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路青云-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包飞扬看了宋锐节一眼,应该说宋锐节的话还是很中肯的,不过包飞扬有自己的打算,他笑了笑道:“宋主任的意思我明白,不过,我们望海县的情况不一样,望海县人民迫切希望尽早摆脱贫穷落后,尽快发展起来,所以我还是想争取一下。”
包飞扬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我想明天中午先请交通部的领导,然后后天再请计委的领导吃饭,宋主任你看就安排在江北大厦可不可以?”
宋锐节微微皱了皱眉头,不过很快又舒展开。他已经将话说到这种程度,包飞扬还是固执已见,那么他也没有别的办法。
“包县长,你要请领导吃饭,暂时不要着急,具体什么时候吃饭,要看领导有没有时间,另外安排在哪里,也要看领导的口味。交通部这边,扶贫项目归综合规划司的扶贫办公室管,我跟他们的侯主任见过几次面,回头找个机会,我先帮你约一下,不过能不能约到还不清楚。包县长如果你有其他关系,也可以想办法活动活动。”宋锐节知道包飞扬和省长王虹锋关系密切,但是在燕京这个地方,省长的招呼都不一定有用,否则各省也就不需要在燕京设立驻京办,直接让省长打电话就可以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宋锐节觉得包飞扬有些看不清楚现实情况,部委的那些干部,但凡手上有一些的权力的,都是下面省市办事处争抢的对象,那些热门人物的日程单恐怕早就排到一个月以后了,包飞扬突然提出来要明天中午请人吃饭,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包飞扬知道宋锐节的意思,对于部委衙门的工作作风,包飞扬还是很清楚的,不过就算不能动用赵家的人脉关系,包飞扬也有把握将人请出来,不过他还没有开始联系,不好跟宋锐节多说什么,只好笑了笑说道:“嗯,我知道,具体请什么人,我要明天才知道,不过在此之前,还请宋主任帮我安排一个环境比较好的包厢,再准备几道咱们望海的特色菜,咱们请客,当然要让领导尝尝咱们地方上的特色菜。”
“这个没有问题。”宋锐节只好答应下来,虽然他并不认为包飞扬临时就能将交通部的领导约出来,可是包飞扬既然这样说了,给他留一个包厢也没有问题。
包飞扬又道:“另外,这里是有关几个项目的基础材料,我想请宋主任帮忙,安排人将这些材料按照项目申请的要求重新整理一下,整理出几份申请材料出来,我好递交上去。”
宋锐节张了张嘴,想要再劝一劝,可是看到包飞扬的表现,他就知道自己再怎么说,这个年轻人恐怕都不会改变主意。不过是整理几份材料而已,宋锐节强行压住说话的想法,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包飞扬又向宋锐节请教了一下其他方面的情况,宋锐节又给他指出了几个有用的信息,比如农业部的盐碱地改造项目、沿海湿地自然保护区计划等等,包飞扬觉得有些项目确实比较切合望海县的情况,准备一个一个都去试试,争取多申请几个项目。
第六百八十四章 截然不同
宋锐节对包飞扬的想法并不赞同,在他看来,年轻人好高骛远,好像这些钱都是白得的,但实际上部委都有自己的考量,要在各地进行平衡,不可能一下子给一个地方很多个项目,哪怕是不同的项目,也必须要考虑平衡。
包飞扬也清楚这种情况,不过他还是打算争取一下,就算拿不到钱,也希望通过部委的动作,调动省里和靖城市对有关项目进行补贴资助,而在部委这边,他希望至少拿到两个项目,其中一个扶贫项目,另外再加一个港口项目,有了这两个项目垫底,省市两级政府也必然要对项目周边配套进行投入,否则相关部委那边交代不过去,以后再想从部委这边拿钱就难了。
包飞扬看了看时间,宋锐节中午还有活动要参加,他和孟爽起身告辞,宋锐节将他们送到门口,这时候一个中年男子连忙走过来,目光在包飞扬和孟爽脸上扫过,然后微微一愣,露出一丝惊艳的神色。
宋锐节看到他,不由微微一笑:“冼市长来啦。”
然后他回头对包飞扬说道:“包县长,这位就是海州市的冼超闻市长,你们应该见过吧?”
“冼市长,您好,我是望海县的副县长包飞扬,很高兴能够在这里见到你。”包飞扬向冼超闻伸出手,微笑着说道。
冼超闻在海州市政府排名第三,分管交通、建设等工作,听到包飞扬的自我介绍,他不由再一次露出惊讶的表情,仔细打量了包飞扬两眼:“包县长看起来很年轻啊,有没有二十五岁?”
包飞扬道:“差不多,以后工作上还要请冼市长多多指教。”
“包县长真是年轻有为。”冼超闻笑了笑,一个二十五岁的副县长,确实够让人感到惊讶的,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背景深厚,上头有人;另外一种就是有特殊的际遇,这几年中央要求干部年轻化、专业化,确实有不少高学历人才刚刚毕业,就直接进机关担任副处长甚至副县长,但基本上没有什么实权。
冼超闻又看向孟爽,包飞扬笑着介绍:“冼市长,这位是我的女朋友孟爽,在粤东工作。”
冼超闻点了点头,微笑着伸出手:“孟小姐真是漂亮,要不孟小姐还是到我们海州上班吧,一来距离包县长也比较近,二来也给新港的女星们一点空间,免得将她们都比下去了。”
“冼市长真是风趣,那我可就不客气了,下次一定去海州看看。”孟爽微笑着说道,优雅地伸出小手跟冼超闻轻轻一握。
冼超闻眼中闪过一道异彩,颇有些不舍地收回手掌,转头看了看包飞扬,颇有些羡慕:“包县长这次来燕京,也是跑项目?”
包飞扬点了点头:“说起来,跟冼市长也有点关系,我们望海县想在冠河上建一座桥,连通望海县的河口乡与冠河乡,以及两地的海防公路。”
“在冠河口建桥?”冼超闻微微一愣,作为分管交通的副市长,冼超闻对海州的交通情况很熟悉,因此很快就弄明白望海县想要建桥的位置。海防公路是以老的防波堤为基础建成的,堤外还有广袤的潮上带和潮间带滩涂,距离冠河入海口还有一段距离,不过那边的河道已经颇为宽阔,因此海州市根本就没有计划在那个位置建桥。
而且冼超闻这次来京,也是为了冠河大桥,不过位置在冠河的上游,河道要窄得多,建桥成本更低。更重要的是这座桥建在海州市境内,可以直接打通西北两个县的交通瓶颈,并且缩短迁城市到海州市区和港口的交通路程,将迁城市纳入海州港的辐射范围,而通过迁城方向,又将缩短海州与省城的距离,对于扩大海州港的影响力将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至于打通东部的海防公路,在冼超闻看来,对海州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价值。靖城市北部几个县的经济发展情况极为落后,而且靖城市北部地区的交通情况又很差,又没有办法将南部的县市拉进来,能够为海州提供的价值非常有限。
冼超闻回头看了看宋锐节:“靖城市的高市长也来燕京了?”
“没有听说靖城市有哪位市领导在京里。”宋锐节摇了摇头。
冼超闻奇怪地问道:“包县长,难道靖城市让你一个人来京城跑这个项目?冠河大桥涉及到靖城与海州两个地级市,只有市里出面,计委和交通部才会重视。”
包飞扬道:“冠河大桥这个项目市里面正在做规划,还要和海州方面沟通,我这次来京里有事,顺便过来看一看,如果部里面能够支持,我想项目启动也会更顺利。”
冼超闻笑了笑,说白了,包飞扬这是私自行动,一个人的异想天开,很可能他在靖城市也没有得到支持。冼超闻也清楚靖城市的情况,靖城市是典型的南重北轻,一直以来都是向南发展,因为南边有大江,他们想要融入到大江三角洲经济圈,不过这些年一直在大江三角洲经济圈外围晃荡。海州市也曾经提出要打造海州湾经济圈,可惜海州湾的经济腹地比不了大江,海州湾周围除了海州,又都是望海这样的穷乡僻壤,跟大江三角洲根本没有办法相提并论。
而包飞扬连靖城市的工作都没有做好,就想跑到部委要项目,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啊,恐怕他也是不得不这样做,因为靖城市和海州市一样,都对这座冠河大桥没有兴趣。
冼超闻自认为已经看得很透彻,他觉得包飞扬应该就是那种际遇特别好的年轻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得到这样一个机会,刚刚毕业就当上了副县长,不过这个副县长有名无实,他个人却看不清楚情况,想要在望海做一番事业出来。他的眼光倒是有一点,看出了打通与海州的交通联系是望海县发展的关键,但也不过如此,因为他没有看清楚实际形势,海州和靖城两市都对建这座桥没有兴趣,以望海县的能力,也根本建不起这座桥,这可是比他要申请的上游的冠河大桥建造费用高很多,在靠近入海口的地方造一座大桥的费用,恐怕可以在上游造两到三座大桥。
“呵呵,那就预祝包县长一切顺利、心想事成了。”冼超闻略带奚落地说道。
包飞扬笑道:“承蒙冼市长吉言,不过正如冼市长所言,这个项目涉及到望海与海州两个地级市,如果由我们两个市联名提出来,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在河口与冠河乡建桥,将海防公路连通,可以将海州湾南侧地区连成一片,对于海州的意义也很大,我看不如这样,等冼市长什么时候有空,我再向您详细汇报一下这个大桥的情况,如果冼市长同意,我们就联合向计委和交通部提出项目申请,您看怎么样?”
冼超闻差点忍不住笑出来,这个包飞扬打的好主意啊,他自己说服不了靖城市,却想将他拉进来,借他的力来办这件事,可是他冼超闻又不是傻瓜,不会让人当枪使。虽然说包飞扬说的话也有道理,打通海防公路,将海州湾南侧地区连成一片,对于海州湾经济区的发展,海州港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过这片地区孤悬大陆东缘,一直都是沿海经济的塌陷带,就算连起来也没有多大价值,所以靖城市一直着力向南发展,而海州则向西发展。
此外,包飞扬提出的这个冠河大桥,跟冼超闻向上面提交的建桥计划有着本质区别,某种程度上又是直接竞争的关系,冼超闻已经为这个计划做了很多工作,肯定不可能放弃原先的计划,转而去支持包飞扬提出来的这个根本不可能的计划。
而且,为了避免包飞扬提出的冠河大桥计划影响到海州市计划的冠河大桥项目,最好让包飞扬打消掉这个想法。否则的话,就会显得海州和靖城在冠河上根本没有什么规划和协调,全国竞争交通部资金的项目那么多,海州的冠河大桥项目很可能会因此而被否决。
想到这里,冼超闻郑重地对包飞扬说道:“包县长,冠河大桥连通海州和靖城,原则上来说,必须是我们两个市就这个项目达成共识,才能向上面申报。你这样直接拿到交通部,违反了工作程序,交通部和计委也不会同意,所以我认为你先回去,等你们市里有了决定,再来找我,我们再看看这个项目是不是有可行性。”
包飞扬看了冼超闻一眼,说道:“东线的冠河大桥项目我们望海县一直在提,不过无论是靖城市,还是海州市,似乎都对这个项目不感兴趣。冼市长恐怕也不看好这个项目吧?”
冼超闻点了点头,直言不讳地说道:“不错,我这次来,就是代表海州市向交通部提出申请,在冠河上游的西线建一座新的大桥,我们海州市认为冠河靠近入海口的地段暂时不具备建桥条件。”
第六百八十五章 陶瓷装甲
“原来是这样?”听到冼超闻明确反对望海县的冠河大桥计划,包飞扬想了想,然后面色凝重地叹了口气:“既然海州市已经向计委和交通部提出了西线计划,那么我们望海县的计划就暂时不向上面提了,一面形成干扰。”
“不过,我还是希望冼市长考虑一下河口的望海大桥,如果能够将海防公路打通,就可以将海州湾南侧区域连成一片,对于打造海州湾经济圈的意义十分重大。”包飞扬说道。
看到包飞扬这么知趣,冼超闻十分满意,脸上也多了几分笑容:“嗯,你说的不错,不过海州湾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这么大的工程,牵涉面也比较大。”
“那我们就不打扰冼市长了,改天再登门拜访。”包飞扬主动提出告辞,冼超闻明显端着架子,应该是并不认可包飞扬这个副县长有资格跟他这个副市长平等对话。
回到车上,孟爽对包飞扬说道:“真的不修桥了?这样就放弃,好像并不符合你的风格啊!”
包飞扬笑了笑,一边发动车子一边说道:“那又能怎么样?难道要当场就跟冼超闻撕破脸皮?”
“那你有什么打算?”孟爽忧心地问道,虽然她没有去过望海,但也知道冠河大桥对望海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将这座大桥建起来,包飞扬在望海县有再多的想法也没有办法实施。
包飞扬缓缓将车开到路上:“海州市提出的建桥计划很难从交通部拿到补贴,交通部只会对重大项目、对区域经济有重要意义的项目进行投资,西线的冠河大桥不能说没有价值,但是要和全国其它诸多项目一起竞争,并没有胜出的把握。”
“就算海州市的计划拿不到钱,你现在退让,也可能错过最好的时机。”孟爽道。
包飞扬摇了摇头:“望海县要建设的项目很多,不可能每一个都能从上面拿到钱,还是要有所取舍的,其实建桥这件事我另有打算,本来就不准备向部里申请,如果我这么做了,不是明显不给市里某些人面子?”
孟爽微微一愣,随即娇嗔道:“啊,原来你早就有别的计划了,还装作故意卖冼超闻面子,真是够狡猾的。”
包飞扬微微一笑:“呵呵,不过人家未必觉得是我给他面子,只会觉得我还算识趣吧!”
孟爽撇了撇嘴,她当然也看到了冼超闻的态度。官场其实很势利,谁的级别高、后台硬,谁就能赢得尊重,你的级别低、没有后台,就只能装孙子。
“那你打算怎么办?”孟爽担忧地问道,现在的情况对包飞扬很不利,在建桥这件事上,只有望海县比较积极,但市里面根本没有兴趣,海州的态度也不积极,甚至为了保西线大桥计划,还会反对这个项目,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根本想不出包飞扬能有什么办法。
包飞扬笑了笑道:“山人自有妙计。”
包飞扬本来想请计委的老熟人武浩博中午一起吃饭,不过早上打电话的时候,才知道武浩博中午已经有安排,晚上他要和孟爽去赵家,只好改在明天中午。
虽然原来的计划泡汤了,不过包飞扬并没有感到沮丧,一来他和孟爽又可以拥有难得的二人时间;二来他也得到一个好消息,原来在计委农业司担任处长的武浩博已经升职了,他现在已经是计委基础产业司的副司长,而基础产业司正好管着交通建设。
和孟爽找了一家西餐厅吃了点东西,下午又在街上逛了一会儿,买了点东西,看看时间差不多,两人才有开着车,前往桂苑。
自从上次离开以后,孟爽也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来桂苑了,郭丽琼知道孟爽要来,特地提前下班,就连赵根正今天也回来得比往常早一点。
赵老已经逐渐从权力舞台的中央退出,现在只会参与一些特别重大和非常特殊的事情,通常都会在桂苑。不过老人家并没有就此闲下来,老人会看书、看材料,了解国内外的大事要事,看累了就休息,或者让秘书念给他听,真要让他们什么事情都不管,都不问,那要比杀了他们还难过,毕竟,他们对这个国家倾注了一生的心血,而这个国家的改革还没有完成,发展刚刚起步。
今天晚上是家宴,吃完晚饭,赵老捧着一杯茶,笑着说道:“我们一家人,也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坐下来一起吃饭了,可惜丽萍那个丫头今天不在。”
虽然赵根正和郭丽琼平常也住在桂苑,不过赵根正比较忙,很少会在家里吃晚饭,郭丽琼倒是坚持按时下班回家陪老人一起吃饭,但是像今天这样,机会确实很少。
“爽儿,爷爷是责怪我们回来得少了,以后我们抽空多回来几趟,桂苑的饭菜可是国宾级别的,正好多蹭几次。”包飞扬说道。
赵老不由莞尔,他爽朗地挥了挥手:“好啦,我就是这么一说,知道你们忙,尤其是飞扬,你可不要忘记了你现在还是科工委的军官,这段时间一点新东西没有搞出来,这可不行啊,你再搞不出东西,我就让老蓝撤了你的职。”
赵根正、郭丽琼等人都笑眯眯地看着老爷子训斥包飞扬,都知道老爷子训斥是假,喜爱才是真的。
包飞扬非常配合地苦起脸:“爷爷恕罪,我这段时间,其实也有些想法,回头我就向兰主任汇报。”
赵老顿时惊喜地问道:“是什么好东西,看来还是得多逼一逼,不然你还没有动静。”
“嘿嘿,爷爷你不问,其实我这次回来也会去找蓝主任的,这次我们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和低密度这样几种特点。”包飞扬笑着说道。
“高硬度、搞强度、高韧性和低密度?”赵老皱着眉头想了想,老人主持过国防科技工作,对各种武器装备的性能要求非常清楚,很快就想起了什么:“你们搞出来的这种陶瓷材料,性能指标很优异?成本呢?”
包飞扬笑了笑,知道赵老已经想到同时具有这几种性能的陶瓷材料可以应用在哪个方面,那就是装甲防护。和普通人印象中的陶瓷易碎不一样,陶瓷的硬度很高,特种陶瓷解决了脆性的问题,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而密度又比金属材料更低,就能够成为一种优良的装甲防护材料。
最早的陶瓷装甲是以氧化铝为主,六十年代就可以应用,目前我们在陶瓷装甲领域使用的也是这种材料,而性能更好的硼化物基陶瓷因为熔点高、烧结困难、制备方法复杂、工艺稳定性难以控制、制造成本高等缺点,一直无法得到广泛应用。
而在西方国家,由于他们财力雄厚,在陶瓷装甲材料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目前已经将陶瓷装甲材料断裂韧性提高了两到三倍,美国已经将这种装甲成功运用到M系列坦克身上,使得坦克的防护系数超过了5。0,大大优于同类产品。
陶瓷装甲不仅可以用在坦克、装甲车上,还可以用在飞行器,比如直升飞机上,如果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一直裹足不前,被西方国家拉开差距,无疑会让国产武器装备的防护性能落后一大截,这是赵老一直担心的问题,听到包飞扬说他们在这方面的陶瓷材料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当即就要拉着包飞扬,让他详细谈一谈这种材料的性质。
郭丽琼忍不住道:“爸,您看您又激动了,这种细节您让飞扬跟蓝主任说就行了,您刚吃完了饭,还是先休息一下,晚上早点睡觉,不然可又要失眠了。”
赵老皱了皱眉头,要是搁在以往,他肯定忍不住,不过现在年纪大了,身体大不如前,知道媳妇是关心自己,不由摆了摆手说道:“哎,不说清楚,我晚上更睡不着。”
他又笑呵呵地对包飞扬说道:“好了,技术上的细节你就不用跟我说了,你就说说这种材料的大致情况,能不能比上美国佬用在M系列上的那种陶瓷装甲?”
包飞扬想了想说道:“从材料性质上来说,应该差不多,而且我们还有几种新产品在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就等着量产了。这种新材料的性能比美国人用的还要好,但是具体用到装甲上的性能如何,因为我们没有做过具体的产品测试,所以现在还不好说,但是不会比美国人的差就是了。”
“好好好,飞扬你干得好,看来当初将你放在外面的决定还是正确的,要是将你关起来,恐怕也就不会取得这样的成果了。”赵老很兴奋,感慨说道。
郭丽琼看了看包飞扬,有些心疼地说道:“爸,你只看到成绩,也不想想飞扬为了这些事情付出了多少,研究实验的花费就说了,他又要治理地方,还要研究这些技术,你看看他,这次回来比上次都瘦了。”
第六百八十六章 责任感
包飞扬看起来确实比上一次瘦了很多,一方面他刚刚到望海任职,生活方面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加上工作上的事情比较多,千头万绪;另外一方面则是望海县靠海,经常被海风吹,脸上比以前黑了不少,所以看起来又黑又瘦,让郭丽琼这个丈母娘看了很心疼。
包飞扬连忙笑了笑说道:“我现在就是一个副县长,跟爷爷和爸爸的日理万机相比,我这点工作不算什么。”
“至于新陶瓷材料,主要是方夏的实验室在做,我就是看一看他们的试验材料,然后提出以下意见,倒是不累。”
郭丽琼摇了摇头,继续数落道:“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爽儿都跟我说了,你虽然不在粤东,不过他们那个一号实验室基本上都是你在主导,不但研究方向和路线都是你亲自制定的,那些研究人员遇到了什么问题也都会找你,有时候一谈就谈到半夜,你直接主管这些工作还要累。”
赵老也皱了皱眉头:“飞扬啊,要不你还是到科工委来吧,我让老蓝交给你一个实验室,给你充分的自由,首长不是说了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你多搞两项这样的技术出来,对国家的贡献更大,比你当个什么县长副县长大多了。全国那么多县长市长,可是能够搞出陶瓷涂料的就只有你一个人。”
包飞扬笑了笑,有时候事情做得太多、太好了不见得是什么好事。他是自家事自家知,凭借对未来科技的一点先见之明,包飞扬如果潜心做技术的话,短期内一定可以做出很多让人惊叹的成绩。但是技术研究是一件要耐得住寂寞的事情,虽然包飞扬觉得以自己的能力,只要专心做研究,不会比任何人差,但是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和成熟,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包飞扬并不能确定自己以后也能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新技术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是很大,但是这种贡献往往局限于一个领域,比如陶瓷材料,包飞扬发明的几种新材料新技术,对改变国内的陶瓷产业,乃至提升国防技术实力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种改变并没有改变历史的轨迹,在包飞扬的记忆当中,现在的华夏,跟他前世经历过的,在某些领域内发生了变化,但整体上还是差不多,有一些社会问题,依然在不断恶化。
所以包飞扬始终觉得,有一些东西要想改变,还是要从大环境去着力,环境不改变,单单是一个成功的企业、一项重要的技术发明,都不足以改变一个国家和社会。
而能够做出这种改变的人,赵老口中的那位首长是一位,赵老也有这样的影响力,赵根正也有一定的可能,未来的可能性会更大,这才是包飞扬目标。
当然,就算拥有各种优势,还有赵家作为助力,但是包飞扬并不认为自己就一定能够达到赵根正,甚至赵老的影响力,但就算不能,他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作出一些改变。就像他在西北省所做的那些事情,现在西北省的环保工作、西北省的石油产业和能源状况,恐怕都是国内情况最好的。
而现在他只是一个副县长,能够影响的事情还很少,但是他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他在望海县引入苇纸一体化项目,并且提出北三县联动发展的方略,未来影响的不仅仅是望海,也不仅仅是北三县。他提出的是一种因地制宜和区域联动的发展方式,就算还不能够影响全国,至少会对靖城市,会对海州湾地区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果他以后能够越走越高,所能发挥的作用和影响自然也会越来越大,他熟知未来的发展,也明了某些问题的存在和恶化,知道应该如何去避免和消减,但是他知道的这些说出来没有用,有先见之明的人早就看出存在的问题,也不乏有专家学者在文章中提出来,有的起到了作用,有的则依然如故。
有些事情只能去做,哪怕只是改变一个地方、一个行业,但也可以通过示范作用,去影响其他地方和其他行业。
包飞扬从政以来,其实时间还不长,不过只有两三年的时间,他也才只有二十四五岁,他的未来有更多可能,他本人也有足够的耐心去做一些事情,所以他还是希望能够坚持现在的道路。
包飞扬想了想,字斟句酌地缓缓说道:“我个人对于技术的研究,更多是出于兴趣,如果变成工作,我想我的效率不会比现在更高,可能反而会丧失灵感和动力。”
“而我现在在政府工作,更多的则是一种责任。尤其是这次到望海担任副县长,看到望海县的情况,望海虽然不是最穷的地方,但是相比靖城市、相比距离很近的海州市,他们还是很落后,这种情况尤其让我感到责任重大,我觉得我有责任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让地方经济发展起来。”
“国内像望海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甚至还有很多地方的情况比望海县更糟糕,首长说过,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带动大家一起富裕,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也是我们的责任,所以我并不想放弃现在的工作,我认为现在这种方式是最好的,他可以让我兼顾两个方面,没有理由要放弃。”
“你这孩子——”郭丽琼张了张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作为一个母亲,郭丽琼希望自己的子女平平安安过日子就好了。他们经历过动乱年代,也很清楚基层官场的辛苦,看到包飞扬不但要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上打拼,还要钻研技术工作,不免有些心疼。不过他们又是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就像包飞扬说的那样,有些责任是推脱不开的。
赵老也沉默了片刻,这才深深地看了包飞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