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犬-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这次入卫京师,几次险象环生的死中求活,他也历练出了一身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毕竟是两世为人,如今更是吃过见过,只要不阶段性的抽疯,不蹦出些惊人之语,远远看上去还真有几分名将的风范了。
最后这个评价,是丁魁自己得出来的,此刻他正骑在马上,押着十几辆大车,看着不远处同样骑着高头大马,手中时刻提着铁枪的宋庆,心中感慨万千,就是眼前这个比自己还小好几岁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是天下闻名的青年将领,更是杀人如麻的后金克星,当他们再次回到徐州的时候。丁魁相信从前一切困难,都将轻而易举的迎刃而解。
有些人,似乎天生就该如此瞩目吧……
怀着同样心思的还有洛小北,这个还不到十七岁的孩子,如今已经是狗营的三大副营官之一,在卫所的身份也已经提到了总旗,没人对这个升职提出反对意见,战场上的洛小北像是一匹狼,对敌人凶狠,对自己更加凶狠。哪怕是素来以勇猛果敢著称的薛五。在目睹这个半大小子守城时身背三处刀伤。却依然脸色狰狞的拿着长枪捅人,也会觉得脊背一阵发凉。
这是个天生为战场而生的家伙,跟宋庆一样,只不过宋庆像是个统帅。至少也是个将军,而这小子更像是个亡命徒,只要命数够硬,假以时日的话,狗营又会多一个能打硬仗,能让人放心的官长。
亡命徒洛小北却从不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他眼中的大英雄从来只有宋庆一个,任何人都不能取代这个位置,哪怕是他自己也不行。他总觉得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宋庆都能做到,而且只会做的更好。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宋庆的亡命徒属性比起任何人来都不差,甚至在癫狂状态下能做到大多数人不敢做的事情。冲阵时候每每身先士卒,这一点确实很受人爱戴,跟我冲和给我冲带给士兵们的可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与洛小北这种心思单纯的半大小子不同,薛五要想的东西就很多了,毕竟以他这个年龄,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大龄男青年,却因为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那独属于江湖侠客的豪放气质,导致薛五爷如今一直还都单着,不少人都在操心此事。
在徐州的时候,其实已经有几位名气不小的媒婆在做工作了,尤其是当薛五跟了宋庆,身家和身份都水涨船高之后,这股风气就更加浓重,只是没过多久薛五就跟着宋庆进京,媒婆们也只好暂时罢手,不过这次回去之后,想必会更加激烈。
从本人角度来说,薛五对找个什么样的媳妇并不太上心,他虽说不至于像丁魁那样充满哲学思想,可侠客的出身也注定了他的浪漫主义,导致他根本对稳定家庭生活无爱,更多时候还是畅想着云游四海,快意恩仇,不过如今跟了宋庆,这个理想也就演变成了跨马抡刀,驰骋沙场,总之是一种充满着浪漫和刺激的人生,而不是在家里面当好丈夫。
同样憧憬这种人生的还有王坚,这个曾经在徐州卫名声很大的少年,如今早已经被宋庆盖了过去,不过王坚却没有丝毫妒忌,他是个性格直爽的年轻人,最崇拜那些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如今的宋庆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因此王坚没有嫉妒,更不会觉得昔日那个不起眼的少年盖过自己,是一件多难接受的事情,他只想让这样的生活更多一些,让自己得到锻炼。
何况这次入卫京师,他自己的收获也是不少,已经升为了总旗,回了徐州卫之后,估计没多久也能升到百户,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己努力的原因,另一方面自然也是因为王昌,王千户毕竟也是卫所老人,又做了那么多年百户,如今遇上整个徐州卫都在大举升迁的机会,把自己儿子弄成百户不成问题,反正他麾下百户也战死好几个,位置绝对有的是。
和年轻人的意气风发不同,上了年纪的人总归是要沉稳一些,此时的王千户看着跃马提枪的儿子,似乎想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只是他很清楚,年轻时候的自己可比不上儿子,他胆子不算太大,武艺也说不上精熟,只是在为人处世方面很有心得,比一般年轻人早熟许多,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后来才慢慢超过了早年名声比他大的宋虎,率先成为了百户。
不过有一点其实没有变,年轻时候他被宋虎的名头压着,如今王坚也被宋庆的名头压着,这一点和从前一样。
熟悉这一切的还有孙伯平,指挥使大人比王昌和宋虎都大几岁,两人还是普通军户的时候,孙伯平就已经是百户了,对手下这两个臂膀年轻时候的样子,孙伯平记得很清楚,一个骁勇善战,第一次随军剿贼,就斩杀了五名贼人,另一个则是在钱粮上有些天赋,加上能做事会说话,前途方面也很不错,只是无论如何他都没想到,那两个家伙会有今天。
不过直到今天,两个人的性格依然没变,王昌依旧会时刻跟随长官的意图,见孙伯平朝这边看来,立刻也把目光投了过去,并且报以微笑,别管指挥使大人什么意思,笑笑总归不会错的。
宋虎的脑子却没想这些,事实上他也没时间想别的,这位看起来相当粗豪,内心却带着几分细腻的汉子,此时正在关心儿子的婚事,确切的说就是那位消失的李婧儿姑娘,絮絮叨叨已经有快半个时辰了。
“你说说你,挺大个人了,连个姑娘家都看不出,你还能干成点什么?”长达一年时间中,对于儿子种种变化的骄傲,几乎都被这件事打碎了,之前大家都忙,一直没有时间,如今从京城返回徐州,中途大把空闲可用,宋虎的碎碎念便始终不曾停歇,今天不知又想起了什么,特意骑着马跑到宋庆旁边,把车轱辘话又来回来去说了起来。
宋庆已经快疯了,可又不敢发火,毕竟这是他爹,真惹急了给他两巴掌,他照样得苦着脸硬挺,因此只能闷头挨训,半晌见宋虎似乎说差不多了,总算松了口气,讪笑道:“爹,这我也没办法啊,人家丁魁跟那个叶女侠联系的更多,最后该走不也走了,他照样没留住,峨眉派是大派,人家也有门规的,再说将来又不是没机会了,叶女侠不是也说要来徐州嘛。”
“万一要是不来呢?”提起这个,宋虎火气再次上涌,指着宋庆骂道:“你这脑子一天到晚不知道怎么想的,那峨眉派可是在四川,你这辈子去过四川吗?反正老子没去过,山高路远的,你知道中途出什么变故!”
“是是是,爹教训的都对!”宋庆再不敢废话,继续闷头挨训,又过了一刻钟之后,宋虎觉得差不多了,这才暂时放过了他,只是照这架势来看,往后的日子怕是依然少不了这种折磨。
整个狗营之中,唯一比较闲暇的大概只有小狼狗,自从跟着宋庆打了几仗之后,这个总有些阴郁的姑娘似乎也开朗些了,虽然话依旧不多,但比起从前总是冷着脸,如今也算是稍微阴转晴,露出笑容的女神自然更加被广大士卒们爱戴,狼狗护卫队的成员正在飞速增加,而且已经走出狗营,扩散到了整个徐州卫,谁都知道有这么个弩箭射的极准,长相又很不错的姑娘,每天借故往狗营蹭的人络绎不绝,宋庆也懒得去管,反正归程途中无所事事,还不如让大家有点娱乐活动。
不过走了一个月之后,他决定再次将训练抓起来,因为快要到家了,无论是他还是孙伯平,包括卫所每一个军官,都希望队伍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回到徐州,让家乡父老们看看他们的威风。
本日第二更送到
第一百九十章 家乡(上)
第一百九十章 ;家乡(上)3000
当时间进入六月初,徐州卫的人马已经过了兖州府,快要走到南阳了,只要经过南阳再往南走上两天,越过山东和徐州交界的湖陵城,就算是到达徐州地界,随后就能到达沛县,那里有等待迎接他们的官民,还有狗营的老朋友周二老爷,宋庆正在琢磨要不要派人打个前站,瞧瞧情况如何,如果方便的话,干脆趁着大兵过境时候把姓周的洗了……
当然,这只是想想而已,哪怕他非常想这么做,甚至想直接把徐州城里的周大老爷一起洗了,可终归还是不能够的,对方好歹也是乡土士绅,除了是月黑风高摸进去,否则还真是不能动人家。
原本宋庆都快把这俩人忘了,毕竟他在京城又是受到皇帝嘉奖,又是跟吴三桂拜把子,早已经忘记徐州乡土的两个士绅财主,可如今马上要回乡了,这心思却又动了起来,因为他很敏感的发现,这两个人的存在,对他来说还是有威胁的,那个周二老爷还好,城里面的周进可确实是个麻烦,毕竟是世代书香人家,虽然目前没有做官的,可关系还是有的。
己巳之变通常被看做明末总兵割据的开端,只不过那要到几年后才会真正成型,目前来说依然是文人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早先宋庆初来乍到傻大胆,而且运气着实不错,一番拳打脚踢之后,居然生生被他打出局面来,可进了京城涨了见识,才知道自己当初很多时候都是在走钢丝,一个没玩好就可能把自己玩死,能够打开局面还真是老天爷的眷顾了。
要知道当初最早和周家进行对抗的时候,他可只是个总旗,二老爷周丰姑且不说。最多是个乡间土财主,手下有些帮佣佃户之类,大老爷周进可是正经的书香门第,州衙那边显然也是有人脉的,估计也是对方没太拿他当回事,否则真是认真对付起来,他一个总旗绝对扛不住,哪怕加上宋虎和王昌也没用,最多增加点抵抗力,但很有可能被人家一勺烩了。
这一点都不夸张。卫所的百户官对上这种书香人家。连老百姓都觉得你没道理。毕竟这时代话语权全部都在读书人手上,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杀了你给你栽赃成兵痞无赖之类,不但是死了白死。而且名声还不好听,本地文人甚至周老爷本人不定给你写成什么样子,估计若干年后还会有周老爷智斗恶贼宋庆的戏文传扬,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纪都会榜上留名。
一个国家如果全是武夫当道,那自然是不行的,唐末节度使割据,最后导致天下大乱,灭亡掉了一个梦幻般的王朝,可从赵匡胤开始。对武人极度限制,导致整个民族尚武精神缺失,一直都在被异族压着打,这同样也不是一条可取的道路,到了如今的大明朝。在土木堡之后,文人再次成为了主宰,可武人的春天也马上将要来临,还真是说不出谁对谁错来。
想要文武张弛,又哪有那么容易。
不过宋庆现在却不愿去想这么复杂的问题,如今这个时代,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强硬武力的,否则几十年后别说什么文武之道,大家全变奴才,想要改变这一切的话,如今他就必须要为自己尽可能多的争取些东西。
这一次回去之后,他和周家双方的力量对比就不同了,尽管周家依然很强势,可他却不再是当初离开时候的小小代百户,而是正儿八经的千户,还单独统带狗营,手上兵马快顶上个参将了,加上他自己有不少生意能赚钱,也不指望着卫所和州衙,钱袋子不捏在别人手上,说话做事自然就硬气,周家若是想要对付他,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将周家定位为自己下一阶段的对头,并非是他心血来潮,而是经过长时间深思熟虑的事情,徐州如今主要分为三股势力,第一股自然是州衙,有知州老爷和一些官员,另外一股就是徐州卫,以及徐州左卫、邳州卫等卫所势力,宋庆出身这个势力,却不想在这个势力下辖做事,除非他自己能够做到指挥使,在之前的时间里,还是要发展第三方势力的。
所谓的第三方势力,说白了就是民间市井,如今在这个圈子里面,宋庆已经能算是一方霸主了,只是在之前还有城北孙满祥,城东廖洪,以及城西的周老爷在跟他争,如今挟大胜之威回转徐州,也该是将这些势力统一起来的时候了。
城外三家之中,孙满祥和廖洪都不足为惧,哪怕没离开徐州之前,宋庆也能收拾他们,唯一可虑的就是周家。
毕竟他离开徐州这么久,那位周二老爷只要还有几分骨气,保证把当初的事跟周大老爷说了,说白了他跟周家已经是对立关系,现在家里头那些买卖还不知道如何,周家若是沉不住气,或者觉得他死在北边,说不定都开始对买卖下手了,指望苏小乙一个泼皮头子,恐怕还真扛不住,况且苏小乙也只是被他打服气了而已,忠诚度能有多高,宋庆自己也不敢保证。
好在他自己也今非昔比,手上有兵有钱,再不是那个要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小人物,这一次回了徐州之后,马上就可以独自成军,虽然人数只有一千五百,可加上卫所的人,那就是两千五了,若是算点花花帐,说不定三千人都能有。
有了三千军马,他绝不会再害怕什么周老爷,反倒是可以谋算一下对方,争取用最快速度将周家抹掉,随后开始向城内四县进发,争取把乡野间的势力全都收拢到自己麾下来,这样才能算是在徐州鼎足而三。
两日之后,大军过了湖陵城,当地士绅出来劳军,猪羊鸡鸭不计其数,这种深情厚谊,孙伯平自然不会放过。全部收了进来,因为一路上拿的太多,他已经专门拨出一部分人负责赶牲口,就走在大军最前方,让沿途州县也都看看,省的还要多费口舌,徐州卫威武固然威武,不过这一举动也确实说明他们接地气,真正和百姓生活结合到了一起,任凭谁家行军也没有猪羊鸡鸭头前开路的。宋庆对此分外佩服。恨不能拜指挥使大人为师。好生学习一下这军民一心的手段。
对于这种行为,徐州卫上下还是很满意的,毕竟伙食提高了不少,甚至比在京城打仗最狠那几天都要好。要知道那时候吃的可是断头饭,吃完了一抹嘴,骂骂咧咧的拿起刀枪上城,潇洒固然潇洒,可保不齐下一顿就没你什么事了。
可如今却不同,他们已经打完了仗,只要路上别自己作死,阎王爷也不收你,那可是一路吃喝回家乡。抱着媳妇叩爹娘,京城那噩梦一般的生活再不用去经历了,他们又可以回复之前安逸的小日子。
正因为如此,部队士气一直都很高涨,哪怕宋庆依旧在练着兵。没有一天闲着,可依然没人叫苦叫累,甚至在行军途中时不时就有悦耳动听的歌声传来,让人听着就浑身舒畅,恨不能找个地方痛痛快快打个滚。
宋庆对这时空的民歌很有兴趣,当初入京途中就挺爱听,不过打仗给忘了,如今情绪松懈下来,自然又关注起这些歌声,这方面丁大官人是行家里手,没事便领着狗营的人喊两嗓子,不多久就会变成全军的大合唱,比如说一绣一只船,船在江心里航,绣了个姜太公,手持钓鱼竿。二绣张果老,骑驴过州桥,张果老骑驴过的是赵州桥。
又比如说俺说个一,你给俺对个一,什么开花在水里?你说那个一,俺给你对个一,莲蓬开花在水里。
不过传唱率最高的却依然是:哎嘿,细皮嫩肉的妹子呦……
这个年代的军人素质啊!你们是徐州军人,为毛不唱大风起兮云飞扬?
宋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表示自己很合群,也只能跟着唱起妹子……
过了湖陵城,便是庙道口,为了表示自己是凯旋大军,孙伯平特意领着所有人马专程去了泗水亭和歌风台,宋庆也是头一次正经见到这个传说中的地方,歌风台前楼后殿,布局匀称,雄浑壮观,台上有大风歌碑、刘邦塑像,算是徐州人心目中第一等的骄傲了,隆重祭祀汉高祖之后,军中不知谁起了个头,再次唱起歌来,这一次总算是没有跟妹子挂上,很正式的唱起了徐州几乎人人会唱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虽然只有三句歌词,全军上下却反反复复的在唱,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宋庆原本还只是跟着唱,可唱着唱着却觉得鼻头略有些酸,他想起了当日城头大战时战死的那些弟兄,还有跟随他出城却在没有回来的同袍,想必当年刘邦唱这首歌的时候,也是这样一番心境吧,自己打拼多年做了皇帝,昔日老兄弟却越来越少,全都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这歌,还真是很讨厌啊,难怪大家都喜欢唱妹子,至少那个只是痛快,不必走心。
歌声依旧嘹亮,宋庆没有向周围看,可心里却很清楚,这时候无论官职大小,位置尊卑,每个人的眼中都有泪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影子,迈开大步,挥舞刀枪,在敌阵中肆意冲杀,最终化作流光,聚成这民族的坚硬脊梁。
ps: ; ;三更一万字到,求订阅和月票啊!!!
第一百九十一章 家乡(下)
当天夜里,徐州卫干脆就在沛县扎营,反正已经到了家里,耽搁一日也没什么关系,更犯不上跟地方县衙客气,也没有沿途中那种小心谨慎的做派,直接将队伍驻扎在沛县城墙下面,军官们则集体进城休息。
沛县县令自然是忙到脚不沾地,徐州卫这次入卫京师立下大功,消息已经传得天下皆知,徐州本乡本土更是与有荣焉,军官们进城的时候,不少百姓都专门出来迎接,欢呼叫好声此起彼伏,又是好一阵热闹,当地的士绅们自然也是欢呼雀跃,有人直接在县城最大的酒楼订好酒菜,将本地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请了过来,陪着这些入卫京师建下大功的军头们吃喝。
作为这次出征大放异彩的人物,宋庆自然是众人关注的焦点,毕竟他曾经得到皇帝亲自嘉奖,这才如今的年代可是最大殊荣,尤其是在徐州这种距离京城较远的地方,富豪人家最多往南京跑跑,对京城从来都是觉得很高贵很神秘的,对皇帝更是有种莫名敬畏,如今这些人刚刚从京城回来,很多人还见过皇帝,员外们自然想要多聊聊京城的八卦。
傍晚时分,各色轿子已经将酒楼门前全部占满了,甚至有临近丰县在这边做生意或探亲访友的富户,也都跑过来凑个热闹,整个酒楼因为已经全被包下,地方倒是够用,不过这么多富贵人家的聚会,在本地也能算是一场盛事了。
徐州卫的军官们也都是穿戴一新,这帮人自从进京城开始,基本就没换过新衣服,战袍和铠甲全部都是脏兮兮的,各种油污血迹混杂出一种黝黑色的光泽,甚至在回程途中,因为要保证沿途各州县跟他们‘军民一心’,也都没有换过衣甲,还是那副血染征鞍的模样。将老子在前线卖命打仗,你们后方应当如何如何的意思表露无遗,效果自然也是很不错的。
如今到了本乡本土,自然不能再让人家出粮饷,又要顾及晚上酒宴,因此都换成了新的。
宋庆作为年轻人中代表,此刻顶盔掼甲,还得了件白色披风,显得威武不凡,跃马提枪行走在沛县街上。不少人都在两侧指指点点。艳羡敬佩之语不绝于耳。若是从前的时候,他可能会有些得意,毕竟这是很骚包的事情,可如今打生打死这么多次。阎王殿的门槛都不知道来回来去走过几趟了,对这种事情也早已经习惯,并不足以让他为之喜形于色。
不过为了配合大军,宋庆还是很和气的拱手微笑,遇到年长或有些身份的,还会跟着其他军官一起下马,接受乡民的祝福,再适当谦逊几句,将一个演员的优秀品质和职业道德操守展现的淋漓尽致。
街上走了快一刻钟。马队总算是走到了酒楼门口,老远便见知县和县衙各官员在那里等候,指挥使孙伯平率先下马,其余人也都有样学样,雄纠纠气昂昂走完了最后那段路程。这都是京城百战厮杀活下来的,每个人手上都有不止一条人命,浓郁的杀气在傍晚如血残阳衬托之下,显得更加磅礴了几分,甲叶零碎的响动,配上众人铿锵的步伐,更是直摄人心。
迎接队伍迅速被镇住了,他们这才重新转换了概念,如今这支队伍可不比当初,虽然人还是那些人,甚至少了许多,可活下来的几乎全都脱胎换骨,这个整体从内到外全部发生了变化,变得坚不可摧,变得凌厉锋锐。
大明到了这个时候,各地卫所早已经不堪使用,很少有正经打仗再上卫所官兵的,徐州这边也是如此,原本最强武力也不是卫所,而是分守徐州参将手下那三千来人,只是这一次因为入卫京师,来的人越多越不嫌多,卫所才得了这么个锻炼机会,只是即便这样,也只是徐州卫和左卫去了,邳州卫至今还在家里面种地吃粮,一副浑噩度日的样子。
谁都没有想到,这徐州卫和左卫的人去了趟京城,居然还真练出来了,这时代的人自然没见过开国之初太祖成祖手下兵将的威武雄壮,可看看如今回来的这支队伍,多少也能够幻想一下,百战精锐大概就是如此。
孙伯平是正三品官,又有新得爵位,哪怕是文贵武贱,比起知县来也高的太多,因此这沛县知县倒也痛快得很,直接领着人过来大礼参拜,口称下官,大家本乡本土,平日里各种生意都少不得互相照拂,加上孙伯平这人性情淑均,为人圆滑,当下也不倨傲,立刻将知县搀扶起来,口中连道不敢,不过脸上那副无论如何都遮掩不住的笑意,却出卖了他此时的心情。
确实,哪怕他这个指挥使是三品,从前人家知县也不太鸟他,反正双方不相统属,知县又是文官,大家见面拱拱手罢了,最多知县的腰稍微弯下一点,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不同,如今竟然行了跪礼,可见孙指挥使地位攀升极快。
值了,这就是孙伯平现在的感受,想想几乎一手带给徐州卫一切的宋庆,立刻将他引了过来,很隆重的给众官员乡绅介绍道:“诸位不见,这便是狗营宋庆,此番入京勤王,于安定门连番激战,两次击退贼酋皇太极,生擒十二贝勒阿济格,大战后金第一勇士鳌拜,可谓大放异彩,彰显我徐州卫之虎威,那是皇上都亲口嘉奖过的,实乃是徐州之福!”
宋庆名声早已经传了回来,不少人除了孙伯平外最重视的就是他,如今见了真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宋庆身量快有一米九,加上膀大腰圆,筋肉匀称,相貌也是英武,还多几分俊逸,此时顶盔掼甲威风凛凛,果然是好汉的最佳标配硬件。
徐州人好武,哪怕全天下都重文轻武。这边却依然还是佩服武艺高强,敢上阵拼命的好汉,如今这好汉模板就站在眼前,顿时引起人们关注,不少人都急赤白咧的打招呼,有些忽然萌态发作的,甚至想亲手去摸一摸这位年轻的宋千户……
好在知县见机得快,立刻制止住众人疯狂行为,引着大家进入酒楼,按照座位坐好。吩咐小二上酒上菜。正式开宴。
因为到了家乡。哪怕不是徐州城内,可这也算是一顿接风宴了,徐州卫众人倒是也不拘谨,相反他们不少人跟这些乡绅们全都认识。就算不认识的也都互相听说过名声,几杯酒下去之后,气氛顿时便热烈起来。
宋庆也发现了熟人,就是那位让他在回程途中便魂牵梦绕的周二老爷,方才人群之中,两人其实就照过面了,周二老爷最初还带着几分敌视,可随着宋庆愈发受到重视,他的敌意也在慢慢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毫不掩饰的戒心。
宋庆因为年幼,却又受人重视,因此单独坐了一桌,周围都是些百户,以及一些士绅。县衙那边则是县丞作陪,俨然以他为首,加上其他桌子来找他敬酒的络绎不绝,以至于没什么时间去照看邻桌的周二老爷。
直到这帮敬酒的都差不多过了瘾,该摸宋千户的也已经得偿所愿,宋庆才有时间去关注这位真正的‘故人’,并朝旁边丁魁使了使眼色,丁大官人也是一副了然于心的模样,凑过来小声道:“庆哥儿,要不要找机会做了这厮?”
“你怎么这么暴力?不像你作风啊!”宋庆顿时大惊,丁魁的作风他很了解,从来都是比较悲天悯人的,虽然这人关键时刻也是出手狠辣,毫不拖泥带水,不过大多数时间都会对自己下死手的行为做些劝阻,很难得见到这般急着杀人的时候,这种事情出现在丁大官人身上,简直堪称是行为艺术,当即问道:“他后来又得罪你了?”
“那倒是没有,不过早晚的事,我们回了徐州之后,势必要成为第三股势力,这是路上你对我说的,那周家肯定是绊脚石,还不如想个法子弄死了算。”丁魁侃侃而谈道:“而且就算我不这么想,你也会这么想的,反正最后结果都一样。”
“不急,先看看再说。”宋庆无所谓道:“这个周丰没什么,最多是脾气暴躁些,手下有几个能打的家丁罢了,真正麻烦的是城里那位,等明日回了徐州,先和苏小乙聊聊,随后再作计较。”
“也罢,反正你做主便是。”丁魁也不再多说,继续和旁人闲聊,作为狗营两大管家之一,这负责协调周围士绅的工作,宋庆已经全盘交给了他,赵满熊毕竟初来乍到,人头不熟,这方面还是丁魁更加拿手。
这次回到徐州,宋庆对自己的定位已经有了新的方略,从前那种只走市井江湖下九流的路数,显然已经不适合了,他如今手下两千多人马,而且独领一军,在徐州卫算是个有些超然的存在,在徐州内外也是独树一帜,想要把这种局面稳定住,并且进一步发展壮大,势必要走一条和从前不同的路,也就是从下里巴人进化到阳春白雪的征途。
只是他本人又实在懒得操持这些东西,还是每日住在军营里舒坦,因此这些方面就需要丁魁和赵满熊去处理了,丁大官人素来都是很阳春白雪的,对这种交际工作的兴趣远远超过管钱粮和生意,因此跟赵满熊倒是正好分开,两人各司其职,谁都不碍着谁,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将全身心投入到跟人吃茶喝酒聊闲天的工作中,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功德圆满。
他和宋庆没说几句,可那位周二老爷却已经坐不住了,怎么看都觉得姓宋的已经对自己动了杀心,根本不敢继续留下去,没过多久便推说家中有事,头一个离开酒席,熟人们顿时大叫没趣,心中还多少有些纳闷,这周二老爷平素最喜欢攀附权贵,也最爱这等热闹场面,如今也不知家中出了什么大事,竟然会错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