌已经事先跟张仪铭打过招呼,所以张仪铭对包飞扬的到来早有准备。陈文斌在电话中也帮助包飞扬说了很多好话,尤其强调了包飞扬的年轻和有为。但是见到包飞扬本人,包飞扬的年轻还是让张仪铭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年轻人,真的能够领导好一个现代化的大型造船厂。
“我听陈总说,张先生当年参加高桥船厂建设的时候,也不过才二十七八岁?”包飞扬说道:“陈总还说,当时张先生虽然年轻,但是很快脱颖而出,成为整个技术团队当中的顶梁柱,甚至连外国专家都要竖起大拇指,由衷地发出一声赞叹。”
张仪铭打了个哈哈:“陈总是谬赞了,那时候太年轻,不知道天高地厚。”
“那如果再有一次那样的机会,张先生觉得自己会做得更好?而且会改变自己为人做事的方式?”包飞扬笑了笑,说道。
何伟军坐在旁边没有说话,往常遇到这种情况,他肯定坐不住,可是今天他要注意观察包飞扬,还真让他看出一些东西,他发现包飞扬和张仪铭说话都很有内容,张仪铭说包飞扬年轻,包飞扬就说张仪铭年轻的时候就很出色,在重要项目中独领;张仪铭就说那时候年轻气盛不懂事,也就暗指包飞扬现在还是太年轻;包飞扬就假设如果再来一次的话,张仪铭是不是会有另外的选择,也是暗指他这一次来,可能会给张仪铭另外一次机会。
张仪铭顿时不再像刚刚那样从容不迫了,他盯着包飞扬看了两眼,突然笑了笑说道:“不会,有时候那样做虽然并不一定最稳妥,但就算是现在的话,我也并不认为我有错。当然,换成现在的我,肯定会处理得更妥当,年轻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冲动。”
张仪铭显然不会因为包飞扬略显机智的几句话就打消心中的疑虑,在表明自己并不后悔的同时,依然指出年轻的时候确实很容易冲动。
包飞扬笑了笑:“那我就放心了。”
“包先生你的意思是?”张仪铭问道,何伟军也有些疑惑,不知道包飞扬对什么事情感到放心。
包飞扬说道:“刚刚张先生说的这些话,依然保留着当年的初心,并没有因为多年的冷落而放弃自己的原则,这很好;同时张先生也不会再像当年那样冲动,更有人生的智慧,我想这样的张先生应该更符合一个大型现代化造船厂对于掌舵人的要求,所以我当然会感到更加放心。”
张仪铭看了看包飞扬:“包先生说笑了,我就是一个闲人,离开一线的时间已经有好几年了,现在这个世界啊,日新月异,变化非常快,我看我现在连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都不如啦!”
包飞扬摇了摇头:“张先生,难道你真的打算一直窝在这里看资料?如果不能学以致用的话,你就算看再多的资料,那又有什么用呢?”(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看不上
包飞扬在决定上门拜访前,已经通过多方面的渠道对张仪铭进行了了解,知道张仪铭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复合型人才。在沪城高桥船厂建设期间,他独创的一套管理办法,极大地提高了高桥船厂的建设效率,如果他后来不是得罪了权贵,并且自己也犯了一些错误,前途可谓不可限量。
因此,包飞扬对张仪铭的能力并没有怀疑,他这次来,主要是看看张仪铭的精神状态,一个再有能力的人,遭受那么大的挫折,也有可能一蹶不振,更何况张仪铭已经蛰伏了三四年的时间,如果他一直颓废到现在,那么包飞扬也要考虑考虑他到底还有多少能力,还有他的情商和意志能不能够带领海州船舶工业走下去。
毕竟他要找的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而是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高级管理人员,要管理海州船舶这一大摊的事情,由不得半点马虎。
但是看到张仪铭以后,他就发现张仪铭与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从张仪铭的身上很难看出他因为被闲置而可能出现的那种颓废和自暴自弃,又或者是怨天尤人,这些负面的东西在张仪铭的身上统统都找不到。
面对张仪铭,会让人觉得面对的是一位非常有修养的大学教授,他并没有因为被闲置而感到沮丧,也没有愤世嫉俗,或者显得很清高,而是时时刻刻展现出他的从容与智慧。
包飞扬原本就准备了几份备案,如果张仪铭确实像陈文斌说的那样才华出众,但是性格也像以前一样执拗,甚至因为被闲置而自暴自弃的话,他会聘请张仪铭进入海船担任高级技术人员,薪酬待遇可以按照他的贡献开得比较高,但只能是技术专才。
如果张仪铭的性格依然执拗,但是并没有自暴自弃,那么包飞扬就希望聘请他担任技术方面的负责人,一个生产企业。在技术上有时候确实也需要类似的执拗与坚持。
而现在张仪铭的状态比他想象的还要好,经过几年的沉淀,他已经洗去了当年的浮躁,却依然不缺乏棱角。这种状态是包飞扬最欣赏的。他觉得自己两世为人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感觉。
所以包飞扬希望能够聘请张仪铭担任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总经理,将整个海州船舶工业都交给他来掌舵。
听到包飞扬的话,张仪铭淡淡地笑了笑:“学以致用,是个很好的想法。不过还有句话叫作术业有专攻,这人啊,还是得有点自知之明,没有人会在各个方面都很杰出的。”
何伟军终于忍不住问道:“张先生,飞扬他要请你出山,并且聘请你担任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负责人,你怎么还不愿意呢?”
在何伟军看来,就算张仪铭真的很有水平,可是他在大江船舶研究院闲置了这么久,包飞扬跑上门将这么优厚的一份工作捧送到他的面前。他应该马上答应才对,可是现在看起来,张仪铭好像还是在推托,这让他有些想不明白。
包飞扬笑了笑道:“张先生大概是觉得海州船舶工业集团这个庙太小,就算是去了,也没有办法发挥所长,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吧?”
张仪铭笑了笑:“包先生太抬举我了。”
这下子就连何伟军也听出来了,张仪铭还真是觉得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舞台太小,所以才不肯接受包飞扬的邀请。
“嗨,张先生。我想你大概还不了解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吧?海州船舶工业集团虽然是新成立的,但是拥有省里和市里的支持,未来发展前景还是很看好的,这正是你发挥作用的时候啊。你可不要错过了大好的机会。”何伟军忍不住为包飞扬插话道。他昨天晚上也恶补了一番海州临港经济开发区的情况,总算对包飞扬、对包飞扬在海州市的所作所为有所了解。
张仪铭确实对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没有什么了解,他跟陈文斌也不是很熟,陈文斌在跟他联系的时候,也是主要介绍包飞扬的情况,想要说服张仪铭跟包飞扬见面。陈文斌也提到了海州的船舶工业。但是相比几家小型船厂整合起来得海州船舶工业田栓,合资的大宙唐盛造船厂无疑更让他感兴趣。
当然最让张仪铭心存疑虑的地方还在于包飞扬太年轻了,虽然陈文斌在介绍中对包飞扬推崇有加,不过张仪铭也曾经年轻过,并有深刻的教训。像包飞扬这样的年轻人,本人有些才华,加上资源比较多,确实很容易做出成绩,但这个时候也是最危险的,很容易变得心高气傲,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将年轻的种种缺点都暴露出来。张仪铭他自己当年就是这样,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都很出色,然后就会犯错误,包飞扬也不见得就会例外。
正是基于这样两点的考虑,张仪铭并没有马上接受包飞扬的邀请,甚至表现得比较抗拒。
包飞扬摆了摆手,示意何伟军不要再说:“张先生不了解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情况,心里有疑虑也是很正常的。”
这时候,有人走过来找张仪铭,向他询问一些材料的情况。张仪铭向包飞扬和何伟军打了个招呼,然后离开去帮那个人找材料。
何伟军转头看了看包飞扬:“飞扬啊,这个人好像挺难搞的,你打算怎么办?”
包飞扬笑了笑:“早有预料,毕竟我们海州的造船工业刚刚开始起步,对张仪铭这种见过世面的人来说,实在是不值得一提啊!”
“话也不能够这样说。”何伟军摇了摇头道:“就算张仪铭见过世面,那也是以前的事情,他现在就是个资料员,有什么好得意的?”
何伟军说道:“海州以前的船舶工业是不怎么样,现在也才刚刚起步,可是就连我也知道要有长远的目光,我看海州船舶以后一定会发展得很好,现在加入,正是发挥才华的最好机会,他怎么就不明白呢?”
“那是因为他还没有军哥你了解我,所以对我没有信心。”包飞扬说道。
何伟军凑过来说道:“怎么,飞扬你看起来好像并没有感到沮丧嘛?也是,他连这点眼光都没有,能有什么水平,不来就不来吧,咱还用担心找不到人?”
“要不,咱现在就离开?”何伟军说道:“哥带你去一个好地方放松放松?”
包飞扬摇了摇头:“不急,做事情总不能够半途而废,等张先生回来,我们再说说看。”
何伟军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在他看来张仪铭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了,包飞扬就是再解释也没有什么用。
张仪铭离开了十几分钟,他回来的时候,手上还拿着一叠资料:“不好意思,让两位久等了。”
看到包飞扬与何伟军还在,张仪铭不禁有些意外,连忙笑着打了个招呼。
包飞扬看了看张仪铭放到桌上的材料,突然问道:“张先生在研究船用特种复合材料?”
张仪铭看了看手边的材料,点头说道:“是啊,包先生既然从事这个行业,应该也知道材料在船舶制造中的重要性,其实我们很多船舶设计都没有问题,关键是材料和加工不过关,尤其是推进系统这一块。”
包飞扬点了点头:“不错,材料非常重要,没有材料,就好像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我们海州船舶的优势,恰恰就在材料方面。”
张仪铭不由眨了眨眼睛,他刚刚也就是随便一说,他并不认为包飞扬这样的政工干部对船舶产业尤其是船舶的制造能有多少认识。包飞扬的附和在他看来只是装模作样。
包飞扬继续说道:“张先生,你大概不知道吧,我们海州船舶在材料方面花了很大的功夫,并且拥有不少的独到之处。”
张仪铭差点笑起来,国内的船舶工业整体上还比较落后,而其中材料又是最大的短板。包飞扬竟然说还海州船舶在这方面有独到之处,这还真是无知者无畏,外行。
“怎么,张先生不相信?”包飞扬将张仪铭的表情看在眼里,不由笑着问道。
张仪铭看了包飞扬一眼:“确实,某种程度上来说,材料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包括船舶制造在内的工业领域最大的短板,材料的研究和开发,需要巨额的投资和非常系统的研究,恕我直言,海州船舶似乎还没有这方面的实力,国内拥有这种实力的企业也没有几个。”
包飞扬突然笑了笑:“张先生,要不我们打个赌,如果我告诉你海州船舶在材料方面确实有独到的地方——这个我说了不算,全由张先生你来判断——如果你认为我说的东西确实可以说明海州船舶在材料方面的实力,那么张先生你就跟我去海州一趟,如果张先生你觉得我说的东西根本没有价值,也就是说并非有什么独到之处,那么我们就不再麻烦你了,马上就走,怎么样?”
“听起来我似乎没有什么好处?”张仪铭笑着说道:“不过我答应了,包先生你倒是说说看,你们在材料研究方面到底取得了哪些成果。”
包飞扬早就知道张仪铭不会拒绝,他沉吟了一下说道:“目前,我国船舶工业在船体制造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工艺与管理,相对而言,主机的落后程度要更大,而要生产主机,材料就是关键,而我们海州船舶恰恰是在主机材料方面,拥有别人无法比拟的独到之处。”(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难以相信
张仪铭不由哑然失笑,目前国内在材料科学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比如使用量最大看似也最简单的船用钢板,国内还是要大量进口。
普通船用钢板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难度,但是造船工业有其特殊性,船用钢板使用的都是中厚钢板,目前我们中厚钢板的轧机数量还比较少,而且大部分还是2800以下的轧机,真正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厚钢板轧机也就只有沪城钢铁、三江钢铁等几家。
另外,由于船体都是分段建造的,也就是先用钢板拼焊成分段,再将分段焊成总段,焊成该长度的一截船体再合拢焊环缝。通常来说,焊缝越少自然也就越好,所以对船用钢板的需求出现两种趋势,一是单块钢板的尺寸越来越大,越来越长和越来越宽,二是尺寸定制化要求越来越高,定制标准高,意味着钢板利用率比较高。
目前国内钢铁厂能够提供定制钢板的也非常少,大多还停留在生产8m、10m和12m的标准上,而现在分段制造已经开始采用24m,分段重量就高达六七百吨。
船体材料的差距主要在加工方面,通过添置大型中厚板轧机,增加在线测宽、测厚、测长、探伤等自动化检测以及冷热矫直、自动标印等技术,未来国产船板的质量将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但是一些特种材料,不但差距更大,追赶也很不容易。因为和普通船用钢板只是在工艺、制造技术方面落后不一样,特种材料的配方、热处理、生产工艺都是全新的,一个细微的区别,都可能影响材料的性能,这是需要依靠大量实验才能够摸索出来的,而大量的实验也就意味着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的投入。
至少据张仪铭所知,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力度并不大,取得的进展也非常有限。目前国内的造船工业确实已经在世界造船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很多材料和重要配件都需要进口,譬如说主机。
简单来说,现在国内的船厂在出口的船只上,很多都只能够造船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如果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真的能够解决船用主机的材料问题,虽然说这并不代表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就能够造出先进的主机,但起码最基本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现在国内的情况就是很多东西理论上都能够做出来,甚至实验室里面也能够做出来,但是因为材料问题。很多好的设计都没有办法用到产品上,或者说设计出来的产品没有办法实现量产。
而且这种现象并不仅仅在造船产业中存在,在其他领域也广泛存在,而且成为制约我们工业升级的主要瓶颈,比如在航空领域,这样的问题也非常突出。
现在包飞扬竟然说他们在主机材料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这在张仪铭看来,简直就是开玩笑的事情。全国那么多材料研究所、船舶研究院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海州船舶工业集团这个刚刚成立,过去又只能制造内河小船的公司竟然能解决。根本就没有可能。
张仪铭虽然没有答应包飞扬的邀请,但原本他对包飞扬还是有些好感的,现在这点好感也差不多一下子烟消云散,他最讨厌的就是那些喜欢说空话假话套话的人,现在看来,包飞扬与其他官员也一样,而且更加年轻、不知轻重。
张仪铭甚至连质疑的话都懒得说,只是冷淡地笑了笑。
包飞扬将张仪铭的表情看在眼里,知道他不相信,便继续说道:“当然。这个技术要说是我们海州船舶工业集团自己搞出来的,张先生你肯定不相信。其实这是我们的合作单位,确切地来说,就是方夏特种陶瓷有限公司搞出来的。他们开发出来的一种复合陶瓷材料,强度和耐磨性卓越,可以用来制造主轴承,大大提高主机轴承的强度、耐磨性,方夏特种陶瓷已经计划在海州临港经济开发区建一个工厂,专门生产这种陶瓷复合材料。并为我们解决主机轴的材料问题。”
“方夏陶瓷集团?”张仪铭霍地转头看向包飞扬,方夏陶瓷成立的时间并不长,刚开始是以陶瓷添加剂和高档民用陶瓷起家,逐渐实现了规模化经营,目前方夏陶瓷集团在国内外多个地方都有分厂,在帮助当地实现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张仪铭知道方夏陶瓷集团并不是因为方夏陶瓷集团在民用陶瓷领域的地位和知名度,而是因为方夏陶瓷集团在特种陶瓷材料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目前他们已经推出多种结构陶瓷、功能陶瓷与工具陶瓷。
陶瓷这种材料,普通人印象中就是碗碟瓷器,虽然好看,但是易碎,并不实用。但是实际上陶瓷材料在工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比如陶瓷具有硬度大、耐腐蚀、耐磨等方面的优点,因此用途非常广泛。
而特种陶瓷材料的优点更加突出,并且克服了陶瓷材料本身脆性比较大的缺点,被广泛用在刀具、模具、耐火耐高温、密封等领域。
方夏陶瓷集团推出的特种陶瓷种类并不多,但是他们推出的几种产品,其性能在行业内都是靠前的,比如他们推出的一种纳米陶瓷涂料,其耐高温性能非常好,可以用于多种基材的表面喷涂,提高材质的耐高温性能,其高端产品可以用在发动机内部,大大超出现有产品的性能。
除了几个国家级的研究所,要说国内还有谁能够在新材料,尤其是陶瓷材料方面取得建树的话,也只有方夏陶瓷集团能够让张仪铭相信。而且张仪铭也了解到,方夏陶瓷集团似乎还生产一种特种陶瓷涂料,可以大幅度提高国产飞机发动机的性能。
听说方夏特种陶瓷要在海州建厂,张仪铭不由感到非常震惊:“你是说方夏特种陶瓷在高强度耐磨陶瓷材料方面又取得了新的突破,并且要在海州投资,与你们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合作,设计生产高效的船用发动机?”
包飞扬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第一个建成的车间就将是这个新型船用发动机的生产车间,我们要将这个作为核心竞争力进行打造,设计制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船用主机。”
“不对啊。就算你们拥有这种性能优越的材料,但是你们也没有能力设计制造高性能的船用主机啊!”张仪铭激动之余,又提出新的疑问。船用主机的设计、制造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国内船用中低速柴油机基本上是进口或者引进国外机型柴油机的许可证技术。在我国建造的远洋船舶配套使用的中速柴油机超过百分之七十为进口原装机,其余百分之三十又几乎全部都是引进国外许可证技术制造的产品,即便如此,这部分的国产化率也只能达到百分之七十和八十,关键零配件依然需要进口。
张仪铭不是专门搞船用主机研究的。他是搞船舶制造综合工程的,但是他对主机这一块同样比较关注,目前国内在船用主机的设计上也很薄弱,对大型远洋船舶配套的主机几乎没有设计能力,现有的设计能力主要集中在近海与内河船舶用主机上。
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将船用主机作为重点进行发展,这一点让张仪铭十分欣赏,但是他并不认为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有能力独力完成船用主机的设计与制造。就算包飞扬引以为傲的材料上的优势,也是通过联合方夏陶瓷得到的。
其实张仪铭也非常奇怪,不知道方夏陶瓷集团为什么会选择海州船舶工业集团作为合作对象,国内更有实力的船舶制造厂和主机厂很多。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应该怎么也排不上。
包飞扬笑了笑说道:“张先生,这个项目其实还没有公开,不过基本上已经定下来,华夏船舶总公司、一七七所、方夏特种材料、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工业集团,将共同在海州临港经济开发区投资兴建船用主机项目。”
“一七七所?”张仪铭顿时再一次愣在那里,一七七研究所在造船界是黄埔军校一样的存在,是国家队,而且一七七所具有军方背景,就算张仪铭这样的狂人,对一七七所也是充满仰慕。
“包先生。你是说一七七所也会参与这个项目?是有这个意向,还是说已经确定下来了?”张仪铭追问道,还是觉得难以置信。他甚至觉得包飞扬完全就是在胡说八道,很可能只是刚刚开始接触。甚至是海州方面一厢情愿,结果包飞扬就大肆宣扬出来。
如果说方夏陶瓷与海州船舶工业集团进行合作,到海州进行投资,张仪铭还会有些相信。因为方夏陶瓷是民营企业,就算他们在技术上有独到之处,与国有大型企业合作还是会很吃亏。但是和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合作的话,他们应该能够争取到更多优惠条件。
但是包飞扬声称船舶总公司、一七七所也会参与这个项目,张仪铭就觉得太荒唐了,因为船舶总公司和一七七所都是国家队,是行业的领头羊,相比之下,海州就没有任何优势。能够让船舶总公司与一七七所参与的项目,那应该是国家战略级的项目,绝对不应该像这样让一个二十多岁的地方干部从口中说出来。
这时候,包飞扬的手机响了,他拿起手机一看,连忙向张仪铭做了一个手势:“抱歉,我接个电话。”
“何先生在哪里高就?”看到包飞扬走到旁边,张仪铭看了看何伟军,问道。
何伟军对造船产业界的了解并不多,可是看到张仪铭前后反应的变化,也知道包飞扬抛出来的筹码分量不小,只是现在看起来张仪铭似乎有些不愿意相信。
何伟军伸手摸了摸头:“嘿嘿,说起来让张先生见笑,我不过是个无业闲人,平常做点小本生意。”
张仪铭向包飞扬那边努了努嘴:“包先生的气魄那么大,跟包先生在一起的人,做的能是小生意?反正我是不信的。”
“哈哈!”何伟军笑了笑:“飞扬说张先生很有能力,有能力的人往往都非常有自信,不过自信的人往往会在常识性的事情上判断错误。”
张仪铭道:“何先生指的是什么?”
“张先生应该明白。”何伟军看着张仪铭:“你是不是不相信包飞扬刚刚说的那些话?虽然我也感到很震惊,但既然是他说出来的话,我觉得十之八九是不会错的。”
张仪铭目光一闪:“何先生对包先生很了解?”
何伟军摇了摇头:“谈不上很了解,不过我可以告诉你,很多在你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对他而言可能只是举手之劳。”
何伟军这句话有些夸大,不过通过这些天的了解,以及这两天的接触,何伟军确实已经意识到包飞扬确实有些不同,他既然说出来,显然是有一定把握的。
张仪铭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心里面其实还是有些不以为然,甚至觉得何伟军也不是那么靠谱。
包飞扬很快接完电话走了过来,他看了看何伟军,又看了看张仪铭:“张先生,我现在要去见一七七所的领导,你有没有兴趣一起去看看?”
张仪铭愣了愣,想不到包飞扬这个会提出让他一起去见一七七所的领导,他本能地觉得其中有阴谋,不过想到包飞扬是江北省船舶总公司的陈文斌介绍,又觉得不太可能。
“一七七所的领导?”张仪铭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包飞扬点了点头:“对,张先生去不去?”
张仪铭犹豫了一下:“我也可以去吗?”
“当然,今天要谈的是民用项目,保密要求并不高。”包飞扬说道:“只要张先生你答应临时客串一下我们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技术顾问,那就行了。当然,如果张先生愿意加盟海州船舶工业集团那就更好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态度转变
张仪铭还是有些犹豫,他在想包飞扬会不会是想要借他的名头与一七七所进行谈判。不过他很快又摇了摇头,他在业内确实有些名气,但也属于后起之秀,他这样的人放在一七七所这样的地方,别人未必会拿正眼看他。
“好,我去。”张仪铭突然开口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