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窃隋-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只蚊子大人?”

那侍卫头领闻言愣了片刻,还没等他再回过神来呢,一道乌光已经贯穿了这侍卫头领的咽喉。

随后,数百道乌光飙射而至,将宫门内两侧箭楼上的那些个棒子哨兵尽数射翻在地。

而这个时候,沈光小胖子身后飞出一骑,挥舞着一对儿梅花亮银锤直扑宫门而去。

两道寒光划过,随着“轰隆”一声闷响,棒子皇宫那厚达半尺多的青铜包皮铁梨木大门,硬是被砸了个铜钉与木屑齐飞。

紧接着“叮叮咣咣”又是几十记闷响,可怜那皇宫大门没有丝毫意外地被砸成了一堆废铜烂木!

宫门被砸开后,沈光小胖子领着五千隋军纵马而行,如狼似虎地便冲进了皇宫!旋即,棒子王的皇宫里也升起了冲天的的火光!

这一战,从四更许开始,直到第二天巳时许,方才渐渐落下帷幕。

没有丝毫意外,刚刚修建起来的平壤城再次在战火中化为一片废墟。

在隋军的偷袭下,驻守平壤城的八万棒子兵,或者稀里糊涂地被火烧死,或者在狼奔豕突中被隋军砍掉脑袋,再被奔驰而过的战马塔城肉泥,基本上,就没能形成啥有效的抵抗。

因此,虽然杀敌近二十万,可实际上,隋军基本上就没付出啥伤亡,唯一有那么一点儿麻烦的就是,有一千多隋军在混乱中,不慎被战火烧伤!

待到日落十分,隋军的战果终于初步统计完毕,经此一役,总计杀敌十八万三千有余,俘虏七万五千多人。

按照隋军一贯的凶残风格,被俘的基本都是高句丽的青少年妇女,至于雄性棒子,除了棒子王高元、棒子丞相一只蚊子外,不论老少,全都给砍了!

至此,高句丽算是基本被灭国了!

可余下来还有那么一点点儿的问题,一个就是如何再接再厉的扫荡高句丽余下的几个郡县,另外就是高句丽南方的百济新罗两国很有可能会出兵前来援助高句丽!

前一个问题还好说,只要隋军大军一到,一路向南平推过去,应该没啥大问题!

至于百济和新罗,宇文小麻杆儿略微寻思了一下,便也没再理会了!

他们两国,若是老实一点儿还则罢了,若是敢扎刺儿,正好有光明正大的借口把他们一并收拾了!

在平壤城等了两日,宇文成都终于领着大军赶到,随后,宇文小麻杆儿一面安排转运俘虏,一面吩咐手下众将各自领兵,以平壤城为中转站,一路向南扫荡。

也不知是隋军的动作太快了,还是百济和新罗反应太迟钝了,直到又过了半个多月,二十万隋军已经接连扫荡完乐浪、真番、带方三郡,一直杀进了高句丽最后一郡临屯郡了,百济和新罗方面这才终于有了一点儿小动作!

百济和新罗出兵了!

也不知这两国是咋想的,居然一个出兵五千,另一个出兵六千,而且才刚刚慢吞吞地出了杀出国境,进入了高句丽境内!

第三百三十九章水煮活人

按照宇文小麻杆儿原本的打算,是想一口把这百济和新罗的这两只军队吃掉,然后再借口两**队攻击隋军,好一举南下扫平整个半岛的!

没想到,这两国的军队胆子太小,听闻隋军杀来,离着还有近百里呢,就开始撒丫子跑路了!

一路跑回各自的境内后,百济和新罗两国,还不约而同地把高句丽的使节五花大绑的送给隋军,同时还递上降书顺表,很是低声下气地表示愿意年年进贡、岁岁称臣!

面对这么低调老实一副认打认罚姿态的小弟,宇文小麻杆儿有点没辙了,这要是自己不管不顾的就去揍人家,传出去之后,号说不好听啊!丫的,也太欺负人了!

虽然有些恋恋不舍,可思量了一番后,宇文小麻杆儿还是命人打扫完了临屯郡后便收兵了。

按照惯例,宇文小麻杆儿先把战利品分给了手下军士一部分,萝莉级的战利品依旧偷偷运往自己老巢,剩下多余的则统统打包送给杨广。

分完果果后,等宇文小麻杆儿压着俘虏一路慢吞吞地回到涿郡已经是十月份了。

收获了棒子王高元、棒子丞相一只蚊子,叛徒斛斯政,以及数万的棒子妇女,杨广心情那是相当的不错,领着五十万大军压着俘虏,趾高气昂地就回转西京大兴了!

回家之后,杨广大手一挥,就让人把叛徒斛斯政也煮了,还放了点儿油盐酱醋和生姜芥末之类的,调好了味道,分给满朝文武吃!

结果,就有那善于阿谀的奸臣,居然硬是混了个饱儿!

一看这情形,可把宇文小麻杆儿给恶心坏了,连忙推说自己闹肚子,借着屎遁就遛了!

对此,杨广倒是没有很是在意!

在杨广看来,就算满朝文武都是叛徒,宇文小麻杆儿也不可能是叛徒!那可是自己便宜姐夫丫!而且,这斛斯政还有高元和一只蚊子,可都是这小麻杆儿给自己抓住的呀!

处理完了斛斯政,接下来就是棒子王高元了!

身为天朝上国的皇帝,杨广还是很有大国领袖气度地,先是义正言辞地训斥了高元一顿,见高元棒子貌似比较低调,居然没开口反驳,杨广很满意。喷了半晌的口水,直到喷得口干舌燥了,杨广这才大手一挥,说让高元棒子下去好好反省,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为大隋治理高句丽!

一听这话,高元棒子就哭了,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跟杨广说,高句丽不需要治理了!

杨广闻言很是诧异,连忙问咋回事儿,是不是你们高句丽的棒子都幡然悔悟,打算集体投靠到大隋治下了?即便如此,也需要个郡守去管一下丫?

被杨广问得那个伤心丫,高元棒子哭了半晌这才啜泣着道,高句丽已经就剩下俺高元和一只蚊子两个棒子了!至于其它的棒子,全都被你们隋兵给杀光了!

闻听此言,杨广心里那个震惊丫!半晌终于回过神来,杨广忙命人传宇文小麻杆儿回来觐见!

刚刚在外面吐完,此刻,宇文小麻杆儿正脸色苍白着呢,一进金銮殿,瞄了眼旁边那群嘴角还挂着肉汤汁儿的那些个文武大臣,宇文小麻杆儿的胃里就又是一阵翻江倒海。

“骂了隔壁的!小爷我还以为自己就够狠了,没想到,这帮子文武大臣,更狠!连人都敢吃,而且还TMD吃得那么津津有味,当真是,一群禽兽丫!”

就在宇文小麻杆儿一面暗自腹诽着一面运气压下恶心呕吐的感觉之时,那厢,猪头皇帝杨广疑似颇有些愤怒地开口道,“宇文小爱卿,这棒子王高元说他们高句丽境内已经没有棒子了,你给朕说说,这是咋回事儿捏?”

“启奏陛下,事情是这样滴!小臣我打败了那些棒子们后,就和他们摆事实讲道理,告诉他们,陛下您这么英明神武、爱民如子,他们身为我大隋子民,应该感到荣幸与骄傲才对,应该坚决拥护陛下您的统治,誓死和那一小撮反动份子做英勇斗争!不应该造反!”

“那些棒子们觉得小臣说得有道理,都觉得对不起陛下您对他们的殷切期望,心里愧疚之下,就集体玩自杀,以表他其对陛下您的耿耿中心!小臣我就是想拦,都拦不住丫!”

“哦?竟有此事?”

“嗯!确有此事!千真万确!这棒子王高元还有那一只蚊子之所以都活着,是因为他们都怕死,而且也不想对陛下您效忠!依小臣看呐,这俩棒子,说不定,到了这会儿还琢磨着怎么造陛下您的反呢!陛下您可千万别不能信了他们的谗言呐!”

闻听此言,两厢的那些个文武大臣们,不由得尽皆嘴角直抽抽。

“那,朕再问你,一共有多少个棒子向朕表达了忠心丫?”

“也不是很多,大概,也就一百多万吧。具体多少,小臣也没数过!”

“嘶!”

“嘶!”

“嘶!”

四下里响起了一片抽冷气之声。

待到众人再次抬起头来看向宇文小麻杆儿之时,尽皆满眼的恐惧之色!

而杨广呢,低着头沉吟了片刻,最终只是挥了挥手,命人把棒子王高元和一只蚊子都待下去看好,便没在此事上多做纠缠。

接下来,杨广开始议起了另一件重要事情,那就是,关于各地的农民起义的问题。

杨广那新上任首席大秘虞世南是个实诚人,有啥说啥,从不会隐瞒情报。

于是,自从虞世南接替其兄长虞世基的位置担任起了杨广的首席大秘后,摆在杨广面前的烦心事儿就多了起来。

基本上,每天都会有基本关于农民起义的奏章摆到杨广的面前。

虽然看到这事儿就心烦,可杨广也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原来,这个时候,大隋各地的农民起义已经闹得相当的红红火火了!简直已经初步具备了席卷整个大隋的势头了!

扶风唐弼、延安刘迦论、长白山孟让、齐郡左孝友、涿郡卢明月等所部的义军都已经超过了十万,至于其它规模在万人以上造反大军,已经多达数十近百股了!

一张张的告急文书雪片一般地堆到了杨广的眼前,杨广终于悔悟,大隋原来已经这么不太平了丫!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杨广自然不能坐视事态恶化下去了!

如此,那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派兵剿匪!

可让谁领军,却是个大问题!

第三百四十章清剿叛军

历经两年多的发酵,大隋各地的农民起义已经风起云涌,达到了一个小高cháo,义军规模达十万以上者都已经近十支了,而所有义军的总数加起来,更是多达上百股,义军总数量以百万计!

而这个时候,大隋各地的地方官们,则正忙着残害良民抄掠家财呢,哪有时间理会叛军丫?能够忙里偷闲的给杨广发一封告急文书的,都已经算是有良心的了!

当然了,也有一些貌似比较精忠之辈,顽固地组织府兵打算镇压义军,可这些人,要么是兵力太少,要么是本身指挥能力有限,就算偶尔有一两个能镇压住叛乱的,也难以影响大局了!

就连杨广派出的那些个将军,也接连有数人败阵而回,实在是贼势太猛丫!

偏偏破屋又遭连夜雨,杨广的那个便宜同族,杨义臣小老头又生病了!

杨义臣小老头是被杨广给气病的!自己在前线拼死拼活的帮杨广镇压叛乱,可杨广这瓜娃子却好,居然听信谗言,罢了自己的官儿,还把自己手下的哪些兵全都给就地解散了!

回京之后,杨广倒是给杨义臣封了个实权职位,礼部尚书!

尼玛,老汉我一个沙场宿将,你封老汉我个礼部尚书,你个瓜娃子这是想干啥?

当然了,这话是杨义臣在心里想的,没敢当着杨广的面说出来!

满腹的怨气无处发泄,结果,杨义臣小老头就硬是被杨广给气病了!

满朝文武看了一大圈,也没找到一个能够让杨广放心的人,没计奈何之下,杨广终于想起了那个貌似很善于以少欺多,每每还都能打胜仗的宇文小麻杆儿!

于是,杨广便发下圣旨,加宇文小麻杆儿从二品上大将军衔,暂署兵部事宜,全全负责平叛事宜!

杨广这个任命那是相当有讲究的,兵部尚书是正三品的官儿,而宇文小麻杆儿很早一千就是正三品官儿,现在已经被升到从二品了,也算是官升半级了不是?

更主要的是,这样一弄,将来宇文小麻杆儿就没有理由继续赖在兵部不动了不是?

自觉设计了个非常不错的坑后,杨广便爪子一挥,当起了甩手掌柜,任由宇文小麻杆儿在兵部里胡乱折腾起来。

而宇文小麻杆儿呢,接了圣旨之后,便径直走马兵部,开始整军备战。

早在第一次高丽之战时,杨广就已经把兵部折腾空了大半,到如今,京城十六卫加起来,也才十万多一点儿的人马!

宇文小麻杆儿还算厚道,一番调兵遣将后,从十六卫中总计抽调了八万军马,留下将近七万的大军镇守长安。

此外,宇文小麻杆儿还把当初跟随过自己的一众将领也都掉到了自己手下,如宇文成都、张须陀、屈突通、麦铁杖、高俭、独孤平云等,这才心满意足地带队出发了!

此番,宇文小麻杆儿征讨的第一个目标是位于扶风郡的叛军,一个自称唐王名叫唐弼的家伙。

这唐弼也是个奇人,竟然敢在天子脚下造反,而且还神奇地聚起了十万大军!

更神奇的是,这厮还比较谦虚,居然不自己称帝,而是立了一个名叫李弘芝的傀儡当天子!而唐弼自己呢,则很是谦虚地当起了二把手,唐王。

不过,实际上的军政大权,这唐弼却都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做为长安三辅之一,扶风位于长安以西,离长安约有两百多里的路程。

宇文小麻杆儿此番出征,马步军都有,行军自然不可能有多快,紧赶慢赶的行了一天的功夫,也才行出了约五十里。

第二天,仍旧行出了约五十里。

按照这般速度计算,大概还需要三天的时间才能赶到扶风郡。

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就在宇文小麻杆儿出征的第二天晚上戌时左右,宇文小麻杆便领着三万精骑悄悄地出了营地。

人衔枚、马裹蹄,一路疾行,待到第三天寅时许,宇文小麻杆儿终于率众赶到了扶风郡外。

饱餐战饭,喂好了战马后,又休息了约一个时辰,卯时三刻,宇文小麻杆儿开始对扶风郡正式发起进攻。

依旧是特战队打开城门,随后,便是骑兵杀入,顺风放火!

早在大军出发前三日,麦铁杖沈光二人便领着斥候对扶风郡展开了渗透,此刻,宇文宇文小麻杆儿等人早已对扶风郡的里的状况了如指掌。

待到四面火起之时,宇文小麻杆儿早已率众杀到唐弼的唐王宫外。

仍旧没用啥攻城锤,傻小子裴元庆凭着一对儿梅花亮银锤一下子便砸开了唐王宫的铜皮铁梨木大门,然后宇文小麻杆儿领着三千亲卫蜂拥而入,把还没睡醒的唐王唐弼堵在了被窝里生擒活捉。

而这个时候,傻小子宇文成都也已经凭着蛮力砸开了李弘芷的皇宫大门,把李弘芷给红果果地捉了出来。

毕竟都是大隋子民,这次,宇文小麻杆儿没有大开杀戒,而是以迫降为主。

此番抓到了叛军首领后,余下的战斗基本就没啥悬念了。

仅仅持续了一个时辰多一点儿,待到辰时将近的时候,群龙无首的叛军们便在隋军的“降者不杀”的呐喊声中纷纷跪地请降。

等到两日之后张须陀领着后军姗姗来迟之际,宇文小麻杆儿都已经着手安排起了流民安置的问题。

此番出征,宇文小麻杆儿特意带了一大批龙门书院的毕业生隋军,目的就是想把这些学子们安排到各地治理地方。

由于龙门书院的规模实在太大,而自从宇文小麻杆儿不再担任国子祭酒后,这科举制度也基本已经流于形式,等到牛弘老头死后,那科举更是被完全废弃。

于是,龙门书院的毕业生也渐渐没了出路,大多在龙门书院打杂,靠整理典籍、抄写文书、当个老师啥的为生。

如今终于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这些书院弟子们自然是欣喜万分,屁颠屁颠地便跑来给自家院长大人打工。

随后,宇文小麻杆儿又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手把手地教这些书院弟子理政。

直到再三确认,各项政事都已经走上正轨了,宇文小麻杆儿这才命人向长安城的猪头皇帝杨广报捷,同时让人把唐弼和李弘芷这两个反贼头领及其亲信们全都装进笼子里,打包给杨广送去。

而宇文小麻杆儿自己,则再次整顿大军出发,直奔下一个目标,反贼最集中的地方,山东。

北齐故地原本就对大隋没有多大的归属感,两年前又发生了天灾,当地的那些官员不但不开仓赈灾,反而变本加厉的盘剥百姓,于是,山东成了造反最集中之地。

山东一地,光是规模在十万以上的义军就有长白山王薄、长白山孟让、齐郡左孝友、,厌次格谦、渤海孙宣雅等!

此外济阴孟海公、平原郝孝德、北海郭方预等叛军规模也都在三万以上,至于其它小规模的叛军,则多如牛毛、难以计数!

一言以蔽之,整个山东,俨然已经成了叛军集中营!

饶是宇文小麻杆儿素来诡计多端,此刻听闻了山东的真实状况后,也不由得心底拔凉拔凉的!

困难貌似很多,可事到如今,已经是箭在弦上了,宇文小麻杆儿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玩霸王硬上弓了!

而就在宇文小麻杆儿在山东与义军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之际,长安城里,杨广又开始闲得蛋疼,开始玩了命地折腾起大隋来了!

第三百四十一章再巡突厥

山东一地,造反的义军加起来已经上百万了!

更兼山东民风彪悍,如今又是被杨广逼得走投无路了,那玩起命来,是真凶残呐!

于是,可怜的宇文小麻杆儿真正体会到了传说中的人民战争海洋的概念!

以苏杭两州为根基,又借助了龙门书院和江南大学堂两个学府之力,又有手下一众能征惯战的雄兵虎将为羽翼,可宇文小麻杆儿依旧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才基本把山东的叛乱扫平。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宇文小麻杆儿获得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除了转移不少人口到江南外,宇文小麻杆儿还将两大学府的子弟充斥到了山东官场的各个阶层,又派自己的心腹宇文定及、王勇二人分别执掌山东军政后,整个山东可以说完全落入了宇文小马麻杆儿的掌控之中。

而且,经过这半年多的整训,此番跟随宇文小麻杆儿出征的八万军士已经被宇文小麻杆儿牢牢掌控在了手中,其家小也都基本迁入了宇文小麻杆儿的治下。

此外,宇文小麻杆儿还偷偷地把苏杭两郡的府兵也都轮番调上了战场,让其经受了一番血与火的洗礼,至此,苏杭两郡已经称得上是真正的兵精粮足了。

而另一方面,如今的大隋,却已经被杨广折腾得千疮百孔了!

尽管这厢宇文小麻杆儿镇压下了山东的叛乱,可如今的起义大军早已不在局限于山东一地,而是全国各地都有,数以十万计的义军也已经不是啥新鲜事儿了。

饶是如此,杨广还嫌折腾得不够厉害,居然放着好好的长安城不呆,召集了十余万大军,便浩浩荡荡地向北开去,玩起了北巡突厥的勾当!

这个时候,启民可汗染干早已经死了好几年了,现如今突厥的老大是染干的儿子,阿史那咄吉世,也就是始毕可汗。

这始毕可汗,可不像他老爹染干那般对大隋忠心耿耿,这家伙纯粹是个豺狼个性,见识过大隋的富庶后,早就对大隋垂涎已久。

而且,这始毕可汗的智商,很明显,比他老爹染干,高了不止一筹!

见识过了大隋对突厥实施的“离强合弱”的诡计后,这始毕可汗竟然也学去了几分,转头把这招用到了大隋身上。

当大隋各地的起义大军风起云涌之际,始毕可汗就开始暗中和那些造反派们眉来眼去、勾勾搭搭起来。甚至,还有一些没有节操的隋朝官员,也被始毕可汗暗中收买!

而当杨广再次彪呼呼地北上巡突厥的时候,麻烦就来了!

这厢杨广刚刚出了雁门,还没等赶到始毕可汗的王帐呢,对面,早就收到消息的始毕可汗就已经纠集了几十万大军,杀气腾腾地直奔杨广扑来。

眼见情势不妙,杨广连忙屁滚尿流地领着大军退回雁门。

杨广刚刚退回雁门,铺天盖地的突厥大军已经蜂拥而至。

也不知从哪儿搞来的技术,突厥人竟然学会了造云梯、投石、井栏等攻城器械。

早有预谋的始毕可汗此番几乎纠结了突厥数十个部落,总计三十余万控弦之士!

凭着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再有诸般攻城器械为辅,仅仅用了不过几天的功夫,突厥便攻占了雁门郡四十一城中的三十九座,剩下雁门、崞县二城也是摇摇欲坠岌岌可危。

到了这个时候,猪头皇帝杨广终于清醒了,原来,前几年自己臭屁哄哄的赏赐给了启民可汗那么多的东西,全都肉包子打狼了!而现在这狼被喂得身强体壮之后,开始噬主了!又想起宇文小麻杆儿关于早年突厥与豺狼的论述,杨广心中更是悔不当初!

可惜的是,现在一切都晚了!

就算杨广有啥其它的想法,也得渡过眼前的难关才行丫!

此刻杨广身边虽然还有十万大军,可这十万大军很多都是临时征招起来的菜鸟兵,更兼军心涣散,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

而现在,杨广身边也只剩下一群老头子武将了,而且,这群老头武将们,被杨广坑的次数太多了,一个个早就变得奸猾无比,哪里还会有亲冒矢石拼死拼活的意志?

故而,要想以此十万弱旅和一群奸猾老头将领,对抗数倍于己方的突厥大军,无异于痴人说梦!

硬碰是不行了,可据城而守貌似也行不通,因为,雁门郡内,貌似粮草并不多,满打满算,也就勉强够维持二十日所需!

这下,杨广终于慌了,连忙召集众文武商议对策。

这些年下来,众文武早就习惯了杨广的猪头与刚愎,知道这家伙轻易不会听自己等人的谋划,故而此刻听杨广问计,一个个全都鼻观口、口问心,做木雕泥塑状!

被群臣的反应气得暴跳如雷,可到了这个时候,杨广也不敢再乱搞了,真个把群臣都逼急了,难道让杨广自己领兵作战去?

暗自运气了半晌,杨广把目光转向了自己曾经的头号心腹,右光禄大夫宇文述,然后尽量做出一副和蔼可亲的姿态道,“宇文老爱卿,为今之计,你认为,该如何办丫?”

沉默了半晌,宇文述老头这才从牙缝里挤出了四个字,“搬兵求援!”

“对对对!搬兵求援!”

闻听此言,杨广也是眼珠一亮,自动脑补到道,“宇文老爱卿是说请宇文小爱卿来解围吧?嗯,这个主意不错!以宇文小将军之能,定有办法解了这雁门之围!”

“只是,这会儿,宇文小将军应该还在山东剿匪呢吧?这千里迢迢的,派谁去才好丫?而且,城外可是还有几十万突厥大军包围着呢丫!”

“嗯,陛下,是这样,老臣以为,左卫大将军宇文静礼智勇双全,又是陛下心腹,理当为陛下分忧!”

尼玛,不带这么坑人的吧?这不明显是让那宇文静礼去送死么?那宇文静礼,连走路远一点儿都会大喘气,你让去闯突厥大营,这和直接动刀杀了那厮有啥区别?

一念及此,包括杨广在内,殿内所有人,都不由得好一阵直翻白眼!

旋即,众人又都想起来了,这宇文静礼可是接了宇文小麻杆儿的班当左卫大将军的,而且,这厮一上任后就把宇文小麻杆儿原本的那些个心腹全都给折腾了个七荤八素,据说还险些弄出人命来!

很显然,宇文述老头这会儿是趁机给宇文静礼上眼药呢!同时也是在向杨广表达一下不满!

丫的,死到临头了你想起我们祖孙俩了,早干啥去了?

被宇文述老头一句话噎得很是有些脸红,杨广也知道自己当初这事儿办得不咋地道,哽着脖子支吾了半晌,也没说出话来!

最后,还是杨广的便宜亲戚,礼部尚书杨义臣小老头有些看不下去了,这才出班开口道,“启奏陛下,老臣我愿意出城搬兵!”

看到杨义臣小老头撅着半白的胡子出班,杨广就又是好一阵愧疚!这老头,也是被自己卸磨杀驴了,可到了现在,生死关头了,人家还照样肯为朕分忧,难道说,当初,朕当真做得有些过份了?

这么一丁点儿的愧疚也仅仅是一闪而逝,杨广很快恢复了一脸的蛋定,开始和杨义臣小老头等人详细探讨起了出城搬兵的可行方案来!

第三百四十二章桑干河畔的大火

杨义臣小老头运气不错,在隋军的拼死掩护之下居然很是侥幸地溜出了突厥兵的包围!

而且,杨义臣老头也没用跑到山东去,仅仅是出了雁门郡,刚刚到隔壁的上谷郡,就意外探听到了宇文小麻杆儿的踪迹。

原来,这宇文小麻杆儿刚刚剿灭了山东的造反派,恰好听闻上谷郡这面的义军闹得颇凶,神马漫天王王须拔、历山飞魏刀儿,居然个个都有十多万的大军,而且还好像和突厥都有勾结!于是,宇文小麻杆儿便亲提着十万大军,前来上谷郡剿匪!

“雁门郡,陛下被突厥人围困?还好几天了?怎么本将军没收到消息丫?”

听闻了杨义臣小老头的陈述后,宇文小麻杆儿倒是没急吼吼地就出兵救援,而是自言自语着沉思了起来。

“难道,我大隋境内,有人故意拦截隐瞒下了突厥兵入寇的消息?”

“这个……”

听闻了宇文小麻杆儿的话后,杨义臣小老头也是一愣。寻思了片刻,也不得章法,杨义臣小老头很快便放下了这点儿思绪,转而开口催促道,“宇文小将军,您看,我们是不是这就出发丫?陛下那面,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的等着你去救援呐!”

被杨义臣小老头这么一催,宇文小麻杆儿也迅速回过神来,知道这会儿不是多想的时候,又详细的向杨义臣小老头问明了一些情况后,宇文小麻杆儿便整军出发了。

不过,宇文小麻杆儿却没有率兵由上谷直扑雁门,而是略微拐了个弯儿,先向北进入涿郡,然后调集了一批大小战船和许多军资,这才沿桑干河逆流而上,直借插向雁门北部。

宇文小麻杆儿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断突厥人的后路。

此番突厥三十余万大军出征,而且还都是骑兵,而草原上民风彪悍,可不像高丽棒子那么好欺负!

饶是宇文麻杆儿手中有十万精兵,这会儿也不愿意和这些草原蛮子硬碰!

于是,理所当然地,宇文小麻杆儿就打上了突厥人粮草辎重的主意!

三十多万大军,每日所消耗的牛羊草料,那可是个天文数字啊!

可只要断了突厥人的补给,别说三十万大军了,就算三百万,宇文小麻杆儿也有信心杀他个落花流水。

功夫不负有心人!

散出了大量的斥候后,很快隋军便找到了突厥人的两个后勤补给基地。

位于桑干河北岸约十里远的,是突厥人的总后勤基地,由万余突厥兵和十余万的突厥妇孺看守,哪里有近百万头牛和大概三四百万头的羊,以及堆积如山的草料!

而桑干河南岸的,则是一个中转补给营地,约有十万头牛和大概五十万只的羊,以及大量的牧草!这面突厥兵的防御略强一些,约有两万多的突厥兵和三万左右的突厥妇女!

收到了确切的消息后,宇文小麻杆儿立即开始调兵遣将。

按照宇文小麻杆儿的安排,傻小子宇文成都和宇文成祥、李靖、张须陀四人总计领兵四万,去烧桑干河北岸的突厥人基地。干完这一票之后,四人也不用回兵,只管一路领军北上,实行三光政策!至于一应补给所需粮草,一律就地征集,隋军只需带些盐巴茶叶和炊具棉衣之类的即可。

这一路大军,关键在于一个“快”字,要做到马不停蹄,以雷霆之势迅速横扫草原各部,最大限度的毁掉突厥人的战争潜力。

而宇文小麻杆儿本人,则亲提四万大军,去烧毁桑干河南岸的突厥人基地,另外两万大军则在桑干河边做总后援,随时接应。

做为草原蛮子,突厥人战场上的风格一向是真刀真枪的和敌人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