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重紫 作者: 吱吱-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曲水见窦昭心里明白,放下心来。

    红姑撑了桐油纸伞扶着崔姨奶奶过来。

    “陈先生也在这里啊!”她和陈曲水打着招呼,眼里满是深深的担忧,“寿姑,这雨太大了,怕是田里的庄稼要受不住,我得回去看看。”

    “那怎么能行!”窦昭和陈曲水不约而同地道,“要去也是我们去,怎么能让您去!”

    把大家逗得笑了起来,气氛突然间变得温馨。

    “你们去能有什么用啊?”祖母道,“你们又不懂农事,去了也不过是走马观花,还是我去吧!”然后吩咐寿姑,“你给我准备辆马车,要是田里的庄稼真的遭了殃,等雨停了,还要想办法让大家抢种点什么,不然今天颗粒无收,就是我们免了他们的租子,这日子只怕也过得十分艰难,还得准备些粮食借给他们过冬,不然要饿死人的。”

    窦昭是没有经过荒年的人,陈曲水荒年的时候也过得很好,都没有祖母体会深刻,自然也就没有祖母那样的迫切,因而一个劝道:“这么大的雨,你要是受了风寒怎么办?我派个管事去看看就是了。”一个道,“崔姨奶奶不必担心,真定这几年风调雨顺,如果真的遇到涝灾,县里、州里都会想办法的,再不济,朝廷也会派人赈灾,不你不必太担心。”

    崔姨奶奶直摇头,坚持要回田庄看看。

    窦昭没有办法,道:“那我亲自去一趟吧!”

    崔姨奶奶自然不同意:“你一个小姑娘家,去了能顶什么事。”

    窦昭这几年是如何对待崔姨奶奶的,陈曲水是看在心里的,他笑道:“如果您不放心,我陪着四小姐走一趟吧?说不定这雨马上就停了了!您车马劳顿,只怕四小姐在家里也不安生。”

    这样也好!

    窦昭在心里思忖着,和陈曲水左一句右一句,说得祖毫无招架之力,只得同意让陈曲水陪着窦昭去田庄看看。

    素心忙通过陈晓风和段公义等人护送,素兰则督促马夫套好了马车,甘露和素绢一个准备着路上的茶水吃食,一个准备着雨具,不过半炷香的功夫,就什么都准备好了。

    等服侍陈曲水的两个小厮赶过来,他们一行人披蓑打伞走进了雨中。

    在垂花门前,遇到了去给二太夫人请安回来的窦昭。

    两个护送窦昭回来的婆子忙曲膝给窦昭礼,谄媚地喊着“四小姐”,殷勤地问着:“这么大的雨,您这是要去哪里?要不要老奴们护送一程?”

    窦昭认出她们是二太夫人身边服侍的人。

    没想到窦昭能讨了二太夫人的欢心。

    她有欣慰地瞥了窦明一眼,让素心赏了两个婆子各一个封红。

    两个婆子谢了又谢。

    窦明却被窦昭那一眼瞥得满脸通红。

    她想到自己冒着这么大的雨过去给二太夫人请安,二太夫人也不过是对自己比平日颜色略好些,不像窦昭,说是雨太大,派了个婆子给二太夫送了些莲子粉、茯苓膏什么的,二太夫人脸上顿时像笑开了花似的,还对柳嬷嬷道:“这孩子,虽然没了母亲,到底是个有福气的,没了邬家有何家,没了何家有魏家,还是圆了她母亲的心愿做了世子夫人。”

    “就是,就是。”柳嬷嬷那个老东西还在一旁讨好地道,“以后就是侯夫人了,正一品呢,是我们家姑娘里面头一份啊!”

    窦昭又听不见,犯得着这样巴结奉承吗?

    她一口气忍到进门,又看见到了前呼后拥窦昭。

    不像她们,不过带着几个丫鬟、婆子,而是护卫开路,丫鬟贴身服侍,旁边还跟着个跑前跑后的账房先生,像是哪家的公子出巡似的,不,一般人家的公子出巡也没有这样的派场。

    窦明忍不住讥讽道:“姐姐马上是做侯夫人的人了,有什么事怎么不吩咐身边的护卫、管事,再不济,也可以指使丫鬟、婆子,怎么还要亲自出马,莫非是和魏家的婚事又黄了?可姐姐也不至于使唤不动家里仆妇啊?我们家的仆妇不是一向敬畏你的吗?”

    这是窦氏姐妹之间的事,还论不到外人论长短。

    陈晓风等人静默如山。

    二太夫人屋里的两个婆则是倒吸了口冷气,心里直道倒霉,怎么就摊上了这样一件差事,难道东府的人都说西府的五小姐沾不得,以后再有这样的事宁可被柳嬷嬷责骂也要躲得远远的。

    窦明身边服侍的吓得战战兢兢,大气也不敢吭一声,周嬷嬷更是满头是汗,也顾不得尊卑了,压着窦明向窦昭赔不是:“哪有这样和姐姐说话的!”

    窦明梗着脖子不低头。

    窦昭轻笑:“没想到我们家还出了个强项令,我不成全你岂不可惜了。”说着,出了垂花门。

    陈晓风等人一声不吭尾随着着窦昭从窦明面前目不斜视地走了过去,好像她是个毫不相干的人。

    窦明气得满脸通红,等窦昭的人都走了,她小声问周嬷嬷:“‘强项令’是什么人?她这话是什么意思?”

    周嬷嬷也不知道,迟疑道:“要不您问问宋先生?”

    窦明点了点头。

    马车里,甘露好奇地问窦昭:“小姐,您难道要扣了五小姐的月例?”

    窦昭要身边的丫鬟都跟着读书,素心几个都知道这典故,强项令董宣为人耿直清廉,而且家境贫寒。

    “月例是府里的规矩,她犯了哪条哪款是要扣月例的?”窦昭淡淡地道,“不过是府里有规定,姑娘及笄还没有出嫁的,每月有十五两银子的香粉钱,未及笄的,只有二两银子的香膏钱。”她对素心道,“你以后要记得跟高兴说一声,五小姐今年才十一岁,哪里就用得上香钱了!还有教五小姐琵琶的婉娘,她既不是我们府上请的,高升又没有特意嘱咐过,婉娘的束修、四季的衣裳也不应该由我们出才是。”她现在关心的是雨势,是田里庄稼的收成,是那些农户的生计,哪里有空理会窦明的挑衅,“我发现这样的小事还很多,素心,以后这些事你要多留意才是。免得坏了府里的规矩。”

    五小姐这样当着众人的面不给四小姐面子,四小姐不小惩一下四小姐,以四小姐的性子,以后还不知道要惹出怎样的**烦来。

    四小姐看上去对五小姐很严厉,实际上对五小姐还是很爱护。

    素心笑盈盈地应是。

    窦昭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撩了车帘朝外望。

    刚刚耕好的田里白茫茫一片,只看见几根草随风摇摆,风吹着树枝哗啦啦响着,雨点打在车顶上“啪啪”像是落冰雹。

    等到了去田庄的路口,路已经泞泥不堪,马车走上去恐怕就会陷在其中。

    段公义毫不犹豫地道:“解了马,我们几个把马车推进村去。”又对陈曲水道:“委屈先生在这里等会,我进村去借头骡子驮您进村。”

    陈曲水摇头:“不用了,我走着进去就行了。我还有行李在田庄里,到时候换双鞋就成了。”

    大风大雨的,段公义也不和陈曲水客气,折了根酒盅粗细的树枝递给陈曲水:“先生用来作拐仗吧!”然后和陈晓风他们前拉后推地把马车拽进了村。

    村里各家的劳力都站在屋檐下望着越下越大的雨发着愁,看见窦家的马车进了村,都欢呼起来,随便抓了个什么东西顶在头上就围了过来。

    “咦,是四小姐啊!”

    “崔姨奶奶怎么没有回来?”

    “四小姐,这可怎么办啊?这玉米才刚点下去。”

    “是啊,四小姐,我们要不要挖口子放水啊!”

    大家七嘴八舌的。

    “四小姐就是为这事来的。”段公义见状大吼一声,“这又是风又是雨的,等四小姐安顿下来,会叫大家来商量这件事,你们不要急,先让四小姐进屋歇会。”

    众人立刻让出一条道来。

    窦昭在素心等人的簇拥下进了正屋。

    留在田庄的几个婆子烧得烧热水,抱得抱干净的被褥、坐垫,不一会,窦昭就干干净净地坐在了临窗的大炕上,喝着热茶,和几个村中年长的农户讨论着怎样度过难关。

    ※

    看书的各位,侄女路过武汉特意来看我,今天的更新会有点晚,大家明天早上起来看吧!

    O(∩_∩)O~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一十四章投宿

    )

    第一百一十四章投宿

    窦家的田庄地理位置极好。

    它东边是条由北至南的小河,西边是片比它低势低些的良田。雨水少的时候,可以引河灌溉,如果遇到这样的涝灾,把最南边的口子挖开,积水就会顺势顺到郎家的田庄去。

    “不能挖口子。”窦昭想到来时看到的情景,道,“整个真定都成了水泽之乡,就算是挖了口子也不能解决什么问题,何况这种断人口食的事,为之不善,容易引起两家的纠纷——远亲不如近邻,我们和郎家的田挨在一起,这么多年都没有起过争执,不能因为这件事被郎家的人指着脊梁骨骂。”

    能坐在这里的都是村中年长且有威望、又懂农事的老人家,之前大家还怕窦昭年幼,为了给祖母一个交待强行让他们挖口子或是抢冬苗,此时听了窦昭的话,不由齐齐松了口气。

    冬小麦肯定是颗粒无收了,现在就看怎样善后了。

    几个人默默无语地望着窦昭。

    窦昭也明白他们的心思,道:“我来的时候崔姨奶奶曾反复地叮嘱我,说大家都是跟了她老人家十几年的庄稼把式,不管这雨什么时候停,能不能赶种上玉秋,今年的租子免了。大家回去后也跟各家各户说一声,不用太担心。”

    大家的表情俱是一松,纷纷地称赞崔姨奶奶菩萨心肠,称赞窦昭心底纯厚,不停地说着些感谢的话。

    窦昭看着时候不早了,端茶送客。

    陈曲水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四小姐,京都那边有消息过来,皇上下旨,任命梁继芳为内阁首辅。”

    窦昭微微一愣。

    他对这个人有印象。

    辽王宫变之后,他撞死在了金銮殿上。

    她当时只是个内宅妇人,关心的是家中的柴米油盐,事后听人说起,也不过是叹唉了两声,对这个人并不了解。

    但他能撞死在金銮殿上,应该是个风骨诤诤之人吧!

    她请陈曲水一旁坐下。

    陈曲水叹道:“没想到最终是他做了首辅。这下可爆了冷门,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

    窦昭道:“他是什么来历?”

    如果和五伯父有些关系,五伯父入阁的可能性就会大大的增加。

    陈曲水颇有些唏嘘地道:“他是壬辰科的进士,考中庶吉士之后在刑部观政,之后一步一个坎,从刑部给事中一直升到了刑部侍郎,是前都察院左都御史潘图昌的门生。潘图昌和叶世培不和,曾贻芬被叶世培逼得不得致仕,为了恶心叶世培,他力挺梁继芳入了内阁。梁继芳有自知之明,虽然入阁十几年了,却唯唯诺诺,从来不曾拿过什么主意。这次他能入阁,也是因为叶世培年事已高,姚时中和戴建斗得你死我活不可开交,让皇上心中不悦,索性让梁继芳做了首辅。”说到这里,他怅然地长叹了口气,“这就是运气啊!”

    窦昭心中一动。

    梁继芳是任辰科的进士,算算年纪,也应该是五、六十岁的人了,陈曲水和他差不多的年纪,他落魄成了她的幕僚,而梁继芳却贵为首辅,怎不让他感概!

    想到这些,她就想安慰安慰陈曲水。

    “我看未必!”窦昭挑了挑眉,道,“别人我不知道,就说你给我提到这几个人——叶世培自不必说,能把曾贻芬逼得致仕,可见其手段谋略非比寻常。戴建后面有汪渊支持,而姚时中竟然能和他斗个旗鼓相当,可见也不是等闲之辈,那梁礼芳手下有这么多厉害人物,他能不能镇得住还是两说。”

    陈曲水听了脸色果然好了很多。

    窦昭微微一笑。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陈曲水起身告辞,素心检查了门房,素兰则在屋里点了驱虫的艾香,甘露放了帐子,服侍窦昭歇下。

    雨下的越发大起来,哗啦啦像水从天下泼下来。

    窦昭躺在床上,有种置身小舟的错觉。

    她想纪咏,怎么也睡不着。

    他到底是不是那个圆通法师呢?

    心里却隐隐觉得,像他这样惊才绝艳的人物除非要不,否则不可是无名小足……十之八、九就是那个连汪渊都要礼让三分的圆通法师!

    可他为什么要出家呢?

    他那么的倨傲自大的甚至有些狂妄的人,不可能是被迫出家。

    是喜欢佛法?还是……她想到圆通法师的那个……

    如果纪咏就是圆通法师,他还就真做得出这种事来!

    想到这些,窦昭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不禁窸窸窣窣地翻了个身。

    外面隐约有什么动静。

    她心中一惊。

    自从被庞昆白劫持,窦昭对这种事就特别的敏感——如果庞昆白不是想人财两得yin*她,她又怎么能全身而退。

    “素心!”她起身撩了帘子,“你去看看,我好像听什么声音!”

    素心也听到了,所以窦昭喊她的时候她已经推醒了躺在她身边的素兰,待窦昭开口时她已经披衣下床。

    “小姐,您别担心。”她安慰着窦昭,“我这就去看看。”

    窦昭点头。

    素兰坐到了床边,打着哈欠道:“小姐,有段大叔和陈大哥他们,不会有什么事的。”

    她的话音刚落,素心折了回来:“小姐,是有人投宿。”

    “有人投宿?”窦昭皱了皱眉,看了看长案上的记着时辰的漏斗,“这个时候来投宿?对方有几个人?是做什么的?”

    素心迟疑道:“一位少年公子,说是行商,带着个账房先生和四、五个随从……”

    她说着,窦昭仿佛听到有婴儿的啼哭声。

    她不由毛骨悚然,道:“那是什么声音?”声音绷得紧紧的。

    有段时间,窦昭经常无缘无故地听到婴儿的啼哭声,直到生了茵姐儿,她的全副心思都放在了女儿身上,那啼哭就再也没有在她的耳边响起。

    在素心的心里,窦昭冷静、理智、坚韧、顽强,不管什么时候都大方得体,淡定自若,她从来没有看见过像现在这样的窦昭,如同一个受惊的孩子,满脸的惶恐。

    她忙抱住了窦昭,声音情不自禁地变得温柔起来:“是那位公子,还带了个襁褓中的婴儿,说是他的庶弟,庶母病逝,他奉父亲之命顺路送庶弟回家。”

    窦昭立刻镇定下来,她坐直了身子,想了想,道:“你服侍我穿衣,我去看看。”

    素心有些犹豫。

    窦昭立刻敏锐地感觉到了。

    她沉声道:“出了什么事?”

    素心略一踌躇,道:“段大叔说,那位公子年纪虽轻,却脚步轻盈,看悠闲却端凝坚定,举手投足更如那高山流水般流畅自然,分明是习过什么特殊的武技。而他身边的几个护卫看似寻常,却个个沉稳内敛,进退有度,滂沱大雨中丝毫不显混乱,其中一个更是如宝剑藏匣,一眼瞥过来,眸子都透着森森杀气,绝对是个顶尖高手,这样的人,在京都做个禁军练头都绰绰有余,又怎么会委身做了别人家的护卫?还有那么个婴儿,不到百日,头都抬不起来,却随兄远行,难道他家里的人就不怕他经不起颠簸夭折了?再就随行的乳娘,年纪不过十八、九岁,皮肤白皙,双手柔弱,一看就是从来没有做过重活的……这些人穿着打扮看似平常,可那气度却骗不了人,处处透着诡异,段大叔让我们小心点,门户紧闭,不要随意进出。今天晚上由他和陈大哥亲自巡夜。”

    窦昭神色微凝。

    素兰却打着哈欠调侃道:“说不定人家是对私奔的小夫妻呢!段大叔也太小心了些。”

    “又胡说八道。”素心喝斥着妹妹,“你心使得万年船。像段大叔这样才能让人放心。”

    素兰吐了吐舌头。

    窦昭心里却像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了似的,有种抑制不住的冲动。

    她下了床:“我要去看看。”语气非常的坚定。

    素心思索了半晌,反复地对窦昭道:“那您一定要跟在我身后。”

    窦昭点头。

    素心服侍她穿了衣裳,又拿了件蓑衣给她披上,这才撑了桐油伞,陪着窦昭穿过回廊,到了前院。

    两辆黑漆马车和几匹马停在院子中间,陌生的护卫正冒着大雨将油布搭在马顶上,那么大的雨,那几匹马却纹丝不动地站那里。

    段公义正陪着个少年站在东厢房的庑廊里,望着庭院中忙活的护卫说着话。

    那少年背对着她,天色太暗,看不清楚穿了件什么颜色的衣服,中等个子,略显清瘦的身材挺拔如松,猿背蜂腰,线条十分的优美。

    他身边那个文士打扮的男子却对着她。

    他年约四旬,相貌平常,一比眼睛却比星子还要明亮,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看见窦昭,他低头对那少年说了句话。

    少年和段公义纷纷扭头朝她望过来。

    天空中突然炸起一道闪电,把院子照得亮如白昼。

    少年那乌黑的眉毛,深邃幽静的眸子,略显苍白的面孔,精致到无暇的五官映入她的眼帘。

    窦昭觉得自己好像被那道闪电击中了似的,脑子里轰隆隆巨响,不知道身在何方。

    有人慌乱地喊着她的名字,用一双温柔而坚定的手扶着她的肩膀。

    “宋墨,”她喃喃地道,“我怎么会遇到了宋墨……”

    ※

    看书的姐妹兄弟们,错字只有明天再抓了,今天大家先将就着看看,明天送侄女飞机,加更只能下午写了。

    O(∩_∩)O~

    求粉红票啊!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一十五章前尘

    )

    第一百一十五章前尘(粉红票1110加更)

    窦昭认识宋墨。

    此时的宋墨虽然年纪尚轻,身型面貌也都还很青涩,可她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

    那个时候宋墨已经“名”满京都,妥娘病逝,她已经在济宁侯府站稳了脚跟,可莫名的,她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只带了五岁的女儿悄悄前往真定奔丧。回京的途中遇到大雨,马车陷在了泥泞中,轮毂断了,她们只好歇在村里的一户乡绅家中。

    她当时疲惫不堪,身上的某一部分好像也随着妥娘的死而消失不见了,一点点风吹雨打就让她无力抵抗,靠在主人家腾出来的内室的临窗大炕上闭目养神,一睁眼,却不见了茵姐儿。

    她心急如焚,连骂人的力气都没了,披了件披风就出了门,一路寻到前院的抄手游廊,正好遇到了同样遇到大雨来投宿的宋墨。

    他正蹲在前院的庑廊下认真地听着茵姐儿说话:“……它就叫狗尾巴草,你看,它像不像狗尾巴似的摇来摇去?”

    大雨倾盆而下,如一道道水帘,将庑廊和抄手游廊分划成了两个世界。

    他穿着了件玄色的粗布深衣,衣裳的四周镶了白色的粗麻,通身不见一件饰物,古朴典雅。细致白皙的面孔如上了釉的白瓷,在暗淡的光线中散发着雍容淡雅的光泽,幽墨的眸子仿佛明亮的宝石,熠熠生辉。

    重甲在身的护卫林立在院子里,沉默如雕塑般一动不动地任雨水涮洗着身上的盔甲。

    茵姐儿稚嫩的声音如叽叽喳喳的小麻雀,清晰地回荡在院子里面。

    他倾耳聆听着茵姐儿的童言稚语,仿佛天下间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

    不仅如此,他还不时地点头附合着“是吗”,“我从来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事”。

    她当时就惊呆了,想也没想地做了手势制止了丫鬟、婆子的呼叫声,静静地站在那里,望着女儿因激动而两颊通红的面孔,因快活而闪闪发光的眸子,不忍发出半点声响,仿佛那样都会破坏了眼前唯美的画面,会让她遗憾不已。

    “我和娘亲去给妥嬷嬷奔丧,你为什么也会在这里?”女儿眨着大眼睛问他。

    他笑着用手拨了拨女儿手中举着的狗尾巴草,狗尾巴草像喝醉了酒似的左右摇晃。

    “我去祭拜我妹妹!”

    “你为什么不带着你的女儿?我娘亲走到哪里都带着我!”

    “我没有儿女。”

    “你为什么没有儿女?每个人都有儿女。”

    “我就没有儿女。”他轻轻地抚着茵姐儿的头发,动作是那样的轻柔,仿佛茵姐儿是个易碎的瓷娃娃,眼底却闪过浓浓的悲怆,“并不是每个人都配为人父母的……”他说着,突然展颜一笑,笑容如夏日般璀璨夺目,让院子都亮了几分,然后站起身来,拍了拍茵姐儿的肩膀,温柔地道:“好了,快回你母亲亲那里去吧,小心她找不到你,该着急了。”

    茵姐儿用力地点头,蹬蹬蹬地沿着庑廊朝后院跑去。

    他静立在那里,目送着茵姐儿的身影消失在了庑廊的转角这才转过身去,面对着满院的护卫背手而立,肃杀之意顿时弥满整个庭院,让窦昭不由打了个寒颤。

    有身着大红色正三品锦衣卫蟒服的男子神情敬畏地疾步穿过重甲林立护卫,卑微地单膝跪在他的面前,低眉顺眼地低声禀着话,她这才惊觉自己看到了不该看的,连忙轻手轻脚地往后院退去。

    她感觉有道视线落在自己身上,如芒刺在背,却不敢回头,只是加快了脚步,逃也似的朝内院急行。

    直到第二天早上,乡绅的太太战战兢兢地告诉她,昨天晚上神机营都指挥使宋大人曾在他们家做短暂的停留,她这才知道那个形貌昳丽的美男子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宋墨。

    从此以后,她再也没见过他。

    但他倾听女儿说话时的认真表情却深深地刻在了她的心底。

    她有时候也会想,难怪那么多女人明知道他声名狼藉还心甘情愿地跟着他,他也有对人好的一面。

    有时也会猜测,那天他到底发现了自己没有?

    还会想他去祭拜的那个“妹妹”是谁——英国公只有两个儿子,没有女儿。

    想不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又遇见了他。

    窦昭揉了揉因一夜没睡而显得有些僵硬的脸,问素心:“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她先是惶恐不安,然后是惊慌失措,接着一夜未眠,素心看着心里像被猫抓了似地坐立难安,也跟着一夜没合眼,听到她问话,素心立刻起身看了看漏斗,道:“才寅时,小姐您再睡会吧!”

    窦昭坐起身来:“反正也睡不着,还不如起来。”然后问起投宿的客人,“他们走了没有?”

    “哪里走得了!”素心说着,帮窦昭撩了半边的帐子,用丹凤朝阳的鎏银挂勾勾了帐子,“雨越下越大了,院子里都能游鸭子了。”

    窦昭竖了耳朵听。

    雨点依旧像撒豆子似的噼里啪啦地敲打着屋瓦。

    她想到自己有一次路过英国公府,合抱粗的古树树冠如伞,郁郁葱葱地从班驳的墙头舒展开来,虽然败落,却依旧古意盎然,浓郁匝地,静若千古。

    她吩咐素心:“你去跟段公义、陈晓风说一声,那些人想干什么就让他们干,尽量做到礼数周到,不要和他们起什么冲突,恭恭敬敬地把人给送走。”

    素心一愣。

    窦家可是豪门大户,四小姐也不是怕事的人,可四小姐此时的口吻却透着退避三舍的惧意。

    她想到昨天晚上窦昭煞白的面孔。

    难道四小姐看出了什么?

    这帮人的来历连四小姐都不敢得罪?

    窦昭自然看出了素心的困惑,可她不能说。

    英国公府位于城北的教忠坊一条胡同,占据了整个一条胡同,英国府在那里开府百余年,盛眷不衰,老京都人都称那里为英国公胡同,反而很少知道它的原名一条胡同。宋墨弑父杀弟之后,附近二条胡同和剪刀胡同的人据说常常在半夜三更听到哀嚎声,有点家底都纷纷搬了出去,明明是京都颇为中心的一处地方,却渐渐荒芜,成了那些下九流之人居住之地,就是这样,也没人敢往空无一人的英国公府里钻,大家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昔日煊赫一时的英国公府一日日败落坍塌。

    窦昭自认自己惹不起这样的人。

    “你别问,只管照我的吩咐行事。”她反复地叮嘱素心。

    素心肃然应喏,出去告诉段公义,回来的时候面露犹豫,低声道:“四小姐,陈先生好像也一夜没睡,刚刚我出去的时候,他贴身的小厮还问我您醒了没有,说是陈先生已经让他来看过好几次了。”

    窦昭有些意外。

    难道陈先生也看出什么来了不成?

    陈先生对自己的过去虽然讳莫如深,但通过这两年的接触,听他点评起朝堂人物头头是道,她也知道陈先生为人不简单。

    窦昭忙道:“请陈先生到厅堂里奉茶。”

    素心应声而去。

    甘露过来服侍她梳洗穿衣。

    素兰一面在旁边帮忙递着汗巾袜子之类的小东西,一面低声和窦昭说话:“四小姐,您说,来我们家投宿的那位公子是什么人啊?他长得可真漂亮!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人。也不知道他家在哪里?是去什么地方做生意……”

    窦昭望着素兰盛满向往的眸子,“扑哧”一声笑,调侃道:“我把你送给他做侍女好了!”

    “不要,不要。”素兰立刻跳了起来,不满地嘟呶道,“小姐又拿我开玩笑。我就是觉得他很漂亮,让人看了挪不开眼睛,可也不能因为这个就去给他做侍女啊!我又不知道他是谁?也不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窦昭只觉得有趣。

    京都不知道有多少贵妇人喜欢在私底下议论宋墨,可如果大庭广众之下谁提起宋墨,她们一个个又正襟危坐,如同从未听说过这个人似的,还不如素兰大方坦然。

    甘露笑着骂素兰:“你也知道小姐是在和你开玩笑啊?那你管他是哪里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素兰嘻嘻地笑,讨好地递了根簪子给甘露,由甘露帮窦昭插上。

    窦昭微微地笑。

    自从庞昆白的事之后,甘露、素绢和别氏姐妹的隔膜立刻消除了,她们现在说话做事亲如姐妹般亲昵,窦昭屋里的气氛也变得温馨而热闹。

    陈先生眼下有重重的青色,神色凝重,面容显得格外的憔悴,看得出来,他昨天夜里也辗转反侧没有休息好。

    他请窦昭遣了屋里服侍的丫鬟。

    “四小姐,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