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青云-第3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畅松堂堂一个县长当然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刚才他听到包飞扬的话只是感到这好事儿来的太突然来,他一时被砸懵了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听到楼易成的话之后,他突然如同被人从梦境中唤醒了一样回过神来。连忙伸出那有些粗糙的双手抓住包飞扬的手掌用力摇了摇,仰起头看着包飞扬的眼睛嘴唇微微嗫嚅着有些激动地说道:“谢谢,谢谢包主任,请你放心,今天开完会回去以后我就立刻安排这件事。保证将我们冠西县最好的劳动力送到你们临港经济开发区,要是这些送过来的人以后有什么问题,回头你尽管找俺老张算账。”



  包飞扬握着张畅松的手爽朗地笑了笑:“张县长,有句话我要先说在前面,这个用工合作,我们开发区可以与冠西县进行对接,但是这个项目是开放性的,至少对海州几个县区是开放的,到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照顾,但是在企业用工这一块。最后用谁不用谁,还要看企业自己的选择。当然,现在企业用工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只要你们将相关工作做好了,我想还是没有问题的。”



  “好的好的,包主任,请你放心,我们一定将这项工作做好,不会让包主任你失望的。”张畅松说道,虽然他和包飞扬的级别一样。年龄更大,论起在官场上的资历来也比包飞扬更深,但是海州市临港经济开发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前开发区的一把手行政级别都是副厅级。只有包飞扬例外,因为他的年龄太轻了,资历也不够不可能直接升任成副厅级,所以只能是以正处级担任开发区的一把手,加上张畅松这个时候正是有求于包飞扬,所以刻意地将自己得姿态摆的很低。他也没有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合适。



  包飞扬因为开会之前抽空赶到市委向市委书记薛绍华汇报工作,时间上就有点紧,来得比较晚,与会的人大部分都已经到达会场了,张畅松主动找包飞扬攀谈之后,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仅仅只是简单的几句交谈之后居然会真的有所收获,得到包飞扬的许诺,他倒还想跟包飞扬坐到一起好再找机会深入交流交流一番,不过旁边还有人虎视眈眈的紧紧盯着呢,没给他这个机会。



  入座的时候,包飞扬就被冠东县的县长楼易成毫不客气地拉了过去,坐在他的旁边,另外一边坐的则是冠东县的常务副县长陈宏生。楼易成看起来早有计划,知道包飞扬在海州官场上的名气大,这次开会肯定会有不少人都会慕名而来找包飞扬攀谈,所以在两人座位的中间专门为包飞扬留了一个座位,好让自己能不受打扰的好好与包飞扬交流。



  “包主任,你是不是刚刚从薛书记那边过来?”这段时间为了海州船舶的事情,包飞扬和楼易成没少打交道,两个人也都很熟了,说话也就随便了许多。



  包飞扬点了点头对楼易东说道:“是啊,楼县长,墟沟船舶工业园最近的工作做的很不错啊,刚刚在办公室薛书记还谈到海州船舶工业集团这段时间的表现,对冠东县对墟沟船舶工业园区的支持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嘿嘿,惭愧惭愧啊,海州船舶工业集团能有今天,那也是因为有薛书记的英明领导以及包主任你的功劳,墟沟船舶工业园能有一点点成绩,也完全离不开包主任你的关心啊。”楼易成连忙摆了摆手,突然压低了声音对包飞扬说道:“包主任,我听说玉清市长这次要动一动,你听说了这个消息吗?是不是真的?”



  包飞扬眉尖一挑,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楼县长,你这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怎么,包主任你还不知道?”楼易成听到外界传言说陈玉清要调走,他知道包飞扬有些背景,而且跟市委书记薛绍华走的也比较近,所以应该可以得到更确切的消息,这次过来市里开会就是想趁这个机会找包飞扬求证一下这个消息的真实性,没想到包飞扬看上去似乎并不知情,又或者是包飞扬有些什么消息却不好透露出来故意装做不知道。想到这里他仔细观察着包飞扬脸上的表情说道:“我听很多人都这么说,好像说省委组织部这几天就要派人下来到我们海州进行考察,听说这次动作挺大的。”



  包飞扬笑了笑,官场上从来就没有什么秘密。尤其是民间组织部的消息非常灵通,有时候上面的决定还没有作出,下面就已经沸沸洋洋地传开。薛绍华刚刚才跟自己提及省委组织部下来考察的事情,应该也是刚刚从上面得到确切的消息,但是楼易成看起来却似乎早就知道了。



  “是吗。不知道这一次都会有哪些调整?”包飞扬朝楼易东问道。虽然说民间组织部的这些消息有时候都是无稽之谈,但很多时候往往都是有苗头的,甚至还很准确,包飞扬也想早一点知道省里会怎么调整,以便自己能够提前做一些准备。



  当然薛绍华作为市委书记,应该知道一些更具体的消息,虽说包飞扬现在被他视作颇为倚重的得力干将,也算得上是自己人了,不过出于组织纪律,他不可能将这些细节都告诉包飞扬。在关键的地方点一下,已经是对包飞扬非常信任才会那样做,这已经有很多把包飞扬当成自己人私下照顾的成份在里面了,海州其他的很多官员都享受不到同样的待遇。



  楼易成皱着眉头轻轻地摇了摇头道:“具体的安排还不知道,反正有很多说法,除了薛书记不会动,其他人都有动的可能。”



  “哈哈,看来民间组织部也有不知道的事情。”包飞扬笑了笑,众说纷纭,各种说法都有的这种情况恰恰说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更权威得消息传出来。所以大家都在结合一些比较确定的消息通过自己的癔想做出各种猜测。



  “嗨,都是些乱七八糟的小道消息,不过包主任你可不要小看这些小道消息,有时候准确度很高。”楼易成有些担心地压低了声音说道:“要是玉清市长真的走了。市里班子要进行大调整,我们这些人在下面的工作恐怕也要受到影响,这段时间恐怕也要动一动。”



  说到这里,楼易成笑了笑,说:“不过,包主任你是不用担心。海州谁都有可能动,只有你的位置不会动。倒是有可能让你升一级,在负责开发区工作的同时兼副市长。”



  楼易成说道,其实这种说法在坊间也是早有传言,所以他才会一时冲口而出,不过他刚刚一说完又觉得这种说法有些夸张,毕竟包飞扬现在好像才二十五六岁,要不是他做出的成绩太耀眼,恐怕担任正处级的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都会遭到质疑,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副市长,那也太反常了,别说是海州市,只怕整个江北省都要闹翻天。



  想到这里他连忙又补充了一句:“即使副市长干不成,市长助理还是很有可能的。”



  不过市长助理的级别可能是正处,也可能是副厅,看起来不会那么显眼,不过楼易成心中还是觉得,以包飞扬得年龄来说,似乎市长助理也有些不太可能。



  “楼县长,你如果是负责海州市干部的调整那就好了,我正好借着你的手,捞一个市长助理干干”包飞扬呵呵一笑,岔开了话题。



  “嘿嘿,包主任,你调整我还差不多,我哪里有资格调整你啊?”楼易成嘿嘿笑了两声,轻轻地摇了摇头。他旋即抛开对包飞扬得职务发生变动的猜测,现在看来,包飞扬有那么多成绩摆在那儿呢,不管换谁来担任海州市领导,肯定是不会轻易对包飞扬的职位进行变动,但又因为包飞扬年纪太轻,所以也不可能站在开发区管委会一把手的位置上再往上升一级,这样综合看来包飞扬的位置应该不会发生什么变化,市委班子变动再大,新领导动谁也不会动包飞扬,可是新领导不会动包飞扬,其他干部就不好说了。



  如果市里真的要进行比较大的调整,包括海州市长陈玉清在内,被调整的官员在调动前很可能要做一些安排,将自己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去,而楼易成也知道。像他这种靠自己摸爬滚打上去在市里没有坚实后台得地方干部,就很有可能成为牺牲品要为别人腾位置。



  楼易成年纪不小了,对官位倒没有什么恋栈的想法,要是半年前让他提前退居二线。他也不会有什么意见,正好可以无事一身轻的安心养老。可是现在的情况跟以前不一样了。在包飞扬的主导下,海州市的船舶工业进行了全面整合,冠东县在这次全面整合中得到的收益最大,海州船舶工业的产能全部集中到墟沟。造船出身的楼易成正准备抓住机会好好地大干一场,要是这个时候被调走,甚至提前退居二线,楼易东对海州地区造船事业还有着远大追求和抱负,肯定是不会甘心的。



  包飞扬知道楼易成在担心什么,他侧过身体,向楼易成那边靠了靠,刻意地压低了声音试探着问了问:“楼县长也担心工作被调整?”



  楼易成被包飞扬说中了心思有些不好意思地苦笑着点了点头:“是啊,包主任!照理说我现在年龄也一大把了,到了我这个年龄。本来对这些事情应该没有什么好在意的了。不过最近我们冠东县的墟沟工业园那边一派热火朝天,我这心思也跟着热火了起来,也想发挥点余热,我也算是搞了大半辈子的船舶工业,到最后退休前还能大干一场,对于我这样一个视造船工业为毕生追求的人来说也算是没有遗憾了。要是就这样莫名其妙地退下去,还真不甘心。”



  “看来,楼县长真的心系船舶工业啊!”包飞扬感慨了一句,他还要说什么,看到市长陈玉清在常务副市长冼超闻等人的陪同下。一起走进会议室,便停下了话头,端坐身形,准备开会。



  会议由常务海州市副市长冼超闻主持。冼超闻在简单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以后说道:“今年以来,我市克服了国内外大环境的不利影响,在招商引资、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引进韩美合资的造船项目为抓手,开启了我市发展造船工业的新局面。根据规划。临港开发区将打造一个具备年产两百余万载重吨的造船基地,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造船副中心。”



  “而且这还不只是规划,目前投资三十个亿的合资船厂已经开工建设,总投资高达二十个亿的海州船舶二厂田湾造船基地也已经奠基,并将在两年内建成投产,两年以后,我们海州也将会成为船舶工业重镇。”



  冼超闻说道:“目前,临港经济开发区以重化工业为抓手,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全面突破,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不仅如此,开发区的发展还进一步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比如冠东县,墟沟将成为中小型船舶的制造和维修基地;而海东区也签了两个旅游项目,将重点打造特色海滩、海景旅游。”



  “综上所述,海州正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会之一,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实现海州的跨越式发展,将是市委市政府与在座各位最重要的任务。”



  冼超闻大声说道:“这一次,市里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主题就是面对当前的发展形势,我们海州,包括海州的各个区、县,如何抓住机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我在这里,先提两点。第一点,就是要抓住重点。海州这一轮经济大发展的重点是什么?那就是临港经济开发区。临港经济开发区的重点又是什么?那就是重化工业。第二点,有了重点,是不是其他的就不重要了?当然不是,重点发展好了,可以辐射影响其他地区,起到带动作用。临港的开发刚刚开始,冠东县与海东区就已经得到好处,一个高速发展的临港,必然可以带动整个海州的经济实现腾飞。”



  冼超闻说道:“下面,就请大家围绕这两点,一个是如何服务好临港经济开发区这个重点;第二个则是如何利用临港经济开发区这个重点,发展各自的地方经济……”(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伸手要项目
  冼超闻的开场白结束以后,由市长陈玉清在会议上接着发表讲话,陈玉清的领导风格在官场上确实非常少见,不仅工作中喜欢雷厉风行,说话也喜欢言简意赅,很少在会议上长篇大论:“同志们好,刚刚冼市长讲了我海州市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发展方向,我完全赞同冼市长的意见。我在这里要着重强调一点,那就是在我们海州市所有区县当中,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势头最好好,我们要从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中学习经验,找到机会,共谋发展。”



  说到这里,陈玉清停顿了一下,犀利地目光扫视了一下会场。会场上鸦雀无声,没有一个干部敢在女市长发言时思想开小差。



  收回目光,陈玉清继续说道:“我认为,学习经验是最重要的,因为机会往往就在这些成功经验当中。我举个例子,前两天市里与大宙重工和唐盛集团合资项目的外方进行对接,两家外资公司的代表就就明确提出能不能让临港经济开发区来跟他们对接,他们觉得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办事效率要比我们市里这些部门机构快,而且服务贴身到位。”



  “这两家外资公司的代表还说,如果海州市的政府机关都能够像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一样高效,很多韩资美资的企业都会过来我们海州投资……”



  楼易成在桌子下面悄悄向包飞扬竖了竖大拇指,眼神中含着钦佩和赞赏。包飞扬镇定地坐在位置上没有理会楼易成,脸上也没有表现出自得和骄傲的神色。说实话,他本人其实是不愿意在这么一个全市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出这个风头的,毕竟树大招风,尤其是这样说市里的职能部门。



  如果是那种谦逊厚道的还好,万一这些人里面要碰到一两个心胸没有那么开阔的,说不定就会对临港经济开发区有意见,有些部门领导不服气没准就心里憋着劲给临港经济开发区挑刺儿呢。这样容易树敌和不讨好的事情还是不做为好,不过这事也由不得包飞扬。陈玉清在台上讲,他也不可能上去阻止吧,如今也只好任陈玉清去了。



  陈玉清这一次开会发言与往日不一样,罕见地讲了很多。她说临港经济开发区的成绩并不仅仅是招商引资所取得的成果,而是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一系列创新做法,才是临港经济开发区目前能够取得这些卓有成效的成果的原因。比如转变机关作风、着重为企业提供服务、简化各种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以及加强监督等等。



  陈玉清认为临港经济开发区的这些创新的做法值得所有人学习,并且要在全市的范围内进行推广。



  陈玉清又接着说道:“临港开发区善于发现机会,我们也要善于从临港开发区那里找到机会。比如市一建这一次参与到临港开发区中的大宙唐盛集团船舶工厂开发的建设工程当中去。并且利用大唐合资船厂的对工作标准上的高要求来打磨自己,提高自己的技术质量,他们知道单凭自己的实力不够,因此还特地联合了海城、海东、冠东的建筑力量,共同对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工程进行建设。另外临港开发区最近正在推进三通一平工作,海城、海东和冠东的建筑公司都有参与,这些都是机会,类似这样的机会还有很多。”



  “比如这些工程所需要的建筑材料,都是需要从外面采购的,海州的企业能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就要看我们大家能不能够将工作做充分。”



  “除此以外,我认为共谋发展也很重要,你怎么样才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距离近,那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在时间上也要抢在前面,所以我要去市属各部门各企业现在就可以跟临港经济开发区的一系列工作进行各方面有针对性的对接,知道临港经济开发区接下去还会有哪些工程,需要哪些材料,我们就可以预先做好准备,打一个提前量。这就是共谋发展……”



  陈玉清在今天的会议上罕见地讲了近半个小时,不过没有变的是她的讲话风格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很精练和实在,尤其是列举了许多实例,说明整个海州地区共谋发展的价值和重要性。



  受到陈玉清的启发和激励。在接下去的讨论中,各个与会的干部也对陈玉清的讲话做出了非常热烈的响应,海东区区长陈华东说道:“海东区愿意顾全大局,配合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在全市船舶工业的整合上,我们海东区就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当然。从海州的发展全局来看,我们做出这样的牺牲也是值得的,因为海州船舶工业整合以后,形成了海州船舶工业发展的新局面,而在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带动下,海州的经济发展也出现了新局面,这就是所谓的动一子,全盘皆活!”



  大家都知道陈华东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要不是包飞扬帮他们联系投资商,谈妥了一个五星级酒店和海滨浴场的投资计划,海东区未必会配合开市里对隶属海东的两家船舶公司进行整合。



  陈华东笑了笑说道:“当然,我们也与临港经济开发区在招商引资方面进行合作,在开发区、尤其是开发区管委会包主任的帮助下,我们海东区引进马来西亚华商的投资,目前已经确定的包括黄金海岸与海滨浴场两个项目,五星级大酒店的项目正在洽谈当中,项目的进度非常喜人。我们希望接下来与开发区继续合作,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在其他方面也能取得一定的发展。比如开发区有很多外商,他们在居住、购物、旅游、办公等方面肯定拥有比较高的需求,而我们海东区环境优美,是会务、旅游、办公和居住的最好选择,我们可以在这方面进行合作,用市长的话来说,就是共谋发展。”



  在海东规划旅游、会务、办公、居住和购物相结合的新型城区,这是包飞扬在和海东方面的沟通中所提出来的,现在正好被陈华东适时的借用过来在会议发发言变成自己的观点,当然陈华东这样做也就是在心里真正地认可了包飞扬对海东方面未来发展构想的建议。想要让海东区按照这个发展规划往前走下去。这种工业区与居住商业区分离的做法,在当下的三四线城市中并不常见。海东区本来对工业还是念念不忘,但是在现实的利益面前,他们还是启动了新城区的建设计划。比起那些很难达成的工业梦想,毕竟让本地区能够得到眼前切实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接下去场面就比较热烈了,其他与会区县的代表也纷纷进行了积极的发言,在他们的发言中,纷纷都表示要和临港经济开发区共谋发展。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在会议上提出种种要求。比如海城区的与会代表就希望临港经济开发区将纺织和电子制造等非重化工业的项目放在海城区。冠西县和海西县的与会代表则希望临港经济开发区支持他们的农业,云台县又希望临港经济开发区支持采石和交通发展。



  如果说刚开始海东和冠东的官员发言的时候,还是真正地着眼于跟临港经济开发区互补与共谋发展的话,后面几个县区的代表更多的则是趁机在会议上对临港经济开发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有些官员在会议提出的要求甚至连坐在包飞扬身旁的楼易成都觉得很过分。



  “谢谢大家对我们临港经济开发区的支持与关注。”包飞扬在几个区县领导当中最后一个发言,他笑了笑说道:“在临港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和建设过程中,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说我们这里的基础太差、配套不足。”



  包飞扬说道:“我举个例子,目前临港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成绩最突出的就是船舶工业,船舶工业是一个综合工业。日本人称之为综合工业之王。大家可能并不清楚,一艘船的产值,船厂创造的只有三分之一,其它的,材料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服务业和船用品制造业占了三分之二。这也就是说,如果大唐合资船厂年产值达到三十亿的话,将会直接发出二十个亿的生产采购订单,如果这些订单中有一半留在海州,那就是十个亿。”



  包飞扬扳着手指给大家算账:“这还是大唐合资船厂的直接订单,由此层层传递。形成的产值将会远远超出这个数字,当然前提是我们本地能够留下多少。”



  “目前来说,以我们海州的能力能够吃下来的订单数量非常少,这也并不奇怪。毕竟我们的造船业原本规模并不大,相关的配套产业也还不完善,而且层次也比较低,原本几家船用机械和船用品制造配套企业的产品还达不到大唐合资船厂的要求。”



  “对于这个问题,大宙重工希望引进他们在韩国国内的合作伙伴,应该说。这原本就在项目的计划内,因为韩国企业都特别喜欢用他们自己的合作伙伴与配套企业。不过,他们在非核心的一些产品上,还是会面向国内进行公开招标。另外最近的国际金融形势比较复杂,大宙重工寄予厚望的一些配套企业可能暂时还来不了,这也是我们的机会。”



  包飞扬说道:“我可以坦白告诉大家,在临港经济开发区的产业规划中,包括了大部分船用配套产业的发展,但依然会有大量的产品是我们做不了的,其他一些产业的情况也是一样。”



  “这些产业最终将如何分布,刚刚大家都提出了很多想法。我觉得这个我说了不算,关键要看两点,一个是市里如何规划,比如海东区规划的方向就是海滨旅游度假区和居住商业区,我觉得这个规划突出了海东区的优势,至少在海州市,还没有一个地方能够跟他们竞争,所以我们非常愿意与他们在这方面合作,包括向投资商建议在海东规划建设高品质的华商社区,目前已经有投资商表示对这个项目非常感兴趣。”



  包飞扬道:“第二个则要看各个地方的条件,这个条件既是指基础条件,比如海东区的沙滩这是谁也没有的,他们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条件还包括当地的产业基础,以及在相关项目上的准备情况等等。比如同样是两个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地方,一个地方主动找了一个纺织项目投资,还有一个地方什么都没有做,那肯定是这个已经有项目的地方更为优先。”



  会场上再次陷入一片沉默,所有人都在心里盘算着包飞扬这番话的意思。尤其是那些凭着一张嘴就想向包飞扬要项目要支持的几个区县领导,心中更是翻腾不已。都说包飞扬好说话,从他这里拉项目非常容易,看来也不尽然啊!



  散会后,陈玉清将包飞扬叫到办公室:“飞扬同志,你们临港经济开发区的那个规划定稿没有?”



  包飞扬笑了笑道:“大框架已经定了,不过有些细节还要推敲,所以还不能说已经定稿。”



  陈玉清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抬头看向包飞扬,说道:“之前那个版本我看到了,说实话,如果放在半年以前,我会觉得那份规划完全就是无稽之谈,根本不切实际,没有实现的可能。”



  “不过现在,我对你们临港经济开发区的未来怀有非常美好的憧憬。”陈玉清注视着包飞扬,缓缓说道。



  包飞扬笑了笑:“市长,我们临港经济开发区能有现在的局面,与您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好了,这些场面话就不用说了,你知道我的性格,我只想听真话。”陈玉清盯着包飞扬,脸上的表情显得非常认真:“你告诉我,从海州全局来考虑,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冼超闻的位子
  包飞扬有些意外地看了陈玉清一眼。看样子陈市长也知道自己在海州的时间不会很多了,所以想在离开海州之前前再为海州做点什么事情。要不然以陈玉清的性格,又怎么会低下头来向他求教呢?要知道,陈玉清以前可是连薛绍华的观点都不买账呢!



  沉吟了一阵,包飞扬说道:“市长,您的担心我大致明白。要说规划确实很重要,但是在一张白纸上涂画,既容易,又不容易,容易是因为不受过去的影响,可以尽情挥洒,但是我们也知道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意外,在白纸上涂画也意味着意外不受限制,所以我们并不能保证未来的发展就会按照我们的规划进行。而且一份优秀的规划必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是短期内能够做好的……”



  包飞扬一边说着,一边看着陈玉清。就像他当初得知自己要离开望海县做的那样,陈玉清现在的心情应该和他当时差不多。应该是希望在自己陈玉清离开海州前,为海州以后的发展勾勒一幅美妙的蓝图。



  但是以眼下的情况来看,留给陈玉清的时间可能并不足够让陈玉清完成这个心愿。要知道,海州市的情况和望海县有很大不同。望海县比从地域面积还是从经济规模来说都比较小,一个造纸产业足以让望海县成为一个特色工业小城。而且从各方面条件来讲,望海县也不具备成为综合性工业城市的潜力,所以包飞扬当初为望海县规划起来发展未来发展蓝图来说相对简单。



  可是和望海县相比,海州市无论是在人口规模更大、地域面积更广、经济总量也更高,情况也更复杂。想要向自己当初在望海县那边规划一个单一产业来把海州整个经济都拉动起来,显然的难度很大,甚至说是不切实际的。



  既然是陈玉清放下市长的架子虚心求教,包飞扬心里也就不再顾忌什么,把自己的考虑讲了出来。



  “飞扬,你说的很有道理!的确是如此啊!我有点操之过急了!”陈玉清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市长。虽然说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包飞扬提起热水瓶,为陈玉清茶杯里添了点热水,继续说道:“急切之间做一个全面的产业规划是有难度。但是呢,我们可以先把这个放在一边,花大力气重点打造几个特色的乡镇、县区,将来以这几个特色乡镇、县区为产业轴心,再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您觉得这条路子能不能行?比如明确海东区旅游度假和宜居的发展方向。再比如可以在冠西县、海西县打造几个特色农产品种植乡镇。”



  陈玉清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特色产业乡镇?这个主意不错,不过据我所知,冠西县与海西县的农产品之中似乎并没有太多有特色拳头产品,又如何去打造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