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路青云-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承东瓮声说道:“谢谢孟市长的关心,不过县里已经在筹划扩建陈港港口,海州那边也在研究冠河大桥计划,望海县的交通瓶颈最多只要两三年,就能够彻底打通。”
孟凡均脸上闪过一丝恼火,卜光学则不屑地撇了撇嘴,然后露出一副吃惊的样子:“望海县要扩建港口?这可是大事啊,我怎么没听市里说过呢?”
孟凡均和卜光学自然知道包飞扬在燕京向发改委递交了项目计划书的事情,但是这件事有副省长王跃伟、常务副市长王景书背书,他们也不好追究什么,但是在这个时候表露一下市里的态度,还是可以的。
孟凡均也故作惊讶道:“陈港的港口要扩建?我怎么不知道!”
第七百一十三章 组织考察
杨承东的脸色顿时黑了下来,包飞扬也没有心思跟孟凡均、卜光学在这里演戏,他直接而简单地说道:“前些天我去燕京,说来也是机缘凑巧,正好碰上计委基础产业司的武浩博副司长,就将陈港的项目书递交了,武司长对项目颇为认可,当时王跃伟副省长、王景书市长也都在。”
包飞扬不去管孟凡均、卜光学会有什么反应,他们既然拿腔作调,就不能怪自己顶回去:“县里周书记、杨县长以下,包括几十万群众在内,都知道望海县的条件简陋,也知道方夏纸业的投资不容易,所以万众一心,就想着尽一切可能改善县里的条件,除了要省里、市里支持,县里也在调集各种资源,只要上下齐心,肯定会很快就有改观。”
孟凡均显然对包飞扬的反应很不满意,他转过头看了看卜光学,卜光学傲气地笑了笑:“首长说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望海县要是万众一心,发展的速度自然就会快,不过望海的基础薄弱差,说差鹿鸣县三五十年有些夸张,一二十年肯定是有的,包县长也不用太急,有时间咱们可以商量商量两地合作的事情,我们鹿鸣县也愿意向兄弟县市伸出援手。”
卜光学的话说得有些轻佻,字面上那些漂亮话就成了毫无遮掩的嘲讽奚落,眼看杨承东变了脸色,就要发作,包飞扬连忙抢在前面说道:“卜县长愿意帮忙,那我和杨县长现在这里代表望海县的百姓谢过了。”
话不投机半句多,孟凡均见杨承东和包飞扬一个比一个顽固,也就懒得再跟他们废话,反正卜光学说他已经做通了涂小明的工作,方夏纸业不日就要宣布将十万吨纸浆项目放到鹿鸣县。他将包飞扬和涂小明叫过来,本来是想当着杨承东的面,给他们一些补偿,可是现在看来他们并不愿意配合,那就让他们先吃点苦头再说。
“孟市长不同意望海县搞分会场,还想将方夏纸业二期十万吨纸浆项目放到鹿鸣,只要我答应配合,我想继续留在望海县应该没有问题,可是那样的话,我还留在望海做什么?”离开市政府,包飞扬等人就找了家饭店吃饭,进了包厢,杨承东就忍不住“大发牢骚”。
包飞扬伸手拍了拍杨承东的手臂,安慰他道:“县长,你也不要太在意,市里不让搞分会场,咱们一样可以参加荷花节,可以在荷花节上招商引资;市里想挖纸浆项目,那也不是他们想挖就挖的。”
“是啊,我跟飞扬是哥们,我们跟望海县的合作也很愉快,望海县肯定还是我们的第一选择。”涂小明笑着说道,不过有些话他不好说得太明白,总不能说方夏纸业就是包家的,包飞扬说要放在哪里就会放在哪里,说出来不好解释。
杨承东的心情这才好了一些,他笑了笑道:“呵呵,有些失态、有些失态,涂总不要见怪,我也是忧心望海县的发展,眼看这么好的时机,要是错失了,我不但白在望海县当了几年的县长,还是望海县的罪人……”
这一次靖城之行,可谓一事无成,还恶了市长孟凡均,杨承东知道自己在望海的日子可能真的不多了,回到县里以后,更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好像要将以后的工作一下子都做完似的。
除了县里的正常工作,眼下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参加市里的“荷花节”,每年的荷花节就是一次地方产品展销大会,以及招商引资大会。今年的荷花节已经是第三届,前两届县里也都参加了,因此要准备些什么、怎么准备,都不需要太操心,不过杨承东亲自盯着,憋着一口气要让望海县在荷花节上大展雄风。
包飞扬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他抽空去了一趟海州,与海州市交通部门沟通修建海防公路和望海大桥的事情,海州在做方案,并且与靖城市方面进行了沟通,不过得到的反馈并不积极。也就是因为市委书记薛绍华坚持,下面才会花力气搞这份方案,但是能不能实施,还要看靖城市方面是不是愿意配合。
即便如此,海州市已经有一些声音,认为薛绍华一意孤行要上冠河大桥,就因为他是傅老的老部下,质问他到底是海州的市委书记,还是靖城的市委书记。
薛绍华在海州比较强势,但也没有强势到一言堂的地步,在市里也有不少政敌,这些流言差不多都是他们放出来的,一般人也不会知道薛绍华和傅老的关系。
海州的态势包飞扬帮不上什么忙,他能做的也就只有在望海县这边增加一些筹码。
县里面也人心思动,有关县委书记周知凯、县长杨承东都可能调离的消息也已经在县里面传开,最近的两次常委会上,周知凯突然变得高调起来,而原来还比较配合的曹逊等人也陡然有了自己的立场,各方相持不下,形成了新的局面。
市委组织部的考察组终于还是下来了,带队的是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山河,市县干部科科长李友伟,从这个阵容也可以看出市里对这次考察工作的重视,普通副县处级干部的考察可能也就是干部科科长带队就行了,这次由常务副部长张山河带队,基本可以肯定会涉及到县委县政府的一二把手。
因为组织部要下来考察,白光明也只能推迟了他来望海的时间,否则组织部的人在望海考察,他这个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出现在这里,不好解释。
包飞扬和张山河、李友伟都算是熟人了,更不用说县里的周知凯、杨承东,当年都是张山河送上任的。
考察开始前,不管大家心里有什么想法,表面上都很客气。张山河还拍了拍包飞扬的手臂,笑着说道:“飞扬同志,你这几个月的工作做得不错,当初你来组织部报到的时候,我还有些担心,现在看来,你做得很好,希望你能够继续努力,给望海县带来更大的变化。”
包飞扬连忙说道:“谢谢张部长的勉励,我一定好好努力,将工作做好。”
张山河道:“望海县今天以来的工作做得很不错,市里面很满意。这一次组织考察的目的也是希望对大家的工作进行一次公平公正的评价,并按照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对班子成员进行一定的调整,以促使望海县的工作得到更好推进。”
“具体的考察方式,李科长等下会向大家具体介绍。在这里,我首先希望大家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考察结果好的,组织上会重用;结果不理想的,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组织上也会给大家机会,现在就有一个机会,大家可以先自省,有什么问题可以自行向考察组汇报,组织上一定会宽大处理。”张山河说道,锐利的目光从望海县官员的身上逐一扫过。
组织部不是纪委,但是在考察中发现一个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这也是组织部的工作职责,否则一个有问题的干部被提拔,那就不仅仅是纪委部门的责任,也是组织部门的失误。
类似的话每次都会讲,真正主动交待自己问题的却寥寥无几。张山河也没有指望自己短短几句话就起到作用,他稍稍一顿,看到并没有人要说话的意思,又接着说道:“这第二点就是要求大家在考察的过程中实事求是,既不要粉饰自己的成绩,也不要有什么不实之词,更不能故意往同僚身上泼脏水,这样的行为一旦发现,组织上定然严惩不贷。”
张山河着重强调了几个大的原则,然后就将话筒交给了市县干部科的科长李友伟,市县干部科负责靖城市所属各县市区的副处级以上干部的考察任用工作。虽然干部科并不能决定一个干部的任命,他们没有决定权,但是他们的考察结果和意见对于一个干部能否得到任命非常重要。所以李友伟本身只是一个正科级的科长,但是却可以影响靖城市九县一市二区的副处级、处级干部的任命,可谓是位不高,但是权很重。
李友伟讲了讲组织部考察的程序,除了调查工作业绩、翻阅人事档案,还会发放一些调查表,但是整个调查将以谈话为主,包括与领导谈话、本人谈话、群众谈话。
所有的调查结果都会记录在案,看似非常公平公正,但其中也不是没有做手脚的可能。比如在谈话的时候,同样一个问题,问的方式不同,得到的答案可能就会大不一样,做熟了组工工作的人,在这方面都有足够的经验。
组织部找人谈话每次只会叫一个人,谁也不知道组织部的人问了什么,问的人又是怎么回答的,通常这种调查都是走过场,面对组织部的人,没有深仇大恨的话,一般也不会说别人的坏话,所谓毁人前程,这是不共戴天之仇。但也会有些人的人缘不好,甚至搞得天怨人怒的,这一关就很难过。
第七百一十四章 组织意
包飞扬道:“我认为,县里现在的局面离不开杨县长的工作,如果不是杨县长,我们就要面临更多的纷扰与压力,没有办法安心工作;没有杨县长,班子也很难像现在这样团结;投资商对于杨县长的评价也很高,一个班子,有一个正确的领头人非常重要。”
张山河有些意外地看了看包飞扬,包飞扬说这样的话,那几乎是在用自己为杨承东作背书了。
“看来,飞扬同志你对杨县长的评价很高?”张山河淡淡地问道,看不出他的情绪。
包飞扬用力点了点头:“我来望海这几个月,如果不是杨县长照拂,工作开展不会这样顺利。”
张山河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又问了其他一些问题,最后结束了谈话:“飞扬同志,那我们的谈话就到这里,谈话的内容,还希望你保密,这是组织原则。”
包飞扬说道:“好的,我知道。”
虽然张山河没有说什么,但是包飞扬还是隐隐感觉到这一次考察的结果早就定了,恐怕对杨承东不利。
组织部的考察组在县里呆了三天,他们离开以后,县里很快就传出一个声音:市里面有人要整杨承东。
虽然谈话都是一对一进行的,对什么人问什么话,组织部的人也会有所选择,比如张山河听到包飞扬对杨承东的评价很高,就不会再继续针对杨承东问一些额外的问题,但也很难保证没有人会将谈话的内容泄露出去。
“太过分了,听听他们是怎么问的,你听说过杨承东同志哪些负面的传闻,这简直就是暗示杨县长有负面传闻,诱导对方去找这样的负面新闻,他们怎么能够这样问?”郑岳异常恼火地说道。
郑岳是望海县本地官员,虽然他最近和杨承东、包飞扬走得比较近,和原来的焦梦德、曹逊等人也不是很和睦,但是他在本地的关系还是很广,很快就听到有人将组织部谈话时候问的问题泄露了出来。
郑岳没有敢直接找杨承东,而是找到了包飞扬,大发牢骚。
包飞扬虽然早就预料到组织部的考察会有问题,但是也没有想到他们会如此明目张胆,他皱了皱眉头,手指下意识地敲了敲桌面:“看来,组织部就是带着上面的意图来的。”
“可不是,他们这样有针对性地问问题,就很容易影响一个人的考察结果。”郑岳抬头看向包飞扬:“不行,我们要向上级反映,我就不信他们能够一手遮天。”
“好了,郑县长,这不是赌气的时候,简单的对抗解决不了问题。”包飞扬摇了摇头,否决了郑岳的想法。
“那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们将杨县长弄走?”郑岳不甘地说道,虽然他的年龄比包飞扬大,工作经验也很丰富,可是面对这种局面,他还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在刚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他也向市委副书记范晋陆反映了这个问题,可是和望海县颇有渊源的范晋陆也只是让他稍安勿躁,似乎并没有对这件事进行干涉的想法。何况郑岳也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书记办公会上的情况,范晋陆确实没有强烈反对市里对望海县进行调整。
包飞扬想了想,突然问道:“荷花节的事情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吧?”
郑岳点了点头,随即又说道:“都准备好了,可是县里人心惶惶,我看这次要取得好的成绩,很难!”
“那也不一定。”包飞扬说着拿起电话,拨通了市委组织部长宋毓德的电话,宋毓德一再叮嘱,让他有事直接拨直线电话,不用通过秘书转接,包飞扬这次就直接拨通了宋毓德办公室的直线电话。
宋毓德的办公桌上通常都有三部电话,一部是常规电话,但凡打进来的电话都要从秘书那边过滤,电话号码会对外公开;一部就是直线电话,不需要经过秘书转接,号码也只有市里的常委,其他比较重要、可以直接给他打电话的人才知道;最后则是一台红色专线电话,一般都是留给上级的。
宋毓德一看响起来的是哪一台电话机就知道大概会是哪些人打过来的电话,他拿起电话,声音平和地说道:“我是宋毓德,请问哪位?”
“宋部长,您好,我是飞扬啊,不知道有没有打扰您?”包飞扬笑着说道。
郑岳看到包飞扬当着自己的面打电话,并没有让自己回避的意思,也就背靠在沙发上,皱着眉头琢磨怎么化解县里的局面。突然听到包飞扬称呼对方“宋部长”,不由微微一惊,霍地转过头看向包飞扬。
组织部的人刚刚走,新来的组织部长就姓宋,难道包飞扬就是在给组织部宋部长打电话?似乎不是宋部长的话,包飞扬也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打电话。
听到包飞扬的声音,宋毓德马上笑了起来:“哦,原来是飞扬你啊,你小子,叫什么部长啊,记得要叫宋叔。上次来市里,怎么也没有来你宋叔家里吃饭,你薛姨可是又念叨了好几次。”
包飞扬连忙道:“上一次陪杨县长去市里办些事,时间比较紧,事情也不是很顺利,就没有去叨唠您和薛姨。”
郑岳突然眨了眨眼睛,虽然他听不到宋毓德的声音,可是听包飞扬这意思,似乎他和组织部新来的这位宋部长关系很熟。范晋陆在望海当过几年县长书记,郑岳就是范晋陆提拔起来的,跟范晋陆家里人也熟悉,有时候去靖城,也会被叫到家里吃饭,可是他与范晋陆说话远没有这样熟稔,他们只能算是比较亲近的上下级,包飞扬和“宋部长”的对话听起来更像是长辈和晚辈。
宋毓德沉吟了一下,才又说道:“上次的事情我也听说了,我本来想让组织部的考察工作缓一缓的,但是齐书记和孟市长催的急,张部长又很积极,只得让他们将准备工作做好就过去,张部长抓得很紧,初步结果这两天就能够出来。”
包飞扬不由挑了挑眉目,随即笑着说道:“宋叔,这一次组织部考察了望海县整个县委县政府班子,还有重要行局,考察结果对我们望海县的影响很大,我们虽然很想知道结果,但也不敢催促市里,只希望不要有所遗漏才好。”
“嗯,你说得很有道理,部里会注意的。”宋毓德会意地笑了笑,知道包飞扬还是想拖一拖,上一次宋毓德就想拖一拖再让考察组下去,但是再齐少军、孟凡均和张山河的上下夹击之下,并没有拖成功,不过这一次他手上掌握了更多主动,就像包飞扬说的那样,组织考察是很严肃的事情,不能够仓促。
不过他又觉得这样拖没有什么意义,除非包飞扬向省里搬救兵,可是这件事的严重程度似乎还不到让省里出面的程度。当然,就算王虹锋不站出来,让王虹锋的秘书陈雨城说两句话,市里也会有所顾忌,只是宋毓德对此也并不是很认同。
“飞扬啊,你最近还有什么打算?”宋毓德问道,想要知道包飞扬打算怎么做,如果是要向省里求援的话,他就得给他分析一下这么做的不好地方,这也是王虹锋和毛绍娟委托他做的事情之一。
包飞扬能够听出宋毓德话里的担忧,他笑了笑道:“宋叔,是这样的,市里的荷花节就要开幕了,我们望海县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希望这一次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宋毓德立刻明白,包飞扬这是打算在荷花节上做出成绩,从而让市里投鼠忌器,否则的话,望海县刚刚取得这些成绩,就因为市里调整班子而导致这些招商成绩受到影响,那么市里的决策就会遭到质疑。
包飞扬的这个思路应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必须要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才可以,当然失败了也没有什么负面影响。宋毓德也就打消了原来的想法,颔首说道:“嗯,首长说发展是硬道理,希望你们到时候好好表现,等到了市里,一定要来家里吃饭,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也尽管说。”
“好的,谢宋叔。”包飞扬说道。
包飞扬挂掉电话,郑岳连忙问道:“飞扬,刚刚和你通话的是?”
包飞扬点了点头:“是组织部的宋部长,齐书记和孟市长的决定,宋部长也不好强行反对,不过他答应帮忙拖过荷花节,再过两天就是荷花节了,我想市里也不会急着一定要在荷花节前对望海县的班子进行调整,影响荷花节的工作可不好。”
郑岳点了点头,眼睛逐渐亮了起来:“那我们就争取在荷花节上取得好成绩,让市里无话可说。”
郑岳虽然这样说,但是心里并没有什么底,这种事情并不是说有决心就可以成功,望海县以前也很想在招商引资上取得突破,可是成绩有限,这一次还是要看包飞扬,或许他能够创造奇迹。
第七百一十五章 对策
第七百一十六章 荷花节
每年的荷花节都是靖城市的一件大事,荷花节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靖城市九县一市二区的工农业产品都会拿到荷花节的展销会上进行展示,届时中外客商云集,商讨贸易和投资。
不过,靖城市是平原地带,没有什么特别的矿产资源,地理位置又偏居大陆东缘,是沿海经济的塌陷地带,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工业产品,有一些农产品,但是农产品的运输要求非常高,偏偏靖城市的交通并不发达,位置又比较偏,所以相比其他一些城市的招商大会,靖城市的荷花节也就不温不火,放在市里是大事,跟别的地方比却不算什么。
但是对靖城市各县来说,这又是难得的机会,否则的话,他们想要自己办招商大会花费不菲不说,也很难吸引天南海北的投资商,别的地方举办的招商大会又不会让他们去参加,有限的投资抢还抢不过来,怎么会允许别人过来抢食?
所以各县都是憋足了劲要在荷花节上多谈几个项目,带队的基本上都是县长,至少也是常务副县长。
望海县的代表团就是以常务副县长郑岳带队,包飞扬也一起前往,整体规格跟往年差不多,与其他县,尤其是鹿鸣、西溪等大县比起来就要差一些。
文化节开幕的前一天,郑岳和包飞扬赶到市里,提前在市里、已经带领工作人员早就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县招商局局长刘宁将一份文件递了过来:“郑县长、包县长,这是荷花节最终的日程安排,我们县只有一个海产品加工进入了市经贸洽谈会的重点推荐名单。”
郑岳和包飞扬相互看了一眼,文化节的日程安排,尤其是重中之重的经贸洽谈会的安排早就已经发下来了,也经过了多次修改。他们对类似的情况已经有所准备,可是最终的安排结果还是让他们大吃一惊,市里取消了望海县提交的港口建设、航运、滩涂养殖、造纸等项目。只留下一个形同鸡肋的海产品加工,看来是打算将望海县打压到底了。
当然。市里这样安排表面上也有正当理由,因为经贸洽谈会上能够重点推荐的招商项目总共也就只有二三十项,哪个上,哪个下,市里可以给出一大堆标准出来,标准多了的结果就是没有一个项目能够符合所有的标准,最后如何取舍就成了领导主观的决定。
包飞扬接过日程安排表随意翻了翻:“一个就一个吧,没有上重点项目。我们也一样可以进行宣传,跟投资商洽谈。”
话是这样说,不过郑岳和刘宁都知道能不能上重点推荐的差别还是很大的,上了重点项目,基本上所有来参加经贸洽谈会,甚至是参加荷花节的客商都会看到,上不了就必须通过其他途径,难度无疑要大很多。
刘宁苦笑着说道:“县里的展台和去年一样,还是在最里面,面积也很小。我怕到时候去的人要少很多。”
包飞扬笑着拍了拍刘宁的手臂:“没关系,去年荷花节上签约的项目金额有多少?真正是荷花节上洽谈成功的有多少?实际投资额又是多少?荷花节的舞台才有多大,尽力就好了。”
文化节期间。市区宾馆比较紧张,市里也要求各县市另外想办法,将中高档酒店让给远道而来的客商。望海县联系了市建工学校,包下了学校招待所的十几间房,条件简陋了点,但还算整洁。
郑岳和包飞扬也无意利用这最后一点时间在市里走动,他们直接到展会现场,去看展台的布置,安排明天的展示工作。
“吆。这不是郑县长嘛,你们望海县今年要大出风头了啊。方夏纸业项目的投资额有一个亿吧?就这一个项目就超过前两年的总额了吧,这回铁定不会垫底了。”望鹤县的常务副县长周达春在几个干部的簇拥下走了过来。看到郑岳,顿时满脸堆笑,大声说道。
望鹤县位于滨城县以南,阳湖县以东,丰海县以北,传统上认为望鹤县、阳湖县与丰海县三县为靖城市中部地区,再向南就是盐海区和亭海区,然后是鹿鸣县、西溪市,西溪与通城市相邻,也是靖城市县域经济最发达的一个县级市。
郑岳脸色一沉,不了解内情的人听到周达春的话还以为他是在夸赞,不过郑岳却知道周达春没有那么好心。当年在市委党校学习的时候,两个人竞争班长,结果郑岳赢了,从此结下梁子。周达春这个人睚眦必报,郑岳可不相信他会说望海县的好话。
郑岳淡淡地说道:“我们望海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每年荷花节上招商引资的成绩都是敬陪末座,今年虽然有一个方夏纸业项目,不过那是早就确定了的,这次荷花节上要能够再签一两个小项目,也就满意了,比不得望鹤县财大气粗。”
周达春小眼睛转了转:“呵呵,郑县长这话要搁以前,我信,放现在我可不信,你们新来的包县长可是招商引资能手啊!这位应该就是包县长了吧?”
包飞扬伸出手掌,平静地看着周达春:“我是包飞扬,周县长您好。”
“果然,包县长果然是年轻有为啊,要不是包县长你的气质卓尔不群,光看年龄,还要以为你是郑县长的秘书。望海县有了你,是他们的福气啊!”周达春笑道,刚开始他确实以为包飞扬是郑岳的秘书,不过看两个人的位置和包飞扬的神态,不像是上下级,加上包飞扬不到二十五的年龄就已经是望海县副县长这件事在市里也广为传谈,才猜出他的身份。
包飞扬笑了笑:“周县长说笑了,能够在望海县工作,拥有郑县长这样的领导,应该是我的运气好才对。”
“嘿嘿,包县长你可真谦虚,现在谁不知道你包县长一来,他们望海县立马土鸡变凤凰,一下子就引进了一个市里都少有的亿元项目,谁不说他们望海县运气好啊,要是包县长愿意来望鹤,县里常务副县长的位置非你莫属。”周达春说着还笑眯眯地看了郑岳一眼。
包飞扬也看出周达春和郑岳的关系似乎没有那么和谐,周达春这相当于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坑,要是自己回答不好,郑岳气量再小一点,难免心里没有芥蒂。
他笑着摇了摇头:“那可不行,大家都知道我年轻,还有很多欠缺,搞项目、招商引资这种事情还行,要负责全面工作恐怕还力有未逮,要不是郑县长将那些日常事情都处理得妥妥当当,我恐怕连一个项目都做不来。”
周达春笑了笑,他走过来一是为了嘲讽奚落当年的对头郑岳几句,二来是想和包飞扬这个全市甚至可能是全省最年轻的副县长打好关系,现在包飞扬明显有些维护郑岳,他当然不会去做得罪包飞扬的事情。
周达春看了看望海县的展台,顺手拿起桌上摆放的宣传材料看了看,惊讶地说道:“咦,你们县今年准备的项目挺多的嘛,这是港口建设?你们真的打算扩建陈港港口?”
郑岳点了点头,淡淡地道:“当然,我们的陈港可不是一般的小渔港,是具有深水航道、具有建设十万吨深水码头的良港,我们一直以来都有这个打算,只是缺少投资罢了。”
望鹤县的经济状况要比望海县好一些,当然,有些方面的情况则差不多,比如望鹤县也有港口,但是跟陈港一样,吨位很小,吞吐量不足。而且望鹤港口的航道条件也不如陈港。
周达春干笑了两声:“陈港的条件是好,不过你们距离海州港太近了,陆上交通也不行,我估计省里、市里都不会支持你们搞这个港口。”
郑岳脸色一沉,还真让周达春说着了,他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上面的支持。
周达春翻到最后,看到一本专门的纸品产业园招商项目说明书,不由微微眯起眼睛:“纸品产业园?难道市里同意你们搞纸品产业园了?这可是大好事啊!不是说要在盐海或者鹿鸣搞吗?”
郑岳脸色变得更加难看,这个周达春简直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为了这件事市里都恨不得将望海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