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路青云-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然也是认识的,他们坐在一起,交流着地方建设的心得,以及两地的经济沟通与交流。
江北省整体南倾,靖城市位居中间,但是靖城市区偏南,从区域经济上来说,南边有全国经济的龙头申城和经济发达的江南,所以靖城市的策略一直都是南向,对北部几个县的发展关注很少。
江北省北部几个市,徐城是铁路枢纽和老牌工业城市,是地区的经济中心,海州有海港,但是本身的工业经济发展一般,整个江北有凤湖、徐城和通城这三个中心,留给海州的机会并不多,海州看起来也没有什么野心,他们只想做好陆桥的桥头堡和地区航运中心。
靖城市委书记齐少军道:“海通河疏浚工程进展顺利,届时两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一定会更加紧密,这对于两地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薛绍华点了点头:“海州是一个港口城市,海州的发展离不开周边和腹地的支撑,我听说靖城要开发滩涂苇海,推进苇纸一体化,海州愿意与靖城合作,让靖城的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要说海州一点野心都没有,薛绍华也没有一点想法那也不对,海州的定位就是桥头堡,成为中西部和江北省北部地区的出海口,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这个定位看起来不错,可是整体上缺少重量级的货运项目,比如海州港北面的琴岛港就是晋南煤炭和北海油田的出口港,正是依靠这两个大项,琴岛的货物吞吐量远远超过地理位置更加偏南的海州港。
薛绍华对望海县当初传出的苇纸一体化项目也有所耳闻,如果望海县真的能够将苇纸一体化规模做到三十万吨纸浆,加上后续的纸品加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那么也算是一宗不大不小的业务,对于海州港和海州还是有利的。
不过靖城市的眼睛光知道盯着南方,最近南边几个县都在热炒苇纸一体化,这个项目恐怕更多会落到南边去。薛绍华并不指望齐少军会改变主意,顺便提一句,可有可无罢了。
齐少军笑着说道:“要是海州市能够在东线修建冠河大桥,将临海公路全线打通,两地的经济必将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薛绍华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如果靖城市有意,我们海州市肯定配合,我想望海县的同志心情一定更加迫切吧?”
薛绍华和齐少军在交谈,海州和靖城的干部就算在旁边说话也会留神这边的话题,听到薛绍华这样说,望海县长杨承东马上笑着接话:“是啊,我们望海县几十万群众翘首以盼,就指望冠河大桥早点建成,下次傅老来的时候,也就不用花费那么长时间坐船,可以直接从海州坐车来望海。”
一些望海的干部脸上露出认同的表情,纷纷抬头看向齐少军和薛绍华,冠河大桥能不能修,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这两位。不是望海的干部则笑嘻嘻地看了看杨承东,有人打趣道:“老杨,你可真敢想啊,傅老几十年就来过一次望海,以后这几年老人家可不一定还来啊!”
“那也不一定,有了这个开始,傅老会经常来看看也说不定,就算傅老不来,傅老的后辈也可能来,还有国内外的客商,这座桥我们望海人盼了很多年,我想傅老也是知道的。”杨承东硬邦邦地说道。
齐少军皱了皱眉头,杨承东这几乎是在将他的军了,要是在别的场合他还能借机发作,可是现在中央和省里都有人在,海州的人也在旁边看笑话,他只能强按住性子,转头对刚刚进来的包飞扬说道:“飞扬同志,你来得正好,方夏纸业的项目进行得怎么样了?盐海、西溪、鹿鸣近期也提出要发展造纸产业,近期打算组团来望海县参观,你们到时候可不要藏私。”
包飞扬看了看齐少军,笑道:“这事郑县长负责,齐书记问杨县长或者郑县长会更清楚。”
“你别跟我打马虎眼,杨县长、郑县长那里我自然会问他们,不过我知道你跟方夏的关系比较好,这个项目也是你出了力才引进来的,盐海他们过来,你可不能躲起来。”齐少军伸手点了点包飞扬,笑着说道,显得非常亲热。
其实齐少军对包飞扬的态度也很不满意,不过还有求于包飞扬,所以才会表现得很亲热。现在市里面将苇纸一体化项目炒得很热,鹿鸣县的动作比较快,联系了纸业巨头金光集团,这几天正在鹿鸣县考察,这也是市长孟凡均线上的。齐少军支持盐海区,而他和盐海区如果不能拿出一点像样的东西出来,未来苇纸一体化立项肯定没有盐海区什么事,齐少军也会没有什么发言权,所以他就盯上了包飞扬曾经想要放在望海县的十万吨纸浆项目,如果方夏可以将这个项目放到盐海区,那么就可以对金光纸业和市长孟凡均形成制衡,这也是齐少军这次来望海的目的之一。
这时候,工作组的马洪走了进来,薛绍华、齐少军等人连忙上前打招呼,其他人也都热切地看着马洪,傅老明天就要走了,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在傅老面前露脸的机会。
马洪道:“傅老说他有些累了,今天就不接见大家了,大家都回去吧!”
“噢……”众人顿时都失望地叹了口气,无奈地摇摇头,傅老不肯见他们,他们自然也没有什么办法。其实他们也有心理准备,下来这几天,傅老都尽量不让地方上打扰。
看到马洪转身要走,薛绍华、齐少军顿时急了,他们原以为傅老就算不接见其他人,他们两个市委一把手专程跑过来,傅老总归是要单独接见一下的,哪知道马洪似乎根本没有这个意思。
“马处,傅老还有没有说别的?”
马洪回头看了看他们:“哦,傅老让你们也回去。”
“啊!”齐少军顿时愣在那里,他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跑过来,也吃了一个闭门羹,从市区到望海县的路实在太不好走了。
薛绍华问道:“马处,你难道没有跟傅老说,我明天陪他一起去海州?”
马洪道:“我说了,傅老让你回去。”
“这、这怎么可能?”薛绍华也愣在那里,他还记得前几天傅老刚到海州,他见到傅老的时候,傅老对他的态度还不错,他劝傅老改坐船,傅老也同意了,没想到这次连见都不肯见。
“马处、傅老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我们有什么做得不到的地方?”薛绍华拉住要走的马洪,小声问道。他了解傅老,就算不想给地方添麻烦,他们眼巴巴地赶过来,傅老通常也会接见一下,而他是傅老的老部下,送一下也是应当,傅老连见都不见,这就有点……有点不近人情了,要是单纯的不近人情也就罢了,就怕傅老对他们有什么意见,那就糟了。
马洪看了看薛绍华,笑着摇了摇头:“薛书记过滤了,傅老对这几天的行程安排非常满意,并没有什么不满的。”
马洪特意对非常满意这半句话上加了重音,然后意味深长地看了薛绍华一眼,就不再理会两位发愣的市委书记,转身离开。
薛绍华能够坐到现在这个位置,绝对不笨,心思十分灵活,他的眼前不断浮现马洪最后看过来的那个眼神,耳边响起他着重强调的那句话:对这几天的行程安排非常满意。
既然能让马洪刻意强调,那就不会是字面上的意思那么简单。薛绍华也不知道马洪暗指的是什么是非常满意的反义,傅老对他们可以安排的形成不满意,还是说其他意思。薛绍华自己下去视察,也很讨厌下面的人像演戏一样展示的东西,但就算他知道,也没有办法,位置越高,能够看到的东西就越少,他才是市委书记,以傅老的身份,当然更加看不到多少真的东西。
薛绍华和齐少军对视了一眼,心想还是要弄清楚马洪说的话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否则的话他连睡觉都不会安生。
第七百零二章 反复揣摩
薛绍华和齐少军不一样,傅老很少会插手地方上的事情,这次也一再声明不要搅扰地方,就算傅老心里有些不满,按照傅老以往的作风,通常也不会说什么。
所以齐少军并不用担心什么,让他失望的恐怕就是失去了一次和傅老接近的机会,虽然傅老本身并不会直接成为他仕途上的助力,但是傅老的人脉和影响力对他还是有帮助的。
薛绍华不同,薛绍华曾是傅老的属下,他是真心想要让傅老满意,现在傅老看上去并不满意,甚至可能对他有意见,他感到非常忐忑。此外,如果这件事传出去,让傅老这一系——虽然傅老奉行不结党,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小圈子,如果他们觉得薛绍华不行,傅老到他的地盘上来,他却不能让他满意,那他以后在这个圈子里的地位就会受到影响。
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薛绍华都比齐少军更为在乎傅老的态度。他看了看齐少军,沉吟了一下问道:“齐书记,你看傅老是不是对我们的不太满意?”
齐少军想了想:“这个……我连傅老的面都没有见到,我这心里也没有底。”
薛绍华点了点头,要说对傅老的安排,地方上的这些人当中,他肯定是排第一的。他这样想着,眼前却突然掠过包飞扬的影子,要说谁比他还了解傅老现在的心思,恐怕也就这个包飞扬了。
薛绍华将市委秘书长高金荣叫到一旁,向他讲了马洪刚才的话:“你说傅老是不是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尤其是对我本人?”
高金荣是海州市委的大管家,也是薛绍华的嫡系亲信,他闻言想了想道:“如果书记您没有听错,马处长刻意强调的那一句话应该是别有所指。”
薛绍华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就是琢磨不透这其中的关窍,这个别有所指到底指的是哪里?”
高金荣道:“薛书记您是关心则乱,这事光琢磨不行,我看还是得想办法问问马处长或者其他傅老身边得人。”
“也只能这样了!”薛绍华点了点头,果断地道:“我去找马处长,其他人那里你再想想办法,我是在傅老身边成长起来的,我不能让傅老带着怨气走。”
高金荣知道傅老对薛绍华的影响,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两个人匆匆商量了一下,就各自分头行动。
傅老发出通知不会再接见大家,众人失望之余,一部分人先行离开,而还有一些人自忖明天有资格为傅老送行,自然不会急着离开。望海县县委书记周知凯忙着安排这部分人的住宿,他对齐少军说道:“齐书记,陈港这边条件简陋,招待所房间也少,住不下这么多人,要不齐书记您和范书记、徐秘书长还是去县城?”
齐少军摆了摆手:“傅老能住,我们也能住。你安排一下,优先让客人先住下来,条件简陋一点不怕。住不下的,就辛苦望海县的同志,让他们先回去,明天送傅老,他们可以早点赶过来。”
周知凯点了点头,连忙去安排。
齐少军看了看靖城来的几个人,也说起刚刚的情况:“薛书记担心傅老对我们的安排不满意,你们看呢?”
市委秘书长徐稷鹏想了想:“这个安排是得到傅老和工作组同意的,中间并没有出现意外,应该不会有什么不满的地方吧?”
“老范,你觉得呢?”齐少军又看了看市委副书记范晋陆。
范晋陆颦着眉头沉思了片刻:“也难说,马处长的原话是傅老对这几天的安排非常满意?”
齐少军点了点头,他们在官场上至少都打拼了十几年,察言观色、揣摩人心是最常做的事情,可是现在能够得到的资料太少,让他们也毫无头绪。
范晋陆道:“如果马处长刻意强调了这句话,那么信息就应该在这句话里面。”
齐少军若有所思地看了看徐稷鹏,徐稷鹏笑了笑道:“这句话很简单,我们假设一下,如果马处长强调的是这几天,那他要有不满意的地方,也许就是这几天之外,比如明天。”
“明天?明天的安排可是傅老自己提出来的。”范晋陆看着徐稷鹏,轻轻摇了摇头。
齐少军今天刚刚赶过来,他对具体的情况还不是很了解,只是用眼神鼓励徐稷鹏继续说下去。他对自己的这个大管家很了解,要说揣摩人心,他还没有见过比徐稷鹏更擅长的。
徐稷鹏笑了笑,接着说道:“傅老自己提出来,也未必没有问题,说不定傅老的怨气就在这里,所以提出了这个方案,结果我们就答应了,傅老就……”
齐少军和范晋陆相互看了看,齐少军道:“越想越糊涂了,你先接着说。”
徐稷鹏点了点头:“那这一点我们就先放一放。再假设马处长强调的是安排,那就有可能是我们的安排太露痕迹,傅老觉得没有看到他想要看的真实情况,所以不满。”
范晋陆看了徐稷鹏一眼,有些意味深长地说道:“这一次的安排,可都是徐秘书长你亲自把关的,按说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范晋陆对于徐稷鹏事无巨细,敏感到极致的安排早就有些腹诽,趁机便刺了他一下。不过徐稷鹏好像并没有在意,他呵呵笑道:“或许也是我太敏感、太细致了,才会让傅老不满吧?不过我也是没有办法,总不能让下面将问题捅到傅老面前。”
范晋陆冷冷地哼了一声,齐少军则摆了摆手:“应该也不是这个,听说薛绍华是傅老的老部下了,如果傅老只是对安排有意见,他不见我就行了,他连薛绍华也不见,我看多半是冲着薛绍华去的。”
“书记说得对。”徐稷鹏笑着附和道:“不过也不能排除这个可能,也许傅老就是不想做得太明显呢?要真是这样,我去向傅老请罪,可不能让市里受牵连。”
“算了,别说事情还没有弄清楚,就算真是这么回事,傅老没有明说,你也不用真的去请罪,难道你还能将你遮掩起来的事情再拿去给傅老看看?”齐少军挥了挥手,又问道:“都说完了?”
徐稷鹏笑了笑,他也就是做个姿态,还不至于真的去负荆请罪。
“还有几种可能,如果马处长强调的是非常满意,有可能说的是反话?如果马处长强调的是整句话,那么这几种可能都存在。具体来说,好像也就是那么几种原因:对刻意的安排不满意?对过早结束行程不满意?另外,就是对望海之行以外的事情不满意?”
说到这里,徐稷鹏顿了顿,才有继续说道:“比如说,他觉得望海县还很落后,这可是傅老当年战斗过的地方,老人家有这样的想法倒是人之常情。”
齐少军想了想,脸色不由凝重起来:“我看,十之八九就是这样,望海县的条件是差了一点。”
范晋陆也点了点头道:“是啊,傅老的这一次望海之行都还算顺利,唯独交通上不够方便,从海州过来的时候,还特地变更了交通方式,傅老从中看出问题来也很正常。”
齐少军看了看范晋陆,又看了看徐稷鹏:“那你们说,傅老除了用这种方式表示他的不满,还会不会有其他的表示?”
徐稷鹏道:“傅老历来很少插手地方事务,这次下来也一再说不要惊扰地方,我看他不会明着表示他的不满。”
范晋陆也点了点头:“也许傅老不会明着表示,但他心里肯定会有不满,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傅老连薛绍华也不愿意接近。”
徐稷鹏笑道:“此前高金荣不让望海县提及冠河大桥,不过依我看,傅老可是包飞扬请来的,这些事情他是不是已经跟傅老说了,我们可都不知道。”
薛绍华每年都要拜访傅老几次,他与马洪也算熟悉,所以马洪才会向他露出话风。傅老休息以后,马洪还是找了个机会跟薛绍华见了一面,看到薛绍华已经领悟到自己的暗示,却还没有弄清楚具体的问题在哪里。马洪不由微微叹了口气,说道:“绍华,傅老对海靖地区,尤其是望海的感情,你应该是知道的。”
薛绍华点了点头:“是啊,傅老一直想来望海看一看,前两年身体不好,错过了机会,没想到这次竟然能够成行。”
马洪看了看薛绍华:“绍华啊,还记得你当初来海州的时候说过什么吗?”
薛绍华看着马洪,皱起眉头想了想,他来海州的时候说过很多话,不可能都记得那么清楚。但是能够让马洪提出来,又和眼下这件事有关的,那就剩下……
“我说,海州靠着望海,我要将海州打理好,将来傅老来的时候,可以舒适一点。”薛绍华目光闪烁,他隐隐已经明白马洪在暗示什么。
马洪低头看着地板,缓缓说道:“看来你还没有忘记。”
薛绍华沉默了片刻,这一次傅老在海州只停留了一碗,走的时候甚至不愿在海州停留,可见薛绍华当年说的,要将海州打造成为傅老来望海桥头堡的话并没有兑现。
第七百零三章 紧急会见
表面上看,这是因为傅老不肯惊扰地方,没有在海州停留,所以没有给薛绍华机会。但是薛绍华知道马洪这样说,肯定是有原因的,或许傅老没有在海州停留的原因就是他并没有将工作做好。
仔细想想,也确实是这样,薛绍华虽然说过要将海州打造成为傅老去望海的桥头堡,但是他做的实际工作却少得可怜,甚至还要让傅老改道,因为海州通往望海的公路路况并不好。
这也不能怪薛绍华,虽然他是海州市一把手,但是他到海州也不过三年多一点,刚刚掌握市里的局面,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而对海州来说,通往望海的公路显然不是很急迫的项目,薛绍华不可能因为要准备让傅老去望海,就抽调本就紧张的资金来修这条路,就算是傅老知道了,也不会允许他这样干。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事实就是他的工作没有做好。
马洪起身拍了拍薛绍华的肩膀:“你不用多想,傅老并没有责怪任何人的意思,他也不会插手地方事务,只是看到的与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样,心里有些伤感,过去就好了。”
薛绍华叹了口气:“是我让傅老失望了。”
马洪说得婉转,但是薛绍华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傅老或许真得不会责怪任何人,也不会插手地方事务,但是对他的不满也是显而易见的。
薛绍华回到房间,立刻将高金荣叫了过来,高金荣走进房间的时候,差点以为房间里失火了,到处都是烟,他连忙走过去将窗户打开,然后走到薛绍华面前,有些疑惑地问道:“薛书记?”
“金荣,靖城市或者望海县方面,最近有没有修冠河大桥或者海防公路、234省道的计划?”薛绍华将快要燃尽的烟蒂摁进烟灰缸,高金荣看到里面已经堆满了烟头。
高金荣看了看薛绍华的脸色,又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秘书沈融,沈融使了个眼色,高金荣也看不出是什么意思:“靖城市应该没有这样的意思,望海县最近提过,听说他们好像还向市里递过计划书。”
“市里?海州还是靖城?”薛绍华霍地抬起头问道。
高金荣道:“我是指海州,他们应该也给靖城市递过。”
“你跟徐士豪联系一下,让他将这份材料找出来,让他将有关望海县方向的材料都找出来,然后给我送过来。”薛绍华马上说道。
高金荣愕然地张大了嘴巴:“薛书记,现在渡口已经停止摆渡了,徐士豪就算想要赶过来也没有办法。”
薛绍华皱了皱眉头:“他堂堂一个交通局局长,晚上过一条河都过不了?那就说明他这个交通局长是不称职的。我不管他用什么办法,今天晚上我一定要看到他,还有那些材料,他赶不过来,交通局他就不要待了。”
“薛书记,您问出原因了?”高金荣没有想到薛绍华会突然发作,在他看来,恐怕和傅老的事情脱不了干系。
薛绍华点了点头,眼睛红红地盯着高金荣:“傅老没有明说,但是我看得出来,他应该是对望海县的现状并不满意,感到很伤心,这是他当年战斗过的地方,他解放了望海,但是望海的老百姓现在依然没有过上富裕的生活,而我这个他的老部下却不能够为他分忧,只能够靠粉饰去博取他的欢心,这是我的工作没有做好。”
高金荣这才明白薛绍华为什么突然发作,想想也是,望海县的发展是有些滞后,别说跟燕京、申城这些大城市比,就是和海州比,也是落后得很。在靖城市的几个县当中,望海也几乎是最差的,难怪傅老会感觉不满意。
看样子薛绍华感受到了压力和刺激,决定倾力打通海州和望海县之间的交通,帮助望海县发展起来。可望海县并不是海州市的属地,海州市这么做,和既有的计划不合,就算薛绍华是一把手,在市里也会遇到重重阻力。
薛绍华抬头看了高金荣一眼:“老高,打电话。”
“你放心,我知道分寸,让徐士豪过来,并不是说马上就要修海防公路和冠河大桥,但是我需要连夜拿一个合理的方案出来。否则我在傅老那边没有办法交代,对我自己也没有办法交代。”
听到薛绍华这样说,高金荣这才松了一口气,他走到旁边给海州市交通局局长徐士豪打电话。打完电话,他又对薛绍华说道:“要修海防公路和冠河大桥,需要与靖城市方面协同,是不是找靖城市的同志商量一下?”
薛绍华掏出一根烟,高金荣连忙拿出打火机伸过去帮忙点上。薛绍华看着燃烧的烟头,突然开口骂道:“靖城市那帮混蛋,就知道往南往南,也不想想他们跟江南还隔着几百公里,中间有两个地级市,真有什么好事还轮得到他们?”
“薛书记说的是,如果靖城市愿意修桥,我们海州市早就修了,望海县和周边几个县的经济虽然不怎么样,能够并入海州湾经济区,对于扩大我们海州市的经济影响力还是有好处的。”高金荣顺着薛绍华的话说到。
薛绍华想了想:“齐少军那边暂时不要惊动,知道了也是踢皮球,商量不了什么事情,你这些天都在望海,你觉得望海的周知凯和杨承东哪个更靠得住?”
高金荣是薛绍华提拔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上的,加上事情比较急,薛绍华也不绕圈子,直接问道。
高金荣想了想道:“听说周知凯跟市里跟得比较紧,倒是杨承东有些热切,为此我们还差点发生了冲突。”
薛绍华点了点头,知道高金荣明白自己的意思:“那你想办法将杨承东找过来,我先跟他谈谈,看看他们望海县有什么想法。”
高金荣点头答应,站起来以后又说道:“望海县的几个项目都是副县长包飞扬在推动,这次傅老来望海,也有他的原因。”
“那就将他一起请过来。”薛绍华道,然后转过头吩咐沈融赶紧将房间收拾一下,他在自己的亲信面前可以偶尔放肆一下,但现在要见望海县的干部,他还要维护自己海州市委书记的形象。
高金荣找到杨承东的时候,包飞扬正好也在,另外还有常务副县长郑岳,三个人正在商量傅老离开以后的局势,听到黄金荣邀请他们过去说会话,包飞扬马上给杨承东使了个眼色。
虽然薛绍华要找的是杨承东和包飞扬,不过黄金荣看到他们和郑岳这么晚了还待在一起,显然关系非常密切,索性一起请了过来。
为了避免让别人看到,高金荣先回到房间,向薛绍华汇报情况,薛绍华对高金荣的安排也没有什么异议。
高金荣离开以后,郑岳忍不住道:“都这么晚了,高金荣还找我们谈什么?他要找人说事情,应该去找徐秘书长他们吧?”
杨承东若有所思,心里也有些疑惑。包飞扬笑了笑道:“海州的薛书记就住在楼上,高金荣这时候跑过来,恐怕不仅仅是他的意思。”
郑岳惊讶地道:“你是说,真正要找我们的是海州的市委书记薛绍华?”
包飞扬点了点头,郑岳有些不敢相信:“不可能吧,薛绍华找我们有什么事情?”
包飞扬转头看向杨承东:“或许薛书记对打通海州与望海县的交通有兴趣,要跟我们商量造桥的事情。”
杨承东会意地笑了笑:“不过薛书记难得这么主动,这其中恐怕别有隐情啊!”
包飞扬等人随后来到房间的时候,看到坐在里面的果然是薛绍华,都没有感到意外,双方客客气气地打了个招呼,就在房间里坐下。
陈港乡招待所本来就不大,一下子要接待这么多人,而且每一个人的身份都不简单,房间早就不够用了。所以薛绍华虽然贵为市委书记,但也只能住普通的标间,房间里面连凳子都只有两张,大家都只能坐在床沿上。
薛绍华看了看杨承东等人平静的脸庞,笑着说道:“杨县长、郑县长、包县长,我找你们来,为了什么事情你们应该都知道吧?”
杨承东笑了笑说道:“薛书记您不说,我们哪里知道!”
薛绍华伸手朝杨承东点了点:“都说你杨县长耿直,我看也未必,你明明知道,还跟我打马虎眼。”
薛绍华把手一摆,接着说道:“天色不早了,我们也不要兜圈子了。我来望海的机会很少,刚刚听高秘书长说你们望海最近大动作很多,杨县长最早的发言稿里还提到了两件大事,造桥、造码头,当时高秘书长因为担心意外,所以请你们暂时不要提这两个话题,我倒是对此比较感兴趣,杨县长能不能够详细说说?”
杨承东精神有些振奋,他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港口与冠河大桥对望海县意味着什么,我想薛书记肯定能够看得很清楚,这两个工程也意味着望海要坚决向海州靠拢,对两地来说,是双赢的事情。”
第七百零四章 临别恳谈
薛绍华想要临时赶一份修路造桥的计划出来,赶在明天傅老离开以前能够让傅老看到,让老人家不要带着怨气离开。海州市并没有完整的向东南方向的交通规划,因为东南方是凸出大陆的滩涂,望海这几个县的经济发展落后,又是属于靖城市的,完全不在海州的规划之内。
倒是望海这边对这些事情比较热切,相关的方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