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犬-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孰重一目了然,加上宋庆这人如今进了评书,仗义之名传遍徐州,甚至山东和邳州那边也有不少人在传扬,托他们办事的时候手面又大方,每个人都得了不少实惠,当即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帮着把梢盯好,不让这马知州翻上天去。
原本宋庆还觉得,这是个比较长时间的工作,因此也就没怎么太往心里去,谁知道没过几天居然就用上了,这日他正在给那些新晋招纳的宣讲员们讲课,让他们活学活用,不要只停留在说评书的阶段上,外面忽然跑来了洛小北,在他耳畔小声道:“大人,东门那边廖洪的人过来传信,说是来了四个南京口音的,看着不是什么正经路数,一进门就打听大人的事情,现在奔着知州衙门那边去了,也不知道究竟要做什么,我已经叫人过去盯着了,您看是不是要先把人给弄起来?”
“南直隶口音?”宋庆多少有些意外,因为徐州虽然离着南直隶很近,但他跟那地方真心没什么关系,倒是想着过些日子去趟趟道,看看能不能把自家的生意做过去,可如今显然扯不上任何瓜葛的,也不知道那地方的人过来打听他做什么。
不过很快他就有些警惕了,之前宋虎还跟他说过,南直隶那边似乎在查杨方上吊的事情,或者说那边干脆就认为杨方死的有蹊跷,他回来时候还跟胡捷商议过此事,如果说南直隶的人过来打听他,那最大可能就是因为这个。
只是胡捷那边也没给自己传来消息,这事情也有些说不准,正要再派人跟去州衙看看,丁魁却忽然闯了进来,小声道:“胡捷那边派人过来传了消息,说是南直隶派了几个锦衣卫的番子过来查你,让咱们小心点。”
果然就是此事!
宋庆知道这事不能耽误,今日的课也别上了,让那些宣讲员都先回去,立刻召集手下在屋子里聚齐,把事情原原本本说了,跟着暗中观察起这些人的表情来,几个锦衣卫的番子他倒是不怕,不过这同样是个检验自己手下的好机会。
锦衣卫代表朝廷,他宋庆也代表朝廷,只是锦衣亲军那毕竟是天子的直接属下,跟一般朝廷大臣还是有区别的,他很想知道如果自己跟这些代表天子的人冲突起来,手下的人会有些什么反应,这可不是没事找事,随着自己摊子越铺越大,肯定要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包括改革军制,增强宣传之类,说白了就是开始跟朝廷走上分岔路了,这个时候利用一个并不算太麻烦,却又能够检验出真假的事情,来看看手下人究竟是个什么心态,他觉得还是很有必要也很划算的。
当然,这个考验并不包括洛小北和丁魁这俩绝对死忠,甚至连薛五都可以刨去,这粗中带细的汉子宋庆观察过,最终确定还是可以放心的,因为杀杨方的事情薛五就知道,跟邳州卫开打他也是先锋,那个时候宋庆做出这等大事,已经算是挺大逆不道了,薛五都可以跟着去做,忠诚度应该就没什么问题,即便还有那么点效忠朝廷的小心思,往后也可以用各种高官厚禄来解决,宋庆对这些亲信手下那是从来都不会吝啬的,薛五本身出身江湖,讲究义气,也最容易被这些打动。
再有就是赵满熊,这人宋庆也是放心的,因为他可以很肯定地说,整个大明没有人会像自己这样用赵满熊,大部分人对于他这种武艺稀松,胆小怕死的武官不鄙视就不错了,根本不可能给什么好位置,更不会看到这人赚钱上的天赋,也只有自己才能如此大度的将整个体系的经济都交给对方去打理,只凭这一点赵满熊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宋庆也能对他放心。
至于其他人,那就要考察一下了,这帮人要么是京营那边跟过来的,要么也是旧有徐州卫体系中出来的,对朝廷还有几分敬畏之心犹未可知,因此在说完这件事后,宋庆还把之前杀掉杨方的事情讲了,就等着看大家的反应。
让他欣慰的是,这些人除了听说杨方是洛小北下手杀掉时惊讶了一下,之后就再没有任何反应,把事情全部听完之后,周陵立刻接口道:“大人,要不要将这几个狗番子宰了?需要的话属下这就去召集弟兄们下手!”
“你们的意思呢?”宋庆淡笑着问道。
“杀,没说的!”薛五首先表态。
有了 第 342 章 你们,这几日都给我盯严实点,只要出现什么看着来路不正的,直接先给我抓起来再说,若有敢于反抗的,直接以袭击官兵为名杀了再说,都明白了吗?”
“属下遵命!”满屋的文武官员齐声应道。
第 343 章 果然有问题
散了会,洛小北便直接奔了知州衙门,跟着去的都是胆大心黑外加忠诚度极高的毛头小子,宋庆如今专门养活了一批十三四岁的孩子,跟当年洛小北他们性质差不多,只是那个时候他自己本身没多少实力,洛小北等人更是被薛平硬塞过来的,两者还不可同日而语,如今这些都是些战死将士的后代,他花大价钱养活起来,每日跟着习文练武,算是自己最忠诚的嫡系了,这帮小子下手都相当狠,有时候连薛五那种老江湖看着都慎得慌,也算是手里很得用的一支力量。
当然,如果还有其他作用的话,那就是帮他得了个好名声,那些战死者的家属提起这事都是翘大拇指,说起宋大人的义气和恩情,那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的,谁要是敢说宋庆坏话,这帮人 第 343 章 ,而这两位问的具体内容也让他有点心惊胆战,事关一位指挥使的生死啊。如果事情是真的,那这宋庆胆子可真够大,当时他好像只是个千户吧?居然就敢去谋杀邳州卫的指挥使,反正换成他马辉,绝对做不出这么疯狂的事情来。
他很想说自己知道这件事情,甚至是亲眼看见宋庆把杨大人吊上房梁的,但这种事情真心没法来虚的,人家锦衣卫虽说捕风捉影,但涉及到这种大事,肯定需要真凭实据,那时候他马大人还在四川卸任,跟徐州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哪里就知道宋庆和杨方的事情,只能将自己来到这边之后所知道的说了出去,期待着能够对此案的进展发挥点作用。
至于他所说的内容,无非是宋庆如何骄横跋扈,比起赫赫有名的梁冀将军也不差几分,四个番子虽然拿不到真凭实据,但好歹也算得到点有用的,谢绝了知州大人的款待,就此离开州衙,准备找个地方吃喝一顿,再去徐州那个很有名的碧波池享受一下,看看那位宋将军经营出来的销金窝,到底是怎么个好法,再考虑下如果将这人办了,自己能得到多少好处。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在锦衣卫看来,这天下除了那些跟宫里有攀扯的角色之外,再没什么是他们不能碰的,宋庆不过一个外官,又是刚刚起来的,哪里敢得罪他们,到时候只要查到点真凭实据,过去咋呼两声,对方还不得金山银海的孝敬他们哥儿四个,拿了银子还不算完,若是上面大人就此放过也就罢了,若是还要办这人,他们自然也会死命召唤,等到宋庆快完蛋的时候,这四个一直冲锋在前的同样还会拿上很大一笔,毕竟没人比他们更熟悉情况了。
这就是锦衣卫和东厂番子们发财的办法,如果遇到那些清流还麻烦些,宋庆这等武将最好对付,根本不会有人帮他们说话,在朝中大人们看来,武将跟番子属于一丘之貉,他们狗咬狗的话,清流臣子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去阻止。
脑子里盘算着日后要如何从宋庆这边弄钱,四个番子走出知州衙门,找人打听几句碧波池的方向,溜溜达达的朝着西门方向走去,走了一阵之后,某人提出找个墙根方便一下,其余三人立刻附议,谁知刚刚走进巷子,周围便窜出十几个小孩子来,用尖刀将四人抵到墙角,跟着将手脚绑了,再用麻袋套上,直接往大车上一转,没多会儿便消失不见。
四个锦衣卫番子早已经吓坏了,自打穿上这身飞鱼服,还从来没遇到过这种事情,徐州路面也不算平整,在大车上颠簸了好一阵子,浑身上下骨头都快散架了,车子总算停了下来,跟着就被人迷迷糊糊带去了不知什么地方。
当头套被摘下来的时候,四个人下意识的闭上了眼睛,可本以为会遇到什么强烈的光线反应,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他们被人带到了一个非常昏暗的牢房之中,不像什么正经地方,看着倒有点锦衣卫诏狱的感觉。
到了这个地步,他们就是再傻,也知道自己被人绑了,瞧瞧眼前这几个目露凶光的汉子,为首叫蒋旭的总旗厉声道:“你们是什么人?居然敢绑锦衣卫,不怕灭九族吗?”
“去你娘的!”洛小北毫不客气的一脚踹了过去,跟着直接抄起凳子来猛打,其他人也都是有样学样的下起了黑手,直到将这四人全部打的鼻青脸肿,再也不敢放什么狠话,这才算是罢了手,洛小北慢慢直起身子,往后面桌子上一坐,慢条斯理道:“说说吧,谁派你们来徐州的,来这边干什么事情,要是有半句假话,直接把你们剁零碎了喂狗!”
这么强有力的威胁,换做平时蒋旭早就骂回去了,可今天刚刚挨了顿打,也知道这帮人肯定敢说敢做,尤其他们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哪里敢有半点反抗,这四个番子也都不是什么硬骨头,平时出来敲诈勒索很在行,见了真章全都软下去了,七嘴八舌的便将事情大概说了,并且给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他们四个只是打前站的,后头还有不少人。
这个不少人还真不是虚数,杨方背后的大人物叫做杨定,俩人是叔伯兄弟,虽然从亲戚的角度上来往不是很密切,但从做官的角度上还真是一直有联系,严格来说杨定不是官,但他说出的话却比做官的好使得多,至少在南直隶是这样的,这位杨家大爷是个总管,南京魏国公徐家的总管,尽管不是最大的那个,但在府上也有不小的权力,说出去的话自然管用。
魏国公徐家,最早一代自然是中山王徐达,评书中凡是说起这人,前缀就是中山王,须不知他这个王爵是死后追封的,生前一直就是个公爵,只不过他这个公爵是武勋第二,李善长完蛋之后又成为了第一,还是个世袭罔替的。
加上徐达很会押宝,自己跟了朱元璋,却把女儿嫁给朱棣,导致在永乐靖难之后也没受什么波及,家中的公爵位置也就是一代代传了下来,永乐大帝回了北京之后,南京方面其实就是徐家在做主,这么多年下来,早已经成为了南京应天府实际上的主人,比起那些虚有其表的南京六部尚书们强了太多,这样人家里比较得用的总管,在南直隶自然很吃得开。
杨方死了之后,杨定怎么想怎么觉得蹊跷,于是开始着手调查,也不知从什么地方听说可能跟宋庆有关系,立刻找了南京那边的锦衣卫,让他们派人过来看看风色,这四个不过是打前站的,如果能够找到些蛛丝马迹,那就立刻把大部队都派过来,至于那些大部队,现在全部都在邳州城内窝着,顺便暗中调查邳州卫指挥使胡捷,希望从他那边找到线索。
这么重要的消息,洛小北当然不敢怠慢,立刻找到宋庆,将事情原原本本说了,宋庆本打算叫人去胡捷那边打听下,看看城中到底有多少锦衣卫,可想来想去又觉得太过麻烦,还不如自己直接过去,将那些人全都抓了,然后找个地方全部干掉的好,反正对方既然没有明目张胆的打出身份来,他想怎么做都可以,只要没有真凭实据,那位杨总管也不好说什么。
最重要的一点,他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小角色,而是统兵近万的将军,没点凭据谁都别打算动他。
一万字求月票!
第 344 章 邳州城的锦衣卫
感谢泪落红尘5和耕香老人的打赏,还要感谢贫道乃许仙的催更票,但臣妾做不到啊,每天要工作,更新一万字已经是极限,深刻表达歉意,让您失望了……
宋庆做事从来都是很仔细的,这也是他一直都引以为豪的地方,哪怕已经混到了一个不错的位置,他内心深处依然能够在大多数时间里保持冷静,从细微之处看清局面,然后做出最为适合自己的判断,铲除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眼下最大的绊脚石毫无疑问就是锦衣卫,而且还不是他手里抓的那四个,是邳州城里的那一群据说二三十个,那位杨总管派这么多人来对付他,也算是够下血本的,要知道锦衣卫不是普通兵士,也不是江湖人物,更不是他杨总管的碎催,这帮人几乎世世代代都在系统里头混,家传手艺就是干这个的,实力也是盘根错节,并不是说谁发句话都要伺候着的。
如果是京师的那些大人物,比方说当朝几位阁老,或者说六部尚书,宫里面的哪位大太监之类,使唤使唤锦衣卫倒是没问题,如今这位魏国公徐弘基,也是有这个资格的,但杨定毕竟只是个管事,哪怕是个在国公府内说话挺管用,甚至能够在很大程度影响些江南江北武官职位的管事,若是想要动用锦衣卫,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至少要花费些银子。
也就是这次要对付的是宋庆,如果能够得手的话,大家都有不少银子可赚,锦衣卫这才答应的如此痛快,直接拍了三十来人过来,大部分都住在了邳州城中。那四个作为开路先锋直奔徐州,谁想到刚刚开了个头,就被宋庆一勺烩了。
又审问了半日,能掏的东西全都掏了出来。那四个也给收拾的不成人样。宋庆也懒得再叫人去邳州联络胡捷,反正徐州这边暂时不会有什么事情。干脆自己带人亲自过去,看看那些锦衣卫究竟能闹出什么花样来,如果不行的话,那就直接动手杀人。胡捷这方面胆子还是小了些,真要是下手不及时,对方主动亮出身份来,只怕到时候就要费一番手脚了。
至于锦衣卫没有露出自己的身份,宋庆是有自己判断的,自己毕竟是实权的参将,对方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肯定是不会露出身份的,毕竟徐州如今在某种程度上姓宋,这已经不是什么太大的秘密,锦衣卫的人同样不是傻子。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若是直接暴露身份出来,那是什么都查不到的,甚至连那身最经典的打扮平时查案都不能穿出来。
所谓飞鱼服绣春刀,说白了就是个好看而已,在人家知道你身份的情况下可以穿,要么就是案子已经确凿,马上准备抓人时候穿出来显摆显摆,查案时候真心不能穿那身,否则谁都知道你是锦衣卫,你还想调查什么?
不过既然不暴露身份,那宋庆能下手的机会就太多了,只要你不将这个直接代表天子的亲军身份抬出来,那是想怎么下手都行,到时候直接把事情问清楚,人杀掉找个地方一埋,神不知鬼不觉,就是南直隶那边怀疑起来也没用,没有任何证据,你怎么证明这人是被宋庆杀了?为什么就不能是良心发现之后不忍下手,又怕上官追究,最后自己披发入山不玩了。
当然,这种事情不能带太多人,否则宋参将大张旗鼓领兵进入邳州,那些锦衣卫保证会起戒心,说不定第一时间先把自己的情况写信汇报回去,同时还有可能把身份亮出来,到那个时候就不那么好对付了,因此必须要隐秘才行。
洛小北是必须带的,尽管宋庆觉得这小子搞暗杀可惜了,因为他带兵打仗能力也不错,但洛小北自己却真的很喜欢这个职业,并且有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的趋势,宋庆也只得物尽其用,让他先带着那帮孩子折腾,反正大家年纪都差不多,他做这个孩子头正合适,这一趟也是如此,精挑细选了十几个胆大手黑的娃娃兵,都交给洛小北一起带过去。
除此之外还有丁大官人,尽管大官人已经向着行政人才的方向大步前进了,但宋庆手上打仗的人不少,做这种事情的还真不错,因此丁魁必须要带上,洛小北毕竟年轻,关键时刻还是要丁魁来把把关,这样宋庆心里面也踏实。
其实做这个最好的是薛五那些老乡,那些可都是江湖人物,做这种事情算是专业对口,只是这些人都刚刚投奔过来不久,如此机密大事显然还不能参与,因此只得暂时弃之不用,好在自己这边人手也算足够,实在不行大不了亲自动手,不信拾掇不下二三十个锦衣卫,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把这些锦衣卫全部干掉,这才是最麻烦的问题。
要知道这不是打土匪,放跑一些无所谓,甚至在养土匪的时候,宋庆还都是有意放跑的,这趟可不一样,只要跑出去一个,事情基本上就闹大了,哪怕对方没有实际证据,但一下子死了二三十锦衣卫,皇帝都会亲自过问此事,到时候派人下来大肆彻查,几乎可以明目张胆的将他们这些人分开了身份,他也不敢保证自己手下就没有软骨头,都能扛得住那些刑罚。
若是到了那个时候,他也就只有造反了,虽说对这事他丝毫没有心理障碍,但如今实力太弱小,真要是造了反,只怕能有两三成的人跟自己走就不错了,最多再加上孔有德那几千人马,自己前脚刚刚平叛,后脚就带着那些被招降的叛军再次造反,说出去也真是够讽刺的,因此这种失误绝对不能发生,一定要保证在极短时间内将所有人全部抓起来或者杀掉。
领着六十余个好手,扮作过往商队。一路前往邳州,也没急着进城,便直接派人去了邳州卫指挥使衙门,约胡捷出来见面。此事毕竟事关重大。宋庆也都是处处小心,见胡捷当然要用这种特务接头的方式。如果不是双方都认识,他甚至还打算设计几个天王盖地虎的暗号出来,也算是谨慎到了极点,直到胡捷带着两个心腹出现。才算是踏实下来,直截了当问道:“那些人住在什么地方,这些天都在做什么?”
“暂时还都住在城里,我叫人去观察过,不过不敢走得太近,这些人鬼的很,太近了容易被发觉。反倒是让他们注意到我。”胡捷此刻一脸苦相,万没想到对方会派出这么大阵势来对付他,好在他跟宋庆北边走了一遭之后,胆子也算变大不少。咬咬牙道:“这帮人绝对不能留着,找个机会都给杀了吧,不然我连城都不敢进,每日只能在卫所里面呆着,实在是无趣得很,况且他们摆明了不怀好意,就是打算来陷害我们的,是可忍孰不可忍?!”
“行啊,胡大哥,你这颠倒黑白的功夫见长啊!”宋庆很是赞叹的说道:“听你这么一说,我都觉得咱俩特别委屈,好像杨方那厮不是咱们做掉的一样,没问题,就冲咱俩这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冤情,这些锦衣卫也必须死!”
胡捷脸上一红,他的确是有了不少变化,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无疑就是后者的典型范例,跟宋庆在一起混的时间久了,出了事情之后下意识的就把自己放在被害者的立场上,以如今的身份来看,宋庆要是岳飞,他自然就是宗泽,反正都是被朝中奸臣陷害的,那些锦衣卫都是秦桧派来的奸贼,杀了他们自然就是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理由特别光伟正!
除此之外,他脸红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时间也是越来越短了,虽然在面对上官查问时候胆子没增加多少,但真等到人家拿刀过来架住脖子,也是敢于反抗的,如果换做是以前的胡捷,遇到这等场面,只怕早已经带着银子跑去锦衣卫那里走门路,实在不行那就只能跪下磕头讨饶,如今他却只是让那三百出生入死的手下去盯梢,等着宋庆过来,一开口就要杀人。
这人啊,认识什么样的朋友,对自己真心有太大影响,哪怕胡捷这四十来岁的人也不例外。
不过宋庆对此却非常满意,他之前还一直琢磨要如何说服此人,现在看起来完全不用了,胡捷已经自己进化到了能够跟他配合做事的程度,这也算是个意外之喜,至少不必再苦口婆心的拉人下水,胡指挥使自己就跳了下来。
当天晚上,宋庆便在邳州城中找了间客栈住下,手下人马则跟着胡捷的心腹去了锦衣卫所住的客栈,密切观察他们的动静,同时也要查看是否有人来跟住在这里的人接头,力争做到将所有进入邳州城的锦衣卫全部干掉。
邳州这地方不像徐州,很固定的就那么些人,来了外人随时都能看出来,这里因为通了运河,各色人等几乎每天都会出现,所以很难看出是不是本地人,因此侦查起来还真是要费些功夫,好在那些锦衣卫也都很带相,洛小北等人久在军中,一看就知道谁是吃官家饭的,加上邳州州衙里面的不少衙役也都被宋庆花钱买通,到处帮着看人,折腾好几日工夫之后,总算是将目标全部锁定了,这帮锦衣卫还真没把人都放在一起,外头留了五个,每天都过来点次卯,也是报个平安。
这报平安自然是互相报,若是外面出事了,里面的人自然警惕起来,若是里面出事了,外头那五个肯定就会分头逃走,然后跑回南京报信,毕竟他们有五个人,逃出去的机会也都大些,这安排算是相当谨慎小心了。
只不过这种谨慎小心似乎是出于职业习惯,却并非是出自本心,从内心深处来看,这些锦衣卫还是没太把这趟差事当回事,若是去对付手握重兵的宋庆,说不定还会仔细一些,在这里看着胡捷,等待派出去那四人的消息,明显要松懈的多,无论从被抓的蒋旭等四人,还是从邳州这些人接头时候的粗疏大意,都能看出他们根本没放在心上,甚至带着几分轻视。
其实想想也很正常,这里一不是番邦外国,二不是九边军镇,徐州邳州可算是内陆之地,大明朝的威风在这里是最能彰显出来的,他们是代表天子的锦衣卫,就算是真被人察觉出了什么,到时候亮出身份来,有谁敢在老虎嘴上拔毛?
不怕抄家灭门诛九族吗?
正是这种心态,让他们非常粗疏大意,根本没有一点要潜伏下来的意思,只当做是一次公费旅游,外带敲诈勒索的美差,这也是胡捷手下那些没怎么干过盯梢的心腹,也能够找到他们的原因,加上丁大人那边原本就传了消息,说有人要陷害他们,叫胡捷和宋庆都小心行事,因此这些锦衣卫进城之后没多久就被看了出来,只是自己还不知道而已。
整个邳州城内共有锦衣卫二十九人,带头那个三十来岁,好像是姓郑的,某次有人听到其他锦衣卫管他叫郑百户,这人本身就不是什么干秘密工作的材料,自身素质就差得要命,不过话说回来了,这年头的锦衣卫也真没多少真正做事的,搞情报下黑手这种差事可不是谁都能做,如今的锦衣卫早已经成了个大衙门,除了极少数人外,搞这个可以说连东厂都不如。
其余人的素质也很堪忧,经过系统观察之后,这些人中有些武艺的算是郑百户总共就五个人,其余都是些闲汉类型的,未必都是有正经身份的小旗,估计还得有些个帮闲之类,这一趟也都一起带出来发财,算是上级给他们发的福利了,估计这会儿还都做着清秋大梦,想要从宋庆和胡捷那里勒索钱财,浑没想到他们勒索的对象已经带着刀子上了门。
盯了三天工夫,宋庆终于确定完全没问题了,而且那些锦衣卫平时并不是都在房间里呆着,没事也会出来溜达溜达,路线还都比较固定,于是挑选了一个人烟稀少的路段,吩咐洛小北开始动手,力争用最短时间全部解决掉。
第 345 章 抓人
郑百户叫郑通,正经的锦衣卫世家,据说打从永乐年间就已经是锦衣卫了,当年据说还做到过佥事,只是后来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如今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勉强做到个百户,因此郑通对于这次来徐州,可是充满很大期待的。
他期待的原因非常简单,杨总管给了他一个承诺,只要成功找到线索,扳倒宋庆和胡捷,他就能够升到千户,还能得到一大笔银子,这话他百分之百相信,作为南京城的土著,他对杨总管的根底也摸得很清楚,知道这人能量很大,正经带兵的将来肯定没戏,在扶持着小地方卫所的指挥使,绝对是不成问题,哪怕是各方面利益交换的结果,这也是硬邦邦的能力表现,让他这个百户升上一级去做千户,这绝对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因此这趟差事他做的也是无比用心,只想着早点办成。
但用心归用心,那种锦衣卫的傲气却还是收敛不住,锦衣卫在两京之中非常老实,远远没有洪武年那般威风,但只要出了两京,那可都是一副朝廷中人到地方上视察的派头,这次虽说是隐秘查案,但他也不觉得对方有什么反抗能力,因此根本就没把隐秘这俩字放在心上,住个店都是一副吆五喝六,生怕人家不知道自己是官的派头,又怎么可能藏得住行迹。
在邳州过了几日,他还真过上瘾了,这地方没有上官,数他最大,平日里下头一帮人也都孝敬着,却没有他需要小心在意伺候的大人。只怕做了千户之后都不会有这般享受,还真有点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感觉,总之是相当舒坦贴心。
不过这差事总是要办,郑通大致想了想。估计也就是这一两日。派出去的四个就该回来了,因此干脆将人都集中起来。打算出去吃一顿好的,然后打叠起精神来办差,等到差事都办完了,拿着那宋庆和胡捷孝敬的银子。甚至还有抄家得到的银子,以及上司赏下的那笔钱,继续在邳州混上几天,玩够了之后再回南京接任千户的位置,这才是人生赢家的路子。
手下人也都是欢欣鼓舞,这几日大伙儿虽然也都出去过,但因为身上担着差事。因此一直都玩不痛快,而且大部分人都要在这里蹲守,只有少数人能够轮换着出去,大家也都玩不痛快。今日大人显然是要打破常规,让大伙儿痛痛快快玩一场了,这年头锦衣卫没几个正经办差的,难得出一趟南京,都是存在在地方上好生玩一通的心思,心情自然是很不错的。
挑了一家酒店,众人开始喝酒吃菜,气氛很快便热络起来,都是嚷嚷着这趟如何辛苦,等将差事办完了,一定要好好乐呵乐呵,有几个嘴巴大的还说起了宋庆胡捷如何如何,郑通总算还记着点自己出来是办的什么差,赶忙将这帮人嘴堵住,看看吃了的差不多了,天色也已经黑了下来,生怕再折腾下去暴露身份,赶忙带着众人离开,晃晃悠悠的返回客栈。
路过那条没什么人的小路时,几人酒意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