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才子-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节突然意识到,这是自己来明朝之后所遇到的最大的危机,也不知道是福是祸。是福倒不要紧,自己也不需要这种福气。如果是祸……就麻烦了。
偷看会试考卷,依照明朝法律:斩首,妻子发配三千里。
当时,吴节第一时间就怀疑这是有人给自己设的一个局。想害自己。
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是立即将这套卷子仍到一边,然后转身离开。避嫌。
吴节刚将卷子扔到一边,站起身来,想了想,却坐了下去。
在精舍后面的静室之中,嘉靖正背着双手站在花窗后面,偷过薄纱看着。
精舍里的情形尽在眼底。
屋中没有多的人,就黄锦佝偻着身躯站在那里,一脸的平静,但双手却捏得很紧。
当看到吴节拿起那份卷子的时候,嘉靖不为人知地皱了一下眉头,却没有任何动作。
其实,这也是他的有意安排。
会试的考题早在昨天就已经送上来了,嘉靖也不怎么在意思,就随意地从里面挑了些题目,抄在卷子上,算是最后定了案。
按照程序,这个时候应该将卷子放见一个锦盒里面,贴上封条。当着监印官和尚宝监的人的面,盖上御印,放在御柜之中。等到考试那天,再派人送去贡院子,让主考官启封。
嘉靖却没有动,只将卷子放在案上。他还在犹豫是不是要泄题给吴节。
对于吴节,嘉靖还是很看重的。这人才情过人,诗词尤美,其中的气势真真若长江大河一般滔滔滚滚,使人震撼,简直就是天上的仙人下凡,若非如此,怎么能写得出这样的文字。
若说不喜爱,那是假话。
可单就这一点,就大力提携,却未免有些儿戏。
作为一个君王,臣子的文章如何、人品如何,都不在考虑范围。最最重要的是能派上用场,别的且不说了,就吴节的理财能力而言,就甩朝中户部那一帮老人两条街。
懂得经济事务,又在士林中有诺大声望的士子才明朝可是稀缺人才。这也是嘉靖深爱吴节的原因,这人是他要留给自己儿子将来大用的。
没有人比嘉靖更清楚,如今的大明朝的财政烂到何等程度,对财务人才的渴望到何等程度。
上次吴节弄出来的那个厘金制度,虽然只是权宜之举,很多地方经不起推敲。但那种奇思妙想,却让人眼前一亮。
无论如何,吴节这次都必须考中进士,如此才不枉嘉靖对他的一片期许。
关心则乱,所以,嘉靖并没有急着将卷子密封,准备找个机会泄露给吴节。
当然,作为一国之君,径直将考题泄露给臣子,也不成体统。得做得不显山不露水才行。
先前吴节进宫时,皇帝早已经知道了,就随意将考题放在案上。准备在不经意之间让吴节看到。
可是,刚才吴节却来替陆炳带话,说是想在死之前再看皇帝一面。
陆炳已经处于弥留阶段的事情嘉靖也是知道的,在这个要紧关头,陆炳却想着要面圣,不用猜就知道陆炳要用最后一点人情给皇帝提要求。
皇帝和陆炳乃是发小,如今又要死了,无论他说什么话。嘉靖皇帝也不可能拒绝。否则,情何以堪?
但没有人比嘉靖更了解陆炳这个老朋友了,他在临死之前提出的条件肯定会让他极其为难。
比如,陆炳提出让他儿子接任锦衣卫指挥使一职;又或者,给陆家人安排进要害的衙门中去……
铲除陆家胜利是既定方针,难道就因为这。就要搁置到一边吗?
“这是要挟啊!”
“朕身为九五之尊,雷霆雨露,皆在一念,怎能被人以认清挟持?”
“陆炳可恶,吴节更可恶,不杀不足以平吾心头之恨!”
嘉靖是彻底地暴怒了,他这人性子阴鸷。若是喜欢你了,你就是千好万好,不好也好;若是恨上了你。你再好也是狗屎一堆。
而且,他还怀疑吴节同陆炳有所勾结。
吴节身在君王侧,掌握了无数核心机要,居然同外臣勾结,这已经是犯了皇帝的大忌。
顿时,嘉靖就动了杀机。
刚才在离开的时候,表面上还说了句:“吴节,马上就是春闱了,你是朕的身边人。若你考不中。朕的颜面何在。”
其实,心中已经将吴节恨到了十足。
所以。在吴节正要离开西苑的时候,嘉靖特意叫廖太监去将吴节传来。
本来,这卷子他就准备让吴节看的。
只不过,以前是提携,现在却是罪名。
只要吴节敢看卷子,今日就别想走出西苑。
他不看,也一样出不去,身在嫌疑之中,自然脱不了嫌疑。朕说你有罪,你就有罪。
伴君如伴虎可不是随便说着玩的,尤其是嘉靖这种性格阴沉的明君。
见吴节刚拿起题目,甚至还没看上一眼,就扔到一边。嘉靖道是一愣:这个吴士贞倒是精明,竟然能猜出这就是考试的题目。
见吴节又要离开,嘉靖心里甚至还叹息一声:可惜了,如此文才风流的能臣干吏,却因为不知人臣的本分,自毁前程。
可万万没想到,吴节刚站起来,却一屁股又坐了下去。
嘉靖眉头皱得更深,心中的怒火又腾将起来:“果然还是舍不得会试的考题,想走捷径,死有余辜。”
他却不想,这个题目本是他实现准备泄露给吴节的,如今却怀疑起吴节的人品了。
但是,吴节接下去的动作却让嘉靖大吃一惊。
只见,吴节并没有去看那份卷子,而是悠闲地坐在椅子上,又看起玉熙宫的帐目,一脸的闲适不说,还时不时端起嘉靖喝茶用的那盏茶杯,喝上一口,又眯着眼睛端详,似乎是在欣赏着什么。
“这个吴士贞倒是从容,他究竟想干什么啊?”嘉靖胸中的怒火突然平息下去,被眼前这不可思议的一幕弄得有些发呆。
吴节并不知道自己正处于什么样的情境之中,也不知道嘉靖就在后面的静室之中。
他只知道,会试的考题非常重要,但就这么随便让自己看到,却显得不同寻常。眼前的情形隐约让他不安,一动不如一静,什么都不要做,以静制动。
第三百零四章纯人
回想起上一次顺天府乡试时黄锦给自己留的关节,吴节可以肯定案上的题目肯定是皇帝有意为之。
身为九五之尊也是要体面的,自然不可能径直将考题塞到吴节手头,说:“拿去,这就是本科会试的题目,好好考,给朕弄个进士回来。”
所以,装着有意无意地将题目泄露出来是上上大计。
当然,皇帝也可以如乡试那样给吴节留关节。但这次会试的考官,总裁是内阁次辅徐阶,考官们都是翰林院的学士,根本不会买皇帝的帐。没办法,只能提前将题目告诉吴节了。
吴节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心中突然有些感动,这个嘉靖对自己还真没话说,够哥们。在内心中,吴节已经将嘉靖当成自己的哥们了,即便这个想法在封建社会是如此地大逆不道。作为一个现代人,却不在乎。他同皇帝交往,就像对待一个普通的朋友和同事。
吴节猜对了开头,的确,皇帝一起初是打算暗中帮他一把的。可刚才吴节因陆炳一事触怒了皇帝,嘉靖却想借这个苗头好好治一治他。
只要吴节敢偷看考题,等待他的就是国法的严惩,就算不看,也脱不了嫌疑,一样要被拿下。
老实说,吴节并不想偷看什么试题。他早就提前知道了题目,也懒得费这精神。
他这次就是奔着进士去了,也有十足的把握,不但要中,也得中得堂堂正正,让人无话可说,至少表面上如此。
况且,眼前的情形让他隐约感觉有些不安。皇帝能够将考题放在这里。又有意让自己看到,以嘉靖谨慎的性子。肯定会派人从旁监视。
吴节在皇帝或者说世人面前一直都以大名士自居。只需看这套卷子一眼,自己以前苦心经营的个人形象必然毁于一旦。
真到了那个时候,就算中了进士,在皇帝心目的地位估计也不会太高。
与其如此。还不如不看。不但不能看,还得作出一副不屑一顾的姿态。
只有这样。才是大名士的风范。
接下来,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以不变应万变。
也因为在瞬间想透这一点。吴节索性又坐了下来。好整以暇地看着帐本,喝着茶。
他猜测旁边肯定有人监视,心中好笑,突然起了个促狭的念头,要好好地折腾一下这个探子。
喝了半天茶,待到身上通泰了。这才猛地一拨算盘。
“滴答!”一声,清脆的算盘珠子声音在精舍里回荡。
吴节就听到后面有轻微地一声响。好象是有人被这算盘珠惊住了,下意识地退了一步。
这脚步声虽然轻微,却逃不过他的耳朵。
吴节忍不住微笑起来,然后拿起帐本,一五一十,用力地打了起来,一副帐房先生的模样。
半天,总算计算出一个数据,吴节伸出右手,抓起毛笔,在帐本上一勾,又写下一个注释,算是将这个帐对上了。
然后又换下一本。
如此再三,一个半时辰就这么慢慢地过去了,转眼就到了下班时间,吴节心中直乐:“藏在后面那个探子在那里站了一个下午,估计也是累坏了。哈哈,今天就到这里,适可而止。”
他故意长长地伸了一个懒腰,吟道:“春有红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就是人间好时节。这几日整日备考,累到半死,看书看到脑子发涨。对了一下午帐,却是一桩赏心快事。”
然后故意伸手摸了摸那份考题,轻笑:“君子立于天地间,宁从直中取,莫向曲中求。如此,才无愧我心!”
拿起核对出来的数字,站起身,一挥袖,大步走出屋去,再不回顾。
门开了,从玉渊潭上吹过来的大风鼓起他的衣袂,整个人看起来,却如那画中的风流之人。
等吴节离开,嘉靖和黄锦这才走了出来。
两人在后面站了三个小时,早就站得筋骨酥软,两腿发麻。
嘉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恼怒地一拍长案:“吴节可恶,害朕站了一个下午,不杀不足以平朕心头之愤。”
黄锦惊这面容惨白,正要上前替吴节说好话,却听到嘉靖一声长笑:“哈哈,哈哈,有点意思,真是太有意思了!好个吴士贞,连朕都敢捉弄,当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黄锦:“万岁爷……”
“哈哈!”嘉靖一边笑继续大骂:“这人实在太狂,朕有意泄题给他,竟然不屑一顾,瞧不起人吗?”
黄锦先还心中忐忑,可听皇帝笑得如此欢畅,心中一松,忙压低声音道:“万岁爷啊,这个吴节少年轻狂,实在可恶,必须严惩。还有,陛下什么时候泄题了,没有的事。还请陛下慎言,若传了出去,又是一起风波,有损圣誉啊!”
“恩,说得有理。”嘉靖着才意识到自己失言,将声音压了下去:“说起来,这个吴士贞还真是一个内心刚正的君子。考卷就放在他面前,只要提前看了,中个进士。以他在朕这里所受的宠信,进翰林是肯定的,将来在历练个十几年,以他的理财本事,户部的位置,甚至内阁里,总归有他一把椅子。这样的诱惑放在面前,竟看都不看一眼。并从容淡定地将手头的差使办得一丝不苟。守本份,知进退,识大体,执本性。这人是傻呢,还是执拗?或许,这世界上真有纯人啊!”
嘉靖一脸的欣赏:“朕用人,首取一个德字。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吴节这种有德有才之人,还真是少见。想起来,朕先前还真是错怪了他,惭愧啊!”
黄锦不敢回话。
嘉靖自顾自说:“先前,朕以为他和陆家甚至裕王有所勾结,心中失望,本打算给他一个深刻教训,甚至取他性命。现在想来,吴节如此德行高洁的人物,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情?一切都是陆炳的错,利用了他对吴节的恩义……哼,陆炳这人我最了解不过了,好算计啊!”
提起自己的发小,嘉靖满脸都是刻薄的冷笑。
事关嘉靖和陆炳,黄锦自然不会插嘴。他小心地脱下嘉靖的鞋袜,用手轻轻地按摩。
却看到皇帝一双腿上全是红色的小斑点,用手指一掐就是一个小坑,老半天才能恢复。
嘉靖叹息一声:“陆炳要见我,自然是想在死前提要求,朕自问这辈子对地起他们陆家,可陆家却是如何对朕的?朕不受他的胁迫,绝不。想以死来逼朕,嘿嘿……”
看他的神情,又是厌恶,又是痛心,又是恼怒,外带这一丝怜悯,黄锦也是一阵难过,忙打岔道:“万岁爷,这吴节没看卷子,将来若是考不中了,又该如何。这会试可不是那么好过的,考官都是执拗之人。”
“对吴节的才学,朕是放心的,定然能中。”皇帝笑了起来:“一切随缘吧,吴节如此大才,那是老天爷特意留给朕和子孙使的。若有缘分,定然能够让他中了。他又是个大名士,若知道朕在背后扶他一把,反伤了自尊,弄得不美。”
黄锦还是有些担心,不过既然皇帝这么说了,只能点点头:“是,陛下说得是。”
皇帝心情大好,心中暗道:今日虽然没能将考题泄露给吴节,有些不够完美。可借此看清了吴节德行,知道这是一个可靠的臣子,却是最好不过,世界上最难看懂的就是人心啊!
嘉靖却没想,自己先前还对吴节动过杀心,他这人自私惯了,性子有阴骘,从来不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反对自己耍的这手沾沾自喜。
就道:“裕王争气,为朕生了个好皇孙。皇孙的大伴选好没有,可有合适人选?”
黄锦听到嘉靖这么问,心头一紧。皇帝对皇孙的重爱就算是瞎子也能看出来,为了见这个孙儿,皇帝甚至打破了二龙不相见的规矩,直接摆驾去裕王府。
不出意外,这个皇孙很有可能被册封为皇帝太孙,将来就是皇帝了。
做为陪伴皇孙一起长大的太监,也就是大伴,未来也会鸡犬升天,更着水涨船高。
因此,这个人选,宫中争得厉害。
黄锦已经预先有了安排,听皇帝问,就回答说:“回万岁爷的话,已有合适人选,乃是内书堂的冯保,今年十六岁,聪明伶俐,知书达礼。”
嘉靖的眉头皱了起来,反问:“冯保,好象是黄锦你的干儿子吧。”
黄锦背心出了一层冷汗,心念一转,忙道“是,冯保的确是老奴的干儿子。不过,这个人选却是吴节提议的,年前奴才在与吴节闲聊时说这个大伴的人选不好选,宫符合条件的人至少有上百人,眼睛都挑花了。吴节这才说,他在西苑呆了这么长时间,对这里的人也熟悉。冯保人不错,挺老实的,书也读得好。于是,老奴就不去费那个精神,将冯保选了过去。”
嘉靖点点头:“既然是吴士贞说的,就让冯保过去吧。”
见皇帝答应,黄锦心中那颗石头才算落了地。
嘉靖:“对了,吴节不是要去司礼监值房找你和陈洪吗,你怎么还呆在这里,不做事了?”
黄锦:“是,奴才这就过去。”
等吴节带着数据到了司礼监值房,就看到陈洪正在大发雷霆,几个太监跪在地上不住磕头,吓得哭天喊地。
显然是有大事发生。
第三百零五章求教
“干爹,干爹,儿子所说的句句是真,怎敢隐瞒!”跪在地上的一共有三个太监,身上都别着东厂的腰牌,看身上的宫服,品级不低,估计是东厂里的档头。
三人见陈洪怒成这样,皆是面如土色,不住地磕头,将头上的帽子都磕掉了。
更有一人因为实在太惊恐,额头上已是血肉模糊一片。
“打,打死这三个说胡话的东西!”陈洪发出尖锐的大叫,不住地让身边人动手。
在他身边站着两个手执水火大棍的太监,但一个个都在迟疑。
吴节看得明白,这三人都是陈洪在东厂的心腹。那几个小太监自然是不敢得罪,实在是下不了手。
他心中也是奇怪,这三人平日里挺得陈洪欣赏的,又是为什么弄得陈太监大发雷霆,要下如此死手?
“怎么,都不肯动手了!”陈洪跳起来,抢过一根棍子,夹头夹脑地朝三人身上砸去,一边打,一边声嘶力竭地大骂:“他奶奶的,你们这些畜生是嫌咱家死得不够快是不是,究竟是得了谁的好处,想来给咱家设局的?说!”
三人被打的齐齐瘫软在地,有人哭喊:“干爹,此事关系重大,就算是借儿子一百颗熊心豹子胆,也不敢乱说的。实在是,那小阁老勾连了王府……儿子手中已有了铁证,不敢隐瞒,只能据实回话!”
“放屁,放屁!”陈洪手上不停,满屋都是棍子落到人身上那惊心动魄的闷响:“我让你们查小阁老,你将裕王府的人扯出来做什么,都是一群废物……士贞……”
看到吴节进来,陈洪的手停了下来。
吴节心中大震,看情形,东厂是在查一桩案,本打算给严党一些颜色。却不想牵扯到裕王。
如今的严党已经日落西山,人人喊打。陈洪让东厂去找严嵩的麻烦,也是顺应潮流,估计也有向皇帝邀功,向裕王示好的心思。却不想适得其反,竟然将王府给扯进去了,给未来的皇帝上眼药,陈洪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然是怒不可遏。
究竟是什么事呢?
严党和王府互为政敌,什么时候被扯到一起了?
那三个东厂的档头都被打得瘫软在地,吴节心中大为同情,笑着对陈洪一拱手:“得了陛下的旨意,过来向司礼监交帐,却不想你这里这么大动静。真吵啊!黄公公呢?”
陈洪的脸色和缓了些:“黄公公不是在陛下身边侍侯着吗,难道士贞你没看到。”
吴节心中一呆:“却没看到。”他朝那三个东厂的档头一挥袖子,故意笑道:“我于陈相有公务要谈,你们呆这里干什么,还不走?”
三人自然是巴不得离开这里,可却畏惧陈洪,同时将目光落到陈公公身上。
陈洪也不想拿这三个心腹怎么样,刚才他是急怒攻心,控制不住情绪而已。此刻正好借这个机会下梯。哼了一声:“还不快滚!”
三人如蒙大赦,同时感激地看了吴节一样,相互扶助着退了下去。
陈洪朝身边的几个太监也是一挥手:“你们都下去吧,我同士贞有话说。”
“是,干爹。”
等太监们都走光,吴节将手头的帐交给陈洪:“黄公公不在找你也是一样,这是玉熙宫的帐目。我还有十来天就是会试了,早了早好,免得耽搁了考试。”
等人都走光。值房里只剩吴节和陈洪二人时。
陈洪抓起那本帐目。看也不看,就扔到非纸篓子里:“这帐没意义。不看也罢。”
吴节不动声色地看着他:“吴节不解,还请教。”
陈洪四下看了看,作为东厂特务的头子,他面上难得地露出一丝畏惧:“士贞,我这次是遇到大麻烦了,要说请教,还真要请教你。”
吴节:“陈公公,有话请直说。若能力所及,决不推辞。”好不容易逮着个让东厂督公欠自己人情的大好机会,吴节自然不会放过。
陈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道:“玉熙宫的维修工程出问题了,陈洪已经查得分明,整个工程根本用不了这么多钱。工部的严世藩和李家父子相互勾结,从中贪墨了将近一百万两银子。”
吴节抽了一口冷气:“这个工程,单出帐目上看,也没什么毛病。”
陈洪:“工部那边的做帐好手多着呢,又都是严党的人,想平帐还不简单,这事我是有证据的,怎好乱说。按说,严党要贪银子,那是他们自己找死,正愁找不着他们的把柄。可这事牵扯到李家父子,却有些麻烦了。”
他哀叹一声,一脸的恼怒:“我就觉得事情有些不对,早就开始查了。本打算借此搬倒严家,为陛下立一大功。可如今,却找来了大麻烦。若真办了李家,将来王爷他……咱家就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陈洪接着道:“士贞,这案子咱家若办了吧,李家父子甚至王府都要恨我入骨。若不办,事情闹这么大,估计陛下也有所耳闻。万岁爷在东厂中也是有耳目的,到时候,治我一个办事不利,我也是个死字。你是陛下身边的人,又有经天纬地之才,这次无论如何得救我一次。”
说完话,就不住地拱手。
吴节这才想起李府寿宴时自己就依稀看到了陈洪的身影,估计那时候陈洪就在查这桩案子。
他突然扑哧一笑:“陈公公你想太多了,这事其实也好解决,直接报给王爷就是了,王爷自然知道该如何处置。该退银子的退银子,该法办的法办。难不成,你我还能强过裕王?再说,这也是一个让王爷知道有陈公公你的名字的好机会啊!只要据实禀告,想必王爷也不会为难你的。”
官场上的事情,坏事有的时候也能变成好事。
话不说不透,陈洪身子一凛,猛地站起身来,朝吴节一作揖:“多谢士贞指点。”
吴节一笑:“好了,我的差使也办完了,这就告辞,还要考试呢,等我中了进士,估计以后也不能进宫走动。”
说完飘然而去。
刚出西苑,就看到黄锦笑眯眯地走了过来,将一个锦合塞到吴节手中。
“这是什么?”
“回家去打开一看,不就清楚了。”黄锦一笑,再不说话。
第三百零六章吴节短扳,科举的变数
“搞什么鬼啊!”吴节拿了锦盒,心中突然一凛,心中暗想:看黄老太监笑得如此开心,这会不会是皇帝要将会试的考卷硬塞给自己?对,肯定是的。我早就提前知道考题了,还需要你来漏题吗?纯粹多此一举,没得坏了我的名声。
将来就算是中了贡生、进士,也显不出我吴某人的手段。
但皇帝这么热心,却没办法拒绝这份皇恩。
想到这节,吴节有些郁郁不乐。
出了西苑,街边早有轿夫讨好地挨过来,唱了个肥诺:“大人,可是要回府?”
西苑乃是明帝国的政治中心,不但皇帝常年在此办公。就连司礼监、内阁都在这里设有值房。因此,这地方整日都有官员往来不息。
又因为皇城之中不能骑马,不少官员因为品级不高,没资格乘官轿,或者养不起轿夫,便有脑袋灵光的轿夫在此招揽生意,倒有些后世野的的味道:“哥们,去那里,不打表,没发票,可价格便宜啊。”
吴节整日出入西苑,早就是这里的常客。当然也懒得说话,随便上了一顶轿子,将锦盒随手扔在轿子里,闭目养神。
等回到家,天已经擦黑。刚进院子,早有连桂枝迎了上来,不用地用浮尘掸着吴节身上的灰尘。实际上,明朝的北京城生态不是太好,又处小冰河期的初期。每到冬天就气候就干燥得厉害,大风吹来,夹杂着从蒙古高原来的黄沙,再加上街道不时有驼队经过,一派北地风光。
这十来日见天都是大太阳,灰尘大得厉害。
连桂枝用浮尘在吴节身上一刷,就腾起了一小团灰尘。
“老爷用过晚饭了吗,若没有,我马上去做。蒸笼里还留了些菜。立即就能端上来。”
“不用,没胃口,再等两个时辰消夜吧。”吴节扭头看了看,问:“蛾子呢?”若是往常,自己一回家,蛾子早就迎了上来,今日却怪。
连桂枝一笑,掩嘴道:“蛾子姐有孕在身。说今天风沙有些大,一直呆在屋中,老爷这是要见蛾子姐姐吗,我这就去叫。”
说着话,就伸手去接吴节手中的东西。
“不用,让她休息吧。这天气实在太干,记得让她多吃些瓜果。”吴节将嘉靖赐给自己的乌木如意递给连桂枝,却将锦盒留下来。
“这东西看起来黑黝黝好生奇怪。”连桂枝没见过如意,不知道这什么什么东西。
吴节:“皇帝赐的,叫如意,你若喜欢就留着玩吧。”
连桂枝却不乐意了:“我说老爷,你整日间侍侯天子,从来就没得到过半分好处。如今好不容易得了赏赐,却只是一快黑木头。皇帝富有四海。怎么这也得给些金子银子才好。”
吴节大起知己之感:“谁说不是呢,给个木头算怎么回事?”
这个时候,蛾子房间的门开了。
蛾子笑道:“桂枝你知道什么,这叫如意,吉祥如意,乌木做的,以前在南京时,太老爷手头就有一个,是黄杨木雕。天子所赐。乃是做臣子的荣耀。需供在正堂,你怎么好乱拿?若让言官知道了。上个折子弹劾,老爷就麻烦了。”
连桂枝吓了一跳,忙将如意塞到蛾子手头:“的确是,姐姐拿去供上吧。”
连老三也在旁边呵呵地笑着。
三人自去忙碌着怎么供如意,吴节回到书房,将锦盒打开。
里面却不是卷子,而是一个茶杯。
上面画着一只大红公鸡,看起来非常精神。
吴节:“这个黄锦也真是细心,知道我喜欢喝茶,送了个杯子。不过,要送也得送一套,送一只做什么。送一套……那不是杯具吗,还好还好……”
对这件小礼物,吴节还是很喜欢的,宫廷御制自然是上乘。
吴节将杯子翻过来,看了看杯底,上面霍然写着六个蓝色小字“大明嘉靖御制”,正宗的官窑鸡缸杯,这玩意儿若放在现代社会,至少上千万。但在明朝,也就是个玩意儿,不值什么钱。
当然,这种官窑瓷器,却不是普通人能够见着的……不对,这鸡缸杯看起来怎么这么眼熟?
吴节身子一震,突然想起自己先前在嘉靖的精舍中算帐的时候,嘉靖的桌子上不就放着这么一个,他当时还拿起来喝了几口,欣赏了半天。
难道这杯子就是当时那只。
对,肯定是的。
吴节眉头皱了起来,如此说来,自己在精舍中的一举一动都落到皇帝眼睛里。嘉靖这是要借这个杯子提醒自己,那考题是他有意泄露的吗?
或者提醒自己,他吴节的事情没有什么能够瞒过皇帝。
又或者还隐含有其他寓意?
……
想到这里,吴节心中有些乱。
但只片刻,吴节就镇定下来。
无论怎么看,皇帝肯定知道考卷的事情,而且吴节没有看卷子,只这一点就足够了。只要我吴节行事光明正大,自然是诸邪不侵。
他笑了笑,索性将杯子放在一边,再不去想这事。又顺手拿起一支铅笔,在纸上随意地写了一段文字。
自从吴节发明了铅笔之后,京城官场中人都觉得这东西起来非常方便。用之前不用磨墨,用之后不用洗笔。可随身携带,甚至在车上轿中船上都能使用。也因为有诸多优点,立即风行一时。
只不过,这玩意儿造价实在高昂,又是皇家御用,不是一般的衙门使得起的。也因为这个原因,能够用铅笔也直接代表了这个官员的身份。
吴节借自己在皇帝身边的便利,手头也有三四十只。
“老爷这是在写诗吗?”有人轻轻将手放在他的肩膀上,温柔地捏揉着。
吴节回头一看,却是两眼放光的蛾子。
蛾子:“老爷最近以诗词名动天下,这还是蛾子第一次看你作诗呢!蛾子不识字,也不看不懂老爷写的诗,却不知你这首写的是什么?”
蛾子一脸的期待和崇拜,又满眼的好奇。
听蛾子问,吴节低头朝自己随手写下的句子一看。顿时楞了一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