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之风流才子-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情景。终于那个少年走了进来,还是一样的潇洒自若,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微笑。除了少数的大臣外,他们在看到这少年的一刹那间感到一阵温暖。

有许多大臣都在向他点头打招呼,老将曹玮更是不顾在朝堂上在他肩膀上狠擂了两下。

石坚说道:“曹大人,能不能轻一点,我的身体可没有你结实。”

曹玮呵呵直乐。

这些大臣看着石坚眼光是如此炽热,那是真正服了石坚的才华。当时在元昊伪装攻打李士彬的时候,这个少年就对范雍提醒并设计。如果不是这个少年,延州不要说是取得了战绩,就是保住也是不可能的。这次朝廷没有将脸面输得精光,这个少年可以说占着首功。可当时他在哪里,他还在几千里外的和州,这份敏锐的直觉让曹玮连呼:“臣老了,臣真的老了。”

连曹玮都服气,况且其他大臣。他们还在想,还有什么这个少年不拿手的。

赵祯坐在龙椅上看到石坚进殿,脸上更是堆满了笑意。要不是在朝堂上他都能走过去,拉住石坚的手问长问短。

石坚也看着他,他在跪下之前先是向赵祯抱以一个诚挚的微笑,那个笑容里包括着关心问候,也包括着一种向他的保证,和叫赵祯放心。这个笑容竟能传达这么多东西,真是叫人不可思议。然而偏偏不但赵祯感觉到他的意思,就是大臣们也感觉到他这一笑的含义。刘娥坐在帘后,看到他这笑容,心中也开始温暖,她心想:果然是一个好孩子,他没有生哀家的气。

石坚行过礼后,刘娥也不客气,直接问他山遇惟亮的事怎么处理。这件事已经拖了好几天,是该要处理了。

石坚没有回答,却向赵祯和刘娥问了一个问题:“启禀圣上和皇太后。臣有一事询问圣上与皇太后。圣上与皇太后想使我大宋天朝成为千古没有的进取王朝,让宋朝的文明与圣上与皇太后的光辉洒向这整个的世界?还是想学晋朝慢慢衰弱,最后退居江南苟安?”

坚锐啊,这是石坚第三次进京时亮出的第一剑,而且直指刘娥。

他这一句说完,所有大臣都哑雀无声。

刘娥还没有答话,赵祯问道:“石爱卿,你这个命题太大了吧。只是一个党项人小小的叛臣,就关系到我朝的走向?”

石坚说道:“启禀圣上,当然有关系,而且还有很大的关系。这也不是臣在写词作诗,可以夸大。”

然后他向诸大臣问道:“本官在路上就听说你们为这件事争吵不休。现在本官倒要听听你们的意见。”

听了他的话首先曹玮站了出来,他说道:“石大人,老夫认为不应当将他交出,这会叫所有向着我朝的党项人和蕃人失望的。”

他话音刚一落,立即引起一片附和,石坚注意了一下,他们大多是武官。

这时吕夷简又站出来说:“本官认为不妥。那个山遇惟亮只是一个党项人的大臣,他既然叛出了夏州,自然夸大其词,谁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如果将党项人惹怒,万一再次进攻西北可是不妥。当然这不是本官怕他们,而且北方辽国新帝又在调集大军。双面夹攻之下,我朝危矣。不如先将他们交与夏州。夏州局势安稳,辽人孤掌难鸣,也就自然退兵。”

这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特别是辽国,宋与辽多次交手,大多以失败告终。这些大臣肯定是有些害怕。于是更多的大臣表示附和。相比于一个安定的环境,只是一个对方小小的叛臣不值得与党项交恶。何况李昭重当时犯了那么大的事情,都被朝廷释放。

石坚做了一个手势,这些大臣知道石坚在表态了,而他的表态将最终可能决定山遇惟亮的命运。

石坚对那些赞成送还山遇惟亮的人说道:“要不是有这么多人赞成送还山遇惟亮,我都要认为你们想要卖国了。”

到现在他还没有表态,就亮出了第二剑,这一剑直指众多大臣。卖国,好大的罪名!他话音一了,这些大臣全都脸红脖子粗。

石坚没有等到他们反驳,就接连问道:“不错,只是一个叛臣。即使送还了这份恩情有没有先帝送给李继迁夏银静等五州重?并且送了银万两、绢万匹、钱二万贯、茶二万斤,还有太师之职。太师啊,想来王相一生劳苦功高,生前也没有获得此荣誉。”

这一句话说得刘娥在帘后也忍不住脸上发烧。

石坚又问道:“本官再问你们,李重昭对皇太后图谋不诡,可是皇太后仁慈,为了天下苍生,不想生起战火,依然将他放回去。请问送回山遇惟亮有没有这份恩情重?”

说到这里,他才进入正题,说道:“可是李氏父子是怎样对待这份恩情的?自古以来,狗好养,但是没有听说过谁养狼的。我朝一次次的退让只会让他们认为我朝怯弱,他们胆子将更大。”

他没有点明,这些大臣都知道他的意思。这时王钦若怯怯地站出来说:“可是石大人,这可是两回事,现在不是叛臣的问题,而是防止夏辽联手。现在是想把夏人稳住。”

王钦若这番回京,还是如愿以偿地当了宰相,可是没有他第一次的风光。刘娥对他的态度可不象真宗对待他,因此他即使是宰相,说话也格外的小心。

石坚答道:“王相说得好。现在大家都认为辽和党项人联手。表面看来是有道理。可是第一本官保证辽国不会进攻我朝,不过这是后面的话题。”

他话音一了,朝堂上嗡嗡一片。如果辽国不进攻宋朝,那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石坚又说道:“第二当我朝不利时,本官可以告诉你们,李氏父子决对不会因为你们今天的妥协,而放过这个机会。”

这句话让曹玮他们眼睛一亮,曹玮接着他的话说道:“石大人意思是他们想要进攻边关,还是要进攻边关。就是没有这个理由,他们也和这次一样,该出手还是要出手。所以放不放人都是一回事。”

石坚听了一愣,什么该出手时要出手,还疯疯火火闯九州呢。但他还是点头说道:“出许吕大人认为我连卖国这个词语都说出来,也太严重了吧。那么且听我说。一是这次为什么延州会取得这么大的战果,一样的士兵,甚至在元昊进攻延州时士兵的数量是延州城的十倍。但是结果呢?”

众大臣翻起白眼,心想这还不幸亏你安排了并用了计策,想要表功也不是这样吧?

石坚说道:“也许大家认为是我的用计谋。错!这是范大人和朱大人亲自带着士兵英勇杀敌,士气旺盛才有的结果。如果单论计谋,本官岂敢和诸葛亮相比,再论尽忠报国,又岂敢和诸葛武候相比!他未出茅庐时就三分天下,可是他为什么没有统一中原?因为国力不如曹魏孙吴而!”

可是许多大臣都不以为然。他们知道诸葛亮是这少年的偶像,他在《三国》里都快将诸葛亮写成妖怪了。可是诸葛亮八岁时会写出明月几时有么?诸葛亮会写《资治》《格物》么?诸葛亮会造坚粉药玉么?就是论鞠躬尽瘁,这个少年也累得吐血,并不比诸葛亮差到哪里去。想到这里,他们才悚然一惊,恍惚间这个少年在众人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一代名臣,而且成了朝廷的栋梁。当他们为眼下局担心时,看到这少年洒脱的身影走进大殿,他们立即感到安心。

石坚说道:“本官不敢表功,也不敢虚伪,在这件事上本官是稍有一点功劳。可也只是提醒,但是是谁在城墙上面对十倍的党项勇贲英勇奋战了七天?是我们延州英勇的将士。他们用生命与鲜备悍卫了朝廷的尊严,大宋的尊严。现在李氏父子在朝廷待他们不薄的情况下还要谋反作乱,并且还杀害了我朝数万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在这种情况我们还向党项人妥协,那么延州城的将士最后的血性和士气将化为乌有。这天下的一百多万大宋将士将再无血性和士气。这边关的百姓将不再相信朝廷,以后就没有延州城上百姓勇跃参加守卫战的场面。所以皇太后和圣上,我朝那怕富得家家户户财物放不下,也没有进取之心。就不要说开闯丰功伟业。”

刘娥在帘后听了哑口无言。赵祯则是兴奋地说:“说得好。”

石坚又说道:“再则,山遇惟亮相信我朝,并是因为劝说元昊不要谋反才遭到元昊的迫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要将他送到李氏父子手中让他处死。刨去他将会疑心山遇惟亮的兄弟惟序、惟永,这两人同样的元昊的左膀右臂。如果这两人再投靠我朝,将会进一步削弱元昊的势力。况且还有其他人学习。这就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道理。这个不谈。关健我们交出他以后请问以后还有谁也向着我们大宋?请问在没有有敢投靠我们大宋的情况下,他们是不是抱成一团?他们抱成一团的情况下,党项人是不是更强大?请问你们这与卖国有何区别?”

这句问得众大臣同样也是哑口无言。

过了半晌吕夷简才说道:“可是战争一打响,这天下不知道多少士兵将葬送疆场,又不知道要浪费多少民力物力?”

石坚嗤了一声笑,说:“请问吕大人,将山遇惟亮交到李氏父子手中,以后他们就不侵犯中原了吗?相反,因为此举,逼迫那些有心投靠我朝的蕃人和党项人只有和李氏父子抱成一团。那么他们没有外忧,再没有内忧,将会更加强大,那么就会有更多更多的士兵葬送沙场。也将会浪费更多的人物之力。”

说到这里他向四周大臣环顾了一下,说:“而且一开始我们将处于防守阶段,那时是会浪费财力物力。可是真的战争就只会浪费国家的财力吗?错,只要我朝不发动进攻便罢,一发动进攻,本官保证不要国家的一文钱。反而可能会给国库增加收入。”

这句话立即引起轰动。从来打仗只会浪费财力的,最明显的就是汉武大帝,因为常年征讨匈奴,最后差点重蹈秦皇覆辙。还有李世民因为两伐高丽,使国库空虚,晚年后悔不已。可他们从没有听说过打仗还能赚钱的。

王钦若好奇地问道:“请问是何方法?”

虽然他人品不好,可因为他一直推举石坚,也将石坚看作自己人。

当然石坚同样看不起他为人,但对这个王钦若也恨不起来。他微笑答道:“这个目前还早着,暂且保密。”

王钦若虽是很想知道,不过石坚不回答,他还是温和地一笑。不但他想知道。刘娥在帘后也想问。赵祯在龙椅上急得掏耳朵,要不是朝会还没有将问题解决,他都想将朝会散了问一个明白。其他大臣也好不到哪里去,特别是曹玮是打定了主意,呆会要到石府问一个所以然。

石坚又说道:“再说,这次元昊的谋乱,使我朝损失惨重。”

吕夷简翻了一个白眼,心想这还用说,否则早就反攻党项了。这次双方死亡比例接近二比一,如果不是延州大捷,将会达到四比一。这还不包括平民的伤亡。

石坚又说道:“李氏父子图谋不诡,全民皆兵,一个小小的夏州竟拥有五十万精兵。可是他们还要西防回鹘,南防吐蕃,就是辽国和他们交好。也因为曾经发生过战事,他们也不敢轻心。这种情况,他们还能抽出多少兵力?同样我也可以告诉你们,他们损失没有我们惨重,可也吃不消。也就是说至少这几个月内他们不会,也没有能力向我朝发起第二次进攻。不然,我飞马赶到京城了,还可能在路上慢悠悠的吗?”

刘娥在帘后终于开口,问道:“石爱卿,你确信?”

石坚答道:“启禀太后,臣确信。”

曹玮思索了一下,也说道:“石大人说得极有道理。”

石坚说:“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辽国马上对我朝进攻,使我朝处于被动状态,他们才可能乘火打劫。”

赵祯这时也说道:“那么说得底,还是辽国的态度了。”

石坚点头应道:“不错,辽国的态度很重要。但是圣上敬请放心。兵贵神速,那有进攻别的国家,还慢腾腾地在边境将士兵慢慢屯集,省怕我们不知道似的。辽国这是想乘人之危,对我朝敲诈。只要派一名使者增加岁币,臣保证他们马上就会退兵。”

听到他这句话,石坚的老对头李培站了出来,他说道:“现在我朝给他们的岁币已经不少了。如果再增加,长久下去也是朝廷的负担。而且还没有交战,主动增加岁币,这个名声也不好听。”

石坚看到他,心想这个家伙还在京城啊。他微微一笑,说:“负担么?放心臣以后会加倍帮朝廷赚回来。”

众大臣都是会意一笑,没有人敢怀疑石坚赚钱的本事。这次宋夏之战,朝廷花费巨大,虽然刘娥和一班大臣都感到心痛,可是国库并没有出现紧张,这与这个少年有着大半的关系。

石坚又说道:“还有臣会叫他们以后加倍地偿还过来,这点请李大人放心。至于耻辱,你可记得唐太宗也曾向突厥称过臣的。记住是称臣。可后来他的疆域达到漠北,所有外族都向他称臣。暂时而,急什么?”

说完后他没有再理睬李培,向刘娥与赵祯说道:“但是在这里臣还有一个请求,要圣上与皇太后答应。”

刘娥在帘后说道:“石爱卿,尽管道来。”

石坚说道:“臣还记得小时候双亲早早过世,家中开始衰落贫穷。那时连亲戚见到我和祖母都象见到瘟神一样。后来投奔了李家,我的祖母那么一大把年纪,还做着粗重的生活,来供我读书。那时候李家李姐对臣很好,于是那些李府的家奴都认为臣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他们的议论也让他们的子女知道,只要我一出门,就欺负我,还打我。那时候我怕祖母担心,身上吃痛还不敢和祖母说。以后连门也不敢出,只有一天到晚将自己关在家中读书。那时候没有钱读私熟,只靠父亲幼时教给自己的一点学问慢慢摸索。连买书的钱也没有,还是李家小姐偷偷将她父亲的藏书偷来给臣读。”

说到这里,石坚也陷入另一个石坚的记忆中去,眼里闪着无比的痛苦。

众人不知道他向刘娥提请求与他过去有什么关系,可听到他悲惨的过去,都唏嘘不已。这样的环境却能成长成大宋的顶天栋梁,这是何等的不易。难怪他祖母死后,他差点发疯。

石坚说:“在臣的幼年时期,除了祖母,就等于没有亲人。后为承蒙先帝与太后对臣百般优柔,臣年幼,做了许多荒唐事,也全是先帝和太后帮助臣遮风挡雨。”

然后他拍了拍自己身上的官服说道:“于是就有了十二岁的太子宾客。这么小的太子宾客。于是就有了十五岁的少师、工部尚书、中书侍郎。这么小的少师、工部尚书、中书侍郎。于是就有了十六岁的参知政事。这么小的参知政事。”

他说话的语气有点伤感,有的温馨,大殿里寂静一片,只看着他一人在说话。一缕阳光洒进来,照在他身上,他双目微闭,似沉浸于回忆之中,语气越说也越柔和:“因此臣不敬,在臣的心目中,太后与先帝是君,也是臣的父母。臣一直感谢不尽,不知道怎样才能回报先帝与太后的恩情,只有用这一生来为赵氏打下一个强大繁荣的江山,用我的生命来让这江山里的每一个子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说到这里,他趴下身体,“咚咚”地跪了三个响头。

刘娥虽然心机深沉,可终不是铁血的武则天,无论在这个世界还是在原来的历史上,她还是有着慈悲心,对老百姓也很关爱。石坚这句话终于触动了她心中的母爱,她在帘后急忙说:“石爱卿,快起来。”

吕夷简和其他几个大臣相视一眼,都是苦笑,就凭石坚今天唱的这出悲情戏,无论他是真还是假,以后在刘娥心目中的地位就不会低。

石坚站起来,又说道:“我知道朝中有人对臣反对。这没关系,本来朝堂就允许有不同的声音,相反成了一言堂,这不是一件好事。就是臣再怎么得到太后与圣上的宠爱,这个头也不能开。”

说到这里,他突然将声音增大。说:“李氏一族深受太祖、太宗、先帝以及圣上皇太后优柔相待,可是贼子狼心狗肺,为了他们的野心,使我朝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可是即使是臣用尽全力,也不可能一个月两个月就能将李氏全部消灭。也许要一年,也许要两年三年,才能将西北边患解决。”

听到这里,众位大臣又是滋滋冒冷气,只要使李氏父子真心实意向宋朝投诚,他们就开心不已了,还要将他们全部消灭。

石坚没有理睬他们脸上的表情,继续说道:“这才是我朝走向强大的第一步。”

这句话使得这些大臣们都要抽摆子了。连赵祯在龙椅上都差点摔下来。这才是第一步?那么第二步是什么?消灭辽国?以后再消灭大食、罗马帝国?将宋朝的龙旗插遍这个大球的每一个角落?

石坚继续说道:“因此臣还需要朝廷对臣的支持,第一让臣亲自主持西北战事。第二答应臣要求的将士。第三也要给臣人力物力的支持。当然这也是暂时的。等到一定地步,就不需要朝廷供应,自会有经费来源。最后一点最重要。臣不想朝廷变成一言堂。可是此举事关朝廷命运,在西夏未灭之前,臣希望在西北战事只能听到一种声音。这才臣才能百分之百有把握将西夏消灭。”

诸大臣才知道他刚才说那么多话的目的,就是表明自己没有野心,让他在西北放手去做。

这也是他今天亮出的第三剑。

第197章 欢迎

石坚主动提出要到西北,不论是王钦若,还是王曾、曹玮,以及吕夷简,他们都不会反对的。通过这个少年在和州就决定了延州的命运,这种本事让他们感到神奇和佩服。还有他满满的信心,示问朝中谁敢将西夏人拿下?刘娥立即下诏命石坚为参知政事、少师、工部尚书判永兴军兼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延州府鄜延路总管。直到此时诸臣全都大悟,怪不得范仲淹和杨祟勋都只是带着一个副字,原来刘娥早将正职留给这少年。同时刘娥为了表达给石坚的支持,将夏竦调回,留下的空缺让范仲淹顶替。

果然石坚听了连忙道谢。当然以他今天的地位去任陕西经略征讨使的职务一点也不过份,象他现在身上挂着很长的官职名称,但这一任命,按照宋朝的规矩,他前面的职务就全部化为虚职,也就是官不在本位。后面才是他的实职,除了这些职务将使他的俸禄又增加了不少外,如果不是知道他主动请程,还会以为刘娥不信任他将他外放了。但刘娥最后的任命让他感到开心,对于夏竦他可真的不放心,在历史上他军事才干也很差,而且他更担心到关捷时候夏竦能为自己谋取更多利益造成整体计划的破坏。相反对于范仲淹的军事才能石坚倒是相信的,就比如这次他果断地将山遇惟亮拦截下来。

有些大臣还想进谏只是这样一来,西北真成了石坚的一言堂,可想到石坚刚才说过在西北的事上他只能听到一种声音。一个个也不言语了。因此刘娥这道诏书出奇的全部通过。

石坚谢完后,又说道:“启禀圣上、皇太后,臣还想向圣上皇太后讨要一人。”

“哦,是谁?”刘娥在帘后问道。

“杨仲容大人。”

杨促容就是杨文广,字仲容。包括刘娥都知道石坚的杨家关系很好,折老太太临死前还想把她的孙女嫁给这个少年,后来听说了公主对石坚有意才打消了这个主意。不过他这不是任人唯亲,杨文广的确有本事,况且他祖父、他父亲都是为朝廷死在边疆,连刘娥也对杨家敬重不已。

刘娥应道:“准。”

此时杨文广因为平叛有功,也升级迁了官职,只是他还站在武官的末座。听到刘娥一声准,他乐得嘴都合不拢。如果这不是在朝堂上,他一定飞快地跑过来,将石坚抱住,连拍他的肩膀说:“好兄弟。”

一听到杨文广也到了前线,曹玮可动了心,他站出来说:“启禀圣上太后,老臣也要出征。”

刘娥还没有说话,石坚先说道:“曹将军,你们这些老臣一生已经为朝廷东奔西走,操心呕血,现在都老了,也应当休息休息,这些事让我们这些少年人来做吧。”

说着他还望着曹玮满头的白发,眼光里含着真诚和敬仰,让曹玮鼻子一酸。

王钦若等大臣都在心里想,今天这少年唱的那出戏。开始几句话说得如同利剑,直剜人心。可是这句话不要说是曹玮,就是旁边的老臣也都让他骟得晕乎乎的。他们还以为这少年心理成熟了,却不知道是石坚心境发生了转变。

刘娥本来心里还意允,石坚智慧她是相信的,可是经验还是少了,现在曹玮跟随石坚前往正好弥补了石坚的不足。可听到石坚的话她又沉吟起来。曹玮的确很老了,特别京城平叛那夜,受了寒雨的浇淋,平叛后就生了一场大病,躺在床上好些天才爬起来。刘娥还特地到他家看望过他的病情。西北寒冷,她也摸不准曹玮还能不能吃得消。

曹玮先是心里一暖,后来忽然说道:“不对,你这是在胡弄我,难道老夫还是廉颇?”

说着朝刘娥说道:“还望太后圣上恩准。”

刘娥在帘后向石坚问道:“石爱卿,曹大人既然诚心出征,你意下如何?”

石坚苦笑道:“那么就让曹大人受委屈,跟我一道去西北。”

然而他心中却在想,这次曹玮到西北,恐怕很难有活着回京的机会了。

于是再次任命曹玮为永兴军节度使,顺便顶替范仲淹留下的空缺,为陕西经略安抚征讨副使。

西北的事暂且定下,接着为谁到辽国做说客,又再次让诸大臣感到为难。这次责任慎重,当然成功了那是大功一件,如果失败了,那可是朝廷的千古罪人。

刘娥再次问石坚。石坚露出苦笑,难不成什么事情都要指望自己。他这又是冤枉了刘娥,所谓站在不同的角度考虑的问题就不一样,也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石坚利用他强大的历史知识将一个个历史上著名的大臣提拨重用,别人可不知道,他们还认为这是他慧眼识珠。所以在众人没有主意的时候刘娥自然向石坚询问了。不过这让她更加敬佩真宗,难怪真宗临死前将赵祯托负给了石坚。有石坚在朝中那是真好用。

石坚向众大臣扫去,可是不管他将目光扫向谁,都低下头去。那是他们是没有把握省怕石坚点到自己。其实石坚一边在看他们一边在考虑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看谁出使辽国取得成绩最好。然而在他的记忆里好象只有包拯和富弼两人。包拯那是不可能的,他还在家中苦读经义,准备下次科考。至于富弼他倒是一个进士,可现在官职太小,资历不足,年龄也太小,现在他根本不可能完成此事。再想想诸大臣,象薛奎、鲁宗道、蔡齐、王曾他们略嫌刚直。弄得不好反而会闹僵。吕夷简、王钦若、程琳等人也许有才华,有许内斗也厉害,可面对外敌时,恐怕还不知被辽国敲诈多少岁币,才能搭成协议。至于宋绶、张知白、张士逊、章得象等人略显朴拙。

这个出使的人应当知道有变通,口才还要好,但不能没气节。可是这个条件却很难找到相符的。就在他思考时,他看到百官的前面站着一个身影,他的眼睛微闭,有些骄傲的样子。

石坚一拍脑袋,心想我怎么将这个人忘记了。他说道:“臣推荐韩国公曹相。”

他指的是左仆射侍中曹利用。

刘娥听了苦笑,心想他还真是举人不避亲,不违仇。真宗临前死有三个半托命大臣,丁谓、冯拯、曹利用,另外半个算石坚。冯拯是独行其是,曹利用是和丁谓勾结在一起。因此算起来,他和石坚也算是仇人。但是曹利用在京城叛乱那天晚上,他突然聪明起来,嘱咐家人不得外出,逃过了此劫。也就是现在三个重臣只剩下他一个。因此他很傲气,连和刘娥说话也老气横秋的。刘娥现在很讨厌这个人。这可是石坚第二次推荐此人了。

刘娥说道:“曹爱卿,你意下如何?”

曹利用一拱手道:“老臣敢不从命。”

可石坚看到他的样子活活一只翘尾巴的公鸡,他在心中暗叹,单论功劳他也只是凭着澶渊之盟的功劳,某些方面还不如曹玮,可他不知道收敛。这次凭着他的本事,想来肯定能谈判下来,那么他回到朝中更不知道收敛,那么离他毁灭的日子也不远了。

然后就是山遇惟亮的事,这都好办,既然决定了收留,刘娥封了他一个少保的职务,着令他立即回京。当山遇惟亮接到圣旨时,连泪水也滚了出来。他不是一个呆子,这样反反复复地来回。他知道宋朝可能将他卖了。一旦他回到西夏,可以想像元昊的怒火,也能想到他全家人的命运。现在既然宋朝封赐都下来了,也就说明了宋朝终于下定决心要保住他了。

既然将悬在朝中头上的几件大事决定下来,刘娥宣布了散朝。石坚从早上到现在还没有吃早饭,肚子老早在发出抗议声,他刚也要随着大臣离开,却让刘娥留了下来。

石坚心中在抗议,可他不知道其他大臣看到他眼里的神情都是艳羡。他们在想,谁说石坚失了刘娥的宠,我就跟谁急。你看,人家刚一到京就被皇太后留进宫中。他们大多数人还没有过单独接触过刘娥的机会。可是嫉妒也没有用,人家有本事,这几天朝中哇啦哇啦吵个不停,可人家一进朝就将所有事业情解决,还放豪言消灭李氏。把他们,他们敢说出这样的话吗?

其实这些大臣都理解错了,刘娥将石坚留下来,与恩宠无关,她是询问石坚新武器的事。这件事许多重要大臣也知道,不过处于保密壮态。她认为石坚既然能说出消灭李氏,那么新武器一定完成了,不然他不会有这样的把握。

石坚也从实禀报,真正能决定战场胜负的枪支他并没有造出,还在研发过程中,不过他给朝廷带来了手榴弹,应当在战场上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说到这里,他笑嘻嘻地说:“太后,臣到现在还没有吃饭,能不能赏一点东西给臣吃。”

刘娥先是一愣,她还没有遇到过有大臣向她要饭吃的。石坚这也是没办法,这几天赶路,本来就很辛苦,现在真饿得受不了。刘娥先是一愣,不过她想到石坚刚才说过将自己与真宗视作父母。现在石坚向她要饭吃,她反而高兴,认为石坚在向她讨亲近。她在他头上摸了一下,说:“哀家马上叫人给你准备吃的。可不能将我们大宋的文曲星饿坏了。不过这半年你这个头冒得可高,现在比哀家都长得高。”

石坚说道:“臣是文曲星,太后是王母娘娘,专管臣这个文曲星。”

刘娥又在他头上拍了一下,说:“神灵的事,可不能胡说。”

不过石坚这一闹,两人的恩怨立即化解。

这时候赵祯赶紧问他不花钱打仗的办法。

石坚说道:“这个还早,恕臣保密。不过到时候,还要请皇上帮臣担带一点。”

赵祯嘻嘻笑道:“石大人,肯定又是山寨版,不合礼数。”

石坚说道:“是有点不合礼数。”

然后又询问朱耻他们五个回京受赏的少年下落。刘娥告诉他,这次朝廷封赏了许多延州城的将士,还有许多士兵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